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腰椎间盘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压迫症状而进行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本手术记录将详细介绍该手术的步骤和过程,以及术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医生:XXX医生手术步骤:1. 患者定位:患者采取俯卧位,并根据术前CT/MRI影像确定手术部位。
2. 局部麻醉:在手术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使患者感到轻微疼痛。
3. 皮肤切开:医生在定位后,通过医用刀具在患者的腰部进行皮肤切开,露出手术部位。
4. 钢针导向:医生通过X光引导下将钢针插入到患者的椎间孔位置,确保手术的精确性。
5. 制作通道:医生在钢针导向下逐步扩大通道,最终露出神经根和椎间盘突出部位。
6. 摘除髓核:医生使用椎间孔内窥镜等微创器械,将压迫神经根的椎间盘突出部分或髓核摘除,减轻神经根的压迫症状。
7. 清理术野:医生清洁手术部位,并确保术野内没有残留的碎片或出血。
8. 定位封闭:医生将手术部位进行局部止血,并逐层缝合皮肤,完成手术。
术后护理:1. 术后密切观察:术后患者需要在病房内密切观察,注意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2. 术后卧床休息: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提重物。
3. 术后用药:根据医嘱服用消炎镇痛药物,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疼痛。
4.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观察手术部位的愈合情况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5. 康复锻炼:术后患者可以根据医嘱进行康复锻炼,帮助加速康复和预防复发。
总结: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微创的神经根减压手术,能够有效缓解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神经根压迫症状。
术后的合理护理和康复锻炼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希望患者能够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第二篇示例: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该手术通过椎间孔镜技术,将突出的髓核组织摘除,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神经压迫症状。
椎间孔镜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椎间孔镜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第一篇:椎间孔镜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椎间孔镜手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一、椎间孔镜手术适应症:1、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腰痛、腰腿痛,行走受限,间歇性跛行等。
2、腰椎椎间盘源性腰痛:即椎间盘突出不明显,但是腰痛明显,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无效。
此时,椎间盘已经出现结构损害,由此引起疼痛者。
、腰椎椎间孔狭窄:中老年腰腿痛患者,椎间孔骨刺或韧带肥厚等原因,形成椎间孔狭窄,导致神经通道受阻。
扩大椎间孔可以做到神经减压。
、适合于腰突症诊断明确,经正规非手术治疗6个月无效者;5、反复发作、症状严重者;6、腰椎间盘突出、脱出和椎管内游离;7、剧烈疼痛无法缓解,并持续加剧者;8、腰椎间盘中央型突出伴马尾神经受压损伤;9、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局限性椎管狭窄。
二、椎间孔镜手术禁忌症:1、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
2、椎间盘突出合并节段不稳。
3、伴有明显的多节段退变。
第二篇:椎间孔镜手术禁忌症椎间孔镜手术的禁忌症椎间孔镜手术被誉为最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即便如此,椎间孔镜技术也有自己的适应症、禁忌症。
洪强椎间孔镜与您分享椎间孔镜手术的禁忌症,帮助初学者准确运用椎间孔镜技术,保证手术的安全和疗效。
1.手术禁忌症(1)合并局限性中央椎管骨性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于多节段的长椎管骨性性狭窄的患者禁用本手术。
(2)合并双侧侧隐窝狭窄且有双侧神经根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双侧哑铃状突出且有双侧神经根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椎间孔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5)L5~S1间盘突出骼翼过高者(可选择后路操作)。
(6)合并椎间隙明显狭窄者。
(7)大的非包容型椎间盘突出,即椎体间隙水平的椎间盘破裂突出超过椎管矢状径的50%。
(8)游离的间盘,移向椎管内椎体间隙的头侧或尾侧。
(9)L4~S1大的中央型突出或椎间盘破裂,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内者。
(10)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侧隐窝狭窄、椎间盘钙化、后纵韧带骨化所造成的压迫症状。
后路椎间盘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枪式咬骨钳咬除黄韧带 , 显露硬脊膜及神经根。参照
MR 显像 上 突 出物 的移 位 方 向决 定 下 一 步 的操 作 。 I 若 突 出物 向椎 间 隙上 方 潜 行 、 出或 游 离 , 向上 咬 突 则
除上位 椎板 下 缘 , 之 则 向下 咬 除下 位 椎 板 上 缘 , 反 直
椎 管 , 而形 成脱垂 游离 型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腰椎 问 从 盘脱 垂 多发生 在突 出椎 间盘 的后 外侧 或后 方 正 中 , 脱
根, 神经根可 自由移动 0 5c . m以上 。③保护神经根。
术 中分 离 、 拉神 经 根 时 动 作 应 轻柔 , 拉 时 间不 宜 牵 牵 过长 , 切忌动 作 过猛 地 一 下 将 突 出 的髓 核 摘 除 , 以避 免 神经 缺血 再灌 注损伤 _ 。 6 j 使 用后 路椎 间 盘镜 椎 间盘 切 除 术 治 疗脱 垂 游 离 型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能 够 取 得 较 为 满 意 的 近 期 疗 效 。
间隙后正中线向患侧旁开 10~ . 3 处插入导针 , . 15(1 1 1
通讯作者 : 培 民 王 E m i dw m@ 13 cr — a :rp l 6 .o n
・
5 ( 92 2・总 3 )
中医正 骨 2 1 0 1年 l 第 2 第 l 2月 3卷 2期
4 讨
论
露脱垂游离的椎 间盘组织 , a uaIL n- r on eorp i 2 am O, kw Y mar . o gt m ret ngahc e g
a d f n t n l c a g s i ai ns wh r r ae t n u c i a h n e n p t t o e o wee t td wi e h
经后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致髂总静脉损伤1例

内翻。使用本法进行血管吻合时. 由于自血管腔中牵出的缝
作 者 简 介 : 玉 轩 ( 9 9 ) 男 . 治 医师 , 房 16 一 , 主 河北 省秦 皇 岛 市 北 戴 河 区 解 放 军 2 1医院 骨 科 ,6 15 8 06o 。
异常; 脊椎无畸形, 活动灵活, ~s 棘突旁压痛. .-棘 I 以1 - 4 ̄ 问压痛明显, 并向右下肢放射至小腿前外侧及足背; 骨盆无
异常, 鞍区感觉正常 ; 右小腿前 外侧 及足背皮肤感觉迟 钝 , 右 下肢末 梢血运 正常 。右侧 直腿抬高及 加强试 验 阳性 。腰椎
术后给予抗炎、 消肿、 预防溃疡等治疗, 经过治疗患者血压正
有损伤纤维环前方大血管的可能 , 立即用明胶海绵、 可吸收 止血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再次探查无活动性出血, 逐层关闭 手术切 口。仰卧位观察患者,0rn 2 i 后血压逐渐下降至 8 / a 0 4 i H . 0 l g考虑前方大血管损伤, ml 立即在全麻下取右侧腹部 分一起牵拉时, 吻合口部位敞开, 就可看到对侧血管壁。 且缝 合第 4 针后暂不打结, 使第 5 针的缝合也在清楚看到血管后
并保护 L 神经 根。用 髓核钳从不 同方 向取出椎问盘髓 核组 j 织 , 出前方髓 核组织时突然从椎 间隙出血 , 取 并且 比较迅速 ,
腰椎问盘突出症术中导致髂总静脉损伤的病例不多见, 损伤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a手术操作不当, 髓核钳进入过深, 咬除髓核时用力过大等。b 椎间盘突出时间较长时, ) 前方的 组织就会与血管及其他组织黏连, 时间越长黏连就越重、 越 广, 可使大血管的位置变异。 ) c血管被炎症侵蚀后, 血管就变 得脆且易破, 炎症的长期侵蚀可使血管的外膜甚至平滑肌层
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手术配合

张 、 手 术 缺 乏 信 心 、 心 术 后 康 复 等 不 对 担 良情 绪 , 术 室 护 士 应 态 度 和 蔼 可 亲 , 手 耐 心解 答 患 者 及 家 属 的提 问 , 对 性 的 做 好 针 心理护理 , 轻或 消 除患者 的心 理障 碍 , 减
除术 的手术 配合。 方法 : 20 自 0 9年 5月
组织损伤小 、 破坏脊柱稳定性 、 血少 、 不 出
体麻木等症状均 明显改善 , 后 3~1 术 0天 切 口愈合出院 。
平 均 随 访 6个 月 , 照 N ki 级 : 按 aa 分
术后 康 复 快 、 发 症 少 等 诸 多 优 点 j 并 。
我 院 自 20 0 9年 5月 一 0 1 5月 共 实 施 21年 椎间盘镜下 髓核 摘除手 术 5 6例 , 术 效 手
的一种病 因, 临床上多采用保守或外科手
术 治 疗 。近 年 来 , 间 盘 镜 下 髓 核 摘 除 术 椎
5 6例 术 后 经 预 防 感 染 、 血 、 水 止 抗 肿 、 养神 经等综 合治 疗后 , 腿 痛 及肢 营 腰
作为一种全 新 的手术方 法被 临床广 泛采 用, 与传 统开放手术相 比, 它具有切 口小 、
线 机 、 透 视 的 手 术 床 、 科 专 用 俯 卧 位 可 骨 架 及 卧位 垫 、 引 器 、 频 电 刀 等 其 他 配 吸 高
di 1 . 9 9 j i n 10 — 64 . 0 1 o:0 3 6 /.s . 07 s 1x 2 1 .
27. 8 25
盘镜 , 分离 自由臂与通 道管 , 留置胶 片 引
绪, 术前应根据每个患者 的不 同情况进 行
针 对 性 的 心 理 护 理 , 绍 手 术 的 目的 、 介 方
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身痛逐瘀汤口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前(56.63±5.89)分、术后 3d(32.43±6.12)分、术 畴。其发病病机为肝肾亏虚,外感风寒湿,致腰腿气
后 15d(19.09±6.37)分、术后 6个月(12.97±2.93) 分。均无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 6个
中医正骨 2019年 6月第 31卷第 6期 JTradChinOrthopTrauma,2019,Vol.31,No.6 (总 467)· 67 ·
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联合身痛逐瘀汤口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郑泉鑫,皮安平,潘锰,于宝新,王京亮,何钧儒 (广州市正骨医院,广东 广州 510030)
关键词 腰椎;椎间盘移位;椎间盘切除术,经皮;身痛逐瘀汤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治疗 方法主要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大类,二者各有其优势 与不足。脊柱内镜技术是一种介于开放手术与非手 术治疗之间的新兴微创技术,也是近年来治疗腰椎间 盘突出症的热点技术[1]。将局部辨病治疗与整体辨 证治疗相结合是中西医结合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重要方法。为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优势,2014年 8月至 2018年 6月,我们尝试采用 后路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身痛逐瘀汤 口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35例,并对其临床疗 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系统等疾病者;②合并急、慢性感染者;③合并脊柱结 核、肿瘤、畸形以及椎间盘髓核游离、马尾神经损伤、 椎间盘钙化、椎管骨性狭窄者;④精神病患者。
2 方 法
2.1 手术方法 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取俯卧位,术区 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取后路经皮穿刺椎板间隙入路, 在 C形臂 X线机透视下定位 L5S1 椎间隙,以后正中 线偏患侧约 10mm处为穿刺点,由皮肤、深筋膜向患 侧关节突内侧及椎板间隙穿刺进针至黄韧带外后,于 穿刺点做一长约 8mm的皮肤切口;用导丝置换穿刺 针,沿导丝用扩张器逐级扩大软组织,安装工作套管, 放入椎间孔内镜,连接冲洗系统;椎间孔镜置入硬膜 囊前侧、受压神经根的腹侧,镜下切除髓核组织和松 解神经根;待清晰见到后纵韧带和神经根周围脂肪组 织后,用双极射频电极进行止血、髓核消融和纤维环 热成形;镜下见硬膜囊自主搏动证明硬膜囊已充分减 压,旋转工作套筒,仔细探查无脱出髓核残留碎片后, 用生理盐水冲洗,并退出内镜系统,缝合切口。 2.2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 后卧床 1~2d后佩戴腰围下床活动;术后 1~3d常 规给予甘露醇和小剂量激素静脉滴注;术后 1~2个 月内恢复轻体力工作,避免腰部剧烈负重运动,并进 行腰背核心肌群锻炼;术后第 3天开始口服身痛逐瘀 汤,药物组成:牛膝 30g、当归 12g、川芎 9g、桃仁9g、
MED

一、历史
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ED) 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ED) 是一种经椎板间隙入路的显微内镜下椎间 盘切除术。1975年日本Hijinkata首次报 盘切除术。1975年日本Hijinkata首次报 道X线引导下用后外侧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 核摘除术(PC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 核摘除术(PC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 得满意的效果后,该项技术快速发展。 1983年Kambin首次报道了经后外侧 1983年Kambin首次报道了经后外侧 椎间隙途径的关节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关 节镜技术和设备。
MED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 MED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 的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系统。由美国SOFAMOR 的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系统。由美国SOFAMOR DANEK公司首先研制生产。20世纪90年代末期 DANEK公司首先研制生产。20世纪90年代末期 美欧相继将MED技术运用于临床。 美欧相继将MED技术运用于临床。 1999年,我国首先有李春海教授对运用MED 1999年,我国首先有李春海教授对运用MED 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初步临床报道。 并就手术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随后的数年中, 我国数百家医院引进了MED椎间盘镜手术系统, 我国数百家医院引进了MED椎间盘镜手术系统, 用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临床应用
1、适应症:
(1).椎间盘向侧后方或中央突出,位于椎间盘平面, 或向上游离不超过5mm,向下游离不超过10mm者。 或向上游离不超过5mm,向下游离不超过10mm者。 (2).椎间孔内或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 (3).软性(黄韧带肥厚、椎间盘膨出等)或硬性 (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小关节增生等)侧隐窝狭窄症。 (4).复发性椎间盘脱出病人。 (5).年龄小于55岁的长节段椎管狭窄(非责任性) 年龄小于55岁的长节段椎管狭窄(非责任性) 伴椎间盘突出(责任性),只摘除突出的椎间盘。
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程口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受压的神经根缺血 和继发的炎症反应 , 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须手术解除压迫。
我院自20 年 5 03 月至20 年6 06 月共手术治疗 10 2 例腰椎间 盘突出症 , 其中经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 7 2例, 效果满意, 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直腿抬高练习, 5 第 天行腰背肌锻炼 , 一般 1 周可离床活动。
2 结 果
11 临床资料 本组 7 例, 4 例, 2 例 ; 3 ̄6 . 2 男 9 女 3 年龄 2 1
岁, 平均 4 岁。 2 病程 6 个月~1 年, 4 术前距第一次急性发作
术中硬脊膜囊破裂 6 , 例 其中 1 例因需修补硬脊膜导致
膜, 用手指探及椎板间隙。 依次插入扩张管, 后置人工作管并 使之外倾 1。 O 自由臂固定, 5~2。 角, 连接光学影像系统。 术中 可根据需要调节工作管的角度和方向。 清除视野中的脂肪组
9 %, 3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损伤小、 出血少、 术后恢复快、 院时间短、 住 手术并发症少等诸 多优
石 仕 明 , 忠 海 , 立 弘 陈 胡
( 北 省 江 汉 油 田 中 心 医 院 骨 科诊 疗 中t 湖 北 江 汉 湖 心, 摘要: 的 目 探 讨 椎 间 盘 镜 下 髓 核 摘 除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的 方 法 。方 法 432) 3 1 1 经 后 路 椎 间盘 镜 下 髓 核 摘 除 治 疗 腰
6 无症状及体征加重病例 , 例, 优良率 9 g。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步骤
第三步:工作管道扩张
拔除针芯,经穿刺针插入导丝,保留导丝,拔除 穿刺针,以导丝为中心切皮,沿导丝插入多级扩张管行 通道扩张,并用环锯切割部分关节突,正侧位透视无 误,拔除导丝、导杆、环钻,沿工作套管插入外径, 内径的内窥镜。
手术步骤
第四步:摘除突出的髓核
手术步骤
第五步:双极射频消融、汽化椎间盘
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按手术安全核查表核对病人 、建立静脉通道 、与手术医生共同清点物品并记录 、协助手术医生摆俯卧位 、协助消毒铺单
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将输液、心电监护等管路妥善固定,按步骤连接好光源线、 射频线、冲洗管、摄像头。
、根据医嘱调节射频的功率 、及时供给台上所需物品 、术中注意保护好病人,做 好心理护理。 、手术结束,做好终末处 理
后路腰椎间盘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主要内容
相关概念 物品准备 麻醉与体位 手术步骤 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小结
相关概念
椎间孔镜技术 是在臂线机或的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置入工作套
管于椎间盘突出部位,并置入内窥镜,在内镜直视下可 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 组织,然后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组织、镜下去除骨质、 射频电极修复破损纤维环,解除神经压迫,松解神经根 粘连的技术。
谢 谢 大 家
相关概念
禁忌症 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 神经元性疾病 孕妇 精神异常者 中央性骨性椎管狭窄症 腰椎Ⅱ°以上滑脱
相关概念
解剖入路
相关概念
解剖入路
解剖为安全三角工作区 前界为出口神经根 下界为下椎体的上终板 内界延伸为行走神经根与
硬膜囊
黄韧带
镜下图像
神经
. 后纵韧带
突出椎间盘
物品准备
相关概念
椎间孔镜的优势 内镜直视 不进入、不经过椎管,无椎管内瘢痕和粘连 不破坏脊柱解剖结构,不影响脊柱稳定性 精准技术 迅速缓解疼痛 术后周即可投入正常工作生活,病人舒适度极高
相关概念
适应症 适于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形突出及
脱出型、游离型、巨大型、骨化形成等),有明确的 根性压迫症状为最佳手术适应症。 椎间孔狭窄(小关节突增生、内聚、外侧黄韧带肥 厚下陷) 椎体后缘骨刺 椎间盘严重感染
、台上物品 器械包:手外伤包、厂家器械 敷料包:手术衣、骨科敷料包 一般用物:小尖刀片个、套个、脑外科贴膜个、输血器
副、管球套个、 × 角针、线、 ×伤口敷料贴、空针 特殊用物:一次性双头射频消融刀头、光源线
物品准备
厂家器械: 穿刺针和导丝 软组织扩张系统 椎间孔扩大系统 工作套筒 内窥镜(°) 手术工具
、台下物品 等渗冲洗液、臂机、高频电刀(双极射频)、显影设备
麻醉与体位
、麻醉 局麻:利多卡因氯化钠 、体位 俯卧位
手术步骤
第一步:定位 患者俯卧,型臂线机正位透视下标定腰椎棘突中
线,经病变椎间盘上缘划一条水平线,中线旁开局麻, 穿刺针经安全三角穿刺达椎间盘后缘()。
手术步骤
第二步:局麻、穿刺 用穿刺针沿标定线方向穿刺至下位椎体的上关节
物品准备
器械名称
数量
器械名称
数量
神经剥离子
级套管
可伸缩神经探棒
级导管
°髓核抓钳
级顶杆
镜下骨凿
级套管
蓝钳
级去骨锥
可弯曲弹簧髓核钳
工作套管
髓核钳
பைடு நூலகம்
骨钻
枪钳
汤姆针
神经拉钩
级环锯
导丝(粗细)
各
环锯手柄
级套管
骨钻手柄
级导管
克氏针
级套管
钢针
级导穿管 刺定位套装及多级扩孔钻用于椎间孔级成顶型杆
定位调节器
物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