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隧道工程的发展历程及方向

隧道工程的发展历程及方向

隧道工程的发展历程及方向摘要:本文通过介绍隧道工程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其他专业和社会需求在隧道发展历程中的影响,并对隧道工程的发展方向做了规划。

关键词:隧道工程发展历史新奥法发展方向0 引言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对道路线形要求的不断提高,隧道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同时,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城市地下交通十分迫切。

鉴于此,回顾隧道的演进历史和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现状和发展水平,提出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已势在必行。

1 隧道的发展历史1.1古代的隧道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地下人工建筑物出现在东周初期( 约公元前七百年)。

《左传》中记述了一段很有名的“掘地及泉,隧而相见”的历史故事。

讲述了郑庄公为与母亲相见,掘地出泉的故事。

在其它古代文明地区有很多著名的古隧道, 如公元前2189到2160年前后, 在古巴比论城幼发拉底河下修筑的人行隧道, 是迄今已知的最早用于交通的隧道。

古代最大的隧道建筑可能是那不勒斯与普佐利之间的婆西里勃道路隧道,完成于公元前36年,直到现在还使用着。

为免去衬砌,多数古隧道都是修建在坚硬的岩层中。

在火药出现之前,开挖隧道的主要手段是用锤、钎、锲等原始工具。

后来人们知道利用岩石的物理特性,比如先把岩石烧到灼热状态,然后突然以冷水或醋喷射,使岩石更易于开挖,这便是所谓的“猝火法”。

1.2近现代隧道的发展1866年瑞典人诺贝尔发明黄色炸药达纳马特,为开凿坚硬岩石提供了条件。

1872年,位于瑞士中南部的世界著名隧道之一圣哥达隧道的建设则首次使用了炸药。

1830年左右,铁路的出现与发展促进了隧道工程技术的发展。

185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在建设8km长的胡萨克隧道时试用了隧道掘进机,但未取得成功。

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很多尝试制造和使用隧道掘进机进行建设,但真正取得成功的却是少之又少。

上个世纪头几十年里,汽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车速逐渐提高。

相应地要求道路采用平直线形,以缩短历程,提高运输效率,道路隧道的数量随之增多。

中国最好的10所土木工程系

中国最好的10所土木工程系

中国最好的10所土木工程系: 1.清华大学 2.同济大学 3.天津大学4.东南大学 5.浙江大学 6.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工程大学并入)7.华南理工大学8.湖南大学9.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并入)10.西安建筑工程大学英国建筑师协会承认上述十所大学的土木工程系本科毕业文凭,这些十所大学的土木工程系毕业生可在英国申请工程师职称。

1. 清华大学学校名气就不用说了。

今年清华土木系的招生可能又是令人失望。

2001年我知道土木系的结构工程和防震减灾工程的录取最低分只有310分。

2002年的情况呢?据现在的情况来看估计录取分大约335左右。

专业课没有同济的相关专业难。

有北京钢铁学院、北方交大、石家庄铁道学院等等学校报,可能是名气大的缘故,很多牛的同学不敢报。

建议有实力的同学不必观望,下定决心,上的机会极大,考上后留学机会多多,前途大好。

2. 同济大学专业名气好,学校名气不是很强。

处于上海,全国顶尖高手报名的热点,特别是结构工程,报名人数极多,危险系数大。

专业课出得为同类高校最难,总分却不低于他们,特别是同济的结构力学和钢结构、材料力学、混凝土难。

复试为差额,淘汰多。

建议没有绝对实力和足够复习时间和把握的同学慎报。

很牛的同学例外。

建议报者六级80以上,数学基础好,力学有天赋。

总分380以上有机会公费(还要看复试表现)。

机会多,前途大好。

3. 天津大学4. 东南大学这两所学校也是建筑业一流的学府。

名气很响。

也是报名比较多的学校。

专业课并不很难。

名气与同济大学旗鼓相当。

竟争较激烈。

建议报者有一定的把握和实力。

是报清华、同济大学没绝对把握的同学的最佳选择。

考上后,机会多,前途大好。

5. 浙江大学6. 哈尔滨工业大学这两所学校也是建筑业名气较好的学府。

浙江大学好环境。

他们是全国十大名校。

学校名气好。

竟争比较激烈。

建议报者有一定的把握和实力。

是土木同学的好选择。

考上后,机会多,前途大好。

7.华南理工大学位置好,处于广州。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214德语215法语(任选)
3301数学一
4809工程水文学
复试专业科目
地下水动力学
复试专业科目 参考书
《地下水动力学》,薛禹群,地质岀版社,1997年
同等学力
不招收
招生院系
020土木工程学院08年招生数:3
专业代码、名称
(081503)水工结构工程
研究方向 和
初试科目
1《混凝土结构设计》,顾祥林等,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高大钊著,中国建筑工业岀版社,1989年;
3《水力学》,赵振兴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同等学力
不招收
招生院系
020土木工程学院08年招生数:4
专业代码、名称
(081505)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研究方向 和
初试科目
土木工程施工
复试专业科目 参考书
《土木工程施工》,应惠清,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土木工程项目 管理》,徐伟,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同等学力
不招收
招生院系
020土木工程学院08年招生数:16
专业代码、名称
(081421) ★风工程
研究方向 和
初试科目
01工程结构抗风研究
02数值风洞
03近地风特性及风环境
03桥梁与结构抗风
04桥梁监测与控制
05混凝土桥梁
06钢与组合结构桥梁
1101政治理论
2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
214德语215法语(任选)
3301数学一
4808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
复试专业科目
桥梁工程综合考试
复试专业科目 参考书
《桥梁工程》,范立础,人民交通岀版社;

土建老八校

土建老八校

一、土建老八校风采依旧中国王牌土木院校——“土建老八校”名单:第一名、清华大学;第二名、同济大学;第三名、东南大学;第四名、天津大学第五名、重庆大学;第六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七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八名、华南理工大学"老八校"培养了大量的土建类优秀人才,其土木工程专业排名均在全国院校前列,专业实力毋庸质疑,在中国土木界的地位无人能撼,对于很多用人单位来说,"老八校"的出身是一块就业的敲门砖。

中国土木工程第一名:清华大学——低调做学术,始终占据科研实践最高峰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涵盖土木水利学院(土木工程系、建设管理系、水利工程系)、建筑学院(原土木工程系建工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招收土木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各院系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置了不同的专业方向,比如土木工程系的土木工程信息技术、土木工程材料,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城市垃圾处理处置工程等,都是比较有国内排名第一的特色的学科。

土木工程系拥有工程结构、建筑材料、工程测量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

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主要部分也设在土木工程系,它是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工程结构实验室之一。

结构工程学科早在1988年即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为全国最早,结构工程也在随后的历次评估中名列榜首,傲视群雄。

清华土木系的门槛比较高,这里集中了大批土木界的优秀人才。

清华土木各专业的分数线不一样,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专业。

如果报考的是热门专业(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理论、有限元仿真等),或者报考了热门导师(如袁驷、聂建国、辛克贵、郭彦林、韩林海等),考研分数必须名列前茅才有录取的希望。

如果被第一专业拒绝,再想调剂到其他专业往往比较困难。

如果是跨专业考研,工程力学系、水利系的考生比较有优势,因为这些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差别不大。

作为中国最好的工科院校,"清华制造"无疑是就业的第一保障,清华的理工科毕业生在各个行业都受到追捧。

考研动员11.07

考研动员11.07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排名-开设的院 校-毕业生能力-用人单位评价: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长安大学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华中科技大学 东南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 郑州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 等级的学校有: 山东农业大学 黑龙江工程学院
考研的形势、政策、 录取情况
往年考研情况
两证制:我国独特的文凭管理体制 学历:即毕业证;学位:即学位证
1、国外只有学位,而无学历一说,但目前国内学历 的作用远远大于学位,组织、人事部门定级别、工 资都是以学历作为标准的 2、本科:拿学位证难度大于毕业证,即:有学位证 一定有毕业证,但有毕业证不一定有学位证 3、硕士:正好反过来,有学位证不一定有毕业证 4、博士:要么两个都有,要么一个都没有
二○○九年教育系统人才工作综述》 中透露我国总人口中大学以上文化程 度的超过7000万人,位居世界第二。
不甘心像只蚂蚁一样,淹没在滚滚红尘中
国内各高校情况介绍
“985”工程高校
• 一期(34所)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 、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 江大学 、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 、 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 、湖南大 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 、电 子科技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 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兰州大学 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 二期(5所) 中国农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 三期 (5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 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带你走进这些高校的“前世今生”——轨道交通行业相关院校介绍

带你走进这些高校的“前世今生”——轨道交通行业相关院校介绍

带你走进这些高校的“前世今生”——轨道交通行业相关院校介绍●嘉鱼(整理)院校属性:“211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办学历史: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

1917年改组为铁路管理学校和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

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后,学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

1950年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

1952年北方交通大学撤销,学校改称北京铁道学院。

1970年恢复“北方交通大学”校名。

2000年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

院校简介: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历经双甲子发展,学校形成了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完备的学科培养体系。

学校在被称为“学府胜地”的北京市海淀区建有东、西两个校区,在山东省威海市建有威海校区,各校区均具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施,校园环境优美。

院校属性:“211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办学历史:学校创建于1896年,前身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学府,是中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

学校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誉中外,素有“东方康奈尔”之美誉。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定名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中国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

学校先后经历了两次院系调整,一大批在全国享有盛誉的系组调整支援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兄弟院校。

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学。

院校简介:西南交通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有九里、犀浦、峨眉三个校区。

土木工程学科前沿

土木工程学科前沿

土木工程学科前沿综述同济大学 项海帆李杰 吕西林 葛耀君 袁勇一、前 言1660年创立的虎克定律被认为是土木工程学科从古代进入近代的标志。

从那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约三百年间,建筑材料方面由古代的石料、木材和砖瓦转变为以铸铁、钢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乃至早期的预应力混凝土。

理论方面则由十七世纪伽利略、虎克和牛顿奠基的土木工程设计基础理论发展出十八世纪以欧拉的稳定理论和库仑的强度理论和土力学理论为代表的更新的理论。

十八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催生了英国工业革命。

1825年英国建成了第一条铁路,1863年伦敦又建成了第一条地铁。

转炉炼钢法(1856年)和钢筋混凝土(1867年)的相继问世促使了近代土木工程的快速发展。

19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还相继发明了内燃机和电机,到1885年德国造出了第一辆汽车。

铁路、公路、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车站、展览馆、体育场馆等)在十九世纪的大量建设使近代土木工程在世纪末已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

继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世界三大标志性工程:美国布鲁克林悬索桥(主跨486m,1883年)、法国埃菲尔铁塔(高305m,1899年)和英国Forth桁架桥(主跨520m,1890年)。

二十世纪上半叶建成的世界三大标志性工程是: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主跨1280m,1937年)、澳大利亚悉尼拱桥(主跨503m,1932年)和美国纽约帝国大厦(高378m,102层,1931年)。

与此同时,20世纪的30和40年代也是土木工程有关力学理论和设计方法蓬勃发展和日臻完善的时期,结构稳定和振动理论、非线性大挠度理论、组合结构计算理论、梁桁空间计算理论、高层框架分析方法、板壳和薄壁杆件扭转理论等相继建立起来,为大跨桥梁、高层建筑和大跨穹顶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计算机的问世标志着土木工程进入了发展更为迅猛的现代时期。

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进入了战后大兴土木的高潮期。

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大大推动了土木工程的发展。

交通隧道领域开拓者

交通隧道领域开拓者

2022年9月 科学中国人 41交通隧道领域开拓者——记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杨新安 于德萍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杨新安从事“隧道工程、城市地下工程”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30多年,承担国家、省部级、企业级科研项目数十项,主持了“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地下车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狮子洋复合地层盾构掘进姿态控制与对接技术”“壁板坡特长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深圳地铁11号线宝碧区间复杂条件下盾构施工关键技术与风险控制研究”“复杂环境下合肥地区浅埋暗挖隧道关键技术与风险控制研究”等课题研究,在隧道支护与加固理论、长大隧道及深埋地下车站修建技术、城市隧道施工风险控制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杨新安的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7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著作10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60余名。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他30多年交通隧道人生的具体写照——20世纪90年代初发明锚注支护,21世纪头十年服务隧道建设;始终致力于以科研为国家重大工程保驾护航,教书育人成绩斐然。

发明锚注支护杨新安于1992年脱产考入中国矿业大学,师从陆士良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当时,我国煤矿锚杆支护技术还较为落后,锚杆直径偏小和锚固剂不过关等导致锚杆的锚固强度不足,锚杆缺乏系统设计。

这一方面造成许多巷道的支护条件差;另一方面,大量的采准巷道和软岩巷道无法采用锚杆支护而导致支护成本偏高。

为了改变我国煤矿巷道支护的困境,杨新安阅读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并多次到井下进行现场调研,他敏锐地发现当时我国煤矿锚杆支护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解决途径和技术方案。

特别是发明了“锚注支护”技术,巧妙地将锚杆和注浆两种支护方式通过外锚内注式锚杆组合在一起实施,解决了煤矿、镍矿等大量软岩、破碎围岩的隧道支护难题。

锚注支护由于结构简单、支护理论先进、适用范围广,很快在国内许多煤矿巷道得到推广应用,产生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成果获得了1999年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也是杨新安在踏入交通隧道领域之前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是在1952年全国最早设置的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基础上成立的。

桥梁工程系设有“桥梁与隧道工程”和“风工程”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各类在校学生400余人,其中博士生100余人,全日制硕士生200多人。

桥梁系师资力量雄厚,全系现有教职工8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20人,教授等正高级职称25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27人。

他们中有多人是有国际声誉的著名专家、学者,如已故的李国豪院士,我国桥梁抗风研究的开拓者、现任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副主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理事长等职的项海帆院士以及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职的范立础院士等。

桥梁工程系拥有世界一流的抗风实验室,试验室,近年来承担了我国绝大部分大跨度的桥梁的抗风和抗震研究及风洞试验。

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数十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