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五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五则》

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孔子和《论语》,并领会这五则语录所阐述的道理。

2.在反复诵读中体味本课简洁而深刻的语言特色。

3.背诵这五则语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

1.简要了解孔子和《论语》,并领会这五则语录所阐述的道理。

2.背诵这五则语录。

教学难点:

在反复诵读中体味本课简洁而深刻的语言特色。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曾经学过孔子的《论语十则》,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第一则: 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是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开心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知识与体会。那就可以当老师了。”

第四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

第五则:学习方法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第八则:怎样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曾参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第九则:怎样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

第十则:怎样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不要强行于别人身上。”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学习态度,强调要惜时而学。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二、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有“万世师表”之称。孔子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称为“六书”。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语言简洁,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

《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现在通行的《论语》为20篇。

《论语》篇章排列在内容上没有必然联系,各自独立成篇。它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方面的言论。

四、生字注音

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

五、课文串讲

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懂得追求私利。”

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小人:见识肤浅的人。喻:明白,懂得。

君子:人性光明的一面。小人:人性黑暗的一面。

当一个人他的人性光明面更突出时,人们就说他有君子风度。相反当一个人的人性黑暗面被人们所熟知之后,便被人挂上“小人”的称号。因此,“君子”与“小人”就是人的一体两面。我们不可能追求绝对的“君子”那不仅仅是圣人,更近乎是完美的神了。同样,我们也不可能是绝对的“小人”。

君子更看重的是义,小人更看重的是利。

如何来看待利和义?

义是利前提,要持义而谋利。

胡雪岩的经商之道

清代末年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在太平天国攻打杭州时帮助朝廷购米获得自己的第一桶金,之后他并没有马上将所有的钱留下来作为资本积累而是拿出大部分的钱帮战后城中的无人认领的死尸厚葬,获得了百姓的好评,称他为“胡大善人”。后来胡雪岩的事业越做越大,开办了药店——胡庆余堂,胡庆余堂总是不时地发放免费的药品,正是胡雪岩的持义谋利的精神使得胡庆余堂在他倒闭后并没有被朝廷查封,而一直延留至今。

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他人的好事,不促成他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美:美好的事物。恶:不好的、坏的事物。反:与······相反。是:指示代词,这,此。

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行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食:⑴sì供养,拿东西给人吃。食亲尽孝

⑵shí①吃,废寝忘食(名作动)②吃的东西,强兵足食

“敏于事”,“慎于言”是状语后置。

“敏于事而.慎于言”中的“而”字表示并列关系。

就:靠近,跟从。正:使动用法,使······正,纠正。

而:⑴转折关系,“然而”、“可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偏正关系,“着”、“地”,朝而往,暮而归。

⑶假设关系,“如果”、“假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⑷并列关系,“而且”、“又”、“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⑸顺承关系,“而且”、“并且”、“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我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譬如)大车子(牛车)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马车)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

“人而.无信”中“而”字表示假设关系。

輗:大车前横木(轭è)与辕连接处的活梢,是车上的关键部分。軏与輗同,在小车上叫軏。苏轼与苏辙的名字

苏轼和苏辙兄弟的名字都和车有联系,苏轼的“轼”字本义是指设在车厢前的供人凭依的横木。而苏辙的“辙”字本义是指车轮碾过的痕迹。苏轼个性张扬、豪放不羁,而苏辙性格则相对内敛。“轼”作为车前用作扶手的横木,诚然对乘车人有保护作用,但其所处位置十分抢眼,容易招人忌。“辙”作为记录车行进的轨迹,少了一些自己的主张,“辙”不像“轼”那样引人注目,却也不易遭人嫉恨。

“何以行之哉”是宾语前置。何以:凭什么。

5.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