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描写方法和技巧
有哪些描写方法

有哪些描写方法记得我刚学写作文的时候,总是为找不到合适的描写方法而苦恼。
自从上次去公园里玩后才明白原来有那么多描写方法可以使用呢!现在,我把这些方法都列出来分享给大家:1.外貌描写首先,人物的外貌包括脸部、头发和衣服等几处地方,也很重要,例如写人物长相,需要从眼睛、鼻子或嘴巴进行详细的介绍,然后再进行比较,选择你认为最能体现特点的句子写下来。
除此之外,还要说出他(她)的爱好或习惯,在具体描述某一件事情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环境的渲染,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描写,其实都离不开“简洁”二字,当然啦,只有做到精炼才算完美,千万别滥竽充数哦!2.语言描写有了主题后就要立意了,不同的立意也会让你所写的内容不同,例如你可以写祖国山河壮丽、人民幸福安康;你可以写战争场面残酷激烈、英雄无畏的气概;又或者写经典古诗词背诵、成功路上克服困难……,其实不论是哪种立意,都需要通过细致生动的描写来表达,在我看来,其他方式固然好,但并没有什么新奇感,还是用平铺直叙的方法,反倒更容易吸引读者的目光。
3.神态描写人物的神态变化莫测,千差万别,如果仅凭主观臆断来描绘的话,显然是毫无根据的。
写人物的神态要真切、传神、逼真,可以采取由远及近的顺序,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每个人的形象。
4.动作描写在确定了一个中心思想之后,接着就该将主要人物放入事情的发展中了,就像盖房子一样,先起个名字,然后添砖加瓦,你的事件越曲折,动作描写的篇幅就越长。
5.心理描写与神态描写虽说心理活动属于隐蔽的东西,但若仔细琢磨却能得到深刻的印象,心理描写尤其如此。
写人物的心理时要写出他(她)内心的波澜和感受,常用心理描写有以下三种技巧:①内心独白法②语言、动作描写法③侧面烘托法6.结尾我们经常会遇见大结局,所谓大结局指的就是整篇文章的结束,正所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然最终的结果往往都令人遗憾,但至少是一个圆满的故事。
你可以回忆过去发生的趣事,或憧憬未来的希望,尽量联系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来谈一谈感悟或体会。
描写手法和描写方法

描写手法和描写方法在文学创作中,描写的运用对于营造故事氛围、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各种描写手法和描写方法,包括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白描和象征描写等。
一、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细致描绘的手法。
通过肖像描写,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人物的外貌特征和形象特点。
二、行动描写行动描写是对人物的行为、动作进行描绘的手法。
通过行动描写,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三、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语言进行描绘的手法。
通过语言描写,读者能够了解人物的语言风格和说话习惯,进一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四、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描绘的手法。
通过心理描写,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五、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事物或场景的细微之处进行描绘的手法。
通过细节描写,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事物或场景的特点和氛围。
六、对比描写对比描写是对两个或多个事物或场景进行对比的手法。
通过对比描写,作者可以突显事物或场景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关系。
七、白描白描是一种简洁明了的描写手法,它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让读者通过想象来理解人物或场景的形象。
白描的特点是简洁明了,不过多渲染。
八、象征描写象征描写是通过比喻或象征的手法来描绘人物或场景的手法。
通过象征描写,作者可以赋予人物或场景更深层次的含义,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
总之,熟练运用这些描写的技巧可以让作者的文字更有力、更生动、更有说服力,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
希望以上对各种描写手法的分析能够帮助您在文学创作中更好地运用它们。
五种描写方法的作用答题技巧

五种描写方法的作用答题技巧五种描写方法的作用答题技巧如下: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5、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深化作品主题。
一、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1.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1)社会环境: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风尚、风土人情的描写;在具体的文章中则指对人物的活动有影响的阶级关系、人际关系、居室陈设等环境因素的描写。
(2)自然环境: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
2.作用(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地点)、背景等。
(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的位置)(2)渲染…的气氛(氛围)(一般放在开头或中间的位置),或烘托人物形象。
(3)烘托人物…的心情(像兴奋喜悦,忧愁感伤,沮丧,绝望等等)。
(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或者抒发作者…的情感。
(4)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一般放在中间的位置)(5)形成对比,突出主旨,暗示文章中心。
(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6)引出下文。
(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位置)(7)用景物描写体现时间或情节的变化,或作为记叙的线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8)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答题模式答题常见模式:本段文字描写了……,渲染了(衬托了、交代了、表现了)……,烘托了……二、人物描写(正面)的作用1•人物描写的作用(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一般答题格式:运用了……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刻画)了人物……的形象或……的心情(外在描写),体现(衬托、突出)了人物……的精神品质(内在描写),烘托了人物……的形象,凸显了人物……的性格,抒发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人物内心情感(要答中心内容)。
作文写作技巧描写人物的表达方法

作文写作技巧描写人物的表达方法人物是作文中重要的元素之一,描写人物的形象生动、准确,是作文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描写人物的表达方法,帮助你提高作文写作技巧。
一、直接描写法直接描写是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法,通过详细的描述来展现人物的外貌、动作、言行等方面的特点。
例如:1. 描述外貌:她的眼睛明亮而深邃,乌黑的秀发垂在肩上,身材高挑而苗条。
2. 描述动作:他轻轻地推开门,走进了房间,一边细心地打量着周围的陈设。
3. 描述言行:他面带微笑,亲切地和每个人打招呼,用温暖的语言鼓励着大家。
二、间接描写法间接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周围环境的描写来间接揭示人物的性格、思想或情感。
例如:1. 描写环境:教室里充满了她的欢声笑语,同学们都喜欢和她一起学习。
2. 描写与他人的互动:她总是主动帮助别人,无私的行为让她成为大家的榜样。
3. 描写日常习惯:每天早上,他准时到校,专注地又认真地听课,这种坚持让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三、内心描写法内心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意志等内心世界来展现人物的特点。
例如:1. 描写心理活动:她时常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总是对自己说:“只要努力,一定能成功!”2. 描写感受:他喜欢孤独的角落,静静地欣赏着大自然美丽的风景,感受到了宁静与安宁。
3. 描写决心: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坚定地决心要克服一切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
四、对比描写法对比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与其他人或事物进行对比,凸显人物的特点和形象。
例如:1. 外貌对比:她身着白色衣服,与周围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散发出一股纯洁和温柔的气息。
2. 性格对比:他与其他同龄人相比,更加成熟稳重,做事更加扎实有条理。
3. 行为对比: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他总是不计回报地伸出援助之手,彰显出他的善良与乐于助人的品质。
通过以上几种表达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描写人物,使其形象栩栩如生。
在写作中,可以根据情节的需要灵活运用,使作文更加生动而有深度。
总结起来,描写人物的表达方法包括直接描写法、间接描写法、内心描写法和对比描写法。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答题技巧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答题技巧人物描写在文学创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使作品更加丰满、生动,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本文将介绍人物描写的几种常见方法,并提供一些答题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技巧。
一、外貌描写法外貌描写是最常见、最基础的人物描写方法。
通过对人物的相貌、身材特点进行描绘,读者可以迅速形成对人物形象的印象。
外貌描写通常包括人物的面部特征、体态姿势、穿着打扮等方面,这些细节可以为读者构建一个直观、生动的人物形象。
例如: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个身材瘦削、皱纹满面的老渔夫。
他的长长的白发和晒黑的皮肤,显示出他岁月的沧桑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二、内心描写法内心描写是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方法,通过人物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可以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更加了解和共鸣人物。
内心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独白、心理活动的描写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这种描写方式,读者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推测人物的动机、情感和性格特点。
例如: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作为主角之一,通过对他的内心活动和情感描写,读者可以逐渐理解到他的柔情脆意、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
作者通过对他内心世界的描写,使读者能更深入地体会到他矛盾复杂的个性。
三、行为描写法行为描写是通过人物在具体情境下的行为来展现人物特点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言行举止,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他们的性格、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
行为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表情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这种方式,读者可以直接感受到人物所具备的特点和性格,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人物。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表现出了犹豫不决、忧郁沉思的性格特点。
通过哈姆雷特的对白和动作,读者可以感受到他深思熟虑的态度以及他在追寻真理和探寻人性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挣扎。
答题技巧:1.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和文本材料,确保对人物描写的方法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句子有哪些描写方法和技巧

句子有哪些描写方法和技巧
句子的描写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几种:
1.形容词和副词的运用: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可以使句子更具体、生动,增强描写的力度。
例如:“他疾步走进屋子”中的“疾步”一词使得行走
的动作更有力度和速度。
2.比喻和隐喻的使用:通过比喻和隐喻的运用,可以用一个形象的事
物来代替另一个事物,达到更深入的描写效果。
例如:“他是个无底洞,
永远不满足”的比喻描写了一个人贪婪得永无止境的欲望。
3.对比的运用:通过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不同之处,让描写更加鲜明。
例如:“白天是一个喧闹的世界,而夜晚则是一个寂静的领域”中的
对比描写了白天和夜晚的截然不同的氛围。
4.人物的行为和语言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可以更好地
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他抓着拳头,破口大骂”中的描写方式透
露出人物的暴躁和愤怒。
5.自然景物描写: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可以给读者带来美感和情感的
共鸣。
例如:“湖水如镜,反射着朝阳的光辉”中的描写方式让人感受到
了湖水宁静和美丽的景象。
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

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1.表現手法——(象征手法就是通过相似联想,把写作内容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生活中来,用原先所写的那些特点来象征某种精神品质或性格,从而把主题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如XXX的散文《白杨礼赞》就是很好的一例。
文章先极力表现白杨树“正直”、“朴质”、倔强挺立”、“努力向上”的特点,然后通过相似XXX,把对白杨树的描写赞扬引申到北方农民身上,进而用白杨树来象征我们民族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和意志”。
这样,就通过象征的手法,把对白杨树的赞美变成了对一种民族“精神和意志”的赞美,至此,主题也就升华到了一个崇高的境界。
) 2什么是互喻?设两个比喻句,第一个比喻句先用喻体比喻本体,第二个比喻句再用本体比喻喻体,这种互相设喻的比喻形式叫做互喻。
其格式为:甲像乙,乙像甲。
例如:①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XXX《天上的街市》)②她是美丽的,眼睛像秋水那样明亮。
她到池边去洗脸,池里的水被她的纤手划出几圈漪涟,像她闪动的眼睛。
(XXX《桂美》)③早晨的花云潭是粉红色的,云溪中流下来的云像花一般艳丽,花泉里淌出来的花像云一般轻盈,它们汇在一起,像万花筒一般奇幻,最能勾起人心中的遐想了……(XXX《金泉女与小溪妹》)上面例①中先用“明星”(喻体)比喻“街灯”(本体),再用“街灯”(本体)比喻“明星”(喻体);例②中先用“水”(喻体)比喻“眼睛”(本体),再用“眼睛”(本体)比喻“水”(喻体);例③中先用“花”(喻体)比喻“云”(本体),再用“云”(本体)比喻“花”(喻体)。
这样互相比喻,使本体和喻体融为一体,能加深人们的印象。
3什么是通感?通感又叫“移觉”“联觉”,就是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各种感觉之间彼此贯通。
如:“红杏枝头春意闹”(XXX《玉楼春》)是把杏花的无声的姿态和色彩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让人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
“促织声尖尖似针”(XXX《客思》)是用触觉形象来描摹听觉。
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

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
文学描写手法,也叫文学手法,是文学作品和诗歌中,为达到艺术目的而运用的一系
列语言表达方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介绍一下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
1. 比喻:运用比喻技巧,用与本身不相关的两个事物之间的关联来表达自身的意思,也是文章美化的有效的方式。
比如:他的整个人就像一道闪电,犹如一把闪开雷声,一瞬
间跨越了天空。
2. 对比:运用对比技巧,指使用对立结构去表达自己想说的意思。
比如:穿着衣衫
破烂的孩子与引人注目的富家少爷形成鲜明对比,同样,街坊们虽然乏善可陈,却仍然洒
尽温柔的思乡之情。
3. 象征:运用象征手法,指的是使用一个客观事物来描述另一个抽象的概念。
比如:晚风拂面,夜雨弹萤,一如稚嫩的夜晚,娓娓勾勒出飞鸟的追求,闪耀着苦难中的美丽。
4. 暗示:运用暗示手法,指的是通过叙述中不太明显的说辞,巧妙地暗示某种隐含
的东西,营造出悬念感。
比如:他似乎有什么不安的神色,缓缓地说:“我该不该跟她约会?”
5. 人物描写:人物描写是文学作品最常见的技巧,可以从形象模糊到具体描写,以
展示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形成一种真实感。
比如:她是一位五十岁的老母亲,慈祥的
眼神,皮肤比铜铃还要暗淡,脸上丝竹有如梅雪交融,还有一股散发出来的慈母气息。
6. 时空描写:时空描写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把故事的当时背景和时间性紧密地结
合在一起,使故事拥有内部的内在联系,进而达到故事的表达和宣传效果。
比如:晴空万里,青山绿树,尽显着仲夏午后的宁静。
一抹金色的阳光从老人家的家门口划过,将整座
村庄照耀得宜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常见的描写方法和技巧
在记叙类文章中,叙述往往侧重于一般过程的叙写,读者只能得到对事物的综合、概括的了解;而描写则侧
重于形象的具体描绘,使读者获得具体、明晰的认识和感觉。
如果只有叙述而没有描写,文章使过多地讲述故事
梗概,难免不生动、不形象了。
1、设喻描写。
即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段的描写。
用这种方法去写景、状物、描摹事态,会使事物更明朗、更
形象、更生动,从而产生比较强烈的感染力。
如梁衡《夏》中的一段: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的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
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这段文字,作者紧扣景物,通过恰切的比喻,展现了由暮春到初夏、盛夏的次第变化;从不同的侧面准确表
现了夏天的特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便是设喻的好处。
设喻描写是最常用的描写方法。
它可以使模糊的
东西清晰可见,抽象的东西具体可感。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弦小弦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看了这样的描写,谁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种效果正来源于恰切新颖的比喻。
二、白描。
白描本是绘画之一法。
全部用线条勾勒,不假色彩,单纯明快。
用在文学之上,成为描写的一种手法。
鲁迅把这种方法归纳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作文秘诀》)它不加修饰形容,不加
铺张扬厉,只用普普通通的话,简捷地反映出事物的特质。
虽着墨不多,却能穷形而尽相。
许多名家大师,都把
白描当作常用的方法。
第1页共5页
如: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施耐庵《水浒传》)
时间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从篷隙里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故乡》)
以上两段历来被评论家视为不同凡响的精彩描绘,都是不作任何修饰渲染的直来直去的文字。
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统丽的修饰,没有比兴的手法,但大雪漫天飞舞的气势和“故乡”的空旷、荒凉、寂寥却如画面般展现在我们眼前。
三、烘托描写。
烘托也是中国传统的画技名称,在画那些浅色东西时,往往用水墨或淡彩加以渲染,使物体明显突现出来,这便是烘云托月之法。
把这种技法用在描写上,通过对彼事物的描写达到表现此事物的目的,就是烘托描写,《陌上桑》中对罗敷的描写可算最典型的例子:“……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作者从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人见到罗敷后的种种行为上,烘托出这个少女的美丽,收到了正面描写达不到的艺术效果。
如果是表现那种非常抽象、不但白描困难、设喻也不易讲得明白的事物,这种烘托描写就更有用武之地了。
请看朱自清《绿》中的一段: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出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
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草与绿叶,那似乎又太浓了。
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
作者要表现的是梅雨潭水特有的那种神异难言,令人惊诧的“绿”,这种抽象的事物是难以通过直接描写表现的。
作者通过对大家所熟知的其他色彩的描写,烘托出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绿得恰到好处,读后使人觉得汪汪一碧的梅雨潭就在眼前。
第2页共5页
四、动态描写。
即化静为动的描写。
山水名胜,多是静物。
静则无势,无势则不能动人。
因此要尽量让静物动起来,去摇荡人的情怀,让读者与作者产生美的共鸣。
孔孚在《千佛山龙泉洞某佛前即景》中是这样描写佛像和绿苔的:“他微笑着,看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苔跃上双膝/他微笑着,任苔侵佛头……
”佛是静坐的,就是生长着的绿苔在人们看到的那一刹那也是静止的,作者用了“微笑”“看”“听”“爬”“跌”“侵”等动词,佛和绿苔仿佛有了生命似的,都是动态的了。
而且互相之间还有了某种默契似的,这就把清净无为的佛界和嘈杂纷呈的尘世之间互相沟通起来了。
再如徐迟在《祁连山下》中,是这样描写敦煌壁画的:
他一进这洞窟,便掉进了染缸似的,整个都掉落在色彩的世界中,奔马在四周跳腾。
天鹅在空中打旋。
花草失去了重力而浮动。
蛟龙和人一起飞行。
热烈的红色调子是基调。
千万种色彩旋转在他的周围。
作者把壁画上的景物,用动态的文字加以描写,逼真地再现了奔马、天鹅、花草、蛟龙种种的姿态,使静止的画面栩栩如生。
五、具有想象因素的描写。
描写的时候,往往不只如实记写所见的情形,而要把想象的因素杂入其中,补充描写的内容。
描写带上了想象的因素,便能更生动、更丰富、更富于文学性。
如:
最难得的是,菜地西北的石崖底下有一个石案,挖出石案里的乱石沉泥,石缝里就漆漆地流出泉水。
石桌不大,但是积一窠水恰好可以浇完那块菜地。
积水用完,一顿饭的工夫又可以蓄满。
水满的时候,一清到底,不溢不流,很有,或像童话里的宝瓶,水用了还有,用了还有,不用就总是满着。
泉水清例,不浇菜也可以浇果树,或者用来洗头,洗衣服。
……(吴伯箫《菜园小记》)
第3页共5页
作者用白描的文字写石窠,说它“像童话里的宝瓶”,便是想象的因素。
它使我们联想起记忆中许多关于“宝瓶”“宝葫芦”之类的神话故事,丰富了对石案的感受,增强了描写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六、具有感情色彩的描写。
描写时有时是较为客观的,有时却不免带有主观的色彩,掺进自己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色彩的描写,往往具有更大的感染力。
如:
二月十六日,又有友人赠我六朵石竹花,三朵红的,三朵白的,间以几枝凤尾草,……
回来欹在枕上,等着出到廊外之时,忽然看见了几上的几朵石竹花,那三朵白的,倒不觉怎样,只那三朵红的,红得异样的可怜!
灿然的灯下,红绒般的瓣儿,重叠细碎的光艳照眼,加以花旁几枝凤尾草的细绿的叶围绕着,交辉中竟有滞人的意味。
这时不知是‘花’可怜,还是‘红’可怜,我心中所起的爱的感觉,很模糊而浓烈……
(冰心《往事(二)》)
作者写石竹花,是从感觉的角度描绘的,“红得异样的可怜”“滞人的意味”,都是从感觉上说的。
描写带上
了感情的色彩,即使不是作为抒情的工具,这种文字也比较生动感人。
以上简要介绍了描写的几种方法,其实它们并非各自独立互不关涉的。
描写同一事物,不仅可以设喻,还可以白描;不仅可以写所见,还可以写所感;不仅可以写静态,还可以写动态;不仅要写主体,还要注意陪衬等等。
关
键在于不论怎样描写,都必须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感染力为目的,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生动形象的印象。
第4页共5页
另外,什么地方要描写,什么地方不要描写,应从表现主题、刻画人物出发,决不能随心所欲。
过多的描写、过分地堆砌词藻,并不能获得好的效果,反而会伤害了内容的表达。
恰如其分的描写,求得真实自然,才是我们要求的。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