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后路腰椎间盘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合集下载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压迫症状而进行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本手术记录将详细介绍该手术的步骤和过程,以及术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医生:XXX医生手术步骤:1. 患者定位:患者采取俯卧位,并根据术前CT/MRI影像确定手术部位。

2. 局部麻醉:在手术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使患者感到轻微疼痛。

3. 皮肤切开:医生在定位后,通过医用刀具在患者的腰部进行皮肤切开,露出手术部位。

4. 钢针导向:医生通过X光引导下将钢针插入到患者的椎间孔位置,确保手术的精确性。

5. 制作通道:医生在钢针导向下逐步扩大通道,最终露出神经根和椎间盘突出部位。

6. 摘除髓核:医生使用椎间孔内窥镜等微创器械,将压迫神经根的椎间盘突出部分或髓核摘除,减轻神经根的压迫症状。

7. 清理术野:医生清洁手术部位,并确保术野内没有残留的碎片或出血。

8. 定位封闭:医生将手术部位进行局部止血,并逐层缝合皮肤,完成手术。

术后护理:1. 术后密切观察:术后患者需要在病房内密切观察,注意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2. 术后卧床休息: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提重物。

3. 术后用药:根据医嘱服用消炎镇痛药物,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疼痛。

4.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观察手术部位的愈合情况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5. 康复锻炼:术后患者可以根据医嘱进行康复锻炼,帮助加速康复和预防复发。

总结: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微创的神经根减压手术,能够有效缓解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神经根压迫症状。

术后的合理护理和康复锻炼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希望患者能够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第二篇示例: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该手术通过椎间孔镜技术,将突出的髓核组织摘除,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神经压迫症状。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手术配合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手术配合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手术配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疾病,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

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并压迫神经根,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及患侧下肢放射性疼痛。

其手术方法很多,随着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内兴起微创手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不但损伤小、出血少,且具有不改变脊椎的正常结构,术后恢复快,住院天数短的优点,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开展。

手术护理配合1 术前准备1. 1 患者准备术前1 d由巡回护士到病房探望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及其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疏导,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体位及术中的配合要点,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护理工作,指导患者先行俯卧位的体位练习,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手术。

1. 2 手术室和仪器的准备将手术安排在有铅墙的百级净化手术间内,选择可以X线透视的床并备好C臂机。

术前一天需检查椎间孔镜系统是否处于功能良好状态,主要检查包括影像像系统摄像机,光源,医用液晶监视器及双极射频,线路及两盒椎间孔镜专用的手术器械,内有:镜头、塑料帽、定位针、穿刺针、针芯、环钻、套管、玻璃刀、连接配件、9号针头、铁锤、扳手等。

其中线路及两盒椎间孔镜器械均需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

并备好布类手术衣及常用物品:手术薄膜4张、11号刀片、C臂机保护套、百特冲洗管、吸引器、1 ml、5 ml、50 ml注射器、手套、快薇乔、3000 ml生理盐水,常用药品:2%利多卡因2支, 0.9%生理盐水10 ml,亚甲蓝注射液、地塞米松、弥可保。

2 术中配合手术当日提前30 min开启空调净化系统,患者进入手术间后认真核对相关信息资料,开放静脉通路;硬膜外麻醉后,患者摆俯卧位,侧入路拍侧位片摆于有腰桥的弓型架上,尽量使椎板间隙打开;后入路患者需拍正位片,故需摆在可透视的床并用专用软垫,将胸部髋部垫高10 cm并使腹部悬空。

在C臂机透视下进行病变椎体的体表定位并做好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切口四周用手术贴膜做好防水保护,台上护士清点好器械并将器械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好,与巡回护士共同连接好摄像系统、射频电极、进出水管后,巡回护士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并调节光源亮度。

椎间孔镜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椎间孔镜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椎间孔镜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第一篇:椎间孔镜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椎间孔镜手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一、椎间孔镜手术适应症:1、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腰痛、腰腿痛,行走受限,间歇性跛行等。

2、腰椎椎间盘源性腰痛:即椎间盘突出不明显,但是腰痛明显,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

此时,椎间盘已经出现结构损害,由此引起疼痛者。

、腰椎椎间孔狭窄:中老年腰腿痛患者,椎间孔骨刺或韧带肥厚等原因,形成椎间孔狭窄,导致神经通道受阻。

扩大椎间孔可以做到神经减压。

、适合于腰突症诊断明确,经正规非手术治疗6个月无效者;5、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者;6、腰椎间盘突出、脱出和椎管内游离;7、剧烈疼痛无法缓解,并持续加剧者;8、腰椎间盘中央型突出伴马尾神经受压损伤;9、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局限性椎管狭窄。

二、椎间孔镜手术禁忌症:1、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

2、椎间盘突出合并节段不稳。

3、伴有明显的多节段退变。

第二篇:椎间孔镜手术禁忌症椎间孔镜手术的禁忌症椎间孔镜手术被誉为最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即便如此,椎间孔镜技术也有自己的适应症、禁忌症。

洪强椎间孔镜与您分享椎间孔镜手术的禁忌症,帮助初学者准确运用椎间孔镜技术,保证手术的安全和疗效。

1.手术禁忌症(1)合并局限性中央椎管骨性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于多节段的长椎管骨性性狭窄的患者禁用本手术。

(2)合并双侧侧隐窝狭窄且有双侧神经根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双侧哑铃状突出且有双侧神经根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椎间孔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5)L5~S1间盘突出骼翼过高者(可选择后路操作)。

(6)合并椎间隙明显狭窄者。

(7)大的非包容型椎间盘突出,即椎体间隙水平的椎间盘破裂突出超过椎管矢状径的50%。

(8)游离的间盘,移向椎管内椎体间隙的头侧或尾侧。

(9)L4~S1大的中央型突出或椎间盘破裂,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内者。

(10)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侧隐窝狭窄、椎间盘钙化、后纵韧带骨化所造成的压迫症状。

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二)

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二)

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探讨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

方法分别从病人方面,护士方面,器械管理等方面对7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椎间孔镜下行颈椎间盘突出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

结果 7例手术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和护理配合方法,手术期间无其它并发症,术后取得满意效果。

结论严格适应症,规范精细护理配合,熟练掌握器械运用是配合椎间孔镜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颈部椎间盘因急性或反复轻微损伤使其纤维环破损·髓核膨出压迫颈神经和脊髓而引起一系列症状者[1]。

其中包括髓核的膨隆、突出及脱出,均表示为颈椎病的不同阶段。

颈椎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介于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该疾病的手术效果和手术切口要求不断提高。

目前,经皮椎间孔镜下的脊柱微创手术已逐渐成为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

我院于2016年10月至12月,对7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行椎间孔镜下后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方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7例,男4例,女3例。

年龄42至78岁,平均年龄为56岁。

7位患者均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以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为主,影像学检查提示颈髓受压。

7例患者均采用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

1.2手术方法待患者全身麻醉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再次核查病人信息无误,将患者摆置为俯卧位,头架固定头部,常规消毒,铺巾,贴膜;C臂透视下定位,自颈后正中线相应椎间隙水平患侧旁开1cm做长约8mm切口,切开皮肤;置入Joimax工作管道及椎间孔内窥镜,常温3L袋等渗液通过工作管道持续灌注,内窥镜下直视下找到病变椎间盘间隙;先用射频电极给视野中软组织止血,工作管道进入椎板间隙后方,用磨钻磨除部分上下椎板及少许关节突以行椎管扩大成形术,建立骨窗隧道,再用蓝钳咬除部分黄韧带,进入椎管;用蓝钳清除硬膜外脂肪组并用射频电极止血暴露颈椎硬膜囊和神经根,见椎间盘在神经根腋下部位突出明显,卡压神经根,交替使用抓钳,蓝钳取出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使压迫神经根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完全清除,再次探查,见神经根松解良好。

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手术配合

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手术配合

张 、 手 术 缺 乏 信 心 、 心 术 后 康 复 等 不 对 担 良情 绪 , 术 室 护 士 应 态 度 和 蔼 可 亲 , 手 耐 心解 答 患 者 及 家 属 的提 问 , 对 性 的 做 好 针 心理护理 , 轻或 消 除患者 的心 理障 碍 , 减
除术 的手术 配合。 方法 : 20 自 0 9年 5月
组织损伤小 、 破坏脊柱稳定性 、 血少 、 不 出

体麻木等症状均 明显改善 , 后 3~1 术 0天 切 口愈合出院 。
平 均 随 访 6个 月 , 照 N ki 级 : 按 aa 分
术后 康 复 快 、 发 症 少 等 诸 多 优 点 j 并 。
我 院 自 20 0 9年 5月 一 0 1 5月 共 实 施 21年 椎间盘镜下 髓核 摘除手 术 5 6例 , 术 效 手
的一种病 因, 临床上多采用保守或外科手
术 治 疗 。近 年 来 , 间 盘 镜 下 髓 核 摘 除 术 椎
5 6例 术 后 经 预 防 感 染 、 血 、 水 止 抗 肿 、 养神 经等综 合治 疗后 , 腿 痛 及肢 营 腰
作为一种全 新 的手术方 法被 临床广 泛采 用, 与传 统开放手术相 比, 它具有切 口小 、
线 机 、 透 视 的 手 术 床 、 科 专 用 俯 卧 位 可 骨 架 及 卧位 垫 、 引 器 、 频 电 刀 等 其 他 配 吸 高
di 1 . 9 9 j i n 10 — 64 . 0 1 o:0 3 6 /.s . 07 s 1x 2 1 .
27. 8 25
盘镜 , 分离 自由臂与通 道管 , 留置胶 片 引
绪, 术前应根据每个患者 的不 同情况进 行
针 对 性 的 心 理 护 理 , 绍 手 术 的 目的 、 介 方

手术_3.26.9.3.1 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术

手术_3.26.9.3.1 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术

【编号】3.26.9.3.1【手术名称】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术【英文名称】microsurgery 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别名】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后路摘除术;后路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手术;经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ICD编码】80.5107【概述】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应用小切口和显微外科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方法基本上被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所取代。

而一些极外侧椎间盘突出则可采用后外侧或侧方入路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

手术相关解剖见下图(图3.26.9.3.1-1)。

【适应证】1.以髓核单纯向侧后方突出或脱出在椎间隙附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为最适宜。

2.椎间盘突出合并以黄韧带增厚为主的椎管狭窄者。

【禁忌证】1.腰椎板外侧椎间盘突出。

2.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以及椎间孔狭窄者。

3.椎间盘突出合并因退变或峡部不连等导致腰椎不稳而需要同时处理者。

4.椎间盘突出诊断不明确的探查性手术。

随着微创器械和微创技术的发展,扩大了MED的适应证范围,上述禁忌证中的1、2、3目前在少数熟练的医师中已成为相对禁忌证。

【术前准备】1.MRI检查确定突出的部位,有无髓核游离到椎弓根及以下的部位。

2.手术器械和相应配套的椎间盘镜系统的准备(因各公司的器械不同而不同)。

【麻醉与体位】手术可采用全麻、硬膜外或局部麻醉。

病人俯卧于拱形体位架上,避免胸腹受压,并使手术间隙的椎板间孔拉开,以便手术操作(图3.26.9.3.1-2)。

【手术步骤】1.正位透视确定椎间盘的水平投影并做标记。

2.切口 常规消毒、铺单,取髓核突出侧的正中线旁开1cm做切口长约2.5cm。

切开皮肤、皮下和腰背筋膜。

如采用局麻可用1%利多卡因进行麻醉。

3.显露椎板间隙 用骨刀沿骶棘肌纤维方向插至椎板间隙,并向外侧剥离椎板间孔及上下椎板上的软组织。

将带有钝性剥离器内芯的工作通道套筒插入到椎板间孔处,安放好工作套筒,将内芯钝性剥离器拔除,连接并调节光源系统后,用髓核钳将视野内的软组织清理干净,显露好椎板间的黄韧带和上下椎板缘。

后路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手术及术后随访

后路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手术及术后随访

后路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手术及术后随访后路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手术及术后随访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是由于重体力劳动和搬运重物导致腰部肌肉组织限制、肥胖、环境压力等原因,容易导致腰部疼痛等的症状。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多人通常会选择手术治疗,而后路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手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在本文中我将从手术的过程、治疗效果和术后随访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手术过程后路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操作需要在全麻状态下进行。

首先,医生将通过后路切口进入患者的皮肤和软组织,进入脊柱后,使用特殊的钢丝钩将椎间盘暴露出来,然后使用光纤镜来进行病变组织的清理,最后再将椎间盘缺损处进行填塞缝合。

整个手术过程大约需要2-3小时,手术效果可在术后几天逐渐显现,不过恢复期需要较长时间,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

二、治疗效果根据临床数据显示,后路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手术效果显著,术后患者的肌肉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90%以上的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其中的一些患者疾病痊愈。

此外,该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术后恢复速度较快,术后的住院时间也较短,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家庭压力。

三、术后随访虽然后路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术后还是需要进行严密的随访和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康复训练:术后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肌肉力量和活动功能,同时还需要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增强腰部支撑力。

2.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回访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复查,包括CT、MRI等检查,以确定手术效果,排除复发和并发症。

3.生活注意事项:术后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重负荷的体力劳动,及时就医治疗其他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综上所述,后路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但是仍需患者术后的严格随访和护理,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外用电凝止血, 根据切 口内渗血情况决定是否置引流管( 一 般不需) 。甲硝唑冲洗椎间隙, 分层缝合切口。 术后第 2 天行
程口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受压的神经根缺血 和继发的炎症反应 , 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须手术解除压迫。
我院自20 年 5 03 月至20 年6 06 月共手术治疗 10 2 例腰椎间 盘突出症 , 其中经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 7 2例, 效果满意, 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直腿抬高练习, 5 第 天行腰背肌锻炼 , 一般 1 周可离床活动。
2 结 果
11 临床资料 本组 7 例, 4 例, 2 例 ; 3 ̄6 . 2 男 9 女 3 年龄 2 1
岁, 平均 4 岁。 2 病程 6 个月~1 年, 4 术前距第一次急性发作
术中硬脊膜囊破裂 6 , 例 其中 1 例因需修补硬脊膜导致
膜, 用手指探及椎板间隙。 依次插入扩张管, 后置人工作管并 使之外倾 1。 O 自由臂固定, 5~2。 角, 连接光学影像系统。 术中 可根据需要调节工作管的角度和方向。 清除视野中的脂肪组
9 %, 3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损伤小、 出血少、 术后恢复快、 院时间短、 住 手术并发症少等诸 多优
石 仕 明 , 忠 海 , 立 弘 陈 胡
( 北 省 江 汉 油 田 中 心 医 院 骨 科诊 疗 中t 湖 北 江 汉 湖 心, 摘要: 的 目 探 讨 椎 间 盘 镜 下 髓 核 摘 除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的 方 法 。方 法 432) 3 1 1 经 后 路 椎 间盘 镜 下 髓 核 摘 除 治 疗 腰
6 无症状及体征加重病例 , 例, 优良率 9 g。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下图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物品准备
1、台上物品
器械包:手外伤包、厂家器械
敷料包:手术衣、骨科敷料包
一般用物:小尖刀片1个、LC套1个、脑外科贴膜1个、输 血器1副、管球套1个、9 ×28 角针、1#线、9 ×7伤 口敷料贴、10ml空针
相关概念
适应症
适于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形突出 及脱出型、游离型、巨大型、骨化形成等),有明确 的根性压迫症状为最佳手术适应症。
椎间孔狭窄(小关节突增生、内聚、外侧黄韧带 肥厚下陷)
椎体后缘骨刺
椎间盘严重感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相关概念
禁忌症 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 神经元性疾病 孕妇 精神异常者 中央性骨性椎管狭窄症 腰椎Ⅱ°以上滑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相关概念
解剖入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015
后路腰椎间盘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主要内容
相关概念 物品准备 麻醉与体位 手术步骤 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手术步骤
第三步:工作管道扩张
拔除针芯,经穿刺针插入导丝,保留导丝,拔除穿刺针,以 导丝为中心切皮8mm,沿导丝插入多级扩张管行通道扩张,并用环 锯切割部分关节突,正侧位透视无误,拔除导丝、导杆、环钻, 沿工作套管插入外径6.3mm,内径3.8mm的内窥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相关概念
椎间孔镜技术 是在C臂X线机或CT的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置入
工作套管于椎间盘突出部位,并置入内窥镜,在内镜直 视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 生的骨组织,然后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组织、镜下去 除骨质、射频电极修复破损纤维环,解除神经压迫,松 解神经根粘连的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定位调节器
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量 1 1 1 1 1 3 4 2 1 2 1 5 1 1
物品准备
2、台下物品 等渗冲洗液、C臂机、高频电刀(双极射频)、显影设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相关概念
解剖入路 解剖为安全三角工作区
前界为出口神经根 下界为下椎体的上终板 内界延伸为行走神经根与硬膜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Lig.flavum 黄韧带
Nerv 神经
Lig.long.post. 后纵韧带
Herniation 突出椎间盘
物品准备
器械名称
数量
器械名称
神经剥离子
1
3级套管
可伸缩神经探棒
1
3级导管
45°髓核抓钳
1
3级顶杆
镜下骨凿
1
4级套管
蓝钳
1
1级去骨锥
可弯曲弹簧髓核钳
1
工作套管
髓核钳Βιβλιοθήκη 2骨钻枪钳
1
汤姆针
神经拉钩
1
3级环锯
导丝(粗细)
各2
环锯手柄
1级套管
1
骨钻手柄
1级导管
2
克氏针
2级套管
1
18G钢针
2级导穿管刺定位套装及多级1扩孔钻用于椎间孔2级成顶型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手术步骤
第二步:局麻、穿刺
用18G穿刺针沿标定线方向穿刺至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前下 缘处,在关节突周围注射1%的利多卡因3-5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麻醉与体位
1、麻醉 局麻:2%利多卡因20ml+0.9%氯化钠20ml 2、体位 俯卧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手术步骤
第一步:定位
患者俯卧,C型臂X线机正位透视下标定腰椎棘突中线,经病 变椎间盘上缘划一条水平线,中线旁开12-14cm局麻,穿刺针经 安全三角穿刺达椎间盘后缘(L3/4)。
手术步骤
第四步:摘除突出的髓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手术步骤
第五步:双极射频消融、汽化椎间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1、按手术安全核查表核对病人 2、建立静脉通道 3、与手术医生共同清点物品并记录 4、协助手术医生摆俯卧位 5、协助消毒铺单
特殊用物:一次性双头射频消融刀头、光源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物品准备
厂家器械: 穿刺针和导丝 软组织扩张系统 椎间孔扩大系统 工作套筒 内窥镜(30°) 手术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6、将输液、心电监护等管路妥善固定,按步骤连接好光源线、 射频线、冲洗管、摄像头。
相关概念
椎间孔镜的优势 ✓ 内镜直视 ✓ 不进入、不经过椎管,无椎管内瘢痕和粘连 ✓ 不破坏脊柱解剖结构,不影响脊柱稳定性 ✓ 精准技术 ✓ 迅速缓解疼痛 ✓ 术后3周即可投入正常工作生活,病人舒适度极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