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作文浙江卷文题解读及高分作文展示
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

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范文参考:理想与现实,是人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
我们总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挣扎,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然而,理想和现实并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理想是一个人心中的远方,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而现实则是一个人实现理想的舞台,是一个人实现梦想的根基。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是怀揣着自己的理想,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然而,现实却往往是残酷的,我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现实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理想,选择了一条更加现实的道路。
然而,理想不是一种奢侈,而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不能因为现实的残酷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而应该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实现理想需要付出努力和奋斗,需要在现实中寻找机会和可能。
我们不能只是空谈理想,而应该在现实中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们应该在现实中不断努力,不断奋斗,不断追求,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只有在现实中付出努力,才能让理想不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美好,而是一种可以实现的目标。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适应现实的变化。
我们不能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应该根据现实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才能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理想。
只有在适应现实的变化,才能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理想和现实,是人生道路上永恒的话题。
我们不能因为现实的残酷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而应该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只有在现实中付出努力,才能让理想不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美好,而是一种可以实现的目标。
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

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2016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是“梦想与现实”,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梦想是人生的动力,是引领我们前进的灯塔,而现实则是我们脚下的大地,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条件。
梦想和现实之间似乎总是存在着一种矛盾和冲突,但实际上,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或大或小,或实现或未实现。
梦想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对未来的期许。
有人梦想成为科学家,有人梦想成为音乐家,有人梦想成为企业家……每个人的梦想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值得尊重和追求。
梦想让我们拥有了奋斗的方向,让我们拥有了前进的动力,让我们拥有了生活的意义。
然而,现实却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比如,家庭的经济条件、社会的竞争压力、个人的能力和天赋等等,都会成为我们实现梦想的障碍。
于是,我们不得不在梦想和现实之间进行选择和平衡。
面对梦想和现实,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和处理呢?首先,我们要坚定自己的梦想,不要轻易放弃。
无论现实如何艰难,我们都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次,我们要理性地对待现实,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过分悲观。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梦想前进。
最后,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接受现实的不完美,享受实现梦想的过程。
梦想和现实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关系。
只有在理性对待现实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不断前行。
梦想是我们心灵的向往,现实是我们脚踏实地的基础,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愿每个人都能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2016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2016浙江高考满分作文2016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原题回放】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上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满分作文一】:言自心文成人古人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的性格特质乃至人品在很大程度上都溶解在个人作品之中,性格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固然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文品与文章有背离的可能,然也有边角可见其为人。
内在人品、精神形象与外化表现息息相关,即便达不到完全一致,也终有相应透射。
美国史学界在研究二战时流行过一句话:一个性格温驯善良的男人,他做梦也不会把刀插进一个孕妇的肚中。
同样,人的人品特质也是如此,倘若纯情温良,怎会行文浮躁局促;倘若个性褊急,又怎能完全定性行文呢?因而文章或多或少都会透露出的性格特质与人品,即文如其人。
人清,文明,此之谓言为心声。
内在人品特质是外化表现的最大操纵者,常有人说我心思细腻,因而行文结构缜密,文字灵动,大抵也出于此。
生命的经历塑造了性格与人品格局,而人品格局又框架了文章格局。
文革之时参军的毕淑敏稚嫩而湿润,在悬崖峭壁上俯瞰时积蓄了对生命的珍重;在恶劣高原上庆生时体悟了青春的沉甸。
动辄行者无疆,生命的沉重塑造了她清澈如水的医心,给予了她有条不紊的规章,历练了她苦口婆心的耐性。
她下笔常常令人震颤,这般凝结于文章中的精神正是她性格特质与人品的外化啊!我不相信手上的掌纹,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这是她对生命的坚定与执着;气质是女人最好的化妆品,这是她对个人修养的提炼升华。
2016浙江高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

2016浙江高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科目已经结束,各地的作文题目纷纷出炉,引起热议。
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目前2016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还未出炉,下面,yjbys小编特意为大家搜集整理了2016浙江高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供大家阅读欣赏。
2016浙江高考作文题目: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等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普及。
有人预言,以后只要装一个虚拟世界的设备,就可以足不出户感受虚拟世界的真实场景……当虚拟世界里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里的“现实”,你是选择拥抱这个世界,还是可以远离他或者保持适当的距离?题目自拟,写一篇800字论述文。
2016浙江高考作文优秀范文:对虚拟的科技世界,保持适当的距离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
观古今于须臾,联中外为一体。
足不出户,可神游世界;人不离屋,可物购天下。
作为人,似乎从来没有如此自由过,便捷省力过。
我们似乎已经离不开这个虚拟的世界。
虚拟的科技世界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但是,我要说:对于这个虚拟的科技世界,我们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和距离。
看看我们许多人吧。
他们是当今虚拟世界最充分的享用者: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聊天,网络购物,网络炒股……。
网络几乎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网络如水,他们好比水中一天到晚游来游去的鱼。
没有网络,他们几乎无法生活。
物极必反。
虚拟的世界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生命状态,精神状态。
他们在充分享受虚拟世界的同时,他们的生命和精神也被虚拟化了,成了科技世界的一部分。
而作为人之为人的东西逐渐丧失了……人被异化了,人成了网络虚拟世界的奴隶!手机不离手,网络必须有。
人际关系淡漠,家庭亲情渐冷。
失去道德监督,网络犯罪滋生。
网络渐渐使人失去精神的家园,失去灵魂,正成为情感冷漠,灵魂空无的行尸走肉。
我们必须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人之所以为人,不仅仅因为肉体的硕壮或者舒适,而且更因为精神的健康和灵魂的高贵。
2016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12篇)

2016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12篇)【2016浙江卷作文真题再现】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满分作文】1.面对虚拟,亦近亦远这个时代是信息与虚拟的时代,自万维网诞生以来,一个架构于现实之上的人类世界便开始展开。
技术在挑战现有的社会,虚拟在碰撞久存的现实。
但面对这个虚拟的世界,我们应该与他保持距离,而不能被其吞噬,亦不可置之不理。
虚拟是对个人的诱惑。
虚拟世界让无数人沉醉其中不可自拔,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无底洞中,不少人患上了“信息焦虑症”,一旦脱离虚拟世界便会焦虑不堪,远离现实的低头族在社会中涌现。
一个私人定制的虚拟空间诱惑着人们脱离现实。
人们难以拒绝一个为自己定制的世界。
卡特在《共产网》中就曾表现出他对私人定制世界的担忧,太多以个人为中心的虚拟世界构建,是否会引入个人主义?失却外界辩证思想的输入,人们在自己单一思想中不可自拔,是否会导致人际关系与社会的分崩离析?卡特的担忧在现实中逐渐展现出来。
在家庭朋友的聚会中,多半以手持手机低头点拨的成员为主,人们不再相互寒暄互诉心声,而是以匿名虚拟身份向虚拟诉说。
这个社会在虚拟干涉下悄然改变。
匿名的虚拟让人们不再有“十指所指,十目所视”的慎独品质担忧,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道的以血缘维系的乡土社会也在瓦解。
若一味地投身虚拟,只会使社会崩塌,每个人成为独立互不干涉的小星球,一旦会面只能两败俱伤。
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让虚拟丰富现实

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让虚拟丰富现实2016年的高考作文并没有出现大的改变,还是沿袭近年来“思辨类型题目”的思路。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让虚拟丰富现实作文,欢迎大家参考!【作文题目】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要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果然不出所料,2016年的高考作文并没有出现大的改变,还是沿袭近年来“思辨类型题目”的思路,二元乃至多元思辨已经成为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常见形式之一。
从命题形式上看,如今的高考作文题目越来越规避单一角度的话题,越来越重视从多元关系的角度进行考查,而且越来越注重阅读积累和文化积淀。
这是一道贴近社会现实,十分接地气的思辨型新材料作文题。
并如大家所猜测的那样,文体上限定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这则材料不同于以往以名人名言或哲理性语句作导引的材料,明显带有“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某些特征。
其最大特点是“就事论事、就事选例、就事说理”;而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缘事发挥、谈古论今、类比对照”。
所以,跟往年材料作文相比,今年所给的材料针对现实,更接地气,并给出了审题立意的多个指向,使学生有话可说,可从不同角度来灵活表达。
这种“任务驱动”的特征增强了论述文对象的限定性、思维的论辩性和内容的规定性。
考生应该注意考题中的提示语:“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这就是要求考生充分利用“照应材料回扣法”,分析所给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拟好标题,完成论述类文章的写作任务,来解决现实的问题。
2016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浙江卷:我,不要虚拟现实!

2016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浙江卷:我,不要虚拟现实!2016年下考谦分做文浙江卷:尔,没有要虚构现真!没有近的未来,当咱们顺手抓起这玲珑小巧的虚构眼镜,就能随意天脱止正在这广大的亚马逊森林外,就能自在天鸟瞰这徐徐流淌的泰晤士河,就能深居简出也能发略世界的美妙景色。
否是试念,如果人人皆带上了那虚构眼镜,实邪的泰晤士河旁却出有嬉戏挨闹的游人,原是忙碌的阛阓外却只留高了空荡荡的过叙,人取人沉紧就捷天交流,却摸没有着,听到的也倒是颠末机械转换而去的声音,这该是怎么一幅现象啊!尔,没有要虚构现真!没有要让它扭转咱们的糊口。
政乱学科书模板外有那样一句话:理论是查验真谛的惟一规范。
咱们经由过程亲自体验,亲自经验,圆能捕获这随息万变的世界外最粗彩最实真的一瞬,尔的教师前些年的一原做品便取得了年夜罚,他通知咱们他为了写孬那一原小说,用时几个月亲自深刻东南荒壁,随着艰辛跋涉的商团,记载高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本人也活穿穿天成为了年夜漠人,那才有了胜利。
他借通知尔写做要投进本人的实情真感,以亲自之所践,写笔上之字,那样的文章才最实。
是啊,假使人人拿着虚构设施,没有费吹灰之力便能够不雅察到别人的实真糊口,没有颠末工夫的消耗便能写没孬的做品,那不只仅是对呕口沥血而发明文字的做野的亵渎,更是对用单脚单手走遍全国人的没有尊敬。
虚构现真是古代科技改造外获得打破性开展的一个环节。
否是异样,科妙技制祸社会,却也防止没有了它的负里影响,便拿脚机作个例子,出有智能触屏脚机之前,人们正在秋节聚首时畅所欲言,一下子说说时政,一下子说说文娱、八卦,只管也会有一段的缄默,各人的脸上却借是弥漫着谦足取悲啼,否自从有了脚机,各人的悲啼却变了味——婶婶啼着把脚机拿给叔叔看,尔抢到了红包!妈妈也啼着想没了XXXX亮星的八卦,只要奶奶啼着立正在边上,有些无法。
脚机是拿于掌上的几寸玻璃屏,脚机尚且云云,这么奈何套正在头上的,让您的方圆年夜为扭转的虚构设施呢?人的暖情正在于交流,正在于面临里通报着心田吐露的感情,人的一颦一啼,一拘一束皆正在表现着“人”那一神偶的物种区分于他物的方法。
2016年高考浙江卷优秀作文点评

当虚拟设备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时,我们轻点屏幕,滑滑鼠标,就真的实现了“坐地日行八万里”,明明足不出户,扑面而来的竟是琳琅满目的商品、浩渺如烟的海洋,甚至是奇诡的原始丛林和飘摇的宫庭仪仗正划过高耸的城墙……面对虚拟的仿真,有人兴奋,拍手叫绝;也有人迷惘,默然退场。
对我来说,只要能找到一处平衡点,便能在其上自在栖居,不怕沙洲冷,无忧亦无惧。
真正内心强大之人不畏惧被虚拟的浪花拍打得面目全非。
正如“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在引领了一个虚拟时代的潮流之后,他未曾沾沾自喜,也未沉浸在虚拟的幻想之中。
他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使命。
很多人为其在女儿出生时捐献亿万股权的行为点赞,认为他慷慨◎郭吉成|浙江省安吉高级中学2016年高考浙江卷优秀作文点评考场专递以现实之心拥抱虚拟世界◎浙江一考生41无私。
可我认为,他始终怀一颗警醒之心,不断提醒自己,虚拟的最高目标便是造福现实世界,让每个公民拥有畅享虚拟的权利。
而在此之前,更该将重心放置于教育、医疗这些基础设施上。
时代的浪潮无法躲避,既已无法选择,未若智慧应对,未若去热爱、去掌握、去拥抱虚拟,并用虚拟之力来改善现实。
别把虚拟看作猛虎,好像它正张牙舞爪,吞没现实。
可怕的不是虚拟,而是你无法以一颗现实之心去洞彻它、包容它。
历史证明,许多变革带来的都是便利:且看灯火明亮,霓虹绚丽;且听汽笛低鸣,高铁飞驰;且享高楼林立,世间繁华,尽收眼底。
多少寒门学子的梦想,将因虚拟而实现,资源共享,教育平等,将不是一句空话。
拥抱虚拟吧,往者已矣,唯有用虚拟去创造更加风物灿烂的现实。
同时,我们也应区别现实和虚拟,不自失于虚拟。
毕竟,足不出户地观赏落日,怎有“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震撼;在虚拟诊室与医生交流,怎有人性的温暖流泻与那一抹药香盈盈;当虚拟的“现场目击者”,怎有“刚刚好,看见你幸福的样子,于是幸福着你的幸福”的怦然心动……你我都应是现实的践行者,拥抱虚拟,不过是一个创造现实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考作文浙江卷文题解读及高分作文展示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谈,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解码
今年浙江卷仍采用材料作文的方式。
第一段是说互联网正在成为人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段写的是“虚拟生活”加入现实生活的未来前景。
第三段才是作文题的关键所在。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这里列出了三种态度,这三种态度也基本上涵盖了人们的看法。
所谓“拥抱新世界”,就是说人们对现实生活越来越虚拟化持肯定态度,并且全力投入其中。
所谓“远离”,就是说人们拒绝这种虚拟生活,不介入这种生活。
所谓“保持适当距离”,就是说人们不走极端,既不拒绝,也不全身心投入。
题目中的“VR”,指的是虚拟现实,它是一种正在逐渐成熟的虚拟现实技术。
考生在写作时,无需对这种技术有深入的了解。
题目中的“虚拟世界”,只是对应于现实世界而言,涵盖了我们目前所熟悉的网络生活,或者说也可以理解为网络生活。
文题中的“虚拟”一词不能单独拿来做文章,否则视为离题或部分离题。
之所以特别强调“论述类”文章,其目的就在于要求考生具有突出的理性思维,以便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生活。
就高考作文而言,论述类文章要求
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论述严谨,体现思辨性、逻辑性、客观性的思维论述特点。
审题误区
题目中已经列出了三种基本的态度,“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也就是说,考生只要从这三种态度中选择一种来论述就可以了,但是,仍然有许多考生在审题时出现了偏差。
有的大谈尺度,有的则讲高度,有的讲适者生存,有的讲一步之遥,有的讲不做生活的盲人,有的说虚实结合,有的则说合理位置,有的说勿失自我才是真,有的则讲距离产生美,有的讲要跟随时代的步伐,才不会被历史淘汰,有的则大谈要有一颗纯正的本心,有的说世界如此多娇,有的讲别将影子住进心房,等等。
2015年的浙江卷作文题就明确要求“阐述你的观点”,尽管没有说要写“论述类文章”,但文体的指向性已经非常明确,就是要写成论述文,或者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今年则直接提出“论述类文章”。
但是,在实际的高考作文中,仍然有学生文体意识不强,写成了记叙文或夹叙夹议、具有浓郁抒情色彩理性不足的散文。
今年对文体的要求比去年明显高了很多。
这一方面是一种导向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要加强文体意识,促使学生学会书写纯正的议论文。
学生审题错误还在于对文题的理解出错。
文题中“这个新世界”,是指虚拟世界,有很多学生则忽略了“这个”,把文题理解为拥抱新世界,或远离新世界。
还有的学生把“虚拟”理解为“虚幻”、“虚假”、“虚构”,因而在文中引用了文学作品的例子;也有的学生则把“虚拟”等同于网络,因而大谈如何对待网络。
等等。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自二战中第一台图录机发明,网络遍及全球,虚拟世界一点点进入我们的生活。
我们曾以为这些被我们人类所创造的机器只是一个服务于我们的无智的编程,但当谷歌阿法尔狗轻松打败棋王,当在一个被视为人类引以为傲的思维、创新领域被人工智能轻易战胜时,我们不能不正视AI、VR将在未来扮演的角色。
当“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虚拟将比真实更真时,我们是否还需要费力区别这两者?
于是便会有人视VR为猛虎洪水,悲观地认为若我们允许虚拟进入、干涉我们的生活,人类便将灭亡,而我认为大可不必如此,虚拟蓬勃发展带来的利处是明显的。
VR可以大大降低社会的沟通成本,购物、看病、交流、娱乐的定义都将被改写。
想象一下,一些生下来就被认定残废的人们,一些本自以为一生都无法看到光折射下的七彩人间,无法用脚接触泥土的人,在拥有VR后可以再一次认知这个世界。
不仅仅是残疾,一些因经济原因无法见识世界的人也可借此开阔视界。
虚拟是在帮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世界,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虚拟使人更加为“人”。
我从不反对虚拟与生活的结合,但在我们欢喜于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时,我更想提醒,我们不能一味的沉浸于虚拟中,从而被虚拟所奴役。
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提到:“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
”一味甚至盲目的赞美虚拟,甚至将虚拟当做全部的人生并以此为平常,人类便将失去他最宝贵的东西--人性及思维创造,若我们完全拥抱这个虚拟构成的新世界,沉迷于虚拟对我们感官上的刺激,我们便会渐渐依赖虚拟,从而成为虚拟的奴隶,甚至走向灭亡。
我们对虚拟保持距离,是因为我们还在乎真假,也许虚拟可以营造真实,但我们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
事实上,虚拟与真实的靠近,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相似,这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考虑一个问题,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
“人”这个事终究与我们创究出来的虚拟有什么区别?人究竟区别于其他的地方在哪里?
我认为,这便是人性,便是人愿超越“人”的思想,如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所言,人之所以为人,便在于人是一个桥梁,人应当被超越,若我们沉迷虚拟,我们便将停滞。
我希望,我们应当在VR的帮助下,更好的追求更高的东西,VR为物,应被我们所用,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人类将进化为尼采所语言的“超人”。
虚拟让我们更加成为人,并借此我们应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人应超越虚拟、真实。
【点评】
1、思想深刻。
作者认为,之所以要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应当被超越”,“人应超越虚拟、真实”。
2、论证过程层层深入,逻辑性强。
从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说起,指出虚拟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利处”。
接着作者提醒,我们不能沉迷于虚拟,否则,我们就将成为虚拟的奴隶,甚至走向灭亡。
但作者并未就此止步,而是以哲学的高度,思考“人”的出路何在?即,“人”要借助虚拟,使自己成为超越虚拟,成为“超人”。
3、引用得当,恰到好处。
引用尼尔·波兹曼的话,恰好论证了沉迷于虚拟的危害。
而引用尼采的话,则又恰好论证了“人”借助虚拟的目的所在。
4、语言简洁精炼,概括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