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2章第1节 群落的结构重难点及练习

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群落的结构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说出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认同探究视角的

重要性,尝试从不同视角提出新问题。

2.分析群落内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等,说明群落是物种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

3.通过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说出生态位的概念及生态位分化的意义。4.尝试运用取样调查的方法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1.生命观念:植物分层现象的内容体现了结构与功能观。研究不同物种的生态位、每种群落特定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体现了稳态与平衡观、进化与适应观。2.科学探究: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知识点一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

1.群落

在01相同时间聚集在02一定地域中03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3.群落的物种组成

(1)意义:,

重要的因素。

(2)称为物种丰富度。我国从东北到海南的森林群落,发现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3)优势物种:在群落中,它们对群落中其他物

往往占据优势。

(4)。

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

知识点二群落的种间关系

1.原始合作(互惠)

(1)定义: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但分开后,各自02也能独立生活。

(2)举例:海葵和寄居蟹。

2.互利共生

(1)定义: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

(2)(真菌和藻类共生体)。

3.捕食

(1)。

(2)举例:翠鸟捕鱼。

(3)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种间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

4.寄生

(1)定义: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

(2)举例:马蛔虫与马;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

5.种间竞争

(1)定义:09相互排斥的现象。

(2)举例:同一草原上生活的非洲狮与斑鬣狗。

(3)种间竞争可能会导致两个种群的分布范围缩小,甚至错开。

知识点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1)。

(2)决定因素

①植物的分层

a.,

资源的能力。

b.除了光照,在陆生群落中,

间和食物条件。

2.水平结构

(1)。

(2)、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知识点四群落的季节性

由于阳光、。

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知识点五生态位

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

用资源的情况,以及03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2.研究范围

(1)动物:04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植物:在研究区域内的05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3.意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06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07物种之间及08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知识点六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1.实验原理

(1)调查方法:常用01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调查对象: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

(3)调查指标:样本中小动物的02物种数和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

(4)物种相对数量统计方法:一是03记名计算法,二是04目测估计法。

2.实验步骤

3.实验结论

(1)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11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

(2)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12越多,群落

结构也13越复杂。

4.用具分析

(1)诱虫器

诱虫器中的14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它利用土壤动物具有15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远离光源、热源。

(2)吸虫器

吸虫器中的纱布作用是防止16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

5.注意事项

(1)取样时应注意17随机取样,避免人为心理作用,以免结果偏差较大。

(2)用体积分数为1870%的酒精溶液杀死并保存标本,若要保存活体通常用含有湿棉花的试管收集。

(3)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直接取出来,体型较小的小动物则需用19吸虫器采集。

(4)小动物类群因所取地段不同,可能差异较大。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20分开统计。

(5)取样时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同时注意安全。

(6)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

(7)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如果无法知道小动物的名称,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它们的特征。

概念检测

判断下列各项是否属于群落。

①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鲤鱼。()

②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鱼。()

③一个池塘里的所有生物。()

④集市上的白菜、萝卜等植物,鸡、兔等动物以及蘑菇、木耳等微生物。()

答案①×②×③√④×

提醒种间关系判断的两个易错点

(1)原始合作≠互利共生。原始合作的两种生物分开后,各自能独立生活;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分开后,至少有一方不能独立生活。

(2)互利共生≠寄生。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寄生的两种生物,对寄生者来说是有利的,但对宿主来说则是有害的。

拓展种内关系

(1)种内互助:同种个体之间相互协调、互惠互利的一系列行为特征,有利于取食、防御和生存,如成群的牛可以有效地对付狼群的攻击。

(2)种内竞争:同种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息场所、寻找配偶或其他生活条件的矛盾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如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

提醒取样器取样法和样方法都属于取样调查法。

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为什么不适合使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

提示:(1)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主要用于研究种群密度,而丰富度是从群落水平上研究动物物种数目的。(2)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

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应该如何改进?

提示: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种类的不同,取样设备也不同,例如用网兜、瓶子等。取样和采集时要考虑定点、定量等因素。定点就是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定量就是每次取样的数量(如一瓶、一网等)要相同。

课堂小结

笔记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目标1)下列不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

A.紫金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溱湖湿地公园有多少个种群

C.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

答案 A

解析紫金山的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研究的是种群数量变化,为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A符合题意;溱湖湿地公园有多少个种群为研究群落的丰富度,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B不符合题意;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C不符合题意;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为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D不符合题意。

2.(目标2)果园中高湿度、低风速、弱光照等环境条件有利于草菇的生长。在某大型果园中进行果树和草菇的间种,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草菇和果树的生态位是指它们在群落中占据的空间位置

B.物种组成是该群落区别于普通果园群落的重要特征

C.光照、水分等资源不均匀分布使该果园的种群呈镶嵌分布

D.果树和草菇的间种提高了对空间和环境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 A

解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所以草菇和果树在群落中占据的空间位置只是生态位的一方面,A错误。

3.(目标3)生态位能够体现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B.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也需要研究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C.生态位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出现重叠现象

答案 D

解析不同物种的食物和栖息空间可能部分相同,生态位可能出现重叠现象,

D错误。

4.(目标2和3)我国劳动人民在明代就已经将鲢鱼、鳙鱼、草鱼、青鱼四大家鱼混养以提高效益。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栖息的水层不同属于水平结构

B.池塘生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不具有季节性的变化

C.四大家鱼混养利用的是它们在池塘中占据不同的生态位

D.池塘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光照和温度

答案 C

解析四大家鱼在池塘中栖息的水层不同是群落的垂直结构,而不是水平结构,A错误;池塘生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随季节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B错误;四大家鱼在池塘中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混养可以更好的利用池塘中的食物和空间,C正确;池塘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故引起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D错误。

5.(目标4)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遗体残骸等的分解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________,身体________,不适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

(2)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图中的吸虫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个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若它们均仅以管内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答案(1)较强微小

(2)B该吸虫器中湿润的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的环境,利于跳虫存活D 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

(3)种间竞争

题型一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分析

[例1]下列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座山上的所有的树

B.一个池塘里全部的鲫鱼

C.一片森林中全部的动物、植物及真菌

D.一片草原上的各种草、昆虫、牛、羊等所有生物

解题分析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A、B、C均不是全部生物。

答案 D

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的关系

题型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例2]下列关于“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是固定不变的

B.一片森林中的物种数目多于一片草原,则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该草原

C.甲池塘中的鲫鱼种群数目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乙池塘

D.一个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则此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鲤鱼

解题分析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不是固定不变的,A错误;丰富度是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与种群数量无关,C、D错误。

答案 B

题型三种间关系及曲线辨析

[例3]有蚜虫的地方往往有蚂蚁。蚜虫吸吮植物汁液后,多余的糖分通过腹管从体内排出,形成的蜜露是蚂蚁的美食。瓢虫、斑虻等都会以蚜虫为食,当蚜虫发现危险时,会释放报警信息素,蚂蚁接收到信息会站起来攻击蚜虫的天敌,直到把它们赶走,给蚜虫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以上材料中未体现的种间关系为()

A.捕食B.互利共生

C.种间竞争D.原始合作

解题分析瓢虫、斑虻等以蚜虫为食,存在捕食关系,A不符合题意;瓢虫、斑虻都以蚜虫为食,争夺共同的食物,属于种间竞争,C不符合题意;蚜虫为蚂蚁提供蜜露,蚂蚁帮蚜虫赶走天敌,蚜虫与蚂蚁分开也依然可以生存,二者属于

原始合作,不属于互利共生,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例4]如图甲、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间关系如图乙所示

C.甲、乙分别表示的是捕食、种间竞争关系

D.图乙中实验后期X的种内竞争加剧

解题分析据图分析,图甲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图乙表示“你死我活”的种间竞争关系,C正确;图甲是捕食的关系,而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是寄生,A错误;图乙表示种间竞争关系,如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竞争资源和空间,B正确;图乙中后期消失了一个种群,随着图乙中X种群数量的增加,X种内竞争会加剧,D正确。

答案 A

巧辨2种种间关系曲线

(1)捕食关系曲线: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

①从最高点判断,一般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

②从变化趋势看,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2)种间竞争关系曲线:

一升一降,一种生物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下降,甚至降为零。

题型四群落的空间结构分析

[例5]关于群落的结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

解题分析竹林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而竹林中的所有竹子为同一物种,由于生长的阶段不同而高低不同,所属范围为种群而非群落,A错误;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主要与植物的垂直结构提供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有关,B正确;淡水鱼的分层与陆地动物的分层的因素是一样的,也是与食性有关,C正确;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温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常呈镶嵌分布,水平方向上不存在分层现象,D正确。

答案 A

[例6]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 m的海拔高度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在-200~3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光照和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b处植物因争夺阳光种间竞争较为激烈

解题分析光照、温度是造成不同海拔高度上植物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A 正确;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说明群落具有水平结构,B 错误;b、c处的植物主要受光照的影响,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正确;b处影响森林植物的分层现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因此,b处植物因争夺阳光种间竞争较为激烈,D正确。

答案 B

1.一般情况下,任何群落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2.群落存在空间结构,而种群不具有空间结构。比如“竹林中的箭竹错落有致”不是群落的结构特征,这里的箭竹属于种群的范畴,不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3.高山不同垂直带植物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影响其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原因是不同高度的温度不同。

题型五生态位

[例7]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对某湿地中4种占优势的水鸟的生态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物种

数量

/只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食物种类占比/%

生境

1

生境

2

生境

3

小坚

草屑螺类

贝壳

砂砾

甲壳

B.其中觅食生境范围最宽的水鸟是青脚鹬

C.觅食生境一样的两种鸟生态位完全相同

D.该湿地中每种鸟类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解题分析从觅食角度分析此表,4种水鸟彼此之间的觅食生境和食物种类都有交叉,所以彼此之间的关系属于种间竞争关系,既有食物上的竞争也有空间资源的竞争,A正确;青脚鹬在三种觅食生境中均有出现,鹤鹬和绿翅鸭主要出现在生境1和生境3,绿头鸭主要出现在生境1,所以,青脚鹬的觅食生境范围最宽,B正确;觅食生境一样的两种鸟生态位不一定完全相同,因为生态位包括多项内容,物种在种群中的位置,占用资源以及种间关系等都会导致生态位不同,C错误;由于长期自然进化,该湿地中每种鸟类分别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答案 C

题型六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例8]下列有关“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

B.该研究过程是: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特点,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诱虫器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

D.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解题分析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A错误。

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一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

1.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B.群落包括该区域内的所有动物和植物,不包括微生物

C.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

答案 B

解析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A、C正确,B错误;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D正确。

2.下列不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是()

A.群落中生物种类的多少

B.种群密度的大小

C.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和劣势种群

D.种群的空间分布及相互关系

答案 B

解析群落中生物种类的多少是指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A不符合题意;群落中的优势种群与劣势种群也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C不符合题意;种群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指群落的空间结构及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D不符合题意;种群密度的大小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3.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是不同的

C.从我国的海南到东北,森林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小

D.丰富度越大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答案 A

解析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A错误。

知识点二群落的种间关系

4.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鳄鱼逃走。下列有关上述生物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敌害与鳄鱼之间可能属于捕食关系

B.鳄鱼与小虫之间可能属于寄生关系

C.鳄鱼与小鸟之间可能属于原始合作关系

D.小鸟与小虫属于种间竞争

答案 D

解析小鸟与小虫之间属于捕食关系,D错误。

5.生活在白蚁肠道内的鞭毛虫,能消化白蚁肠道中的木质纤维素,若没有鞭毛虫,白蚁即饿死;植物中的菟丝子,要缠着大豆才能生长;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生长良好。以上生物的种间关系分别为()

A.互利共生、寄生、种间竞争

B.种间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C.寄生、互利共生、种间竞争

D.原始合作、种间竞争、寄生

答案 A

解析白蚁与鞭毛虫在一起对双方有利,分开后,白蚁即死亡,两者为互利共生关系;菟丝子寄生在大豆上;大小草履虫不能在一起生长,应为种间竞争关系。

知识点三群落的空间结构、季节性和物种的生态位

6.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的垂直分层和水平分布可能会随季节变化

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答案 D

解析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A正确;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B正确;植物群落的水平分布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差异、光照强度不同等有关,C正确;在水平方向上种群常呈镶嵌分布,D错误。

7.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答案 A

8.某温带草原在夏季会有很多种动物在此活动,到了冬季则部分动物会迁到其他地方去,部分动物也会进入冬眠状态。上述现象属于群落的()

A.季节变化B.垂直结构

C.水平结构D.昼夜变化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意,温带草原在夏季会有很多种动物在此活动,到了冬季则部分动物会迁到其他地方去,部分动物也会进入冬眠状态,说明群落的季节变化很明显,反映了群落结构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故为群落的季节变化,A正确。

9.科研人员在研究某森林中部分鸟类的生态位时发现,绿啄木鸟和掠鸟都在地面取食,但前者吃蚂蚁,后者吃昆虫的幼虫。在树干和大树上取食昆虫的幼虫,而鹟从一个停歇点起飞捕捉飞行中的昆虫。森莺和柳莺各有自己的取食领域,彼此互不侵犯。下列有关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食性不同的鸟类占有不同的生态位

B.如果两种鸟类的生态位相同,可能发生激烈的竞争

C.以昆虫为食的不同种鸟类生态位都是相同的

D.在树上空间位置不同的鸟类占有不同的生态位

答案 C

10.下列关于某自然湖泊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捕食、种间竞争和互利共生可以同时出现在该湖泊群落内

C.湖泊中的演替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而范围和边界不是

D.湖泊的近岸区和湖心区生物的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 C

解析群落中的物种不是随机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种间关系主要有原始合作、互利共生、种间竞争、捕食和寄生等,湖泊群落内一般也存在这些种间关系,B正确;范围和边界也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C错误。

11.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林冠层出现空隙,成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下图所示的结果。据此图不能推

断出()

A.在林窗的各层次中土壤动物种类有所差异

B.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C.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数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D.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可能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垂直结构的重要因素

答案 C

解析由图知在林窗的各层次中土壤动物种类不相同,A不符合题意;由图可知林窗和林下土壤物种数目不同,由此可推知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B不符合题意;由图可知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数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无法判断土壤动物数量随深度的变化情况,C符合题意;土壤小动物可能以土壤中的有机质为食,所以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可能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垂直结构的重要因素,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四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12.下列有关“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中的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的盐碱度可以影响土壤动物的分布

C.土壤中小动物的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答案 B

[非选择题]

13.科研人员对太公山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内繁殖季节时鹭类组成和筑巢高度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筑巢高度/m 池鹭/只白鹭/只夜鹭/只牛背鹭/只鹭鸟总数/只

高二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2章第1节 群落的结构重难点及练习

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群落的结构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说出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认同探究视角的 重要性,尝试从不同视角提出新问题。 2.分析群落内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等,说明群落是物种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 3.通过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说出生态位的概念及生态位分化的意义。4.尝试运用取样调查的方法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1.生命观念:植物分层现象的内容体现了结构与功能观。研究不同物种的生态位、每种群落特定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体现了稳态与平衡观、进化与适应观。2.科学探究: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知识点一群落的概念及物种组成 1.群落 在01相同时间聚集在02一定地域中03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3.群落的物种组成

(1)意义:, 重要的因素。 (2)称为物种丰富度。我国从东北到海南的森林群落,发现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3)优势物种:在群落中,它们对群落中其他物 往往占据优势。 (4)。 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 知识点二群落的种间关系 1.原始合作(互惠) (1)定义: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但分开后,各自02也能独立生活。 (2)举例:海葵和寄居蟹。 2.互利共生 (1)定义: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 (2)(真菌和藻类共生体)。 3.捕食 (1)。 (2)举例:翠鸟捕鱼。 (3)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种间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 4.寄生 (1)定义: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 。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学案+练习):2-1 群落的结构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学案+练习) 2.1节群落的结构 课程标准素养要求 描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并可随时间而改变。1.生命观念:通过学习群落的空间结构形成结构和功能观;通过学习生态位形成进化和适应观。 2.科学思维:从不同探究视角,尝试对种群和群落水平问题进行区分研究。 一、生物群落 1.概念: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3.群落的物种组成 [提醒]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二、种间关系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示意图 1.成因: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2.类型 类型特点决定因素 垂直结构分层现象①植物分层:光照强度、温度(地上分层)、水分及无机盐(地下分层)等; ②动物分层:栖息空间、食物条件 水平结构镶嵌分布①地形的变化; ②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 ③光照强度的不同;

④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 ⑤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提醒]不要把“竹林中的竹子整齐一致”误以为是群落的结构特征,这里的竹子属于种群范畴。 四、群落的季节性 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五、生态位 (1)一些物种在群落中比较常见,但对其他物种影响不大,也属于优势种。() (2)进行原始合作的两种生物,分开后不能独立生存。() (3)湖泊中的挺水层、浮水层和沉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4)群落的外貌和空间结构具有季节性规律的变化。() (5)一个物种在群落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即是该物种的生态位。() (6)四大家鱼的混养是因为它们在池塘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 答案:(1)×(2)×(3)√(4)√(5)×(6)√ 知识点一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

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复习学案含答案

高二宏志生物期末复习学案 N0.2 第二章群落及其演替 【核心考点】 1.群落的结构 ①群落的物种组成 (1)意义:物种组成是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最重要的因素。 (2)衡量指标:物种丰富度,即一个群落中的。我国从东北到海南的森林群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 (3)优势种:在群落中数量,对_______________很大,往往占据优势. ②为判断种间关系的类型,请从以下角度回答问题: (1)从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趋势看,出现“同升同降”的有____________,出现“你升我降”的有,出现“升降紧相随”的是_______。 (2)从最终结果看,能长期共存的除互利共生、原始合作外,还有捕食、寄生和种间竞争,可能会淘汰一方的是种间竞争。 ③群落的空间结构 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 m~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什么?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 (2)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什么?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 (3)b处动物在群落中也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何关系? (4)有人说:“b处桦树高低错落有致,只存在垂直结构,而野草丛比较矮小,只存在水平结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④群落季节性的意义:显著降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生态位 某人工鱼塘混合放养甲、乙、丙、丁四种鱼。甲鱼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以水底的螺、蚌及水生昆虫等为食;乙鱼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主要以水草为食;丙鱼生活在 水体的中上层,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也食用部分浮游植物;丁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生活在水体的上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1)甲、乙均栖息在中下层,生态位完全一样吗?为什么? (2)仅从觅食角度分析,与丁有竞争关系的鱼类有哪些? (3)此人工鱼塘混合放养四种鱼的意义是什么? ⑥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1).实验原理 (1)土壤动物具有、趋湿、的习性。 (2)调查方法:常用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3)调查对象:样本中肉眼可见的。 (4)调查指标:样本中小动物的。 (5)统计方法:一是;二是。 2).实验步骤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种群及其演替》旁栏及课后练习答案

高中生物2019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种群及其演替》第二章旁栏及 课后练习答案 第2章第1节群落的结构 问题探讨 稻田中生活着多种底栖动物,如大脐圆扇螺、中国圆田螺、苏氏尾鳃蚓、羽摇蚊的幼虫等,在稲田中饲养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由于河蟹喜食底栖动物和杂草,底栖动物和杂草都会减少。同时,河蟹的爬行能起到松动田泥的作用,因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讨论 1. 河蟹与底栖动物(如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河蟹捕食底栖动物,它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河蟹和某些底栖动物可能还会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因此河蟹与底栖动物的种间关系可能还包括种间竞争。 2. 提高河蟹的种群密度,稻田中其他动物种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本题有一定开放性。河蟹的种群密度增大,会使很多生物种群的数量发生变化。河蟹会吃掉更多的底栖动物和杂草,导致底栖动物等的数量减少;河蟹的爬行活动对田泥有松动作用,可以改善田泥的土壤肥力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可能会引起以水稻为食物的其他动物的数量增加。 有研究表明,养蟹稻田底栖动物的种类数、密度和多样性均低于常规稻田,且放蟹密度越大,降低得越明显。为保护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可以在稻田中增加河蟹饵料的投喂量。 旁栏思考题 你能举例说出你所在地区的常见群落中占优势的物种吗? 【提示】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对附近的森林、草地、池塘等生物群落展开调查,举例说出群落中占优势的物种。 思考•讨论1 讨论 1. 红尾鸲和鹟的种间竞争对两个种群的分布有什么影响? 【答案】红尾鸲和鹟的食性比较相似,种间竞争导致两个种群的分布范围缩小,甚至错开。 2. 资料2说明捕食、种间竞争在群落中是怎样相互联系的? 【提示】海星与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四种动物存在捕食关系,后四种动物以水中的浮游生物、腐殖质等为食,彼此存在种间竞争关系;自然状态下,这五种生物可以共存,但在人为去除捕食者一一海星之后,藤壶、始贝、帽贝和石鳖之间主要是种间竞争。且占优势的物种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种间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 3. 除了种间关系,还有哪些影响群落的因素呢?

2.1 群落的结构 学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第二章第一节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的概念 1.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中种群的。 注意: ①有一定有时间和空间 ②必须包括全部的生物。即必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功能类群 ③生物间有一定的关系。各种生物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之间以物质和能量为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1.不同群落的五种组成不同,物种的数目也有差异 2.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称为_______。 4.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_____. 物种组成的规律: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 ①随纬度的增加,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 ②随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 ③随水深的增加,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 5.优势物种

在群落中,有些物种不仅数量很多,他们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往往占据优势。 6.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变化的原因: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实例:见课本 结果:原来不占优势的物种可能逐渐变得有优势,原来占优势的也可能逐渐失去优势。 注意:优势物种也可能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同。 三、种间关系 (1)原始合作 ①概念: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双方都,但但分开后各自。 ②举例:海葵与寄居蟹 (2)互利共生 ①概念: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________,彼此__________. ②举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白蚁及其肠内的鞭毛虫。 (3)捕食: ①概念: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_____________. ②举例:如兔吃草、狐吃兔等. ③特点: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不同步变化。先增加者先减少,是被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者,是捕食者(4)竞争: ①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②举例: 草原上的牛和羊、水稻和稗草。 ③特点: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越相近的物种间斗争越激烈 生存能力不同时,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即“你死我活” 生存能力相同时,相互抑制呈现“此消彼长” (5.)寄生: ①概念: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 A.种群密度 B.土壤类型 C.光照强度 D.温度高低 【解析】选A。种群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四个方面,与生物群落结构无关;群落水平结构呈镶嵌分布,地形起伏、光线明暗、温度、湿度大小等因素是影响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的因素,故B、C、D属于影响因素,A不属于影响因素。 2.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的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解析】选B。在灌木的生长进程中,其分布型由集群分布到随机分布再到均匀分布,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大灌木由于彼此竞争养料和水分而倾向于均匀分布,这不是群落演替的结果。大灌木均匀分布主要是种内竞争的结果,即它们互相争夺空间、水分、养料等。幼小的小灌木集群分布主要是由种子落在母株附近所致。 3.下列有关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物种生态位可随发育而改变 B.互利共生倾向于扩大基础生态位 C.生态位指种群在系统中所处的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D.缺乏竞争者时,物种可扩大其实际生态位 【解析】选B。物种随着自身发育,食性、空间等可以发生改变,因此物种生态位可随发育而改变,A正确;基础生态位,即物种所能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由于竞争者和捕食者的存在,很少有物种能全部占据基础生态位,而是占有实际生态位,互利共生者的存在倾向于扩大实际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 课时练习题及综合测验

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群落的结构 (1) 探究实践课: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8) 第2节群落的主要类型 (14) 第3节群落演替 (19) 第2章综合测验 (24) 第1节群落的结构 1.下列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蘑菇等大型真菌 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 解析: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A、B两项都没有包含所有生物,C项没有包含细菌等生物,D项包含了全部生物。 答案:D 2.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座山的山顶生草甸、山腰长松林、山脚种作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的植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解析:同一座山的山顶生草甸、山腰长松林、山脚种作物,这种分布主要是不同海拔温度不同造成的,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A项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B项正确。不同种类的淡水鱼由于食性不同,占据不同的水层,捕食不同的食物,C项正确。不同地段的植被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差异、光照强度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而常呈镶嵌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项正确。 答案:A 3.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有关

B.群落中动物的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C.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D.群落中植物的水平分布与地形有关 解析: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有关,A项正确;群落中动物的分布受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动物的水平分布不一定是均匀的,B项错误;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C项正确;群落中植物的水平分布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D项正确。 答案:B 4.下列图中物种Ⅰ表示捕食者,物种Ⅱ表示被捕食者的是() A B C D 解析: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呈现“此消彼长”的不同步性连续变化特点,因此只有A、D两项符合这一特点。捕食者以被捕食者为食,因此被捕食者个体数先增加先减少,捕食者个体数后增加后减少。由此可知,A项中Ⅰ表示捕食者,Ⅱ表示被捕食者,D项中Ⅱ表示捕食者,Ⅰ表示被捕食者,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5.与种群相比,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下列研究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A.青藏高原上藏羚每年死亡的个体数 B.我国沿海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 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我国东北防护林的物种丰富度 解析: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青藏高原上藏羚每年死亡的个体数为研究其死亡率,是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答案:A 6.冬天来临后,仓鼠会进入冬眠状态,群落中的这种变化描述的是() A.季节性 B.垂直结构

人教(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二(学案+练习):群落的结构

人教(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二(学案+练习) 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概念 (1)概念要点:①同一时间;②一定地域;③各种生物种群。 (2)研究内容 2.群落的物种组成 3.群落的种间关系(连线) 4.群落的空间结构 概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类型垂直结构水平结构

.群落的季节性: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6.生态位 (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研究内容 ①动物: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②植物:在研究区域出现的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3)意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1.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 ) 2.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 × ) 3.两种鸟的觅食生境一样,生态位就完全一样。 ( × ) 4.“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 ( √ )

1.图示解读五种种间关系 与种间关系有关的三组概念辨析

考向1| 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物种丰富度 1.(2021·辽宁大连一模)科学家研究了日照近海域、岚山港垃圾倾倒区和养殖区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其研究结果如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表中数据说明人类活动降低了物种丰富度 B.日照近海的优势种之间的竞争可能会更大一些 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群落分布呈镶嵌分布 D.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D解析:据题表可知,日照养殖区内有人类的活动,平均丰度下降,说明人类活动降低了物种丰富度,A正确;日照近海的优势种之间生活资源重合度更高些,它们的竞争可能会更大一些,B正确;生物群落垂直结构上出现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出现镶嵌分布,C正确;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D错误。 考向2| 群落的种间关系 2.(2021·湖北卷)酷热干燥的某国家公园内生长有很多马齿苋属植物,叶片嫩而多肉,深受大象喜爱。其枝条在大象进食时常被折断掉到地上,遭到踩踏的枝条会长成新的植株。白天马齿苋属植物会关闭气孔,在凉爽的夜晚吸收CO2并储存起来。针对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象和马齿苋属植物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协同进化) B.大象和马齿苋属植物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2.1 群落的结构 同步练习【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

第1节群落的结构 1.有关生物种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两种生物的生活环境和食物越相同竞争就越激烈 B.狼吃兔子属于捕食关系,兔子吃草不属于捕食关系 C.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D.蛔虫与人之间、跳蚤与动物之间都是寄生关系 2.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可能存在竞争 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C.d越大,M与N之间的竞争越弱 D.当M呈“S”形增长到达K值时,会将N从该区域中完全排斥出去 3.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工作者引入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园艺工作利用的原理是( ) A.竞争 B.寄生 C.捕食 D.共生 4.下列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植物层 B.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C.豌豆地里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混合种植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5.(多选)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B.群落的水平结构只与地形有关 C.影响动植物在森林群落中垂直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决定 6.(多选)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的结构和外貌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的现象称为群落的季节性 C.淡水鱼养殖的混合放养主要利用了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群落不同地段的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 7.春季随着温度的增加,一般首先形成以硅藻为主的浮游藻类群落,而后转为绿藻为主,继而蓝细菌占绝对优势。这体现了群落的( ) A.季节性 B.垂直结构 C.水平结构 D.分层现象 8.生态学家P.A.Haefner对褐虾在不同含盐量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耐受能力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的部分数据绘成如图曲线(曲线旁的百分比为褐虾死亡率)。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精品】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221群落的结构(含答案详解)

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 2.2.1 群落的结构(含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 1.下面的实例中能构成群落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B.一座山上的各种动物、植物 C.无菌培养基被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 解析:选C。选项A和选项B均没有包含全部的生物,所以不能构成群落。选项C中无菌培养基被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是由不同种的细菌构成的,可视为一个小的群落。选项D无菌培养基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只有一种物种,只能称为种群。 2.下列关于物种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的多少 B.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C.从赤道到北极,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物种丰富度越大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解析:选A。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A错误,B正确;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物种数目由于温度降低而减少,故物种丰富度逐渐减少,C 正确;物种丰富度越大,意味着物种数越多,群落的结构也越复杂,D正确。 3.(2021·贵州遵义月考)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是影响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因素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缓解种间关系 C.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研究群落空间结构对植被恢复中植物的空间配置有指导意义 解析:选A。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而光照是影响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A错误;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缓解种间关系,B正确;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不均匀,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研究群落空间结构对植被恢复中植物的空间配置有指导意义,D 正确。

人教版(2019)生物 选择性必修二同步作业:2.1群落的结构 能力提升

2.1群落的结构同步作业 能力提升 一、单选题 1. 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同一座山的山顶生草甸、山腰长松林、山脚种作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 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C. 不同种类的淡水鱼占据不同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这与各种淡水鱼的食性有关 D. 湖泊岸边及浅水区不同地段的各种植物呈镶嵌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2. 下列对导致群落垂直分层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地形的高低起伏、土壤湿度及盐碱度的不同 B. 陆地植物对阳光的利用不同 C. 动物对栖息空间及食物的依赖 D. 水生生物与光的穿透性、水体温度及溶氧量等密切相关 3. 关于“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常用取样器取样法对土壤小动物进行采集、调查 B. 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推测该区域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C. 如果要采集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诱虫器试管中应加入生理盐水 D. 当动物个体较大且种群数量有限时,可用记名计算法进行丰富度统计 4. 长白山海拔500米以下为落叶阔叶林,500〜1100米为针阔混交林,1100〜1800米为亚高山针叶林,1800〜2100米为亚咼山草甸,2100米以上为咼山灌木草甸。关于长白山不同海拔咼度段间的 6. 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 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植物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由光照差异引起的群落垂直结 构 C.海拔越高植物物种丰富度越高 5. 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 属于由地形差异引起的群落水平结构 D.主要由温度和湿度的差异引起 B. 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是不同的

2.1 群落的结构(同步练习)(附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2

2.1 群落的结构(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座山的山顶生草甸、山腰长松林、山脚种作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C.不同种类的淡水鱼占据不同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这与各种淡水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的种群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2.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种间竞争关系的是()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 C.豌豆和根瘤菌 D.细菌和噬菌体 3.下列有关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决定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 B.森林中的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 C.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D.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的特点,将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套种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 4.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活动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可用样方法来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B.对于不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以忽略不计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冷光源收集土壤样品中的小动物 D.设计统计表,以便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5.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位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B.不同种群的生态位不会完全相同 C.生态位重叠越多的物种竞争也就越激烈 D.生态位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6.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列4种土壤小型节肢动物的分离收集装置,最合理的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第1节群落的结构作业含答案

第1节群落的结构 基础巩固 1.下列有关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某群落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该群落为增长型 C.不同的群落其优势物种一般不同 D.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不同种群占据着不同的空间和资源 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属于种群特征,物种组成、优势物种、种群分布、种间关系等都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C )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包括多个方面 B.生态位也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 C.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相同 D.生态位越宽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解析: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部分相同,并非 完全相同。 3.如图分别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培养的甲、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图1可以表示捕食关系,甲为被捕食者 B.图2可以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之间的种间竞争关系 C.图3可以表示地衣中藻类和真菌的互利共生关系 D.图4可以表示菟丝子和大豆的种间关系,甲表示菟丝子 解析:图4可以表示菟丝子和大豆的寄生关系,甲表示大豆。 4.下列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在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时,常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调查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不存在群落的空间结构 C.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 D.利用小动物的趋光、趋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解析:常用取样器取样法对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进行调查,统计方法是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生活在不同的空间,也存在群落的空间结构;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入试管中;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生物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第2章第1_3节综合拔高练

第1~3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考点1 群落的结构 1.(2018浙江4月选考,4,2分,)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温度 B.氧气的垂直分布 C.光的穿透性 D.大气中颗粒物含量 考点2 种间关系 2.(2018海南单科,22,2分,)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 )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互利共生 3.(2017海南单科,18,2分,)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考点3 群落的演替

4.(2020课标Ⅱ,6,6分,)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②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 )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5.(不定项)(2020山东,19,3分,)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因无瓣海桑生长快,能迅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蔽环境,使互 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物群落的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互花米草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 度 B.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 C.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应用外来植物治理入侵植物的过程中,需警惕外来植物潜在的入侵性 6.(2020浙江7月选考,26节选,)一种当地从未分布的新杂草出现在某农田生态系统中,排挤了原有的杂草而成为主要的杂草种类,对农作物造成了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当新杂草种群密度处于较长期的相对稳定阶段,表明其种群数量已达到了。

新教材2022版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提升训练-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_3节综合拔高练-含解析

第1~3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群落的空间结构 1.(2018浙江4月选考,4,2分,)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温度 B.氧气的垂直分布 C.光的穿透性 D.大气中颗粒物含量 考点2种间关系 2.(2021全国乙,30,9分,)在自然界中,竞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 是。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 (填“有限的”或“无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 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 (2)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答出1点即可)不同而共存。

(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于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 是。 考点3群落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2021全国甲,6,6分,)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 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 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4.(2019浙江4月选考,6,2分,)下列群落中,其植物能通过植株间隔和根系分布以最大限度减少竞争和充分利用水分的是() A.荒漠 B.苔原 C.草原 D.森林 考点4群落的演替 5.(2020课标Ⅱ,6,6分,)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②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6.(不定项)(2020山东,19,3分,)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因无瓣海桑生长快,能迅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蔽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重点难点提升练习

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重点难点练习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不能正确区分种群和群落的关系 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和群落都有典型的垂直分层现象 B.任何群落初生演替的结果都是形成森林 C.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D.群落是种群研究的基础 2.群落是较高层次的系统,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是( ) A.在一片森林中哪些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 B.在一条河流中某种鱼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何 C.在一个湖泊中鱼类的栖息场所如何 D.在某灌木林中几种小动物之间的关系如何 易错点2 不能正确区分种间关系 3.图1~3分别表示不同的种间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图3 A.图1表示种间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均呈“S”形增长 B.图2表示捕食关系,其中甲为捕食者 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可用图3表示 D.同一草原上的牛和羊之间的种间竞争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 4.下列关于种间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两种生物所需的资源和占有的空间越相似,它们之间的种间竞争就越激烈 B.一定地域内,如果一种动物的天敌被大量捕杀,则该动物的数量就会持续大量 增加 C.如果草原上没有食草动物,则草原上的草本植物会增加,食肉动物数量减少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它们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 易错点3 不能正确理解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种群内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B.群落中动物与植物均有分层现象,二者互不影响 C.修剪过的草坪没有垂直结构只有水平结构 D.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6.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易错) A.同一座山的山顶生草甸、山腰长松林、山脚种作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C.植物决定了乔木林中鸟类的垂直分层分布 D.闽江的浅水区和深水区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 易错点4 不能正确理解群落演替的趋势和规律 7.如图是某森林在被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体内储存的能量(Pn)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b~d段草本植物被灌木完全取代,灌木又被乔木完全取代 B.d点时群落的结构与火灾前相比没有发生变化 C.该森林被大火完全烧毁,图示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D.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体储存的能量一直在增加 8.如表表示退耕还林后20年间某地区植被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演替时间/年优势物种主要物种 5 荻草本:荻、艾蒿、黄背草、苔草等 10 牡荆灌木:牡荆、杠柳、酸枣等 20 刺槐草本: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