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幼儿的记忆试题

合集下载

幼儿心理学各章测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各章测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各章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幼儿心理学2.关键期3.生理成熟二、填空题1.影响幼儿比较多的具体环境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3.动机的基础是人的__________。

4.这种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就是人的活动__________。

5.人的个性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6.心理是__________的机能。

7.__________是心理的内容与源泉。

8.__________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9.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指社会生活条件和__________的作用。

三、选择题1.幼儿心理学中的“幼儿”,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_______。

A.0-3岁B.3-6岁C.6-12岁D.0-18岁2.一个小黑点,有的孩子看后说像蚂蚁,而有的孩子则说像芝麻,但在成人看来那只是一个小黑点。

上述这段话说明________。

A.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带有主观色彩的。

B.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被动的。

C.小孩子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不准确的。

D.成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准备的。

四、简答1.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一、名词解释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二、填空题1.1-3岁是儿童_______、_______的一个重要时期。

2.幼儿前期出现的新的心理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1.3~4岁是学前时期,也是幼儿园小班年龄,这时期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

A.生活范围扩大B.认识依靠行动C.情绪作用大D.爱模仿2.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_______。

A.感觉和知觉B.感觉和记忆C.知觉和记忆D.记忆和想象3.下列关于婴儿动作发展规律不正确的是_______。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5 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5 参考答案

主题5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探寻1 记忆概述一、名词解释1.记忆是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再现是指曾经感知过的事物没有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将其重现出来。

3.再认是指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在面前时,能够回想并辨识出来它是从前感知过的。

4.遗忘是指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再现。

二、单项选择题三、填空题1.识记、保持2.形象3.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4.遗忘5.艾宾浩斯四、判断题1.(√)2.(×)3.(×)4.(√)5.(×)五、简答题1.再认和再现的联系:二者都属于回忆,是回忆的两种不同形式。

再认和再现的区别:①再认回忆的难度比再现回忆的难度低,能再认的不一定再现,但是能再现的一定能再认;②再认事物时是事物重现在面前,进行辨认;再现事物时是事物没有在面前,需要重新回忆进行辨认。

2.机械识记是指对识记内容没有理解,只是根据识记材料的前后顺序等外部联系,采取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是根据识记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联系,通过理解而进行的识记。

3.按照记忆内容划分,记忆种类有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和语词逻辑记忆。

4.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

六、材料分析题该图反映的是心理现象中的遗忘现象,通过该图可以得出遗忘的规律,即首先,记忆一结束,遗忘就开始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呈现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遗忘速度逐渐缓慢;如果不加复习,所学的绝大部分内容将彻底被遗忘。

探寻2 学前儿童的记忆一、名词解释1.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

2.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3.“客体永久性”是指孩子能够知道尽管不能直接看到某个物体,但相信它仍然存在。

二、单项选择题三、填空题1.习惯化、条件反射、重学记忆2.幼年期健忘3.无意记忆4.运动记忆5.无意6.记忆的潜伏期7.动机四、判断题1.(√)2.(√)3.(√)4.(×)5.(√)五、简答题1.①记忆保持的时间逐渐延长;②记忆提取的方式逐步发展;③记忆的容量逐渐增加;④记忆内容的逐渐扩大;⑤记忆的目的和意图逐渐明确;⑥记忆策略逐步形成。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第一节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2、环节包括识记、保持、恢复。

恢复又包括两种形式:再认、再现(回忆)【简答】二、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记忆与知觉的发展记忆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而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

知觉中包括着经验的作用。

知觉的恒常性和记忆有密切关系。

2、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

记忆把知觉和想象、思维联结起来,使儿童能对知觉到的材料进行想象和思维。

儿童最原始的想象和记忆不易区分。

3.记忆与言语的发展儿童学习语言要靠记忆,儿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离不开记忆。

4.记忆与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记忆的发展影响儿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记忆使情感丰富,意志活动稳定。

第二节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一、记忆的发生(一)记忆发生的指标从认知心理学观点看,记忆包括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过程。

判断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与所用指标有关。

前语言时期儿童的记忆,一般采用三个指标:1.习惯化;2.条件反射;3.重学记忆。

(二)记忆发生的时间1.习惯化不学而能。

新生儿出生不久即出现对刺激物的习惯化,这是原始的记忆因素。

2.自然条件反射发生于出生后10天左右;人工条件反射出生1~3天的新生儿即可形成。

采用指标不同,判定记忆发生的时间也稍有不同,但不论用何种方法或指标进行研究,都可肯定,新生儿期已经出现了记忆。

【简答】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一)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1.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依次出现;2.记忆的潜伏期延长,即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3.由“幼年健忘”到出现可保持终生的记忆。

幼年健忘:指3岁前的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

(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1.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部都是再认性质的记忆;2.整个学前期,再现都落后于再认;3.再现在两岁左右出现,再认和再现的差距随年龄增长而缩小;4.再认依赖感知;再现依赖表象。

学前心理学记忆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记忆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记忆试题及答案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学科,其中记忆是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份关于学前心理学记忆方面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是什么?A. 短期记忆强,长期记忆弱B. 长期记忆强,短期记忆弱C. 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都很强D. 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都较弱答案:A2. 学前儿童记忆的类型主要有哪些?A. 只有视觉记忆B. 只有听觉记忆C. 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D. 视觉记忆、听觉记忆和动作记忆答案:D3.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提高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A. 长时间反复练习B. 只使用视觉记忆C. 只使用听觉记忆D. 结合视觉、听觉和动作记忆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案: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为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短期记忆容量逐渐增加,长期记忆的保持时间也更长。

此外,儿童记忆的策略使用也更加成熟和多样化。

2. 描述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答案: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包括容量有限、易受干扰、依赖于具体情境等。

这些特点对教育的意义在于,教育者应设计符合儿童记忆特点的教学活动,如通过游戏、故事等具体情境来增强记忆效果,同时教授记忆策略,帮助儿童提高记忆能力。

三、论述题1. 论述如何通过日常活动提高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

答案:提高学前儿童记忆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首先,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以刺激儿童的感官记忆;其次,鼓励儿童参与各种活动,如绘画、拼图等,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儿童的动作记忆;再次,教授儿童记忆策略,如分类记忆、联想记忆等;最后,家长和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记忆动机。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来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

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记忆的发展)

北京市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幼儿记忆的发展)

第5章幼儿记忆的发展5.1 考点精讲一、记忆在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1.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2.记忆表象及其特征(1)记忆表象记忆表象,简称为表象,指在头脑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

(2)记忆表象的特征①直观性表象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和原物体有相似之处,有一定的逼真感,即表象的直观形象性。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表象是感知留下的形象。

由于此时客观事物不在面前,是通过回忆而浮现出来的,因此它所反映的,仅仅是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特征,没有感知时所得到的形象那样鲜明、完整和稳定。

②概括性a.表象的概括性,反映着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所经常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它不是某一次感知所留下的个别特点;b.表象和思维都具有概括性,但表象的概括用的是形象,思维的概括用的是语词;表象概括的既有事物的本质属性,又有非本质属性,而思维概括的都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因此,我们可以把表象看作是由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

3.记忆在幼儿生活、游戏、学习等活动中的作用(1)记忆在幼儿生活中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知觉经验在起作用,他们对某事物的知觉会依靠记忆和过去的经验建立联系。

(2)记忆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无论是角色游戏或是结构游戏,孩子都是在进行着想象,而这想象的“原材料”就是通过记忆而在幼儿脑中保存下来的事物的表象,即感知过的经验。

(3)记忆在幼儿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幼儿期的学习活动是有限的,即使如此,也总有知识经验的积累。

而只要有积累,就必然离不开记忆。

二、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征1.意识性: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无意记忆是指没有自觉记忆目的和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

有意记忆是指按一定的目的和任务,需要采取积极思维活动的记忆。

幼儿的有意记忆较差。

随着幼儿言语的发展和教育的作用,其意义记忆开始发展。

2.理解性: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

最新《学前心理学》第五章到第八章练习题资料

最新《学前心理学》第五章到第八章练习题资料

第五章幼儿期记忆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老师要求幼儿说出刚呈现的卡片上有几只小鸡,而幼儿则回答小鸡是黄颜色的,这是一种()。

A.感觉的对比现象 B.幼儿的说谎想象 C.偶发记忆现象 D.记忆更精确的现象2.表象具有()的特征。

A.形象性和概括性B.有意性和无意性C.形象性和抽象性D.抽象性和概括性3.根据研究,人们发现遗忘的规律是()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前后均衡D.没有规律4.“提笔忘字”属于( )A. 暂时性遗忘B. 永久性遗忘C. 记忆不精确D. 记忆的偶发现象5.下列陈述中,哪个不是幼儿记忆的特点()A容易记容易忘B.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C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D.记忆的非常精确6对接到学校录取通知书时兴奋激动心情的记忆属于()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逻辑记忆 D运动7下列不属于表象特点的是()A.形象性B.直观性C.概括性D.间接性8首先提出“先快后慢,先多后少”遗忘规律的是()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斯金纳D马斯洛9游览过南京中山陵以后,对中山陵墓形象的记忆属于()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逻辑记忆D运动记忆10对幼儿记忆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无意记忆占优势B有意记忆占优势C机械识记多于意义识记D记忆的精确性较差11反复认识事物并在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是()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12“习惯化”指标可用于测量前语言时期儿童的( )。

A.感觉 B.知觉 C.语言 D.记忆13习惯化是测量前语言时期_______的一种指标。

( ) A.儿童感觉 B.儿童动作 C.儿童社会性发展 D.儿童记忆14 .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表现出和新异刺激不同的反应。

这是( )。

15.原始的记忆因素是( ) A.自然条件反射 B.习惯化 C.人工条件反射 D.重学记忆16.记忆产生于__________时期。

( ) A.幼儿 B.婴儿 C.新生儿 D.胎儿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 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 C.最初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 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18.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

幼儿心理学单元试卷(记忆与想象部分)

幼儿心理学单元试卷(记忆与想象部分)

幼儿心理学单元试卷(记忆与想象部分)《幼儿心理学》试卷 (记忆与想象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幼儿记忆的基本特点是( ) A有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逐渐发展起来 B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的效果C接近联想优于相似联想 D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冬冬跟妈妈逛商店,看到商店招牌上的字,高兴地说:“妈、这字我认识、老师教过我们。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属于()A 识记B 保持C 回忆D 再认3、儿童最早出现的是 ,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

( ) A情绪记忆B 语词记忆C形象记忆D运动记忆4、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 ( )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5、形象与的结合,使得幼儿记忆的效果更好。

( ) A动作 B语词C表象 D情绪6、在不理解意义的情况下,幼儿也能背诵唐诗,这是() A意义记忆 B 逻辑记忆C机械记忆 D 理解记忆7、.幼儿生病时去过医院,以后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这种心理活动是()A.记忆B.想象C.思维D.感觉8、把记忆的材料保存在头脑中的环节是()A再认 B 再现C保持D识记9、幼儿看见白云,会认为那是小兔子、棉花,这在心理学上叫做()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有意想象10、幼儿在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呈现出孙悟空的形象,这种做法属于()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幻想11、若问幼儿:什么是冬天?幼儿会说:有大雪、路滑、天冷。

这种想象是()A.经验性想象B.情境性想象C.愿望性想象D.拟人性想象12、作家创作新小说,科学家提出新构想等活动,所进行的想象都属于()A无意想象 B 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13、有个孩子喜欢画画,但他画的长颈鹿脖子特别长,这说明幼儿想象的()A独特性 B夸张性 C 情绪性 D 情境性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梦是有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2、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看,遗忘并非全是坏事。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练习题与答案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练习题与答案

记忆练习题一、选择题(30*3)1.记忆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下列不属于记忆基本环节的是()。

A.识记B.创造C.保持D.回忆2.贝贝请求妈妈给她买一种手工材料,但想不起名称。

后来逛超市时,她很快地找到了这种材料,告诉妈妈后顺利地买到了材料。

这属于记忆环节中的()。

A.识记B.保持C.再认D.再现3.胎儿及新生儿的记忆,从其恢复形式看都属于()。

A.记忆B.回忆C.再认D.想象4.老师请小朋友把上周学过的歌曲《三只小熊》唱一唱,许多小朋友高兴地唱起来,这种心理现象是()。

A.知识B.保持C.回忆D.再认5.在整个学前期,回忆和再认的差距()。

A.与年龄的增长无关B.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C.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D.是不存在的6.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 )。

A.冯特B.弗洛伊德C.艾宾浩斯D.罗杰斯7.德国心理学家总结出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念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即( )。

A.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B.先慢后快,呈正加速型C.先快后慢,呈正加速型D.先慢后快,呈负加速型8.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过程在学习后( )内进展最快。

A.6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1小时9.“提笔忘字”属于心理现象中的( )。

A完全遗忘 B.不完全遗忘 C.临时性遗忘 D.永久性遗忘10.根据遗忘的各种情况,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的属于( )。

A.完全遗忘B.不完全遗忘C.临时性遗忘D.永久性遗忘11.下列不属于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的是( )。

A.形象记忆B.运动记忆C.逻辑记忆D.机械记忆12.幼儿形象记忆主要是依靠( )进行的。

A.动作B.言语C.表象D.情绪13.幼儿参观动物园后记住了猴子、老虎等一些动物的形象。

这属于( )。

A.逻辑记忆B.形象记忆C.情绪记忆D.运动记忆14.春游过去两天了,小明还没有忘记当时那种欢乐的感觉的记忆属于( )。

A.语言记忆B.运动记忆C.情绪记忆D.逻辑记忆15.许多幼儿在医院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就开始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幼儿记忆
一、单项选择题
1、看到“五星红旗”四个字,头脑中就会立刻浮现出五星红旗的形象,这属于( )。

A.形象记忆
B.感觉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2、研究发现,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遗忘的进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不会遗忘
D.起伏不定
3、下面符合幼儿记忆发展特点的是( )。

A.以有意记忆为主
B.以词语逻辑记忆为主
C.以无意记忆为主
D.以意义记忆为主
4、在欢度“六一”儿童节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春天在哪里》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己曾经唱过。

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

A.再认
B.识记
C.回忆
D.保持
5、根据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一种识记是( )。

A.有意记忆
B.无意记忆
C.机械记忆
D.意义记忆
6、儿童最早出现的记忆是( )。

A.有意记忆
B.无意记忆
C.机械记忆
D.运动记忆
7、儿童喜爱什么、依恋什么、害怕什么都是()的结果。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机械记忆
D.运动记忆
8、婴儿的“认生”现象,是( )的结果。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词语逻辑记
D.运动记忆
9、我们对公式、定理等的记忆,就是()。

A.形象记忆
B.词语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
10、没有自觉的记忆目的或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是
A.有意记忆
B.无意记忆
C.机械记忆
D.意义记忆
11、在不理解古诗含义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 )。

A.意义记忆
B.理解记忆
C.机械记忆
D.逻辑记忆
12、把记忆的材料保存在头脑中的环节是()。

A.再认
B.再现
C.保持
D.识记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1、再认和再现是识记与保持的( )。

A.前提
B.基础
C.结果
D.证卿
2、下列有关幼儿记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B.词语记忆发展速度大于形象记忆
C.形象记忆效果好于词语逻辑记忆
D.意义记忆效果好于机械记
3、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记忆的过程包括(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再现
三、判断题
1、形象与词的结合,有利于提高记忆效果。

2、幼儿记忆熟悉的事物和熟悉的词比记忆生疏的事物和词的效果好。

3、幼儿机械识记的效果比意义识记效果好。

4、遗忘的进程总体上的特点是先慢后快。

5、幼儿在游戏中的有意记忆效果比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有意记忆效果好。

6、根据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记忆称之为情绪记忆。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记忆?记忆的过程包括哪几个方面?
2、幼儿记忆的发展有什么特点?P85
五、论述题
1、幼儿记忆发展中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对此,幼儿教师应采取什么措施?P87
2、怎样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力?P89
六、案例分析题
1、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幼儿教师花大力气教幼儿记住某首儿歌,有时候孩子们不能完全牢记,但他们偶尔听到的某个童谣,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画面,只需要一两次他们就能将其熟记心中。

请你结合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分析这一现象,并说说影响幼儿无意记忆的因素有哪些。

【解析】
①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幼儿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发展的特点。

幼儿的记忆以无意的形象记忆为主,幼儿对广告词、电视画面、童谣的记忆是一种无意记忆,电视画面具体、生动、形象,给予幼儿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童谣、广告词语言简明,很容易成为儿童无意记忆的对象,记忆效果较好。

而教师要求幼儿记忆的儿歌属于有意记忆,所以幼儿不能完全牢记老师要求记住的儿歌,却能将电视广告词、画面和童谣熟记于心。

②影响幼儿无意注意的因素有:
2、幼儿园里,老师给幼儿出示贴绒小鸭,问幼儿有几只鸭子,有的幼儿却答成了鸭子是黄色的。

请用所学记忆的知识分析这一现象。

【解析】
①在幼儿记忆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被称为偶发记忆的现象。

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东西。

②案例中幼儿没有回答有几只鸭子,而答成鸭子是黄色的,是因为幼儿对课题选择的注意力、目的性不明确,把没必要的偶发记忆课题也记住了,结果使中心记忆课题完成效果不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