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后路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
腰椎后路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腰椎后路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适应症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神经根受压表现较重,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多次反复发作者,均应采用手术治疗。
2、椎间盘中央型突出,引起双下肢和会阴部的感觉与肌力障碍,大小便发生困难者,应及早或急诊手术禁忌症1、腰椎间盘突出症首次发作未保守治疗者2、腰椎间盘突出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者3、腰椎间盘突出而无明显神经受损症状者4、腰椎间盘突出并有广泛腰肌纤维炎和风湿病者5、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有严重肥大脊柱炎、心脑血管疾病和严重糖尿病者操作步骤:手术病人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取仰卧位,腹部悬空。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切口以病变部位棘突为中心,作腰部后正中切口。
其长度依手术需要而定。
2、显露做背部正中切口,沿棘突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开腰背筋膜及棘上韧带。
从棘突尖部切开棘上韧带。
用椎板剥离器从棘突的一侧骨膜下分离髄棘肌,显露椎板的背面。
用纱布压迫止血。
全长切开棘间韧带,使上下棘突间显露。
向两侧剥离显露外侧的小关节突及椎板和黄韧带的凹陷部,用刮匙刮除位于凹陷内的脂肪垫,彻底清除棘突上的韧带组织。
3、植骨取下棘突,劈开。
此后用解剖刀将小关节突的关节囊切除。
显露上、下关节突,保留椎板间的黄韧带以保护其下的硬膜。
找出上、下关节突之关节间隙,用骨凿凿除下关节突,刮去关节软骨再从所取下的棘突骨松质片中,取一块填于关节突间隙。
然后用弯凿从棘突根部,椎板及关节突的骨皮质部凿起小骨片, 翻向一侧并相互重叠,达到原位植骨作用。
取自体骼骨骨条植于椎板间、棘突间和关节突间。
植骨必须保证骨量充足,以利脊柱融合的成功。
缝合棘上韧带、皮下组织及皮肤。
椎间孔镜手术记录2

德阳高新康复医院椎间孔镜手术记录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手术前诊断: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诊断:手术名称:□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椎间孔减压扩大成形术□髓核成形术麻醉方式:麻醉医师:、主刀:、助手:、巡回护士:、手术开始时间:、手术完成时间:、术中所见: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入椎管内,相应神经根及硬膜囊受压。
手术经过:1. 病人侧卧位,垫高腰部; C型臂下定位,确定进针路线。
2.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成功后,取旁开正中线10cm进针。
插入穿刺针确定位置,然后插入导丝到达预定位置。
向椎间盘内注入碘海醇及亚甲蓝染色。
3.切开约2cm大小切口,分别置入绿色,黄色,红色的导杆。
置入套管,环锯扩张椎间孔,放入工作套管并在C形臂下确定位置。
□髓核摘除术:连接椎间孔镜到光源和成像系统,用不同髓核钳钳取突出变性的髓核组织,镜下观察神经根松解情况,观察到硬膜囊和神经根出现自主搏动为神经根松解彻底,在“8点”神经“12”点神经根为最佳松解位。
□椎间孔减压术:镜下确定狭窄的椎间孔的部位,用专用的咬骨钳咬除增生的骨质和部分骨性椎板,以达到椎间孔的彻底减压。
□椎间孔成形术:镜下观察椎间孔减压彻底后,置入高速磨钻头调整到12000转/分,打磨椎间孔扩大成形椎间孔,镜下观察神经根和硬膜囊的搏动。
□髓核成形术:彻底摘除变性的髓核组织后,置入美国elezma一次性射频刀头,将能量调到24焦耳,持续烧灼正常的髓核组织,使之回纳萎缩,成形后,封闭破裂的纤维环,彻底解除椎管内的高压力。
观察手术区域无活动性出血后,关闭工作通道,缝合皮肤。
术中病人情况:□生命体征平稳□异常处理情况手术情况:□术程顺利□手术未完成□改变手术方式术中出血约 ml 检查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正常□明显改善□异常手术记录者: 2011年 11月 15日 18时。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椎间盘镜(MED)下髓核摘除术:系指从脊柱后方的15mm~16 mm 小切口到达椎管,是内窥镜技术和显微椎间盘切除原则的结合。
其优越性在于通过肌肉分离扩张器的使用,对椎旁肌的损伤减低到最小限度,减压彻底,损伤轻,可维持腰椎的稳定性。
MED 与传统的开窗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腰椎间盘镜已逐步成为骨科常用的微创外科操作技术,我院骨科技术发展迅速,椎间盘镜技术已经很成熟,现将手术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50例,女26例;年龄27~62岁,平均42岁;术前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体征明显,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
2护理2.1术前准备:2.1.1心理护理术前1d到病房访视患者,向其介绍术前和术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向患者解释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及其方法,介绍内窥镜下手术的优点,安全性!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减轻患者的思想顾虑,增强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使之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2.1.2用物准备腰椎间盘手术常规器械(备用)!椎间盘镜常规包!椎间盘镜设备:椎间盘镜!冷光源!摄像系统!显像机等,吸引器及双极电凝“应选择较大的手术间以及100级层流手术间和可透视的手术床,C臂X光机,准备好脊柱手术支架!相应软垫!手架等。
2.2术中配合:2.2.1 巡回护士配合建立静脉通道, 多采用18G 套管针穿刺。
做好心理护理,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协助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生效后, 辅助手术医师放置体位,使患者俯卧于多功能骨科手术床上,并调节体位,两髂腹部置桥式托架上, 腹部稍悬空(有利于减少术中椎管内出血) ; 双脚上抬, 垫25~ 30cm 厚的长软枕, 并将床尾降低20°,使腰椎后凸, 加强术中受压部位的保护。
理顺导尿管,尿袋挂于手术床沿。
与器械器械护士认真清点和检查手术器械。
连接冷光源!摄像头!双极电凝及吸引器,调节冷光源亮度!电凝功率及显示器清晰度等“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积极主动配合麻醉师调节好液体的速度。
腰椎专科病历及记录

姓名: 性别: 年龄: 体重:入院日期: 年月日病史采集日期: 年月日主诉:现病史:起病情况: 发病年月日方式: 急起( ) 缓起( )诱因:外伤( ) 腰扭伤( ) 受凉( ) 劳累( ) 咳嗽( ) 性生活( ) 不明( )病程变化:反复发作( )次时好时坏( ) 逐渐加重( ) 逐渐减轻( ) 其他:疼痛:部位: 腰,臀,腿:大腿____侧,小腿___侧,足____侧方式: 先有腰痛___,先有腿痛(左右),同时发生__,左右腿交替痛___,双腿痛_____;性质: 窜痛__;隐痛__;酸痛__;刺痛___;灼痛___;胀痛___;锐痛___;钝痛___;持续痛___;间歇痛___;程度: 轻____; 中____; 重____; 影响睡眠____; 强迫体位____;加重因素: 受凉劳累站立咳嗽走路坐位起立弯腰翻身后伸大便用力缓解因素: 卧床休息下蹲位稍微活动按揉重压温热一天当中_____________疼痛最重其他:麻木:部位: 左右下肢(大腿侧,小腿侧,足背,足底)方式: 持续性阵发性加重因素:劳累站立行走活动情况: 基本正常间歇跛行行走困难不能行走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排尿: 正常费力排不尽排不出失禁急频性功能障碍: 无轻中重男科情况: 下腹坠胀感(无轻中重) 生殖器放射痛(无轻中重)妇科情况: 下腹坠胀感(无轻中重) 月经周期( 规律不规律)月经量: 适中多少颜色:深淡血块: 有无病后治疗情况:腰椎间盘手术史: 髓核摘除术切吸术胶原酶溶核术激光气化术射频消融术臭氧介入术保守治疗: 推拿按摩理疗一般牵引针炙针刀药物封闭劳动能力: 正常工作半日工作轻微工作工作休息交替不能工作生活能力: 不能自理部分自理全自理既往史: 平素身体______,有无住院治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敏史:药物食物外伤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术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史: 长期从事(剧烈活动静坐伏案强迫姿势); 不良嗜好:________________婚育史: 未婚已婚未育已育家族史: 有无同类疾病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___ P___ 次/分R___ 次/分Bp ___/___ H___ cm W____ kg一般情况:发肓____ 营养(良好、中等、不良) 体位(自动、被动、强迫)步态(自行、跛行、搀扶、蹒跚、拐杖、担架、)面容与表情(正常、痛苦、冷漠)神志_____ 能否配合查体____皮肤、黏膜:正常异常淋巴结:正常头颈部:正常异常胸腹部:心脏:心界___ 心率___ 心律____ 杂音____肺脏:呼吸节律_____ 呼吸音_____ 啰音_____ 异常浊音区_______ 其他情况____腹部:肝___ 胆___ 脾____ 肾____ 膀胱_____ 压痛____ 异常肿块____ 移动性浊音_____其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 禁忌证:_________________脊柱肿瘤、脊柱结核病、妊娠、内脏严重疾患, 身体严重虚弱、精神、心理疾病专科情况脊柱颈胸段检查:腰段及下肢检查:腰外形:正常平直后凸过度前凸侧凸(左右)运动: 前曲___°背伸___°右侧弯____°左侧弯____°左旋____°右旋___°叩击痛:无有,部位:_____压痛: 无有部位与强度: 腰__棘上, 腰__棘间, 腰__棘旁(左右),腰__椎旁(左右),腰__横突(左右)放射痛: 无有(放射部位_____)轻中重叩击痛:无轻中重腰肌痉挛: 无轻中重左侧右侧臀部压痛部位:________________ 直腿抬高试验: 左右加强试验: 左右腰背伸试验: 阴性阳性屈颈试验: 阴性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 左右梨状肌紧张试验: 左右跟臀试验: 左右”4”字试验: 左右下肢肌力: 足趾背伸肌力正常减弱左___级右__级胫前肌肌力: 正常减弱左__级右__级肌萎缩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皮肤感觉:正常过敏(部位____) 迟钝(部位____) 消失(部位____)膝腱反射: 正常减弱消失亢进(左右)跟腱反射: 正常减弱消失亢进(左右)病理反射: Babinski征Chaddock征Oppenhein征Gordon征Corda征髌阵挛踝阵挛特殊检查:血尿便各项生化X线平片:前后位侧位斜位CT:MRI:骨密度: 其他:初步诊断:签名:__________。
腰椎经椎弓根内固定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1例报告

腰椎经椎弓根内固定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1例报告发布时间:2021-07-12T12:58:53.04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4期作者:邓文龙[导读]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断裂,邓文龙西安阎良630医院,陕西西安 710089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断裂,单独或者连同髓核、软骨终版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
患者女,60岁,因“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麻木3年余,加重半年“于2021年5月6日就诊于我院”。
患者3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并伴有双大小腿后外侧、双足放射痛、麻木,右下肢疼痛麻木较重,以久站、久行后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未诊治,半年前患者腰痛及双下肢疼痛麻木明显加重,疼痛剧烈,影响正常生活,并有同歇性玻行(最远可行走500米),于当地医院行针负治疗后无效,曾于我院行腰椎CT示:腰4/5椎问盘重度突出、黄韧带增厚、椎管狭窄,腰5/低1椎间盘突出伴后缘钙化,腰椎退行性改变,为求进一步诊治,今日就诊于我院。
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住我科,发病以来,无低热、盗汗,无头晕、头痛,无胸闷、气短,饮食可,唾眠可,大、小便正常。
查体: 脊柱生理弯由存在,腰部活动明显受限,腰小、腰5、低1棘突旁右侧有压痛和空心叩击痛,井向右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左侧阳性,右侧阳性:直腿拍高加强试验左侧阳性,右侧阳性:双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仰卧挺腹试验阳性,骨盆分离实验阴性,左侧“4"字试验阳性,右侧阴性,双侧膝腿反射正常,双侧跟腱反射正常,双侧大小腿肌力左侧5级,右侧5级,踝背伸肌力左侧5级,右侧5级,研背伸肌力左侧4级,右侧4级,右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皮肤中度感觉障碍:病理反射未引出。
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摘要】报告后路镜下椎间盘摘除术113例的临床资料,男73例,女40例;年龄18~66岁,平均35.6岁。
临床表现主要为腰背痛,伴下肢放射痛,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肢体麻木或发凉。
就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的体会进行讨论。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后路镜下椎间盘摘除;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是目前治疗椎间盘突出比较新型的手术方式,它具有适应证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
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因此重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有重要的地位。
我院自2002年10月至今共行113例,现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13例,男73例,女40例;年龄18~66岁,平均35.6岁。
临床表现为腰背痛伴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脚拇趾背伸或跖屈力减弱,皮肤麻木,严重者有瘫痪,大小便障碍,膝跟腱反射减弱。
手术平均历时15~40min,手术顺利,术后均安返病房。
1.2 适应证(1)单节段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2)单纯侧方突出,中央突出及合并椎间盘钙化;(3)节断性椎管狭窄[1]。
1.3 禁忌证(1)合并广泛椎管狭窄;(2)既往有开放手术患者。
2 手术2.1 患者准备(1)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2)手术区域皮肤准备:备皮,术前一日清洁皮肤;(3)术前体位练习:俯卧位在床上1~2h;(4)术前常规定位,术前留置导尿。
2.2 备物后路镜镜头、内窥镜系统设备、俯卧位架、腹腔镜包、后路镜特殊器械、吸引器、镜头套保护膜、明胶海绵、20ml注射器、10#刀片、6*7敷贴、缝针线、引流管、引流袋。
2.3 麻醉方式局麻或硬膜外麻醉。
2.4 手术体位俯卧位。
3 手术步骤(1)患者麻醉建立后,俯卧于体位架上,常规消毒,铺单,贴保护膜。
接所有台上手术用物(摄像头、光缆、自由臂支架、吸引管)。
(2)旁正中切口约1.5~1.8cm,10#刀片切皮。
腰椎键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
一.术前准备
1.准备用物:脊柱包、手术衣、敷料、纱布、纱垫、纱球、刀片:22# 刀片和11#刀片、缝针:10×28圆针、10×28角针各2个、缝线:1#、4#、7#丝线刀片、电刀及吸引器,棉片,明胶海绵,(骨腊备用)
2.特殊用物:颈前路特殊器械,角纱(将一纱布剪为4小块)
3.麻醉:硬膜外阻滞
4.体位:俯卧,双上肢向前平方,膝、踝关节下垫软垫
二.手术配合
1.消毒铺单:常规清点器械,消毒,铺单。
2.固定无菌单:角针7#丝线固定切口周围无菌单及电刀和吸引器管。
3.暴露术野:大圆刀切皮,电刀止血,电刀切开皮下及肌肉至骨板,宽骨刀剥离显露术野,纱布填塞止血,同法显露对侧,切口四角塞入角纱。
4.定位:递术者宽头咬骨钳确定病变椎体间盘后,咬除病变间盘上、下各一腰椎的棘突。
5.切除黄韧带:尖刀切开黄韧带,递术者神经剥离子探查硬膜,递助手细吸引器头。
6.显露椎管:递术者椎板咬骨钳咬除上、下部分椎板,暴露椎管。
7.切开后韧带:递神经拉钩轻拉椎管,暴露椎管后方,尖刀切开
后韧带。
7.取出病变间盘:请术者挑选适合大小的圆凿,以锤子将其缓慢崁入,取出骨化间盘后,递髓核钳取出髓核冲洗,明胶海绵止血,清点器械纱布。
8.缝合切口:圆针7#丝线线缝合深层肌肉,放置切口引流,继续缝合浅层肌肉及筋膜,圆针4#丝线缝合皮下,角针4#丝线缝皮,酒精覆盖,美敷覆盖切口。
手术记录单-椎间孔镜转开放

XX 医院手术记录单手术日期Operating Date主刀医生Operating surgeo第一助手First Assistant:第二助手Second Assistant:麻醉方式Anesthesia Type全麻麻醉人员Anesthesiologist:术前诊断腰4-5椎间盘突出症。
Pre-operative Diagnosis:Herniation of L4-5 intervertebral disc, narrowing of lumber vertebral canal..术后诊断:同上Post-operative Diagnosis:same as above手术名称:椎间盘镜转开放L4-5椎间盘右侧开窗髓核摘除术。
Procedure Performed:Disckectomy with fenestration of right sides of L4-5.术中发现Findings(Normal+ Abnormal)L4-5椎间盘髓核连带部分纤维环向后突出,突破后纵韧带,严重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髓核与右侧腰5神经根粘连明显。
手术经过Description of Operative Procedure:。
1.患者麻醉实施成功后取俯卧位,垫空腹部,架起腰桥,常规消毒、铺巾。
2.在C形臂影像增强器监视下,体表定位L4-5间隙。
3.以定位水平棘突右旁开1cm处插入定位导针,经C形臂影像增强器监视确定定位针位置和方向正确。
以针皮肤入口为中心作背旁正中切口约1.5cm。
然后依次序用扩张管扩至置入操作管。
清理显露右侧L4椎板下缘,L4-5右侧小关节内侧部分,L4-5黄韧带和L5椎板上缘。
再经C形臂影像增强器透视证实L4-5间隙。
4.置入光源和镜,作L4-5间隙右侧椎板开窗。
见椎间盘向后方突出,与右侧腰5神经根明显粘连,考虑镜下手术风险过大,故撤除椎间盘镜器械,适当延长手术切口,适当扩大开窗,作神经根管减压和突出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探查相应水平硬膜囊和神经根松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
1.全麻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术区以2.5%碘伏常规消毒,铺无
菌巾、单;
2.取腰椎后正中切口长约3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
L5/S1节段,C形臂透视位置准确无误,沿患侧棘突切开韧带及肌腱,
用骨膜剥离器将患侧肌肉从棘突和椎板上作骨膜下剥离,显露患侧椎
板间隙至关节突外缘,经填塞止血后放入椎板牵开器显露手术野;
3.用椎板咬骨钳咬除患侧L5下关节突、椎板下缘及S1上关节突
内侧缘部分骨质,以长柄小刮匙或薄而窄的骨膜剥离器分离黄韧带上
下缘附着点,用血管钳夹住黄韧带下缘稍向后牵引,于直视下紧靠外
侧纵行切开黄韧带,用神经拉钩将黄韧带牵向内,显露硬脊膜及外侧
的神经根,以神经牵开器将神经根拉向内侧,即可见到突出的髓核组
织,患侧神经根受压移位、充血、水肿、增粗,保护好脊髓及神经根
后,双极电凝止血,用尖刀切开突出的纤维环,用髓核钳取出髓核,
尽可能将椎间盘内碎片取出,减压充分后进一步减压患侧的L5神经
根管,至神经根松弛,活动度良好;术区以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彻
底止血;
4.清点手术器械、纱布等准确无误后,放置橡皮引流管一根,分
层缝合,术毕。
5.术中出血约20ml,未输血,麻醉效果满意。
颈椎后路寰枢椎关节复位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记录
1.全麻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在颅骨牵引下将头颅置于头架上,
使枕寰枢关节处屈曲位,下颈椎后伸位,术区以2.5%碘伏常规消毒,
铺无菌巾、单;
2.自枕骨粗隆至C3棘突后正中纵行切口长约8cm,切开皮肤、皮
下组织及项韧带后,用电刀与Cobb剥离器骨膜下剥离椎旁肌,显露
C1后弓,C2和C3棘突、椎板、关节突关节外缘;用神经剥离子探
及寰椎后弓下面、侧块的内缘和下面,确定进针点,用高速磨钻在选
定的进针点磨出一个洞,拧入直径3.5mm、长30mm的侧块螺钉;在
枢椎下关节突根部中点选定穿刺点,用磨钻磨出一个洞,拧入直径
3.5mm、长24mm的椎弓根螺钉;C形臂透视位置满意后,将枢椎棘
突向前推,在寰枢关节充分复位的情况下,将预折弯好的纵棒套入螺
钉尾端,加压固定,借助于棒的预弯角度使寰枢关节进一步复位;
3.用尖嘴咬骨钳将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的表层皮质咬去,用磨钻
磨粗糙,由髂后上棘掏取约20g松质骨,剪成颗粒状,植于C1后弓
和C2椎板间,压实后用明胶海绵覆盖,术区以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
彻底止血;
4.清点手术器械、纱布等准确无误后,放置橡皮引流管一根,分
层缝合,术毕。
5.术中出血约20ml,未输血,麻醉效果满意。
经口咽入路寰枢关节松解复位术
1.气管切开插管全麻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用头架置头颈于后
伸位,用开口拉钩将口张开,采用刷手用的碘氟溶液充分清洗与消毒
口腔、咽腔与鼻腔,面部用0.5%碘伏消毒;在上下两排牙齿或齿龈
(牙齿缺如时)放置纱布垫。最大限度张开上下颌。用舌拉钩从舌根
部将舌向下拉开,用带曲度的拉钩将悬雍垂与软腭向上拉开,充分显
露咽后壁;
2.在咽后壁纵行切开粘膜与咽缩肌,向两侧钝性剥离,显露C1
前结节前弓及C1两侧块的前下面,切断或部分切除附着于C1前结
节的颈长肌,沿前弓的前下缘两侧松解;用高速磨钻切除C1前弓、
齿突等骨性致压物,分离与清除致压的C1横韧带、翼状韧带与疤痕
组织,充分显露腹侧硬膜,致硬膜囊完全隆起;同时加大颅骨牵引重
量,向后上方牵引,同时作进一步松解复位,当侧位X线透视显示
C1-2脱位已获得完全或基本纠正时双极电凝充分止血。
3.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检查有无硬膜破损与脑脊液外流,清
点手术器械、纱布等准确无误后,分层间断缝合咽缩肌、粘膜,经鼻
放置鼻饲胃管,术毕;
4.清醒后拔除气管插管,继续颅骨牵引,术中出血约50ml,未输
血,麻醉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