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三项制度改革为矿井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工作汇报-煤矿三项制度是什么
煤矿安全生产三项制度

一、引言煤矿作为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生产一直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其中,煤矿安全生产三项制度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阐述煤矿安全生产三项制度的内容、实施方法和意义。
二、煤矿安全生产三项制度的内容1.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企业内部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2)各级领导对所属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3)各级管理人员对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
(4)全体员工对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
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企业为保障安全生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基本制度:包括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责任制等。
(2)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包括煤矿各工种的操作规程、设备使用规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事故报告处理等。
3.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是指企业为保证安全生产而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购买安全设备、改善安全设施、提高安全技术水平等。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投入计划: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需要,编制年度安全生产投入计划,明确投入方向和资金额度。
(2)安全生产投入资金:企业应按照国家规定和自身实际情况,设立安全生产专项基金,确保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充足。
(3)安全生产投入使用:企业应将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用于购买安全设备、改善安全设施、提高安全技术水平等方面。
三、煤矿安全生产三项制度的实施方法1. 加强宣传教育企业应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具体措施包括:(1)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使员工掌握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
煤矿三项制度改革发展的调查报告 (2)

煤矿三项制度改革发展的调查报告杨村矿资源匮乏,标准比不上大矿,很多年来“引不进、无法留住”优秀人才的难题,比较严重拘束和牵制着煤矿的迅速发展趋势。
为扭曲这类不好局势,大家坚持不懈以务实求真、开拓创新的精神实质,深入实践活动“不追求较大,但求更强”的核心价值,以“三项制度”改革创新为突破点,创建适者生存体制,自主创新业绩考核分配方式,激话內部人力资本資源,为煤矿的迅速发展趋势给予了用之不尽的原动力。
大家的关键作法是:一、思想解放,升级意识,勤奋构建推动煤矿改革创新的良好环境在“三项制度”改革创新前期,尽管大部分员工都能了解到改革创新的重要性,但针对改革创新迫切性的了解不够,依然觉得改革创新步伐大、速度更快、趋势猛,一时难以理解和承担。
在有一些机关人员的心中中,煤矿都还没到不变生存条件的程度,对“三项制度”改革创新的现行政策仅仅盲目跟风的听从。
对于这类状况,大家从抓员工的品德教育、观念更新下手,进一步采用多种多样切实可行的主题教育方法,提高机关人员对实行“三项制度”改革创新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的了解,全力构建改革创新、加速发展趋势的深厚气氛。
一是机构全矿机关人员全方位学习贯彻上级领导一系列改革创新工作中会议精神和有关现行政策。
二是分次机构有关工作部门工作人员赴优秀公司开展现场学习培训调查。
三是以进行促“三转”、树“三观”专题教育主题活动为突破口,机构员工开展各种各样方式的交流会和大讨论,进一步采取措施对策,把研讨、探讨的全过程变为员工思想大解放、意识大升级的全过程,从而把观念统一到“早改早获益、晚改就处于被动”的了解上去,为大力开展“三项制度”改革创新奠定了牢靠的观念基本,另外也为煤矿各层面改革创新工作中构建了优良的团队氛围。
二、立足于自主创新,科学运作,勤奋产生加速煤矿发展趋势的聘用制大家坚持不懈“多创经济效益是贤能,求真务实是善人,苟且偷安是庸才,违法违纪是坏蛋”的考量优秀人才规范,立足于本身具体,在学习培训参考优秀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经验的基本上,以自主创新奋发进取的精神实质,紧紧围绕构建公平交易气氛,搭建职位激励机制,全力推动“三项制度”改革创新。
煤矿三项制度

煤矿三项制度是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三个重要制度,包括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责任制度:责任制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和权益。
主要包括:●领导责任:煤矿企业负责人及相关领导层对安全生产负总体责任,要带头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管理责任:各级管理人员要按照规定行使好管理权限,组织实施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达成。
●员工责任:员工要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发现风险隐患及时上报,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演练。
2.考核制度:考核制度是对煤矿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的手段,以激励和督促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主要包括:●安全目标考核:对煤矿企业按照规定设定的安全生产目标进行考核,根据完成情况给予奖励或处罚。
●安全责任考核: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
3.奖惩制度:奖惩制度是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依法依规对表现优秀和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奖励和惩处的制度。
主要包括:●安全生产奖励:对煤矿企业和个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进行表彰和奖励,以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安全生产惩处: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发生事故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和责任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以起到警示和震慑的作用。
这些煤矿三项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能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且为持续改进和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矿井三项制度改革发展的调研报告

矿井三项制度改革发展的调研报告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炭产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然而,煤炭生产的过程中,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了加强煤炭安全生产,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我国煤炭行业开展了矿井三项制度改革。
本文将对矿井三项制度改革情况进行调研并发表报告。
一、矿井三项制度矿井三项制度是指矿山企业必须执行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尾矿库环保验收制度”,对于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企业应当划分责任、强化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要求各煤炭企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要求申请颁发许可证,保障煤炭生产过程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尾矿库环保验收制度主要是对煤炭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
二、矿井三项制度改革情况2.1 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我国煤炭企业要求各级管理者都要带头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并对管理者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
实践中,各级管理者已经开始着手实践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管理要求,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同时,各类矿井均明确了生产过程中的职责划分,实现了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的目标。
2.2 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我国煤炭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要求,煤炭企业需要申请颁发许可证,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接受相关监管。
本次调研中,我们对不同级别的煤炭企业申报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企业对于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申报情况良好。
所有企业均已按照要求进行申报,符合国家要求的许可证均已颁发。
2.3 尾矿库环保验收制度尾矿库环保验收制度主要是为了提升煤炭行业的环保水平。
目前,国家对于煤炭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以致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加强环保工作。
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各煤炭企业均已按照国家环保要求在尾矿库建设和投入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和把关。
同时,各企业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全力保障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三项制度内容

第一篇安全生产岗位责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职责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必须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对本单位预防安全生产事故,职业病危害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职业病危害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
必须接受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情况实施的依法监管:1、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应负的总体负责人;2、依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4、持续具备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5、按国家有关政策提取安全技措费,专款专用,确保资金投入满足安全生产条件需要;6、依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7、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预案,教育职工自觉承担安全生产义务;8、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管教育从业人员按照规则佩戴、使用;9、对重大危险源实施有效检测监控;10、预防和减少作业场所职业危害;11、安全设施、设备(包括特种设备)符合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按规定定期进行技术检测检验;12、依法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操作岗位应急措施;13、及时发现治理和消除本单位事故隐患;14、积极采用先进安全生产技术、设备和工艺,提高安全生产科技保障水平;15、保证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依法实施“三同时”;16、同意协调管理承包、承租单位安全生产工作;17、依法参加工作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18、按时足额交纳风险抵押金;19、按要求上报安全生产事故做为抢险救援妥善处理对事故死亡人员依法赔偿等事故善后工作;2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职责。
企业法人代表承诺职责企业法人代表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1、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业技术标准和有关安全规程,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煤矿三项制度

煤矿三项制度煤矿是我国能源工业的支柱产业,煤矿生产安全一直是国家和企业关注的重点。
在煤矿生产中,煤矿三项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制度,对于确保煤矿生产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煤矿三项制度是指“三违”治理制度、三大工程制度和三重管理制度。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煤矿三项制度。
一、三违治理制度“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操作,是煤矿生产中最常见的违规行为,也是事故发生的根源。
三违治理制度通过规范和约束作业人员的行为,加强对“三违”行为的监管和惩处,有效遏制了煤矿生产中的违规行为,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1.1违章指挥违章指挥是指煤矿生产中领导干部或管理人员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现场管理规定,擅自指挥、调度或布置生产任务和工作安排,不听从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建议,以及违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违章指挥等行为。
对于违章指挥行为,煤矿将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以示警戒,确保煤矿生产安全。
1.2违章作业违章作业是指煤矿生产中作业人员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作业规程,违规操作设备、违规施工、违规使用工具和设备、违规作业等行为。
煤矿通过建立违章作业管理台账,加强对违章作业行为的排查和治理,对违章作业行为进行严肃追究,坚决杜绝违章作业行为的发生。
1.3违章操作违章操作是指作业人员在煤矿生产中违反操作规程,擅自操作设备、车辆或工具,未经操作资格认证或未按规定进行操作等行为。
煤矿通过加强对违章操作行为的监管和培训,规范作业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操作人员具备操作技能和资质,减少违章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保障生产安全。
二、三大工程制度三大工程制度是指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三个关键工程,即安全生产标准化工程、安全技术工程和安全文化建设工程。
这三大工程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通过加强对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和技术进步的推动,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水平和管理效率。
2.1安全生产标准化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工程是指以国家、行业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为依据,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包括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设施、安全培训教育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
国有煤矿三项制度改革新作为——陕北矿业涌鑫公司沙梁煤矿之实践

34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0年第10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实现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陕煤集团陕北矿业公司涌鑫矿业按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在新建和运营沙梁煤矿的过程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355”运营管理模式。
按照“党建引领、国有品质、市场机制”的内涵主线,变革“党建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控”5大模块,打造“机构简约、技术实用、资源共享、工作精致、效率先进”的高效矿井。
严控机构和人员数量建矿之初,沙梁煤矿就按照组织机构扁平化、机构数量精简化、劳动用工最小化的基本原则,力争实现劳动效率最大化,严格控制机构和用工数量。
全矿只设5位领导班子成员(矿长兼党总支书记、总工程师以及主管安全、生产和机电的副矿长各1人),4个职能部门(生产技术科、安全监督科、党建管理科、经营综合科)以及5个生产区队(综采队、综掘队、机电运输队、通风维护队、生产生活运维队)。
沙梁煤矿主要通过对内和对外两条外包路径,实现机构精简化和劳动用工最小化。
一是充分依托上级公司提供的各种专业服务,以内部外包方式减少机构和人员数量。
比如,在设备设施管理方面,煤矿仅组织实施小型配件、材料购置及日常设备的维修,生产设施设备、大型配件购置及设备大修等则委托给上级公司涌鑫矿业。
地质勘查、技术改造、沉陷区治理等一些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煤炭销售和选煤工作以及后勤服务与安全保卫工作等,同样委托涌鑫矿业承担。
二是将部分工作外包给外部其他专业服务提供商,减少对内部机构和人员的需要。
比如,35蒸吨锅炉和选煤厂,暂时对外委托承包运行,采取包工包料的大包形式,由矿方进行岗位定员,人工费核算不得超过定员人数。
此外,沙梁煤矿还规定,即使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和定编定员方案出现岗位空缺,也要优先通过兼职和包岗形式补充,只有在确实需要招录人员时才会制定相应的劳动用工计划,包括用工原因、岗位说明和用工数量等内容,经集团公司批准后,委托陕北矿业公司统一招录。
2021版煤矿安全生产三项制度

2021版煤矿安全生产三项制度目录第一部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煤矿安全综合管理制度- 1 -一、矿长安全承诺制度- 1 -二、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 5 -三、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6 -四、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度- 11 -五、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13 -六、安全奖惩制度- 17 -七、矿图审查制度- 20 -八、矿井重点工程环节管控制度- 22 -十、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36 -十一、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45 -十二、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49 -十三、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 53 -十四、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62 -十五、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63 -十六、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 70 -十七、井下劳动组织定员制度- 73 -十八、带班领导带班下井制度- 75 -十九、领导带班下井档案管理制度- 82 -二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83 -二十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 93 -二十二、“三违”管理制度- 102 -二十三、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 126 -二十四、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分析处理制度- 132 -二十五、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138 -二十六、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139-二十七、安全生产承诺制度- 141 -二十八、安全生产群防群制度- 142 -二十九、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 144 -第二章煤矿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工作制度- 150 -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150 -二、预测预报制度- 161 -三、地测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165 -四、地测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 166 -五、图纸的审批、发放、回收和销毁制度- 167 -六、资料收集、整理、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169 -七、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制度- 170 -八、四量管理制度- 173 -九、瓦斯地质图管理制度- 176 -十、先探后掘有疑必探管理制度- 178 -第三章煤矿开采及顶板管理制度- 181 -一、顶板管理制度- 181 -二、工作面变化管理制度- 205 -三、采煤工作面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206 -四、采煤工作面支护材料设备配件备用制度- 211 -五、掘进工程质量考核制度- 213 -六、井巷维修制度- 223 -第四章煤矿通风管理制度- 225 -一、“一通三防”专业技术管理制度- 225 -二、矿井“以风定产”管理制度- 227 -三、“一通三防”责任制度- 228 -四、矿井通风管理制度- 232 -五、通风系统管理制度- 250 -六、巷道贯通管理制度- 256 -七、局部通风管理制度- 260 -八、井下局部通风机停风管理制度- 267 -九、盲巷管理制度- 268 -十、通风安全仪器仪表计量检定和调校管理制度- 269 -十一、测风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272 -十二、通风设施管理制度- 273 -十三、通风设施检查、维修管理制度- 281 -十四、矿井定期测风管理制度- 285 -十五、通风系统巡视检查制度- 287 -十六、专用回风巷巡视及管理制度- 289 -十七、巷道测风管理制度- 291 -十八、矿停风、停电管理制度- 294 -第五章煤矿瓦斯防治管理制度- 296 -一、防治瓦斯技术管理制度- 296 -二、矿井瓦斯治理管理制度- 297 -三、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管理制度- 302 -四、瓦斯超限管理制度- 303 -五、瓦斯超限应急处置制度- 308 -六、瓦斯超限管理制度- 311 -七、瓦斯治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312 -八、瓦斯抽采管理制度- 313 -九、瓦斯排放管理制度- 333 -十、瓦斯异常情况分析报告制度- 337 -十一、光学瓦检器、瓦检器校正仪的管理、维修、检查制度- 341 -十二、瓦斯检查制度- 342 -十三、瓦检员交接班制度- 351 -十四、瓦斯报表审查制度- 353 -十五、瓦斯报表审批制度- 354 -十六、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制度- 356 -十七、承压区及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瓦斯抽采管理制度- 400 -十八、防突技术管理制度- 403 -十九、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报告制度- 413 -二十、防突工作保障制度- 414 -二十一、防突措施督促检查制度- 415 -二十二、综合防突措施实施、检查、验收、审批管理制度- 417 -第六章煤矿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424 -一、综合防尘管理制度- 424 -二、粉尘检测管理制度- 444 -第七章煤矿防灭火管理制度- 450 -一、防灭火管理制度- 450 -二、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制度- 474 -三、束管监测系统管理制度- 478 -四、气体采样分析及报告管理制度- 480 -五、注氮防灭火的管理制度- 482 -六、注水防灭火的管理制度- 486 -七、井上、下消防材料库管理制度- 488 -八、火区管理制度- 489 -九、火区密闭管理制度- 493 -十、井下动火管理制度- 494 -第八章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管理制度及调度管理制度- 496 -一、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496 -二、安全监控瓦斯数据异常处理报告制度- 525 -三、瓦斯曲线分析制度- 528 -四、瓦斯预警分析制度- 530 -五、瓦斯监测装置安装、维护、调试、回收管理制度- 536 -六、安全监控设备、器材检查及维修管理制度- 540 -七、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542 -八、人员定位系统异常情况上报处理制度- 549 -九、携带便携式甲烷检定仪的的管理制度- 550 -十、应急广播管理制度- 554 -十一、监测监控值班人员管理制度- 559 -十二、调度指令管理制度- 563 -十三、调度管理制度- 564 -十四、调度员交接班制度- 575 -十五、调度值班制度- 576 -十六、调度紧急撤人制度- 578 -第九章煤矿井下爆破管理制度- 581 -一、井下爆破管理制度- 581 -二、爆炸物品领退管理制度- 593 -三、电雷管编号管理制度- 598 -四、爆破材料丢失及材料销毁管理制度- 601 -五、爆破材料储存及运输管理制度- 603 -第十章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 606 -一、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606 -二、水害预测预报管理制度- 620 -三、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621 -四、探放水工作管理制度- 623 -五、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 626 -六、水害应急处置制度- 629 -七、雨季巡视制度- 631 -八、紧急情况下及时撤出井下人员制度- 632 -九、雨季期间重点部位巡视检查制度- 633 -十、雨季“三防”管理制度- 636 -十一、防治水安全确认制度- 637 -十二、水害防治各级岗位责任制- 638 -第十一章煤矿运输提升管理制度- 657 -一、矿井运输管理制度- 658 -二、运输设备运行、检修、检测管理制度- 672 -三、运输安全设施检查、试验管理制度- 674 -四、轨道线路检查、维修管理规定- 677 -五、辅助运输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680 -第十二章煤矿电气及通信管理制度- 681 -一、矿井机电管理制度- 681 -二、矿井供电管理制度- 702 -三、停、送电管理制度- 719 -四、设备设施检查、维修保养制度- 735 -五、电气试验测试制度- 736 -六、机电设备电缆管理制度- 757 -七、机电事故统计分析制度- 760 -八、防爆设备入井安装验收管理制度- 763 -九、乳化液泵站管理制度- 765 -十、油脂管理制度- 766 -十一、机电配件管理制度- 768 -十二、阻燃胶带管理制度- 769 -十三、杂散电流管理制度- 775 -十四、钢丝绳管理制度- 777 -十五、设备包机管理制度- 784 -十六、交接班制度- 785 -十七、巡回检查制度- 785 -十八、设备保护试验制度- 786 -十九、要害场所管理制度- 787 -第十三章煤矿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787 -一、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787 -二、应急值守制度- 791 -三、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792 -四、应急信息报告和传递制度- 795 -五、应急投入及资源保障制度- 797 -六、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799 -七、应急演练制度- 806 -八、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809 -九、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制度- 816 -十、安全避险设施管理和使用制度- 818 -十一、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829 -十二、自救器管理制度- 831 -十三、事故现场处置管理制度- 835 -第十四章煤矿班组安全管理制度- 844 -一、班前、班后会和交接班制度- 844 -二、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和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846 -三、班组学习制度- 853 -四、民主管理班务公开制度- 854 -五、“手指口述”管理制度- 855 -六、入井安全宣誓制度- 858 -第十五章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860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860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865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867 -四、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 869 -五、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871 -六、职业病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872 -七、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 873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874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875 -十、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报告制度- 880 -十一、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881 -十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882 -十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886 -十四、职业病危害安全举报制度- 888 -十五、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制度- 889 -十六、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890 -十七、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892 -十八、有毒有害岗位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893 -十九、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895 -第二部分XX县老沙田煤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01 -第一章煤矿领导安全生产岗位岗位责任制- 901 -一、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01 -二、矿长(总经理)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03 -三、总工程师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08 -四、安全副矿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12 -五、生产副矿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13 -六、机电副矿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14 -第二章煤矿副总工程师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16 -一、地测副总工程师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16 -二、安全副总工程师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18 -三、通风副总工程师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19 -四、生产(采掘)副总工程师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20 -五、机电副总工程师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21 -第三章煤矿职能科室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23 -第一节矿调度室- 923 -一、矿调度室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23 -二、矿调度室调度主任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25 -三、调度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26 -四、监测室值班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27 -五、人员定位系统值班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29 -六、监测队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30 -七、井下监测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32 -八、监测机房值班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34 -九、瓦检器维修调校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35 -十、人员定位设备检修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36 -十一、通信设备维护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37 -十二、便携式维修调校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38 -十三、应急广播系统维护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39 -第二节生产技术科安全生产岗位岗位责任制- 940 -一、生产技术科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40 -二、生产技术科科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41 -三、生产技术科组长(分管采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43 -四、生产技术科组长(分管地测、防治水)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44 -五、生产技术科技术员(采掘、设计)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45 -六、地质防治水技术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47 -七、测量技术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48 -第三节通风科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49 -一、通风科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49 -二、通风科科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50 -三、通风科副科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52 -四、通风科技术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54 -五、气体采样分析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55 -六、通风科队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56 -七、通风科副队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58 -八、瓦检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59 -九、通风设施砌筑维修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61 -十、风筒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62 -十一、瓦斯抽放队队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63 -十二、瓦斯抽放泵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64 -十三、防突队队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65 -十四、防突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66 -十五、测风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67 -第四节安全科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68 -一、安全科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68 -二、安全科科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70 -三、安全科副科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71 -四、安全科技术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72 -五、安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74 -第五节机运科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75 -一、机运科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75 -二、机运科科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76 -三、机运科副科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77 -四、四大件电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78 -五、水泵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79 -六、主扇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80 -七、压风机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81 -八、主绞车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81 -九、信号把钩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82 -十、机电维修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83 -十一、架空乘人装置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84 -十二、胶带输送机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85 -十三、刮板输送机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87 -十四、机车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88 -十五、机车维护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89 -十六、机车充电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90 -十七、轨道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91 -十八、翻车机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92 -十九、绞车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93 -二十、运料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94 -二十一、电气实验组组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95 -二十二、井下检修班班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96 -二十三、井下变电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97 -二十四、电气试验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998 -二十五、矿灯充电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00 -二十六、井下变电所班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01 -二十七、井下变电所值班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02 -二十八、井下检修电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03 -二十九、电钳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04 -第六节人力资源科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05 -一、人力资源科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05 -二、人力资源科科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06 -三、人力资源副科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08 -四、劳动统计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09 -五、档案管理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09 -第七节物资供应科安全生产责任制- 1010 -一、物资供应科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10 -二、物资供应科科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11 -三、物资供应科副科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12 -四、仓库主任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13 -五、仓库管理员岗位责任制- 1014 -六、材料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15 -第四章工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16 -第一节采煤队- 1016 -一、采煤队队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16 -二、采煤队跟班队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17 -三、采煤队验收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19 -四、刮板输送机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20 -五、胶带输送机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21 -六、泵站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23 -七、打眼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24 -八、放炮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25 -九、采煤队运料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26 -十一、端头编、回撤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28 -十二、浮煤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29 -第二节掘进队- 1030 -一、掘进队队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30 -二、机电副队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32 -三、掘进跟班队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33 -四、掘进队验收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35 -五、打眼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36 -六、放炮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37 -七、锚杆机(锚索机)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38 -八、掘进机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39 -九、机电维护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41 -十、电气完好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42 -十一、敲帮问顶负责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42 -十二、架棚支护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43 -十三、锚杆(锚索)支护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44 -十四、临时支护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45 -十五、喷浆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46 -十六、运料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47 -十七、风、水管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48 -第三节巷修队- 1049 -一、巷修队队长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49 -二、巷修跟班队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51 -三、巷修队验收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52 -四、锚杆机(锚索机)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53 -五、巷修机电维护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55 -六、敲帮问顶负责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55 -七、架棚支护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56 -八、锚杆(锚索)支护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57 -九、临时支护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58 -十、喷浆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59 -十一、运料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60 -十二、灌浆机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61 -第四节机电运输队- 1062 -一、机电运输队队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62 -二、机电运输队副队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63 -三、机电运输队跟班队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64 -四、刮板输送机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65 -五、胶带输送机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66 -六、机电维护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68 -七、电焊、气割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69 -八、水泵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70 -九、机电维护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71 -第五节打钻队- 1071 -一、打钻队队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72 -二、班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73 -三、钻机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74 -四、封孔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75 -五、机电维护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76 -第六节其他- 1077 -一、炸药库管理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77 -二、井口检身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78 -三、瓦斯泵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79 -四、注氮泵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80 -五、噪音、粉尘检测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81 -六、综合防尘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82 -第五章救护队- 1083 -一、兼职救护队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83 -二、兼职救护队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84 -三、兼职救护队副队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85 -四、兼职救护小队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86 -五、兼职救护队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87 -六、救护车司机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88 -七、氧气充填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89 -八、库房管理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90 -九、电话值班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1090 -第三部分XX县老沙田煤矿安全操作规程- 1092 -第一章采煤部分- 1092 -一、柔性掩护支架掩护支架采煤操安全作规程- 1092 -二、安全员安全作规程- 1097-三、瓦检员安全作规程- 1098 -四、运料工安全作规程- 1099-五、打眼工安全作规程- 1101-六、爆破工安全作规程- 1103-七、采煤工安全操作规程- 1111 -八、手动回柱器安全操作规程- 1113 -九、刮板输送机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1115 -十、皮带输送机司机安全作规程- 1117 -十一、泵站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1118 -十二、攉煤工安全操作规程- 1121 -第二章掘进、巷修部分- 1123 -一、掘进机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1123 -二、爆破工安全操作规程- 1127 -三、锚喷支护工安全操作规程- 1132 -四、混凝土喷射机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1138 -五、锚杆(索)机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1140 -六、架棚工安全操作规程- 1143 -七、锚杆支护工安全操作规程- 1150 -八、砌喧支护工安全操作规程- 1152 -九、巷道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1158 -十、掘进钻眼工安全操作规程- 1164 -十一、掘进质量验收工安全操作规程- 1167 -十二、气动扳手(风炮)安全操作规程- 1169 -十三、掘进机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1171 -第三章机运部分- 1174 -一、刮板输送机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1174 -二、胶带输送机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1177 -三、调度绞车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1180 -四、运料工安全操作规程- 1183 -五、钢丝绳检查工安全操作规程- 1186 -六、电机车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1188 -七、蓄电池机车充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1193 -八、信号把钩工安全操作规程- 1196 -九、推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1207 -十、架空乘人装置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1210 -十一、翻车机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1212 -十二、铺轨工安全操作规程- 1214 -十三、矿灯充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1216 -十四、矿灯维护工安全操作规程- 1218 -十五、矿车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 1219 -十六、变电所配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1222 -十七、变电所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1224 -十八、电钳工安全操作规程- 1227 -二十、四大件设备维修电钳工安全操作规程- 1231 -二十一、主提升绞车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1233 -二十二、主通风机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1236 -二十三、空气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 1238 -二十四、通讯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1243 -二十五、防爆电气设备安装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1249 -二十六、电气试验工安全操作规程- 1253 -二十七、电气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1255 -二十八、“五小”电器业务小组安全操作规程- 1259 -二十九、电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260 -三十、水泵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1261 -三十一、电缆工安全操作规程- 1264 -第四章一通三防部分- 1267 -一、测风员安全操作规程- 1267 -二、风表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1274 -三、局部通风机安装工安全操作规程- 1276 -四、局部通风机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1277 -五、风筒工安全操作规程- 1280 -六、通风设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1286 -七、瓦检员安全操作规程- 1294 -八、瓦斯仪器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1299 -九、钻探工安全操作规程- 1306 -十、瓦斯管路安装维护工安全操作规程- 1313 -十一、抽放瓦斯观测工安全操作规程- 1319 -十二、防突工安全操作规程- 1321 -十三、测尘工安全操作规程- 1326 -十四、洒水灭尘工安全操作规程- 1329 -十五、煤层注水工安全操作规程- 1330 -十六、气体分析员安全操作规程- 1332 -十七、自救器发放工安全操作规程- 1338 -十八、隔爆设施安装工安全操作规程- 1342 -第五章地质测量部分- 1343 -一、地质观测工安全操作规程- 1343 -二、水文地质观测工安全操作规程- 1357 -三、测量工安全操作规程- 1370 -第六章监测监控部分- 1393 -一、安全监测工安全操作规程- 1393 -二、人员定位系统值班员安全操作规程- 1400 -三、监测中心值班员安全操作规程- 1402 -四、瓦检器维修调校员安全操作规程- 1404 -五、人员定位设备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1411 -六、通信设备维护工安全操作规程- 1414 -七、应急广播系统维护工安全操作规程- 1419 -第七章其它工种操作规程- 1421 -一、炸药库管理工安全操作规程- 1421 -二、井口检身工安全操作规程- 1422 -三、瓦斯泵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1423 -四、ZDY-750型液压钻机安全操作规程- 1427 -五、ZDY2300型钻机安全操作规程- 1431 -六、ZDYLR4000履带式钻机安全操作规程- 1435 -七、注氮工安全操作规程- 1439 -八、灌浆工安全操作规程- 1444 -第一章煤矿安全综合管理制度一、矿长安全承诺制度根据《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5号、《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相关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认真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要求,积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和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努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结合矿实际情况,制定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三项制度改革为矿井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工作汇报|煤矿三项制度是什么
激发活力催生动力“三项制度”改革为矿井发展带来新的生机杨村矿资源匮乏,条件不如大矿,多年来“引不进、留不住”人才的问题,严重束缚和制约着矿井的快速发展。
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我们坚持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刻实践“不求最大,只求更好”的核心理念,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创新绩效分配模式,激活内部劳动力资源,为矿井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用之不竭的源动力。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营造推进矿井改革的良好氛围在“三项制度”改革初期,虽然大多数职工都能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对于改革紧迫性的认识不足,仍然感觉改革步子大、速度快、势头猛,一时难以理解和承受。
在有些干部职工的心目中,矿井还没有到不改不能生存的地步,对“三项制度”改革的政策只是盲目的顺从。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抓职工的思想教育、观念更新入手,切实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增强干部职工对推行“三项制度”改革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大力营造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
一是组织全矿干部职工全面学习贯彻上级一系列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政策。
二是分批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人员赴先进企业进行实地学习考
察。
三是以开展促“三转”、树“三观”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组织职工进行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和大讨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把座谈、讨论的过程变成职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的过程,进而把思想统一到“早改早受益、晚改就被动”的认识上来,为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矿井各方面改革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立足创新,科学运作,努力形成加快矿井发展的新机制我们坚持“多创效益是能人,真抓实干是好人,无所作为是庸人,违法乱纪是坏人”的衡量人才标准,立足自身实际,在学习借鉴先进企业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以创新进取的精神,着眼于营造公平竞争氛围,构建岗位竞争机制,大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一)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评价机制。
我们分别制订出台了《杨村煤矿劳动力资源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和《杨村煤矿管理人员动态考核实施意见》,在全矿干部职工中大力推行末位淘汰制。
在对职工考核方面,把劳动用工权下放到基层,基层单位可随时对达不到考核标准的职工,按照本单位职工总数4%的比例实行末位淘汰。
由各单位领导、车间工会主席和职工代表等组成的民主评议小组负责对每位职工按工作业绩、技术水平、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等8项内容进行百分制量化打分,打分最低者,进入矿教培中心转岗培训。
培训期满一个月后,经考核合格者,可根据实际岗位需要,按照“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原则竞争上岗。
转岗培训期间,培训人员1-3个月内执行每人每月600元的培训工资,4-6个月内
执行每人每月500元的培训工资,6个月后仍未上岗的,由矿统一安置,既激发了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又保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和活力。
我们坚持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仅2003年就有178名职工转岗培训,形成了“淘汰—待岗—培训—提高—上岗”的流动机制,彻底破除了“一岗定终身”的僵化机制,使矿井待岗率始终保持在4%左右,有效促进了职工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对管理人员考核方面,变年度考核为季度动态考核,坚持以德、能、勤、绩四个方面11个要素为考评内容,区分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档次,把每季度考核结果直接与下个季度、月度综合奖励挂钩,并作为年终末位淘汰的重要依据。
2003年年初,我们又进一步完善了《管理人员考核办法》,在考核方式上,把主管和分管领导评议、职工群众民主评议、部门、同事之间相互评议与平时工作业绩四个方面紧密结合,既提高了考核过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又保证了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在考核内容上,把考核重点由重结果向既重过程又重结果转变,由重学历等客观基础条件向重业务技能、工作质量和实绩转变,做到了“平时严考核,分配靠实绩”。
全年分别对43名优秀管理人员进行了奖励,对21名人员进行了处罚。
两年来,我们坚持先是不称职的被淘汰下岗,后是虽基本称职但缺乏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也被淘汰下岗,先后共有62名管理人员和21名中层干部被淘汰下岗或降职使用。
一年一度的比例淘汰,给矿井每一个管理人员以挑战、考验、锻炼和压力,从而
形成了“不改革、不提高、不发展就等于自我淘汰”和“无功便是过”的观念,在竞争中管理人员队伍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高。
(二)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我们大胆创新分配形式,坚持效益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原则,以按劳分配为基础,淡化工资、奖金概念,实行规范化的经营责任制考核,不论是管理岗位还是生产岗位,均打破工资、奖金界限,实行捆绑浮动考核,建立了集浮动性、激励性、自主性于一体的分配新机制。
对生产单位实行定额管理,以分计酬;辅助单位与一线挂钩,实行联产计酬;对生产辅助单位的管理人员实行职务工资制,考核方式与安全生产、质量效益等多项指标复合挂钩,支付方式与单位职工收入脱钩,做到封顶保底不保低,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对机关科室、后勤单位实行工资包干、自主绩效分配;对安全、质量监督和检查科室人员,工资与生产效益脱钩,只与安全、质量挂钩。
新的分配制度彻底打破了分配差距不大、固定工资占大数的格局,2003年,生产辅助单位管理人员最高收入达到4.8万元,最低收入为3.2万元。
通过调整职工收入分配结构,充分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原则;适当拉大收入差距,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使员工的劳动报酬与岗位职责、岗位贡献、岗位责任紧密联系起来;合理拉开职工收入中基本工资部分与直接同贡献挂钩的浮动工资部分的比例,这种分配结构既容易被广大职工特别是工龄长的职工所接受,更体现了向实际能力和贡献倾斜的改革精神,使分配制度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同时,针对大中专毕业生这
一特殊群体,我们制定了《杨村煤矿关于大中专毕业生上岗工作的规定》,明确规定,全日制大学本科生见习期满后可直接上一般管理岗;全日制大学专科生见习期满后可上后备管理岗。
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出良好的内部环境。
(三)形成人尽其才的工作局面人才是企业得以快速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大力培育“人人是才,人尽其才”的人才观,结合矿井自身实际,按照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研究制订了《杨村煤矿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对全矿所有管理岗位制定岗位工作标准、技能要求、上岗条件,符合条件的职工均可报名竞争。
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不唯资历。
同时,进一步做好各级管理人员的人才储备工作,建立了在工作能力强、政治素质高、德才兼备的职工中选拔培养后备管理人才的制度,在工作中给他们压担子,适时鼓励他们竞争领导岗位。
近年来,在竞聘上岗的中层管理人员中,有27名是从后备人才中产生的。
在新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约束下,形成了人尽其才的工作新局面,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三、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矿井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由于“三项制度”改革工作是自上而下推进的,改革从干部人事制度入手,不称职的中层干部和管理人员首先要下岗,一般职工有能力的也可以竞争管理岗位,这种改革的次序使职工容易理解和接受,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大大增强。
通过近几年来的精心运作,切实取得了显著的效
果:一是思想观念明显转变。
经过几年不断深化、完善“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了就业岗位靠竞争、管理人员上下靠业绩、收入分配多少靠贡献的新机制,形成了“有为才有位,有位须有为”的岗位观。
职工的思想观念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意识和竞争向上的意识,力争上游成为每个职工自觉的行动,真正从过去的“要我干”变成了“我要干”,使矿井充满了生机,始终保持着进取的精神和旺盛的活力。
二是职工素质明显提高。
通过每年不断的末位淘汰和竞争上岗,对每一个干部职工都是一个极大的鞭策,促进每个人加紧学习,不断超越自我,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在竞争中不断攀登新的台阶,为矿井的改革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是形成良好发展环境。
矿井“三项制度”改革工作的强有力推动,促使领导干部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创新意识明显增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那些存有“等靠要”思想、观念落后、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管理者很快会被调整,而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管理者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督促、支持和激励,可以放心大胆地开展工作。
四是矿井经济效益增长。
“三项制度”改革为矿井快速发展提供了源动力。
2003年,矿井生产煤炭125.06万吨,完成掘进进尺8286米,实现了产销平衡,销售收入2.79亿元,实现利润4560万元。
截止到今年4月13日,已实现安全生产106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