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中考题集锦

合集下载

《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2019·新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请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舍:②患:③蹴:④已: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得之则生B.蹴尔而与之C.呼尔而与之D.行道之人弗受3.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译文:4.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

答:赞扬了的人;批评了的人。

看法:。

(2019·青岛)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近年中考真题《鱼我所欲也》13套

近年中考真题《鱼我所欲也》13套

近年中考真题《鱼我所欲也》13套附答案第1套:2023威海阅读下列语段,完成8~12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告子上》【乙】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③必于是。

——《论语·里仁》【注释】①恶(wū)乎:怎样。

②造次:急促、仓猝。

③颠沛:用以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①舍生而取义者也②其人舍然大喜B.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①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②上使外将兵D.①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②为是其智弗若与C.①乡为身死而不受②为人谋而不忠乎D.①不以其道得之②策之不以其道10.与【甲】文中“鱼,我所欲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2分)A.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D.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含答案最新8篇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含答案最新8篇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含答案最新8篇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篇一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集锦精选版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集锦精选版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集锦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鱼我所欲也》中考题集锦(一)一、2007年济宁市(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

普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说苑》)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 分)①故患有所不辟也患辟②纵子有赐,不我骄也赐骄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9、〔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乙〕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的高贵品质。

(4 分)10、请你从〔甲〕〔乙〕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 3 分)参考答案:7、①祸患,灾难通“避”,躲避②赏赐傲视评分;大对一个词语得1分,共4分。

8、①不仅贤人有之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②先生您又不是向别人索要(城),别人主动送您一座城,为什么不接受呢?9、舍身取义廉洁自律评分:每空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10、答案示例:①当面对人身重要抉择时,要明辨是非,树立重义轻利、舍身取义的价值观。

②为人处世要廉洁自律,不贪不沾。

《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集锦

《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集锦

《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集锦1. 请简要概括出《鱼我所欲也》的主题思想,并举例说明。

在《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中,主题思想可以总结为人们对自己所追求事物的欲望。

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欲望还是虚拟世界中的欲望,都被笔者以鱼的形象来诠释和表达。

人们不断追逐自己所欲之物,却不自知其受制于欲望的驱使,最终导致自身的困境。

例如,一些人为了得到更多金钱和物质而不择手段,却在过程中丧失了人性和道德;一些人在追求网游世界的虚拟快乐时,却忽视了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互动和真实体验。

2. 作者在文章中通过什么手法来表达主题思想?在表达主题思想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们的欲望以鱼的形象进行隐喻和象征化。

通过描述鱼对食物的渴望,捕食其他虫类,以及追逐光亮等行为,作者将人类追求欲望的行为进行类比,以此来暗示欲望对人们的影响和危害。

同时,在文章结尾,作者也用多个反问句对人类追求欲望的盲目性进行质疑,进一步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3. 文章中有哪些案例或故事用来支持主题思想?文章中,作者通过描绘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和虚拟世界中的故事,来支持主题思想。

例如,他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多财富而不择手段,最终被贪婪吞噬的故事。

另外,作者还以玩家在网络游戏中追求装备和等级的故事为例,来说明人们在追求虚拟欲望时,丧失了真实世界的体验和人际关系。

这些案例和故事形象生动地呈现出人们在追求欲望时所面临的困境和危机。

4. 文章中,作者对人们追求欲望的态度是什么?通过文章的行文和叙述,可以看出作者对人们追求欲望持有一种质疑和警示的态度。

他并不完全否定人们追求欲望的行为,但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警惕欲望的驱使和负面影响。

作者反复强调,人们应保持理智思考,不要被欲望所控制,而是要寻求平衡和真实的幸福。

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内心的关注和思考。

5. 文章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或思考?阅读《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后,我深感应当审视自己和周围人对欲望的态度。

我们常常会被物质和虚荣所迷惑,追求着一时的快乐和满足,但同时也可能失去真正的幸福和内心的宁静。

《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集锦

《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集锦

《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集锦一、阅读理解题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鱼儿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能够游到大海。

其中一条小鱼告诉其他鱼儿,只有当他们克服自己的恐惧,勇敢地向前游,他们才能实现这个梦想。

问题:1. 小鱼们的梦想是什么?2. 为了实现梦想,小鱼们需要做什么?二、填空题根据给出的句子,在横线上填入最合适的词。

1. “鱼我所欲也,获豫章之颜色。

”中,“鱼我所欲也”是出自中国古代哪位名人的名言?2. 《鱼我所欲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所渴望的就像鱼一样”,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和追求梦想的渴望。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写“√”,错误的写“×”。

1. 《鱼我所欲也》是现代文学作品。

(√)2. 作者通过《鱼我所欲也》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由和梦想的追求。

(√)3. 勇敢面对恐惧是实现梦想的前提条件。

(√)4. 《鱼我所欲也》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捕鱼的故事。

(×)四、写作题请你根据《鱼我所欲也》这句话,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于它所传达的意义和思考。

鱼我所欲也,这句简短而深刻的话语,激发了我对自由和追求梦想的思考。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大海,在那里孕育着无限的可能。

正如鱼儿们一直渴望着游向大海,我们人类也一直渴望着拥抱自由,实现自己的梦想。

然而,要达到大海,鱼儿们必须克服诸多困难和恐惧。

如果他们只在小溪里舒适地生活,他们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样,我们人类也不能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只有当我们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才能够迈向成功的道路。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鱼,也存在自己渴望实现的梦想。

然而,要让它成为现实,我们需要跳出常规思维,积极追求自己的目标,勇敢地面对困难,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游向属于自己的大海,实现梦想,获得豫章之颜色。

五、问题解答题根据你对《鱼我所欲也》这句话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

1. 你觉得《鱼我所欲也》这句话的意义是什么?2.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于鱼儿们追逐大海的情况吗?请举例说明。

《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精选文档

《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精选文档

《鱼我所欲也》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2019·新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请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舍:②患:③蹴:④已: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得之则生B.蹴尔而与之C.呼尔而与之D.行道之人弗受3.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译文:4.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

答:赞扬了的人;批评了的人。

看法:。

(2019·青岛)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汇编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汇编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汇编一、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9~13题。

(13分)9.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使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B.由是/ 则生而有不用也C.此之谓/ 失其本心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我而为之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同舍生皆被绮绣C.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D.万钟于我何加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乡为身死而不受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3分)答案:9. D 10. C 11. B12.(1)不仅仅贤能的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2)用脚踢着给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13.中心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做鱼,将义比做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又如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要不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1)—(3)小题鱼我所欲也《孟子》(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_______________)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__)(辟:_______)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_______________)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________)⑤此之谓失其本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集锦(一)一、2007年济宁市(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

普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说苑》)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 分)①故患有所不辟也患辟②纵子有赐,不我骄也赐骄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9、〔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乙〕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的高贵品质。

(4 分)10、请你从〔甲〕〔乙〕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 3 分)参考答案:7、①祸患,灾难通“避”,躲避②赏赐傲视评分;大对一个词语得1分,共4分。

8、①不仅贤人有之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②先生您又不是向别人索要(城),别人主动送您一座城,为什么不接受呢?9、舍身取义廉洁自律评分:每空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10、答案示例:①当面对人身重要抉择时,要明辨是非,树立重义轻利、舍身取义的价值观。

②为人处世要廉洁自律,不贪不沾。

二、2007年滕州市10、解释下列加点词。

(2分)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11、下面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二者不可得兼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完成下面的表格。

(3分)14.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3分)参考答案:10.(2分) ①祸患灾难;②同“避”,躲避11.(2分)C12.(4分)①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于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傲苟且偷生的事。

②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

13.(人物1分,言或行2分,共3分)示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愿领取美国的救济粮。

……14.(3分)示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即可)三、2008年河南省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

(共10分)(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

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注:①廪丘:地名。

②养:供养之地。

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

④丘:孔子,名丘。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是亦不可以已乎?(2)此之谓失其本心。

18.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9.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

(2分)参考答案:16.(1)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1分)(2)感激(1分)17.(1)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2分)(2)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2分)(共4分)18.对比论证法。

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2分)1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四、2008年莆田市阅读下文,完成5-7题。

(12分)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6分)(1)鱼,我所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自文第一段,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2分)7、简要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阐述的观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5、鱼,是我所喜欢的。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6、舍生取义7、人为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7.略。

五、2008山东青岛市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1)—(3)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______________)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_______)(辟:_____________)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_______________)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________)⑤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答题(5分)①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____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_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

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3分)②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

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2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①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缺少“苟且偷生”不得分)。

③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

③“乡”通“向”,从前。

④停止,放弃。

⑤天性,天良。

(6个词,共3分,每个0.5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②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③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④(有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4个句子,共4分,每句l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每句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3)简答题:①道理举例(两空共1分,每空0.5分)答案示例: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来入侵,失败被俘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他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共2分,举例典型1分,叙议结合1分,列举其他,如抗”非典”英雄等的典型事例,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②答案示例: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六、2008年湘潭市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1)所欲有甚于生者(2)故患有所不辟也。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2 分)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11、根据文意,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2 分)12、上面选段中孟子提出了什么观点?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孟子观点的看法。

( 3 分)答:参考答案:9 、于:比辟:通“避”,躲避(或通“避”或躲避)10、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思想),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11、鱼,比喻生(生命);熊掌,比喻义12 、①舍生取义(舍生而取义者也)( l 分)②联系实际恰当,观点鲜明,表达通顺,计2 分。

.七、2008年益阳市9.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使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B.由是/ 则生而有不用也C.此之谓/ 失其本心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我而为之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同舍生皆被绮绣C.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D.万钟于我何加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乡为身死而不受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1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