住宅建筑设计原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现代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概述(ppt 47页)PPT学习课件

现代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概述(ppt 47页)PPT学习课件

度指标(m/百人),见上表。
② 满足人流股数要求:每股人流0.55+ (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 两股人流1.1m~1.4m之间,三股 1.65m~2.1m之间,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 所一般去上限。
③ 满足使用要求: ④ 走廊最小净宽:办公楼:走廊长度>40m
单面设房间≥1.5m 双面设房间 ≥1.8m(土 木楼2700mm);走廊长度≤40m 单面设房
公共活动房间(营业厅、剧院) 门窗大小、位置使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
11 m2/每日百人次 厕所、盥洗室、厨房等辅助房间设计先根据使用要求确定辅助房间设备数量分间情况,再根据设备大小、和人体使用活动尺寸确定房 间面积、尺寸。 完全为交通需要设置(办公楼、旅馆) 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1. 建筑面积——建筑物外边线
三、门窗在房间平面中的布置
住宅:卧室常用开间3.
1 m2/人、和班教室1.
12 m2/人、小学普通教
完全为交通需要设置(办公楼、旅馆)
1 m2/人、和班教室1.
门的大小(规范中规定了门的最小宽度和最小高度)
折角楼梯
双分折角楼梯
三跑楼梯
平行双跑楼梯
双分对折楼梯
交叉楼梯
弧形楼梯
螺旋楼梯
3. 楼梯间分类: 非封闭式楼梯间 封闭式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高层>32m的Ⅱ类建筑与Ⅰ类高
第一节 使用房间平面设计
一、使用房间分类及设计要求
在设计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操作面(洗涤池、案台、炉灶等)净长不应小于2.
按使用性质分: 住宅:一、二类 厨房最小使用面积4 m2,三、四类5 m2。
8m(土木楼2700mm); 第一节 使用房间平面设计 <<规范>>普通办公室≥3 m2 /人、单间办公室净面积≮10 m2 小会议室30 m2左右、中会议室60 m2左右有会议桌≥1.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4多层PPT课件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4多层PPT课件
这就使得住宅的耐久性与可变性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17
河南财专工程经济系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4 多层住宅设计
4.3.3 家庭生活变化的基本规律 1.家庭使用功能模式的变化
18
河南财专工程经济系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4 多层住宅设计
4.3.3 家庭生活变化的基本规律
2.家庭生命循环的变化 3.家庭生活年循环和周循环的变化
4
河南财专工程经济系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4 多层住宅设计
4.1.2 多层住宅的设计要求 1.套型恰当:应具有组合成不同套型比的灵活性,满足实际
需要 什么是套型? 2.使用方便 3.交通便捷 4.经济合理 5.造型美观 6.通用性能 7.环境优美
5
河南财专工程经济系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4 多层住宅设计
4.1.3 多层住宅的交通组织(走廊,过道,楼梯间)
• 住宅的可变性,是指住宅空间具有一定的可改性,随着时 间的推进,住户可以根据自己变化发展的需要去改变住宅 的空间。
16
河南财专工程经济系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4 多层住宅设计
4.3.2 住宅的适应性与可变性的由来
1.住户在其中的家庭生活具有社会属性,是一个能动的活 跃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2.忽略了人在精神、人文等社会学方面的需求 3.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速度加快,而且日趋多样化,
14
河南财专工程经济系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4 多层住宅设计
4.2.6 按剖面组合的形式分
(1)台阶花园式 (2)跃层式 (3)复式 (4)变层高住宅
15
河南财专工程经济系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4 多层住宅设计
4.3 住宅的适应性与可变性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概述经典课件(PPT61页)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概述经典课件(PPT61页)

1四.可.灵空活间分灵隔的活住分宅隔体系
①什么是SAR体系住宅? ②大开间住宅
KJ结构或大开间横墙承重结构 2.灵活分隔方式 ①中帷幔 ②折叠式隔断,灵活隔板 ③壁柜式隔板
五.套型模式发展趋势
1.居室型 2.方厅型 3.起居型(小户型) 4.表现型(舒适型)
第二章 低层住宅设计
2.1 低层住宅设计的类型和特点
通风
三.套型空间组织
1.餐厨型(DK型) 2.小方厅型(BD型)
用餐空间与睡眠分离,起居与睡眠合用同一 空间 3.起居型(LBD型) ①LBD型 ②L.B.D型 ③B.LD型
4.起居餐厅合一型(LDK型) 多见于国外住宅 5.三维空间组合型 各功能空间不限在同一平面内布置 ①变高层住宅 ②复式住宅 ③越层住宅
四、我国古典居住建筑的典型代表与居住模式简介:北方的“四合院”、
西南的“一颗印”、长江流域的“干阑式”、江西、福建的“围屋”
绪论(2)
四、当前我国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城市住宅的缺失:亲情的疏远——家庭生活模式的改变
人与人的隔离—交流与共享空间的缺失
失的后果
安全感的缺失—人情疏远、所属感与占有感缺
二、住宅设计原理的学习目的与意义 1、掌握住宅设计的基本内容与设计技巧; 2、把握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培养个性建筑设计风格与特色; 3、提高建筑设计理论素养,增强工程意识;
三、居住建筑的分类:住宅和宿舍 1、住宅:按居住模式分为—城市住宅(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 —农村住宅 2、宿舍:按居住模式分为—普通宿舍(单身、集体宿舍) —公寓式宿舍
3.较大建筑覆盖密度和较小人口密度不利于 提高为住宅服务的道路,管网,其它设施 的使用效益
农村居民生活模式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居住模式趋于 城市化,住宅设计仍以低层为主,注重室内卫生环境和室外环境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PPT课件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PPT课件
以是双人卧室,也可以是单人卧室,或儿童卧室,客房和佣人室,除 了床、衣柜、书桌等家具外,其它只能视条件允许否来决定。
• 平面尺寸通常有如下几种: • 开间:2400mm 2700mm 3000mm 3300mm 3600mm • 进深:3600mm 3900mm 4200mm 4500mm • 面积:一般在8m2--15m2之间
5100mm-6300mm甚至更多。
• 面积:大多在15m2-30m2之间,当然也有 更大的,如别墅的客厅,甚至达到40m2以 上,太大则无必要。
• 由于客厅是家庭中重要的公共空间,应选 择有良好的朝向。有较大面积的开窗或采 光空间,有些还有阳台,我们可以结合阳 台、飘窗的设计,巧妙地布置更加宜人的 空间,扩大观景视野,营造出更加舒适、 更具人性化、充满魅力的场所。
对于家庭来说,客厅是一个开放的公共活动的场合,为加强与外
界的联系,以及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客厅一般靠近大门入口处布 置,有时通过门廊或玄关的过度,与外界形成方便的联系与沟通。
由于客厅是家庭重要的活动交往场所,在家庭生活中占据的比重 较大,因此,需要布置在朝向较好、采光充足、通风顺畅的地方。
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 开间:3600mm、3900mm、4200mm、4500mm • 进深:4200mm、4500mm、4800mm、
套型空间设计
• 一户家庭对住宅有不同的使用要求,一套住宅需要能提供不同的功能 空间,它应当满足人的睡眠、起居、工作、学习、进餐、炊事、娱乐 休闲、洗浴方便、储藏以及户外活动等功能。而且必须是独门独户, 独立出入,独家使用的成套住宅。所谓成套,就是指各功能空间必须 组成齐全,方便使用,满足使用者居住、厨卫、交通等等几大部分的 使用要求。
1、卧室 卧室的主要作用是供人们睡眠,有些家庭还要兼做工作室,还要储藏、学

《高层住宅设计》课件

《高层住宅设计》课件
根据高层住宅的特点和周 边环境,制定合理的景观 规划原则,确保景观的整 体性和连续性。
空间布局
合理安排景观空间,包括 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 私密空间等,以满足不同 居民的需求。
景观节点
设置具有标志性的景观节 点,如入口景观、中心景 观等,提升住宅区的整体 形象。
绿化植被的选择与配置
植被种类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 和景观需求,选择适宜的 高层住宅绿化植被。
总结词
环保、安全、耐用
详细描述
选择符合环保标准、安全无害、耐用 的装修材料,如天然石材、实木地板 、环保漆等,确保室内环境的安全与 健康,同时保证装修效果的持久与美 观。
室内色彩搭配与照明设计
总结词
和谐、统一、层次
详细描述
根据室内整体风格和居住者的喜好,合理搭 配色彩,营造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同 时,通过照明设计的巧妙运用,营造出舒适 的氛围和层次感,满足居住者的视觉需求。
VS
详细描述
高层住宅的结构与构造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环节,必须确保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 耐久性。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地震、风荷 载等自然因素,采用合理的结构体系和构 造措施。同时,要注重经济性原则,控制 建筑成本,并考虑环保因素,采用绿色建 筑材料和节能技术。
建筑功能与空间布局
总结词
满足居住、休闲、娱乐和工作需求
合理配置和管理景观设施,如座椅、垃圾桶、指示牌等,确保
设施的完善和整洁。
05
高层住宅室内设计
室内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总结词
合理、高效、舒适
详细描述
合理规划室内空间,根据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功能 区域,如休息区、活动区、餐饮区等,确保空间的高效利用和居住的舒适性。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外部空间环境PPT课件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外部空间环境PPT课件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9)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第一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涵义与特点 第二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规划设计
.
1
第一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涵义与特点
一、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涵义
空间:外部空间环境指的是实体围合的住宅室内空间之外 的一切活动领域。
地 ㈥社会环境 ㈦心理环境等。
.
4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
一、住宅建筑群空间的规划 二、住宅外部交通系统的组织 三、住宅外部绿化环境的配置 四、住宅外部活动场地的规划 五、住宅外部环境设施设计 六、外部空间的景观设计
.
5
一、住宅建筑群空间的规划
(一)住宅建筑群空间的规划的基本要求 1.功能要求:通风、日照、安静、便捷、安全、舒适、交往。 2.经济要求:容积率、建筑密度等。 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
.
2
二、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特点 (一)构成要素的复杂性 (二)使用需求的综合性 (三)环境艺术的多重性 (四)整体发展的持续性
.
3
第二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
按基本属性划分:物质环境因素和非物质环境因素 按功能特征划分: ㈠生理环境:阳光、通风、防噪等。 ㈡生态环境: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 ㈢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商业服务、文化教育、游憩场所。 ㈣交通环境 ㈤空间环境:居住区用地:居住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
.
19
(二)道路类型、等级及停车场地设施 1.道路类型:车行道和步行道 2.道路分级:
a. 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20--30m,山地城市不小于15m,车 行道9—14m,一块板、三块板。人行道2.5—5m.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2.房间尺寸与家具布置 ▪ ①卧室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主卧室: 双人床 (小孩床) 、 床头柜、衣柜等。 净面积:不小于 10.0 m² 开间:3300 ~ 3900 进深:3600 ~ 5100
兼起居的卧室使用面积≥12 m² 次卧室: 单人床、衣柜、桌椅等必要家具。
净面积:不小于 6.0 m² 开间:2700 ~ 3300 进深:3300 ~ 4800
②复式住宅
将部分用房在同一空间内沿垂直方向重叠在一起,往往 采用吊楼或阁楼的形式,将家具尺度与空间利用结合起来, 优点: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约空间体积。缺点:有些空间较 狭小、拥挤。
③跃层住宅
一户人家占用两层或部分两层的空间,并通过专用楼梯 联系。这种住宅可节约部分公共交通面积,室内空间丰富。 在一些坡顶住宅中,将顶层处理为跃层式,可充分利用坡顶 空间。
第三节 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
确定套型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一户型是住宅套型空间组合设计的基本依
据之一。 二是考虑住宅所在的自然环境。(气候、
地形、地质、 地震、绿化等) 三是可发展余地
一.套型空间的组合分析 1.户内功能分析
会客、家人团聚、娱乐、休息、就餐、炊事、学习、 睡眠、洗盥、便溺、晾晒、储藏等。 2.户内功能分区 ①公私分区(内外分区) 私密性空间:卧室、书房、卫生间等 半私密空间:起居室、家务室等 半公共空间:会客室、餐厅、客用卫生间等 公共空间:室外走道、平台、公共楼梯间等 ②动静分区 动区:会客室、起居室、餐厅、厨房、家务室等 静区:卧室、书房等
1/7;楼梯间1/12。 通风: 卧室、起居室、明卫生间1/20。(厨房
1/10,不得小于0.6 m²) 两个外墙角,有利于家具布置;与立面造型相关。 室内有多个门窗 ,位置适当靠近,以保留较大的 完整墙面。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PPT课件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PPT课件

住宅建筑的绿化设计
绿化布局
根据场地条件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绿化布局。
植物配置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合理配置,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
绿化与建筑结合
将绿化融入建筑设计,实现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05
住宅建筑的结构与设备设计
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
结构选型
根据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地基条件等因素,选择合 适的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 结构等。
场地布局
合理规划建筑布局,确保日照、通风、采光和景 观等要求。
场地交通
设计合理的交通流线,实现人车分流,提高交通 安全性。
住宅建筑的景观设计
1 2
景观规划
结合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进行景观规划设计 。
景观元素
运用植物、水体、小品等景观元素,打造宜人的 居住环境。
3
景观与建筑融合
实现景观与建筑的和谐共生,提升整体环境品质 。
气候变化对住宅建筑设计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住宅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提 高建筑的适应性是未来的重要课题。
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创新方向
创新方向一
数字化设计。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如BIM、VR等,实现住宅建 筑设计的数字化表达和模拟,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创新方向二
模块化设计。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实现住宅建筑的快速建造和 灵活组合,满足多样化的居住需求。
需求,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03
住宅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
室内光环境设计
自然采光设计
充分利用自然光,合理布 局窗户、阳台等采光口, 确保室内光线充足且分布 均匀。
人工照明设计
根据室内不同功能区域的 需求,选择合适的灯具和 光源,营造舒适、温馨的 室内光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三 章 低层住宅设计
按照国家住宅设计规范的规定,低层住宅指一至三层的住宅。一般可分为:城市集合性低层 住宅和别墅类住宅以及农村住宅。
低层住宅有以下特点: 1.低层住宅使住户较接近自然,一般在底层附带有院落,顶部有较大的露台。这些空间是室内
向自然环境的有机延伸。为住户提供了更加亲近自然的自由场所,和邻里之间相互交往的环境,符 合人类回归自然的心里需求。
各功能空间的使用要求。满足主要房间的朝向关系和采光通风要求,满足各功能空间的相互交通联系,避免 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平面形状和暗房间。
2.单元组合 初步确定套型内各功能空间的组合,进而确定套型与套型间的组合,以楼梯服务的套型相连,组成一个
单元。再根据要求确定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拼接组合,形成整栋楼房的平面图形,务必使各主要的纵横轴线贯 通,整齐、分布合理,满足结构要求,同时还应满足上层与下层节点对应。
低层住宅的套型设计
与其他住宅一样,低层住宅套型首先应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1.功能空间条件:朝向、通风、采光。 2.功能空间形态:房间大小、形状、位置。 3.功能关系:功能空间的相互关系、联系方式。 低层住宅一般是一户占据两层或三层房屋。主要以分层方式来解决功能分区问题。即:把相对私 密的“内”功能放在上层,而相对开放的“外”功能放在底层。户内水平交通可以通过门厅来组织。 可避免客厅内功能杂乱,以及厅内开门过多。墙面零散,不利于家具布置和功能区的组织的缺点。户 内垂直交通依靠户内楼梯(也有少量使用户外楼梯),楼梯设计要注意放置位置。使之方便紧凑。可 利用楼梯下部的空间扩大使用面积。
按照目前的设计工作程序,首先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出具设计任务通知单,通知单中详细 绘出了规划部门的设计要求。在给予的建筑设计红线图中,详细绘出了各个部分的尺寸、以及 方位、相邻关系、层数、面积和外观造型要求等等,我们认真研究每一项数据和要求,同时, 还要了解要委托我们设计的一方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比如,几个单元,每套几室几厅,每套面 积多少等。吃透了这些要素,才能入手设计。当然,还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规定。如:有些城市 规定,楼梯入口不能临街,要放在楼房背面,卫生间和厨房也不能临街设置,以免影响城市环 境。建筑决不允许超越红线等等。
3.整体调整 总平面草拟形成后,还需要根据设计条件和使用要求进行整体调整,若超出设计条件的范围(如超红线
)和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如房间不足或面积分配不合理)等等,就需要作调整,若调整也不能解决时,就应 该从头再来。
调整的过程是一个综合分析,细微推敲的过程。从整栋楼房的整体出发,调整各房间的尺寸,使之更趋
合理,更能满足使用要求,可以通过调整前后的方案来进行比较。调整局部房间的位置,使空间更协调,布 局更合理,使通风更流畅光线更充沛,使室内交通更简洁、避免使用面积的浪费。
把总尺寸调整到红线限定的范围以内,避免占压红线。 还要调整周边外沿房间的尺寸和布局,使之满足整栋建筑外观造型的要求和细部要求。 必要时,还要听取甲方的意见,再做调整。 三.确定最终方案 方案确定后,按照作图方法画出来,标注好各部分详细尺寸,尺寸有冲突时,仍然需要局部调整,同时, 根据平面图画出各个立面图和剖面图,做出透视效果图,写出说明文本,装订成册后报送规划部门审批。 以上报送的仅仅是一个待批的方案,方案与最终施工用的图纸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设 计,达到施工图的标准才能用于施工,这其中也有一个待审批的过程。
通过对这些条件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该建筑物的摆放位置,朝向,有多少个单元,各 为几室几厅,每户面积多少,楼梯布置位置,户外交通的组织,周围环境的布置等。
之后,才能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初步方案的构思,勾画。
二、勾画初步方案草图 1.草拟户型 根据给与的红线尺寸和设计要求,初步拟出各功能空间的开间和进深尺寸,放置位置和关联关系,满足
房间的组合
在保证功能关系的前提下,尽量避免过多占用土地,还应使住宅平面具有良好的可拼接性。 1.平房:由于所有的使用空间都集中在一层,无须楼梯。主要处理好住宅主入口与前院的关系, 避免入户后过多的穿过主要的功能空间。有车库的还应注意车辆出入的线路,留出车辆进入的空间, 避免邻里间的干扰。 2—3层房 根据使用要求的需要,内外功能空间可分层布置。通过户内楼梯联系上下。楼梯的位置是否恰当, 直接影响到房间组合的合理程度。常见的户内楼梯设置方式主要有:设置在前部、中部和后部。布置 方式主要有:横向或竖向放置。少数情况有斜放的。 横向楼梯的优点:能使户内交通线路较为集中,有利于功能分区,节省交通面积。一般设在平面 的一侧,也有设在前部的,其缺点是:若住宅面积较小或开间尺寸较短时无法使用。 竖向楼梯有利于加大平面的进深,有利于组织通风。但在户内交通路线处理上,没有横向楼梯集 中。竖向楼梯一般设在平面前部和后部。若利用双跑竖向楼梯前后错层处理时则设在中部。 直跑梯和转折梯通常与客厅、餐厅公共空间结合在一起布置。以利于利用楼梯下方的空间。在处 理中较为灵活 。 2—3层住宅在上层需设卫生间,但卫生间不可设在卧室和餐厅的上部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设计的基本步骤
当我们接受了一项设计任务时,如何入手,如何快熟有效的投入到设计中去,最终绘出高质 量的设计作品来,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是一件十分困难而又棘手的事情,由于没有成功的 经验,缺乏实践的锻炼和考验,心中无底,真是无从下手,万事开头难。但是,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世界上有成就的大师都是从初学开始,在实践中磨练,而逐步成长的。而我们就 是要多实践、多磨练,在目前的学习阶段就是要多做一些作业,认真对待每一个作业,把作业 当做设计作品来对待。同时,在闲暇时间,多动手,多做一些各种不同条件下的住宅方案设计 ,多看一些有关的书籍,从书中吸取营养,融会贯通所学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技能、技 巧和方法,通过多做方案,分析研究其中的优点和缺点,去粗求精举一反三,为我们今后从事 建筑设计这项工作扎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学习,不懈努力,我们中的大多 数人就一定能成为卓有成就的设计师。 如何入手进行设计— 一、充分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条件
2.低层住宅因其体量和尺度较小,与地形、地貌、水体、绿化等自然环境能较好的融合,在结 合特殊地形的处理上有较大的灵活性,与自然环境形成和谐的有机整体。
3.体量小、自重轻。在地基处理、整体结构和施工技术方面,相对简单、费用较低。 4.其缺点是:浪费土地资源、不经济。由于可容纳的人口较少,使得为居住服务的道路管网以 及其他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低。
以上所说的仅仅是一个从事设计的基本步骤,在实际工作中,要比这更为复杂,比如,在设计之初,除了 了解设计条件和要求外,还要到建设现场实地勘探,了解地形地貌,周边建筑的情况,山体水体情况,地质 情况,天上地下的管线,地下水情况,气候朝向,名胜古迹,地下文物情况,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 人文关系等,还要了解当地规划建设管理部门的具体规定等等。当然,只要我们牢记有关建筑设计方面的法 律法规,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做好住宅设计也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