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起动系统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发动机起动系统教案(五篇)

发动机起动系统教案(五篇)

发动机起动系统教案(五篇)第一篇:发动机起动系统教案发动机起动系统一、复习提问1、电子点火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3、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工作原理?二、导入新课上一章我们学习发动机点火系统,这一章继续学习发动机五大系统之一发动机起动系统。

三、讲授新课11.1 概述(一)基本概念1、发动机的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自动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过程。

2、起动系统的作用:就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通过起动机将蓄电池储存的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带动发动机以足够高的转速运转,以顺利起动发动机。

3、发动机起动时,必须克服气缸内被压缩气体的阻力和发动机本身及其附件内相对运动的零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克服这些阻力所需的力矩称为起动转矩。

4、能使发动机顺利起动所必需的曲轴转速,称为起动转速。

(二)起动方式发动机常用的起动方式有人力起动、辅助汽油机起动和电力起动机起动等多种形式。

1、人力起动即手摇起动或绳拉起动。

其结构十分简单,主要用于大功率柴油机的辅助汽油机的起动,或在有些装用中、小功率汽油发动机的车辆上作为后备起动装置。

2、辅助汽油机起动起动装置的体积大、结构复杂,只用于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的起动。

3、电力起动机起动以电动机作为动力源。

当电动机轴上的驱动齿轮与发动机飞轮周缘上的环齿啮合时,电动机旋转所产生的电磁转矩,通过飞轮传递给发动机的曲轴,使发动机起动。

(三)起动预热1、进气预热装置为了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一些化油器式发动机的进气道上装有进气预热装置。

2、电热塞采用涡流室式或预燃室式燃烧室的柴油发动机,由于燃烧室表面积大,在压缩行程中的热量损失较直接喷射式大,更难以起动。

3、起动预热锅炉有些重型汽车使用起动预热锅炉作为起动预热装置,将冷却液和机油加以预热。

4、起动液喷射装置它主要用于某些柴油发动机的起动预热。

5、起动减压装置它采用降低起动转矩、提高起动转速的方法来改善柴油机的起动性能。

启动机操作教学设计方案

启动机操作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启动机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启动机的启动原理和操作步骤;(3)熟悉启动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拆卸、安装启动机;(2)能够熟练操作启动机,确保发动机顺利启动;(3)能够分析启动机故障,并进行简单的维修。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2)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启动机的结构与功能;2. 启动机的启动原理;3. 启动机的操作步骤;4. 启动机的故障分析与排除;5. 实践操作训练。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启动机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启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启动机的拆卸、安装和操作过程,使学生直观了解启动机的操作方法;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启动机的常见故障,提高学生的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启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讲解启动机的结构与功能(1)讲解启动机的组成部分,如电磁开关、电枢、电刷等;(2)讲解启动机的功能,如启动发动机、维持发电机电压等。

3. 讲解启动机的启动原理(1)讲解启动机的工作原理,如电磁力、磁感应等;(2)讲解启动机的启动过程,如电流产生、磁场形成等。

4. 讲解启动机的操作步骤(1)讲解启动机的拆卸步骤;(2)讲解启动机的安装步骤;(3)讲解启动机的操作步骤。

5. 演示启动机的操作过程(1)演示启动机的拆卸、安装和操作过程;(2)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6. 实践操作训练(1)分组进行启动机的拆卸、安装和操作训练;(2)指导学生进行故障分析,提高学生的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

7.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点;(2)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发动机的起动导学案》

《发动机的起动导学案》

《发动机的起动》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发动机的起动方法和注意事项;3. 能够正确操作发动机启动,确保车辆正常行驶。

导学内容:一、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卖力提供动力驱动车辆行驶。

一般由气缸、活塞、曲轴、火花塞等组成。

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混合气体产生爆炸推动活塞运动,从而驱动曲轴转动,最终驱动车辆行驶。

二、发动机的起动方法和注意事项1. 手动启动:通过转动钥匙或按下按钮启动发动机。

2. 自动启动:通过车辆电子系统控制启动发动机。

3. 注意事项:a. 在启动前,确保车辆处于空档或P挡,踩下离合器(手动挡)或刹车(自动挡);b. 启动时,保持车内空调、音响等电器设备关闭,减少电瓶负荷;c. 启动后,注意观察仪表盘指示灯,确保发动机正常启动。

三、操作实践1. 手动启动操作步骤:a. 调整座椅位置,确保脚能够踩到离合器;b. 插入钥匙并转动至“启动”位置,同时踩下离合器;c. 等待发动机启动成功后松开钥匙和离合器。

2. 自动启动操作步骤:a. 踩下刹车,并将钥匙插入点火开关,转动至“启动”位置;b. 等待发动机启动成功后松开钥匙和刹车。

导学延伸:1. 了解发动机的不同类型和工作原理;2. 掌握发动机故障排除方法和常见故障处理技巧;3. 进修发动机的保养和维护知识,延长发动机应用寿命。

小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发动机的起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平时驾驶中,正确操作发动机启动是确保车辆正常行驶的重要环节,希望同砚们能够牢记并峻厉恪守相关规定,做到安全驾驶,文明出行。

汽车启动系统教案

汽车启动系统教案

汽车起动系统课型:教改示范课时间:2013年03月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起动系统的作用、分类、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线路重点、难点:1.起动机的结构2.起动机的工件原理3.起动机的控制线路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预习、解析、讨论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复习调节器的作用、分类及工作原理二、新课讲授1. 起动系统的作用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气缸内吸入(或形成)可燃混合气并燃烧膨胀,工作循环才能自动进行。

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开始自动地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

发动机常见的起动方式有:(1)人力起动用手摇或绳拉,劳动强度大,适用于一些小功率的发动机,一般作为一种后备的起动方式。

(2)辅助汽油机起动由于增加了能源消耗,体积大,故汽车上不采用,主要用在大功率的柴油发动机上。

(3)电力起动它以蓄电池为电源,以直流电动机为动力,通过控制机构和传动装置进行工作,操作简便,起动迅速可靠,因此被现代汽车广泛采用。

2.起动系的组成起动系一般都由起动型蓄电池、起动机、起动开关、起动继电器等组成。

其中,蓄电池为起动机提供电能,起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输出转矩带动发动机运转;起动开关用来控制起动机工作;起动继电器(在小型起动电路中一般不配备)是用来保护起动开关的。

起动系的一般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

3.起动机的功用、组成、型号与分类起动机一般都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的:(1)直流串励式电动机其作用是将蓄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能转变为机械能,产生转矩起动发动机。

(2)传动机构其作用是在发动机起动时,使起动机驱动齿轮啮入发动机飞轮齿圈,将起动机转矩传给发动机曲轴;在发动机起动后.使驱动齿轮打滑与飞轮齿圈自动脱开。

(3)控制装置(也称电磁开关)用来接通和切断起动机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路。

在有些汽车上,还具有接入和隔除点火线圈附加电阻的作用。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起动系的作用分类与工作原理四、作业布置教科书第169页第2、3题。

启动发动机教学设计方案

启动发动机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学生能够掌握发动机启动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发动机的启动操作。

-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启动发动机的相关工具和设备。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结构:- 活塞、连杆、曲轴、气缸、气门等主要部件。

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燃烧过程、膨胀过程、排气过程、吸气过程。

3. 发动机启动步骤:- 检查车辆状态。

- 调整座椅和方向盘。

- 打开点火开关。

- 检查机油和冷却液。

- 启动发动机。

4. 启动发动机的注意事项:- 确保车辆停放在平坦的地面上。

- 不要在发动机未冷却的情况下启动。

- 避免在发动机运转时添加燃油或机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教师讲解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配合图片和视频进行辅助教学。

2. 演示法:- 教师现场演示发动机启动的全过程,包括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法:- 学生分组进行发动机启动的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法:-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教师进行解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提问或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对发动机启动的兴趣。

2. 讲授:- 详细讲解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 演示:- 教师现场演示发动机启动的全过程,强调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发动机启动的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讨论:-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教师进行解答。

6. 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和熟练程度。

2. 结果评价:- 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发动机的启动操作。

3. 反馈评价:-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控制教案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控制教案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控制教案第一章:发动机启动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启动系统的功能和重要性2. 掌握发动机启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2 教学内容1.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功能和重要性2.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组成3.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工作原理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启动系统的功能和重要性,以及组成和工作原理2. 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巩固知识点1.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启动系统功能和重要性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发动机启动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的掌握情况第二章:启动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2.1 教学目标1. 了解启动机的作用和分类2. 掌握启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2.2 教学内容1. 启动机的作用和分类2. 启动机的基本原理3. 启动机的结构组成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启动机的作用、分类、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2. 实物演示法:展示启动机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结构和原理2.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启动机作用、分类和基本原理的理解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物演示中的观察能力和对启动机结构组成的掌握情况第三章:启动机的控制电路3.1 教学目标1. 了解启动机控制电路的功能和作用2. 掌握启动机控制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2 教学内容1. 启动机控制电路的功能和作用2. 启动机控制电路的组成3. 启动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启动机控制电路的功能、组成和工作原理2. 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巩固知识点3.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启动机控制电路功能和工作原理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启动机控制电路组成的掌握情况第四章: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结构4.1 教学目标1. 了解点火系统的作用和分类2. 掌握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4.2 教学内容1. 点火系统的作用和分类2. 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3. 点火系统的结构组成4.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点火系统的作用、分类、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2. 实物演示法:展示点火系统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结构和原理4.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点火系统作用、分类和基本原理的理解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物演示中的观察能力和对点火系统结构组成的掌握情况第五章:点火系统的控制电路5.1 教学目标1. 了解点火系统控制电路的功能和作用2. 掌握点火系统控制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5.2 教学内容1. 点火系统控制电路的功能和作用2. 点火系统控制电路的组成3. 点火系统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5.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点火系统控制电路的功能、组成和工作原理2. 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巩固知识点5.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点火系统控制电路功能和工作原理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点火系统控制电路组成的掌握情况第六章: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6.1 教学目标1. 学习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2. 掌握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6.2 教学内容1.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2.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3.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维修方法6.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实际情况6.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常见故障现象的理解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的掌握情况第七章: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性能检测7.1 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性能检测方法2. 掌握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性能检测设备及操作方法7.2 教学内容1.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性能检测方法2.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性能检测设备3.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性能检测操作方法7.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性能检测方法,性能检测设备及操作方法2. 实物演示法:展示性能检测设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功能和操作方法7.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性能检测方法的理解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性能检测设备及操作方法的掌握情况第八章: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维修与保养8.1 教学目标1. 学习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2. 掌握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注意事项8.2 教学内容1.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维修方法2.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保养方法3.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注意事项8.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维修与保养方法,维修与保养注意事项2. 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巩固知识点8.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维修与保养方法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维修与保养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第九章: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9.1 教学目标1. 学习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方法2. 掌握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技巧9.2 教学内容1.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方法2.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技巧9.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技巧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案例分析的实际情况9.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案例分析方法的理解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案例分析技巧的掌握情况第十章: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发展历程2. 掌握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1.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发展历程2.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发展趋势10.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2. 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巩固知识点10.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未来发展的掌握情况重点解析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控制电路、故障诊断与维修、性能检测、维修与保养、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以及发展趋势。

《发动机的起动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发动机的起动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发动机的起动》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发动机的起动原理和方法,了解起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导学重点:发动机起动原理、电动起动系统、手动起动系统、起动问题及解决方法。

导学难点:手动起动系统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发动机起动原理1.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混合气体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进行往复运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2. 发动机起动时,需要将活塞提前压缩混合气体至一定压力,然后引燃混合气体使其燃烧,从而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形成动力。

二、电动起动系统1. 电动起动系统由电瓶、启动电机和启动装置组成,通过电瓶向启动电机提供电能,启动电机带动曲轴转动,使发动机启动。

2. 在使用电动起动系统时,应确保电瓶电量充足,启动电机正常运转,避免过度使用导致电瓶损坏。

三、手动起动系统1. 手动起动系统通常使用手摇柄或拉动绳启动,通过人力带动活塞压缩混合气体并引燃,使发动机启动。

2. 在使用手动起动系统时,应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起动失败或损坏发动机。

四、起动问题及解决方法1. 起动困难:可能是电瓶电量不足、启动电机损坏或混合气体质量不佳等原因引起,可检查电瓶电量、清洗启动电机或更换燃油。

2. 起动后熄火:可能是点火系统故障、供油系统问题或活塞密封不好引起,可检查点火系统、供油系统或更换密封件。

导学案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发动机的起动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在日常驾驶和维护中能够正确操作,避免出现起动问题,保障行车安全。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掌握发动机的起动原理和方法,了解发动机起动时的注意事项。

导学内容:一、发动机的起动原理1.内燃机工作原理内燃机是一种通过燃烧燃料使活塞做往复运动来产生动力的装置。

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都是内燃机的一种。

2.发动机的起动原理发动机的起动是通过启动系统将燃料和空气混合物点燃,使活塞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曲轴转动,启动发动机。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控制教案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控制教案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控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启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 掌握启动机的检查与维修方法。

3. 熟悉点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 学会点火线圈的检测与更换。

5. 能够独立完成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修复。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启动机的作用启动机的组成启动机的工作原理2. 启动机的检查与维修启动机的检查方法启动机的维修技巧启动机故障的诊断与排除3. 点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点火系统的作用点火系统的组成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4. 点火线圈的检测与更换点火线圈的检测方法点火线圈的更换技巧点火线圈故障的诊断与排除5.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修复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步骤故障修复的技巧与注意事项故障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启动机和点火线圈的检查与维修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故障原因,培养学生的故障诊断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教程。

2. 教具:启动机、点火线圈、检测仪器等。

3. 课件: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结构图、工作原理图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评估学生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操考核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

3. 故障诊断评价:评估学生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故障诊断的能力。

4. 案例分析评价:评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 启动机的检查与维修方法。

3. 点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 点火线圈的检测与更换。

5.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修复。

教学难点:1. 启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点火线圈的检测与更换。

3.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修复。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发动机起动系统
一、复习提问
1、电子点火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3、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二、导入新课
上一章我们学习发动机点火系统,这一章继续学习发动机五大系统之一发动机起动系统。

三、讲授新课
11.1 概述
(一)基本概念
1、发动机的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自动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过程。

2、起动系统的作用:就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通过起动机将蓄电池储存的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带动发动机以足够高的转速运转,以顺利起动发动机。

3、发动机起动时,必须克服气缸内被压缩气体的阻力和发动机本身及其附件内相对运动的零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克服这些阻力所需的力矩称为起动转矩。

4、能使发动机顺利起动所必需的曲轴转速,称为起动转速。

(二)起动方式
发动机常用的起动方式有人力起动、辅助汽油机起动和电力起动机起动等多种形式。

1、人力起动即手摇起动或绳拉起动。

其结构十分简单,主要用于大功率柴油机的辅助汽油机的起动,或在有些装用中、小功率汽油发动机的车辆上作为后备起动装置。

2、辅助汽油机起动
起动装置的体积大、结构复杂,只用于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的起动。

3、电力起动机起动
以电动机作为动力源。

当电动机轴上的驱动齿轮与发动机飞轮周缘上的环齿啮合时,电动机旋转所产生的电磁转矩,通过飞轮传递给发动机的曲轴,使发动机起动。

(三)起动预热
1、进气预热装置
为了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一些化油器式发动机的进气道上装有进气预热装置。

2、电热塞
采用涡流室式或预燃室式燃烧室的柴油发动机,由于燃烧室表面积大,在压缩行程中的热量损失较直接喷射式大,更难以起动。

3、起动预热锅炉
有些重型汽车使用起动预热锅炉作为起动预热装置,将冷却液和机油加以预热。

4、起动液喷射装置
它主要用于某些柴油发动机的起动预热。

5、起动减压装置
它采用降低起动转矩、提高起动转速的方法来改善柴油机的起动性能。

11.2 起动机
(一)直流电动机
1、作用
直流电动机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产生旋转力矩。

接通起动开关起动发动机时,电动机轴旋转,并通过驱动齿轮和飞轮的环齿驱动发动机曲轴旋转,使发动机起动。

2、直流电动机分类
(1)起动机的直流电动机按磁场产生方式的不同分为永磁电动机和励磁电动机。

(2)励磁电动机又根据磁场绕组和电枢绕组连接方式的不同分为串励电动机、并励电动机和复励电动机。

3、结构
(1)电枢
它由换向器、铁心、绕组和电枢轴组成。

电枢铁心由外圆带槽
的硅钢片叠成,压装在电枢轴上;电枢绕组一般都采用较粗的矩形截面的铜线绕制而成,并且多采用波绕法,以便结构紧凑,并可通过较大的电流,获得较大的电磁力矩。

(2)换向器
它由一定数量的燕尾形铜片组成,并用轴套和压环组装成一个整体,压装在电枢轴上。

各铜片之间以及铜片与轴套、压环之间均用云母或硬塑料片绝缘。

(二)传动机构
1、传动机构的作用
起动机的传动机构安装在电动机电枢的延长轴上,用来在起动发动机时,将驱动齿轮与
2、传动机构的类型
(1)惯性啮合式传动机构
(2)强制啮合式传动机构
(3)电枢移动式啮合机构
(三)控制机构
1、起动机的控制机构作用
起动机的控制机构也称为操纵机构,其作用是控制起动机主电路的通、断和驱动齿轮的移出和退回。

2、分类
起动机的控制机构分为直接操纵式和电磁操纵式两种。

直接操纵式控制机构检修方便,且不消耗电能,有利于提高起动转速。

但驾驶员劳动强度大,不易远距离操纵,所以目前已很少应用。

四、课堂小结
(一)基本概念
(二)起动方式
(三)起动预热
(四)直流电动机
(五)传动机构
(六)控制机构
五、布置作业
P320 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