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凝材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合集下载

胶凝材料的用途

胶凝材料的用途

胶凝材料的用途胶凝材料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领域的重要材料,其用途多种多样。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胶凝材料的主要用途。

一、混凝土制品混凝土是一种以胶凝材料为基础、石料、砂子、水等为骨料的复合材料,广泛用于建筑领域。

混凝土制品包括混凝土板、混凝土管、混凝土砖等。

混凝土板广泛应用于地板、墙板、屋顶等建筑结构,其具有承重能力强、耐久性好的特点。

混凝土管主要用于排水系统中,如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等。

混凝土砖常用于建筑墙体的搭建,其具有隔热、隔声等优点。

二、水泥制品水泥是胶凝材料的一种,主要用于建筑领域。

水泥制品包括水泥板、水泥砖、水泥管等。

水泥板主要用于墙体、地板等建筑结构,其具有防火、防潮等特点。

水泥砖常用于建筑墙体的搭建,其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

水泥管主要用于排水系统中,如排水管道、下水道等。

三、粘结剂胶凝材料在建筑领域中作为粘结剂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胶凝材料可以用于粘结砖块、瓷砖等建筑材料,使其紧密相连,增加建筑结构的强度。

其次,胶凝材料也可以用于粘结钢筋与混凝土,构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提高建筑物的承重能力。

此外,胶凝材料还可以用于粘结外墙保温材料,增加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四、修补材料胶凝材料还常用于修补工程中。

例如,胶凝材料可以用于填补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孔洞,修补损坏的建筑物。

此外,胶凝材料还可以用于修补道路表面的坑洞、裂缝,提高道路的平整度和安全性。

五、防水材料胶凝材料在防水工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胶凝材料可以用于涂覆建筑物的屋顶、墙面等,形成一层防水层,防止雨水渗透。

此外,胶凝材料还可以用于修补水池、水塔等水工建筑物的漏水问题,提高其密封性能。

六、路面材料胶凝材料在道路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胶凝材料可以用于制作水泥路面,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此外,胶凝材料还可以用于修补道路表面的裂缝、坑洞,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胶凝材料在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领域的用途十分广泛。

通过制作混凝土制品、水泥制品等,胶凝材料能够构建出坚固耐用的建筑结构。

什么是胶凝材料

什么是胶凝材料

什么是胶凝材料胶凝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在建筑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胶凝材料是指在水的存在下,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石灰、硅酸盐、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及其它材料的混合物。

胶凝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石灰、石膏、粉煤灰、矿渣粉等。

它们在水的存在下能够凝结成坚固的体积稳定的块状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领域。

水泥是一种常见的胶凝材料,它是由石灰石、粘土和矿石经过研磨、混合、煅烧等工艺制成的粉状物质。

水泥主要用于混凝土、砂浆、砌块、砖等建筑材料的粘结剂。

石灰是另一种常见的胶凝材料,它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主要用于制备砂浆、砌块、砖等建筑材料。

石膏是一种硫酸盐类胶凝材料,它主要用于制备石膏板、石膏砂浆等建筑材料。

粉煤灰和矿渣粉是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它们可以代替水泥部分使用,降低混凝土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资源浪费。

胶凝材料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耐久性和抗压性。

它们能够与骨料、水和外加剂等材料形成坚固的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胶凝材料在混凝土中起到粘结骨料的作用,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胶凝材料还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在水利工程中,胶凝材料还可以用于加固土石坝、修复水泥渠道等工程,保障水利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使用胶凝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材料的配合比例、施工工艺和养护条件。

合理的配合比例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施工工艺包括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养护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它们会影响混凝土的凝结和强度发展,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

总的来说,胶凝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耐久性和抗压性,能够保障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使用胶凝材料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配合比例、施工工艺和养护条件,确保施工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

大体积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

大体积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研究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强度和耐久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是关键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将水泥、骨料等原料固定在一起,形成具有强度和耐久性的混凝土结构。

因此,大体积混凝土胶凝材料的用量对混凝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大体积混凝土胶凝材料的用量进行探讨。

一、理论分析1.1 胶凝材料的种类及作用胶凝材料是指能够将水泥、骨料等原料固定在一起的物质。

在混凝土中,主要使用的胶凝材料有石膏、硅酸盐类矿物(如粉煤灰、矿渣)、高铝酸盐等。

这些胶凝材料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使水泥颗粒之间产生化学结合力。

(2)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3)调节混凝土的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温升速率。

(4)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和抗侵蚀性。

1.2 胶凝材料与水化产物的关系胶凝材料与水泥反应生成水化产物,如CaO-SiO2系统、Ca(OH)2-SiO2系统和CaCO3-SiO2系统。

这些水化产物在混凝土中形成了许多复杂的多相体系,如硅酸钙水合物、铝酸钙水合物等。

这些多相体系对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具有重要作用。

1.3 胶凝材料用量的影响因素胶凝材料的用量对混凝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胶凝材料的种类、胶凝材料的细度、胶凝材料的含水量、胶凝材料与水泥的反应速度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二、实践探讨2.1 胶凝材料用量的计算方法胶凝材料的用量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法、公式法和概率法。

经验法是根据工程实践中的经验数据,通过对比试验确定胶凝材料的用量;公式法则是根据理论计算得出的胶凝材料与水泥的反应方程,通过计算得出胶凝材料的用量;概率法则是根据概率统计原理,通过大量试验数据得出胶凝材料的用量。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采用经验法和公式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胶凝材料的用量。

2.2 胶凝材料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某工程为例,通过对比试验得出了石膏、粉煤灰和矿渣三种胶凝材料的用量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水泥影响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收缩和泌水的主要因素

水泥影响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收缩和泌水的主要因素

一、水泥组分中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的主要因素采用现场制备混凝土时,混凝土从加水搅拌到正常使用完毕,通常只需要很短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一般很小,通常不予考虑。

采用商品混凝土时,新拌混凝土从出搅拌站到浇筑完毕,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因此不得不考虑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

如果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太大,即便所配置的混凝土流动性再好,也很难保证正常施工。

一般来说,水泥凝结时间越快,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越快。

对水泥凝结时间影响最为显著是C3A含量和石膏掺量。

C3A含量高的水泥凝结快,有可能引起较快的坍落度损失。

C3A含量与石膏掺量应该有一个匹配关系。

当C3A含量与石膏掺量都较低时,水泥浆体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凝结。

当C3A含量与石膏掺量都较高时,水泥浆体也能有一个正常的凝结时间。

当C3A含量高石膏掺量低或C3A含量低石膏掺量高的水泥,水泥浆体则表现为较快的凝结。

二、水泥组分中影响混凝土收缩的的主要因素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一般表现为收缩。

质量好的砂、石料体积稳定性好,对混凝土收缩变形影响不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变形的主要原因是水泥石的收缩变形。

对水泥石自收缩影响较大的有:C3A含量、石膏掺量、碱含量、水泥粉磨细度、颗粒分布、混合材品种。

C3A的收缩变形是较大的,当有石膏存在时,C3A不仅与水反应,更重要的是与石膏反应。

生成水化硫铝酸钙,因而可能产生膨胀,而不是收缩。

水泥的碱含量越高,所形成的水泥石的干缩变形也将越大。

一般来说,水泥颗粒较细,或者水泥的颗粒分布较窄时,水泥基材料的干缩变形较大。

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干缩变形是较大的,在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尤其注意早期养护,如养护不当,很容易产生裂缝。

而粉煤灰水泥的干缩变形则较小。

三、水泥组分中影响混凝土泌水的主要因素水与固体颗粒的分离称为泌水。

当泌水严重时,表面混凝土含水量较大,硬化后表面混凝土强度明显低于下面混凝土的强度,甚至在表面产生大量容易剥落的“粉尘”。

无机胶凝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无机胶凝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无机胶凝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一、前言无机胶凝材料是指一类通过化学反应在水中形成胶凝体的无机物质,如硅酸盐、氧化物、氢氧化物等。

这类材料因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久性、抗压强度高、耐火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中。

本文将介绍无机胶凝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二、无机胶凝材料的种类无机胶凝材料的种类较多,根据其成分可分为硅酸盐类、氧化物类、氢氧化物类等。

其中,硅酸盐类材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材料,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水泥、硅灰石等。

硅酸盐水泥是由石灰石、粘土、石膏等原料烧制而成,其主要优点为早期强度高、耐久性好、氯离子渗透性低等;硅灰石是一种矿物质,其主要优点为早期强度高、耐久性好、抗冻性好等。

三、无机胶凝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1. 提高混凝土强度无机胶凝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

硅酸盐水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胶凝体,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硅灰石则可以与水反应形成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硅,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2. 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无机胶凝材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抗硫酸盐侵蚀硫酸盐是混凝土中的一种常见化学物质,会对混凝土造成腐蚀。

硅酸盐水泥具有较好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抗氯离子渗透氯离子是混凝土中的一种常见化学物质,会对混凝土造成腐蚀。

硅酸盐水泥具有较低的氯离子渗透性,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抗碳化混凝土中的碳酸盐反应会导致混凝土的碳化,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硅酸盐水泥具有较好的抗碳化性能,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 提高混凝土的耐火性无机胶凝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火性。

硅酸盐水泥和硅灰石都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保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4. 促进混凝土的早期龄期无机胶凝材料可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龄期,使混凝土更快地达到设计强度。

硅酸盐水泥具有较好的早期强度,可以使混凝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设计强度。

混凝土胶凝材料浆体含量

混凝土胶凝材料浆体含量

混凝土胶凝材料浆体含量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浆体含量通常是指水泥、石灰和其他胶凝材料在混凝土中的总体积或质量百分比。

这个含量对混凝土的性能和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主要有水泥、粉煤灰、矿渣粉、膨胀剂等。

浆体含量的确定通常是通过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来实现。

设计配合比考虑了混凝土中每种原材料的质量或体积比例。

以下是一般的计算公式:
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强度要求:不同的工程项目可能对混凝土的强度有不同的要求。

胶凝材料的含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

2. 耐久性:胶凝材料的种类和含量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例如抗渗性、耐冻融性等。

3. 工作性:胶凝材料的含量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包括施工性、可抹平性等。

4. 成本:胶凝材料通常是混凝土中的昂贵成分之一,因此需要在保证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尽量控制成本。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的设计通常由工程师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和环境条件进行,确保混凝土在使用中能够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的措施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的措施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强度的措施混凝土强度是混凝土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水泥的种类和用量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不同种类和用量的水泥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

普通硅酸盐水泥、高性能混凝土用水泥、复合材料水泥等水泥种类的强度和硬化时间等性能不同,因此混凝土强度也会有所差异。

水泥用量的增加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是过量使用会导致热裂缝和收缩等问题。

二、骨料的种类和粒径骨料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和粒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

粗骨料用量的增加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是过大的粒径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同时,骨料的种类也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影响,常见的骨料种类有石子、砂石等。

三、配合比和拌合时间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拌合时间也对混凝土强度产生着影响。

配合比的合理性对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有重要作用,过多或过少的水泥用量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

拌合时间的长短也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拌合时间过短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过长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四、养护条件和时间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和时间对混凝土强度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影响。

养护时间越长,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养护条件的好坏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过于潮湿或过于干燥的环境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选用高性能水泥选用高性能水泥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性能水泥具有早强、高强的特点,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化时间。

但是,高性能水泥的价格较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二、优化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关键。

在保证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合理增加水泥用量和粗骨料用量,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但是,过度增加水泥用量会导致混凝土收缩和裂缝,需要注意。

三、控制拌合时间控制混凝土的拌合时间也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有效方法。

拌合时间过长会导致混凝土硬化过早,强度下降;拌合时间过短则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

胶凝材料对中低强度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胶凝材料对中低强度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第3 9卷 第 2 O期 2 0 1 3年 7 月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2 0 1 3) 2 0 - 0 1 0 5 — 0 2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 HI T E C T URE
Vo 1 . 3 9 No . 2 0
J u 1 . 2 0 1 3
・1 0 5・
胶 凝 材 料 对 中 低 强 度 混 凝 土 性 能 的 影 响
陶 玲
3 6 1 0 2 7) ( 厦 门天润锦龙建材 有限公 司, 福建 厦门
摘 要: 通过 配制五组胶凝材料 水平不同的混凝土 , 研究 了胶凝材料 以及胶凝材 料的矿 物掺合料比例的不 同对 中低强度混凝 土工 作 性能 、 力学 性能的影响 , 试验结果证 明: 水胶 比不变时 , 适当提高浆体量有利于提高混凝 土的工作 性、 力学性 能及耐久 性 , 在 保证
密度最大 。
实, 试 验得 出将 中石 和大 石按 6 : 4比例混 合均匀 , 碎石 紧密堆 积 4 结果 与讨 论
4 . 1 胶 凝材 料 用量 对 混凝 土工作 性 能的 影响
表 2为混凝 土拌合 物测试 结果 。
表 2 混凝 土拌合物测试 结果
编号 胶 凝材料用量 坍落度 1 h 坍落度
2 1 7 1 9 6
1 7 6 1 7 7
8 0 1 0 1
5 3 5 3
7 6 8 1 O 6 1 6 . 6 4 7 6 7 l O 5 9 6 . 6 4
O . 5 O O . 5 O
3 5 0 3 5 O
最密实理论 , 中石 和 大石 混合 后 其空 隙 率最 小 者混 合 后将 更 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凝材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摘要:由于我国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胶凝材料在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混凝土中,胶凝材料作为辅助材料,通过不同的配比比例,得到混凝土不同的使用性能。

胶凝材料的使用不仅可以提升混凝土的使用性能,更间接提高了工程质量及企业效益。

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胶凝材料对施工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

进而总结胶凝材料在混凝土中的使用方法,以期对混凝土凝胶材料施工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更好的指导生产实践活动。

关键字:混凝土;胶凝材料;影响分析;发展趋势
一、胶凝材料常见的种类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

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胶凝材料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混凝土材料是以“粗集料-细集料-胶凝材料-水”组成的复杂多相体系,所以混凝土的性质与这几种成分是分不开的,其中胶凝材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物质,其常见的主要种类有石灰石粉、天然火山灰、粉煤灰、硅灰、矿渣及磷渣粉等,不同辅助胶凝材料在混凝
土中的作用机理、特殊应用以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具体影响。

二、胶凝材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1.胶凝材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为使混凝土有较高的强度,就要减少硬化水泥浆体中的毛细孔隙,改善水化产物的结构,提高水泥石的结构强度,特别是骨料界面上的硬化浆体的结构强度。

在水胶化较高的普通混凝土中,拌料内大量水份加大了水泥颗粒间的距离,硬化后留下大量毛细孔隙,拌料中过量的水份还有集结在粗骨料表面特别是底面的倾向,水泥石的结构强度因此也不可能很高,而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是水化硅酸钙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为强度较低的六角片状结晶,更使粗骨料界面成为混凝土中的薄弱环节,所以降低混凝土的水胶化和用水量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重要环节。

改善胶凝材料粉体颗粒的级配也是减少混凝土中毛细孔隙的一种途径,目前混凝土工程中应用较多的细掺合料有:硅粉、矿粉、粉煤灰等,细掺合料能很好地填充水泥在凝结和硬化过程中形成的空隙,改善水泥的微孔结构,改善水泥石与骨料之间的界面结构,使混凝土更加密实。

细掺合料在氢氧化钙的激发下具有一定的活性,能与水泥水化产物薄弱结晶氢氧化钙起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并能使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的结晶变得细小。

从根本上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性能,与骨料界面性能,使混凝土的强度得到显著的
提高。

2.胶凝材料对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对于混凝土耐久性的检测中,一般选择的试件达到28d 龄期时,用标准试验方法进行抗压试验,各组试验的坍落度和抗压强度试验。

通过以上的一些指标来确定胶凝材料对混凝土耐久性产生的影响,从而对胶凝材料在耐久性中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

对于混凝土以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的,应该严格控制水泥的使用量,水泥用量应该在规范规定的最大使用量和最小使用量之间,不得超出这一范围,否则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和强度等。

控制水泥的最小用量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控制水泥的最大用量是为了防止水泥的过量引起收缩和水化热过大而产生裂缝。

考虑到混凝土施工工作性的需要,水泥浆体积至少应占25%,若使混凝土性能达最佳均衡水泥浆体积宜占35%。

另外,水灰比过大,混凝土有孔隙,特别是毛细管空隙率增大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水灰比过小,拌和物过于干稠,在一定的施工振捣密实,出现较多蜂窝、孔洞,也会影响其耐久性。

混入的胶凝材料在材料分析中发现,影响了混凝土的电阻率和电荷转移效果。

混凝土电阻率和钢筋钝化膜破坏后的电荷转移电阻随粉煤灰和矿渣的含量提高产生的规律是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测试中电容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与钢筋
的锈蚀面积成正相关,因此利用粉煤灰和矿渣取代部分水泥后,提高了混凝土的电阻率,并降低了钢筋的锈蚀面积和腐蚀速率,但粉煤灰和矿渣的含量均不宜过高。

对于粉煤灰混凝土试件,粉煤灰的掺量不宜高于30%,而对于矿渣混凝土试件,矿渣含量为50%时试件的腐蚀速率最低。

除了以上因素,对于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还有其他一些方面,如砂率过大时,骨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都会增大;砂率过小时,会引起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

二者均会造成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减小,密实度降低,从而降低了耐久性。

胶凝材料使用必须考虑其与水泥的兼容性以及不同品种间
的匹配,胶凝材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来确定,否则会给混凝土带来负作用,影响其耐久性。

三、胶凝材料的未来发展
混凝土外加剂是显示一个国家混凝土技术水平的标志
性产品,在保证我国混凝土工程顺利施工、控制质量方面功效巨大,是我国优质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新型建筑材料。

混凝土外加剂行业潜在市场巨大,发展前景良好
1.绿色技术的发展引导混凝土向节能减排、循环使用的方向发展
混凝土虽然拥有众多优势,但其对环境的影响却不能忽视。

混凝土每年大约消耗15亿吨的水泥和近90亿吨的天然砂石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资源用户,其生产和应
用必将给生态环境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所以混凝土就必然面临这一问题所带来的冲击,可持续经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一系列国家政策要求混凝土必须走绿色之路。

自然就要从水泥和砂石料这两方面着手解决了。

2.新型混凝土材料以工业废料代替水泥以实现节能减排
许多工业废料如煤热电厂排放的粉煤灰、炼钢厂排放的粒化高炉矿渣(磨细)、工业燃煤后留下的未能充分燃烧的煤矸石(磨细),生产硅金属的排放的硅灰等都可以用来部分代替水泥,而不降低混凝土的性能。

3.循环利用工业和建筑垃圾来提高混凝土的绿色度
如果将占混凝土重量80%左右的天然骨料(即砂石料)全部用工业和建筑垃圾代替,将具有重要意义。

将工业废料(如高炉矿渣和煤矸石)和建筑垃圾(如拆迁的废砖和废旧混凝土)破碎后,经过分级、清洗和配比都可以制成再生骨料(即再生砂石),再用其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制成混凝土(即再生混凝土),这种再生骨料的替代率越高,混凝土的绿色度自然就越高。

四、总结
现代科技革命给混凝土的研究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促进。

可以断定,随着混凝土朝着高性能、智能和绿色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随着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而对住房需求的日益增大,混凝土材料必将以其经济、耐久、智能、绿色而持续的为人类的发展浇筑最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家和.矿物质掺合料对高强混凝土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10(3):73-78.
[2] 张德思.矿渣混凝土的长期强度和抗冻融耐久性研究[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2):19-21.
[3] 究[J]. 混凝土,2007(11):69-72.陈益兰,纪涛,丰霞,李毅. 砂浆保水增稠材料的研究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