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起重机原理

合集下载

履带式起重机

履带式起重机

履带式起重机简介履带式起重机是一种利用履带进行行驶和位置调整的机械设备,常用于工地、码头等需要进行起重作业的场所。

它具有重量大、起重能力强、移动便捷、适应性广等特点。

本文将从结构、分类、工作原理、应用领域等方面对履带式起重机进行详细介绍。

结构履带式起重机主要由下述几个部分组成:•底盘:由履带、行走机构和转向机构组成。

•上部结构:包括动臂、起重机构、控制台等。

其主要功能是完成起重作业。

•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气控制设备、液压系统、气动系统、机械传动等组成。

分类根据功能和结构特点,履带式起重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履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是常见的履带式起重机种类之一,主要通过履带带动整机行走,具有构造简单、操作简便、使用方便等优点。

履带塔机履带塔机结构类似于塔吊,但将车轮更改为履带,从而实现了更大的移动范围和支撑面积。

履带塔机常用于建筑工地和道路施工。

履带式移动式起重机履带式移动式起重机通常由底盘、动臂、起重机构及控制系统组成。

具有移动迅速、起重能力大、适应性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桥梁等场所。

工作原理履带式起重机通过底盘的履带行走带动机械臂、起重机构、控制系统等部分进行工作。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底盘行走原理:通过履带带动底盘前进和后退,也可实现机械臂的左右移动。

•机械臂工作原理:机械臂与起重机构通过液压系统进行联动控制,完成吊装、搬运等任务。

•控制系统原理:通过电气设备、液压系统、机械传动等相互联动,控制履带式起重机的操作。

应用领域履带式起重机适用范围广泛,主要应用于以下场所:•建筑工地:常用于大型建筑工地、高层建筑等场所,完成起重、装卸等任务。

•港口、码头:主要用于装卸、吊装、堆垛等任务,起重能力通常在几十至几百吨。

•道路施工:用于桥梁施工、道路维修等任务,通常在狭窄的施工场地中使用。

总之,履带式起重机具有移动灵活、起重能力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种起重作业。

履带式起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履带式起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履带式起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履带式起重机是一种用于运输和吊装重物的机械设备,它具有强大的起升能力和适应各种复杂地形的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履带式起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结构组成履带式起重机主要由起重机底盘和起重机臂组成。

1. 起重机底盘:起重机底盘由发动机、驾驶室、行走装置和操作装置组成。

发动机负责提供动力,驾驶室是驾驶员进行操作和控制的地方,行走装置包括履带、履带轨道和驱动系统,操作装置用于控制起重机的运行和吊装作业。

2. 起重机臂:起重机臂是起重机的主要工作部件,用于吊装和抓取重物。

起重机臂分为起重臂、平衡臂和配重臂等部分。

起重臂可进行伸缩和折叠,以适应不同高度和距离的吊装任务。

平衡臂用于平衡起重机在吊装时的重心,保持其稳定性。

配重臂用于增加起重机的起重能力。

二、工作原理履带式起重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行走:首先由驾驶员操作起重机底盘的行走装置,通过控制履带的前进、后退和转向来使起重机移动到工作地点。

2. 准备:到达工作地点后,驾驶员停止起重机行走,然后进行起重机的稳定性调整。

这包括调节起重机的护腿或支撑桅杆,保证其平稳和牢固。

3. 吊装:调整好稳定性后,驾驶员在驾驶室内操作起重机的操作装置,通过控制起重臂的动作来完成吊装任务。

这包括起重臂的伸缩、折叠、上升、下降和旋转等动作,以便将重物吊起、移动和放下。

4. 完成:完成吊装任务后,起重机可以继续行走到下一个工作地点,或者返回起始地点。

三、应用领域履带式起重机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适用于复杂地形和狭窄工作空间。

它可以用于建筑工地上的建筑物吊装,港口码头上的货物装卸,工厂厂区内的设备安装等。

它的起升能力大、运动灵活,可以满足各种复杂工况的需求。

总结:履带式起重机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设备,它的结构复杂,工作原理精密。

了解履带式起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操作和维护起重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使用履带式起重机,可以提高吊装效率,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履带式起重机电气系统原理及关键技术

履带式起重机电气系统原理及关键技术

履带式起重机电气系统原理及关键技术大型履带起重机被广泛应用于搭建桥梁、安装发电设备、安装炼油设备、建设风力发电机以及建设海上工作平台等施工项目,但是在国内国外的履带式起重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我国针对这样的现状制造了1350吨履带起重机,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它的配制系统和控制技术。

重点介绍了履带式起重机在安全检测系统方面的发展。

标签:履带式起重机;1350吨;安全监控;关键技术引言履带式起重机在我国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的起重运输设备,因此搞清楚履带式起重机的配制系统和控制技术相当重要。

但是,每年在履带式起重机作业时发生的安全事故很多,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必须完善履带式起重机的安全监测系统,履带式起重机在安全监测方面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现在发展的重要方向。

1、1350吨履带起重机1.1 配制系统。

以1350吨履带起重机为例,首先介绍一下整机的配制。

整机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为下车系统、转台系统、臂架系统和超起系统。

其中每个系统又由好多部件组成。

其中下车系统一般由四轮一带、履带架、车架、连接横梁以及中间体等部分组成。

转台系统又包括前、后部转台、动力系统等。

臂架系统则主要包括主臂和副臂,副臂是塔式的,副臂还有前后撑杆,前后拉板。

至于超起重系统主要是指超起桅杆、超起撑杆、超起配重以及超起配重拉板等。

1350吨履带起重机是在保证起重机的基本功能完善、工况齐全、性能相当的前提下,结合自己公司的实际研发和制造情况,对产品进行整合优化而生产出来的起重机。

它参照了国外同类型起重机的设计思路,保留了国外产品的优点,加上它是根据实际设计、制造与使用情况设计,同时具备了自己独特的优点。

1350吨履带起重机可以通过安装多路换向阀来实现多个马达系统,这样就能实现单泵对多马达系统的设计。

1.2 控制技术。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基于超起后拉板力矩检测的超起配重提升控制技术。

这里所说的超起主要是指臂架系统里的臂架式超起桅杆。

履带式起重机概述及主要性能

履带式起重机概述及主要性能

履带式起重机编辑履带式起重机(crawler crane),是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的自行式起重机。

是一种利用履带行走的动臂旋转起重机。

履带接地面积大,通过性好,适应性强,可带载行走,适用于建筑工地的吊装作业。

可进行挖土、夯土、打桩等多种作业。

但因行走速度缓慢,转移工地需要其他车辆搬运。

目录1概述2组成3参数W1一50型W1一100型W1一200型4稳定性5构造组成6保养7故障装置操作1概述履带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crawler crane),是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的自行式起重机。

是一种利用履带行走的动臂旋转起重机。

履带接地面积大,通过性好,适应性强,可带载行走,适用于建筑工地的吊装作业。

可进行挖土、夯土、打桩等多种作业。

但因行走速度缓慢,转移工地需要其他车辆搬运。

[1]2组成履带式起重机由动力装置、工作机构以及动臂、转台、底盘等组成。

动臂为多节组装桁架结构,调整节数后可改变长度,其下端铰装于转台前部,顶端用变幅钢丝绳滑轮组悬挂支承,可改变其倾角。

也有在动臂顶端加装副臂的,副臂与动臂成一定夹角。

起升机构有主、副两卷扬系统,主卷扬系统用于动臂吊重,副卷扬系统用于副臂吊重。

转台通过回转支撑装在底盘上,可将转台上的全部重量传递给底盘,其上装有动力装置、传动系统、卷扬机、操纵机构、平衡重和机棚等。

动力装置通过回转机构可使转台作360°回转。

回转支承由上、下滚盘和其间的滚动件(滚球、滚柱)组成,可将转台上的全部重量传递给底盘,并保证转台的自由转动。

底盘包括行走机构和行走装置:前者使起重机作前后行走和左右转弯;后者由履带架、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托链轮和履带轮等组成。

动力装置通过垂直轴、水平轴和链条传动使驱动轮旋转,从而带动导向轮和支重轮,使整机沿履带滚动而行走。

[1]3参数有起重量或起重力矩。

选用时主要取决于起重量、工作半径和起吊高度,常称“起重三要素”,起重三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其技术性能的表达方式,通常采用起重性能曲线图或起重性能对应数字表。

履带起重机双卷扬同步控制原理及故障排查方法

履带起重机双卷扬同步控制原理及故障排查方法

应用与维修184工程机械与维修 CM&M 2013.09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采用单卷扬机构缺点有3点:一是要求所配起升钢丝绳倍率较大,长度较长;二是要求卷扬机滚筒体积较大,从而给卷扬机构布置带来困难;三是会使卷扬机滚筒上的钢丝绳层数过多,易于造成钢丝绳挤压和磨损。

因此,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大多采用2台卷扬机同步起升。

采用2台卷扬机起升时,若2台卷扬机不同步,可能造成吊钩倾斜、钢丝绳脱离滑轮、滑轮损坏等故障,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

因此,采用2台卷扬机起升必须设置同步机构。

当卷扬同步机构有故障造成起升不同步时,要立即停机进行排查。

1.双卷扬同步驱动原理(1)机械传动双卷扬同步起升机构主要由A滑轮组、A卷扬机、B滑轮组、B卷扬机和吊钩等组成,如图1所示。

其中A滑轮组由A 卷扬机驱动,B滑轮组由B卷扬机驱动,为保证吊钩两侧滑轮组升、降时速度相履带起重机双卷扬同步控制原理及故障排查方法■ 孙影同,并使A滑轮组和B滑轮组始终保持水平,2个起升机构的卷扬机及滑轮组的规格相同。

(2)液压系统双卷扬同步起升液压系统原理如图2所示,其主要由A变量泵、A主阀、A驱动马达、B变量泵、B主阀和B 驱动马达等组成。

通常A、B变量泵采用柱塞式变量泵,A、B驱动马达采用柱塞式马达,变量泵和主阀采用电液控制。

2套系统中的变量泵、主阀和驱动马达规格相同。

为保证两套系统的协调一致,由同一台发动机驱动2个变量泵,2套系统的变量泵和主阀也由同一个电控手柄操纵。

2.双卷扬同步控制原理双卷扬同步的控制方法是先对同步状况进行检测,如出现不同步即进行同步调整。

(1)双卷扬同步检测方法双卷扬同步检测的方法有以下3种:一是检测吊钩水平度。

该检测方法是在吊钩上安装吊钩水平度发射器,在起重机控制器处连接水平度接收器,吊钩水平度发射器安装位置如图3所示。

吊钩水平度发射器内有水平仪和无线电发射器,水平仪检测到吊钩的水平度后,通过无线电发射器将检测信号发出。

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一、履带式起重机概况履带式起重机是在行走的履带式底盘上装有行走装置、起重装置、变幅装置、回转装置的起重机。

履带式起重机有一个独立的能源,结构紧凑、外形尺寸相对较小,机动性好,可满足工程起重机流动性的要求,比较适合建筑施工的需要,达到作业现场就可随时技入工作。

履带式起重机按传动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和电动式三种。

其中,机械式又分为内燃机一机械驱动和电动一机械驱动两种。

目前,工程起重机通常采用以下复合驱动方式:内燃机一电力驱动内燃机一电力驱动与外接电源的电力驱动的主要区别是动力源不同,前者采用独立的内燃机作动力源,后者外接电网电源。

内燃机一电力驱动通常是由柴油机驱动发电机发电,把内燃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传送到工作机构的电动机上,再变为机械能带动工作机构运转。

内燃机一液压驱动内燃机一液压驱动在现代工程起重机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一是柴油发动机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后,实现液压传动有许多优越性,二是由于液压技术发展很快,使起重机液压传动技术日趋完美。

二、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部分如下图所示,履带式起重机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1. 取物装置履带式起重机的取物装置主要是吊钩(抓斗、电磁吸盘等作为附属装置)。

2. 吊臂用来支承起升钢丝绳、滑轮组的钢结构,它可以俯仰以改变工作半径。

它直接装在上部回转平台上。

吊臂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在基本吊臂基础上接长。

在必要时,还可在主吊臂的顶端装一吊臂,扩大作业范围,这种吊臂称副臂。

3. 上车回转部分它是在起重作业时可以回转的部分包括装在回转平台上除吊臂、配重、吊钩等以外的全部机构和装置。

4. 行走部分它是履带式起重机的下部行走部分,是履带式起重机的底盘,同时也是上车回转部分的基础。

主要有履带、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上托轮、行走马达、行走减速箱、履带张紧装置、履带伸缩油缸等组成。

5. 回转支承部分它是安装在下车底盘上用来支承上车回转部分的,包括回转支承装置的全部回转、滚动和不动的零部件和用来固定回转支承装置的机架等(不包括四转小齿轮)。

履带吊的吊装原理与计算方法

履带吊的吊装原理与计算方法

履带吊的吊装原理与计算方法履带吊是一种重型工程机械设备,常用于各种建筑工地的起重作业。

它具有牢固的履带底盘和强大的起重能力,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施工环境。

本文将着重介绍履带吊的吊装原理和计算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

一、履带吊的吊装原理履带吊的吊装原理是基于机械平衡和物理原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操作的。

它通过起重臂、托臂等部件来实现物体的吊装和悬挂,同时利用履带底盘的稳定性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在吊装过程中,履带吊需要考虑以下原理:1. 重力平衡原理:履带吊在起吊重物的同时,需要保持整机的平衡。

通过合理调整臂架伸缩和倾斜角度,使得重物的重力与履带吊的反重力产生平衡,以确保稳定的吊装过程。

2. 压力平衡原理:履带吊的履带底盘承受的是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在起吊重物的时候。

通过对履带底盘的支撑力和工作范围的计算,可以保证底盘受力均衡,避免过大的压力导致事故的发生。

3. 力学平衡原理:吊装过程中,履带吊需要根据重物的质量和重心位置,计算合适的摆臂长度和工作半径,以保持力矩的平衡。

这样可以防止起重物偏离平衡状态,提高吊装的精度和安全性。

二、履带吊的吊装计算方法履带吊的吊装计算是为了确定合适的吊装参数和工作环境,以便安全地进行起重作业。

以下是履带吊吊装计算的几个关键要点:1. 起重量计算:根据实际需求和物体质量,计算所需的起重量。

考虑到重心位置、载荷变化等因素,确保设备的起重能力满足实际需求。

2. 工作半径计算:根据起重物的位置和施工条件,计算合适的工作半径。

这可以通过力矩平衡的原理和相关公式进行计算,以确定必要的臂架伸缩和倾斜角度。

3. 底盘支撑力计算:根据起吊重物的重量和位置,计算底盘支撑力以确保底盘的平衡。

这需要考虑到地面承载能力、履带吊重心、工作半径等因素。

4. 安全系数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安全系数,以防止吊装过程中的意外情况。

通常,建议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安全裕度,确保吊装操作的安全性。

履带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履带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履带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履带起重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是行走系统,通过履带来实现起重机的移动。

履带由游丝、脚板、链轮、驱动轮等组成,通过驱动轮带动链轮的旋转,使履带在地面上移动。

其次是起重系统,起重系统主要包括起重机的臂架、起重钩、钢丝绳、液压系统等。

液压系统可以控制起重臂架的伸缩以及起重钩的上下运动。

通过液压系统的控制,可以实现起重物体的吊起、放下、移动等操作。

再次是驱动系统,驱动系统主要包括起重机的发动机、液压泵、液压马达等。

发动机提供动力,液压泵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转化为液压能,并通过液压马达驱动各个液压执行器。

最后是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来对起重机的各个操作进行控制。

包括遥控器、按钮控制等方式,通过控制液压系统的液压阀来控制起重机的行走、起重等动作。

总的来说,履带起重机通过驱动系统提供动力,通过液压系统控制起重机的臂架伸缩、起重钩运动等,通过控制系统来对起重机的各个操作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起重机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履带式起重机作业部分装设在履带底盘上 , 行走依靠履带装置的起重机称为履带式起重机。

如图。

图履带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与轮胎式起重机相比,因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大,故对地面的平均压力小,约为~,可在松软、泥泞地面作业。

它牵引系数高,约为轮胎式的倍,爬坡度大,可在崎岖不平的场地上行驶。

由于履带式起重机支承面宽大,故稳定性好,一般不需要像轮胎式起重机那样设置支腿装置。

对于大型履带式起重机,为了提高作业时的稳定性,履带装置设计成可横向伸展,以扩大支承宽度。

但履带式起重机行驶速度慢(1~ 5km/h),而且行驶过程要损坏路面,因此转移作业时需要通过铁路运输或用平板拖车装运,机动性差。

此外,履带底盘笨重,用钢量大(一台同功率的履带式起重机比轮胎式重50%~100%),制造成本高。

3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履带式起重机概况履带式起重机是在行走的履带式底盘上装有行走装置、起重装置、变幅装置、回转装置的起重机。

履带式起重机有一个独立的能源,结构紧凑、外形尺寸相对较小,机动性好,可满足工程起重机流动性的要求,比较适合建筑施工的需要,达到作业现场就可随时技入工作。

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部分如下图所示,履带式起重机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图履带式起重机3.2.1取物装置履带式起重机的取物装置主要是吊钩(抓斗、电磁吸盘等作为附属装置)。

吊臂用来支承起升钢丝绳、滑轮组的钢结构,它可以俯仰以改变工作半径。

它直接装在上部回转平台上。

吊臂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在基本吊臂基础上接长。

在必要时,还可在主吊臂的顶端装一吊臂,扩大作业范围,这种吊臂称副臂。

上车回转部分它是在起重作业时可以回转的部分包括装在回转平台上除吊臂、配重、吊钩等以外的全部机构和装置。

行走部分它是履带式起重机的下部行走部分,是履带式起重机的底盘,同时也是上车回转部分的基础。

主要有履带、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上托轮、行走马达、行走减速箱、履带张紧装置、履带伸缩油缸等组成。

回转支承部分它是安装在下车底盘上用来支承上车回转部分的,包括回转支承装置的全部回转、滚动和不动的零部件和用来固定回转支承装置的机架等(不包括四转小齿轮)。

配重配重是安装在起重机回转平台尾部的具有一定形状的铁块,目的是确保起重机能稳定地工作。

在必要时,这些铁块可以卸下后单独搬运。

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即为动力源。

在履带式起重机上,大部分动力装置为四冲程柴油发动机。

在履带式起重机上,它把内燃机的机械能经液压油泵转变为液压能,经液压油管和各种控制阀将液压能传给液压马达和液压油缸,液压马达和液压油缸再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驱动各工作机构。

机械传动部分它把内燃机的动力传递给液压油泵,再把液压马达、液压油缸的液压能变成机械能,带动各工作机构。

机械传动部分主要由分动箱、减速箱、离合器、卷筒、轴、轴承、滑轮等部分组成。

液压传动部分主要由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油缸、控制阀、液压油管、液压油箱等组成。

液压油泵把内燃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液压能,液压马达把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各工作机构。

由于液压传动调速方便,传动平稳,操纵轻便,元件体积小,重量轻,具有限速、自锁功能、总体布置合理等优点,在履带式起重机上被广泛应用。

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是用以操纵和控制起重机各工作机构,使各机构能按要求进行启动、调速、换向、停止,从而实现起重机作业的各种动作。

控制装置主要由操纵杆、控制阀、按钮、开关、控制器等组成。

工作机构履带式起重机的工作机构主要包括卷扬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等。

卷扬机构可以实现吊钩的垂直上下运动;变幅机构可以实现吊钩在垂直平面内移动;回转机构可以实现吊钩在水平平面内移动。

以上三种机构的组合,能实现吊钩在起重机能及范围内的任意运动。

操纵机构离合器、回转制动、变幅制动、行走制动、锁止机构等由储能器所储存的工作油操纵,而储能器的液压油由发动机后部的一个液压泵控制。

从储能器出来的压力油被分配给电磁阀、液压阀和离合器阀,通过操纵操作室中相应的控制杆和开关控制这些阀,从而控制相应的机构。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可分为主电路、控制电路、监测器电路、制动控制电路、力矩限制器电路和自动停止电路等部分。

安全装置履带式起重机上的安全装置主要是为了履带式起重机的安全操作。

履带式起重机上的安全装置主要有:钩过卷保护装置、吊臂过倾保护装置、力矩限制器、吊臂角度指示器、卷扬棘抓、变幅棘爪、制动器、回转锁销等。

履带式起重机各部分工作原理3.3.1动力传递机构整个机器包括上部机构、回转装置和底盘,操作是液压式的。

三个液压泵直接与发动机相联,液压泵将液压压力传递给驱动负载卷扬、主臂(第三卷鼓)、回转及行走等各个液压马达。

各液压回路中均设有一安全阀,以防止由于过负荷或冲击压力损坏液压设备。

所有的减速齿轮机构均为油浴式润滑。

操纵机构离合器、圆盘制动器、锁止机构由储能器所储存的工作油操纵,而储能器由装在发动机后部的第4个油泵操纵。

从储能器出来的压力油被分配给电磁阀、液压阀和离合阀。

这些阀通过操纵室中的相应控制杆和开关控制,从而控制相应的机构。

在履带主动轮一侧,回转马达和主臂马达处装有圆盘制动器。

卷扬机构主卷鼓和辅卷鼓装在一根轴上。

液压马达通过装在卷鼓轴中间的正齿轮减速一级,再通过内胀带式离合器将动力传给主卷鼓或铺卷鼓,两卷鼓分别装在卷鼓轴的两端,为液动式。

负载的卷上不和卷下是由操纵相应的卷鼓离合器及卷扬马达正、反转来进行控制的。

通过将卷扬控制杆推至相应的位置,即可实现高、低速的选择。

通过双控制阀的油被导入三联控制阀的卷扬回路,以提高卷上和卷下的速度,与此同时行走牵引和第三卷鼓不起作用。

当卷扬操纵杆扳回到空挡位置时,卷扬马达的工作油被平衡阀切断,卷鼓停转。

外抱带式卷扬制动器通过联结杆而与制动踏板联锁。

当卷上和卷下时,制动应松脱,而当维持起吊的负载不动时,制动应起作用。

当将离合器操纵杆扳到分离位置时,制动松开,即可实现自由下落。

欲在行走中操纵卷扬或吊臂起俯时,供给单控制阀的油液导入三联控制阀的吊臂起俯和卷扬回路,因此时液压阀已先被牵引和组合控制开关所接通,故可实现行走中的吊臂起俯或负荷卷扬的操纵。

主臂起俯机构主臂起俯(变幅)马达的速度通过行星齿轮和正齿轮传动而减速两级后,直接驱动变幅卷鼓。

通过改变马达的转向,即可实现吊臂的起升和俯下的转换。

当吊臂变幅杆扳至空挡时,平衡阀关闭了变幅马达油路,卷鼓停转。

与此同时,装在马达和减速机之间的困盘制动器自动制动,从而确保了安全。

在变幅卷鼓一侧的凸缘上带有棘轮机构,棘轮与一棘爪相嵌时便锁住了变幅卷鼓。

当行驶中操作变幅(或卷扬)操纵杆时,供给单控制阀的液压油便将被导入三联控制阔的变幅式卷扬回路,前提是液压阀已通过行走和组合操纵开关而接通。

回转机构回转马达通过行星齿轮减速两级后带动回转主动小齿轮,小齿轮装在花键出轴上,带动大齿圈。

改变回转马达的转向,即可改变回转的方向。

当回转操纵杆扳到空挡位置时,由于惯性,回转还将继续一会儿。

通过驾驶室中的一个开关控制由蓄能器来的油流,便可控制回转马达和减速齿轮间的圆盘制动器的制动和松脱。

回转锁操纵杆为机械式,可锁住回转装置连同其上部结构,锁住位置任意。

行走机构行走马达通过减速机(正齿轮)三级减速后直接带动驱动轮,减速机与履带架为一体结构。

通过改变左、右行走马达的回转方向,即可实现吊车的前进、倒退、原地旋转及转弯的动作。

当行走操作杆扳到空挡时,制动阀切断了马达油路,履带即停止转动。

装在马达和减速机之间的圆盘制动器(每边一个),可通过驾驶室中的一个开关控制由蓄能器来的油流,从而实现制动作用的控制。

通过选择阀可选择行走的高、低速度。

在高速行走时,蓄能器向此阀供油;在低速行走时,油从此阀排出。

3.3.7自动停止机构(1) 吊钩防过卷停止装置当吊钩过卷而碰到重块时,微动开关的触点闭合而触动了卷扬自动停止继电器。

这时,卷扬自动停止电磁阀去磁而卸载,卷扬释放阀开启,从而使油泵的油流回油箱,即停止了卷扬马达。

(2) 吊臂变幅过卷停止装置当吊臂变幅角超过最大许可角80°时,变幅微动开关闭合而触动了变幅自动停止继电器。

此时,吊臂变幅自动停止电磁阀去磁而卸载,释放阀开启,从而使油泵的油流回油箱,于是便停止了变幅马达的运转。

(3) 自动停止解除为将变幅或卷扬由于过卷而自动停止的状态复原到正常操作状态,可按下复位按钮,并在保持此按钮处于按下状态的情况下,将变幅杆或卷扬杆朝相应的降低方向扳动,直到各自的微动开关开启为止。

一旦微动开关开启,各相应的电磁阀和释放阀即关闭,液压油路便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两套自动停止装置的解除均用同一复位按钮。

4 回转液压系统回转回路由斜轴式轴向柱赛马达提供驱动动力,一般由齿轮泵单独供油,组成单泵单回路开式系统,并由溢流阀限定系统压力。

多盘制动器设置在液压马达和回转装置之间,制动器是液压释放,弹簧上闸。

回转工作时,先释放常闭式阀制动器,用减压式先导阀油路控制三位六通液控换向阀来换向,从而达到左、右回转的目的。

在换向阀中位时,由于其滑阀机能为“y”型,液压马达停止回转,并能向系统补油。

回转液压回路典型回转液压回路如下图所示。

回转液压回路由回转液压马达、制动阀和控制阀组成。

图回转液压回路泵来的液压油通过增压器经控制阀驱动液压马达。

液压马达产转换控制阀时,从P1生的扭矩经减速器增大,通过回转小齿轮与回转支承的大齿圈啮合使回转台转动。

回转制动阀由液控滑阀、溢流阀和单向阀组成。

液控滑阀是个液压转换阀,它自动地截断和节流从回转马达排出的油液,对回转马达起到保持和平衡的作用。

当回转马达的进油侧或排油侧的压力油达到设定值时,溢流阀使压力油旁流到低压通路侧,对回转马达起到安全回路的作用。

从泵到马达的压力油通过单向阀截断从回转马达排出的油液,对回转马达起到吸入阀和保持阀的作用。

回转作用如下图,加速时,转换控制阀把从P泵来的压力油输送到AV口,通过通1路H、I打开单向阀到达L,从AM口驱动回转马达。

同时,滑阀被液控压推移到BV侧,从回转马达排出的油液通过BM口、通路M、节流阀D到C腔,经BV口回油箱,这样,形成回路,马达开始转动。

在加速过程中,多余的压力油通过溢流阀从EA腔旁流到EB 腔。

供油侧的预设压力保持到加速结束。

图回转作用停止时,将控制阀转换到中位,AV口和BV口与油箱相通,两侧的压力平衡,滑阀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到中位。

此时,吊机在转动惯性的作用下,回转马达仍转动着,从回转马达排出的油液被封闭,阻止马达回转,结果马达排出的油液压力急速升高,当达到溢流阀的预设压力时,溢流阀打开,压力油分流到马达的吸入侧,回转马达吸入这部分油液并排出压力油,缓冲外部的惯性力,因此回转马达减速并停止。

平衡作用在回转马达加速过程中,由于马达超速旋转,供油侧L通路的压力降低,该测滑阀的液控压力也降低,这促使滑阀移向中位,因此滑阀在D处时节流马达排出油液,结果使回转马达的排油侧产生背压,犹如制动力作用于回转马达,阻止马达超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