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的父亲资料
墙角的父亲满分作文

墙角的父亲满分作文我们经常听说"人不可貌相"这句老话,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还是会受外表的影响而忽视了内在的宝藏。
就像我的老爸,他在我的印象里一直是个默默无闻、整日无所事事的老头子,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翻到他年轻时写的一篇满分作文,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内心深处还藏着如此丰富的才华和阅历。
那是一张泛黄的旧纸,边角已经卷曲,字迹也有些模糊,但老爸用蝇头小楷写下的字字珠玑,娓娓道来的内容却让我如痴如醉,不能自拔。
全文只有短短几百字,却将一个平凡的街头故事诠释得如此生动有趣。
他巧妙地运用了各种夸张、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字里行间洋溢着独特的幽默感和细腻的人文情怀。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文中所透露出的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平凡的敬意。
作文的最后,老爸写道:"生活就像一盒五颜六色的绘画颜料,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一盘调色盘。
有的人用单一的颜色粗暴地渲染,有的人则是将各色搅拌在一起,既丰富又丑陋。
唯有心灵纯净的人,才能用恰到好处的色彩,在白纸上描绘出最精致最动人的画卷。
"看到这里,我再也无法用"无所事事"来形容他了。
他或许平凡无奇,但内心深处却有着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从那以后,我开始主动接近老爸,仔细聆听他讲述自己年轻时的种种经历和体会。
没过多久,我就爱上了和他畅谈的这种感觉。
在他那慢条斯理、似乎永不结束的话语中,我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力量。
就像他年轻时所写的那篇作文,平凡中见精深,平淡里现人生。
我开始庆幸上天给了我这样一位"墙角里的父亲",让我在生命的道路上,不至于太过单一和盲目。
老爸已经离世多年了,但每当我回想起那篇满分作文,还是会感慨万千。
它不仅见证了一个平凡人内心的非凡,也让我意识到,每个人的内在都可能潜藏着无限的精神财富,只是常常被我们忽视而已。
生活就像一盘颜料,关键在于如何去把握和调和。
从老爸身上,我学会了用平和、包容的眼光去看世界,用心灵的纯净去把握着色板上的每一种色彩,努力在平凡中绽放出独属于自己的光彩。
墙角的父亲读后感(精选10篇)

墙角的父亲读后感《墙角的父亲》是著名的作家康·格拉茨所著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孩子的视角看待父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以及离开之后带来的影响。
在阅读这篇小说的过程中,我不禁感叹作者的文笔之妙和思想之深。
小说中,父亲是这个家庭的中心,每个人都围绕着他转,都依赖他。
当父亲不在家时,这个小家庭开始崩溃,母亲无法承担全部责任,孩子们也开始逐渐不同寻常的行为。
这篇小说深揭家庭的脆弱,也让我深深地感触到家庭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家人的关系对于一个人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对我而言,阅读《墙角的父亲》让我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我马上想到了自己留学时远离家乡的感受。
父母在远方等待自己的关怀和回应,这份爱让我感到无比的暖心。
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家庭亲情是最为重要的价值之一。
而现代社会,婚姻离婚率不断上升,家庭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正在遭受挑战。
康·格拉茨作为德国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他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文笔风靡全球。
《墙角的父亲》更是让全世界的读者们感受到了这位德国大师的精彩。
因此,在我看来,《墙角的父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让我明白家庭的重要性,让我反思自己对家人的关爱是否足够,这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之间的情感关系。
同时,我认为《墙角的父亲》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些反思和启示。
现代社会中,我们太容易忽略家庭中的角色和关系,经常忙于工作和个人追求,而忽略了家人的需求。
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时间和家人在一起,感受、保护家庭中的爱与温情。
总之,《墙角的父亲》是一篇深刻而感人的短篇小说,它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内心,并带来了文化的启迪和心灵的力量。
相信这个故事也将一直成为文学界的经典之作。
墙角的父亲读后感《墙角的父亲》是一篇由莫言所著的小说,讲述了一个传统家庭的成长历程。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即将离婚的夫妻,他们在一个街角的房子里生活了数十年,并育有一子一女。
小说通过描述他们家庭生活的点滴细节来展现一些不同于普通家庭的价值观和命运的发展。
标题 阅读《墙角的父亲》,分析它的开头与正文布局特色

标题阅读《墙角的父亲》,分析它的开头与正文布局特
色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父爱的深沉和伟大。
人生不仅仅是一种享乐,而是一份沉重的工作。
每一个光鲜亮丽的人背后都充满荆棘与艰辛,或许你不曾为生存而苦恼,那是因为有人助你成长;或许你不曾害怕困难,那是因为有人为你撑腰。
是啊,我们的眼里有星辰大海,有壮丽河山,但却不曾有过助你看遍山河的人,他们宛若影子般寸步不离,但我们的眼里只有前方。
这让我不禁感到羞愧,不禁想起那被遗忘的身影。
文中,大将的父亲为了赚钱不惜住在七平方米的小出租屋中,为了省钱不惜站二十个小时来探望谎称生病的儿子,不惜蹲在墙角过夜,寒风萧瑟,那月色下蜷缩着的身影逐渐拉长强壮起来,在我心中他就像上帝一样无私的给予人以光芒与温暖。
是的,那一刻他就像大山般为大将挡住了狂风暴雨,那一刻他就像天使般为大将撤下了几缕阳光。
他没有抱怨,也没有放弃。
因为他对大将的爱是那样的深沉、那样的热烈。
这促使他身受负重,也要前行。
《墙角的父亲》李玉

《墙角的父亲》李玉第一篇范文《墙角的父亲》:心灵的震撼与反思读完李玉的《墙角的父亲》,我深感震撼,这是一部直击人心、引人深思的作品。
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我们社会中一个被遗忘的群体——城市角落里的拾荒者,他们的生活状态、尊严与希望。
书中,作者通过对拾荒者群体的深入观察和描绘,让我们看到了这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们所面临的困境。
以下是书中一些令人难忘的原文:“他佝偻着背,衣衫褴褛,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拿着破碗。
他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眼神里透露着无尽的疲惫。
”“他们没有名字,没有身份,甚至没有人记得他们的存在。
然而,他们依然坚强地生活着,为了生存,为了家人,为了那微不足道的尊严。
”这些原文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拾荒者们的生活艰辛和内心的挣扎。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些弱势群体的存在。
而作者正是用犀利的眼神,揭示了这一社会现象。
在书中,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墙角的父亲与那些光鲜亮丽的城市人相对比,使得拾荒者的形象更加鲜明。
这种对比不仅让人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社会现象?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关爱这些弱势群体?《墙角的父亲》让我想到了鲁迅笔下的阿Q,他们都是社会的底层人物,都在努力寻求生存的空间和尊严。
这种触类旁通,使得作品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书中说:“生活,原本就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挣扎。
”而我们应该关注这些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们,让他们感受到关爱与温暖。
这正是《墙角的父亲》给予我们的启示。
第二篇范文《墙角的父亲》:寻找社会共情的可能性《墙角的父亲》是李玉的一部力作,它不仅仅是对拾荒者群体生活的描绘,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共情实践。
从全新的视角来看,这本书不仅揭示了社会边缘人的生存状态,还挑战了我们对共情的理解,呼唤着更加广泛的社会关怀。
在李玉的笔下,“墙角的父亲”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了我们反思自我与他者关系的一面镜子。
这个视角的转变,让我们从单纯的同情转向了深刻的共情。
共情,并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共鸣,更是对他人生活经历的理解和尊重。
墙角的父亲读后感简述

墙角的父亲读后感简述
“哎呀,爸爸怎么还不来接我呀!”我在校门口嘟囔着。
那天下午,放学的铃声响了,同学们都陆陆续续被家长接走了,可我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爸爸的身影。
我着急地在校门口走来走去,心里埋怨着爸爸。
这时候,天渐渐阴了下来,好像要下雨了。
我看着阴沉沉的天空,心情更加烦躁了。
就在我焦急万分的时候,突然看到墙角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是爸爸吗?我急忙跑过去,大声喊道:“爸爸,你怎么才来呀!”爸爸一脸疲惫,轻轻地说:“对不起呀,宝贝,爸爸有点事耽搁了。
”我看着爸爸,心里的埋怨一下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心疼。
我和爸爸一起往家走,一路上我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的趣事,爸爸微笑着静静地听着。
“爸爸,你今天工作忙不忙呀?”我问。
“还好啦,就是有点累。
”爸爸回答。
我突然想到爸爸每天那么辛苦地工作,还要来接我,心里特别感动。
走着走着,天空开始飘起了细雨,爸爸赶紧把外套脱下来披在我身上,说:“别着凉了。
”我看着爸爸被雨淋湿的头发,心里暖暖的。
我们加快了脚步,很快就到家了。
回到家,我看着爸爸那疲惫的身影,突然觉得爸爸就像墙角的那棵小草,虽然不引人注目,但是却一直在默默地为我付出。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我撑起了一片天。
我想起以前自己还总是对爸爸发脾气,心里充满了愧疚。
爸爸,您辛苦了!我以后一定会更加懂事,不再让您那么操心。
我会努力学习,成为您的骄傲!这就是我读《墙角的父亲》之后最深刻的感受呀!难道不是吗?。
墙角的父亲读后感

墙角的父亲读后感《墙角的父亲》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一部代表作品,小说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感人至深的情感描写而广受读者喜爱。
小说以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展现了那个特殊时代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触动,不禁感慨万千。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普通的退伍军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背景下,他辛苦劳作,艰难养家。
他的儿子天天在墙角画画,他的妻子则在家里做着苦活。
小说以父亲的视角展现了那个特殊时代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在小说中,父亲是一个充满责任感的男人,他尽职尽责地工作,尽力养家糊口,但是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困难,他也无能为力。
他默默承受着一切,默默付出,默默守护着这个家。
小说中的父亲形象让我深受触动。
他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他的生活充满了无奈和艰辛,但是他却从不放弃,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责任和担当。
他虽然面对着各种压力和困难,但是他从不向命运低头,他用自己的坚韧和执着,支撑着整个家庭。
他的坚毅和坚守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敬畏和感激。
小说中的父亲形象也让我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也是五花八门,有的人因为改革开放获得了更好的生活,有的人却因为各种原因而陷入了困境。
而小说中的父亲形象,正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父亲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责任和担当,他的形象让我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敬畏和感激。
小说《墙角的父亲》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通过父亲的形象,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性,也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用父亲的形象激励自己,不断努力,不断前行,也会更加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总之,小说《墙角的父亲》是一部充满人情味和温暖的作品,它通过父亲的形象展现了那个特殊时代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墙角的父亲高考满分作文原文

墙角的父亲高考满分作文原文
《墙角的父亲》
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天,高考结束的那一天呀。
当我从考场走出来的时候,心里头那种感觉,既轻松又有点怪怪的。
想着,哎呀,这折磨人的高考终于结束了。
我慢悠悠地在校园里走着,和同学们嘻嘻哈哈地告别。
走着走着,我突然看到一个身影,在一个墙角那缩着。
那是谁呀?我走近一看,天哪,那是我爸!只见我爸穿着他那有点旧旧的衣服,满脸的疲惫,但眼睛却一直盯着考场的方向,好像在找寻着什么。
我一下子愣住了,我从来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他。
我走过去,轻轻叫了一声:“爸。
”他听到我的声音,眼睛一下子亮了,咧嘴笑了,嘴里还说着:“哎呀,闺女,考完啦,累不累啊?”我看着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我爸就那么一直靠着墙角,好像等了好久好久,他的脚边还有一个保温杯,我猜那里面肯定是给我准备的水。
他开始问我考得怎么样,我胡乱应付了几句,然后他就一个劲儿地说:“好,好。
”我突然发现,他的手上还拿着我最爱吃的面包,原来他知道我考试会饿呀。
我看着墙角的父亲,他的身上仿佛承载了太多对我的爱和期待。
那一刻,我真的特别感动,也有点自责,以前咋就没发现他对我这么好呢。
后来,我每次想起高考结束的那一天,就会想到墙角的父亲,他那默默守候的身影,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温暖记忆。
那墙角的父亲,就是我最坚实的依靠呀。
哎呀呀,这真的是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事呢!。
墙角下的父亲作文

墙角下的父亲作文嗯,我跟你们说啊,这墙角下的父亲啊,那可真是我心里头一道特别的风景。
我记得有一次,那是个大夏天,热得人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我路过一个老房子,就在那墙角下,看到了一位父亲。
我先给你们形容形容这父亲的样子哈。
他呢,穿着一件洗得有点发白的蓝色衬衫,头发乱得像个鸟窝,嗯,不过倒也有一种别样的沧桑感。
他就蹲在墙角,眼睛盯着地面,不知道在想啥。
当时我就想,这大叔在这儿干嘛呢?难道是跟家里人吵架了,被赶出来啦?哈哈,我这想法是不是有点坏啊?我就站在那儿看了他一会儿,他突然抬起头来,我看到他脸上的皱纹深得像一道道沟壑,眼睛里透着一种疲惫,还有一种我说不上来的东西,可能是对生活的无奈吧。
我心里“咯噔”一下,突然就觉得自己有点不礼貌,像个看客似的盯着人家。
这让我想起我自己的老爸啊。
我老爸年轻的时候啊,那也是个风风火火的人。
我记得小时候,他总是忙忙碌碌的,就像个永不停歇的陀螺。
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也慢慢变得沉默寡言了,就像这个墙角下的父亲一样,仿佛有很多心事都藏在心底。
哎,我这又扯远啦。
咱们再说说这个墙角下的父亲。
我在想啊,如果他有孩子的话,他的孩子会不会知道他现在正一个人在墙角下发呆呢?也许他的孩子正在某个地方潇洒快活,完全不知道老爸在这儿受着煎熬呢。
哼,现在有些年轻人啊,就是不懂得体谅父母。
不过呢,我也得承认,我自己有时候也做得不够好。
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一心扑在自己的事业上,那时候觉得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我们作家圈里啊,有些人为了出名,为了多赚稿费,啥手段都用。
我当时也有点被这种风气影响,忽略了家人。
现在想想,真是后悔啊。
唉!在我们那个年代啊,当作家可不像现在这么容易。
那时候没有这么多网络平台,想发表作品就得一家一家出版社去投稿。
我记得我第一次投稿的时候,心里紧张得像揣了只小兔子似的。
我把自己写的稿子小心翼翼地装进信封,还检查了好几遍,生怕有啥差错。
结果呢,等了好几个月,等来的却是一封退稿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角的父亲
帮老乡大将搬家。
在整理一堆旧书籍的时候,大将突然蹲在那里呜呜大哭起来……
大将打开的是一个笔记本,那上面写着日期和零散的开销记录,一笔一笔,清晰到一块钱的早餐,三块钱的午餐。
稍后,大将给我讲了关于他和他父亲的一段往事。
大将的家在徐州乡下的一个村子里,从他记事起,父亲就去了徐州火车站附近打短工,农忙之外的时间,他偶尔回家一次,在大将幼年的记忆里,和父亲聚少离多,他也从来不知道父亲做什么工作,晚上住哪儿。
而他曾无意中多次看到回来家的父亲交给母亲厚厚的一叠钱,他知道他父亲存了很多钱。
大将18岁时,考上了西安某大学。
开学之初,父亲从银行取来厚厚后的一叠钱,一张一张的沾着口水数,一次两次,他一直不看不懂父亲数钱时的表情,有着满足又有着沉重。
大将在大一的时候疯狂地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整晚整晚的耗在校外的网吧里。
他虽然感觉到有些虚度光阴,但他总感觉身边的同学都是那样的,不是打球,就是看电影,或者上网
打游戏,那时候,他以为人生就是这样,大学就是疗养院,学期就是走流程,过完三年,他就是走出象牙塔的人才……
大一那年暑假,大将从省城回到村庄,内心里莫名地多了一些狂妄,在村里待了几天,就感觉无所事事了,他忐忑着提出想去父亲那里玩几天。
至少那里有网吧!他心里这样想着。
父亲竟然破天荒地答应了。
他从村里坐车到镇上,又从镇上坐大巴车去徐州。
父亲已经等在车站的出口了,经过近一年的省城生活的洗礼,大将看到父亲的时候,第一次感觉父亲在人群中是那么扎眼——衣服不仅破旧,还宽大的有些不合身。
他提醒父亲的衣服太旧了,父亲说,出力干活的,又不是坐办公室的,穿那么新干嘛?他又责怪说,那也太大了啊。
父亲又说,衣服大点,干活的时候,能伸展开手脚,不然,一伸手,衣服就撕破了……
让大将没有想到的是,在2003年,月入就有4000多元的父亲,竟然住在一个民房的阁楼里,只有7平方大小,除了一张铁架床之外,还有个放洗脸盆的木架子,那个多处掉瓷的搪瓷盆上搭着一条看不出原来颜色的旧毛巾……大将是有些失望
的,他一直以为父亲在城市过得是很舒服的日子,没有想到过得是这样的清苦。
正当他环视父亲的住处的时候,父亲对他说,你坐着,我要去忙活了,这时候正是活多的时候……说着,就传来父亲咚咚咚下楼的声音……面对这样的环境,大将自然是呆不下去的,就悄悄地关上门,下楼,跟在父亲身后,他想进一步看看父亲是做什么的。
七拐八拐的,大将跟随父亲来到了徐州冷库。
在那门口聚集着十多个跟父亲差不多的人,他们有的推着推车,有的拿着扁担,大将看到父亲从门卫那里推出了自己的手推车。
正在这时,一辆运着海鲜的大货车进入了大院,那些手推车和挑夫们一起跟在车后面涌了进去……几分钟后,大将终于看到了父亲,他正弓着腰扛着一块方方正正的纸箱,在走几米远之后,他停了一下,艰难的用系在手腕处的毛巾擦额头的汗,然后继续前行几步,把背上的纸箱放到手推车上,然后又去车尾处,几秒钟后,又弓着腰扛过来……如此反复六七次之后,父亲推着那辆车向冰库走去,他仍旧是弓着腰,双腿蹬得紧紧的,几十米外的大将甚至看到他父亲腿上的青筋……
原来父亲赚的是血汗钱!这令大将失望无比。
他向门卫打听,他们搬一次这些货,能有多少钱?门卫告诉他,是计件的,5毛钱一箱货。
大将悄悄在心里算了一下,父亲用手推车,一次运了7箱,往返一次赚3块5毛钱……
大将一天都没有在徐州住,当天下午就回了家。
他不再想着上网了,他的眼前总是晃动着父亲暴着青筋的腿……他还想起了,大一的一年,他在网吧浪费掉了多少父亲的汗水……他开始闷闷不乐。
临回学校的时候,他父亲像去年的开学前一样,又从银行里取出厚厚的一叠钱,在大将的面前,数了又数,然后交给大将。
大将数了一下,说,“这学期时间短,有2000就够了。
”然后,退回一半给他。
其实,是大将第一次读懂了父亲数钱的表情。
他也是第一次下决心做个好儿子,做个好学生。
但他的这种想法,很快成为了过眼云烟,当那些旧日的玩伴又吆喝着去网吧,当他有意无意的看到魔兽游戏图案,他内心里总是忍不住有些悸动,终于有一天,他又一次走进了网吧。
国庆节的时候,室友们组织去K歌,去酒吧,还去洗了桑拿……从家里带来的2000块,没有像大将想象的那样,可以花够4个月,而是到了10月底的时候就没有了。
大将给家中打了电话,电话是妈妈接的,大将说前段时间生了一场病,带来的钱花完了,他给妈妈留下了银行卡号。
第三天下午,西安突然降温,正在宿舍里和同学打牌的大将接到电话,说校门口有人找他。
大将跑到校门口,看到了父亲,50多岁的父亲,那一刻在大将的眼里,像个70岁的老人,老态龙钟,一脸的疲惫,身上还背着一床棉絮。
大将把父亲带入校园里,才小声问他,“你怎么来了,我给妈留了账号,你把钱打入那个卡上就行了……你看,你跑这么远,还背着这个东西,又辛苦,又浪费钱……”大将的声音渐渐地小了下去,他实在没有底气这样责怪父亲。
父亲讨好地对他笑着,说,“听你妈说,你前段时间病了,现在怎么样了,好了没?要吃好点,照顾好自己,你不用担心生活费,只要你能吃出好身体,学出好成绩,就是再多的生活费,你爸也掏得起……天冷了,这是你妈妈用自己种的棉花给你做的棉胎。
”大将嗫嚅着说,“就是重感冒,已经好了,主要是打那个点滴比较贵……”
在通往教学楼的路上,父亲说,“我看到你了,好好的,也就放心了,把生活费给你,我就早点回去了。
不影响你。
”大将接过父亲递过来的钱,正想说带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住,父亲又说了,“再有2个月就放寒假了吧?我这次给你带了3000块,你刚生病,要吃好点,把身子养壮点,才能有精力上好学……”父亲止住脚步,“你回去吧!”
大将知道父亲的脾气,就不再说什么。
他走出不远,回头的时候,发现父亲还站在原地,朝他挥手。
他想起以前读高中的时候,每次父亲送他去县城的学校,都是这个场景,泪就溢满了眼睛。
干瘪了许久的钱包终于鼓了起来,一周未见的魔兽又在向他热情的呼唤。
晚饭过后,大将又去了校外的网吧。
5个小时的凶猛厮杀之后,大将要回宿舍了。
和往常一样,他又来到了校外的一棵大榕树下,从那儿翻墙进校。
就在他刚翻上墙头的那一刻,他的心一下子疼了起来,穿过操场上的路灯昏黄的光影,他的父亲,偎在那个墙角,身下垫着的是不知从哪里拣来的破纸箱,此刻,他正把身上的棉衣
裹了又裹,而自己高中时围过的宝蓝色围巾被他紧紧地缠在头上……
大将说到这里,又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我问他,“他怎么不去住旅馆?”好一会儿,大将才说,“他是为了省钱,这个我当时就猜到了,后来我妈还告诉我说,我爸听说我病了,就不顾一切地要来看我,买不到座位票,又舍不得买卧铺,站了20多个小时来到西安,为了省下住宿的钱,在我们学校的墙角下蹲了一夜……我在电话这头就哭,在妈妈告诉我之前,我一直装作不知道。
因为我知道父亲的固执,我就是在墙角那里叫醒他,他也会坚持着在那里。
我悄悄回了宿舍,可我的心里却一直疼着,想到他裹紧衣服的动作,我就心疼。
我连夜把所有的关于游戏的账号全部删掉撕毁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进过网吧,再也不浪费一分钱,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我开始了这个记账本,开始把以前落下的学业一点点补回来。
”
“我以前一直以为是他命不好,没有享受生活的福气,经过那件事情,我才知道,不是他没有福,而是他习惯了把一切享受给予他儿子……他从17岁开始在那个冰库做事,一直做到去年春天。
”大将说不下去了。
我知道,大将的父亲于去年春天因肝病离开了人世,给大将留下了37万元的存款。
大将的父亲是这个世界很多贫困家庭里父亲的缩影,深沉而又无私的爱。
所幸的是,他的孩子看到了墙角的父亲,而我知道,还有很多孩子想不到,也看不到墙角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