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护理学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精
科研护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李梅
护理组
0010000054
护054
李楠
护理组
0010000055
护055
李天慧
护理组
0010000056
护056
李文婧
护理组
0010000057
护057
李雪萍
护理组
0010000058
护058
李一超
护理组
0010000059
护059
李媛月
护理组
0010000060
护060
李玥萱
护理组
0010000061
护037
贺春花
护理组
0010000038
护038
黄金玲
护理组
0010000039
护039
蒋晓宇
护理组
0010000040
护040
金龙一
护理组
0010000041
护041
靳京
护理组
0010000042
护042
康宁
护理组
0010000043
护043
孔杰
护理组
0010000044
护044
李斌
护理组
0010000045
护159
张巍
护理组
0010000160
护160
张亚欣
护理组
0010000161
护161
张岩
护理组
0010000162
护162
张洋
护理组
0010000163
护163
张瑶
北华大学
护理组
0010000164
护164
张瑶
延边大学
护理组
0010000165
【精品】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一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一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精)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一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前身为具有光荣传统的白求恩第一临床学院普外科,于1960年由著名外科专家卢化义教授创建,历任科主任有我国著名外科学家、医学教育家谭毓铨教授、王有德教授等。
普外科经过40多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三省普外科疾病诊治及科研教学中心。
普外科是吉林大学重点学科,第一医院优秀学科,吉林省普外科重点实验室,1980年被国家批准为医学硕士授权学科,1989年被国家批准为医学博士授权学科,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现有150张床位,拥有高资历、高学位、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医生2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后出站3人,获得博士学位13人;先后18人出国进修深造。
普外科拥有美国STRIKER腹腔镜、OLYMPUS电子腹腔镜、纤维胆道镜、纤维十二指肠镜、术中胆道造影,术中超声等先进设备。
吉林省普外科重点实验室设有显微外科实验室及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室。
普外科现任主任为王广义教授(E-mail:wgymd@),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第一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主任、吉林大学肝胆胰外科疾病诊疗中心及腹腔镜微创外科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吉林省高级专家、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吉林省医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担任《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10余家杂志编委。
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及美国匹兹堡大学。
普外科每年收治省内外住院患者5000余人,门诊量达2万人次。
1993年率先在吉林省开展先进的腹腔镜外科手术,也是当时国内较早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少数医院之一。
经过15年的发展,现已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脾切除、肝切除、肝囊肿及肝脓肿开窗引流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肠粘连松解、胃肠肿瘤切除等近万例手术,疗效满意。
1999年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切口疝,痛苦轻、复发率低;2000年开展胆道疾病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微创治疗;2002年开展临床肝移植,其中一例已健康生存5年;2005年开展系统性肝段切除治疗肝癌,间质瘤手术切除及甲状腺癌多功能保留颈淋巴结清扫术,Miccoli术式微创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规范性治疗。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神经外科(现有床位138张,其中二部40张)创建于60年代,创建人为我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索敬贤教授。
现主任赵刚教授(电子邮箱ZhaoGang20052000@),副主任罗褀教授。
共有医护人员80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9名,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3人。
年门诊量约一万四千余人次,年平均住院人数3000人次左右。
神经外科特色是颅底肿瘤,脑血管病,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脑胶质瘤综合治疗。
颅底肿瘤方面先后开展了听神经瘤,斜坡肿瘤,枕骨大孔区肿瘤,经单鼻孔入路切除垂体瘤及颅咽管瘤等手术,其中1996年率先在东北完成了斜坡肿瘤显微手术全切术,斜坡肿瘤及颅咽管瘤手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近几年来还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脑干肿瘤手术,存活率达国内先进水平。
脑血管病及外科治疗方面,于1960年完成全国首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于1987年完成东北首例脑血管畸形血管内介入治疗。
1990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急性期脑血管闭塞的超选择溶栓治疗,并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完成省内首例游离弹簧圈栓赛治疗颅内动脉瘤。
胶质瘤的综合治疗方面先后开展了超选择化疗,氦氖激光内照射治疗及耐药基因方面的研究。
立体定向方面于1987年开展了胎脑移植及肾上腺细胞移植,并开展内窥镜辅助下的肿瘤切除,动脉瘤夹闭,脑室内血肿清除等治疗方面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人才培养:现已培养博士研究生53名,硕士研究生148名,进修生452名,其中有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天坛医院介入神经放射中心主任,北京康复中心副主任、研究所所长,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外科主任,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微侵袭杂志总编,深圳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神经外科主任,辽宁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吉林大学二、三、四院神经外科主任,长春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等。
科研成就:主编实用神经外科学一书,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89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新技术奖2项,校医疗成果二、三等奖10余项,承担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研经费100余万元。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一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一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前身为具有光荣传统的白求恩第一临床学院普外科,于1960年由著名外科专家卢化义教授创建,历任科主任有我国著名外科学家、医学教育家谭毓铨教授、王有德教授等。
普外科经过40多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三省普外科疾病诊治及科研教学中心。
普外科是吉林大学重点学科,第一医院优秀学科,吉林省普外科重点实验室,1980年被国家批准为医学硕士授权学科,1989年被国家批准为医学博士授权学科,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现有150张床位,拥有高资历、高学位、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医生2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后出站3人,获得博士学位13人;先后18人出国进修深造。
普外科拥有美国STRIKER腹腔镜、OLYMPUS电子腹腔镜、纤维胆道镜、纤维十二指肠镜、术中胆道造影,术中超声等先进设备。
吉林省普外科重点实验室设有显微外科实验室及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室。
普外科现任主任为王广义教授(E-mail:wgymd@),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第一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主任、吉林大学肝胆胰外科疾病诊疗中心及腹腔镜微创外科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吉林省高级专家、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吉林省医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担任《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10余家杂志编委。
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及美国匹兹堡大学。
普外科每年收治省内外住院患者5000余人,门诊量达2万人次。
1993年率先在吉林省开展先进的腹腔镜外科手术,也是当时国内较早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少数医院之一。
经过15年的发展,现已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脾切除、肝切除、肝囊肿及肝脓肿开窗引流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肠粘连松解、胃肠肿瘤切除等近万例手术,疗效满意。
1999年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切口疝,痛苦轻、复发率低;2000年开展胆道疾病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微创治疗;2002年开展临床肝移植,其中一例已健康生存5年;2005年开展系统性肝段切除治疗肝癌,间质瘤手术切除及甲状腺癌多功能保留颈淋巴结清扫术,Miccoli术式微创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规范性治疗。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始建于1958年,曾因治疗“脊椎裂合并尿便功能障碍”而闻名全国。
历任主任:王啟振,安西川,李晓春,李有田,现任主任:董宇翔。
中医科以其“精诚,关爱,协作,进取”的科训,以“博采中西之术,普救病痛之人”的理念,发展着祖国传统医学。
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科室的医疗水平及学术地位不断提高,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为特长。
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重要科室和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
其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
是中华医学会吉林省中医学会,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吉林省针灸学会及长春市中医学会成员单位。
中医科床位20张,医生10名,护士8名,博士学历1名,硕士学历5名。
教授2名,副教授2名,主治医师 6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
科室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
培养研究生情况:1992年建点,共招生58名,已毕业47名(包括6名留学生),在读11名。
现有硕士生导师1名。
中医教研室还承担本科生、七年制、药学系、成人教育、留学生及进修生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习任务。
共有立项课题31项,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3项,吉林省科委、吉林省中医中药管理局、长春市科委及吉林大学课题20项。
获得科技进步奖4项、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4项。
发表论文202篇,其中核心期刊126余篇,出版医学著作22部。
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病及杂病。
专业特色:(一)中医内科:1、对内科系统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病,中风后遗症,心、脑供血不足,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糖尿病,甲亢等的预防、治疗及预后都有独特方法。
2、对内科系统杂病如抑郁症,男性不育,高泌乳症,更年期综合征,复发性口腔溃疡,痤疮等治疗更显现出其特色。
3、中药缓解肿瘤术后化疗副作用等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发挥中医药特色,开展了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排石等。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及其导师队伍简介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及其导师队伍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生殖中心)作为我院重点发展学科,投入巨资,从省内外引进多位专家和多项辅助生殖技术正在建设。
我们将按着标准化、正规化、规范化的原则尽快完成。
本中心分为门诊和实验室两部分,分别座落于新门诊医技楼2层和8层,共计600米2。
其中门诊设有诊室、咨询室、辅助实验室、彩超室、治疗室和手术室等,可以全面完成男女不育不孕症临床诊治工作;实验室全部为层流净化实验室,包括IVF实验室和人工受精室两部分,均按着国家统一标准设计和装修,IVF实验室设有取卵室、移植室、培养室、冷冻室、取精室和精子处理室等,人工受精室设有取精室、精子处理室和人工受精室等,实验室将能完成夫精人工受精、供精人工受精、常规体外受精、单精子卵泡显微注射、胚胎遗传诊断及其各种衍生技术。
本中心全部引进进口高档精密仪器设备,主要有显微操作系统、倒置显微镜、解剖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程序冷冻仪、CO2培养箱、多气培养箱、超净工作台、恒温板、激光打孔器、纯水系统、图像采集系统、罗氏电化学发光仪、芬兰雷勃酶标仪等。
本中心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2名,硕士生导师2名,集妇产科学、胚胎学、遗传学、男科学为一体,成为我院一个极有发展前途的学科之一。
导师队伍妇产科学谢铁男简介谢铁男,男,生日1964年4月14日,副教授。
1987年7月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一系,被分配至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现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工作。
1992年赴加拿大魁北克拉瓦尔大学主宫医院妇科进修学习1年,主要学习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回国后率先开展阴道镜诊断宫颈疾病的临床应用。
1997年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妇产科进修学习腹腔镜的妇科临床应用。
2000年及20006年在中山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及妇科腔镜中心进修学习妇科生殖内分泌和辅助生殖技术及妇科腹腔镜的临床应用进展。
2008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进修学习生殖内分泌及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是由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和中一加肿瘤中心于2001年4月重新组建的,是以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室。
新组建的胸外科目前是吉林省内拥床数最多,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的胸外科主要从事普通胸外科和乳腺外科各种疾病基础和临床诊治工作。
科室在原有的基础上借助与加拿大、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先进国家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重点解决了东北地区常见的、多发的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建科以来,在院领导的支持和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确立了在东北三省普胸外科学的前沿地位。
年平均门诊量.5万人,住院病人为1500余人,年手术例数达700余例。
科室在原创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基础上,增加了假体重建和区段切除的手术例数,同时进一步规范乳腺癌的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性治疗统一标准。
近20年来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腋小切口胸膜切除术治疗青年人自发性气胸术式,低创伤性开胸术术式,气管重建及人工气管的研究,早期肺癌限局性切除配合放疗的前瞻性研究,补充性全肺切除术对残肺原发癌治疗价值的研究。
近10年来与加拿大拉瓦尔大学肺疾病研究中心合作,先后开展了痰免疫染色技术诊断早期肺癌,肺缩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重点在肺癌、乳腺癌的前哨淋巴结的研究上加大合作力度。
3年前开展胸腔镜手术。
并与加拿大拉瓦尔大学临床流行病研究中心合作,探讨肺癌、外科医生赴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攻读胸外科和临床流行病学学位及研修。
翻译《肺癌》和《胸外科面临的挑战》等2部参加编写《胸膜疾病的处理》1部世界权威性专著。
分别在1993年和2001年成功召开了2次以肺癌为主要议题之一的国际瘤会议。
科室承担教学以医学五年制为主,同时还承担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七年制双语教学、成人教育代培、委培及进修生等多层次的基础和临床教学工作。
近两年来与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建立了本科生和硕士生交换协议,目前有3名年轻教师在加拿大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后研究和临床研究,并接待3名加拿大本科生在我院临床实习。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外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外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外科现为吉林省重点学科(外科)、吉林省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手外科中心,其附设有吉林省中医药修复重建二级实验室和吉林大学周围神经再生实验室。
由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路来金教授担任科主任,现有医生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主治医生4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具有硕士学位5人。
其中1人曾于英国留学,4人曾分别于日本名古屋大学、北里大学、弘前大学、东京医科大学专攻手外科。
现临床开放床位80张,年门诊量达3万余人次,住院人数2千余人次,手术量(急、慢诊)达4千余例。
科室拥有国内先进的四通道肌电图仪、手提式X透视仪、C形臂X光机、德国产手术显微镜、美国产史塞克电动多功能钻、取皮机和腕关节镜,日本产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及蛇牌显微器械等先进设备25件,总价值200万元。
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学科,是全国手外科副主任委员单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外科自成立以来,根据上下肢解剖相近的特点,不断拓展诊治范围,诊治内容主要包括: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四肢先天畸形的矫正、断肢断指的再植、游离足趾移植拇指再造等,特别在腕关节损伤的诊治、手与四肢软组织损伤的修复、小儿手足先天畸形、拇趾外翻畸形的矫治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近五年来获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共2项,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基金、博士点基金、卫生部、吉林省科技厅及吉林大学各项科研基金24项,科研经费200余万元。
学科带头人路来金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二部院长、手足外科主任。
1993年~1995年曾在日本名古屋大学专攻手外科。
发明设计的前臂骨间后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手掌背动脉及皮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带血管蒂头状骨移位替代术等10种手术方法已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58家医院得以推广应用,成为国内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和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常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护理学科及其导师队伍简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始建于1949年,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吉林大学所属,国家卫生部部管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吉林省首家达标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和“爱婴医院”。
吉大一院护理事业伴随着白求恩精神的发展历程,在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方面得以骄人业绩,医院现有开放床位1721张,全院共有护士993人(包括聘用护士409人),助理护士263人,其中正高职5人,副主任护师50人。
现有硕士生导师13人,在读博士2人,在读硕士24人(现有12名护理硕士生已毕业)。
拥有35个护理单元,并设护理部主任1人,副主任3人,科护士长4人,护士长68人。
4人担任护理学会专科主任委员,10人担任副主任委员,16人担任专科委员会委员,6人担任10种护理期刊的常务编委或编委。
2005年度吉林大学医疗成果7项,2007年度吉林大学医疗成果14项。
几年来共有70余名护士到日本、新加坡、韩国、英国、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地进修学习。
每年承担着护理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的专业授课及临床生产实习培训,尤其近四年来每年还承担着加拿大LA V AL大学护理学院2-3名护士学生的临床见习指导任务。
一院护理工作通过自己的网站《护理天地》与外界紧密了联系,加强了沟通、拓宽了视野,为适应护理文化跨国界的需要构建了友谊桥梁。
吉大一院护理队伍已经形成了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全程学习的学习风气,护士的创新能力得到激发,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护理质量水准得到保证。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护理工作的每一步,都凝结着一院领导的支持.和理解,凝结着广大护理人员的辛勤和奉献,凝结着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的帮助和关爱,吉大一院护理人将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建立监督、检查机制,保证质量持续改进。
弘扬白求恩精神,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环境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导师队伍护理学孙晓红简介孙晓红,女,汉族,1956年生于辽宁省。
中共党年聘任护理硕士生导师。
现任吉2002员、主任护师、林大学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
兼任中华护理学会吉林省护理分会常务理事、长春市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护理学会内科分会主任委员、长春市护理学会内《中《吉林医学》护理版编委委员、科分会主任委员、《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编委委员。
国护理管理》编委委员、三十年来从事护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曾到日本、韩年在抗击非典期间荣获吉林大2003国、加拿大护理学院访问、进修。
年荣获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优秀管学第一医院“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吉林省卫生厅授予年荣获吉林省模范护理管理者、2008理者、2007 “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
自任护理硕士生导师以来,以危重病人的护理研究及管理为研究项护理科年承担3年—方向,公开发表护理论文50余篇、20062008项,培训学年间荣获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620072004研课题、年至余名。
10生护理学刘群简介刘群,女,1958年7月出生。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干部病房总护士长,院保健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护师,学士学位。
现任国际护理学杂志编委,吉林省护理学会老年病分会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为老年护理、社医名。
近五年在核心期刊护理。
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生3篇,承担科研课题篇,省级期刊发表10发表论文12承担吉林大学护理学院本科生、10余万元。
6项,可支配科研经费合计大专生的《老年护理学》及研究生课程的授课,并多次参加临床护士、新入院护士及护士长的培训。
几年来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对老年病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30及心理护理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近几年来开始社区护理研究,对出院后的护理工作和健康教育有独到的见解。
吴乃君简历护理学日生。
护理本科,月0906吴乃君,女。
1957年学士学位。
副主任护师。
护理硕士生指导教师。
现在。
担任吉林省重症医学会护理ICU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华现《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专家编委,学组委员。
代临床医学杂志》常务编委。
开始从事临床护理工1975年护理专业中专毕业。
年。
从未间断过临床第一线。
并且一直在急危重症病人作,至今已33年担2005年至年组建至今)工作。
(集中的心内科和ICU19911995护士长。
积累了一定的危重病人护理及管理经验。
深知急危重任ICU症病人护理并发症的轻重直接影响该病人的预后。
故将预防急危重症.病人护理并发症作为日常护理工作的重点和研究方向。
尤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研究,进行了大量系列的临床实验,申报省市级资助课题3项,均为第一负责人,形成一套有效规范地预防VAP发生的护理措施,其文章均发表在核心期刊。
现已有课题经费1万余元。
几年来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获吉林大学医疗成果1项,优秀论文2篇,科研课题5项。
护理学郑春荣简介郑春荣,1957年2月生,硕士生导师,副主任护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护士长。
吉林省肿瘤学会护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护理学会输液管理年毕业后参加工作以来,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4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奋战在护理、教学、科研第一线,对老年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的护理有着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特别是对血液病、恶性肿瘤的化疗及感染的预防有一年参与院内内科系统疾病护理常规的编写,定的临床护理经验。
1995年参加在20042002年参加“全国实用护理杂志第四届护理研讨会”,年前去华西2006上海举办的“全国护理管理高级理论研讨学习班”,年参加中华护理学会在北京举办的“中医科大学参观学习一周,2007 美护理论坛”,同年获得院医疗成果三等奖;年参加中华护理学会举办的全国抗震救灾、内科护理学术交2008 流研讨会。
年申报2008近五年共参与省、市级课题、校级横向课题七项,于一项市科委课题;一项院护理科研基金。
共发表国家级、省级文章十余篇。
.护理学柏玉萍简历柏玉萍,女,1961年5月生,现工作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护理部、负责护士培训工作。
副主任护师,年毕业于白求恩医大卫校护士1981硕士研究生导师,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成教学院护理专业,学士2003班,年公派去1993学位。
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日本仙台市立病院进修学习,主要学习糖尿病的护理四等奖两项。
曾获得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三等奖一项、及饮食治疗护理。
主持一项市教委科研课题并参与省部级课题两项。
主要擅长内科糖尿病饮食护理及老年病护理,研究方向临床内科护理。
现已培养研究生篇。
一名,已毕业。
曾先后参与编写教材一部,共发表论文25高玉先简介护理学月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内2高玉先,1963年三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护理学会会员,吉林大学护理服务标兵,连续多年获校、“巾帼建功”先院优秀护理管理工作者,优秀护士长。
进个人及创优质服务展文明形象先进个人。
近几年共篇,其中一篇获得14发表论文篇,其中核心期刊13省科委优秀论文三等奖。
参与科研课题三项,取得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三项。
一直从事临床护理、教学及科研工作,积极指导本科的护理技术工作和护理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教学实践经验,掌握复杂的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尤其是新生儿及儿科的危重症监护管理和儿童保健工作。
全面的指导全科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及技术操作。
带领的护理组多年被校、院评为优秀护理组。
.护理学王伯莹简介王伯莹主任护师,1980年毕业于锦州市卫生学校年毕业于锦州市。
(中专),1085年毕业于吉林大),2004卫生干部进修学校(大专学士学位。
现任吉林大学第一,,本科学成人教育学院兼任吉林省护理学会主任护师。
医院药理基地护士长,吉林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传染病分会主任委员感染性疾病的控研究方向为任等职.2003年开始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发表获校级医疗成果三等奖四项,2项,制与护理管理。
承担横向课题部。
,参与编写专业论著2论文30余篇王超虹简介护理学月出生。
现任护理部副主年19615王超虹,女,任、手术室护士长,省、市护理协会管理分会副主任年毕业于原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1981委员。
年通过成人教育学习获得护理专业本科文凭,医2000多年来,2001年晋升为副主任护师。
20学学士学位。
王超虹同志一直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并指导全院各科室护理业务查房和业务学习及考核,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理论年接任手2005水平及操作技能,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和人员培养。
自术室护士长以来,加强外科护理的管理及教育,多次赴北京、上海、香港等大型综合性医院参观学习。
篇),编著《医院1127近几年,共撰写论文篇(第一作者论文临床护理工作指南程序及操作篇》、《护理学基础应试习题集》,负责并参与科研课题四项,其中荣获校医疗成果二等奖一项。
.护理学丛云凤简介丛云凤,女1963年10月出生。
护理本科、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吉林大学白硕士、副主任护师求恩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护士长、吉林省护理学年曾在香港广华医院进2007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修学习。
二十四年来一直从事妇产科的临床护理、教学、科研工作。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对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护理,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主要研究方向是女性生殖器及盆底组织护理和保健。
项,承担横向课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2 近五年来发表文章10余篇。
项获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一次。
近年连续被评为吉林大学第题1一医院优秀护理管理者。
周文娟简介护理学日出生,现任三号楼24年196411月周文娟,手术室护士长,医学硕士,副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国际护师,吉林省医学会手术室分会副主任委员,年毕业于长春市卫生理学》杂志通讯员。
本人1985年任学校,同年进入吉林省干部疗养院工作,1992月调入本院手术室06年疗养院四疗区护士长,1993月至今任三号楼手2005月任手术室副护士长,年102001工作,年10 术室护士长。
以年以来,05年月完成吉林大学护理学硕士学业,自20032007篇,第二作者的身份4篇,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17其中核心期刊篇。
以第三负责人的身份完成教育厅科研课题一项,第一3发表论文.负责人的身份承担教育厅科研课题一项,第三负责人的身份承担教育厅科研课题一项。
在2007年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评审中以第三负责人的身份获得二等奖以一项,第一负责任的身份获得三等奖二项,第一负责人身份承担吉林大学医院护理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一项。
先后两年承担职工医科大学的《老年护理学》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管理学》、《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任务。
本人在二十二年的职业生涯中,具有八年的病房工作经验和十四年的手术室工作经验,其中一年的病房管理经验和七年的手术室管理经验,尤其是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