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师语言文字培训方案
2018年度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方案

2018年度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方案根据省教委和省语委的有关文件,继续对全校教职工进行语言文字培训,并将通过普通话等级测试,作为教师业务考核合格的一项条件。
为推动这项工作,使我校教师语言文字水平基本达到规定要求,学校将继续有计划开展教师语言文字培训工作。
一、培训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语言文字宣传和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情感与态度:增强对语言文字重要意义的认识,形成一种自觉学习语言文字、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二、培训对象全体在岗教师三、培训模块(一)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以孟宪亮校长为组长,其他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措施,使普通话培训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落实。
(二)培训内容继续以《教师普通话培训测试教程》为培训材料,具体内容有:1.必读轻声练习。
2.双音词练习(变调练习)。
3.平翘舌音练习。
4.儿化音练习。
5.常见易读错音的字词练习。
6.阅读练习。
7.命题说话练习。
四、培训方法1. 自学和集中培训继续要求教师每周最少抽一小时自学,按照发准声韵调、读准常用字词、掌握语言音变规律、普通话与方言词语辨析等内容进行辅导和练习。
继续按上学年度集中培训方式进行,我校再次聘请青岛退休教师韩旗伟老师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教师积极参加。
2.与平时工作相结合。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日常教育和教学是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最好实践。
要掌握好普通话,必须结合日常工作不断运用。
课堂教学以及需要发言的公共场合一律说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进行的普通话培训。
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国家级普通话考试。
通过以上措施,要求全校教职工的普通话水平都要拿到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科目的普通话证书。
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工作方案

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工作方案一、工作背景语言文字是教师日常教学和沟通的基础,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许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情况,比如说授课中拖沓,不能言之有物,或者讲授过程中表述不清楚,存在语病等等问题。
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需要开展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工作。
二、培训目标1. 明确语言文字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提高教师语言文字认识和应用水平;2. 培养教师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习惯和规范,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能力;3. 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语言文字技巧和方法,利用它们作为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三、培训内容1.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学习为了培养教师规范的语言文字表达习惯,需要先让教师了解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包括汉字的造字原则、字形规范、音形规范、词语搭配规范、句子结构规范、语法规范等等内容。
2.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训练对于教师来说,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不仅仅是了解基本知识和规范,更重要的是掌握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和观点。
因此,需要对教师进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训练,包括:(1)语言文字表达技巧和方法,如含蓄表达技巧、表述技巧、语调技巧等。
(2)语言文字应用的具体实践,如授课讲稿的撰写、PPT制作、互动课堂教学等。
3.语言文字实践课程由于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需要不断实践和提高,因此还需要给教师提供语言文字实践课程。
通过模拟授课、讲授案例分析、作品编写等方式,让教师在实践中感受语言文字应用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四、培训形式1.线上课程在线上课程中,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课件等形式进行培训。
此外,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建立在线讨论和交流社区,供教师自由交流和学习。
2.线下课程在线下课程中,可以组织集中的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行教学。
此外,可以邀请名师巡讲,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
五、培训评估为了衡量教师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高程度,可以进行定期的培训评估。
语言文字培训方案(3篇)

语言文字培训方案(3篇)语言文字培训方案(精选3篇)语言文字培训方案篇1一、成立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职责是:1、制定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2、协调校内各部门,共同做好语言文字工作;3、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语言文字工作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在校园内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一)大力推广普通话。
“普通话是校园语言,教学语言。
”学校教职工、全体学生,在校园内、教学中、会议上、广播节目主持和各种教育活动中都应使用普通话。
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开展全员培训,努力提高教职工普通话使用水平。
2、把普通话水平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基本标准之一。
教师在课堂教学、教学交流活动和组织学生参加的师生活动中都应讲普通话。
3、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培训。
(二)大力推行规范汉字。
推行规范汉字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职责,对正确传承汉字文化和实现顺畅交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全体师生在书面表达中都要使用规范汉字。
1、全体师生在教学、学习、生活中使用汉字、标点符号、汉语拼音等,都要执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标点符号用法》、《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不写繁体字、异体字,减少错别字。
2、教师教案、板书、试卷、作业批改、评语书写等书面表达,都要使用规范汉字;学校名称、牌匾、印章、公文、标语、指示牌、板报、校报、宣传材料、网站用字,都要使用规范汉字。
3、禁止使用下列不规范字:繁体字(教学需要除外);已经淘汰的异形字和旧字形;已经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字;生造的简体字;错别字。
4、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用字现象;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作文、书法等竞赛活动,提高学生使用规范汉字的水平;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办好班级黑板报,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在推行规范汉字方面的作用;全体师生都要积极参与检查、纠正学校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内、学校周边的不规范用字现象。
学校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培训方案范文

学校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培训方案范文一、培训背景。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全校师生对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认识和遵守意识,提升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水平,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二、培训目标。
1. 让全体教职工深刻理解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重要意义,增强依法依规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2. 使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准确、规范地运用语言文字,为学生做好示范。
3. 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三、培训对象。
全体教职工和学生。
四、培训内容。
1. 法律法规解读。
地方语言文字工作的相关法规和政策,让大家明白本地在语言文字方面有哪些特殊的要求或者鼓励措施。
这就好比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的特色小吃规定一样,语言文字在各地也有自己的小特色呢。
2. 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汉字的规范书写,从笔画顺序到字形结构,杜绝错别字。
这就像盖房子,每一块砖(笔画)的位置都要放对,房子(字)才能稳稳当当的。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别看标点小,用错了可就像唱歌跑调一样,整个句子的意思都会变味呢。
普通话的语音规范,纠正常见的语音错误,让大家的普通话都能字正腔圆。
3.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规范案例,分析在教案编写、课堂教学中如何遵循法律法规。
例如有的老师可能在黑板上不小心写了个错别字,这时候就该怎么及时纠正并且给学生正确引导。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语言文字应用案例,像校园标语、宣传栏等内容如果出现语言文字错误那可就闹笑话啦,我们得学会怎么避免。
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比如一些商家的广告因为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被处罚,让大家明白这可不是小事,语言文字也有自己的“法律红线”。
五、培训方式。
# (一)教职工培训。
1. 集中讲座。
邀请语言文字专家或法律学者来校举办大型讲座,系统地讲解语言文字法律法规。
专家就像知识渊博的老船长,带领大家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海洋里航行,让大家能全面地了解这片神秘的海域。
2018年教师语言文字培训方案

2018年教师语言文字培训方案
___2018年教师语言文字培训方案旨在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规范教学语言,让教师能够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和交流。
本方案针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旨在全面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确保学前教育质量。
一、培训目标
本方案的培训目标是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规范教学语言,形成一种自觉研究普通话、使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二、培训对象
本方案的培训对象是45周岁以下的教师。
三、培训步骤
1.启动阶段(8月1日-10日):幼儿园成立领导小组,确定培训人员名单,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2.培训研究阶段(8月11日至9月30日):组织教师集体研究、自学自练、组织测试,促使教师自觉研究并运用普通话。
3.检查达标阶段(10月至11月):组织教师参加园内语言文字比赛活动,检测教师运用普通话的情况。
四、培训方式
本方案以业余自学为主,9月中旬将组织教师参加德州市的集中培训2天。
五、组织领导
为确保培训、考核取得实效,幼儿园将开展宣传和动员工作,并成立相应组织,督促教师积极参加培训研究,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争取人人达标。
教师普通话培训计划

普通话培训计划2017—2018第一学期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校校辐射能力,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向纵深发展。
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语言规范意识和“推普”意识,在全校形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风气。
二、工作目标:通过普通话培训、宣传活动,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意识,努力创建规范、健康的校校语言文字应用环境,营造“人人讲好普通话,个个写好规范字”的良好氛围,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三、主要工作:(一) 提高思想认识,加快推普步伐。
1.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习有关推广普通话活动的文件,领会精神,提高师生推广普通话和使用普通话的能力。
2.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功,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位教师必备的素质条件。
教师的推普工作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幼儿的发展,我校将进一步规范推广普通话工作,要求教职员工校内各项活动坚持使用规范的普通话。
(二)明确普及要求,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1.领导要带头讲普通话,要求广大教职员工、学生都要说普通话,做到校内一切场合坚持用普通话,养成使用普通话的良好习惯。
2.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都要使用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师生的交流语言。
3.严格执行教师持普通话上岗制度。
三、开展普通话教学,参与普通话培训。
为了不断提高普通话教学质量,做到讲、练结合,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意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我校将定期举行教师演讲比赛、普通话比赛,把用普通话教学列入对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考查内容,作为评优的条件之一。
认真抓好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
四、加强宣传力度,开展“推普周”活动。
根据市语委要求,认真开展“推普周”系列活动。
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工作方案

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工作方案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工作方案一、背景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具备教学专业知识,还需要有优秀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教师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这既牵扯到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问题,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为了提高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需要开展相关培训工作。
二、培训目标1.提高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增强教学实效性;2.加强教师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和应用,提高教学质量;3.促进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三、培训内容1.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包括语法、词汇、修辞、逻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培训对象可以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提高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和理解;2.语言文字表达技巧:包括写作技巧、口头表达技巧、演讲技巧等方面的表达技巧,培训对象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技巧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3.语言文字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的语言文字应用案例来了解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知识和表达技巧。
四、培训方法1.课堂教学: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由专业讲师进行授课;2.案例分析:通过讲解优秀的语言文字应用案例来培训教师;3.互动研讨:建立小组,进行研讨和讨论,以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和分享经验。
五、培训周期根据培训内容的复杂程度和培训对象的具体情况,建议培训周期不少于一个学期,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以确保教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实践,从而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六、课程评估在培训结束后,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对教师的表现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培训前后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差异、教学实验的效果、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等。
评估结果应该是客观的,也应该为后续的教师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七、总结通过针对教师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可以促进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为此,我们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培训方案,以实现我们的目标。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方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塔城市第一小学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方案根据塔市教字〔2018〕99号文件《塔城市教育系统少数民族干部职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方案》的通知,为认真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地委和市委关于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的部署,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反恐维稳组合拳各项安排部署,努力提升我校少数民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我校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质量全面提升,特制订如下方案:一、专班领导小组组长:刘丽云(教务副校长)副组长:朱帕尔(挂职副校长)阿依古丽(教研主任)成员:王晖芳(教务主任)丁丽(语文大组长)王翠杰及各年级组长二、培训目标: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组织学习研修与结对互助相结合,坚持针对性,实用性原则,提升教师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学的能力,自2018年11月到2019年9月,完成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与达标任务,满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覆盖的师资要求。
三、培训与考核对象:塔城市第一小学未达到MHK三级乙等(无普通话证书)的少数民族教师、后勤教师(工人)、幼儿园保育员、教辅和工勤人员(含跟幼儿园支教、外出驻社区、警务站人员)。
四、具体要求着重提高教师的“四种能力”。
1、听的能力,听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用语;2、说的能力,每周必须掌握100个以上常用词,满足日常工作、生活需要,民、汉干部之间能直接交流,能够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安排和总结工作;3、读的能力,能够阅读汉文报刊、文件和日常生活、社交、学习等相关内容;4、写的能力,少数民族教师能够掌握基本的国语日常生活、社会交际和一定工作需要范围内500个常用词,能够写出一般性的应用文和工作计划、总结、讲话提纲。
五、培训形式与内容(一)培训以集中面授、校本培训、自学、各类活动、教学观摩、民汉结对互助等多种形式组织,分层次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科幼教幼儿园
2018年教师语言文字培训方案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个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为全面提高我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保证学前教育质量,根据《幼儿教师教学基本功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提高我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规范我园教师的教学语言,使教师能用较标准的普通话教学和交际,形成一种自觉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二、培训对象
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
三、培训步骤
1.启动阶段(8月1日-10日):幼儿园成立领导小组,确定培训人员名单,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2.培训学习阶段(8月11日至9月30日):组织培训,集体学习、自学自练、组织测试,促使教师自觉学习并运用普通话。
3.检查达标阶段(10月至11月):组织教师参加园内语言文字比赛活动,检测教师运用普通话的情况。
三、培训方式
以业余自学为主, 9月中旬将组织教师参加德州市的集中培训2天。
四、组织领导
1、对幼儿教师普通话进行培训和考核,是加强幼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为确保培训、考核取得实效,我园将开展宣传和动员工作,并成立相应组织,督促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争取人人达标。
2、本次培训达标活动,既是一次学习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
我园将以培训与展示活动为契机,通过集中学习、自学自练、比赛表演等多种形式,促进本园教师专业成长。
3、我园将结合常规教学管理,加强对上课用语的管理,通过不定期听课活动,检查教师普通话使用情况,并把用普通话教学列入对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考查内容,并做为评优条件之一。
4、普通话水平未达到国家语委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的教师,我园将进行重点培训,督促其尽快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