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护理
医院管理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

医院管理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的髓核凸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痛、腿痛等症状。
可保守治疗或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同骨科术前护理。
2、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早期采用保守治疗。
可以卧硬板床,局部热敷、理疗,急性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严格卧床3周,禁止坐起和下床活动。
3、可采用骨盆牵引治疗,重量为7~10kg,利于髓核的回纳。
牵引3周,每次1~2次,每次1~2小时。
4、保守治疗无效,伴有神经根功能障碍者需手术治疗。
(二)术后护理1、同骨科手术后护理。
2、术后平卧6小时,压迫伤口止血扭转。
轴线翻身每2小时1 次,防止脊柱扭转。
3、观察伤口引流同脊柱侧凸术后护理。
4、观察双下肢的感觉、活动,与术前作对比。
5、术后2~3天卧床期间进行直腿抬高锻炼,预防神经根粘连。
6、指导患者作腰背肌的锻炼(1)胸:患者仰卧,以双肘支起胸部,使背部悬空。
(2)五点支撑法(1周后开始):患者仰卧,下肢屈膝屈髓,双足放置在床上,双肘支撑体侧,用头、双肘、双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量腾空离床。
(3)三点支撑法(2〜3周开始):让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及足部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后伸。
(4)背伸法(“小燕飞”5〜6周开始):患者俯卧,抬起头,胸部离开床面,双上肢向背后伸,双膝伸直,从床上抬起双腿。
即身体的两头翘起,双肩后伸,腹部为支点,形如小燕子。
(5)锻练的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在不疲劳、无痛苦的情况下进行。
(三)健康指导1、同骨科健康指导。
2、卧硬板床休息,减少腰部疲劳。
3、行走时要佩戴支具,以防发生意外(如腰扭伤)。
4、继续腰背肌锻炼。
5、佩戴支具3个月。
6、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
7、半年内不可提重物。
不可急弯腰。
三、主要护理问题(一)疼痛与疾病有关。
(二)躯体移动障碍与疼痛和疾病有关。
(三)如厕自理缺陷与疼痛和活动受限有关。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摘要】本文就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前患者的心理、饮食、体位、排便及术前准备等护理以及术后体位、疼痛、预防感染、用药、并发症预防及康复护理特点的最新研究进行深入论述。
强调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9-0150-02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常表现为腰痛、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临床治疗中,该症常因非手术治疗无效后,而采用腰椎盘开窗减压神经根松解髓核摘除术治疗[1]。
与此同时,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围术期中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及早期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对患者临床康复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为此本文对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特点作一综述。
1 术前准备1.1 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反复发作,且大部分患者为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者,希望通过手术彻底治愈,消除疼痛,由此患者常对手术期望值过高。
与此同时,也有患者对手术治疗产生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
为此护理人员应在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之前,加强与患者沟通,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宣教,通过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及术后相关康复训练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介绍手术治疗的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2-3]。
1.2 饮食、体位及排便护理指导(1)为患者详细讲解调整饮食营养可增强对手术耐受性,为患者给予高营养且易消化的饮食。
(2)指导患者俯卧位,头偏向一侧,两腿自然伸直,双手放于头部两侧,以利于手术。
指导患者术后卧床体位,讲解翻身方法,保持头颈与躯干一条直线,预防腰部扭曲。
(3)训练患者在床上排便,减少术后诱发尿潴留、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4]。
1.3 术前辅助检查指导患者术前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验、心电图、腰椎ct、x线等,术前1 d常规备皮,术前禁食12 h,禁水6 h,排空胃肠道[5]。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应 及 时 取 出 ,防 止 阻 塞 呼 吸道 ,以保 证 呼 吸 道通 畅 。
2 32 做 好 口腔 护 理 :术 后 要 保 持 口腔 清 洁 , 防 止 伤 口感 .. 染 ,促 进 伤 口愈 合 。用 朵 贝 尔 含 嗽 液 嗽 口 ,每 日 3 4次 , ~ 张 口受 限 不 能 漱 口者 ,用 3 双 氧 水 、0 9 生 理 盐 水 擦 洗 . 或 用 注 射 器 冲洗 口腔 。
殊 变化 应 及 时 就 诊 。
碍 ,表 现 为 对 手 术 缺 乏 信 心 、 焦 虑 、恐 惧 感 。如 担 心 手 术 后
伤 口疼 痛 ,术 后外 形欠 佳 和 功 能 恢 复 不 良等 。我 们 用 和 蔼 可 亲 的语 言 安慰 患 者 ,针 对 不 同 的 个 性 、年 龄 及 心 理 特 点 进 行 耐 心 解 释 ,说 明手 术 的 重 要 性 ;仔 细 介 绍 手 术 方 案 ,用 手 术
前准备 的重要性 ,讲解手 术前后 的注意事项及对策 。
2 3 术后 护 理 : .
2 1 密 切 观 察 病 情 ,保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密 切 观 察 生 命 征 的 .
变 化 ,特 别 是 呼 吸 、血 压 、瞳 孔 的 变 化 ,注 意 口腔 是 否 有 血 凝 块 或异 物 ,是 否 有 分 泌 物 阻 塞 呼吸 道 ,如 有 应及 时 清 理 呼 吸道 ,以 免 发 生 呼 吸 道 梗 阻 。 同 时 ,给 予 侧 卧 位 ,头 偏 向 健 侧 ,便 于 口内 分 泌 物 溢 出 下 颌 骨 骨 折 的 患 者 会 引 起 舌 后 坠 ,应将 舌 牵 出 ,防 止 阻 塞 呼 吸道 。在 保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的 同 时 ,应 观 察 局 部 有 无 出血 、缺 损 、器 官异 位 等 。 注 意 有 否 创 伤 性 休 克 ,及 时 给 予 止 痛 、止 血 、输 氧 、 补充 血 容 量 及 维 持 水 电解 质 平 衡 及 抗 感 染 等处 理 。
87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的整体护理

1临 床资料 在手 术 6 时前 大量饮 水 ; 小 2 0 年 3 一2 0 年 8 , 手 术 治 疗 的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患 06 月 08 月 经 b 麻 醉 后 可 根 据 病 人 情 况 快 速 补 液 5 0 1 0 ml 出 防 困 . 0 ~ 00 ,
者 8 例 , 中 男 5 例 ,女 2 例 1年 龄 3 ~6 7 其 9 8 0 4岁 。均 行 椎 板 碱
特 殊 性 ,所 以 ,巡 回 护 士 运 用 护 理 程 序 ,结 合 病 人 的 生 理 、心 理 特 点 对 病 人 实 施 身 心 整 体 护 理 , 提 高 手 术 的 成 功 率 及 预 后 对 有一 定的意义 。 护 理 目标 尽 快 开 放 静 脉 通 道 , 正 血 容 量 不 足 。 纠 护 理 措 施 a 术 前 l 小 时 开 始 禁 食 , 前 6 时 开 始 禁 饮 ,鼓 励 病 人 . 2 术 小
t o hr mbo m b lc d s a e o l wi g e o i ie s f lo n hi a k e s r e y. p nd ne u g r
量超 期应用止血 剂 、刀 口感 染出血 以及 紧张焦 虑等机体 应激状 态 ,均 使 血 液 粘 稠 度 增 高 【, 发 生 血 液 凝 固 形 成 血 栓 。低 分 子 JBo e J itS r ( 4 易 l n on u g Am) 9 6 6 ()1 6 5 . ,1 8 ,8 1:4 -1 O 【】邱 贵 兴 , 魁 戎 , 庆 铭 等 . 国 骨 科 大 手 术 深 静 脉 血 栓 2 戴 杨 中 量肝素近年来 在预防下肢静脉 血栓的取 得了 良好 的效 果 , 它在抑 中国医刊 ,2 0 ,4 () 8 5 0 6 1 1:l-3 . 制血栓形成 的同时并不增加 出血的发生 率 , 需反复进行凝血功 形 成预 防专家 建议… . 无 能检查 , 并可 明显减 低下肢 深静脉 血栓 发生率 。 鼓励 患者早期 功 [1杨刚 , 3 吕厚 山 , 健 , . 分子肝素 预防人工髋 、 关节 高 等 低 膝 J. 2 0 ,8 能锻炼 和下床活 动 ,同时定 期进行 Do pe 超 声检查的诊 疗方 置换 术后下肢 深静脉血 栓形成的研究[】中华外科 杂志 ,0 0 3 p lr 案 , 强术前术 后的临 床护理 , 加 给予 患者精神 上 的支持 , 除顾 ()2 - 6 消 1 :5 2 . 虑及恐惧 心理 , 教关 节置换 围手 术期知 识 , 能有 效降低下肢 宣 均 [】王玉琦 , 建荣 . 4 叶 血管外科 治疗学[ . M】上海 : 上海科 学技 术 出 版 社 , 0 3 2 5 2 0 :2 . 深静脉血栓 的发生机率 。
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

将 护理体会 介绍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本组患 者 4 6例 , 3 男 8例 , 8例 , 龄 2 女 年 4—5 6岁 , 均 平
躁、 悲观 、 抑郁等心里状态 。患 者入 院后 , 给患者 提供一个 应 舒适 、 安静 、 整洁 的住 院环境 , 立 良好 护患关 系。对待患 者 建 态度和蔼可亲 , 尊重患者 , 认真倾 听患者 的意见 和要求 , 于 善 解答患者提 出问题 。根据患者 年龄 、 职业 、 文化 背景 、 个性特 征等 因素 , 从具体情况出发 , 握患者 心理特 点 , 病种发病 掌 从
・
18・ 1
医堂剑堑一
Q 生
鲞第2 期 M d aI oao h aA s2 1 .0 7N .3 3 ei ln vtn f i ,u t 00 V 1 o2 c n i oC n . .
亡, 病死率 3 %未出现迟发性 神经病变 、 中间综合征 等。
4 讨 论
通气 。机械通气过程 中要注意加 强呼 吸道管理 , 防止 痰栓 窒
药 ,0 0,( )6 7 . 2 1 5 1 :9— 0
开导患 者 , 避免再次 自杀 。
3 结 果
( 收稿 日期 :0 0— 3— 0 21 0 3 ) ( 本文编辑 : 淑娟 ) 段
3 中,5例痊 愈 , 愈率 9 % , 因 呼 吸衰竭 而 死 6例 3 治 7 1例
髓 核 摘 除术 治 疗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患 者 的护 理
并避免 患者 独处 , 移去身旁 的危 险品 , 防止患者再次 自杀 。
2 9 出院指导 . 对从 事农 药 生产 及使 用 的患者 , 其进 行 对 劳动保 护知识 宣传 、 强 自我 防治 意识 。农 药要 妥 善保 管 , 加 喷洒农 药时要戴 口罩及帽子 、 穿防护 衣。皮肤接 触者立 即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护理

性感染 。对过 度紧 张的患者 , 晚给镇静 剂 , 术前 以保证充 分休息 。
3 术后 护理
31 测生 命体 征 : .监 密切 监测 意识 、 压 、 搏 、 血 脉 呼吸 、 氧饱 和度 , 血 直至 平稳 , 出现 血压 下 降 , 率增 快 , 能 为术 后 出血 , 即报 如 心 可 立
3 . 2观察 末梢 血运 和 肢体 活动 情 况 :嘱 咐家 属在麻 醉 消失前 每小 时进 行 一 次双 下 肢按 摩 , 每次 2 O分钟 , 进 血 液循 环 , 适 当抬 促 并 高患 肢 , 深 静脉 血 栓形 成日 防止 。观察创 面敷料 渗血情 况 , 敷料 如 渗血较 多应立 即通知 医生 , 给予及 时更换 敷料并加 压包扎 。 为病人 更换衣 服及实 行各项 护理操 作时 , 注意 遮挡 、 暖 , 着凉 。 应 保 防止 3 马尾 神 经功 能 的观察 :马尾神 经 功能 的观察 是 骨科 特点 的专 . 3 科护 理工 作 , 由于手 术 可能 牵拉 、 伤马 尾神 经 , 硬膜 外血 肿直 挫 或 接压 迫 , 会造 成 马尾 神经 损伤 均 。因此 , 术后 7 小时应密切 观察 2 患者 双下肢感 觉和运 动功 能是 否存在 , 观察 膀胱 的功 能 , 有无 尿潴 留和尿 失禁等 情况 , 以便及早 发现感 觉和 运动障碍 等异常现象 。 3 预 防褥 疮 : 后 床铺 选 用 硬板 软 垫 床 , 持 床单 位 的平整 、 . 4 术 并保 清洁 、 舒适 。术 后 常规去 枕 平 卧 6 时 , 头建 立 翻身卡 , 两小 小 床 每 时协助翻身一次 , 翻身时指导患者将两手交叉放于胸前 , 躯干必 须保 持 上下 一致 , 忌脊 柱 扭 转和 屈 曲 , 日取 左 4 。一 平一 右 切 每 5、 4o 5卧位 4 5 , — 次 每次 2 分钟 , 0 保持皮肤清洁, 受压部位每次按摩 5 分钟 , 防止褥 疮 的发 生 。 3 . 5防止 病人 便秘 : 因麻 醉用药 及术 后 活动 量的减 少 , 人容 易引 病 起便秘 。术后恢复饮食后应注意保证足够的饮水量 , 注意饮食的 营养 搭配 , 证 高热量 、 在保 高蛋 白、 维生 素的 基础 上进食 适量 的 高 水 果 和含纤 维 素多 的蔬 菜 。教会 病人 家 属腹部 按摩 的手 法 , 下 从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前后护理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前后护理杨荣贤;罗晓云;赵先明【摘要】通过对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及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分析,得出以下体会:(1)了解和掌握患者思想状况,认真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顾虑,缓解精神压力,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2)认真作好手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强调要向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以取得其主动配合;(3)认真接待术后回病房病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积极向医生予以汇报或处理;(4)了解手术入路及手术进行过程中的基本情况,以便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方法;(5)术后患者卧床应严格执行"开窗"术后卧床2~3周,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者4~8周,经前入路椎间盘切除者8~12周.【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0(016)019【总页数】2页(P142-143)【关键词】腰椎间盘;手术前后;护理【作者】杨荣贤;罗晓云;赵先明【作者单位】710054,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710054,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710054,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腰椎间盘突出或脱出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占下腰痛的10%~12.5%。
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可达80%[1],其余20%的病人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
目前经后路和“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显路方法。
只要手术指征掌握正确,操作得当,极大多数[2]患者可获得良好效果。
为保证手术疗效,提高手术治愈率,手术前需认真仔细的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做好各项护理工作。
现就我科在专科护理工作中的措施和体会介绍如下。
1.1 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腰椎间盘脱出导致腰腿痛,早期一般都经过保守治疗和休息,脱出的间盘组织内水分吸收,在原位回缩而不是还原,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缓解。
神经根的水肿逐渐消失,症状也逐步解除。
但再损伤,如剧烈咳嗽、弯腰搬提重物[1]等可导致复发,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复发是很常见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健康知识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健康知识
一、.术后指导:
1.休息:单纯做髓核摘除术,卧床时间2周,对手术复杂、探查的
间隙多或全椎板减压者,可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2.如发现双下肢不能活动、感觉消失时,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
3.注意保持不扭曲、不压迫引流管,保持其通畅。
4.术后8小时内需排尿,可用物理方法诱导排尿,如热敷、听流水声,不能自行排尿时应报告护士。
5.术后3天体温仍升高,诉腹痛,呈阵发性抽搐样疼痛,翻身时加剧,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6.功能锻炼:麻醉消失后,可作直腿抬高锻炼,术后3天可主动锻炼,抬高角度30-70度,每日锻炼时间可酌情掌握,逐渐增加;术后1-
2周,可进行腰背肌锻炼,在腰围保持下可下床活动。
7.饮食:定时定量,给予营养丰富、清淡、可口、含粗纤维食物,增加病人的抵抗力,并保持1-2天排便1次。
二、出院指导:
1.继续坚持腰背肌锻炼,至少达半年以上。
2.腰围保护3个月,不弯腰,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3.饮食起居保持规律性,如有不适应随时就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姜堰市中医院(225500)
2012年4月8日收稿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系统保守治疗无效或经治疗症状反复甚至加重时,手术治疗是解除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首选方法。
而术前术后的密切病情观察和护理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保证。
关键词:脊柱;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2-0161-02
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护理
王友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
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
多数在抬重物、
弯腰用力,扭转或劳累后发病。
大多数病人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对症状严重、经过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是解除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首选方法,而术前术后严密的观察及高质量的护理又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效果。
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腰椎板切开髓核摘除术治疗,经过全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4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33~73岁。
术前均经过CT 或MRI 检查示腰椎间盘突出,同时伴有程度不等的下肢疼痛或麻木的临床症状。
术后3~6个月随访无一例复发和其他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
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克服患者紧张恐慌情绪。
选择手术的大多数是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伴有剧烈的疼痛,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个别病人经济负担比较重,不仅要承受生理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压力也很大;同时又担心术中损伤神经导致瘫痪或术后复发等情况,导致术前紧张、焦虑等情绪。
因此,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术前护士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此类手术的特点及优越性、麻醉方法以及术后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倾听患者的陈述,了解其需求,多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以解除其顾虑和担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主动配合。
2.2一般护理: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保持病房的整洁、肃静。
卧硬板床,训练床上使用便器,以防术后不习惯床上大小便而引起大小便潴留。
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协助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如血液常规,大小便常规,心电图、拍胸片,血生化检查等。
做好术前皮肤准备,上起肩胛骨,下至骶尾部,双侧到腋中线剃净汗毛,避免损
伤皮肤。
手术前晚沐浴、更衣、更换床单位,注意不要擦洗掉医生
手术的定位标记。
手术前一日给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术前禁食、禁水6~8小时,手术清晨给予清洁灌肠,预防及减少术后腹胀和内源性感染。
对过度紧张的患者,术前晚给镇静剂,以保证充分休息。
3术后护理
3.1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意识、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直至平稳,如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可能为术后出血,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3.2观察末梢血运和肢体活动情况:嘱咐家属在麻醉消失前每小时进行一次双下肢按摩,每次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并适当抬
高患肢,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2]。
观察创面敷料渗血情况,如敷料渗血较多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及时更换敷料并加压包扎。
为病人更换衣服及实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应注意遮挡、保暖,防止着凉。
3.3马尾神经功能的观察:马尾神经功能的观察是骨科特点的专科护理工作,由于手术可能牵拉、挫伤马尾神经,或硬膜外血肿直
接压迫,均会造成马尾神经损伤[3]。
因此,
术后72小时应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是否存在,观察膀胱的功能,有无尿潴留和尿失禁等情况,以便及早发现感觉和运动障碍等异常现象。
3.4预防褥疮:术后床铺选用硬板软垫床,并保持床单位的平整、清洁、舒适。
术后常规去枕平卧6小时,床头建立翻身卡,每两小时协助翻身一次,翻身时指导患者将两手交叉放于胸前,躯干必须保持上下一致,切忌脊柱扭转和屈曲,每日取左45°、一平一右45°卧位4~5次,每次20分钟,保持皮肤清洁,受压部位每次按摩5分钟,防止褥疮的发生。
3.5防止病人便秘:因麻醉用药及术后活动量的减少,病人容易引起便秘。
术后恢复饮食后应注意保证足够的饮水量,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在保证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基础上进食适量的水果和含纤维素多的蔬菜。
教会病人家属腹部按摩的手法,从下腹部开始用大、小鱼际肌顺时针方向做环形按摩,每日按摩2~3次,对其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术后三天未排
便者,可以口服中、
西润肠药帮助排便,可用开塞露1~2支诱导排便或肥皂水灌肠。
3.6呼吸系统护理:因为咳嗽反射渐减弱及手术后疼痛会导致清
内蒙古中医药
理呼吸道无效,此时可用手掌拍击病人背部,协助变换体位,帮助病人咳嗽排出支气管内分泌物,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若痰液黏稠不容易咳出,在医嘱下行蒸汽雾化吸入、超声波雾化吸入,每8小时一次。
3.7各种导管的护理:术后保持引流管、导尿管等通畅。
将引流管妥善固定,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堵塞及滑脱,更不能随意拔除。
2~4小时挤压引流管1次,保持引流通畅。
负压吸引器的位置不能高于伤口,引流袋的位置不能高于膀胱的位置。
倾倒或更换引流袋时不能将末端提高,以免逆行感染。
随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正常每天50~300ml,色淡红,如引流量>400ml,色鲜红,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一般术后24小时可拔除引流管,如引流量多时可延迟拔除,并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伤口感染一般。
手术6~8小时能自行小便者即拔除导尿管。
4康复期护理
4.1制定康复锻炼计划:根据各个不同病人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让病人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后果,使病人积极主动地进行康复锻炼。
4.2早期直腿抬高练习:早期直腿抬高练习是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的有效措施。
术后即可协助病人做直腿抬高,初次由10°开始循序渐进,先单腿后双腿,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三天后鼓励病人主动直腿抬高,并逐渐增加抬腿幅度,防止发生神经根粘连[4]。
4.3腰背肌锻炼:术后1周即可指导患者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提高腰背肌肌力,增加脊柱稳定性。
开始时指导病人用头、双肘、双足五点作为支撑点,使背部、腰部向上抬起,以后逐渐改为头顶和双足支撑三点法抬起腰背部。
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锻炼的动作幅度和次数。
4.4下床活动: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下床活动时,先在床上佩带好腰围,然后让病人俯卧位移至床边,屈髋屈膝,护士扶助其站起,如无头晕、眼花等症状时方可站立,站立时保持腰部伸直位,然后绕床边走1圈,初次下地时间不可过长,等适应后再逐渐延长下床活动的时间和次数[2]。
5出院指导
5.1卧硬板床,以避免脊柱屈曲;注意腰部的保暖,不能着凉。
少吃、忌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预防便秘发生。
5.2术后离床应腰围固定,增加腰部力量。
3个月内不负重、不弯腰,并佩戴腰围活动,起床后、工作前适当活动腰部,以增加腰肌的协调性、脊柱关节的灵活性。
术后6个月内禁忌弯腰负重,如提、挑、搬重物等[5]。
5.3避免腰部脊柱屈曲和旋转扭曲。
避免长时间的坐或站立。
积极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坚持佩戴腰围直到腰部神经压迫症状消失。
5.4术后定期电话随访,以了解病人康复锻炼和恢复的情况。
6讨论
本组40例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3~6个月随访无一例复发和出现其他术后并发症。
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护理与手术的成败休戚相关。
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正确的护理对提高患者预后及生命质量、促进功能恢复等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护理工作者应该不断加强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掌握先进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具备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同时还应该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72.
[2]黄怡,许颖.128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6):5581-5582.
[3]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24.
[4]王功廉.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4):2215.
[5]那晓华.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 2010,8(19):1730.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