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教案:《红色中的和谐》

P037 活动区小班《红色中的和谐》教案设计意图《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人、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
画家以一块高纯度的红色平面,限定了整个房间内的空间。
他把室内三度空间的物象,全都描绘在这块二度空间的红色平面上。
他把蓝色的纹样分布在桌布和墙面上,从而在这红色平面上清楚地将那水平的面和垂直的面区分开来。
《红色中的和谐》是以母性为题材的画作,画中的女人温婉贤淑的摆放桌上的水果,旁边黄色、橙色、红色的花朵更是衬托出整幅画温馨的基调。
小班幼儿对家的依恋度远远高于中大班孩子,所以当我们将这幅画呈现给小班孩子欣赏时,她们认为画面中的女人是妈妈,正在为家人准备晚餐。
整幅画采用了大量的红色,墙壁和桌面上又画上了许多的蓝色藤蔓,再用星星点点的绿色和橙色将画面提亮。
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画面的色彩,因为其中用了很多的他们最敏感的三原色。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开展了《红色中的和谐》名画欣赏区。
小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喜欢情境化,所以我们在欣赏区中力求将画中的场景再现(红色的房间、蓝色的藤蔓、桌子、椅子等),增强真实的情境体验和感受。
孩子在玩色、点画、泥塑等大量的操作中增强了与画面精妙之处的对话。
内容概要画面内容初步感知区域环境娃娃家内再现《红色中的和谐》画中的场景:红色的墙面红色的桌子窗外的景色墙面上贴有马蒂斯的画作《红色中的和谐》幼儿行为分析早早来园的孩子发现了今天娃娃家不一样了。
红彤彤的色彩一下子就把孩子给吸引住了。
从孩子们的讨论中,我们发现他们对画面的敏感点有三方面:最熟悉的妈妈小班孩子强烈而温暖的红色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所描绘的蓝色藤蔓活动一材料提供各种形状的红色手工纸(装于盒子内)蓝色颜料(蘸于海绵上)滚珠(置于海绵上)幼儿游戏及分析孩子们能很快地感受到红蓝两色所带来的视觉冲击,那么他们是否能感觉到这两种颜色在一起的美呢?教师选择了小班孩子最喜闻乐见的颜料和手工纸着手。
2024年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精彩教案详案中国红

2024年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精彩教案详案中国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我国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材的第三章节,主题为“中国红”。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中国传统色彩中的红色文化,欣赏红色的美术作品,感受红色的美,学会运用红色进行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中国红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对传统色彩的兴趣。
2. 培养幼儿对红色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幼儿运用红色进行创作的技能,发展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中国红的文化内涵,学会运用红色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红色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掌握红色创作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色美术作品、红色颜料、画纸、画笔、水彩笔、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笔、红色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室内的红色物品,引导幼儿关注红色。
与幼儿讨论红色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国旗、对联、鞭炮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红色美术作品,引导幼儿欣赏,讲解作品中的红色元素。
分析红色在作品中的寓意,如喜庆、热情、活力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尝试使用红色颜料进行调色,掌握红色创作的技巧。
引导幼儿在画纸上创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用红色表现自己的情感。
4. 互动环节(10分钟)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欣赏并发表意见。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提问幼儿关于红色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红色在生活中的意义。
六、板书设计1. 课程主题:中国红2. 教学内容:红色文化、红色美术作品、红色创作技巧3. 教学重点:欣赏红色美术作品,掌握红色创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红色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情感的画作。
2. 答案:作品主题明确,运用红色充分表现自己的情感,色彩搭配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对红色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作技能有所提高,但对红色文化内涵的理解仍有待加强。
红色的和谐

心园·米罗国际美术教育星期~(大班10~12岁)编号:主编:心园·米罗教学研发中心一、命题及说明:课件名称:《红色的和谐》课程说明:以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的绘画作品为主题,用水粉拼贴的方式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要学会举一反三,不能照抄本课件内容,课件仅供参考。
本次课程专注儿童的个性发展,不使用刻意标准限制儿童的创作,以创新的思维刺激儿童去感知、探索和发现,使用趣味性的引导,启发儿童的想象力。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示范、引导、启发式教学二、媒介与材料1、媒介三、导入与热身四、绘画与过程五、评价与展示六、科普与交流科普1、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编辑词条添加义项名所属类别:其他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齐名。
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日(法语,意为"隐宫"),该馆由此而得名。
2、简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里珍藏的历史文物与艺术品,共约270多万件,据说,要看完这么多藏品,要花费27年的时间。
艾尔米塔什原来只是冬宫的一小部分,是1764年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购置多位名家的绘画作品后,存放于艾尔米塔什内,起名为奇珍楼,经过多年的积累,艾尔米塔什的藏品日渐增多,收藏的种类也不再局限于单一。
十月革命以后,整个冬宫归于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3、马蒂斯 - 法国画家编辑词条修改义项名所属类别:文化人物马蒂斯即亨利·马蒂斯。
亨利·马蒂斯(法文:Henri Matisse;又译“马谛斯”,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法国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
马蒂斯生于法国,是毕加索时代最重要的古典现代主义艺术家之一,且是野兽派的领导角色。
野兽派主张印象主义的理论,并促成了二十世纪第一次的艺术运动。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

红色中的和谐
活动准备:欣赏用的名画。
《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
在这里,画家以一块高纯度的红色平面,限定了整个房间内的空间。
他把室内三度空间的物象,全都描绘在这块二度空间的红色平面上。
他把蓝色的纹样分布在桌布和墙面上,从而在这红色平面上清楚地将那水平的面和垂直的面区分开来。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形态的表现上采取一种图形类比的方法。
我们在画上看见,窗外的屋顶,与那把椅子形状相类似;花园里树木弯曲的枝丫,与桌面和墙壁上鹿角形花纹相呼应;而桌布上的花梗与女佣的头发,则用的是同一种简略的线条。
活动过程:一、感知与讲述出示名画——《红色中的和谐》并提问。
1.这张纸上画了些什么?(有人站在桌边,桌上有花瓶,桌旁有椅子,很好看的墙纸……)
2.这张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家,从打开的窗户还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3、这张画画了室内和室外两个地方,室内有那些东西?室外有哪些东西?(室内:人、桌、桌上有花瓶和水果,桌旁有椅子,很好看的墙纸。
室外:粉红色的房子、树和草地、天空、花朵。
)
1。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红色中的和谐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红色中的和谐
作者:侯敏洁
来源:《早期教育(美术版)》2009年第01期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在同—平面上形成的三维空间。
2发现作品中冷暖对比色、
3能仔细观察、专心倾听,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马蒂斯的作品《红色中的和谐》及各种颜色的彩纸。
2多媒体:马蒂斯的画像及作品,音乐《单簧管波尔卡》、《婚礼进行曲》。
活动过程:
1简单说说对冷暖色的不同感觉。
(1)出示蓝色的纸。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蓝色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蓝色给人的感觉是冷冷的感觉,我们把它叫做冷色。
(2)出示红色的纸。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红色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在画中红色给人的感觉是暖暖的感觉,我们把它叫做暖色。
因为红色是暖色,蓝色是冷色,它们给人不同的感觉,他们放在一起就叫冷暖对比色。
2师幼共同欣赏作品(《红色中的和谐》。
(1)出示作品,了解作品中冷暖对比色的运用。
3介绍作品名称及作者,总体说说作品的主要特点。
(1)介绍作品名称及作者。
(2)总体说说作品的主要特点。
提问:除了线条看上去很和谐,还有什么看上去也很和谐?
小结:这幅画中,画家在色彩上运用了冷暖对比色,在构图时把直线与弧线相结合,让人有动静结合的感觉,和谐—致的构图,形成了一副简洁、清晰的画面。
4欣赏马蒂斯的有关作品,尝试欣赏的经验迁移。
活动延伸:
1在生活中寻找对比色和直线、弧线的运用。
大班美术欣赏中国红教案

大班美术欣赏中国红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大班美术欣赏教材第四章《色彩的魅力》中的第二节《中国红》。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红色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寓意,欣赏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红色美术作品,学习运用红色进行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红色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寓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2. 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 引导幼儿运用红色进行绘画创作,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红色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寓意,运用红色进行绘画创作。
重点:欣赏中国红色美术作品,学习红色的绘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色美术作品、红色颜料、画纸、画笔、调色板、投影仪。
学具:红色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红色的故事,引发幼儿对红色的好奇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a. 欣赏红色美术作品,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作品中的红色,让他们感受红色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寓意。
b. 讲解红色的绘画技巧,如红色的调配、运用等。
3. 实践环节:a. 指导幼儿使用红色颜料进行调色,让他们亲自动手实践。
b. 分组进行绘画创作,鼓励幼儿运用红色表现自己的情感。
4. 例题讲解:以一幅红色美术作品为例,分析其色彩搭配和绘画技巧。
5. 随堂练习:幼儿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幅以红色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六、板书设计1. 中国红2. 内容:a. 红色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寓意b. 红色美术作品欣赏c. 红色的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红色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作品需体现红色的情感表达,色彩搭配和谐,具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组织一次红色美术作品展览,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红色的魅力。
b. 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红色的运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c. 邀请家长参与红色主题的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对红色的认知。
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

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大班美术活动红色中的和谐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通过欣赏名画,感受作品中冷暖比照色的运用和直线、曲线的动静比照.通过欣赏画家的画,了解画家的个性和特色.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教案吧.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名画,感受作品中冷暖比照色的运用和直线、曲线的动静比照.2、通过欣赏画家的画,了解画家的个性和特色.活动准备:欣赏用的名画.『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在这里,画家以一块高纯度的红色平面,限定了整个房间内的空间.他把室内三度空间的物象,全都描绘在这块二度空间的红色平面上.他把蓝色的纹样分布在桌布和墙面上,从而在这红色平面上清楚地将那水平的面和垂直的面区分开来.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形态的表现上采取一种图形类比的方法.我们在画上看见,窗外的屋顶,与那把椅子形状相类似;花园里树木弯曲的枝丫,与桌面和墙壁上鹿角形花纹相照应;而桌布上的花梗与女佣的头发,则用的是同一种简略的线条.活动过程:一、感知与讲述出示名画『红色中的和谐』并提问.1.这张纸上画了些什么?〔有人站在桌边,桌上有花瓶,桌旁有椅子,很好看的墙纸〕2.这张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家,从翻开的窗户还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3、这张画画了室内和室外两个地方,室内有那些东西?室外有哪些东西?〔室内:人、桌、桌上有花瓶和水果,桌旁有椅子,很好看的墙纸.室外:粉红色的房子、树和草地、天空、花朵.〕二、分析与解释1.这张画中什么颜色最多?〔红色〕哪些地方是红色的?〔桌布、墙布〕2.用了很多红色,给你什么感觉?〔很暖和、烫、热闹、喜洋洋的〕3.如果画中全用红色是否好看?〔不好看〕那么画画的人除了用红色还用了什么颜色?〔蓝色〕因为红色和蓝色给人不同的感觉,我们称它们为比照色,画中哪些地方用了比照色?〔窗外冷色,室内暖色;人的衣服冷色,人的身后暖色;墙布的花纹冷色,墙布的底色暖色〕4.画中哪些地方用直线?哪些地方用曲线?〔桌、椅、窗框用直线,花纹、窗外的树、人、花瓶用曲线〕看曲线和直线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直线硬邦邦的,像树干一样,不动的曲线像蛇在扭,有翻跟头的感觉,像在动〕1 / 1。
2024年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案中国红

2024年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案中国红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教材,章节为《色彩的世界》。
主要内容为引导幼儿感知和欣赏中国红这一色彩,了解其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并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重点: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绘画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色颜料、画纸、画笔、水彩笔、红色剪纸、红色布料等。
学具:红色画纸、画笔、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红色布料、剪纸等物品布置教室,营造中国红氛围,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这些物品。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如喜庆、热情、吉祥等,并展示红色绘画作品,引导幼儿欣赏。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水彩笔在红色画纸上进行创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中国红。
4.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彼此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6.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让幼儿明白中国红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中国红”为主题,画一幅自己喜欢的事物。
2. 答案:幼儿作品,要求运用红色,体现中国红的象征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感知、创作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美术展览,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开展家庭作业,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创作过程,提高家庭美术教育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并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绘画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幼儿园大班教
案
幼儿园大班名画欣赏:红色中的和谐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名画,感受作品中冷暖对比色的运用和直线、曲线的动静对比。
2、通过欣赏画家的画,了解画家的个性和特色。
活动准备:欣赏用的名画。
《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
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
在这里,画家以一块高纯度的红色平面,限定了整个房间内的空间。
他把室内三度空间的物象,全都描绘在这块二度空间的红色平面上。
他把蓝色的纹样分布在桌布和墙面上,从而在这红色平面上清楚地将那水平的面和垂直的面区分开来。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形态的表现上采取一种图形类比的方法。
我们在画上看见,窗外的屋顶,与那把椅子形状相类似;花园里树木弯曲的枝丫,与桌面和墙壁上鹿角形花纹相呼应;而桌布上的花梗与女佣的头发,则用的是同一种简略的线条。
活动过程:一、感知与讲述出示名画——《红色中的和谐》并提问。
1.这张纸上画了些什幺?(有人站在桌边,桌上有花瓶,桌旁有椅子,很好看的
专注下一代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