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技术应用实验室建设方案

智能变电站技术应用实验室建设方案
智能变电站技术应用实验室建设方案

保密

XX大学/学院

智能变电站技术应用实验室规划方案

目录

配置表: (2)

一、实验室建设思路 (2)

二、实验室设备构成 (3)

单台配置要求: (3)

实训台参数要求: (4)

合并单元功能要求: (5)

数字化110kV线路保护装置参数要求: (5)

数字化变压器保护装置参数要求: (7)

数字化智能终端参数要求: (10)

数字化智能组件参数要求: (10)

智能网关功能要求: (10)

数字化智能测试仪功能要求: (11)

智能电网录波及网络记录装置功能要求: (12)

智能电网一体化监控信息平台软件: (13)

计算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控制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功能 (17)

智能变电站技术应用实验室建设方案

示意图,以实际交货为准

配置表:

序号名称参数数量单位

1

YZVSD-I

智能变电站技术

应用实训台

包含光数字继电保护测

试仪、智能电网录波及

网络记录装置、数字化

继电保护装置、数字化

合并单元、数字化智能

终端、数字化智能组件、

智能网关、智能电网一

体化监控信息平台软

件、计算机。

8 套

一、实验室建设思路

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为了改善电力系统的性能和环保,开发智能电网是绝对必要的,可以认为智能电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近年来,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专业方向重点研究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工程化应用,缺乏适用的测试和维护方面的规范,以及相应的测试方法、设备,没有相应的培训设备,无法有效的保证设计、工程实施、运行维护等环节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智能变电站技术应用实训台提出基于数字化智能测试仪、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网络设备、电力网信号仿真软件等设备和技术,组建包含智能电网输电、变电环节,实现对信息数字化、通信网络化、规约标准化的智能电网的全面物理模拟。可实现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通信及网络设备等设备的原理、配置、功能调试、接口、通信规约调试等内容;可对三层两网、通信及网络设备、IEC61850规约等内容进行学习、测试和研究分析;可进行智能变电站故障复现;可完成各类智能设备的检修、维护实训。

二、实验室设备构成

通过对能变电站实验建设,建立二次系统设备及网络的培训平台,提高智能电网设备的互操作性,加快加深对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及其技术的理解和实操能力,实验室也可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研究平台。同时智能电网发展会不断有新需求和新技术研究,可在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前期技术积累与实践工作,为后续应用做好技术储备,提升专业人员对智能电网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一批适应智能电网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实验室规模根据实际需求按照典型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主要常用设备,设备数量不大,但涉及全面,能够对智能电网整体组成、实现方式、完成功能进行全面学习,配置的检测工具和设备易用、便捷的检测功能,能对各二次设备的模型、通信服务及功能进行检测和分析。

设备入口均设有漏电保护器。

整个实验系统控制电源(包括继电器辅助电压)均采用安全电压以内的直流24V电源。实验信号要求按照电力系统二次标准输出,且严格控制输出功率,杜绝触电隐患。

单台配置要求:

要求单台包含1台实训台、1台计算机、1台控制台、1台数字化110kV线路保护装置、1台数字化变压器保护装置1台数字化合并单元、1台数字化智能终端、2台数字化智能组件、1台智能网关、1台数字化智能测试仪、1台智能电网录波及网络记录装置。

实训台参数要求:

1) 屏体规格:1800mm*600mm*1500mm (高×宽×长)。

2)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0 ~+50℃

相对湿度:月平均不大于90%。

最大相对湿度:95%,机壳表面无凝露。

平均相对湿度:55%

海拔高度:<3000m

抗震烈变:<8级

无火灾、爆炸及化学等腐蚀性气体。

3) 配备安装二次辅助设备(按钮、转换开关、指示灯)。面板区域划分明确、至少包括主结线图、操作控制、网络设备、过程层设备、间隔层设备等几个区域。

4) 喷涂:所有的喷涂在机械振动以及热和油的作用下均不会出现划痕或变软,喷涂的颜色根据站内其它屏柜颜色情况再定。

5) 铭牌:置于屏面和屏内明显位置;柜上所有插件、信号灯及其辅助元件都用中文标明其用途及名称。

6) 柜内的布线及端子:布线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电流回路截面不小于2.5mm2和1000V耐压绝缘绞线,其它回路截面不小于1.5mm2和1000V耐压绝缘绞线。设备接线端部均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褪色。接线端子每侧接线为一根。一般设备的接线端子牢固可靠,端子导电体由抗氧化的铜质材料制造。屏内设有专用接地铜排。接地考虑到设备间的压差和噪音,屏和设备配有接地端子。

7) 操显、模拟断路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光数字继电保护测试仪、智能电网录波及网络记录装置均安装于此屏上。

8) 主结线图采用丝印方式印刷于屏体上,主结线图至少包含110kV进线、110kV 母线、110kV/10kV变压器、10kV母线、电压互感器、接地刀、断路器、隔离刀闸、避雷器、出线,组成一个简单的变电站模型。

9) 主结线图上模拟断路器、隔离刀闸、接地刀均采用现场标准双色指示灯,由操作机构控制。至少包含3个模拟断路器、7个隔离刀闸、7个接地刀闸。

10) 操作控制开关独立布置于主结线图上方,方便操作。模拟断路器由自复位转换

开关控制,同时接受保护装置和操作主机远程跳合闸控制。隔离刀闸、接地刀由自锁切换开关手动控制。

合并单元功能要求:

合并单元的功能主要是将互感器输出的电压、电流信号合并,输出同步采样数据,并为互感器提供统一的输出接口,使不同类型的互感器于不同类型的二次设备之间能够互相通信。

间隔合并单元用于线路、变压器和电容器等间隔电气量的采集,只发送本间隔的电气量数据。一般包括三相电压Uabc,三相保护电流Iabc、三相测量用电流I、同期电压UL、零序电压U0、零序电流I0。对于双母线接线的间隔,合并单元根据本间隔隔离开关的位置,自动实现电压切换的功能。

母线合并单元一般采集母线电压或者同期电压,在需要电压并列时,可通过软件自动实现个母线电压的并列。

本实训方案中,分别配置间隔合并单元和母线合并单元。

参数要求:

结构尺寸:约210mm×250mm×178mm;

正常工作温度:-20~60℃;

工作电源:交流220V;允许偏差:-10%~+10%;不大于50W;

组网口:自带2路光纤以太网,用于通过交换机连接SMV/GOOSE网;

点对点口:配置多路光网口(不低于8路),支持IEC61850-9-2协议;

至少配置一路数据输入接口:光纤接口。用于接收电力网信号仿真软件所传输的数据。

至少配置一路数据输出接口:光纤接口。用于与GOOSE网络连接。

数字化110kV线路保护装置参数要求:

机箱结构尺寸:210mm×250mm×178mm(4U机箱)。

正常工作温度:0~40?。

贮存及运输:-25~70?。

1 功率消耗

交流电流回路:<1V A/相;交流电压回路:<0.5V A/相

直流电源回路:<15W/装置(正常工作时);

2 电源条件

装置正常使用对电源条件要求:交流

允许波动范围:±10%

3 装置过载能力

交流电流回路:长期接通20 A; 热稳定100A/10S; 动稳定250A/10ms

交流电压回路:1.5倍

直流电源回路:1.2倍

4 测量精度

电流精度:0.1~6A,0.5%;6~100A,1%

电压精度:6~120V,0.5%, 2~6V或120~150V,1%

有功功率:1%

有功功率:2%

有功电度:取决于脉冲表精度或1%

无功电度:取决于脉冲表精度或2%

频率:±0.01Hz

5 定值精度(按整定范围,步长,精度顺序列出)

电流定值:0~99.99A 0.01A ±5%

电压定值:0~150V 0.01V ±5%

零序电流:0.01~1A 0.01A ±5%

频率定值:45.50~50Hz 0.01Hz ±3%

时限定值:0.01~99.99S 0.01S <0.1S,误差<±20ms; >0.1S,误差<±30%;

6 工频耐压及抗电磁干扰性能

绝缘电阻:1100MΩ/2500V

耐压测试:2.0kV/50Hz/1min

共模:2.5kV/1MHz/2S

差模:1.0kV/1MHz/2S

辐射电磁场干扰:30~500MHz 10V/m

静电电场干扰:Ⅳ级15000V

快速瞬变干扰:±2kV

7 装置固有动作时间

从故障发生到保护跳闸或发出报警信号:27ms

输出接点容量:DC 220V/5A

功能要求:

完备的保护、测量、控制、通讯功能

支持IEC61850-9-2 和IEC61850-9-2LE 采样值报文格式

支持IEEE1588(IEC61588)和IRIG-B高精度同步对时

不低于7英寸彩色大屏。

整组动作时间:

差动保护:不大于30ms

距离Ⅰ段(0.7倍整定值)动作时间:不大于30ms

零序过流Ⅰ段:不大于25ms

相过流Ⅰ段:不大于40ms

数据标准:DL/T 860.92(IEC61850)组网及点对点

信号:点对点或组网模式下的GOOSE开入开出

采样模式:数字采样和GOOSE开入开出;

对时方式:IRIG-B、IEEE1588等。

1 线路保护

a)接地距离Ⅰ、Ⅱ、Ⅲ段、加速段整定范围:0.00~99.99Ω,级差0.01Ω,误差不超过±5%;相间距离Ⅰ、Ⅱ、Ⅲ段整定范围:0.00~99.99Ω,级差0.01Ω,误差不超过±5%;

b)时间元件整定范围:接地距离、相间距离Ⅰ、Ⅱ、Ⅲ段、加速段:0.00~9.99S,级差0.01S,误差不超过±1%;

2 零序电流保护

a)零序电流Ⅰ、Ⅱ、Ⅲ、Ⅳ段整定范围:0.00~99.99A,级差0.01A,误差不超过±5%;

b)时间元件整定范围:零序电流Ⅰ、Ⅱ、Ⅲ、Ⅳ段:0.00~9.99S,级差0.01S,误差不超过±1%;

3 三相一次重合闸

a)重合闸延时整定范围:0.00~9.99S,级差0.01S,误差不超过±1%;

数字化变压器保护装置参数要求:

机箱结构尺寸:210mm×250mm×178mm(4U机箱)。

正常工作温度:0~40?。

贮存及运输:-25~70?。

1 功率消耗

交流电流回路:<1V A/相;交流电压回路:<0.5V A/相

直流电源回路:<15W/装置(正常工作时);

2 电源条件

装置正常使用对电源条件要求:交流

允许波动范围:±10%

3 装置过载能力

交流电流回路:长期接通20 A; 热稳定100A/10S; 动稳定250A/10ms

交流电压回路:1.5倍

直流电源回路:1.2倍

4 测量精度

电流精度:0.1~6A,0.5%;6~100A,1%

电压精度:6~120V,0.5%, 2~6V或120~150V,1%

有功功率:1%

有功功率:2%

有功电度:取决于脉冲表精度或1%

无功电度:取决于脉冲表精度或2%

频率:±0.01Hz

5 定值精度(按整定范围,步长,精度顺序列出)

电流定值:0~99.99A 0.01A ±5%

电压定值:0~150V 0.01V ±5%

零序电流:0.01~1A 0.01A ±5%

频率定值:45.50~50Hz 0.01Hz ±3%

时限定值:0.01~99.99S 0.01S <0.1S,误差<±20ms; >0.1S,误差<±30%;

6 工频耐压及抗电磁干扰性能

绝缘电阻:1100MΩ/2500V

耐压测试:2.0kV/50Hz/1min

共模:2.5kV/1MHz/2S

差模:1.0kV/1MHz/2S

辐射电磁场干扰:30~500MHz 10V/m

静电电场干扰:Ⅳ级15000V

快速瞬变干扰:±2kV

7 装置固有动作时间

从故障发生到保护跳闸或发出报警信号:27ms

输出接点容量:DC 220V/5A

功能要求:

完备的保护、测量、控制、通讯功能

支持IEC61850-9-2 和IEC61850-9-2LE 采样值报文格式

支持IEEE1588(IEC61588)和IRIG-B高精度同步对时

不低于7英寸彩色大屏。

整组动作时间:

差动保护:不大于30ms

距离Ⅰ段(0.7倍整定值)动作时间:不大于30ms

零序过流Ⅰ段:不大于25ms

相过流Ⅰ段:不大于40ms

数据标准:DL/T 860.92(IEC61850)组网及点对点

信号:点对点或组网模式下的GOOSE开入开出

采样模式:数字采样和GOOSE开入开出;

对时方式:IRIG-B、IEEE1588等。

1 差动保护

a)差动速断保护、最小Id、Ir整定范围:0.00~99.99A,级差0.01A,误差不超过±5%;

b)比例系数整定范围:0.00 ~0.99;

2 过负荷保护

a)过负荷告警、过负荷跳闸、过负荷启动风冷、过负荷闭锁调压、差流告警整定范围:0.00~9.99A,级差0.01A,误差不超过±5%;

b)时间元件整定范围:过负荷告警、过负荷跳闸、过负荷启动风冷、过负荷

闭锁调压、差流告警:0.00~99.99S,级差0.01S,误差不超过±1%;

数字化智能终端参数要求:

结构尺寸:约210mm×250mm×178mm;

正常工作温度:-20~60℃;

工作电源:交流220V;允许偏差:-10%~+10%;不大于50W;

额定传输延时时间:≤2ms

智能终端适应的跳合闸电流范围:0.5~4A

智能终端动作时间:≤7ms

至少配置一路数据输入接口:光纤接口。用于接收电力网信号仿真软件所传输的数据。

至少配置一路数据输出接口:光纤接口。用于与GOOSE网络连接。

数字化智能组件参数要求:

结构尺寸:约210mm×250mm×178mm;

正常工作温度:-20~60℃;

工作电源:交流220V;允许偏差:-10%~+10%;不大于50W;

额定传输延时时间:≤2ms

智能组件适应的跳合闸电流范围:0.5~4A

智能组件动作时间:≤7ms

至少配置一路数据输入接口:光纤接口。用于接收电力网信号仿真软件所传输的数据。

至少配置二路数据输出接口:光纤接口。用于与SV和GOOSE网络连接。

采集功能:将互感器输出的电压、电流信号合并,输出同步采样数据。用于线路、变压器和电容器等间隔电气量的采集,只发送本间隔的电气量数据。一般包括三相电压Uabc,三相保护电流Iabc、三相测量用电流I、同期电压UL、零序电压U0、零序电流I0。

组网口:自带2路光纤以太网,用于通过交换机连接SMV/GOOSE网;

点对点口:配置多路光网口,支持IEC61850-9-2协议;

智能网关功能要求:

站内通信支持DL/T 860

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

信号合并计算

支持多种方式对时

远动功能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

协议转换

在线监测

测量数据集中器

告警直传

远程浏览

源端维护

程序化控制。

数字化智能测试仪功能要求:

参数要求:

基于IEC61850标准开发,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的测试仪器,可用于保护测控装置、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互感器等设备的快捷测试。

电力网信号仿真软件将变电一次设备模型计算数据通过光数字继电保护测试仪分发,配合开关位置的变化可以实现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变电站潮流仿真、数据输出, 能够真实反映电力系统稳态、暂态运行工况。仿真系统数据输入与输出,通过SV和GOOSE 网络与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智能组件以及间隔层的保护控制设备相连。

功能参数要求:

由上位机电力网信号仿真软件控制测试仪输出。光数字继电保护测试仪测试仪采用以太网接口或光纤接口与上位PC机连接。

输入的电压、电流为数字量(满足IEC61850-9-1、IEC61850-9-2、FT3格式),跳、合闸等状态量采用GOOSE传递;

可配置SV、Goose信息;

可模拟SV异常报文、模拟Goose异常报文,实现高级复杂的数字报文测试功能;

具备全面的继电保护测试模块,实现全面继电保护测试功能;

异常报文的模拟(抖动、丢帧、错序、数据异常、品质异常、失步等);

采样值、GOOSE配置信息可以进行保存、反复调用;

规格参数要求:

额定输入电源:AC220V±5%,50Hz,1A;

以太网通讯接口:10/100Base-TX,RJ45;

光口通信接口:SFP,1310nm,传输距离大于1km;

对时接口:IRIG-B或RS485;

尺寸:约210mm×250mm×178mm;

正常工作温度:0~40;

贮存及运输:-25~70?。

智能电网录波及网络记录装置功能要求:

采用高效处理器结合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适应电力系统发展需求的嵌入式电网通信记录、分析装置。装置能自动识别IEC61850-MMS、IEC61850-9-1、IEC61850-9-2、GOOSE、IP等多种网络通信协议。具有可扩展性好、时间延时小、实时在线监视等优点,提供多种模式的分析手段,适应不同层次的客户使用,操作简便。

该装置适用于智能电网的数字化变电站中,用于监视、记录、分析数字化变电站中的所有交互的报文信息,同时也可以应用于需要记录、分析网络报文的场所,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将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智能电网录波及网络记录装置可以将整个实验过程全部进行录波,学生做完实验后可以将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回放,便于老师进行教学和实验过程分析,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点。具有10/100Mbps网口和光纤接口,支持IEC61850协议。故障录波波形可以选择不同的播放频进行故障回放。

参数要求:

1.分布式架构设计:

本装置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可以根据接入量使用多个采集单元,同时配有集中管理单元,将各个采集单元的数据进行合成。

2.嵌入式硬件、嵌入式操作系统:

采用高速ARM进行采集处理,同时在前置单元采用了实时性很强的操作系统。

3.分布式大容量存储:

集中管单元配有硬盘,暂稳态独立存储,使数据更加安全。

4.基于TCP/IP以及IEC61850等规范的深层完整解析:

深入并完整地基于TCP/IP以及IEC61850解析网络报文,通过三种模式,即简明模

式、专业模式、原始模式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真正达到了方便使用的目的。

7插件式自动解析报文类型:

在线、分析软件采用插件式报文解析,自动分析并在分析界面上列出一段时间记录的报文所包含的协议,点击需要详细分析的协议按钮即可以分析,所有插件采用标准接口,可在其他模块中直接调用。

8.基础参数

结构尺寸:约210mm×250mm×178mm;

正常工作温度:-20~60℃;

工作电源:交流220V;允许偏差:-10%~+10%;不大于50W。

智能电网一体化监控信息平台软件:

一次系统通过电力网信号仿真软件实现,将一次接线图建模输入到光数字继电保护测试仪,配合开关位置的变化可以实现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变电站潮流仿真、数据输出, 能够真实反映电力系统稳态、暂态运行工况。仿真系统数据输入与输出,通过SV和GOOSE 网络与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智能组件以及间隔层的保护控制设备相连。

电力网信号仿真软件是整个仿真系统信号源的控制核心。主要用于生成模拟实际变电站所需要的电压、电流等模拟量信号,以及断路器本体、断路器操作机构、主变压器本体等设备产生的反映其运行状态。

智能电网一体化监控信息平台软件功能要求:

实现在控制中心对供电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和调度、实时控制和数据采集。除利用“四遥”(遥控、遥信、遥测、遥调)功能监控供电系统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掌握和处理供电系统的各种事故、报警事件功能外,利用该系统的后台工作站还可以对系统进行数据归档和统计报表功能,以更好地管理供电系统。

监控系统软件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网络管理子系统,图形管理子系统,报表管理子系统和安全管理子系统。

为各种应用功能模块提供共享的数据平台,提供开放式的数据库接口,实现数据库的定义、创建、录入、检索和访问,实现历史数据的存储、拷贝和再利用。

基于国际标准传输层协议(TCP/IP),实现网上工作站之间实时信息传输及这个网络系统的信息共享。

具有风格统一、友好方便的操作界面,可完成图元编辑、引用、画面生成、调用、操作、管理等功能,允许用户自定义图元。

操作员可定义报表格或报表数据等,表格可显示实时及历史数据内容,报表操作可完全在线进行,不影响系统运行。

采用多级安全管理策略,在用户一级采用口令和权限管理机制,给每个用户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口令,并且每个用户都赋予一定的操作权限,比如电调只有对图形的读取、遥控、置数等权限,而没有修改的权限。

支持IEC61850通讯标准,支持同时接入IEC618250装置和传统装置;

数据采集、监视控制、数据转发功能;

人机界面兼有一次结线图及二次设备、告警显示可同时报告一次设备、二次信息及分析后信息;

GPS时钟同步功能。

至少包括智能变电站站域监控软件、智能配电网区域监控软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软件等几个子功能模块。

数据采集功能:

实时数据的采集包括交流模拟量、潮流分布及开关量。

模拟量信号为来自现场PT、CT 二次侧和站用变的交流模拟量。

所有开关量输入回路的信号电源采用直流信号引入采集装置,再隔离转换的输入方式,以提高开关量输入回路的抗干扰能力,并应在硬件与软件上设置防止因信号源接点抖动而误发信号的措施。

实时计算各回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

实时计算各回路的有功,无功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

计算每日、每月母线电压最高、最低与平均值。

实时采集各回路的电流。

计算每小时,每班,每日,每月各回路的有功、无功电度和峰谷期用电量。

历史数据存储:设有历史数据库,可以设置保留全部监测量,一月内720 小时、一月内每日和一年内每月的统计数据,以及重要事故、操作记录保存的时间,各历史数据及在线查询、显示,保存时间可在线修改。

人机交互功能:

接线图:实时显示全站电气主接线、按电压等级划分的分接线图、按单元划分的单元接线图。

在图中实时显示主要设备的运行工况、潮流方向及各种实时参数。

工况图:包括日常数据,电度显示,选点召唤等画面。

棒图:有电流棒图,负荷棒图等实时刷新显示图。并可定义上、下限越限值时间、及最大、最小值。

报文显示,可监视监控计算机和主机通讯报文

曲线:有故障数据追忆曲线,电压曲线,负荷曲线等。

一览表:事故信号一览表,操作记录一览表,保护定值一览表。

实时显示断路器、手车、刀闸的实际位置。

记录显示报表、数据功能的内容

记录显示控制管理功能的内容

记录显示监测功能的内容

记录显示异常、事故功能的内容

能调出显示各种图表及曲线,如电压棒图、负荷曲线、动态趋势曲线、历史趋势曲线等;

显示当前告警及历史告警,并能按时序查询显示事件顺序记录

能按时序查询显示事件顺序记录。

显示时间和安全天数

任一时刻显示画面的人工保存和打印。

实时显示各动态数据的内容(包括主变油温、电流、电压、功率等) 。

事故追忆,可显示事故前5 秒,事故后10 秒相关电压、电流、有功、无功量及开关量。

提供编制遥测参数表、遥信参数表、电度量参数软件平台,方便显示各种组合表格。

提供绘制系统主接线图平台:系统主接线图可动态显示开关、刀闸状态,可在屏幕上修改。

系统时钟、安全天数的显示和修改。

显示开关柜内温度及湿度,开关变位的优先插入显示。

操作功能:

用键盘、鼠标实现对各断路器进行遥控操作。操作时具有“命令-返校-(执行/取消)”功能,设定密码。当操作失败后或操作异常时,告警并自动退出操作。

操作指南:每个操作画面均有操作指南(HELP)用于推出帮助窗口,详尽说明本

画面各项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可由实时监控状态转入模拟操作状态,并在此状态模拟操作,可详细模拟误操作后断电保护、自动装置动作以及电网发生故障的动态过程。

报警功能:

设置预告信号和事故信号,并产生不同的声光信息,自动推出相应画面,对应事故、故障设备的图形发生变位,窗口提示事件内容。

遥测量越限记录、发出警告信号。

断路器故障跳闸(状态量故障变位)报警。

单相接地故障报警。

各级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报警。

控制回路断线报警。

直流系统接地和浮充点装置异常报警。

微机保护、微机监控及远动设备异常报警。

系统对采集到的各实时数据进行检测,所检测数据与定义的正常参数状态不符合时予以报警。

报警功能:

设置预告信号和事故信号,并产生不同的声光信息,自动推出相应画面,对应事故、故障设备的图形发生变位,窗口提示事件内容。

实验室能源管控模块:

内部单相AC-DC供电。

实现各实训台的实时电压,电流、总耗电量的监测与统计。

支持在线设备电流阶梯存储作为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机制,实现设备自动运维,平台故障报警。

记录实训台开机时间、关机时间,运行期间电流电压。

支持设定定时断电或远程断电。

云平台后台实现运行状态的监控、设备运行状态预警、设备管理、历史运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趋势分析、设备故障报告等。

APP实现运行状态的监控、设备运行状态预警、设备故障报告、远程断电等。

三、实验功能

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通信及网络设备等设备的原理实验;

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通信及网络设备等设备的配置实训;

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通信及网络设备等设备的功能调试实训;

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通信及网络设备等设备的接口、通信规约调试实训;

三层两网测试和研究分析;

通信及网络设备测试和研究分析;

IEC61850规约测试和研究分析;

智能化变电站调度实验;

智能变电站故障复现;

各类智能设备的检修、维护实训;

智能变电站通信技术实验;

智能变电站运行与控制实验;

智能变电站调度控制和仿真分析实验;

智能变电站在线检测与统计分析实验。

网络报文实时记录与事件分析

智能变电站系统化实验

站控层监控系统测试实验

SV报文实时解析

GOOSE报文实时解析

MMS报文实时解析

物联网实训实验室建设方案

物联网实训实验室建设 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前言 国内物联网产业在“感知中国”中心无锡呈现“井喷”增长,物联网市场如今已从电力、交通、安保等公共服务领域逐步走入民用市场,初步形成产业链。此外,各地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热衷态势无不透露着未来该产业的诱人前景,权威机构预测,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5年后可达7000亿,市场投资前景巨大。 随着物联网市场的爆发性扩张,预计物联网行业,明年会有10万以上人才缺口,而且未来10年,每年会以20%的缺口递增。 物联网开发应用涉及电子、嵌入式开发、自动化控制、网络通信、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大学本科阶段将重点学习理论知识。需要进一步掌握动手实践能力,才能适应工作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以实验、项目开发为主的物联网应用实训则是一个极好的人才培养途径。实训环节的教学工作是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建立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实训室也成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工作。 以物联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无锡无线龙科技有限公司结合高校原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荐物联网实训室建设方案,来满足物联网应用市场紧缺人才需求。经过调研和分析,运用VOCSCUM(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确定了符合行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就课程改革和实训室建设工作。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分析,我们制定了符合物联网企业需求、具有市场前瞻性的实训开发环境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建设方案。 一、建立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的理由和目的 无论从人才需求还是教育资本运行,三年制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所以必须进行教育改革,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 1、目前电子信息技术专业部分专业素质课程主要以课程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下,同学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保障,缺少团队合作素质培养,不仅难以增强对相关理论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更难以激发主动创新的精神,物联网技术是一门全新的应用性很强的综合学科,需要在实践中体会。所以高校有自己的实践教学环境是很有必要的,这将使学生毕业时更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2、人才培养需要有一个框架指导,无线龙物联网教学体系的建设以国家物联网人才培养的高度和专业角度出发,满足学生的就业技能需求。 3、物联网技术是一门实践技术,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来学习,和我们的单片机课程一样需要一个实验开发的平台,随着技术的进步,物联网实验开发平台已经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原来的单片机实验实训课程。 4、物联网应用技术的核心技能之一是代码编写,而代码编写人员是高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的主要培养对象。职业知识的要求决定了学制的长短,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应用项目的爆发性增长,规模越来越大。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架构协调能力更加重要,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 综上四点叙述,我们可以总结出高职院校物联网人才培养的模式如下图示: 为了使学生适应物联网实际开发需求,熟悉工作环境,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以项目仿真应用环境为依托,构建团队开发环境,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软件整体架构的把握能力,高效完成各种课程设计及相关项目。

110kv等电压变电站线路设计方案

110kv等电压变电站线路设计方案 1.1 建设规模和依据 (1)变电所电压等级为:110/35/10KV,110KV是本变电所的电源电压,由330KV 变出双回110KV线路送到本变电所;35KV和10KV是负荷侧电压。 (2)10KV电压等级:出线12回,本期上10回,备用2回。负荷统计见表1.1。 (3)35KV电压等级:出线8回,本期上6回,备用2回。负荷资料见表1.2。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5500h,同时率取0.9,线路损耗取5%。 (4)系统归算到本变电所110KV母线阻抗值:正序X1=0.06;零序 Xo=0。 (5)气象条件:年最高温度40度,平均温度25度,年平均雷暴日为38日,气象条件一般。 1.2负荷统计 表1.1 10KV用户负荷统计资料 表1.2 35KV用户负荷统计资料 1.3 设计任务 1、熟悉题目要求,查阅相关科技文献 2、主接线方案设计 3、选择主变压器 4、短路电流计算 5、电气设备的选择 6、配电及继电保护设计

2 电气主线路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是电力系统接线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主接线的确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灵活、稳定、经济运行以及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等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2.1 电气主线路的设计原则及要求 一、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主接线方式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 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规模。负荷的重要性分级和出线回数多少对主接线的影响。 (3) 主变压器台数对主接线的影响。 (4) 备用容量的有无和大小对主接线的影响。 二、主接线的设计要求: 1、可靠性: ⑴断路器检修时,能否不影响供电。 ⑵线路、断路器、母线故障和检修时,停运线路的回数和时间的长短,以及能否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 ⑶电所全部停电的可能性。 ⑷满足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要求。 2、灵活性: ⑴调度要求。可以灵活的投入和切除变压器、线路、调配电源和负荷,能够满足系统在事故运行方式下、检修方式以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调度要求。 ⑵检修要求。可以方便的停运断路器、母线及其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检修,且不影响对及户的供电。 ⑶扩建要求。应留有发展余地,便于扩建。 3、经济性: ⑴投资省;⑵占地面积小;⑶电能损失小。 操作应尽可能安全、简单、方便。电气主线路应简单清晰、操作安全方便,便于运行维护人员掌握。 由于我国工农业的高速发展,电力负荷增加很快,因此,在选择主线路时,应考虑到有扩建的可能性。 2.2拟定确认主线路方案 根据以上要求和本设计任务书要求,初步选择主接线如下: 变电所类型:降压变电所电压等级:110/35/10KV 出线情况:110KV进线两回,35KV出线8回,10KV出线12回

智能变电站技术(详细版)[详细]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

内容提要
?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 ? 如何实现智能化变电站 ? 关键问题分析 ?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规范 ? 国内典型工程案例分析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定义
?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给出的定义 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
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 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 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 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化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 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 智能变电站派生于智能电网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变电站 内部分层
IEC61850将变电站分为三层
远方控制中心 技术服务
7
变电站层
功能A
16
功能B
9 16
8
3
继电保护
控制
间隔层
控制
3
继电保护
45
45
过程层接口
过程层
传感器
操作机构
高压设备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需要区分的概念
? 变电站层 监控系统、远动、故障信息子站等
? 间隔层 保护、测控等
? 过程层 智能操作箱子(或称智能单元) 合并单元 一次设备智能组件等。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需要区分的概念
? IEC61850变电站
特征: 1)两层结构(变电站层、间隔层,没有过程层); 2)一次设备非智能化,间隔层通过电缆与传统互感器和开关连
接; 3)不同厂家的装置都遵循IEC61850标准,通信上实现了互连
互通,取消了保护管理机; 4)间隔层保护、测控等装置支持IEC61850,直接通过网络与
变电站层监控等相连。
市场特征: 该模式在国网和南网都处于大批量推广阶段,所占比例会越来 越大,以后会成为变电站标配。 例如:华东500kV海宁变、湖北500kV武东变等。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室建设方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验室建设方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室简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是专门为学生提供学习计算机硬件与常用应用软件学习与实践的场所,是一个集计算机的拆装作业、故障演示、板卡检修、软件系统调试与安装于一体的实训室。实训室对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课程实验和技能训练,面向全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开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独立实训课程。在本实训室,通过对计算机的拆装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软、硬件系统故障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故障的实际解决能力。 适用专业: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应用、网络、图形图像专业。 实验项目:

实验室建设: ?确定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验室地址位于五楼组成装实训室,面积50平方米,需配 备维修实验台。 ?人员和管理制度设置:设置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一名,在原有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的基础上改进并细化管理细则,同时,需特别加强*实验室财产的管理与控制*,避 免因种种理由造成的调用或借用,更甚至调换实验室设备。 ?专职PC维修人员(学生)的建设:开设《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专业课的班级进行 实训训练;在计算机专业班内挑选出一些爱好计算机维护的学生,进行先期培训,由这学期上《计算机组装及维修》课任教师担当培训指导和提名工作。 ?为参加河南省或全国计算机硬件检测比赛项目做准备工作。 实物展示区: ?提供一定的空间作为计算机等硬件设备的展示区域。 ?定制实物展示平台加强背景声光效果,提高展示效果。 实验教学区: 维修平台的定制购置 计算机各组件(旧)、计算机各组件(新)和工具箱的存放柜的定制。(说明:计算机各组件(新)(旧)分别存放在操作平台下*带锁*,工具箱*集中*存放)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设备清单(一):单位:元 实验教学材料购置: 新增硬件设备:配置组装机器用散件50套(淘汰计算机);购买硬盘、主板维修专用工具;维修工具包;维护软件;教师用机一台。

110kv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完整版)

施工组织设计 批准: 审查: 校核: 编写:

3.1 工程概况 ** 水利枢纽施工供电110kv 变电站工程是为满足** 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用电而建设,该项目位于枢纽** 大桥左侧下游约200m 处。施工变电站的110kv 进线接于** 地区东笋变,施工变电站建成投产后,将枢纽右岸已建成的35kv 临时变电站设备搬迁至施工变电站合并运行,35kv 线路延伸过江进110kv 施工变作为枢纽施工保安电源。 本工程主要工程项目有: (1)35kv 施工供电备用线路工程; (2)110kv 施工供电线路工程; (3)110kv 施工变电站土建及安装工程; 3.2 施工布署 3.2.1 工程质量目标 满足国家或电力施工验收规范,做到:土建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85%以上;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整项工程质量等级达到优良。 3.2.2 工期目标 按招标范围的施工图纸工程内容及招标文件要求,计划总工期210 日历天。 3.2.3 安全目标 群伤群亡事故为零;

重大设备事故为零; 重大火灾事故为零; 轻伤事故率控制在5‰ 以内。 3.2.4 工程主要施工负责人简介 施工主要负责人简介见第二章中“ 2.4 拟投入本工作的主要人员表”。

3.2.5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本工程的施工是在场地平整工作完成后进行。施工队伍进场后,先按施工总平面图 布置临时设施,并按平面布置要求对站内的主控楼基础和排水系统及110kv 线路工程进行施工,在主控楼基础和排水系统完成后即安排主控楼主体工程、设备基础、电缆沟、构 架基础等施工;最后进行电气设备安装及站内各附属设施的施工。110kv 施工变电所建成投产后,即进行35kv 临时变电站搬迁工作。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安排电气预埋、接地等交 叉作业。 3.3 施工进度计划 根椐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计划2001 年5 月25 日开工,2001 年12 月20 日完工,总日历工期210 天,详细的施工进度见《** 水利枢纽施工供电110KV 输变电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 一、了解智能变电站 1、背景 伴随着工业控制信息交换标准化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国外提出了以“一个世界,一种技术,一种标准”为理念的新的信息交换标准:IEC61850标准。在国内,现有信息交换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体现出来的种种弊端严重制约了生产管理新技术的提高,因此,采用IEC61850实现信息交换标准化已经成为国内电力自动化业界的一致共识,同时,国家电网公司又提出了“建设数字化电网,打造信息化企业”的战略方针,如何提高变电站及其他电网节点的数字化程度成为打造信息化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数字化变电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因此,数字化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发展及电网发展的结果。 如今,我国微机保护在原理和技术上已相当成熟,常规变电站发

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电缆老化接地造成误动、CT特性恶化和特性不一致引起故障、季节性切换压板易出错等。这些问题在智能(数字)化变电站中都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另外,微机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现有的成熟技术也促成了数字化技术在电力行业内的应用进程。这几年国内智能化一次设备产品质量提升非常快,从一些试运行站的近期反馈情况可以看出,智能化一次设备已经从初期的不稳定达到了基本满足现场应用的水平。工业以太网是随着微机保护开始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更是成为近几年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主流通信方式。在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的以太网通信的可靠性不存在任何问题。而间隔层与过程层的通信对实时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通过近两年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难点问题也已经解决。可以说原来制约数字化变电站发展的因素目前已经得到逐一排除。 智能(数字)化变电站按照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所要完成的控制、监视和保护三大功能提出了变电站内功能分层的概念:无论从逻辑概念上还是从物理概念上都可将变电站的功能分为三层,即站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智能(数字)化变电站作为变电站的发展方向,主要解决现有变电站可能存在的以下问题:传统互感器的绝缘、饱和、谐振等;长距离电缆、屏间电缆;通信标准等。 智能(数字)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主要需对过程层和间隔层设备进行升级,将一次系统的模拟量和开关量就地数字化,用光纤代替现有的电缆连接,实现过程层设备与间隔层设备之间的通

智能变电站基础知识——题库

智能变电站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 合并单元是()的关键设备。 (A)站控层;(B)网络层;(C)间隔层;(D)过程层 答案:D 2. 智能终端是()的关键设备。 (A)站控层;(B)网络层;(C)间隔层;(D)过程层 答案:D 3. 从结构上讲,智能变电站可分为站控层设备、间隔层设备、过程层设备、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即“三层两网”。()跨两个网络。 (A)站控层设备;(B)间隔层设备;(C)过程层设备;(D)过程层交换机 答案:B 4. 智能变电站中交流电流、交流电压数字量经过()传送至保护和测控装置。 (A)合并单元;(B)智能终端;(C)故障录波装置;(D)电能量采集装置 答案:A 5. 避雷器在线监测内容包括()。 (A)避雷器残压;(B)泄漏电流;(C)动作电流;(D)动作电压

答案:B 6. 智能变电站中()及以上电压等级继电保护系统应遵循双重化配置原则,每套保护系统装置功能独立完备、安全可靠。 (A)35 kV;(B)110kV;(C)220kV;(D)500 kV 答案:C 7. 继电保护设备与本间隔智能终端之间通信应采用()通信方式。 (A)SV点对点;(B)GOOSE点对点;(C)SV网络;(D)GOOSE网络 答案:B 8. 继电保护之间的联闭锁信息、失灵启动等信息宜采用()传输方式。 (A)SV点对点;(B)GOOSE点对点;(C)SV网络;(D)GOOSE网络 答案:D 9. 智能变电站中双重化配置的两套保护的跳闸回路应与两个()分别一一对应。(A)合并单元;(B)智能终端;(C)电子式互感器;(D)过程层交换机 答案:B 10. 智能终端放置在()中。 (A)断路器本体;(B)保护屏;(C)端子箱;(D)智能控制柜 答案:D

计算机实训室建设方案

?微机室的标准性:微机室是校园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承载着在校 学生的多媒体教学任务,是校园网络建设一个重要分支。我们在在微机 室网络建设中,将采用100BASET的布线标准,实现学生机到交换机 100M带宽,交换机到将来的校园网络中心将采用光纤链接,达到 1000M带宽。微机室交换机采用带SMNP及VLAN的可网管交换机, 以便方便地设置学生机的使用权限,达到有效管理,并采用TCP/IP协 议并入将来的远程教育网络,以实现最终教学目的。 ?微机室设备的先进性: 选用国内知名品牌计算机,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性能及售后服务 选用专门针对教学设计的机型,在配置较高的情况下又不多花钱 优秀的微机室设计方案,轻松无缝并入校园网及远程教育网络 2.5设备选型 2.5.1教师机

2.5.2学生机 能优异性:具备超强扩展性、最佳性价比、适用于应用广泛的教师及学生用机 具备人性化设计 ■ 预留资产管理铭牌位置 参数名称处理器

商用机常被作为公司/学校公有资产,以前资产管理铭牌无处可贴,随处乱贴影响美观甚至散热。专门的贴标签位置,使得所有计算机整齐划一,便于管理。 2.5.3交换机 千兆网管交换机,专为满足部门级交 换需求而设计,它提供了24个10/100M 端口,并可选择千兆光纤/铜缆模块。支持 IEEE802.1X认证协议、端口带宽管理、 优先级队列(IEEE802.1p)、组播应用等 多种功能。KN-S10-3226S千兆网管交换机还提供多方面的管理功能,可对系统信息、端口信息,网络参数、Spanning Tree协议、IEEE802.1X协议、IGMP Snooping、VLAN和Trunk、SNMP参数、网络优先级、安全控制等进行管理,同时具有多种管理方式:SNMP管理方式,Web浏览器管理方式,Telnet 管理方式以及通过RS232串口实现的带外(out-of-band)管理方式。KN-S10-3226S交换机集高度的灵活性和完善的网管功能于一体,标准机架式结构设计,为建立小型、中型、大型网络尤其是智能小区宽带接入提供理想的组网解决方案。 主要特性: 符合IEEE 802.3,IEEE 802.3u,IEEE 802.3ab标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1.1.2 研究现状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如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已成为热门话题,研究单位和产品也越来越多,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有:北京四方公司的CSC 2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的BSJ2200计算机监控系统,南京南瑞继电保护电气有限公司的RCS一9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国电南自PS 6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武汉国测GCSIA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许继电气公司的CBZ一8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有:瑞典ABB的MicroSCADA自动化系统等。现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站内间隔层设备(包括微机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测控、直流系统等)以互联的方式与主机实现数据交换与处理,从而构成一种服务于电网安全与监测控制,全分散、全数字化和可操作的自动控制系统。 本系统站控层用的软件工具是瑞典ABB公司开发的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MicroSCADA和COM500,COM500作为前置机,它是整个系统数据采集的核心,MicroSCADA用于后台监控;间隔层测控装置用的主要是芬兰ABB公司生产的是REF54_系列和瑞典ABB公司生产的REC561等自动化产品,远动装置用的是浙江创维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CWCOM200。

智能变电站发展前景及其关键技术分析

智能变电站发展前景及其关键技术分析 摘要:在时代迅速发展的带领下,我国对于电力的数量需求以及质量要求越来 越严苛,电力行业也是不负众望,为我国的电力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但 由于数字技术的提高以及能源政策的调整,传统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已经落后,智 能变电站的建设和发展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将简单介绍智能变电站的定义 和优点,分析其关键技术,并探究其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的展望。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发展;关键技术 一、智能变电站概述 智能变电站是由智能设备和变电站全景数据平台两个核心部分组成。智能设 备能够通过通信光纤之间的连接来获取实时的智能变压器的工作参数和信息,所以,当其工作状态产生变动时,智能设备能够依照控制系统的电压和功率来判断 分接头的调度;当其工作状态遇到障碍时,智能设备能够产生警报且提供相应的 工作参数和数据信息等,另外,智能设备中的高压开关这一设备拥有稳定高效的 开关和控制功能,能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并及时诊断出设备的问题所在,帮 助工作人员快速高效地排除和修复所遇到的障碍,有效地减少了设备的管理费用,降低运行风险,使其稳定性得到合理的保障。变电站全景数据平台能够采集变电 站电力系统各状态下的工作参数和设备运行数据,能够将变电站的信息源头进行 简单化和一致化处理,实现横纵方向的信息透明化、共享化,进而规范相关信息 的处理方式和接口访问,以满足智能变电站信息库的性能要求,为变电站中一系 列的高级应用功能打下坚实的基石。 二、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前景展望 当今社会条件下,人们对生活的水平和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望,生活更 加智能,智能的同时是带来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用电量的 持续上涨,那么只有我国的电力行业不断强化自身的发展,全面保障安全稳定的 持续电力供应,才能满足人们的相应需求。而传统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已然跟不上 智能化的现代生活,这就要求传统电力网络向智能化发展,只有建立起智能电网,才能够实现智能供电,而智能变电站在智能电网的建立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的一二五计划中也提到了关于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在2015年,我国已成功建成规格110-750千伏的智能变电站上万座。另外,我国政府在智能变电站 的投资在一二五期间达到160000亿元,所以不论从社会需求还是国家的重视度 都可以看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那么为什么智能变电站能得到 国家的认可,原因就在于智能变电站的能够涉及到发电、点的传输与调配、通信 等等方面,能更好的实现电力资源的分配,另外,智能的变电站在设备的检修方 面也有很大的优势,通过网络大数据的使用,可以更好的对各电站的输电环境以 及设备进行监测。 当然,虽然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也避免 不了问题和挑战。首先,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前提是网络技术的支持,我们必须要 有成熟的网络技术支持。第二,对与智能变电站,我们也需要特殊的材料,那么 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智能变电站发展的基础。总的来说,智能变电站的是机遇与挑 战并存的,但是在社会发展迅猛的今天,我认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所以发展的大方向还是好的。 三、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分析

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一、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概述 随着电力部门工作模式的全面改造,各变电站/所均实现无人或少人值守,以提高生产效益,降低运营成本。在电力调度通讯中心建立监控中心,能够对各变电站/所的站场图像、关键设备监测图像、有关数据和环境参数等进行监控和监视,以便能够实时、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各个变电站/所的情况,并及时对发生的情况做出反应, 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这些都已经提到了电力部门的发展议事日程。目前,各局都已设立了运行管理值班室及调度部门,虽有对各专业的运行归口协调职能,但不能及时掌握运行状况和指挥处理运行障碍。现在对运行监视通常由各专业运行部门采用打电话来了解和判断处理故障。各种运行管理联系松散,依靠原始的人工方式已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需要。要跟上发展步伐,必须在健全和完善电力网络的同时建立电力综合监控系统。电力综合监控系统将变电站的视频数据和监控数据由变电站前端的设备采集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接收编码后的视频数据和监控数据,进行监控、存储、转发控制及管理。电力综合监控系统的实施为实现变电站/所的无人或少人值守,推动电力网的管理逐步向自动化、综合化、集中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电力系统需求分析 1. 总体需求 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图像监控、安防(防盗)系统、消防系统、保护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变电站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通过图像监控结合远程和本地人员操作经验的优势,避免误操作 通过图像监控、灯光联动、环境监控监视现场设备的运行状况,起到预警和保护的作用配合其他系统(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等)的工作 2. 用户主要需求规范 监控对象和场景 变电站厂区内环境实时监视 高压区域的安全监视,人或物体进入高压区域立即产生报警 主变压器外观及中性点接地刀状态 对变电站内的全部户外断路器、隔离开关和接地刀闸的合分状态给出特写画面 对变电站内各主要设备间的监视(包括大门、控制室、继保室、通信室、高压室、电容器室、电抗器室、低压交流室等) 对少人值守变电站办公区域的监视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室建设方案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室建设方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 方案制作人: 2016年9月

第一章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意义................................................................................... 1.1 计算机应用专业主要建设的实训室.................................................................................. 1.2 根据学院的发展需要.......................................................................................................... 1.3 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1.4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方案可行性...................................................................... 1.4.1 实训室实践性强、专业性强................................................................................... 1.4.2 学院对实训室建设的支持力度大........................................................................... 1.4.3 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 1.5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室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建设方案................................................................................... 2.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总造价...................................................................................... 2.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的内容...................................................................................... 2.3 适用专业.............................................................................................................................. 2.4 适用课程.............................................................................................................................. 2.5 适用实训项目...................................................................................................................... 2.6 实训室建设.......................................................................................................................... 2.6.1 建设要求................................................................................................................... 2.6.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的主要教学功能........................................................... 2.6.3 实训展示区............................................................................................................... 2.6.4 实训教学区............................................................................................................... 2.6.4.1 维修平台的定制购置.................................................................................... 2.6.4.2 实训教学材料购置........................................................................................ 2.6.4.3 附录一............................................................................................................ 2.6.4.4 附录二............................................................................................................ 2.7 实训室平面图......................................................................................................................

变电站标准设计

2009年版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细化方案第三卷110kV变电站标准设计细化方案 第五篇CSG-110B-3B33AWD方案 广东电网公司 2009年6月

批准: 审定: 审核:李粤穗汤寿泉熊焰雄杨骏伟罗博马辉王政源刘巍金波黄燕金黄志秋郭峰戴新胜林卫铭李国张宏宽 校核:杨骏伟张雨罗涛张章亮周健曾深明梁森荣梁小川乔海涛张端华陈曦李广华李峰刘建强冯晓东陈洁朱敏华朱海华谷新梅胡晋岚董剑敏苏伟杨承矩梁杰霍艳萍崔鸣昆刘忠文蓝翔吕书源陈学辉刘岩杨汝泉张建明刘昆苏艳何文吉张桂娟

编写: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朱敏华陈荔李沛准黄成殷雪莉卢毓欣岳云峰郭金川黄阳董仕镇文思卓谷新梅鲁丽娟黎妙容朱海华池代波吴小蕙谭可立张肖锋范绍有吴志伟肖国锋黄淑贞徐中亚何梓欣李海央黄汉昌 广州电力设计院:霍艳萍许鸿雁梁振升陈伟浩陈红许汪梓坤何岗朱耀明何一龙陈伟标陈丽莉陈昌振朱荣彬陈明兰林辉高海静 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蓝翔贺艳芝王建张德艺林忠东钟万芳胡滨朱敏周茜吕书源窦守业马妍邹永华王连锋简福安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余崇高潘静丽刘岩候光荣董桂云孙淑秀白国卿童能高卢小兰徐迎光邓旭坚李志凌王巧荣张伟强赖洪亮韦辉陈洁 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孙志清胡伟涛孙玉彤肖军董晓峰陈宏新杨帆戴明刘平刘立马龙 东莞电力设计院:马长林熊远策梁春明邱瑞敏刘称辉苏柱恒熊外望汪静胡雨姣邱海先

序 为贯彻执行南方电网公司变电站标准设计,科学地建立健全广东电网公司标准体系,广东电网公司在积极推广应用南方电网公司颁布的变电站标准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广东电网公司创先工作,根据广东电网的建设特点,进行了深化和细化工作,落实生产运行的反措、安评等要求,将标准化设计向施工图阶段推进,发挥标准设计的更大作用,进一步挖掘标准设计在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上的潜力,提高标准设计的先进性、通用性、统一性、可操作性,建设统一开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现代化电网。 随着电网建设投资的不断增大,变电站建设任务日益繁重,广东电网公司编制的南方电网变电站标准设计细化方案,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变电站建设的速度和效率,倡导变电站工程建设的政策和理念,规范变电站的设计和建设,又好又快地建设电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更进一步规范工程的建设管理,科学合理地为生产服务;更进一步便于集中招标和设备采购,加快工程的建设步伐;更进一步统一变电站的风格,体现企业形象。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标准设计细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按照科学合理,好用实用的原则,经过充分的调研、分析讨论、精心组织,特别是110千伏变电站做到施工图细化阶段,设计出一套统一灵活、先进可靠、操作性强、经济实用的500kV、220kV和110kV变电站标准设计细化方案。 望各单位加强变电站标准设计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标准设计细化后的作用,为广东电网作优作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智能电网实训室建设项目研究报告

智能电网实训室建设项目研究报告

220kV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实验室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疆电力公司 2012年8月

220kV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实验室建设——研究报告 目录 一、项目概况 4 1.国内外研究水平综述 (4) 1.1与项目研究内容紧密相关的技术发 展历史的简要回顾 (4) 1.2国内外研究水平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 1.3介绍国内外研究机构对本项目的研 究情况 (5) 2.国内外研究水平综述 (6) 2.1与项目研究内容紧密相关的实际生 产力水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6) 2.2项目成果对该现状和技术发展的作 用 (6) 二、项目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7 1

220kV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实验室建设——研究报告 1.项目研究内容的原理简述 (7) 2.项目研究的关键和难点 (8) 三、项目研究内容与实施方案 10 1.项目研究内容 (10) 2.理论研究步骤 (11) 3.理论研究和试验内容与项目总目标 的因果关系 (12) 4.主要研究及培训项目 (13) 四、技术原理 14 1.模型检测 (14) 2.IEC61850通信测试 2

220kV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实验室建设——研究报告 (15) 3.IEC61850服务器端通信服务模拟 (16) 4.IEC61850通信记录分析 (17) 五、项目完成情况 19 六、资金使用情况(资金预算不确定) 20 七、实训室主要特点和创新 20 八、效益分析 22 九、成果应用和推广的途径 22 十、项目推广前景和价值 24 3

220kV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实验室建设——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1.国内外研究水平综述 1.1与项目研究内容紧密相关的技术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 近几年,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主要是试点工程,重点研究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工程化应用,发现了很多工程实施方面的问题,为以后的推广应用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智能变电站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工程应用中,缺乏适用的测试和运行维护方面的规范,以及相应的测试方法、设备,无法有效保证设计、工程实施、运行维护等环节的正确性,难于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效率。 1.2国内外研究水平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面,各厂家在建模的一些细节上以及扩展原则方面存在差异,或存在不规范情况,也未根据最新的IEC 61850国际规范进行修订。在一致性测试方面,国内外都意识到单纯模型和服务的一致性测试无法保证设备的互操作性,所以正在研究和制定基于功能集成的一致性测试规范,但还没有涉及系统级性能方面的测试。 4

计算机专业实训室建设方案

阳泉市第一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专业实训项目综合解决方案 1. 问题分析及设计理念 1.1 当前存在问题分析 实训室作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现知识技能转化的平台,对于职业院

1. 问题分析及设计理念 (1) 1.1 当前存在问题分析 (1) 1.1.1 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及规划 (1) 1.1.2 缺乏必需的实训设备 (1) 1.1.3 硬件设备的质量及附加值无法保障 (1) 1.1.4 缺乏实训教学、指导、评价体系 (2) 1.1.5 缺乏实训室的有效管理及应用 (2) 1.2 实践为导向的设计理念 (2) 1.2.2 实训管理平台及工具,仿真实训软件及硬件装备一体化创新3 1.2.3 内涵丰富、化繁为简,可视化教学实训资源有效搭接 (3) 1.3 计算机专业实训室体系简介 (4) 1.3.3平面设计实训中心 (5) 1.3.4多媒体制作实训中心 (6) 2. 计算机专业实训室体系解决方案 (6) 2.1 计算机软件实训室解决方案 (6) 2.1.1总体规划及服务 (6) 2.2网络布线实训室解决方案 (16) 2.2.1总体规划和装修服务 (16) 2.3网络综合实训室 (19) 2.3.1总体规划和装修服务 (19) 2.4平面设计实训制作室 (20) 2.4.1总体规划和装修服务 (20)

2.5 多媒体实训制作室 (21) 2.5.1总体规划和装修服务 (22) 2.6整体建设规划汇总 (23) 2.6.1总体规划及装修服务 (23)

1. 问题分析及设计理念 1.1 当前存在问题分析 实训室作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现知识技能转化的平台,对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然而,在实训室建设中存在以下较为突出的问题: 1.1.1 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及规划 部分院校实训室建设缺乏从自身实际需要出发的顶层设计规划,往往片面追求大而全、一味效仿、盲目采购、缺乏特色,及本校专业课程匹配度、教学实训的实际需要及当地对应岗位实际要求相脱节,导致大量设备闲置,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或利用率极低,造成严重的浪费。 1.1.2 缺乏必需的实训设备 现有的操作设备,只有计算机,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就业的需求。学生只能在计算机上“纸上谈兵”,需要购置计算机相关配套设施,以便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更有利于及就业接轨,提高实训效果。 1.1.3 硬件设备的质量及附加值无法保障 国内绝大多数教育硬件设备厂商规模小、融资难,财力、人力等资源有限,缺乏对研发及创新的投入,最关键的是缺乏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及钻研。加之由于市场恶性竞争导致利润下降,部分厂家偷工减料,使得设备质量难以保证,更无法紧跟“中国制造2025”的脚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同时,缺乏对实训室建设后的持续服务投入,

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1 工程概况 **水利枢纽施工供电110kv变电站工程是为满足**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用电而建设,该项目位于枢纽**大桥左侧下游约200m处。施工变电站的110kv进线接于**地区东笋变,施工变电站建成投产后,将枢纽右岸已建成的35kv临时变电站设备搬迁至施工变电站合并运行,35kv线路延伸过江进110kv施工变作为枢纽施工保安电源。 本工程主要工程项目有: (1)35kv施工供电备用线路工程; (2)110kv施工供电线路工程; (3)110kv施工变电站土建及安装工程; 3.2 施工布署 3.2.1 工程质量目标 满足国家或电力施工验收规范,做到:土建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85%以上;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整项工程质量等级达到优良。 3.2.2 工期目标 按招标范围的施工图纸工程内容及招标文件要求,计划总工期210日历天。 3.2.3 安全目标 群伤群亡事故为零; 重大设备事故为零; 重大火灾事故为零; 轻伤事故率控制在5‰以内。

3.2.4 工程主要施工负责人简介 施工主要负责人简介见第二章中“2.4拟投入本工作的主要人员表”。 3.2.5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本工程的施工是在场地平整工作完成后进行。施工队伍进场后,先按施工总平面图布置临时设施,并按平面布置要求对站内的主控楼基础和排水系统及110kv线路工程进行施工,在主控楼基础和排水系统完成后即安排主控楼主体工程、设备基础、电缆沟、构架基础等施工;最后进行电气设备安装及站内各附属设施的施工。110kv施工变电所建成投产后,即进行35kv临时变电站搬迁工作。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安排电气预埋、接地等交叉作业。 3.3 施工进度计划 根椐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计划2010年5月25日开工,2010年12月20日完工,总日历工期210天,详细的施工进度见《**水利枢纽施工供电110KV 输变电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