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电缆组件压接质量管控
浅谈如何提高射频电缆组件的压接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射频电缆组件的压接质量作者:陈晓雷邹鹏飞罗华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65期【摘要】使用压接式射频连接器的射频电缆组件,同轴电缆、射频连接器和压接工具对于电缆组件的压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了影响射频电缆组件压接质量的要素,对制作的电缆组件样件进行检查与测试,针对测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并验证。
【关键词】压接式射频连接器;压接质量;压接工具射频电缆组件主要用于连接各类收发模块或发射机/天线,保证射频信号精确、低损耗、高效率、高质量的传输到需要的位置。
由于射频电缆组件的质量对于雷达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采取措施提高射频电缆组件的质量是必要的,本文主要介绍如何提高射频电缆组件的压接质量。
1.射频电缆组件的组成射频电缆组件由同轴电缆和射频连接器组成。
根据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与射频连接器的安装方式分为焊接式、压接式和装接式。
压接式是柔性同轴电缆外导体与连接器壳体之间最常用的一种安装方式。
这种安装方式的连接器有一个强度和延伸率都比较高的压接筒,柔性同轴电缆的屏蔽层被压在连接器外壳与压接筒之间而保证可靠的连接;连接器外壳上加滚花处理以增加摩擦系数,可使压接安装更加可靠,保持力高[1]。
该安装方式加工方法方便快捷,但是防水性能不好,主要应用于室内环境。
2.影响压接质量的要素为了保证射频电缆组件的压接质量,首先要保证同轴电缆与射频连接器适配,电缆图纸进行工艺审查时需要严格按照连接器的数据手册进行。
此外射频连接器的质量和压接工具对于电缆组件的压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2.1射频连接器为保证压接质量,射频连接器的压接筒应符合GB/T 15396-94 第2.4条的要求,尺寸要求如表1所示[2]:2.2压接工具压接工具是实现压接的最关键的机械装置,对压接工具的正确调整、正确操作与日常维护等,都直接关系到压接的可靠性和机械连接的质量。
公司现有的压接工具包括手工压接钳HT-330和电动压接钳,接SYV-50-7-1电缆的连接器推荐使用电动压接钳进行压接。
经典丨关于线缆压接技术中的隐含质量问题

经典丨关于线缆压接技术中的隐含质量问题现代电子装联工艺技术交流平台专业打造研发,设计,工艺,生产,质量管控技术交流平台。
定期收集,整理行业优质信息,开展专题技术培训,提供高可靠性电子装联技术!475篇原创内容公众号把公众号设为星标,第一时间获取优质资源哦~往期回顾装联工艺文案合集:↓↓↓装联工艺精选文案合集(一):收藏起来慢慢看!装联工艺精选文案合集(二):收藏起来慢慢看!11月技术培训课程:↓↓↓欢迎报名:DFMA-电子产品可制造性设计及可装配性设计高级研修班(11.19.20-上海)欢迎报名:胶粘剂制程工艺解析与工艺应用技术高级研修班(11月22.23-上海)欢迎报名:赢在现场-生产工艺标准化与管理技能提升研修班(11月24-25 -北京)欢迎报名:静电防护技术及ESD体系专题2021年11月29-30日上海在压接技术中,除了需要按标准和电连接器装配的要求制订严格的操作规范外,生产实际中无论是设计、工艺,操作者都应去学会思考、观察:看不见的隐含质量问题。
1.正常操作中的产品问题产品生产中我们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多芯电缆的压接连接装配中,发现经检验合格后的上机电缆,在机柜的组装中偶然的一个动作将导线拉出了电连接器外。
遇到这种情况的发生,哪怕是一根导线,也必须将整批次的压接件重新做拉脱力鉴定和重检。
如果这根压接导线是装在整架飞机上的,那么这架飞机的全部导线(上万根导线)都必须重新检查甚至返工。
那么我们在装上机电缆时(上机柜的成品多芯电缆都是检验过的),为什么经过规范的操作,制度健全的检验完成后的产品,会出现导线拉出电连接器外呢?后来经过大量的分析和验证,所谓看不见的隐含质量问题发生了。
2.材料差异问题经过一系列检查,最后发现是进口工具本地材料的问题。
在装联业界中,我们都非常喜欢使用进口工具,它的确给操作者带来许多工作中的优势。
可是在有着严格装配要求的压接技术领域中,这样的使用却发生了质量问题。
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

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一、引言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是确保电气工程项目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气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电气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项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电气工程质量管理能够确保电气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寿命和性能。
2. 保证安全性:电气工程涉及高压电流和电器设备,质量管理的不合格可能导致火灾、电击等安全事故。
通过质量管理措施,可以确保电气工程的安全性,保护工作人员和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3. 提高工程效率:质量管理措施能够提高工程的效率,减少重复工作和修复工作的次数,节约时间和成本。
4. 保证质量标准的达标:电气工程需要符合一系列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质量管理措施能够确保项目符合这些标准,提高工程的合规性。
三、常用的质量控制措施1. 质量计划的制定:在项目启动阶段,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项目按照计划进行。
2. 质量检查和测试: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和系统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包括设备的外观检查、电气性能测试、绝缘测试等。
3. 质量记录和报告:及时记录和报告质量问题和异常情况,跟踪问题的解决过程,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4. 培训和培训:对项目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意识,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执行质量管理措施。
5. 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
6. 质量审查和评估:定期进行质量审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7. 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减少风险对项目质量的影响。
四、结论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目标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质量计划、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记录和报告质量问题、培训和培训人员、设备维护和保养、质量审查和评估以及风险管理等措施,可以确保电气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导线压接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导线压接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导线压接作为电力工程中重要的工艺环节,其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导线压接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进行探讨。
一、质量控制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导线压接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检查导线材料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包括导线的截面尺寸、材质、表面状态等;其次要检查压接工具的性能是否良好,确保能够正确进行导线的压接工作;再者要对压接现场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施工环境整洁、安全。
2. 施工操作在进行导线压接操作时,施工人员应根据工艺要求,正确选择合适的导线压接头和工具,并按照厂家提供的操作规范进行作业。
在进行压接过程中,要确保压接头与导线之间的接触紧密,无氧化物和杂质存在;同时要控制好压接工具的压力和时间,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压接不牢固或压坏导线。
3. 施工记录在导线压接过程中,应当及时记录施工人员、施工日期、导线型号、压接头型号、压接参数等相关信息,以备日后查询和追溯。
只有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才能为后续的验收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验收标准1. 外观检查在导线压接施工完成后,首先要进行外观检查。
检查导线压接部位是否平整、无裂纹、无划痕,压接头与导线之间是否紧密贴合,无间隙。
外观检查是保证导线压接质量的最直观的方式之一。
2. 电阻测量除外观检查外,还需要进行电阻测量。
通过使用专业的电阻检测仪器,测量导线压接部位的电阻值,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电阻值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接触不良或过热现象,增加电力系统的故障风险。
3. 抗拉强度测试为了验证导线压接的牢固程度,还需要进行抗拉强度测试。
通过专用的拉力测试仪器,对压接部位施加一定的拉力,检查导线与压接头之间是否存在松动或脱落现象,以保证其在运行中不会出现意外故障。
4. 施工记录核查最后一步是对施工记录进行核查。
验收人员应核对施工记录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日期、导线和压接头型号、压接参数等信息。
“电缆接续工序”的控制及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电缆接续”过程控制及安全技术保证措施一、根据公司相关规定将电缆接续作为本工程的关键工序。
二、电缆接续的一般要求1、电缆接续材料进场应进行验收,其规格、型号及质量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及设计要求。
2、各种扭绞信号电缆在进行接续时,应A端与B端相接,相同芯组内相同颜色的芯线相接。
3、电缆穿越铁路、公路、便道时,在距铁路、公路、便道边缘的2m内不得进行电缆地下接续。
4、电缆的地下接头应水平放置,接头两端各300mm内不得弯曲。
5、屏蔽连接线及电缆芯线焊接时不得使用腐蚀性焊剂,焊接牢固。
6、信号电缆采用地下接续盒型接续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压接式接续端子材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2)铝护套及钢带屏蔽连接时连接部位应去除氧化层,使屏蔽网与铝护套或连接杆与钢带牢靠连接。
(3)屏蔽连接线在电缆的钢带或铝护套上应焊接牢固、光滑,其焊接面积应大于100mm2。
(4)电缆芯线开剥绝缘层长度为6-8mm。
7、电缆地下接续工艺流程图三、电缆接续的控制及安全技术保证措施1、电缆接续人员须经过严格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电缆接续时须有技术负责人在场,并且要有质检人员在场监督实施。
3、电缆接续时严禁剥伤电缆外皮,作业人员佩带好防护用品,以防损伤作业人员身体。
4、电缆地下接续时,地下电缆接头应用电缆槽进行防护,防护长度不少于1米。
5、电缆接续完毕经测试合格后应及时进行隐蔽,并认真填写电缆接续卡和隐蔽检查记录。
6、电缆接续隐蔽后应在接续位置按照要求埋设标石并在竣工图纸上作好记录。
7、离开前清洁现场,保证现场环境不受污染。
中铁建四分部工程技术部。
典型电缆连接器的装配质量控制措施

电 子 工 艺 技 术
28 1 E e t nc r c s e h oo y l cr isP o e sT c n l g o
第2 8卷第 4期 20 0 7年 7月
典型 电缆 连 接器 的装 配质 量 控 制措 施
徐 英
卸时不得损伤连接器外观。 2 S S 型 电缆 连接 器的质 量控 制措施 CI S S 型连接器采用螺 口连接 , CI 接触件与导线采 用压接形式 , 具有接触密度和可靠性高等特点。S — C s 型连接器常用于工业控制微机上传输 电气信号。 I
S S d J0 a l o n co .ta ti etrefc. C Ia 3 Jc bec n e tr I ban b t f t n e e
K yw rsCbecn ̄t ;rs r e igA smbn ; ulycnrlR l it e od :al onco Pes ewl n ;se lgQ at ot ;ea ly r u d i i o i i b
f r Ty ia b e Co n co o p c lCa l n e t r
XU ng Yi
( h nt ueo l t ncE g er go A P, a y n 6 1 0 , hn ) T eIs tt f e r i n i ei f E Min a g 2 9 0 C ia i E co n n C Abta tC becn etrh v ieya p e n arsaeid s y m la r et l t nc src : al on c aewd l p l di e pc n ut , it y po c,ee r is o i o r ir j co
Dou n o e A c me tC d : A t l 10 3 7 ( O 7 0 0 1 0 r c I 0 l一 4 4 2 o )4— 2 8— 3 i e D:
接触网电连接压接工艺及压接质量检查

2、工具:
2.1京沪高铁使用的是保德利专供的电动液 压泵及配套的压接钳、模具,电动液压泵的 压力不小于70Mpa,液压钳压接力不小于 24吨。 需压接的线夹应选用压接钳规定的、适配的 压接(拆卸)模具。作业前应检查压力是否 正常,油路、油管、钳口、阀表、模具匹配 完好。
压接钳 模具 电动液压油泵
Page � 23
23
� 4、检查方法与缺陷识别
� 4.1 线夹下部螺纹卡子必须在接触线线槽中
� 与线槽契合的卡子必须保证平行压接于线槽内,不得出现一肢或两肢全部跳 出线槽。出现任何一肢跳出接触线的线槽即为不合格,应予以更换。
单支跳槽
双支跳槽
正确
错误
错误
√
×
×
检查方法:
目测,将线夹两端的导 电油脂擦去,直接观察 卡子开口两只是否存在 跳槽现象,一支出槽的 线夹肯定是压偏的。
接触网电连接压接工艺及压接质量检查
京沪高铁电气化项目分部
一、材料与工具
� 1、材料
� 1.1电连接线材: � 正线采用TJR120mm2 软铜线 � 站线、联络线采用 TJR95mm2软 铜绞线 � 电连接线长度根据现场实际位置 确定,一般情况下电连接线承力 索与接触线间下料长度 =L+150mm×2 � 工作支承力索与非工作支承力索 间距离L+600。
Page � 7
电连接线预留长度一定要正确, 特别是承力索至接触线间的预留 长度切不可过短和过长。
7
� 1.3 安装时要区分不同锚段、不同温度要求,同一悬挂接触线、承力 索间的电连接应垂直安装,接触线与承力索电连接线夹应在同一垂直 面上,同一组的两根电连接预留驰度一致。.
Page � 8
8
集电线路导线压接工艺中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监督

集电线路导线压接工艺中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监督在集电线路导线压接工艺中,施工质量控制与监督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导线的压接工艺直接影响到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监督。
本文将就集电线路导线压接工艺中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监督进行探讨。
1. 压接工艺的重要性导线的压接是将导线与导线之间或导线与接地装置之间进行连接的工艺。
压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线路的传输性能、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
一旦出现导线压接质量不达标的情况,会导致线路运行故障,甚至造成事故,影响供电正常运行,因此压接工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2. 施工质量控制在进行导线压接工艺时,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关键所在。
首先,工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方法。
其次,在使用压接工具时,必须选择合适规格的工具,并保证工具的完好无损,确保压接过程中不会出现异常情况。
另外,在压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压接力度,避免过度或不足,确保压接端头牢固可靠。
最后,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压接质量达标。
3. 施工质量监督除了施工质量的控制之外,施工质量的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监督责任人,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监督。
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力度,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监控摄像头、远程监控系统等,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同时,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定期的施工质量抽检,对压接工艺进行全面的检查,及时纠正不合格行为,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集电线路导线压接工艺中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监督是确保线路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
只有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加强监督管理,才能确保导线压接工艺达到标准要求,保障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重视施工质量控制与监督工作,共同维护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连接器及电缆组件压接质量管控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电连接器及电缆组件的压接质量管控进行分析,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了各环节质量管控的关键控制点。
通过对关键控制点的严格把关,可有效保证电缆组件的压接可靠性,对电连接器及电缆组件的设计、工艺、装配、检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电连接器及电缆组件压接质量管控
1 引言
电连接器及电缆组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舰船、兵器等领域。
电缆组件作为传输电流、信号的神经中枢,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若其质量不可靠,会引起开路、短路、电阻不良等失效模式,进而直接影响到整机系统的工作正常。
压接质量的电性能检测有效性通常较低,因为部分金属丝的漏出或断裂,在前期的电性能检测中往往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异常。
因此,为了保证压接质量的可靠性,对压接过程质量的管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2 过程质量管控
为保证电连接器及电缆组件压接过程质量的可靠性,需要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采取全面管控措施,以下对每个环节进行逐一阐述。
2.1 人员
电连接器及电缆组件的压接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需要经过公司企业文化、6S知识、安全知识、质量知识、岗位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且经过上岗考试合格。
压接操作人员需熟悉压接原理、压接组合(导线、接触件、压接工具)关系,并熟练掌握压接工具的使用方法。
压接检测人员需掌握压接检测项目的进行时机、检验数量、检验项目、合格判定标准等。
所有操作及检验人员均需取得了相应岗位的上岗资质,按公司相关岗位资质管理办法的规定持证上岗,满足质量体系的要求。
同时,公司还应定期开展质量文化活动,组织专题答题并对表现优异者进行奖励,使得每位员工将公司的质量文化根植于心。
2.2 工具设备
电连接器及电缆组件常用的压接设备主要有压接钳、(半)自动压接设备,检验设备有金相检测仪、显微镜、拉力检测设备等。
压接涉及到的工具设备等需按以下要求进行管控:
1.
压接及压接检测用设备、仪器仪表等必须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范围内。
2.
压接及压接检测涉及的工具设备每天必须进行点检,有异常及时反设备管理人员,禁止擅自调试设备。
3.
压接及压接检测设备应配备稳压电源,以保证输入电压的允差应控制在±10%之内。
4.
压接及压接检测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检测工具设备必须进行标识,没有标识的严禁使用。
5.
压接及压接检测工具设备每月进行定期检查、维护。
2.3 来料
1.
1.
1.
导线
电连接器及电缆组件压接所使用导线的剥线长度应进行严格的控制,连接器的装配工艺中一般会规定导线的剥线长度。
该剥线长度应能保证在穿线、压接后,整个压接区域均有导线线芯。
若剥线长度不符合要求,以至于部分压接区域内无导线线芯,则会造成导线线芯和压线筒的接触面积减小,影响导通的可靠性。
导线外观在压接前也应进行检查,芯线不允许出现断丝、线芯表面氧化等现象。
芯线断丝会导线芯线在压接部位的空隙率变大,降低压接部位芯线与接触件的接触可靠性,此问题可以从剥线工具、剥线人员技能、剥线档位等方面进行管控。
芯线氧化问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管控,一是导线剥线后及时进行压接,因为导线线芯一般为镀银、镀锡、镀镍、裸铜等。
此类金属暴露在空气中时,其表面会快速生成氧化层。
氧化层在常温情况下为绝缘体,会影响导通的可靠性。
二是操作人员穿线时避免手汗沾染到芯线上,可以采取勤洗手、戴手套等方式来避免。
2.3.2 接触件
电连接器及电缆组件压接所使用接触件需控制其尺寸、镀层厚度、外观等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接触件压线筒内壁的重点管控点为镀层厚度以及多余物管控。
当出现压线筒内壁电镀不良(压线筒为盲孔时,此情况更为突出),压接处无镀金层或出现多余物时,会极大地降低压接部位的接触可靠性,因为接触件表面的镀金层相对于其他物质有着极其优异的导通可靠性。
2.4 设计、工艺文件
电连接器及电缆组件的压接的设计阶段,需充分考虑设计的可靠性。
例如出现盲孔类的压线筒接触件时,建议在压线筒底部增加工艺孔,以提高电镀的质量。
不同直径的压线筒也有其适配的导线直径范围,需在设计文件中进行明确。
压接工序需编制专门的压接工艺文件,明确压接工序所涉及的操作检验工具设备选用原则(包含调档方法)、检验项目的时机(首件、中间检、末检等)及数量、检验方法、检验标准等。
2.5 环境
压接场地的工作环境应整洁,生产场地划分待装零件区、转工序区、待检验区等不同区域,进入生产场地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6s管理等方面进行多余物控制。
产品生产过程中每一工序先对前一工序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清除多余物。
作业场地的温湿度控制要求应符合GJB 5020-2001《压接连接技术要求》的规定,温度范围为25±5℃,相对湿度应小于等于75%。
指定专人每天对场地的温湿度进行记录管控并记录。
2.6 检测
压接检测项目包括:压接电阻、耐拉力、压接截面金相。
以上检验项目的检测方法及规格值的制定需参考GJB 5020-2001《压接连接技术要求》中的有关要求。
其中耐拉力测试除包括耐拉力值外,还需关注芯线的断裂形式。
两个检验项目均要合格才可判断测试合格,芯线断裂形式见图1~图3。
拉力实验的破坏形式判定标准如下:
1.
当测试结果中出现的破坏形式均为右图中的a、b型式,判定为最优;
2.
当测试结果中出现a、b破坏型式的数量多于出现c、d破坏型式,判定为合格;
3.
当测试结果中出现c、d破坏型式的数量多于出现a、b破坏型式,判定为不合格;
图1导线线芯从中间断裂(出丝)图2导线线芯从压痕处断裂图3导线线芯从压线筒中脱出
压接截面金相检查则要求压接部位不可有杂质、压线筒变形均匀、空隙率不大于10%、所有芯线截面均要发生变形等,示意图见下图4及图5。
有缝隙
芯线未变形
图4金相示意图(合格)图5金相示意图(不合格)
3 结论
电连接器及电缆组件压接质量在前期的检测环节中有很多潜在的隐患存在不易检测性。
因此,对压接过程的管控就显得极其重要。
通过在人员、工具设备、来料、设计(工艺)文件、环境、检测六个方面重要管控措施地认真落实,可以有效提升电连接器及电缆组件的压接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GJB 5020-2001《压接连接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