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二) 化学常用计量

合集下载

02专题二 化学常用计量.docx

02专题二   化学常用计量.docx

A组限时:20分钟1.(2019广东惠东中学第一次调研,8)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 mL 0.1 mol·L-1的CH3COOH 溶液中,H+的数目为0.01N AB.标准状况下,22.4 L一氯甲烷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4N AC.N A个羟基和N A个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相等D.标准状况下,22.4 L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其原子总数为2.5N A1.B A项,该CH3COOH 溶液中n(CH3COOH)=0.1 L×0.1 mol·L-1=0.01 mol,由于CH3COOH部分发生电离,则H+的数目小于0.01N A,错误;B项,标准状况下22.4 L CH3Cl 为1 mol,含有3 mol C—H键和1 mol C—Cl键,则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4N A,正确;C项,1个—OH中含有9个电子,1个OH-中含有10个电子,则N A个羟基和N A个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之比为9∶10,错误;D项,标准状况下,22.4 L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为1 mol,所含氧原子总数介于2N A~3N A,错误。

【方法技巧】计算有机基团中电子总数的方法:有机基团呈电中性,因此计算有机基团所含电子总数时,只要把各原子的电子数相加即可。

例如,1个—OH的电子数为8+1=9个,1个—CH3的电子数为6+1×3=9个。

2.(2019四川成都第一次诊断,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 L 0.1 mol·L-1 CH3COONa 溶液中,CH3COO-的数目为0.1N AB.6.4 g Cu与过量的浓硫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C.0.1 mol的13C中,含有0.6N A个中子D.标准状况下,22.4 L H2与254 g I2充分反应,形成2N A个H—I键2.B A项,该溶液中n(CH3COONa)=1 L×0.1 mol·L-1=0.1 mol,但由于CH3COO-发生水解反应,则CH3COO-的数目小于0.1N A,错误;B项,Cu与浓硫酸反应时,Cu元素由0价升高到+2价,6.4 g Cu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则与足量浓硫酸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2N A,正确;C项,1个13C原子中含有7个中子,则0.1 mol 13C中含有0.7N A个中子,错误;D项,标准状况下,22.4 L H2与254 g I2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二者发生反应:H2(g)+I2(g)⇄2HI(g),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则形成的H—I键小于2N A个,错误。

最新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最新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解析] 本题中涉及的知识点有两个,即氧化还 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确定和元素质量 分数的计算,可见这两个知识点在高考复习 中要引起格外的重视。考后分析,很多考生中 了命题陷阱误选A,其原因是未理解pH的定 义,溶液的pH是指溶液中总的c(H+)或总的 c(OH-),与溶质的化学式无关,所以OH-的数 目不应为0.2 NA。选项B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5.稀释定律
(1)如用V1、V2、c1、c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 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 有:c1V1=c2V2。
(2)如用m1、m2、w1、w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 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 有:m1w1=m2w2。
考情分析:1.化学常用计量是化学计算的基础。贯穿于高中化学始终,是每 年高考的必考内容,通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形式出现,高考主 要考查对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 加德罗常数等基本概念的理解,相互关系及计算应用。
4.气体溶质溶于水中制得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在标准状况下,1 L水中溶解某气体VL,所得溶液密度为,则:
c
n V
V / 22.4 10001V / 22.4M
1000V
22400MV
,
1000
w
m(溶质) m(溶液)
100% V / 22.4M 10001V / 22.4M
100%
MV 100%。 22400MV
选项C求解的关键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 NaCl+NaClO+H2O,在标准状况下当有1 mol Cl2 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nA,C正确。选项D 中应注意到Fe3+是弱碱阳离子,在水中易水解,因此 在溶液里含有Fe3+的数目小于0.1 nA,D错。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 g 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个H2分子B.1 mol 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 A个SO3分子C.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H2混合气中含N A个原子D.3 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 A个电子答案D解析由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知,23 g(即1 mol)Na与足量H2O反应可生成0.5N A个H2分子,故A错误;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是SO2而不是SO3,故B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即1 mol)N2和H2的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原子,故C错误;Fe―→Fe3O4,可以看作铁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83价,故3 mol Fe失去电子数为(83-0)×3N A=8N A,故D正确。

2.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20.0 g重水(2H2O)中所含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0N AB.标准状况下,11.2 L戊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8N AC.1.0 L 0.1 mol·L-1 Cu(NO3)2溶液中含有的Cu2+数目为0.1N AD.常温常压下,22.4 L C2H4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4N A答案A解析2H2O分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0,20.0 g 2H2O为1 mol,所含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0N A,A项正确;戊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B项错误;由于部分Cu2+发生水解,故1.0 L 0.1 mol·L-1 Cu(NO3)2溶液中含有的Cu2+数目小于0.1N A,C项错误;题述条件不是标准状况,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D项错误。

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1 mol Cl2与足量NaOH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11.2 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小于2N AC.1 mol碳烯(··CH2)所含电子数目为6N AD.t℃时,1 L pH=6的纯水中含有OH-的个数为10-6N A答案C解析Cl2和NaOH的反应为歧化反应,1 mol Cl2完全反应转移1 mol电子,即转移的电子数为N A,A正确;常温常压下,11.2 L甲烷的物质的量小于0.5 mol,则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小于2N A,B正确;1 mol碳烯中含8 mol 电子,即含8N A 个电子,C错误;pH=6的纯水中c(H+)=10-6mol·L-1,而纯水显中性,故纯水中c(OH-)=10-6 mol·L-1,则OH-的物质的量为n=cV=10-6 mol·L-1×1 L =10-6 mol,个数为10-6N A,D正确。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
审题时注意的细节: 审题时注意的细节:
1 .物质的状态 .物质的状态 H2O: 常温液态;标况液态\固态 常温液态;标况液态\ SO3: 标况固态(16.8℃ 标况固态( 摩尔质量: 2. 摩尔质量: D2O、T2O 、18O2 原子个数: 3. 原子个数: 稀有气体 、臭氧 、白磷 4.失电子数: 4.失电子数: 失电子数 H2O2 、Na2O2 44.8℃) , 44.8℃) 烃: C≤4 气态;5~16 液态 气态;
2004上海 2004上海20 上海20
AB
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 是: A.质量相等 密度不等的N 质量相等、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 等体积等密度的CO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 C.等温等体积的 等温等体积的O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等压等体积的 等压等体积的N 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1)计算式: 计算式:
c B=
cB =
nB
V
1000×ρ×ω M
溶解度
S ×100% 饱和溶液 ω= 100+ S
2) 溶液的稀释: 溶液的稀释:
溶质的量不变
c1 ⋅ v1 = c2 ⋅ v2 m1⋅ω1 = m2 ⋅ω2
练习
标准状况下,AL氯化氢气体溶于 氯化氢气体溶于1L 标准状况下,AL氯化氢气体溶于1L 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g· 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g·mL-1,则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100% a%=36.5A/(36.5A+22400) , % ( %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c=1000ρA/(36.5 A+22400)mol·L-1 ( )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专题二 化学常用计量2.化学量之间换算时要注意的问题(1)“一个中心”:以物质的量为中心。(2)“两个前提”:在应用Vm=22.4 L/mol 时,一定要符合“标准状况”和“气态”这两个前提条件(混合气体也适用)。3)“三个关系”:①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电子等)数目间的关系(如CH4气体中的分子数与C 、H 原子数,质子、中子、电子数、共价键数等);②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前者符号为M,单位是g/mol,后者符号为Mr,单位是1,二者在数值上相等);③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数之间的关系。(4)“四个无关”: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考点2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1.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2.注意的问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时除从正面考查外,还常设置干扰选项,增加试题的难度,考查思维的严密性。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1 mol 任何粒子的数目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不因温度、压强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2)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时,首先要判断物质在所给温度和压强下是否为气体,若物质为非气态则不能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3)阿伏加德罗定律既适用于气体纯净物,也适用于混合气体。若为混合气体,则组成成分间不能发生反应,如2NO+O2=2NO2不适用;也不能存在化学平衡,如2NO2=N2O4不适用。 考点3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与换算()/()1000,10001/1000,100(100)1000100?1000.2.S B B n m M m aq w w c V V MV M c M w n S M S c S V M S cM S cMρρρρρ========++=-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的换算5.稀释定律(1)如用V1、V2、c1、c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有:c1V1=c2V2。(2)如用m1、m2、w1、w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有:m1w1=m2w2。 100/22.41000,13.:w 100%4.,,1 L V L,,:10001/22.4224001000()/22.4()10001/22.422400%100%10000S Sn V V c V M V MV m V M w m V M MV MVρρρ+===⨯+⨯+⨯=⨯+⨯=+=⨯⨯=⨯⨯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之间的换算饱和溶液中。气体溶质溶于水中制得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在标准状况下水中溶解某气体所得溶液密度为则溶质溶液%。。

专题02化学常用计量(高考押题)-2021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专题02化学常用计量(高考押题)-2021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1.设NA为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25℃时,1L pH =11的氨水中OH-为0.001 N AB. 标准状况下,2.24 L SO3的氧原子数为0.3N AC. 4.6 g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 7N AD. 3.6gD2O所含质子数为2N A【答案】A摩尔质量为20g/mol,3.6gD2O的物质的量为0.18mol,所含质子数为1.8N A,故D错误;答案为A。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含16 g氧原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的δ键数目为2N AB. 3.9 g Na2O2晶体中含有0.15N A个离子C. 常温常压下,5 g D2O含有的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均为2.5N AD. 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混合气体分子数小于2N A【答案】A【解析】A.含16 g氧原子的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为1632/molgg=0.5mol,根据1mol二氧化硅中含4molSi-Oδ键可知,0.5mol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的δ键数目为2N A,故A正确;B.Na2O2晶体中含有Na+和O22-,0.05molNa2O2晶体中含有0.15N A个离子,故B正确;C.一个D2O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均为10,5g D2O的物质的量为520mol=0.25mol,所以5 g D2O含有的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均为2.5N A,故C正确;D.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根据反应方程式2SO 2+O22SO3可知,所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大于2mol小于3mol,即混合气体分子数大于2N A,故D错误;故选D。

3.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5℃、l0IKPa下,N A个C18O2分子的质量为48gB. 标准状况下,22.4L HF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C. 1mol白磷(P4)分子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为4N AD. 1L0.1 mol/L的NaClO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l N A【答案】A【解析】A、N A个分子,其物质的量为1mol,其质量为1×48g=48g,故正确;B、标准状况下,HF不是气体,故错误;C、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4个P处于顶点,1mol白磷分子中含有化学键物质的量为6mol,故错误;D、NaClO溶液中有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即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大于0.1mol,故错误。

专题二 化学中常用计量

专题二 化学中常用计量

专题二化学中常用计量题组一、选择题1. [2023全国甲卷,6分]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0.50mol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6.5N AB. 标准状况下,2.24LSO3中电子的数目为4.00N AC. 1.0LpH=2的H2SO4溶液中H+的数目为0.02N AD. 1.0L1.0mol⋅L−1的Na2CO3溶液中CO32−的数目为1.0N A[解析]异丁烷的结构简式是HC(CH3)3,含13个共价键,故0.50mol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13×0.5N A=6.5N A,A正确;标准状况下SO3为固体,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B错误;1.0LpH=2的H2SO4溶液中n(H+)=1.0L×10−2mol⋅L−1=0.01mol,H+的数目为0.01N A,C错误;Na2CO3溶液中CO32−部分水解,故1.0L1.0mol⋅L−1的Na2CO3溶液中CO32−的数目少于1.0N A,D错误。

2. [2023辽宁,3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S+2KNO3+ 3C K2S+N2↑+3CO2↑。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11.2LCO2含π键数目为N AB. 每生成2.8gN2转移电子数目为N AC. 0.1molKNO3晶体中含离子数目为0.2N AD. 1L0.1mol⋅L−1K2S溶液中含S2−数目为0.1N A[解析]CO2的结构式为O C O,1个CO2中含有2个π键,但没有指明CO2所处状况,其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所含π键数目也无法计算,A项错误;每生成1molN2转移电子数为12N A,则每生成2.8g(0.1mol)N2,转移电子数为1.2N A,B项错误;0.1molKNO3晶体中含有0.1molK+和0.1molNO3−,所含离子数目为0.2N A,C项正确;S2−会发生水解,故1L0.1mol⋅L−1K2S溶液中S2−数目小于0.1N A,D项错误。

专题2 化学常用计量

专题2 化学常用计量

专题2化学常用计量1.(2017·云南检测二)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环己烷所含非极性键的数目为6N AB.1.7 g 羟基(—OH)所含电子的数目为10N AC.1 L 1 mol/L NH4NO3溶液中含NH+4的数目为N AD.将2.24 L Cl2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1N A答案 A解析环己烷分子中只含有6个C—C键是非极性共价键,则1 mol环己烷所含非极性键的数目为6N A,故A项正确;1.7 g 羟基(—O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每个羟基含有9个电子,则所含电子的数目为0.9N A,故B项错误;NH+4在水溶液中要水解,1 L 1 mol/L NH4NO3溶液中含NH+4的数目小于N A,故C项错误;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并且氯气跟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D 项错误。

2.(2017·淄博一模)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8 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B.常温常压下,0.3 mol NO2完全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C.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有N A个CCl4分子D.常温下,1 L 0.1 mol/L CH3COONH4溶液中NH+4离子数为0.1N A答案 B解析18 g重水(D2O)的物质的量是=18 g20 g/mol=0.9 mol,D2O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含有的电子数为9N A,A项错误。

3NO2+H2O===2HNO3+NO反应中,3 mol NO2反应转移电子2 mol,0.3 mol NO2完全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B项正确。

四氯化碳在标准状况不是气体,22.4 L CCl4物质的量不是1 mol,C项错误。

常温下,1 L 0.1 mol/L CH3COONH4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1 L×0.1 mol/L=0.1 mol,NH+4水解,NH+4离子数少于0.1N A ,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训练(二) 化学常用计量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3·汕头三模)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物理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 )B.甲: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乙: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C.甲:固体的体积;乙:固体的密度D.甲: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乙:溶液体积解析A项,n=NN A;B项,n=VV m;C项,只能求出此固体的质量,不能求其物质的量;D项,n=cV。

答案 C2.(2012·湖北八校联考)某氯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①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12ab②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maN A mol ③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mol ④a g该氯原子所含质子数是17 mol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①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各种氯原子在自然界所占的原子百分含量算出来的平均值,不是某种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②m g该氯原子的原子个数为ma,物质的量为maN A mol;③N A个该氯原子的质量为aN Ag,即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mol;④a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N Amol,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7N A mol,质子数为17。

答案 D3.(2013·广东卷)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8 g O2含有4n A个电子B.1 L 0.1 mol·L-1的氨水中有n A个NH+4C.标准状况下,22.4 L盐酸含有n A个HCl分子D.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 A个电子解析8 g O2的物质的量是0.25 mol,每个O2分子所含电子数是16,则8 g O2含有4n A个电子,A项准确;NH3·H2O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故溶液中NH+4小于n A个,B项错误;标准状况下,盐酸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实行计算,且HCl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盐酸中无HCl分子,C项错误;1 mol Na被完全氧化时,不论生成Na2O还是Na2O2,都失去n A个电子,D项错误。

答案 A4.(2013·江苏卷)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 AB.78 g苯含有C===C键的数目为3 N AC.常温常压下,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D.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解析ClO-能发生水解,故1 L 1 mol/L的NaClO溶液中ClO-的数目小于N A,故A错误。

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B错误。

14 g N2与CO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所含原子数等于N A,C准确。

在反应3NO2+H2O===2HNO3+NO中,若有3 mol NO2与水反应转移2 mol电子,标况下6.72 L NO2为0.3 mol,转移电子数为0.2N A,故D错误。

答案 C5.(2013·海淀期末)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A.46 g乙醇中含有的化学键数为7N AB.1 mol氯气和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C.1 mol OH-和1 mol —OH(羟基)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9N AD.10 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Na+、CO2-3总数为3N A解析A项,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5个C—H键、1个C—C键、1个C—O 键和1个H—O键,共8个化学键,46 g乙醇为1 mol,含有的化学键数为8N A;B项,Cl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1 mol电子;D项,部分CO2-3发生水解,Na +、CO2-3总数小于3N A。

答案 C6.(2013·大连双基测试)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22.4 L 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一定是N AB.标准状况下22.4 L丙烷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8N AC.常温常压下,32 g O2和32 g O3所含氧原子数都是2N AD.常温下,1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是0.1N A解析选项A,未标明气体所处的状态,无法计算,A错误;选项B,1个丙烷分子中含有10个共用电子对,B错误;选项C,质量一定的O2和O3所含氧原子数相等,C准确;选项D,因为NH+4水解,所以1 L 0.1 mol/L 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小于0.1N A,D错误。

答案 C7.(2013·南京一模)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5.6 L CH4含C—H键数目为N AB.常温常压下,100 g 17% H2O2水溶液含氧原子总数为N AC.标准状况下,5.6 L O2与适量Na加热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N A D.常温常压下,14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气体,含碳原子总数为N A 解析A项,不是标准状况,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实行计算,A错;B项,H2O2水溶液中的H2O中也含有氧原子,故氧原子总数大于N A,B错;C项,当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6 L22.4 L/mol×2=0.5 mol,即0.5N A,C错;D项,因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故14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气体中碳原子总数为N A,准确。

答案 D8.(2012·安徽联考)如图所示,分别向密闭容器内可移动活塞的两边充入空气(已知空气体积占整个容积的1/4)、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若将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

活塞先左弹,恢复原温度后,活塞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

则原来H2、O2的体积之比可能为( ) A.2:7 B.5:4C.2:1 D.7:2解析通过计算可求得H2、O2的体积之比为7:2或4:5。

答案 D9.(2013·长春一调)下列实验操作过程能引起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①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时,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②用量筒量取5.0 mL 溶液时,俯视读数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④质量分数为10%和90%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配制50%的硫酸溶液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解析 ①偏高,②偏低,③偏低,④偏高,故选项B 准确。

答案 B10.(2013·郑州质检)一定温度下,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 、SO 2、SO 3和O 2。

已知:SO 2、SO 3都能被碱石灰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加热硫酸铜粉末直至完全分解。

若硫酸铜粉末质量为10.0 g ,完全分解后,各装置的质量变化关系如表所示。

装置A(试管+粉末) B C 反应前42.0 g 75.0 g 140.0 g 反应后 37.0 g 79.5 g 140.0 g)A .4CuSO 4=====△4CuO +2SO 3↑+2SO 2↑+O 2↑B .3CuSO 4=====△3CuO +SO 3↑+2SO 2↑+O 2↑C .5CuSO 4=====△5CuO +SO 3↑+4SO 2↑+2O 2↑D .6CuSO 4=====△6CuO +4SO 3↑+2SO 2↑+O 2↑解析 干燥管B 中吸收的是SO 2、SO 3,其质量之和为4.5 g ,O 2质量为42.0 g -37.0 g -4.5 g =0.5 g ,故CuO 质量为10.0 g -4.5 g -0.5 g =5.0 g ,由此可推知反应物与部分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关系,即n (CuSO 4) :n (CuO) :n (O 2)=10.0 g 160 g/mol : 5.0 g 80 g/mol :0.6 g 32 g/mol=4:4:1`,故只有A 项准确。

答案 A二、填空题(共50分)11.(15分)实验室需要0.1 mol·L -1 NaOH 溶液450 mL 和0.5 mol·L -1硫酸溶液500 mL ,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填序号)。

A .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B .贮存溶液C .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D .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E.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F.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g。

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准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0.1 mol·L-1。

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0.1 mol·L-1。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mL的量筒最好。

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实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五种仪器分别为烧瓶、量筒、分液漏斗、胶头滴管、容量瓶,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烧瓶和分液漏斗,还需要烧杯、玻璃棒。

(2)容量瓶不能用于贮存、加热溶液,它只有一个刻度线,也不能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3)因无450 mL的容量瓶,配制NaOH溶液只能用500 mL的容量瓶,m(NaOH)=c·V·M=0.1 mol·L-1×0.5 L×40 g·mol-1=2.0 g,定容仰视刻度线,造成加水较多,浓度偏低,洒落溶液会造成溶液浓度偏低。

(4)由稀释前后物质的量相等,V(浓)=c(稀)·V(稀)c(浓)=0.5×0.51 000×1.84×98%98L=0.2518.4L=13.6 mL,选用15 mL的量筒最好,误差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