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数据中心全冷却系统产业规模解决思路

合集下载

数据中心冷却方案

数据中心冷却方案

数据中心冷却方案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是存储、处理和分发大量数据的关键设施,为我们提供了快速的信息交流和便利的互联网体验。

然而,数据中心的高温和能源消耗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因此,设计高效的数据中心冷却方案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数据中心冷却方案的目标是保持设备运行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同时尽量减少能源的浪费。

传统的冷却方法,如空调和冷水系统,在大型数据中心中耗费了大量的电力。

除此之外,传统的冷却方案还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的、更高效的数据中心冷却方案变得至关重要。

一种创新和环保的冷却方案是采用自然冷却技术。

这种方法利用周围环境的自然资源来降低数据中心的温度。

例如,充分利用室外的低温环境,在夜间通过外部风扇将冷空气引入数据中心,从而实现设备的冷却。

这种方法不仅节省了大量的能源,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这种技术在炎热的地区可能会有一定的限制,因为夜间温度可能仍然较高,无法满足数据中心的冷却需求。

另一种新型的冷却方案是液体冷却技术。

与传统的空气冷却相比,液体冷却技术在热量传递方面更加高效。

通过将冷却液体直接接触到设备上,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吸收和传递热量。

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液体冷却技术,分别是直接液冷和间接液冷。

直接液冷是将冷却剂直接引入设备的散热元件中,实现散热。

而间接液冷是通过循环系统将冷却剂从设备中引出,然后将其通过热交换器冷却,再重新输送回设备。

这种液体冷却技术不仅提高了数据中心的冷却效率,还减轻了设备的负荷,延长了其寿命。

除了上述的冷却方案,还有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热管理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相变材料可以通过在温度变化时释放或吸收热量来实现温度调节。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数据中心的散热板、散热片等部件,有效地提高冷却效果。

同时,相变材料的使用也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并改善数据中心的能效比。

在设计数据中心冷却方案时,还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和可持续性。

数据中心制冷和节能技术

数据中心制冷和节能技术

经济问题
建设成本高
建设一个新的数据中心需 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 购买服务器、网络设备、 冷却设备等。
运营成本高
数据中心需要耗费大量的 电力来维持运行,同时还 需要支付高额的冷却费用 和设备维护费用。
投资回报率低
由于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 高,导致投资回报率较低 ,这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环境影响
要点一
为了提高冷却效率,一些改进的直接空调冷却系统采用了分 区冷却的概念,根据设备的位置和发热量来分配冷空气。此 外,一些系统还配备了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以实现更精确 的冷却控制。
热管冷却
热管是一种高效的热传导器件,它可以将热量从一端传导 到另一端。在数据中心中,热管通常用于将服务器的热量 传导到散热器或冷凝器中。
03
数据中心制冷和节能技术的发展 趋势
高效化
提高制冷效率
采用高效制冷设备和技术,如冷凝器、 压缩机、冷却塔等,提高数据中心的制 冷效率。
VS
优化气流组织
通过合理设计机房布局和气流组织,减少 冷却死区和热量聚集,提高数据中心的冷 却效率。
绿色化
01
02
03
使用可再生能源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 生能源为数据中心提供电 力,降低碳排放。
云计算中心的制冷需求与大型数据中 心类似。它们需要专业的数据中心冷 却设备来满足服务器的散热需求。这 些设备通常使用液体冷却、热管技术 等高效冷却技术来移除服务器产生的 热量。此外,云计算中心也使用高效 的服务器硬件和能源管理软件来降低 电力消耗。
云计算中心也积极采用各种节能技术 。例如,它们使用动态电压调节( DVR)技术来降低服务器的电压,从 而减少电力消耗。此外,云计算中心 也使用高效的服务器硬件、绿色能源 技术以及能源管理软件来降低电力消 耗。

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优化策略

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优化策略

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优化策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

数据中心承载着无数的服务器和设备,为不同的组织和企业提供着重要的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

然而,随着数据中心规模和功耗的增加,冷却系统的效率和能耗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

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目标是维持服务器和设备的温度在稳定的范围内,以确保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性能。

然而,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通常消耗大量的能源,这不仅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导致能源成本的增加。

因此,优化冷却系统的策略对于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成本非常重要。

首先,一个有效的冷却系统优化策略的关键是对数据中心的冷却需求进行准确的评估。

这需要考虑到数据中心的规模、设备的功耗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等因素。

通过精确的需求评估,可以确定最佳的冷却系统配置,以确保在满足设备温度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能耗。

其次,采用高效的冷却技术是优化策略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传统的冷却系统通常使用机械式的制冷设备,如冷气机和冷却塔,但它们的能耗相对较高。

相比之下,新兴的冷却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能耗。

例如,直接液体冷却(DLC)技术将冷却介质直接引入设备中,以达到更高效的冷却效果。

此外,采用自然冷却技术,如冷却塔和冷冻装置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冷却系统的能效。

另外,合理的空气流动管理也是冷却系统优化策略中的重点。

通过优化气流路径、避免冷热空气交叉流动以及使用适当的隔离措施,可以减少能源浪费和热量积累,从而提高冷却系统的效率。

例如,合理布置机柜和设备位置,确保空气能够顺畅循环,并避免热点积聚。

此外,使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等技术,实时监测和调整冷却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除了优化冷却系统本身,管理和控制冷却系统也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措施。

适当的系统监测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此外,采用智能化的冷却系统控制策略,如动态调整风扇转速、优化冷却设备的工作模式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负载进行冷却系统的调整,提高能源效率和性能。

详解数据中心冷却方式及其工作原理

详解数据中心冷却方式及其工作原理

详解数据中心冷却方式及其工作原理数据中心是大规模的计算设备和存储设备的集合体,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之一。

由于数据中心设备长时间运行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加以冷却处理,会严重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寿命,因此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目前数据中心冷却系统主要采用的方式有空调冷却和液冷冷却,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冷却方式及其工作原理。

一、空调冷却空调冷却是目前数据中心主要采用的冷却方式之一。

空调冷却系统通常包括制冷设备、冷却水系统、空调机组、冷却塔、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部分。

1.制冷设备制冷设备通常采用制冷剂对数据中心设备进行冷却。

常见的制冷设备包括制冷机、制冷冷却塔、蒸发器和冷媒等。

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将热量从数据中心设备中吸收,并将其释放到外界环境中去。

2.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系统通常包括冷却水泵、冷却水箱、水管和冷却水阀等设备。

制冷设备通过冷却水系统将热量带走,并经过冷却处理后再循环使用。

3.空调机组空调机组是空调冷却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它能够通过冷却水系统将热量带走,并将冷却后的空气送到数据中心设备的周围,从而将设备的温度保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

4.冷却塔冷却塔通常用于将空调机组升温后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处理,然后再通过冷却水系统送到制冷设备中去,形成一个循环工作的过程。

5.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配电系统和控制系统用于监控和控制整个空调冷却系统的运行,保证其能够稳定地工作,并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空调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制冷设备的作用,将数据中心设备产生的热量吸收并带走,然后通过冷却水系统将热量经过冷却处理后再次循环使用,最终通过空调机组将冷却后的空气送到数据中心设备的周围,从而实现冷却的目的。

二、液冷冷却液冷冷却是一种较为新颖且高效的数据中心冷却方式,它主要通过将液体直接送到数据中心设备的表面来进行冷却。

液冷冷却系统通常包括冷却液、冷却设备、循环泵、热交换器和管道等部分。

1.冷却液液冷冷却系统通常采用高导热系数的油类液体或者蒸发冷却液来进行冷却。

简述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发展趋势

简述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发展趋势
大,冷却系统的节能研究迫在眉睫。随着耐高温服务 器的出现, 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逐步尝试开发使用 free-cooling(自然冷却)。
自然冷源的利用主要有以下 2 种方向。 1)新风直接冷却 典型的 案 例 就 是 Facebook 在 美 国 俄 勒 冈 州 普 林维尔的数据中心。室外新风经过滤处理后,进行加 湿降温,然后通过风扇墙送入机架的进风口,室外新 风经服务器加热后排到室外。 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工 作原理如图 1 所示。 该数据中心当时号称是全球最 节 能 的 数 据 中 心 , 其 PUE ( 电 源 使 用 效 率 ) 值 达 到 1.07,远低于业界平均水平[2]。 这种方式对室外空气 质量的要求高, 目前宁夏中卫的一些数据中心尝试 应用了该技术。 2)利用深层湖水、江水冷却 典型的案例是湖南省资兴市东江湖数据中心。
1 IT 设备的发展趋势
近十年来,IT 设备的集成度 越 来 越 高 ,IT 设 备 容 量 从 500 GB 到 2 TB、10 TB、100 TB 甚 至 更 高 ; 单机架的功率密度也从原来的 10 A, 提高到 20 A、 40 A 甚至更高。 最近某互 联 网 企 业 布 置 的 核 心 机 柜,单机架功耗高达 24 kW,单机架的功耗较传统机 架提高了 10 倍。
以前数据中心机房普通采用房间级空调, 地板 下送风的冷却方式。该方式建设成本低,机房利用率 高, 用于解决 3~5 kW 的单机柜发热。 但随着机架 式、刀片式服务器在机房大量应用,单机柜内设备数 量、功率密度、发热密度都有显著提高。 传统的机房 级空调已经不能解决 IT 设备的散热问题, 行级空 调、背板空调应运而生。这种新型的空调末端更贴近 热源,能解决局部热点、高发热密度的问题,通过近 距离的冷量传输,减小风机功耗,达到节能。

2024年IDC数据中心空调制冷

2024年IDC数据中心空调制冷

IDC数据中心空调制冷1.引言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处理和存储的核心设施,其规模和数量日益扩大。

数据中心运行过程中,服务器等设备的能耗巨大,其中空调制冷系统是保证数据中心稳定运行的关键。

因此,对IDC数据中心空调制冷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IDC数据中心空调制冷需求2.1温湿度控制数据中心内部设备对温湿度要求严格,过高或过低的温湿度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空调制冷系统需确保数据中心内部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湿度也要满足设备运行需求。

2.2高效节能数据中心能耗巨大,空调制冷系统作为能耗大户,其能效比直接关系到数据中心的整体能耗。

因此,提高空调制冷系统的能效比,降低能耗,是IDC数据中心空调制冷技术的关键需求。

2.3可靠性与安全性数据中心作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其运行稳定性至关重要。

空调制冷系统需具备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以确保数据中心稳定运行,避免因制冷系统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或业务中断。

3.IDC数据中心空调制冷技术3.1直接膨胀式制冷技术直接膨胀式制冷技术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等部件组成的封闭循环系统中,通过相变实现热量传递的一种制冷方式。

该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能效比高、可靠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IDC数据中心空调制冷。

3.2水冷式制冷技术水冷式制冷技术是利用水作为冷却介质,通过冷却塔、水泵、冷却盘管等设备将热量传递到外部环境中。

该技术具有制冷效果好、能效比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占地面积较大,对水源有一定依赖。

3.3风冷式制冷技术风冷式制冷技术是利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通过风机、散热器等设备将热量传递到外部环境中。

该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能效比较低,适用于小型或中小型数据中心。

3.4冷冻水式制冷技术冷冻水式制冷技术是利用冷冻水作为冷却介质,通过冷水机组、冷却塔、水泵等设备将热量传递到外部环境中。

该技术具有制冷效果好、能效比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系统复杂,初投资较高。

大型数据中心节能冷却系统

大型数据中心节能冷却系统

大型数据中心节能冷却系统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中心已成为支撑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的规模不断扩大,其能耗问题也日益凸显。

其中,冷却系统作为数据中心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节能高效运行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

数据中心的运行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将会导致设备温度过高,影响其性能和稳定性,甚至造成设备损坏。

因此,冷却系统对于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冷却方式往往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降低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系列节能冷却技术应运而生。

其中,自然冷却技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自然冷却利用外界环境的低温空气,通过合理的风道设计和热交换设备,将数据中心内部的热量带走,从而减少机械制冷设备的运行时间。

例如,在冬季或气温较低的地区,可以直接引入室外冷空气进行冷却,大大降低了制冷系统的能耗。

液冷技术也是一种具有潜力的节能冷却方式。

与传统的风冷技术相比,液冷技术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

在液冷系统中,冷却液直接与发热元件接触,能够迅速将热量带走。

常见的液冷技术包括浸没式液冷和冷板式液冷。

浸没式液冷将服务器完全浸泡在冷却液中,实现高效散热;冷板式液冷则是通过在服务器的发热部件上安装冷板,冷却液在冷板内部流动来吸收热量。

此外,还有一些创新的冷却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应用。

比如,热管冷却技术利用热管内工作介质的相变来传递热量,具有高效、紧凑的特点;蒸发冷却技术利用水的蒸发吸热原理,实现冷却效果。

在大型数据中心中,要实现节能冷却系统的优化运行,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是数据中心的布局和设计。

合理的机房布局能够改善气流组织,减少冷热气流的混合,提高冷却效率。

例如,采用冷热通道隔离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将冷空气输送到设备的进风口,提高冷却效果。

冷却设备的选型和配置也至关重要。

不同的冷却设备在性能、能效比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根据数据中心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数据中心节能与冷却的10个重要技巧

数据中心节能与冷却的10个重要技巧

数据中心节能与冷却的10个重要技巧来源:IDC圈作者:过客责编:豆豆技术应用-关键字:接收机PCI总线FPGA 智能无匙门控PCI接口不论是大型企业用户还是中小型企业用户都认为能耗是导致成本上涨的最根本原因。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计,到2011年单是能源成本这一项就要花掉企业将近48%的IT开支,这是一个惊人的比例。

不管你的企业是否已经开始着手数据中心节能,或者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事,你都应该看一看以下列出加强数据中心架构的10个技巧。

可能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些技巧实际上都是很简单、不需要太多成本就可以执行的。

不论是大型企业用户还是中小型企业用户都认为能耗是导致成本上涨的最根本原因。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计,到2011年单是能源成本这一项就要花掉企业将近48%的IT开支,这是一个惊人的比例。

美国环保总署在2007年发布了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能耗目前的水平继续下去的话,到2011年国内数据中心能耗将翻一番。

以下列出了实现高效数据中心的10个重要技巧:1、不可忽略基本的测量评估有这样一句操作效率的名言:"你无法控制没有经过测量的事物。

"我们发现,要想减少能源的浪费就必须从最基本的测量开始。

如果你不知道能源都用到了什么地方的话,你就不知道应该将重点方法哪。

为了能够帮助用户对自己设备进行测量,我们将测量分成了几个部分:IT系统、UPS、冷却设备、照明2、对IT系统进行虚拟化和整合根据美国环保总署的统计,所有数据中心50%的能源使用都来自于服务器和存储设备。

现在服务器虚拟化已经成为主流趋势,这不仅能够减少占地空间,还能节约能源和冷却成本。

为了能够全面了解服务器虚拟化的技术优势,你需要一个提供了整合网络存储的存储架构。

服务器虚拟化所能实现的节能同样也可以在存储虚拟化方面实现:更少、更大型的存储系统提供了更大的存储容量、更好的利用率,最终减少占地空间,节约能耗和冷却成本。

通过应用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我们就迁移到了一个更加高效的存储模式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末端机房,冷热通道、盲板(放置在未使用的机架
空间以避免热空气再循环)、紧密耦合冷却(机架级更加精确 的冷却)被认为是提高数据中心效率的措施和手段。
◎数据中心发展现状 ◎数据中心冷却技术未来发展 ◎数据中心冷却技术 ◎海信数据中心业务简介
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在数据中心市场的高速增长
2015
国内首例间 接蒸发冷却 技术产品投 入运行
研发团队
◆硕士及以上>55% ◆从业年限7年以上>63%
◆集团年收入5%投入再研发
品牌优势 – 规模
规模化生产
智能化生产
品牌优势 – 产能
自主研发生产 控制器
品牌优势 – 产能
生产线体
品牌优势 – 产能
现代化生产线
精密空调生产线
可靠 高效 节能 智能
感谢聆听
测试评估
电缆组装
系统总装
加工制造集成
环境试验 过程检测 元器件筛选 电磁兼容
质量控制
联调联试
前端设计
核心模块热控设计与分析 系统热控流动设计与分析
全 三 维 CADCAE设计仿真 能力
CAE-CAT 仿 真 测试相关
典型案例
液冷典型架构:相对 风冷传热环节少,末 端环节液冷热界面传 热损耗小,传热温差 小。
数据中心冷却技术 – 末端(Hi-Smart信灵系列)
冷却方式7.5~12kw
送风方式
上送风、前送风、侧送风
适用场所
各行各业边缘计算接入层小微机房
◎数据中心发展现状 ◎数据中心全冷却技术 ◎数据中心冷却技术未来发展 ◎海信数据中心业务简介
海信集团介绍
50 年 品牌历程
数据中心与计算机房
数据中心冷却技术 – 末端(Hi-Wind信风系列)
冷却方式
风冷、水冷直接膨胀式
房级风冷 冷量范围:25~100kw
房级冷冻水 冷量范围:40~140kw
送风方式
顶部送风、底部送风、下沉送风
适用场所
数据中心与计算机房、通讯设备机房其他 电子设备机房、恒温恒湿工艺环境,如精 密加工,电子厂房等
典型案例
冷板管路使用无氧 铜折弯焊接成型。 使用纯的去离子水 加抑制剂。
浅埋管式水冷板
高温钎焊冷板
深埋管式水冷板 CNC+摩擦焊水冷板
典型案例
铣槽式
扩展表面式
共型蒙皮冷板
微通道型
◎数据中心发展现状 ◎数据中心冷却技术未来发展 ◎数据中心冷却技术 ◎海信数据中心业务简介
海信集团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家族
海信数据中心冷却系统产业规模解决思路
海信网络能源 胡迪
◎数据中心发展现状 ◎数据中心冷却技术未来发展 ◎海信数据中心冷却技术 ◎海信数据中心业务简介
数据中心发展与趋势
数据产生价值
淘宝/天猫 1682亿在线购物
微信 10亿+用户 100%的无人驾驶信息化时代
存储 获取
数字化时代
业务 回馈
数据 整合
研 技术立企,致力研发

技术储备深厚
规 集团大宗物资采购成本优势 模 研制及生产能力出众
服 服务网络庞大覆盖 务 服务流程完整高效
品牌优势 – 研发
持续领先
◆关注行业技术发展
◆行业前沿设计理念应用 ◆技术实现路线预研
◆产品性能指标保持领先
创新能力
◆CAD/CFD仿真设计 ◆专业模块计算 ◆产品R&D方案布局 ◆匹配核心部件 ◆系统可靠性评估
数据中心冷却技术 – 末端(Hi-Precision信诚系列)
冷却方式
风冷直接膨胀式
小型房级精密 冷量范围: 5~30kw
送风方式
上前送风、下前送风
适用场所
铁路、电力、银行等行业的电气控制室、 操作间、小型机房
数据中心冷却技术 – 末端(氟泵节能系列)
冷却方式
风冷直接膨胀式
氟泵节能空调 冷量范围: 25~100kw
间接蒸发冷却产品介绍 – 技术原理
利用室外湿球温度和数据中心热回风温差,通过换热器表面的热交换将数据中心内的高温气体冷却
间接蒸发冷却产品介绍 – 干工况
干工况:
室外侧空气出口
室外侧风机
送风机
• 自然冷却ON (通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 喷淋水系统 OFF
• 辅助机械制冷系统 OFF
蒸发冷却系统

数据中心能耗
空调制冷技术是实现数据中心环境控制的核心
节能技术成为构建绿色数据中心的关键
数据中心制冷节能趋势
根据调研机构Global Market Insights的研究报告,2024年的数据中心制冷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美元。
冷源侧,自然冷却是当前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所采用
的节能技术,如水侧的干冷换热,风测的蒸发冷却技术等。
知识 生成
数据 分析
数据中心成为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石
分支分支
数据中心


园区

分支 道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
2020年全球数据将达到40ZB 40%数据存储在数据中心
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慧城市、VR虚拟现实等等前沿主流技术方向, 其最核心的硬件设备一定是服务器、交换机、存储等IT设备,而这些设备的落脚点一定是IDC数据中心, 因此,IDC数据中心未来数十年依然会保持飞速发展。
送风方式
上送风、前送风、侧送风
适用场所
各行业中心机房、数据中心与计算机房、 通讯设备机房、大型医疗设备室、恒温恒 湿工艺环境
数据中心冷却技术 – 末端(Hi-Green耀目系列)
冷却方式
风冷直接膨胀式
高效节能精密空调 冷量范围: 7.5~12kw
送风方式
上前送风、下前送风
适用场所
发热量大、温湿度、洁净度要求较高的场 所,如程控交换机房、电子计算机房、金 融行业、邮电通讯等
湿热空气排向大气
数据中心冷通道送风
数据中心热通道回风
室外侧环境空气
间接蒸发冷却产品特点 系统简单
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即可满足数据中心冷却需求
无需额外系统支持 减少维护工作
间接蒸发冷却产品特点
控制简单
室外环境温度 低

间接蒸发冷却机组
直接蒸发冷却机组
干模式
混风加湿模式
湿模式
混风模式
混合冷却模式
直送风模式
直送风加湿模式
混合制冷模式
机械制冷模式
水侧自然冷却系统 冬季防冷冻模式 纯自然冷却模式 自然冷却预冷模式 纯机械冷却模式
逐级增加制冷量 无系统级切换
受外界因素影响,控制点多。 必要时需要进行系统切换
整体系统复杂庞大,不同工 况需要系统切换
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展望
价格 多层
结合液冷技术 小型化
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应用
下单 跟单
列间空调
热管技术
新风技术
液冷源 技术
模块级 液冷技术
半导体超导级 液氮低温技术
海信集团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家族
室外冷源
室内
中小型数据中心
中小型数据中心
高热密度方案
大型数据中心
大型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冷却技术 – 冷源
双级压缩离心式冷水机组 冷量范围:100~4200RT
技术领先
维护方便
高效节能
混合制冷工况:
室外侧空气出口
室外侧风机
送风机
• 自然冷却ON
蒸发冷却系统

(通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 喷淋水系统 ON • 辅助机械制冷系统 ON

换热器

补充的机械冷却系统

DX

供水单元
室外侧空气入口
间接蒸发冷却产品特点 高效节能
室内外一次换热减少换热损失 全年利用自然冷源
全年PUE低于1.1
常规冷板
热管均温板
冷板
均温板 微通道冷板
VC板 高导热冷板
两相流冷板
液冷系统
流量分配管网 (cdu)
机柜式 抽屉式 集成式
液冷源设备 接头结构附件
单相液冷 两相流
风冷 水冷
数据中心研发体系
结构仿真
工艺仿真 热仿真
结构测试 环控测试 数字版测试 组件测试
设计仿真手段
精密加工 精密焊接
表面处理017
京东、腾讯 间接蒸发冷 却技术实验 项目
2018
腾讯、兰厅、秦 淮数据、青海联 通等数据中心均 采用间接蒸发冷 却技术作为冷却 解决方 家电网等数据中心 均有间接蒸发冷却 系统的规划
低噪环保
智能控制
数据中心冷却技术 – 冷源
螺杆式冷水机组 冷量范围:
高效节能
可靠耐久
强劲换热
智能控制
数据中心冷却技术 – 末端(Hi-Slim信睿系列)
冷却方式
风冷、水冷直接膨胀式
行级风冷 冷量范围:12~40kw
行级冷冻水 冷量范围:25~45kw
送风方式
正面送风(通过可调导风板变向)
适用场所


换热器

补充的机械冷却系统

DX

供水单元
室外侧空气入口
间接蒸发冷却产品介绍 – 湿工况
湿工况:
室外侧空气出口
室外侧风机
送风机
• 自然冷却ON (通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 喷淋水系统 ON
• 辅助机械制冷系统 OFF
蒸发冷却系统



换热器

补充的机械冷却系统

DX

供水单元
室外侧空气入口
间接蒸发冷却产品介绍 – 混合制冷工况
9万
全球员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