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锚杆抗拔试验报告
ASTM D4435 岩石锚杆拉拔试验

Designation: D 4435 – 84 (Reapproved 1998)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ock Bolt Anchor Pull Test1D 4435-84 (1998重新修订版)1. Scope1.范围1.1 The objective of this test method is to measure the working and ultimate capacities of a rock bolt anchor. This method does not measure the entire roof support system. This method also does not include tests for pretension bolts or mine roof support system evaluation.1.1 此测试方法的目的是测定岩石锚杆的工作和极限接受力。
此测试方法不测定整个顶部支护系统。
此测试方法同样不包括要求对锚杆或矿井顶部支护系统进行估计的要求。
1.2 This test method is applicable to mechanical, cement grout, resin, (epoxy, polyester, and the like), or other similar anchor systems.1.2 此测试方法适用于机械学,水泥灌浆,树脂(环氧的,聚酯的和类似的),或其他相似的锚系统。
1.3 The values stated in inch-pound units are to be regarded as the standard.1.3 英寸-英镑单位被看作是标准单位。
1.4 This standard does not purport to address all of the safety concerns, if any, associated with its use.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user of this standard to establish appropriate safety and health practices and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of regulatory limitations prior to use.1.4本规范没有涉及到所有的安全性,如果有,联合使用。
抗浮锚杆试验检测报告

抗浮锚杆试验检测报告目录1. 工程概况 (2)2.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简述 (2)3. 试验方法概述 (4)3.1检测目的 (4)3.2试验依据 (4)3.3试验方法 (5)3.4试验方法与要点 (5)3.5终止试验条件 (5)4.试验过程 (6)5.试验成果 (6)5.1锚杆极限抗拔力T UK确定 (6)5.2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 T确定 (7)5.3粘结强度特征值F确定 (7)6. 结论与建议 (8)附件1、试验锚杆平面位置图1份2、抗拔试验报告青岛理工大学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1. 工程概况华润置地(山东)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青岛华润中心商业一期工程,拟建工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10号,原海军潜艇学院大门南侧。
因拟建场地占地面积大,基底下岩土结构较为复杂,为准确的确定各类岩土的与锚固体间的粘结强度特征值,合理的优化抗浮锚杆的设计方案、节省投资,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确定,在拟建场地内选择有代表性的的岩土体作抗浮锚杆试验,试验方案如表1.1。
抗浮锚杆试验方案表表1.1注浆材料采用普通硅酸盐类水泥(P.O42.5R),浆液水灰比1∶0.5,注浆工艺采用常压一次性注浆,注浆方式自下而上式。
拟建工程由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设计、由华润建筑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总包,受华润建筑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项目抗浮锚杆的试验工作。
2.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简述根据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青岛华润中心商业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现场踏勘资料,基底下的岩层以花岗岩为主,受构造和风化活动的影响,可细分为花岗岩强风化下亚带、花岗岩中风化带、花岗岩微风化带和破碎状花岗岩四个小类型。
花岗岩强风化下亚带:褐黄~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钾长石、石英、斜长石为主,含少量角闪石和黑云母,岩体破碎,矿物蚀变强烈,长石多高岭土化,岩芯手搓呈粗砂~角砾状,部分岩样呈小碎块状,手搓易碎散,标准贯入试验无法连续贯入,工程特性如表2.1所示:花岗岩强风化下亚带工程特性指标表表2.1花岗岩中风化带:褐黄~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钾长石、石英、斜长石为主,含少量角闪石和黑云母,高角度节理及裂隙较发育,节理面呈闭合~微张开状,节理面见长石高岭土、绿泥石化及铁染现象,岩芯呈碎块~短柱~柱状,柱体粗糙,矿物蚀变中等,岩样锤击声暗哑,较易碎,工程特性如表2.2所示:花岗岩中风化带工程特性指标表表2.2花岗岩微风化带: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钾长石、石英、斜长石为主,含少量角闪石和黑云母,矿物蚀变轻微,沿节理面见铁染,岩样多呈短柱~柱状,部分碎块状,柱体较光滑,锤击声音清脆不易碎;部分岩芯节理呈微张状,节理面绿帘石化明显,见明显擦痕,岩芯多沿高角度节理裂隙破碎,以块状~短柱状为主,锤击声音较脆,沿节理面易碎,工程特性如表2.3所示:花岗岩微风化带工程特性指标表表2.3破碎状花岗岩:褐黄色,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钾长石、石英、斜长石为主,含少量角闪石和黑云母,岩体具构造挤压痕迹,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节理面见铁染现象及绿泥石矿物充填,岩样呈碎块~短柱状,矿物蚀变明显,岩块强度较低,锤击易碎散,部分可沿节理面掰开,遇水软化明显,工程特性如表2.4所示:碎裂状花岗岩工程特性指标表表2.43. 试验方法概述3.1 检测目的a. 确定不同岩土类型中试验锚杆的抗拨承载力极限值;b. 确定不同岩土类型中试验锚杆的抗拨承载力特征值;c. 确定不同类型岩土与锚固体的粘结强度特征值f;d. 为设计部门提供基础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
锚杆抗拉拔试验检

锚杆锚固力的计算方法随锚固体形式不同而异,圆柱型锚杆的锚固力由锚 固体表面与周围地层的摩擦力提供;而端头扩大型锚杆的锚固力则由扩座 端的面承力及与周围地层的摩擦力提供。
注:(1)表中qs系一次常压灌浆工艺确定,适用于注浆标号M25~M30;当采 用高压灌浆时,可适当提高。
(2)极软岩: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fp≤5MPa;软质岩: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 度5MPa≤fp≤30MPa硬质岩: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fp≥30MPa。 (3)表中数据用作初步设计时计算,施工时宜通过试验检验。 (4)岩体结构面发育时,取表中下限值。
非预应力锚杆长度一般不要超过l6m,单锚设计吨位一般为l00~400kN,最 大设计荷载一般不超过450 kN。预应力锚杆(索)长度一般不要超过50m,单 束锚索设计吨位一般为500~2500kN,最大设计荷载一般不超过3000kN,预 应力锚索的间距一般为4~10m。
进行锚杆设计时,选择的材料必须进行材性试验,锚杆施工完毕后必须对锚 杆进行抗拔试验,验证锚杆是否达到设计承载力的要求;同时对于遇到的大 型滑坡在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后必须进行至少一年的位移监测。
(1)锚杆总长度为锚固段长、自由段长和外锚段之和。锚杆自由段长度按 外锚头到潜在滑裂面的长度计算,但予应力锚杆自由段长度不小于5.0m; 锚杆锚固段长度按计算确定,同时土层锚杆锚固段长度宜大于4.0m、小于 14.0m,岩石锚杆锚固段长度宜大于3.0m、小于10.0m;如果岩石锚杆承载 力设计值≤250kN,且锚固区段为结构完整无明显裂隙的硬质硬质岩石时, 锚固段长度可用2.0~3.0m。 (2)在无特殊要求的条件下,锚杆浆体一般采用水泥砂浆,其强度设计值 不宜低于M20。
4锚杆的施工
锚杆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锚杆的承载能力和边坡稳定安全,一般在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施工条件和地质条件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认真组织施 工。在施工过程中如遇与设计不符的地层,应及时报告设计人员,以作变 更处理。锚杆施工包括施工准备、造孔、锚杆制作与安装、注浆、锚杆锁 定与张拉等五个环节。
锚杆(索)基本试验完整报告

批准:审核:主检:一、工程概况XXXX珠江道12号工程位于XXXXX,试验锚杆长约10.5 m,水灰比为0.45,注浆压力0.8 MPa。
本工程由XXXXX承担工程设计;由XXXXXX公司承担工程施工;由XXXXXX承担工程监理。
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抽取3根锚杆进行锚杆基本试验,检测位置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商议确定。
试验锚杆参数见下表1二、工程地质情况该场地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由“XXXXXXX有限公司”承担,根据勘察结果,场地地基土工程特性如下表2表2三、试验仪器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见表3表3 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四、试验描述1、锚杆(索)极限抗拔试验采用分级循环加荷,加荷等级及位移观测时间按《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表9.2.3要求进行,见表4表42、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不少于三次,3、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锚头唯一小于0.1mm时,即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否则应延长观测时间,直至锚头位移增量在2h内小于2mm时,方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4、终止条件:(1)、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达到或超过前一级荷载产生位移增量的2倍;(2)、锚头位移增量持续增长;(3)、锚杆杆体破坏。
五、试验数据整理1、编制锚杆基本试验结果汇总表 ;(见附录)2、绘制锚杆基本试验荷载-位移曲线;(见附录)五、检测结论根据各试验点数据及载荷-位移曲线特征,1#、2#、3#、锚杆的承载力极限值分别为228kN、228kN、182kN。
(以下空白)(附录)锚杆基本试验数据汇总表最大加载量: 273 kN 最大位移量: 31.62 mm锚杆基本试验数据汇总表最大加载量: 273 kN 最大位移量: 36.25 mm锚杆基本试验曲线图锚杆基本试验曲线图锚杆基本试验数据汇总表最大加载量: 228 kN 最大位移量: 23.42 mm。
锚杆基本实验检测报告

检测时间:2015年07月04日-2015年07月04日
2.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揭露地层最大深度30m内,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本工程场地地勘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三大类。其中基坑开挖支护影响范围内共涉及到5个大层,包括杂填土①层、粘质粉土②层、卵石⑤层、粉质粘土⑥层、卵石⑦层。
试验编号:T3#
锚孔直径:200mm
锚固段长度:15.0m
试验日期:2015-07-04
循环
加荷增量Asfptk(%)
荷载(kN)
本级位移
(mm)
累计位移
(mm)
本级历时
(min)
累计历时
(min)
第一循环
10
50
0.00
0.00
5
5
30
150
6.13
6.13
10
15
10
50
-3.79
2.34
5
20
--
150
--
--
50
第二循环
50
150
--
200
--
150
50
第三循环
50
150
200
250
200
150
50
第四循环
50
150
250
300
250
150
50
第五循环
50
150
300
350
300
150
50
第六循环
50
150
300
400
300
150
50
6129C 锚杆拉拔检测报告(边坡规范) - 模板

检测报告NO: XXXXXXXX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检测方法:锚杆拉拔试验报告日期:某某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地址:邮编:电话:传真:锚杆试验检测报告MMJC-6129C批准:审核:校核:项目负责:锚杆验收试验检测报告(附录)一、工程及地质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安溪县原凤冠农场用地,场地原始地貌类型为剥蚀低丘坡,本工程除局部地段属土岩混合边坡,坡高14.0~23.0m,边坡岩体类型总体为Ⅳ类,破坏后果严重,安全重要等级属一级。
根据《XXX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土层情况自上而下为:1、粉质粘土:灰黄、灰褐,可塑状,层厚为1.30~5.40m;2、含碎石粉质粘土:棕红、黄褐,可~硬塑状,层厚为1.50~9.80m;3、残积砂质粘土:灰黄色,可~硬塑状,层厚为2.70~13.50m;4、全风化花岗岩:黄褐、灰白色,散体结构,岩体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层厚为2.20~11.30m;5、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黄褐、灰白色,岩芯呈砂砾状,散体结构,岩体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层厚为4.90~24.40m;6、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灰黄、浅灰白色,岩芯呈碎裂状,岩体坚硬程度为软岩,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层厚为8.20~23.40m。
二、试验锚杆参数由业主、监理或设计单位指定,对施工编号为1#、2#、3#、4#、5#的5根锚杆进行验收试验。
上述5根锚杆的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锚杆编号锚杆直径(mm)锚杆长度(m)锚固段长度(m)计算自由段长度(m)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kN)委托最大试验荷载(kN)施工日期试验日期(注:锚杆自由段长度为焊接在锚杆上1根28钢筋700mm的长度)三、试验仪器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出厂编号设备编号仪器系统标定日期有效期千斤顶半年百分表壹年压力表壹年四、试验描述及结果分析试验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GB50330-2013)附录C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抗拔荷载由穿孔油压千斤顶进行逐级加荷,锚杆变形由大量程百分表测读。
锚杆拉拔检测报告

重庆建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预应力锚索抗拔力检测检测报告报告编号:CQJZJC—004项目名称:预应力检测锚索检测工程检测方法:锚杆拉拔检测检测单位公章:重庆建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报送时间:2012年5月18日项目名称:重庆市能源学校新校区基坑支护工程建设单位:重庆中冶建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重庆市设计院监理单位:重庆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勘察单位:重庆市工程勘察院施工单位:重庆中铁建筑有限公司主要检测人:xx报告编写人: xx报告审核人: xx报告批准人:xx提交单位:重庆建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单位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渝州路79号邮编:400041电话:023传真:******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检测目的................................................................2三、检测主要依据............................................................3四、锚杆(索)试验操作要点..................................................4五、锚杆(索)终止加载标准..................................................5六、检测情况分析............................................................6七、检测结论................................................................7八、附图表 (8)一、工程概况受龙湖建筑工程公司委托,重庆能源检测测试中心对三峡广场隧道边坡工程预应力锚索抗拔力进行检测。
锚杆拉拔试验报告

锚杆拉拔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和背景锚杆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固结和坑道支护材料,为确保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进行相应的力学试验。
本次试验的重点是锚杆的拉拔试验,目的是评估锚杆的抗拉性能,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二、试验方法和流程1. 试验材料本次试验选用了两组不同规格和材质的锚杆,分别为直径28mm的HRB400钢筋锚杆和直径32mm的HRB500钢筋锚杆。
2. 试验仪器试验仪器包括拉力试验机、负荷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控制系统等。
3. 试验流程(1)首先对试验所用的锚杆进行清洗和检查,确保无明显缺陷和质量问题。
(2)测量锚杆长度和直径,并计算其截面积和根据规定的拉拔长度和试验荷载,制定试验方案。
(3)将试验杆固定在拉力试验机上,设置试验参数,并开始进行操作。
(4)在试验过程中,实时记录荷载和位移数据,并根据试验标准要求,逐渐增加试验荷载,直至试验杆断裂或试验结束。
三、试验结果和分析下表为两组不同规格和材质的锚杆的拉拔试验数据:| 锚杆类型 | 钢筋直径(mm) | 最大载荷(kN) | 抗拉强度(MPa) || ---- | ---- | ---- | ---- || HRB400 | 28 | 355.2 | 772 || HRB500 | 32 | 451.3 | 893 |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直径为32mm的HRB500钢筋锚杆的抗拉性能优于直径为28mm的HRB400钢筋锚杆,表明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更高的抗拉能力时,应优先选择HRB500钢筋锚杆。
值得注意的是,在试验中,锚杆的断裂往往是由于其受到的荷载超过了其抗拉强度所引起的。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工况和要求,优化加固措施,以确保锚杆能够承受所需的荷载。
四、结论五、参考建议基于本次试验结果,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规格和材质的锚杆,并采用优化的加固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支护效果。
下面提供一些参考建议:1. 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规格和材质的锚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编号:xxxxxxx-00001
XX苑3号楼基坑锚索
验收试验检测报告
xx检测有限公司
xx年x月xxx日
注意事项
1、报告未盖本公司“检测试验专用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本公司“检测试验专用章”无效。
3、报告无批准、审核/批准、校核、编制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缺页无效。
5、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
本检测单位提出。
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工程名称: XX苑3号楼
委托单位: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检测单位:XX检测有限公司检测地点:XX路XX号
检测日期:xx年3月18 日检测资质证书号:
批准/审核:
校核:
编写:
检测:
目录
1、前言 (5)
2、检测仪器设备、方法和标准 (6)
3、试验结果及分析 (6)
4、结论 (7)
5、附图表 (7)
1、前言
XX苑3号楼位于XX号,占地约38212.92m2,建筑面积约17.8万m2。
基坑深度: B区基础标高±0.00相当于绝对标高82.500m,现地面绝对标高为83.76~84.71m,开挖后基坑底标高为74.90 m,基坑深7.75~10.71m; C区基础标高±0.00相当于绝对标高84.8m,现地面绝对标高为85.73~87.1m,开挖后基坑底标高为79.10 m基坑深6.63~8.0m。
基坑部分采用人工挖孔桩和微型桩排桩多层支点支护。
为了检验锚杆的轴向抗拉承载力,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于xx年3月18日对该基坑支护工程的3根锚杆进行了抗拉试验。
各试验锚杆的概况见表1,试验锚杆由监理及有关单位指定。
表1
2、检测仪器设备、方法和依据
2.1试验加载装置
•本次试验采用RSM-JCⅢ2.0静载荷测试仪分级加载,利用支墩承受荷载反力,支墩由工字钢梁组成,千斤顶置于支墩上,对试验锚杆施加抗拔力,用位移传感器测读锚头位移,试验设备均经过xx计量检测研究院的检定,且在有效期内。
2.2试验方法
试验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中有关锚杆验收试验的规定进行。
试验时,初始荷载取锚杆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 U的0.1倍;加荷等级(kN)与观测时间(min)见表2;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3次;达到最大试验荷载后观测15分钟,卸荷至 0.10N U并测读锚头位移。
表2
U
2.3验收标准
①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锚头位移相对稳定。
②锚杆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变形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变形计算值。
2.4检测依据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
3、试验结果及分析
3.1本次检测对该工程共3根锚杆按规范要求进行了验收试验,试验结果汇总表见表3,锚杆试验荷载与位移数据表见附表4~附表6。
根据试验结果,作出的各条试验锚杆荷载-位移(Q~s)曲线见图1~图3。
试验结果汇总表表3
3.2从试验锚杆的试验荷载与位移数据表、荷载—位移(Q~s)曲线可以看出,B8#、B18#试验锚杆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为300kN,B7#试验锚杆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为250kN,试验锚杆的锚头位移与荷载近似线性关系,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受检锚杆锚头位移相对稳定,表明这些试验锚杆轴向受拉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4、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B8#、B18#试验锚杆的轴向受拉承载力均为300kN,B7#试验锚杆轴向受拉承载力为250kN,试验锚杆的轴向受拉承载力均大于或等于其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满足设计要求。
5、附图表
静载试验数据汇总表
工程名称:XX楼基坑锚索拉拔锚杆编号:B8#
测试日期:2013-03-05 锚杆长度(m):30.00 锚杆直径(mm):150
静载试验数据汇总表
工程名称:XX楼基坑锚索拉拔锚杆编号:B18#
测试日期:2013-03-05 锚杆长度(m):31.00 锚杆直径(mm):150
U-δ曲线
静载试验数据汇总表
工程名称:湖北绿地广场锚杆编号:B7#
测试日期:2013-03-05 锚杆长度(m):28.00 锚杆直径(mm):150
现场反馈单
测试人:上岗证编号:
测试人:上岗证编号:
测试人:上岗证编号:
测试人:上岗证编号:
见证人:(甲方、委托方或监理均可)
年月日
1、锚杆试验荷载与位移数据表(附表4~附表6)。
2、Q~s曲线图(图1~图3)。
锚杆试验荷载与位移数据表
锚杆试验荷载与位移数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