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合集下载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什么发展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什么发展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什么发展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作为一种文学运动已经衰落,代之而起并取得重要成就的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四五十年代,英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们被马克思称为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包括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和勃朗特姐妹等。

他们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揭露社会压迫,同情小人物的命运,希望改良社会以解决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梅瑞狄斯、哈代、肖伯纳等。

这时期的作家进一步揭露和批判了开始形成的英国垄断资产阶级。

如梅瑞狄斯在《利己主义者》中刻画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者形象;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系列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农村后小农破产的悲惨命运。

基本特征1、最先描写劳资矛盾,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政治欺骗,正面描写工人的生活和斗争。

2、善于描写小人物的命运,在改革中表现小资产阶级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

3、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浓厚的改良主义倾向。

4、女性文学异军突起。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盖斯凯尔夫人(伊丽莎白盖斯凯尔,18101865)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作家。

她一生主要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玛丽巴顿》、《克兰福德》、《露丝》、《北与南》、《西尔维亚的恋人》和《妻子与女儿》。

这些小说直接描写了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和斗争,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此外,还写了一部优秀的传记作品《夏洛蒂勃朗特》,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夏洛蒂勃朗特的一生。

萨克雷威廉萨克雷(18111863)是与狄更斯齐名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他继承了斯威夫特、菲尔丁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为数不多的小说创作中,运用讽刺等艺术手法,塑造了为数众多、绚丽多姿的人物形象,成为当代欧洲作家里的第一流的大天才,维多利亚时代一位犀利而无情的讽刺家。

他出色的讽刺才能,对社会丑恶的辛辣抨击以及挖苦嘲笑的幽默风格,使他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特殊的地位。

现实主义流派代表作家与作品

现实主义流派代表作家与作品

现实主义流派代表作家与作品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流派,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在现实主义文学中,作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描写,展现出人类的普遍性和社会的复杂性。

现实主义流派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他们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文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几位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1.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以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揭示而闻名。

他的作品《雾都孤儿》(Oliver Twist)描绘了贫困孤儿奥利弗的悲惨生活,以及社会上的不公正和道德败坏。

另外,他的作品《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通过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描写,展现了社会动荡和人性的复杂性。

2. 弗约斯特·杜马(Fyodor Dostoevsky)弗约斯特·杜马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正。

他的作品《罪与罚》(Crime and Punishment)讲述了一个贫困学生因为杀人而内心的挣扎和良知的折磨。

另外,他的作品《白痴》(The Idiot)和《卡拉马佐夫兄弟》(The Brothers Karamazov)也是他的代表作品,通过对人性的揭示和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展现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3. 马克·吐温(Mark Twain)马克·吐温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以其幽默风趣的写作风格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受到广泛赞誉。

他的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通过对南方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的描写,展现了社会的不公正和人性的复杂性。

另外,他的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孩子成长和社会问题的描写,展现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一、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一)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构成: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梅瑞迪斯,哈代;宪章派:唯美主义: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观和生活艺术主张“一批杰出的小说家”:马克思评价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等人为“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认为他们“在自己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二)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分期:1970年代,英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此为界限,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等人为代表的时代;后期:梅瑞迪斯、哈代等为代表的时代。

(三)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1、与宪章运动关系密切: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中产生了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文学作品:《玛丽·巴顿》、《艰难时世》、《雪莉》2、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文学:①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作家;②反映小资产阶级生活;③塑造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人物形象。

3、女作家群体出现:简·奥斯汀、玛丽·雪莱,乔治·艾略特、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等;4、政治上的改良主义与道德上的温情主义:反对暴力革命,主张社会改良;家庭中心与道德批判、道德感化;5、幽默和讽刺的手法见长:以幽默表达对小人物的赞许和宽容(如密考伯先生);以讽刺批判资产阶级的势利、冷酷与自私(四)经典作家:1、简·奥斯汀:生于牧师家庭,作品有:《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劝导》、《诺桑觉寺》;作品多谈论少女婚嫁的问题,被公认为是描写女性意识最卓越的作家,其作品继承了英国十八世纪经典小说中关于少女走向世俗生活的主题,主人公都是从盲目性走向自我认识的典型。

2、萨克雷:早年经历阔绰生活,熟悉上流社会。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 1819-1901)登基。

在她统治时期,英国一度取得世界贸易和工业的垄断地位,科学、文化、艺术出现繁荣的局面。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诗歌表现出与浪漫主义截然不同的诗风,诗人们不再沉湎于主观感情的发泄,而是注重形式的典雅,对诗艺精益求精。

罗伯特·布朗宁(robert browning, 1812-1889)早年从事过戏剧创作,后来专门写戏剧独白。

戏剧独白是一种通过主人公的自白或议论来抒发情感的无韵体诗。

在《皮帕走过了》(pippa passes)、《指环与书》(the ring and the book)等作品中,诗人带上"面具",进入戏剧人物内心世界,以其口吻娓娓而谈,语言极为生动,说话者跃然纸上。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1809-1892)在他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哲理诗和叙事诗,诗风凝重、典雅。

丁尼生的剑桥挚友哈勒姆溺水而死,对他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诗人在挽诗《悼念》(in memoriam a. h. h)中表达了真切的伤感和悲痛,同时反映了对生活本质和人类命运的思索和忧虑,成为时代的心声。

19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发展迅速,物质丰富,国力昌盛。

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社会主义思潮开始流行,作为西方文明基石的基督教受到科学思想的挑战,日益衰微,在繁荣景象的背后潜伏着焦虑不安的暗流。

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 1822-1888)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脉搏,在《写于雄伟的卡尔特寺院的诗章》(stanzas from the grande chartreuse)中揭示了人们的处境:"彷徨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已经死去,另一个无力诞生。

"阿诺德是19世纪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批评的杰出代表,他有关文学与文化的论述对后世影响很大。

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背景⏹两次世界大战是英国的实力大为削弱,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也随之丧失。

这时期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呈现出衰落迹象。

⏹20世纪的英国小说加强了对英国社会的保守性和虚伪性的批判,具有一种冷峻地直面人生的特点。

高尔斯华绥(1867-1933)⏹193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家、戏剧家,重要作品是:两组长篇三部曲:《福尔赛世家》三部曲:《有产业的人》、《骑虎》和《出租》;《现代喜剧》三部曲:《白猿》、《银匙》和《天鹅之歌》。

这6部长篇小说以一个家族的历史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资产阶级的生活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功地塑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揭示了他们丑恶的灵魂。

代表作《福尔赛世家》,是一部“长河小说”。

[419页,索米斯和芙蕾父女二人:自私、冷酷、任性而又颓唐、绝望的性格,被称为“福赛特性格”。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1874-1965)自认为是个“较好的二流作家”,但却是二十世纪英国小说界为数极少的雅俗共赏的作家之一。

对人性有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比较接近法国的自然主义文学传统。

张爱玲心仪的作家于1965年病逝,终年95岁。

作品有戏剧、小说。

小说比较有影响的有《刀锋》《人性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

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1919)以法国印象派大师级画家高更为原型。

斯特里克兰德,原是一个伦敦的平庸的证券经纪人,后到巴黎从事绘画艺术,仍然碌碌无为,最后来到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与当地的土著生活在一起,获得了丰富的艺术灵感,揭露了西方现代文明扼杀艺术天才与创作个性,并对自然、淳朴的生存环境寄予了浪漫主义的幻想。

高更为了从事绘画,放弃了大有发展的银行事业,并且与家庭决裂。

他厌恶文明社会,包括传统的艺术趣味。

他称自己是"幼稚而粗鲁的野蛮人"。

法国诗人马拉美说他是"原始人的最高典型"。

英国现实主义的名词解释

英国现实主义的名词解释

英国现实主义的名词解释在文学史上,英国现实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流派,它以呈现社会现实为核心,强调对人类生活的观察和描写。

本文将对英国现实主义的含义、特点以及其代表作家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英国现实主义的含义英国现实主义,又称作社会现实主义,是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英国文学的一种流派。

它在文学中强调对社会现实的真实描绘,秉承着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审视。

英国现实主义的作家们试图通过他们的作品,展现人性、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真相,揭示出社会中的不公正和不平等。

二、英国现实主义的特点1. 对社会现实的真实描写:英国现实主义的作家们通过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详细描述,力求在作品中塑造出一个真实的世界。

他们注重细节,将人物形象、地点、事件等有机地融入到作品中,使读者由此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 对社会问题的审视:英国现实主义的作家们以不同形式探索社会问题,例如工业化引发的社会冲突、阶级斗争、性别不平等等。

他们通过描绘人们的日常生活、家庭关系以及社会互动来反映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3. 思想深度和情感细腻:英国现实主义的作家们既关注社会问题,又注重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情感冲突。

他们以复杂的心理描写,深入探讨人性的各个方面,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类行为的复杂性。

4. 反对浪漫主义和高雅主义:英国现实主义的作家们与浪漫主义和高雅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他们追求真实、朴素的艺术表达方式,抵制虚构和浪漫的元素,着力于捕捉真实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验。

三、英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1.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狄更斯被认为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雾都孤儿》、《双城记》等通过对贫穷、社会阶级问题的描写,反映出19世纪英国的社会不平等和人性的悲剧。

2.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哈代以自然主义的风格著名,他的作品《远离尘嚣》、《余辉》等深入探讨社会改变和传统价值冲突,展现了农村社会中人物的命运和情感上的挣扎。

概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概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概述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从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英国一跃而居世界首位,被称为“世界工场”,成为一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

但是随着工业资产阶级对封建阶级斗争的胜利,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发展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30、40年代爆发的著名的宪章运动,列宁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出现于30年代,40、50年代达到了它的高峰期。

(2)狄更斯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笔锋几乎触及英国社会各个领域。

(3)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择手段地发财致富和往上爬的女冒险家和冷酷无情的伪善者蓓基·夏泼的形象。

(4)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顿》、《北与南》,从正面反映劳资矛盾和工人反抗斗争.但也宣扬了阶级调和的观点。

(5)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爱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的《艾格妮丝·格雷》和《野岗庄园的房客》等,也都各具特色。

2.宪章派诗歌
宪章派诗歌是最早的无产阶级文学,著名的代表作家有厄内斯特·琼斯、威廉·林顿和杰拉尔德·梅西。

琼斯的《未来之歌》、梅西的《红色共和党人抒情诗》等以其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国际主义精神,在早期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论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提起现实主义,许多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就会不屑一顾,认为现实主义是一个过时的字眼儿,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流派才是值得讨论和研究的。

殊不知,即便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也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立统一的,前两者对后者既有否定也有继承,既有扬也有弃,研究后者对研究前者会大有裨益。

一、现实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英国文学史上,乔叟当为现实主义的先驱。

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其现实主义的特点已相当突出。

在这部书中,乔叟一反过去骑士传奇、宗教传说或民间传说等浪漫的表现手法,将作品的重点从描述离奇的冒险、浪漫的爱情以及对来世的追求转到描述世俗世界的各个阶层的世俗生活上来,将现实主义引入文学创作中。

其故事虽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骑士文学,但都反映了当时英国历史的趋势,揭露了封建阶级尤其是教会的腐败,体现了作者的反封建倾向和人文主义思想。

通过刻画一群代表社会各阶层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讲述发生于世俗社会中形形色色的故事,《坎特伯雷故事集》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真实的中世纪生活画卷,从而成为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典范作品,为现实主义开了先河。

乔叟笔下的巴斯妇、女尼等人物也成了现实主义长河中闪光的浪花。

文艺复兴运动最杰出的人物——莎士比亚继承和发扬了乔叟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将现实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将现实主义从诗歌引入戏剧。

虽然莎翁的戏剧不乏浪漫主义的笔触,但在本质上是现实主义的。

莎翁本人对现实主义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虽然他本人或许对“现实主义”一词还一无所知):他认为戏剧的目的是“如镜子般反映自然”,如实地表现自然和社会本身的美和丑,如实地赞扬人世间的美好,如实50地批判和讽刺世上的丑恶,如实地反映时代的形态和趋势。

这种说法其实与恩格斯为“现实主义”下的如下定义相一致的:“现实主义除了描写真实的细节以外,还应真实地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莎士比亚以戏剧为武器,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英国封建阶级的腐败和罪恶,富有预见性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初期金钱万能和利己主义的现象,深刻而真实地描绘了一幅幅没落封建阶级和处于资本积累阶段的资产阶级的生活画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进入上流社会。
• 蓓基是萨克雷塑造的19世纪初期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 女冒险家的典型。作者采用讲故事的叙述方法,亲切随便, 或幽默,或哀婉,且夹叙夹议,冷嘲热讽,形成一种独特 的风格。
• 3、勃朗特姐妹 • 勃朗特姐妹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村牧师家庭,童年丧母,父 亲多病,因而从小离群索居,养成了孤僻性格。她们曾在
来——杀死亚雷——被判死刑。由此人物的存在被锁定其
中,在劫难逃,从而体现宿命的力量。
《德伯家的苔丝》 1、内容梗概 • 美丽的乡村少女苔丝,到阔亲戚家打工,遭遇恶少亚 雷欺凌。后来苔丝到塔布篱牛奶场当挤奶工,遇到克莱,
与之相爱结婚。婚后克莱得知苔丝过去的经历,离她而去
美洲。苔丝为救家人与亚雷同居。克莱破产从美洲归来后, 苔丝杀死亚雷,与克莱出逃,但最后被捕,并被处以绞刑。
• 2、人物形象
• 《奥列弗· 退斯特》(又译作《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第 一部写儿童命运的作品,描写主人公孤儿奥列弗· 退斯特 的遭遇,情节曲折,故事生动,展现了英国下层社会的悲
惨图景。
• 2.中期(40 年代) • 狄更斯对现实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乐观和幻想的色彩 淡薄了,强调为富不仁的资产者必须经历破产或其他磨难,
团圆而杀死亚雷,自己也随之被毁灭。

从时代和环境因素方面来看,资本主义的发展,破坏了英国农村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破产,无以为生,苔丝去亚雷家认亲、打
工,是为生机所迫。亚雷代表这个时代包括法律宗教的邪恶社会力量, 是制造苔丝悲剧的元凶。克莱代表这个时代的世俗道德力量,在一定
程度上,毁灭了苔丝的生活信念,即便悔悟,但于事无补,所以是追
生活条件很差的教会女子寄宿学校接受教育。老大、老二
过早夭折,艾米莉和安妮尚未成家就离开了人世,夏洛蒂 也只活了39岁。
• (1)夏洛蒂· 勃朗特

夏洛蒂· 勃朗特(1816—1855)一生创作了4部长篇小 说:《教师》、《简· 爱》、《谢利》、《维莱特》,描
写了小市民知识妇女的命运与抗争。《简· 爱》是夏洛
道,要求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互相宽容。
• •
4、女性文学异军突起。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女作家们 的创作功不可没。她们的代表作中有不少作品已经成了今
日的世界经典。
三、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 • 1、盖斯凯尔夫人 • (伊丽莎白· 盖斯凯尔,1810—1865) • 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
和反抗力量。
• 从命运方面来看,哈代是一个具有浓厚宿命观念的作家, 他认为冥冥之中有一种更为强大的异己力量主宰着芸芸众 生,使之劫数难逃。他赋予作品情节中的偶然事件以逻辑
因素,往往使一系列的偶发事件具有因果联系,从而导致
必然结局,

如:发现家世——父亲醉酒——苔丝代父赶车——老 马撞死——苔丝认亲——遭遇亚雷——外出打工——遭遇 克莱——与克莱结婚——被弃——与亚雷同居——克莱归
度和广度,风格也由幽默轻松一变而为沉郁坚实。重要作
品有《双城记》、《大卫· 科波菲尔》、《荒凉山庄》、 《艰难时世》、《小杜丽》和《我们共同的朋友》。

《大卫科波菲尔》具有自传性质,写一个孤儿的遭遇, 通过主人公大卫· 科波菲尔奋斗成名成家的经历,赞美了 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格,对英国的儿童教育、腐败的
• (2)艾米利· 勃朗特 • • 艾米利· 勃朗特(1818—1848) 的代表作《呼啸山庄》。


讲述的是一个为了爱情而复仇
的动人故事。
• 情节概要: • 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萧收养,恩萧的亲儿 子辛德雷敌视他。但辛德雷的妹妹凯瑟琳从小喜欢希斯克
利夫,两人青梅竹马,长大后真心相爱。但凯瑟琳经不起
• • (1)苔丝的形象及其悲剧原因 苔丝是一个被损害、被侮辱,但始终不肯向命运低头屈服的纯洁 少女形象。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勤劳、善良、 感情真挚、心地纯洁、性格刚强。她一生饱受屈辱的痛苦,但从不自 暴自弃,始终不向环境和命运屈服。

小说集中写了苔丝与社会发生的四次冲突:第一次受 亚雷的奸污;第二次在新婚之夜被情人克莱遗弃;第三次 为生计所迫,不得已做亚雷的情妇;第四次为了能与丈夫
司法界和好利者的丑恶面目,作了深刻而广泛的揭露,贬
斥和抨击了贪婪伪善的恶习。
• 5、哈代 • 托马斯· 哈代(1840-1928)
• 是19世纪后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
• 的杰出代表之一。
• 地位: • “英国小说家中的最伟大的悲剧大师” • ——伍尔芙
• “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
• ——韦伯
• 生平: • 哈代于1840年6月2日生于英国西南部的多赛特郡。父亲 是石匠,后来当了小包工头。母亲很注意对哈代的教育,
蒂· 勃朗特的代表作,具有自传性质,写孤女简· 爱个人奋 斗的故事。
• 小说情节: • 简· 爱自幼失去父母,寄养在有钱的舅父家。舅舅死后, 受到舅母里德太太和表兄约翰的虐待。但她没有逆来顺受,
而是大胆反抗家庭暴君,结果被送进劳渥德女子寄宿学校。
这所学校名义上是慈善机构,实际上是孩子们受罪的“地 狱”,挨打挨骂、罚站罚跪乃是家常便饭。
观念和阶级偏见所害,被世俗社会夺去了一生的幸福。但
同时又是一个残酷迫害他人、毁灭他人幸福的恶魔。
• 艺术成就: 《呼啸山庄》在艺术上充满了激越的诗情。小说突出的艺 术成就有三点:
• 第一,打破了流行的“奋斗——成功”模式,代之以“复仇——毁灭”的情
节。 • 第二,打破了流行的“绅士淑女”型的人物模式,代之以狂野不羁的新人物。

第三,打破了流行的从容体面的风格,代之以狂热恐怖的哥特式风格。
• (3)安妮· 勃朗特 • 安妮· 勃朗特(1820—1849) • 的代表作是自传性的长篇小说
• 《艾格妮斯· 格雷》,被称为
• “英国文学中最完美的散文体小说”。
• 4、狄更斯 • 查尔· 狄更斯(1812-1870)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 学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出现的又一个
二、基本特征

1、最先描写劳资矛盾,揭露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 和政治欺骗,正面描写工人的生活和斗争。

如盖斯凯尔夫人在其代表作《玛丽· 巴顿》中直接反映
了宪章运动中的劳资矛盾;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以焦
煤镇工人斗争为背景,描写劳资之间的尖锐对立,强烈谴 责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肉体上和心灵上的摧残,等等。
• 八年以后,简· 爱自谋职业,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 与大地主罗彻斯特相爱。举行婚礼时,她发现罗彻斯特有 个疯妻,于是离开庄园,到处流浪。途中晕到在地,牧师
圣约翰收留了她,并且向她求婚。简· 爱没有同意,重返
桑菲尔德,但庄园已经被疯女人纵火烧毁,疯女人被烧死, 罗彻斯特几乎双目失明。最后,他们结婚了,过着幸福生 活。
接受感情教育,才能真正懂得“仁爱”和“谅解”。他不
再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结构严密。

• 这一时期狄更斯的重要作品是 • 《美国札记》、《圣诞故事集》
• 《马丁· 朱什尔维特》和《董贝父子》。
• 3.创作繁荣期(50、60年代) • 这一时期,狄更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更为深刻全面的审 视和批判,作品题材的范围和批判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
加凶手。

从性格方面来看,其一,苔丝很迷信,被玫瑰花刺扎了一下,就
认为是不祥之兆;向克莱坦白过去的信被插在地毯下面,便认为是命
运的暗示。迷信神秘力量,使苔丝丧失主观意志,放弃对自己命运的 主宰。其二,苔丝作茧自缚,以世俗观念自戕,认为自己有罪,自愿
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和良心债,默认命运的不公正,因此削弱了自主性


代表作品:
• 《匹克威克外传》 • 《奥列弗· 退斯特》

和《老古玩店》。

《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也是他的成名作。作品采用流浪汉小说的体裁,作品中的 主人公匹克威克是狄更斯早期创作中“仁慈的富人”的典
型代表,他总是好心肠办傻事,到处吃亏出洋相,在屡遭
挫折的情况下仍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
乡多塞特郡,即小说中的威塞克斯地区为背景的,所以又 统称为“威塞克斯小说”。
• 这些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经济入侵农村后小农破产的悲惨 命运,深刻揭露了使人窒息的资产阶级道德和法律的虚伪 性,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全面批判,体现了其
悲剧意识巨大的现实意义。主要作品有《绿荫下》、《远
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 丝》、《无名的裘德》等。
统,塑造了为数众多、绚丽多姿的人物形象,成为“当代
欧洲作家里的第一流的大天才”, 维多利亚时代“一位 犀利而无情的讽刺家”。
• 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的副标题是“一部没有英雄 (主人公)的小说”。
• 女主人公蓓基· 夏泼是个穷画家的女儿,父母双亡,在学 校中受尽歧视,感到愤懑不平,离校后便开始投机冒险的 生活。她靠自己的美貌和机智,不择手段地猎取金钱,力
伟大的英国作家。他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初)(1833—1842) (1)揭露社会罪恶,但未能深挖根源,把社会灾难归咎于品格 恶劣的坏人和不健全的社会机构;


(2)在宪章运动影响下,充满幻想和乐观情绪,温和的讽刺伴
以轻松的幽默,认为社会弊病可以通过改良的方式得到解决,受苦的 “小人物”最终都得到善良的资产者的庇护。
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一、发展概况
•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作为 一种文学运动已经衰落,代之而起并取得重要成 就的是批判现实主义朗特姐妹 和盖斯凯尔夫人等“一派出色的小说家”。

“明白晓畅和令人感动的描写,向世界揭示了 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比起政治家、政论家和道 德家合起来所作的还多。” ——马克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