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

合集下载

景物描写的五种方法

景物描写的五种方法

景物描写的五种方法
一、用形象化的比喻
用比喻的方式,给景物形象化的描写,把景物比作生活中可以直观感受到的物体,以此来表达景物的感受。

例如“他双眼如月色般明亮”,“远处的牧场上,小羊们在碧蓝天空下,聚着成一团,像是一片绿色的云”。

二、用比较的手法
用比较的手法,将景物比作或和其他景物进行比较。

例如“他的头发如金色的秋叶般缤纷变幻”,“山间的村庄,犹如一朵繁花,那里洁白的房屋簇拥在绿色的山坡上”。

三、用拟人的手法
用拟人的手法,将景物比作人。

例如“高楼大厦在黄昏的暮色中,拔地而起,像是一个英勇的勇士”,“大海在晚风中,起伏不定,像是一位心怀梦想的少年”。

四、用抽象化的描写
用抽象化的描写,不抓住具体特点,而是用形容词来描述景物,把景物的精神感受表达出来。

例如“满天的繁星,熠熠生辉,宛若一颗颗闪耀的宝石”,“秋日的湖面,平静如镜,晶莹剔透”。

五、用生动的描写
用生动的描写,把景物的特性表现出来,用句子中的细节,还原景物的真实状态。

例如“洱海湖面上,一只又一只游鱼划破湖
水,两行泪痕消散在湖光”,“森林里,阵阵微风吹过,落叶在沙沙的声音中,飘落到地上”。

描写方法有哪一种

描写方法有哪一种

描写方法有哪一种
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进行描写,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描写方法:
1. 直接描写:通过直接描述事物的外观、形状、颜色、质地、大小等特征来进行描写。

例如:花瓣鲜红如火,绽放在绿叶之间。

2. 比喻描写:通过运用比喻手法,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进行描写。

例如: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3. 拟人描写: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活动,使其有生命力。

例如:风婆婆轻拂着树叶,耳语着秋天的诗篇。

4. 借景描写:通过描述周围环境或景物的变化来间接描写某个特定的事物或情感。

通过环境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大雨淅淅沥沥地落下,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忧伤。

5. 对比描写:通过对比不同事物的特征、形态、颜色等来突出事物的特点。

例如:那位身材高大的男子站在小巷口,显得与周围的矮小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

6. 其他修辞手法描写:如排比、设问、倒装、夸张等修辞手法也可以用来描写
事物,使描写更具有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倒悬;千层细雾轻拂过湖面,仿若天空倒影。

这只是其中的一些常见的描写方法,写作者可以根据需要和创造力选择适合的描写方法来丰富文章的表达和艺术感染力。

四种写景方法

四种写景方法

在文学作品中,描写景物是一种常用的手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环境、氛围和情感。

以下是四种常见的写景方法:
1. 形象描写:通过详细而生动的描写来呈现景物的外貌和特征。

这种方法注重对事物形状、颜色、大小、纹理等方面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所描述的景象。

示例: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落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花坛里盛开着各式各样的鲜花,五彩斑斓,散发出阵阵芬芳。

2. 感官描写:通过刺激读者的感官来传达景物的氛围和感受。

这种方法注重对景物所产生的声音、气味、触感等感官体验的描写,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景物所带来的感受。

示例:海风轻拂着脸庞,带来了一股咸湿的味道。

远处传来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在低语。

3. 比喻描写:通过将景物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来突出景物的特点和意义。

这种方法可以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景物,并产生共鸣。

示例:夕阳如同一颗燃烧的火球,慢慢沉入地平线,将整个天空染成了一片绚丽的彩色画卷。

4. 心理描写:通过主人公或人物的情感和感受来描写景物,以表达内心的变化和思考。

这种方法注重景物对人物情感的作用和反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示例:漫步在雨中,冰冷的雨滴顺着脸颊滑落,让我不禁回忆起曾经的那段伤心往事,心情也随之变得愈发阴郁。

以上四种写景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象描写,提升作品的艺术效果。

1。

静态描写写景物

静态描写写景物

静态描写写景物
静态描写是指通过描写景物的外貌、气氛、氛围等来达到让读者感受到景物静态美的效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静态描写手法:
1. 描述性语言: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来描绘景物的特征,例如:“树非常高,叶子绿油油的”,这样的描写让人感觉树木是静态的。

2. 元素描写:用不同的元素来描写景物,例如:“太阳高挂着天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水面反射着阳光”,“天空飘着一朵朵白云”。

这样的描写让人感觉景物是由多个元素组成的,而不是单纯的静态。

3. 视觉描写:通过描写景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来让读者感受到景物的静态美。

例如:“远处的山峰看起来像一座巨大的石头”,“沙滩上的贝壳闪烁着光芒”,“树叶的颜色是绿色的,形状像蝴蝶”。

4. 气氛描写:用词语和句子来营造某种氛围,例如:“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这里非常安静,只有轻微的鸟叫声”。

这样的描写让人感觉景物的氛围是静态的。

5. 心理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感受来让读者感受到景物的静态美。

例如:“他看着远处的群山,心中感到一股压抑的感觉”,“她站
在海滩上,看着细腻的海浪,感到一种宁静的感觉”。

这样的描写让人感觉景物的心理感受是静态的。

无论使用哪种描写手法,都要注重细节和准确性,让读者能够真正感受到景物的静态美。

景物描写8个常见手法

景物描写8个常见手法

景物描写8个常见手法常用写景方式有八种。

一、正与侧(衬托对比)的结合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

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

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

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

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

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

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

景物描写的手法

景物描写的手法

景物描写的手法
景物描写的方法有移步换景;寓情于景;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运用形象比喻;侧面描写突出景物等。

1景物描写的方法
1、移步换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抓住特点,精确描画:如(小石潭记)中第—段中发觉小石潭——移步换景。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小石潭记)中第四段中潭中气氛——寓情于景。

3、运用形象比喻:如(小石潭记)中第三段中写小潭清流——形象比喻。

4、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5、运用想象:如(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美景:看红妆素裹,格外妖娆。

6、侧面描写突出景物:如(小石潭记)中第二段中写水清: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

7、白描:最著名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二十八字,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

2景物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

3、衬托人物心情。

4、揭示人物心境,展示人物性格。

5、推进情节的开展。

6、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7、照顾标题。

12种景物描写的方法

12种景物描写的方法

12种景物描写的方法景物描写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手法,通过生动的描绘可以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触和共鸣。

下面是一些描写景物的方法,供你参考:1.巧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使用生动形象的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来描绘景物的特征,如“碧绿的海水”、“高耸入云的山峰”。

2.运用比喻与拟人手法:将景物与动物或人物进行比较,使描写更富有生动性和鲜活感,如“湖水宛如明镜,反射着天空的容颜”。

3.善用细节描写:通过描绘景物的细节来展现其整体特征,如“树叶上闪烁着晶莹的露珠”、“花朵绽放如火烧云”。

4.利用色彩描绘:使用丰富的色彩词汇来描绘景物,增加描写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如“夕阳的余晖洒满整个大地”。

5.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不同景物之间的差别来突出要描述的景物的特点,如“干旱的沙漠与长满绿草的草原形成强烈的对比”。

6.采用连续描写:用一段连续的描写来展示景物的变化、动态和美感,如“海浪翻腾,白沫飞溅,如同一群欢快的精灵嬉戏”。

7.运用比喻手法:借用具有共鸣或象征意义的事物来增加描写的感受力和语言的美感,如“夜空中繁星点点,如同无数闪烁的钻石”。

8.适量运用修辞手法:如排比、反问、设问等手法,使描写更加引人入胜,如“这片山水,是上帝的杰作,是天地间的奇迹。

”9.采用透视法:将景物的细节描写浓缩到整体中,使描写更加饱满、有层次感,如“远处的湖泊如同一面镜子,映着山峰的倒影”。

10.运用场景对比:通过景物与背景的对比来突出景物的特点,如“空旷的草原上,一朵红花如同孤星般璀璨夺目”。

11.运用环境气氛:通过景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表达出一种情绪或意境,如“雨后的田野,弥漫着清新的气息,弥补旱季的渴望”。

12.采用比例描写:通过对景物的大小、高低、长短等细节进行描写,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其尺寸与规模,如“巍峨的高楼大厦耸立于城市之中,犹如一个个庞然大物”。

景物描写的常用手法

景物描写的常用手法

景物描写的常用手法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包括形状、颜色、声音等。

2.侧面烘托:通过描写其他事物来衬托主要景物的特点,使读者对景物有更深的印象。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4.虚实结合:将现实中的景物与想象中的景象相结合,使描写更加丰富。

5.感觉组合: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6.联想想象: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将景物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使描写更加有趣。

7.空间顺序:按照空间顺序,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等角度来描写景物。

8.时间顺序: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

9.对比手法:通过对比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使描写更加鲜明。

10.细节描写: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描写,使读者对景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手法并不是孤立的,可以根据需要综合运用,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景物描写手法
一、虚实角度:
二、绘画角度:
三、人体感官方面:从视、听、触、嗅等角度写景物的声、色、动、态。

四、从空间变化角度:
五、从炼字、修辞角度:
六、
辨别下列诗句用了什么景物描写方法。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7、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8、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9、分析下面两首诗描写方法的不同。

秋夜独坐(节选)夜深
唐•王维宋•周弼
独坐悲双鬓,虚堂人静不闻更,
空堂欲二更。

独坐书床对夜灯。

雨中山果落,门外不知春雪霁,
灯下草虫鸣。

半峰残月一溪冰。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0、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什么?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1、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望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

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
问: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中的看法。

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