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四章墙柱的高厚比验算

合集下载

砌体结构-试题及答案(一)

砌体结构-试题及答案(一)

砌体结构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共20题,每题1分)(20分)1。

各类砌体材料抗压强度设计值是以龄期为28天的毛截面,按施工质量等级为B级时,标准试验方法所得到材料抗压极限强度的平均值来表示的。

2。

在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等级一定的条件下,在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影响无筋砌体受压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构件的高厚比和相对偏心距。

3。

墙、柱高厚比验算的目的是保证墙柱构件在施工阶段和使用期间稳定性和为墙.验算的基本公式是墙柱的计算高度H0/墙厚或矩形柱与H0相对应的边长h4.引起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是。

为了防止和减轻墙体的开裂,除了在房屋的适当部位设置沉降和伸缩缝外,还可根据房屋的实际情况采取。

5。

钢筋砖过梁底面砂浆层处的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5mm ,间距不宜大于120mm ,钢筋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不宜小于240mm ,砂浆层的厚度不宜小于30mm.6.根据挑梁的受力特点及破坏形态,应进行 3 ,及三部分的计算.7。

房屋静力计算方案有、和三种方案,。

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主要取决于和。

二、单选题(共5题,每题2分。

)(10分)1。

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应考虑的因素有:[]。

a。

上部荷载的影响;b.梁端压力设计值产生的支承压力和压应力图形的完善系数;c。

局部承压面积;d。

a、b及c。

2。

在进行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时,轴向力的偏心距叙述正确的是[ ].a.由荷载标准值产生于构件截面的内力计算求得;b.应由荷载设计值产生于构件截面的内力求得;c。

大小不受限制;d.不宜超过O。

75y.3。

用水泥砂浆砌筑的砌体,其抗压强度较用水泥石灰砂浆砌筑的砌体抗压强度()。

A。

高B。

低 C.相同 D.不可定4。

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体,砌体强度( )。

A。

按零计算B.按实际计算C。

按75%计算D。

按50%计算5。

组合砖墙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a. M2。

5;b. M5;c。

M7。

5; d. M10。

三、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

带壁柱墙高厚比验算

带壁柱墙高厚比验算
输入值
中间计算值
计算结果
墙厚(mm) 240
以远离壁柱外加段的墙线为X轴
bf(mm)
壁柱外加长(mm)
2400
370
按照混凝土结构下册p360计算 截面对X轴的静矩(mm3)
102882500
整片墙验算
截面重心位置(mm) y1
153.9005236 y2
336.0994764
截面对形心轴的惯性矩 I(mm4)
8030612718 I(mm4)第二种算法
8030612718
计算高度H0(mm) 7000
回转半径i(mm) 109.6033013
折算厚度hT(mm) 383.6115544
计算高厚比 18.24762555
1
bs
S
1
1800
4500
构造柱沿长度方向的宽度 构造柱间距
bc
l
1.5
240
4500
构造柱提高系数 c
1.08
允许高厚比 20.16
2
0.866666667
[ ]
24
允许高厚比 20.8
构造柱提高后的允许高厚比 22.464
壁柱间墙高厚比验算
2
0.916666667
[ ]
24
允许高厚比 22
构造柱提高后的允许高厚比 0
普通高厚比验算
H0(mm) 6100
1
1
墙厚h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bs 6000
计算高厚比 25.41666667
S 18000
H0(mm)
3900
1
1
墙厚h 240 bs 1500
计算高厚比 16.25 S 7200

砌体结构设计墙、柱的高厚比验算

砌体结构设计墙、柱的高厚比验算

砌体结构设计墙、柱的高厚比验算墙柱高厚比(Ratio of Hight to Sectional Thickness of Wall or Column):砌体墙、柱的计算高度与规定厚度的比值。

即规定厚度对墙取墙厚,对柱取对应的边长,对带壁柱墙取截面的折算厚度。

墙、柱的高厚比验算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墙柱的稳定性。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003-2011 第6.1节6.1.1 墙、柱的高厚比应按下式验算:β=H0/h≤μ1μ2 [β](6.1.1)式中:H0——墙、柱的计算高度;h——墙厚或矩形柱与H0相对应的边长;μ1——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μ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β]——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应按表6.1.1采用。

注:1 墙、柱的计算高度应按本规范第5. 1.3条采用;2 当与墙连接的相邻两墙间的距离s≤μ1μ2[β]h时,墙的高度可不受本条限制;3 变截面柱的高厚比可按上、下截面分别验算,其计算高度可按第5. 1.4条的规定采用。

验算上柱的高厚比时,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可按表6.1.1的数值乘以1.3后采用。

表6.1.1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β]值注:1 毛石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应按表中数值降低20%;2 带有混凝土或砂浆面层的组合砖砌体构件的允许高厚比,可按表中数值提高20%,但不得大于28;3 验算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砌体构件高厚比时,允许高厚比对墙取14,对柱取11。

6.1.2 带壁柱墙和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 按公式(6.1.1)验算带壁柱墙的高厚比,此时公式中h应改用带壁柱墙截面的折算厚度hT,在确定截面回转半径时,墙截面的翼缘宽度,可按本规范第4.2.8条的规定采用;当确定带壁柱墙的计算高度H0时,s应取与之相交相邻墙之间的距离。

2 当构造柱截面宽度不小于墙厚时,可按公式(6.1.1)验算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此时公式中h取墙厚;当确定带构造柱墙的计算高度H0时,s 应取相邻横墙间的距离;墙的允许高厚比[β]可乘以修正系数μc,μc可按下式计算:μc=1+γ(bc/l) (6.1.2)式中:γ——系数。

4-3高厚比验算解析

4-3高厚比验算解析

2、)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
将壁柱视为壁柱间墙的不动铰支座,计算Ho时,s取 壁柱间距离,不论带壁柱墙体的房屋的静力计算时 属何种计算方案, Ho均按刚性方案考虑。
3、带构造柱墙高厚比验算
(1)整片墙高厚比验算
--带构造柱墙允许高厚比提高系数
(2)构造柱间墙高厚比验算:
3、对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在计算墙的 计算高度H0时,墙长s取( )
A 相邻壁柱间的距离 C 墙体的高度
2倍
B 横墙间的距离 D 壁柱墙体高度的
4、柱允许高厚比[β](
)。
A、随砂浆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 B、随砂浆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减少; C、与砂浆强度无关 D、与柱截面无关
5、带壁柱墙的高厚比验算公式为 其中hT采用( )。
将构造柱视为构造柱间墙的不动铰支座,计算Ho时,s 取构造柱间距离,不论带构造柱墙体的房屋的静力计算 时属何种计算方案, Ho均按刚性方案考虑。
五、高厚比不满足时,可采取哪些措施? 提高砂浆强度 加壁柱 增加墙厚 减小开洞面积 减小所验算墙体两端拉结墙的距离
1、高厚比中
应取 h (
H 1 2 [ ] hT
A、壁柱的厚度; B、壁柱和墙厚的平均值; C、墙的厚度; D、带壁柱墙的折算厚度
二、影响高厚比的因素 1、砂浆强度等级
砂浆强度等级较高时,允许高厚比的要求放宽些,取值大些;
2、砌体截面刚度
对于开有门窗洞口的墙,其刚度因开洞而降低,故其允许高厚比应降低。
3、砌体类型
空斗墙、中型砌块的墙、柱,以及毛石墙、柱的刚度要比实心砖砌体的刚度 差,其截面尺寸应控制得严格些,故允许高厚比应予以降低;
一、高厚比验算内容 1、允许高厚比的限值 ——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β]

砌体结构—墙柱高厚比验算

砌体结构—墙柱高厚比验算

采用M5混合砂浆时,查表得 =24
开有门窗洞口时, 的修正系数为
2
1
0.4
bs s
=1-0.4×(1800/4000)=0.82
承重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 1 =1
β=
Ho h
=6600/391=16.9<μ1μ2
β
=0.82×24=19.68
3.壁柱之间墙体高厚比的验算
s=4000<H=5500mm
项目 砌体结构
任务六:墙柱高厚比验算
上堂课内容回忆
➢ 四种结构布置方案:横墙、纵墙、纵
横墙以及内框架承重
➢ 三种静力计算方案:刚性方案、弹性方案
以及刚弹性方案
本节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学习目标用
联系实际
学习重点
讲解、分析、 互动
本节知识
墙柱高厚比验算
学习难点 不同情况下高厚比验算的方法
hT —— 带壁柱墙截面的折算厚度,hT=3.5i i —— 带壁柱墙截面的回转半径, i I
A
I、A —— 分别为带壁柱墙截面的惯性矩和截面面积
关于计算高度H0的确定: 在查表确定计算方案及H0时,S=L
L
l
(2)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
β=H0/h≤μ1μ2[β]
注意事项: 1. 墙厚为h 2. 横墙间距为l 3. 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 L
查得
H o 0.6s =0.6×4000=2400mm
Ho h
2400 / 240 10
12
=0.82×24=19.68
高厚比满足规范要求。
本节课小结:
墙柱允许高厚比



墙柱高厚比验算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单选题100道及答案1. 在主体结构施工中,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的构件是()A. 梁B. 柱C. 板D. 墙答案:B2.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分布钢筋的作用不包括()A. 承受弯矩B. 固定受力钢筋C. 将荷载均匀地传给受力钢筋D. 抵抗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答案:A3. 下列关于模板拆除的说法,错误的是()A. 先支的后拆B. 后支的先拆C. 非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时拆除D. 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拆除答案:D4. 混凝土施工中,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坍落度宜为()A. 50 - 70mmB. 80 - 180mmC. 180 - 220mmD. 220 - 250mm答案:B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为防止裂缝产生,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选用低水化热水泥B. 增加水泥用量C. 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D. 预埋冷却水管答案:B6. 框架结构中,柱的箍筋加密区范围不包括()A. 柱端B. 底层柱根C. 梁柱节点D. 柱中段答案:D7. 钢筋的连接方式不包括()A. 绑扎连接B. 焊接连接C. 机械连接D. 粘接连接答案:D8. 混凝土浇筑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A. 1mB. 2mC. 3mD. 5m答案:B9. 对于跨度不小于4m 的梁、板,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A. 1/1000 - 3/1000B. 3/1000 - 5/1000C. 5/1000 - 7/1000D. 7/1000 - 9/1000答案:A10. 砌体结构中,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A. 75%B. 80%C. 85%D. 90%11. 钢结构连接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紧固顺序是()A. 从中间开始,对称向两边进行B. 从两边开始,对称向中间进行C. 随意紧固D. 从一端向另一端进行答案:A12. 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A. 7 天B. 14 天C. 21 天D. 28 天答案:A13. 下列哪种钢筋不适合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A. 热轧钢筋B. 冷拉钢筋C. 冷轧带肋钢筋D. 碳素钢丝答案:C14. 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制作。

带壁柱墙和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

带壁柱墙和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

带壁柱墙和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
(一)带壁柱墙
1.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
按公式(4—1—1)验算带壁柱壁柱墙的高厚比,此时,仅将h改为hT,得:
式中hT——带壁柱墙截面的折算厚度,hT=3.5i;
i——带壁柱墙截面的回转半径,i=/I/A;
I、A——分别为带壁柱墙截面的惯性矩和面积。

确定带壁柱墙的计算高度Ho时,墙长s取相邻横墙间的距离。

确定截面回转半径j时,带壁柱墙截面的翼缘宽度bf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对于多层房屋,取相邻壁柱间距离;当有门窗洞口,可取窗间墙宽度;若左、右壁柱间距离不等时,取bf=(s1+s2)/2,s1、s2分别为左右壁柱间的距离。

对于单层房屋,取bf=b+2H/3(b——壁柱宽度,H——墙高),且bf小于或等于相邻窗间墙的宽度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

2.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
按公式(4—1—1)验算,此时墙的长度s取壁柱间的距离。

不论带壁柱墙的静力计算方案采用哪一种,壁柱间墙H的计算,可一律按刚性方案考虑。

设有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带壁柱墙,当6/5≥1/30时,圈梁可视作壁柱间墙的不动铰支点(b为圈梁宽度)。

如具体条件不允许增加圈梁宽度,可按等刚度原则(墙体平面外刚度相等)增加圈梁高度,以满足壁柱间墙不动铰支点的要求,即在上述情况下,有圈梁时墙的计算高度可取圈梁之间的距离。

(二)带构造柱墙
1.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
1)按表2—5—1确定墙的计算高度玎o
2)按下列公式验算带构造柱墙体的高厚比:。

(去年砌体结构考试B卷答案)

(去年砌体结构考试B卷答案)

一、填空题(2*15)1.普通粘土砖全国统一规格: 240mm*115mm*53mm,具有这种尺寸的砖称为标准砖。

2.砌体结构设计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可靠度指标度量结构的可靠度,用分项系数表达式进行设计。

3.一般情况下,砌体强度随块体和砂浆强度的提高而提高。

4.砌体抗拉、弯曲抗拉及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砂浆和块体的粘结强度。

5.砌体在局部受压时,由于末直接受压砌体对直接受压砌体的约束作用以及力的扩散作用,使砌体的局部受压强度提高。

局部受压强度用砌体抗压强度乘以抗压强度提高系数即fγ⋅表示。

6.网状配筋砖砌体能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

7.在偏心矩超过截面核心范围以及偏心矩超过截面核心范围但高厚比016H h>情况下,不宜采用网状配筋砖砌体。

8.墙、柱的高厚比反映砌体墙、柱在施工和试用阶段的稳定性和刚度。

9.房屋的静力计算,根据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分为刚性方案、弹性方案和刚弹性方案三类。

10.常见的砖过梁类型有砖砌平拱过梁,砖砌弧拱过梁,钢筋砖过梁。

11.墙梁的计算高度范围内的墙体厚度,对砖砌体不应小于240mm ,对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不应小于190mm。

12.根据挑梁的受力特点及破坏形态,应进行挑梁的抗倾覆验算和挑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的验算。

13.由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内设置伸缩缝。

14.引起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和收缩变形。

15.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分为横墙承重结构、纵墙承重结构、纵横墙承重结构、内框架承重结构、底层框架剪力墙砌体结构。

二、选择题(2’*10)1.影响砌体结构房屋空间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是(D)A 房屋结构所用块材和砂浆的强度等级;B 外纵墙的高厚比和门窗洞口的开设是否超过规定C 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D 房屋屋盖、楼盖的类别和横墙的间距。

2.组合砖墙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B )A .M2.5B .M5C .M7.5D .M103.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应考虑的因素有( 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s 2 1 0.4 s
bs 1800 3 s 10800
承重砖墙的高厚比满足要求!
砌体结构
主讲教师:付慧琼
E-mail:fuhuiqiong@
(二) 带壁柱墙(T形截面)的高厚比的验算
1、整片墙
2、壁柱间墙 (1)不设圈梁 (2)设圈梁
(三) 带构造柱墙(矩形截面)的高厚比的验算
1、整片墙 2、构造柱间墙 (1)不设圈梁 (2)设圈梁
1、带壁柱的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 H0 1 2 hT
H0-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 (与房屋的静力方案、墙柱支撑条 件有关,见表) hT-带壁柱墙的折算墙厚,取 3.5i
注: ①确定H0时,s取相邻横墙间距
②确定i时,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B: 多层:有门窗洞口:B=窗间墙宽度 无门窗洞口:B=壁柱高度×2/3 单层:有无门窗洞口: B=壁柱宽度+2/3墙高
设置部位
7、8度时,楼、电梯的四角,每隔 15m左右的横墙或单元横墙与外墙交 接处 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山墙与
内纵墙交接处,7-9度时,楼、电梯的四 角 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内墙的局部较
小墙垛处,7-9度时,楼、电梯的四角,9度 时,内纵墙与横墙(轴线)交接处

六、七
五、六
三、四
(2)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 按前表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理。 (3)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 按上表设置构造柱;当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 单面走廊式时,应按前款要求设置构造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度 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后的层数考虑。
验算高厚比的目的:防止施工过程和使用阶段中 的墙、柱出现过大的挠曲,轴线偏差和丧失稳定。
(一)影响允许高厚比(见P101表4-4)的因素之一:
砂浆的强度等级:它是影响砌体弹性模量 和砌体构件刚度与稳定的主要因素;下表 给出了[β]
砂浆强度等级 ≥ M7.5 M5 M2.5 墙 26 24 22 柱 17 16 15
注:1)毛石墙柱应按表中数值降低20%;
2)组合砖砌体构件提高20%,但不大于28; 3)验算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体高厚比时 墙取14,柱取1
砂浆强度等级越 高,墙柱稳定性 越好, 允许高厚比越高。
影响允许高厚比的因素之二:
构件重要性和房屋使用情况:如承重墙和非承重 墙,后者的高厚比显然要比前者要求低。 μ1-非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非承重墙不用承重,在截面不变的情况 下可以放宽高度。 按下列规定取用: 当h=240mm时, μ1=1.2 当h=90mm时, μ1=1.5 当90mm<h<240mm时, μ1按插入法取用
=1.5
3、不设圈梁的壁柱间墙(或带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
H0 1 2 h
H0-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 (与房屋的静力方案、墙柱支撑条件有关,见表) h- 墙:墙厚
4、设圈梁的壁柱间墙(或带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
H0 1 2 h
H0-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与房屋的静力方案、墙柱支撑条件有关, 见表) h- 墙:墙厚
bs 2 1 0.4 s
bs 3000 承重砖墙的高厚比满足要求! s 6000
砌体结构
主讲教师:付慧琼
E-mail:fuhuiqiong@
【小结】
●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
1、横墙承重 2、纵墙承重 3、纵横墙承重 4、内框架承重
●影响房屋空间受力性能的因素:
(1)横墙间距s (2)横墙的平面内刚度(垂直面)
2、带构造柱的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 H0 1 2 c h
H0-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 (与房屋的静力方案、 墙柱支撑条件有关, 见表) h- 墙:墙厚 注: ①确定H0时,s取相邻横墙间距 ②高厚比提高系数
bc <0.005 时,取0 l 普通烧结砖砌体稳定性 最好,
bc c 1 l
砌体结构
主讲教师:付慧琼
E-mail:fuhuiqiong@
(二)矩形截面墙、柱高厚比验算
H0 1 2 h
H0: 墙、柱的计算高度见表 h: 墙厚或矩形柱与H0相对应的边长; μ1: 自承重墙允许高度比的修正系数; μ2: 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β: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见上表
砖柱的高厚比满足要求!
砌体结构
主讲教师:付慧琼
E-mail:fuhui2
承重砖墙的高厚比验算
H0 1 2 h
一、 求H0(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 (1)受压构件为墙、房屋的静力方案为刚性方 案, 而且相邻横墙间距s>2H, 查表5.4,得到H0=H (2)H=底层层高+室内地平到基础顶面的距离 =底层层高+室内地平到室外地平的距离+ 室外地平到基础顶面的距离500mm
圈梁宽b 相邻壁柱间距 s 1 时,墙高H 圈梁底标高-基础顶标 高 30
砌体结构
主讲教师:付慧琼
E-mail:fuhuiqiong@
讲解书上例题5.3
例题5.3
承重砖墙的高厚比验算
承重纵墙各尺寸
房屋的静力方案为刚性方案
例题5.3
承重砖墙的高厚比验算
承重横墙各尺寸
例题5.3 (一)、承重纵墙的整片墙高厚比验算
bs 2 1 0.4 s
bs 3000 承重砖墙的高厚比满足要求! s 6000
例题5.3 (二)、承重纵墙的壁柱间墙高厚比验算
H0 1 2 h
一 求H0(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 (1)受压构件为墙、房屋的静力方案为刚性方案, 而且相邻横墙间距 2H>s>2H, 查表5.4,得到H0=0.4s+0.2H (2)H=底层层高+室内地平到基础顶面的距500mm 二 求h 墙厚h=240
一、多层砖房的抗震构造措施
(一)设置钢筋 混凝土构 造柱
1、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主要功能 约束墙体,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 2、设置位置和要求 (1)构造柱设置部位一般情况下应符合下表要求
房屋层数
6度 四、五 六、七 7度 三、四 五 8度 二、三 四 二 9度 外墙四角, 错层部位横 墙与外纵墙 交接处较大 洞口两侧, 大房间内外 墙交接处
(3)屋盖的平面内刚度(水平面)
1,越小,房屋刚度越好
●墙柱高厚比要求
(一) 矩形截面高厚比的验算 (二) 带壁柱墙(T形截面)和带构造柱墙(矩形 截面)的高厚比的验算
(1)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 (2)壁柱间墙或带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 不设圈梁 设圈梁
砌体结构
主讲教师:付慧琼
E-mail:fuhuiqiong@
例题5.3 (二)、承重纵墙的壁柱间墙高厚比验算
H0 1 2 h
三 求[β](允许高厚比) 受压构件为柱、砂浆强度等级M2.5, 查表5.5,得到[β] 四 求μ1(非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受压构件为承重墙,取μ1=1.0 五 求μ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1)当洞口高度等于或小于墙高的1/5时,可取μ2=1 2)当μ2值小于0.7时,取0.7。
影响高厚比因素:
砌体构件的支承条件: 因为与墙体周边拉结的相邻墙体间距和楼 (屋)盖类别决定着砌体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从而确定了墙体的计算高度H0;
矩形截面高厚比
H0 h
H0-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 (与房屋的静力方案、墙柱支撑条件有关,见表4.3) h-柱:轴力偏心方向的边长 (轴心受压取b;偏心受压取偏心方向的边长) 墙:墙厚
注意:
变截面柱的高厚比可按上、下截面分别验算, 计算高度按规范规定选取。 验算上柱的高厚比时,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可按上表乘以1.3;
讲解书上例题5.1
例题
砖柱的高厚比验算
H0 1 2 h
一、 求H0(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 (1)受压构件为柱、房屋的静力方案为刚性方案, 查表5.4,得到H0=H (2)H=底层层高+室内地平到基础顶面的距离 二、 求h(轴力偏心方向的边长) 轴心受压取b=370mm 三、 求[β](允许高厚比) 受压构件为柱、砂浆强度等级M2.5, 查表5.5,得到[β] 四、 求μ1(非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受压构件为柱,取μ1=1.0 五、 求μ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受压构件为柱,取μ1=1.0
当 h=120mm时, μ1 =1.44; 当 h=180mm时, μ1=1.32。
μ1>1.0
1
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μ1:
根据弹性稳定理论,对用同一材料制 成的等高、等截面杆件,当两端支承条件 相同时,自承重杆件失稳的临界荷载比上 端受有集中荷载杆件的要大,所以非承重 墙的允许高厚比的限值可适当放宽。
μ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bs 2 1 0 .4 s
bs:宽度s范围内的门窗总宽度;
bs/s越大, 墙体越不稳定, μ2越小, 应限制墙体高度! 。
s:与有洞口墙体周边拉结墙的间距或壁柱之间距离。
2
注意:
bs 1.0 2 1 0.4 0.7 s
二 求hT 折算墙厚hT=3.5i 注: 确定i时,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B: 单层有无门窗洞口: B=壁柱宽度+2/3墙高
例题5.3 (一)、承重纵墙的整片墙高厚比验算
H0 1 2 hT
三 求[β](允许高厚比) 受压构件为柱、砂浆强度等级M2.5, 查表5.5,得到[β] 四 求μ1(非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受压构件为承重墙,取μ1=1.0 五 求μ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
砌体结构
主讲教师:付慧琼
E-mail:fuhuiqiong@
设计步骤
采取构造措施 验算墙柱承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