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的创作方法与步骤
美术创作水彩技巧入门

美术创作水彩技巧入门水彩绘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效果而备受喜爱。
美术创作中的水彩技巧入门对于想要尝试这种艺术形式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水彩技巧,帮助读者快速入门,创作出精美的水彩作品。
1. 准备工作在开始水彩创作之前,有几项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选择一套高质量的水彩颜料和纸张。
颜料的色彩鲜艳,纸张要能够吸水并且不会因湿润而破损。
其次,备好所需的画笔,包括不同粗细和形状的刷子,以适应不同的绘画需求。
最后,准备一些清水和毛巾,用于清洗画笔和擦拭。
2. 控制水彩颜料的混合水彩的特点在于颜料的透明性和易于混合。
当你尝试混合两种不同的颜色时,可以使用混合盘或调色板。
先将所需的颜色挤在调色板上,然后用湿画笔轻轻混合颜料,直到达到所需的颜色。
要注意的是,混合时要小心不要弄脏其他颜色,可以留出一些空白位置来避免颜料混乱。
3. 掌握水彩画笔的运用技巧画笔是进行水彩创作的重要工具,不同的画笔运用技巧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画笔技巧:(1)湿刷法:用湿画笔蘸取颜料,然后在纸上涂抹或画出一些基本背景。
(2)干刷法:用干燥的画笔蘸取颜料,然后在纸上轻轻刷过,可以制造出纹理和细节。
(3)蓝天洗涤法:用湿画笔轻轻刷上浅蓝色,然后在纸上来回晃动画笔,与白色的纸张混合,制造出天空的效果。
(4)湿拖法:用湿画笔蘸取颜料,然后在纸上沿着特定的方向进行涂抹或刷过,可以创造出流动的效果。
4. 透明度和层次感的运用水彩绘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透明度。
通过控制水彩颜料的混合和涂抹的次数,可以实现不同层次和透明度的效果。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从最浅的颜色开始,逐渐加深阴影和细节。
通过交叠和叠加颜料,可以在画面中创造出更丰富的层次感。
5. 利用白色空白和反差水彩绘画可以很好地利用白色空白和色彩的反差来营造画面的强度和兴趣。
通过在画面中留出一些未上色的区域或使用深浓的颜料与明亮的颜料相结合,可以制造出戏剧性和吸引人的效果。
初中美术水彩入门范文

初中美术水彩入门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水彩入门水彩画是美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透明、明快、色彩丰富等特点。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水彩画的入门阶段,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初中美术水彩入门的方法和技巧。
一、水彩画基本知识1.水彩画的定义:水彩画是一种以水为溶剂,运用透明水彩颜料在纸张上作画的绘画形式。
2.水彩画的特点:水彩画具有透明、湿润、流畅、色彩丰富等优点,易于表现光影、色彩变化和空间感。
3.水彩画材料:水彩画所需材料包括水彩纸、水彩颜料、画笔、水杯、调色板等。
二、水彩画基本技巧1.线条:学习用铅笔在水彩纸上画出流畅、富有变化的线条,为后续作画打下基础。
2.色彩:掌握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和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基本知识。
3.光影:了解光影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光影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4.湿画法:掌握湿画法的技巧,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自然。
5.干画法:学习干画法的运用,增强画面的细节表现。
6.层叠法:了解层叠法的原理,学会在不同层次上叠加色彩,丰富画面效果。
三、水彩画创作步骤1.构图:观察物体,确定画面构图,用铅笔画出大致轮廓。
2.打草稿:在构图的基础上,细化画面细节,用铅笔画出草稿。
3.上色:根据草稿,用湿画法或干画法在水彩纸上进行上色。
4.调整:在上色过程中,不断调整色彩和画面效果,使作品更加完善。
5.勾线:最后,用画笔勾勒出画面细节,使作品更加生动。
四、课后练习与拓展1.课后练习:每节课结束后,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课后练习,巩固所学技巧。
2.作品展示:定期举办作品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提高自信心。
3.课外拓展:引导学生欣赏国内外优秀水彩画作品,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通过以上方法,相信初中生可以快速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巧,逐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水彩画创作中表现出独特的个性。
第二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水彩画的方法与技巧水彩画作为初中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七年级美术创作学习水彩技巧

小学七年级美术创作学习水彩技巧水彩画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美术创作的绘画媒介,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学习水彩技巧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艺术修养,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创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七年级学生学习水彩技巧的一些建议和方法,帮助他们在美术创作中更好地运用水彩。
一、水彩画材料准备在进行水彩画创作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合适的材料。
一套水彩画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水彩颜料、水彩纸、画笔和水盒等。
水彩颜料种类繁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选择适合的颜色。
水彩纸的质地和质量也会影响水彩作品的效果,建议选择质地较光滑的纸张以便于颜料的运用。
画笔的选择可以根据需要来决定,一般来说,小号的笔头适合细节描绘,大号的笔头适合大面积的上色。
另外,准备一个水盒用于调配颜料和清洗画笔是必不可少的。
二、基础水彩技巧的学习在掌握了水彩画的基础材料后,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的水彩技巧。
首先,熟悉颜料的稀释和配色技巧。
水彩颜料可以通过加水来调节稠度和透明度,学生可以通过试验不同的水彩浓度来掌握颜色的亮度和饱和度。
其次,掌握水彩画的润染技巧。
水彩画的魅力之一在于它的柔和变化,学生可以通过润染技巧来实现渐变和过渡效果,例如使用湿刷在已经上色的部分上轻轻晕开颜色。
最后,了解水彩画的干刷和湿刷技法。
干刷技法适用于画出细节和纹理,而湿刷技法则适用于画出柔和和渐变。
三、水彩创作的思维与表现除了掌握基础的水彩技巧,学生在进行水彩创作时还需要培养创作思维和表现力。
首先,通过观察和感知来提升创作的灵感。
学生可以观察大自然中的景色、花草、动物等,并用水彩画的形式来表现。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考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学习他们的构图和运用颜色的方式。
其次,注重细节和层次感的表现。
水彩画需要注重细节的描绘,学生可以通过掌握画笔的运用方式,画出清晰的轮廓和纹理。
同时,通过运用灰色调、明暗和透明度等技巧,学生可以表现出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最后,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可以尝试在创作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想象,打破常规的表现方式,展示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日出水彩 初级 简单 步骤

日出水彩初级简单步骤日出水彩是一种以日出为主题的水彩绘画作品。
它以温暖的色彩和柔和的线条表现出日出时分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觉。
下面将介绍一种初级简单的步骤来创作一幅日出水彩作品。
准备好所需的绘画材料。
水彩颜料、水彩纸、水彩画笔和水容器是必备的工具。
确保颜料颜色丰富,纸张质量好,画笔尺寸适中。
第二步是准备画布。
将水彩纸固定在画板上,可以使用画板夹或胶带固定。
确保纸张平整,不会晃动或折皱。
接下来,选择合适的颜色来表现日出的美丽景色。
常用的颜色包括橙色、黄色、红色、紫色等。
根据个人喜好和创作主题选择适合的颜色组合。
然后,用细小的画笔蘸取适量的水彩颜料,开始画出日出的轮廓。
可以先用淡淡的颜色描绘出太阳的形状,然后再逐渐加深颜色,增加层次感。
在画太阳的同时,可以在画布的底部描绘出地平线和一片平静的海洋。
可以使用蓝色、绿色和紫色来表现海洋的颜色,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接下来,用宽大的画笔蘸取适量的颜料,轻轻地在画布上扫过,以模糊边缘和渐变效果。
这样可以使画面更加柔和和自然。
在画布的顶部,可以用细小的画笔描绘出云彩的形状。
使用白色和灰色来表现云彩的层次和轮廓,使其与背景融合。
用细小的画笔在画布上加入细节。
可以描绘出海面上的浪花、太阳的光芒和云彩的纹理等。
这些细节将使整幅画作更加丰富和生动。
完成绘画后,可以适当地修正和调整画面的色彩和明暗度。
可以使用湿刷或干刷来调整画面的效果,使其更加符合自己的预期。
总结起来,创作一幅日出水彩作品需要准备好绘画材料,选择合适的颜色,描绘出日出的轮廓和背景,加入细节并适当地调整画面效果。
通过这些简单的步骤,我们可以创作出一幅美丽的日出水彩作品,表达出日出时分的宁静和美丽。
希望以上步骤对初学者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日出水彩作品。
美术教案水彩的基本技法

美术教案水彩的基本技法美术教案:水彩的基本技法水彩画是一种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形式,它以水溶性颜料为基础,透过透明的颜色和流动的笔触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本教案旨在为学生介绍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包括湿润和干涉技法,以及颜色的混合和图像的层次感。
通过学习这些技法,学生将能够掌握水彩画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创作出自己独特的作品。
一、湿润技法湿润技法是水彩画的基本技法之一,它使用大量的水与颜料混合,创造出柔和、透明且有光泽的效果。
学生可以通过下面的步骤来练习湿润技法:1. 准备工作:在画板上涂抹一层水,并将画笔沾湿。
2. 涂抹颜料:将画笔蘸湿后,蘸取适量的颜料,轻轻地在画板上涂抹颜料。
注意保持画笔的湿度和颜料的稀释程度,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3. 涂抹背景:使用大画笔将颜料均匀地涂抹在整个画板上,创造出柔和的背景。
可以通过与其他颜色的重叠和混合来创造出丰富的色彩变化。
4. 添加细节:等待背景颜料干燥后,使用小画笔和更浓稠的颜料添加细节。
在绘画过程中,注意使用透明的颜料,以便背景颜色能够透过来增加层次感。
二、干涉技法干涉技法是水彩画的另一种基本技法,与湿润技法相反,它在绘画过程中不使用大量的水,而是将颜料直接涂抹在画板上。
这种技法可以营造出较粗糙的质感和浓密的颜色。
以下是练习干涉技法的步骤:1. 准备工作:选择一块干燥的画板和涂料。
2. 涂抹颜料:使用画笔或刷子,直接将颜料涂抹在画板上。
可以使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画笔来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3. 添加细节:等待涂料干燥后,使用更浓稠的颜料或其他颜色添加细节。
与湿润技法相比,干涉技法可以创造出更加明确和精细的线条和形状。
三、颜色的混合水彩画的独特之处在于颜色的混合。
通过学习颜色的混合原理,学生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色调和效果。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基础颜色:学生应该熟悉一些基础的颜色,如红、黄、蓝等。
这些颜色可以通过混合来创造出更多的中间色。
2. 颜色轮:学生可以使用颜色轮来选择和混合颜色。
儿童水彩画操作方法教程

儿童水彩画操作方法教程水彩画是一种精美细腻的绘画表现形式,尤其适合儿童学习和创作。
以下是一份儿童水彩画的操作方法教程,详细介绍了材料准备、色彩运用、创意发挥等方面的内容。
一、材料准备1.水彩颜料:选择较为常用的水彩颜料,建议选用12色或24色的水彩盒。
2.纸张:使用高品质的水彩纸,一般推荐使用压花纹或颗粒纹的纸张,它们能够更好地吸收和保持水彩颜料。
3.水彩画刷:准备不同大小的水彩画刷,建议有一支粗笔和一支细笔。
4.水杯和毛巾:用于清洗画刷和擦拭多余的水彩颜料。
二、色彩运用1.混合颜色:在开始绘画前,先了解基本颜色和如何将它们混合以获得更多的颜色。
将颜料挤在调色板上,使用画刷将不同颜色混合在一起,直到获得预期的色调。
2.深浅变化:通过加水或减少水彩颜料的使用来改变颜色的深浅。
加水能使颜料变得更轻淡透明,而减少颜料的使用则使颜色更浓郁。
3.叠加颜色:当第一层颜料干燥后,可以在其上叠加另一层颜色。
这样能够给作品增加层次感和丰富的色彩变化。
三、基本技巧1.渐变色:选择两种或更多颜色,使用大尺寸的水彩画刷涂抹在纸上,然后用清水湿润刷子,从颜色的一侧开始慢慢向下画,形成颜色逐渐变淡的效果。
2.滴水法:使用细画刷将水彩涂抹在纸上,然后用粗画刷蘸取大量清水,在颜料未完全干燥时,轻轻滴在颜料上,让颜料形成水滴状。
3.染色法:在纸上涂抹一层颜色,然后在上面迅速使用湿画刷继续涂抹其他颜色,让颜色逐渐混合和融合。
四、创意发挥1.泼洒法:将画刷蘸取颜料,然后用手或另一支画刷在纸上甩洒,形成有趣的颜料飞溅效果。
2.海绵法:将湿海绵按压在颜料上,然后轻轻拍在纸上,可以创造出丰富的纹理和质感效果。
3.掩藏法:在纸上涂上一层颜色,待其完全干燥后,用干净的画刷刷上另一层颜色,可以使用纸巾或胶带在不需要上色的地方进行遮挡,待第二层干燥后再拿掉遮挡物,呈现出有趣的效果。
五、注意事项1.控制水量:水彩画需要掌握好水的使用量,太多的水会使颜色褪色,太少的水则会使颜色不易延展。
美术教案水彩的基本技法与创作方法

美术教案水彩的基本技法与创作方法主题:美术教案-水彩的基本技法与创作方法引言:水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绘画领域的媒介,其透明、轻快和丰富的效果使得它成为艺术创作中备受喜爱的工具之一。
本教案将介绍水彩的基本技法与创作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水彩,提高其美术创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水彩基础知识1. 色彩理论:介绍色调、色相、色温、色彩搭配等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水彩的色彩。
2. 画面构图:学习艺术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对角线、黄金分割、头脑风暴等,以提高画面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二、水彩基本技法1. 湿润画法:通过调节水彩的浓度和水的含量来控制颜料的渗透效果,创造出柔和、流动的画面效果。
2. 干涸画法:利用干燥的画笔或干燥的纸张来表现细节和纹理,呈现出干燥、精细的画面效果。
3. 混合画法:将不同色彩的颜料在纸上混合,产生丰富多样的颜色效果,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4. 湿刷画法:在已经涂抹湿润的颜料表面使用湿刷,可以模糊边缘,创造出流动、模糊的效果。
5. 干刷画法:使用干燥的画刷在纸上轻轻拂动,增加画面的纹理和质感,表现出独特的效果。
三、水彩创作方法1. 风景创作:通过选择合适的场景和构图,运用不同的水彩技法和色彩搭配,创作出生动、绚丽的水彩风景画。
2. 人物创作:通过学习人物比例、轮廓和表情等基础知识,结合水彩的特性,创作具有表现力和情感的水彩人物画。
3. 静物创作:通过观察静物的形状、纹理和光影等细节,运用水彩的特点,创作出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水彩静物画。
4. 抽象创作:通过省略细节或夸大形状、色彩等特征,捕捉和表达主题或情感,创作出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水彩抽象画。
四、教学实践活动1. 示范教学:教师展示水彩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并进行实际演示,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来理解和掌握。
2. 练习演练:学生通过练习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加强对水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技法的矫正和进一步的练习。
水彩画课程教学大纲

引言:水彩画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绘画技法,它使用水溶性颜料进行绘画,可以创造出柔和、透明的效果。
水彩画适合于表现自然景色、花卉植物、静物、人物等各种主题。
本文是水彩画课程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将进一步介绍水彩画的技法和创作方法。
概述:在水彩画课程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水彩画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示范,学生将能够掌握水彩画技法,并通过练习和作品创作来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正文:1. 水彩画技法:- 渐变技法: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水彩颜料和水,通过调整颜料和水的比例来实现平滑过渡的渐变效果。
- 湿润技法:介绍湿润技法的原理和应用,包括湿润背景、湿润的笔刷和湿润的纸张的使用。
- 干刷技法: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干燥的刷子和颜料,以实现细腻的纹理和层次感。
- 蒙皮技法:介绍如何使用蒙皮纸来保护绘画的部分区域,以便在后续的工作中进行修改和调整。
- 素描技法:学生将学习如何在水彩画中使用素描进行构图和提升细节的表现。
2. 主题创作:- 自然景色:介绍如何使用水彩画技法来描绘各种自然景色,包括山川、河流、湖泊、森林等。
- 花卉植物: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水彩画技法来描绘花朵的形状、颜色和纹理,以及表现植物的生机和生长状态。
- 静物:介绍如何运用水彩画技法来描绘静物的形状、质感和光影效果,以及如何通过构图来创造出有趣的画面。
- 人物: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水彩画技法来描绘人物的面部特征、肤色和表情,以及如何通过姿势和动作来表达人物的个性和情感。
- 抽象艺术:介绍如何运用水彩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来创作抽象艺术作品,以发掘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方式。
3. 创作实践:- 静物绘画:学生将进行静物绘画的实践活动,通过观察并运用水彩画技法来描绘不同的静物形象以提升他们的绘画能力。
- 户外写生:学生将参加户外写生活动,通过观察自然景色并实践水彩画技法来创作出逼真的风景画。
- 利用参考资料:介绍如何运用参考资料来帮助创作水彩画作品,包括照片、sketch、小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家对构图原理的探讨往往是从有关的秩序这个角度来进行的,认为画面构 成有一种秩序。古代希腊人认为黄金长方形(黄金分割)代表着数字规律的 美,把黄金率定为一切构图的基本法则。认为美与和谐是由秩序而产生的, 正如莫罗所说:“秩序”与“协调”是互相联系的。他断言一幅画在根本上 是很有秩序的,有秩序的组织画面才能成其为构图。“秩序”是指每一样东 西都被安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其结果是清晰、单纯,普桑把这种秩序称之为 “适合性”。无论是适合、秩序、和谐,都包含在通常所说的“多样统一” 这一构图的根本规律中,这也是绘画在技法表现中的根本原则。绘画创作中 所有要表现的东西,都是从对立统一这一基本法则出发的,也是对应、均衡 等原理的基础。
•
积极想象把思考、组合与记忆结合起来,把彼此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把混合在一起的事物分离开,将它们加以组合,加以修改。但想象作为一种 组合和分离,至少为画家聚集了许多的信息,通过这种信息,画家才有可能 对形象产生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和认识,由此将它上升为艺术的想象和创造 性的想象。当然,想象不能脱离记忆,是把记忆所储存的表象信息当作一种 用来创造形象的材料。
•
另外一种对称是画面中心造型的对称,这种对称是相对左右对称存在的。杜 玉华的《凉山汉子》(图)比较有代表意义。画家把凉山汉子放在画面中间, 左右安排几只小羊,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布局,使得主体更加突出和稳定。 这种构图在我国古代绘画中也用得比较多,但比较注意其中的变化。
清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就曾经介绍过这种章法:“布置之法,势如勾股。 上宜空天,下宜留地,或左一右二,或上奇下偶,约以三出。”这实际上就 是一种对称关系的体现,即形成三角形的布局,打破绝对对称均衡而又有交 错变化之势。潘天寿先生在绘画创作的实践中也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构图 中以不等边三角形来表现主客体,才有疏密关系,才有远近距离感。”对称 构图最应注意的就是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和谐中求运动。正如中国画论中强 调的开合关系:“开”是矛盾的展开,即“开局”;“合”是矛盾的统一, 即“收局”,如同文章的起承转合。如沈宗骞的《荠舟学画编》所叙:“折 开则逐物有致,合拢则通体联络。”郑绩在《梦幻居画学简明》中也提出: “凡布景起伏处宜平淡,至中幅乃开局面。有分有合,一幅之布局固然,一 笔之运用亦然。”
•
形象思维也是思维的一种。它遵循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即通过实践由感性阶 段发展到理性阶段,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但形象思维又有其特殊的方面, 它一般不脱离具体的形象,只是思维中舍弃那些纯粹偶然的、次要的、表面 的东西。因此,它与逻辑思维并非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绘画思维是画 家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之后,凭借种种具体的感性 材料,通过想象、联想和幻想,伴随着强烈的感情和鲜明的态度,运用集中 概括的方法,塑造出完整而富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以表达画家的思想、 观点和审美情趣。因此,绘画创作中所进行的思维是受画家世界观指导和支 配的,并受其对社会生活理解程度的约束,艺术修养与创作经验对正确运用 形象思维具有积极作用(图)。
•
绘画构图中的秩序包含对称、比率、节奏三个方面的因素。
•
所谓对称,是美学的形式原理之一。对称是指构图中所有出现的物体在画面 产生的黑白、比例、线条、明暗、色彩等重量的平衡。对称一词源于希腊语 的Symmetros,原意是指同时被计量的意思,即是说两个以上的部分务必被一 个单位完全除尽。在绘画中,对称指某一构成元素都可以与另一相应的构成 元素有所呼应。
•
想象要和敏锐的判断力一道才能发挥作用。它们不停组合记忆中的表象信息, 纠正记忆中的错误,塑造出画家所需要的艺术形象。正是凭借这种想象,画 家才能创造出他所要表现的人物,赋予他的人物以个性和激情,塑造出他的 人物的表情与动态,将想象铺展开来,然后酝酿组合形象的办法。
•
比率是指比例相互分割后的数量关系。古希腊人在进行艺术欣赏和评价绘画 作品时,认为美只有在整体与各部分的比例配合中符合某种规律才能成立, 断言美的主要方面在于“造型”,追求一种人为的符合视觉平衡的形式,遵 循一种“数的秩序”。因此,出现了有关“寓变化于整齐”或“在杂乱中见 整一”的原则。毕达哥拉斯学派便应用这个原则发现了“黄金分割”的最美、 最和谐的比例,即是指在线或者面的比例中,以1∶0.618之比是最为完美的。 更突出的是他们研究出的黄金长方形,如果按照宽的长度截去一半,余下的 一半仍然是黄金长方形,在这个新的黄金长方形中,再按照它的宽截去一半, 余下的也仍然是一个黄金长方形,这一过程可以无限循环下去。
• •
二、形象塑造 在水彩画创作中,形象是指在画面上表现的一切可视的、画家所创造的形象, 包括人物、动物、风景、道具等,但并不单指人物的形象。在一般的主题性 创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最为重要的方面。但在作品中出现的一切形象, 从艺术创作而言,是指经过加工、提炼的艺术形象。
•
艺术形象是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映现实的特殊手段。艺术形象是根据现 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审美意 义的具体生动的形象,艺术形象的创造与艺术家的立场、观点和生活经历、 修养有比较直接的关系,艺术家创造形象是受艺术家的世界观、艺术观所制 约的,绘画形象当然也同样存在这种关系,只是与其他艺术门类在形式上有 所区别,绘画形象是通过色彩、线条、明暗等绘画语言来组成的,具有很强 的直观性。
•
对称构图是人类在绘画,同时也包括建筑等艺术活动中最早认识的布局形式 之一,汪晓曙的水彩画《一个世纪始与末的对话》(左下)就是对称构图的 一个范例。对称构图给人一种稳定、严肃、庄重的感觉,这种构图形式我们 称之为左右对称,实际上就是两偶对称。在这种构图中,还有一种形式是左、 中、右三组物体的构图,这种对称宾主关系十分明确,主要物体往往是放在 正中央。如叶献民的水彩画《瑶寨新村》那样,中间一组人物又分开两边对 称,但画家在这种对称中追求画面各种人物不同的动态变化,以此打破由于 过分对称而使画面显得呆板的现象。因此,绘画中的左右对称,绝不是数的 对称,而只是一种视觉与比重上的均衡(右下)。
•
在我国传统画论中,这种布局也在很早以前被提出,民间艺人常常把这种章 法称之为“画分三截”。他们认为一幅画应分中、下、上来求生意,生意虽 无一定格,其中却有至诚之理。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明朝画家唐寅的《孟蜀宫伎图》(图)中,就表明画家在这方面有所领悟。 虽然唐寅并不知道有关“黄金分割”的理论,但在构图布局中却运用得十分 自如,与“黄金分割”的理论是异曲同工。《孟蜀宫伎图》是一幅表现宫伎 的仕女画,画家把四个宫伎放在画的中下部分,人物的大小在画面的高度比 例正好是1∶0.6左右,四个人物的身宽与人物间的距离也正好是这个比例, 题款的宽也正好是落在画宽的“黄金分割”处。可见,“黄金分割”比率之 美是所有中外画家在构图中不约而同的追求。
•
所谓的绘画形象,就是画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写生、记忆和想象,经艺术处 理而塑造出来的可视的艺术形象。绘画形象是通过画家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形 象记忆并经画家形象思维之后,运用绘画语言进行塑造而产生的。所谓的形 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在大脑中重现的形象的记忆。而形象思维也称艺 术思维,是指画家在观察生活、收集创作素材、塑造绘画艺术形象等整个创 作过程中所进行的主要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图)。
水彩画的创作方法与步骤
•
水彩画创作的方法与步骤包括如何进行构图,如何进行人物及景物的选择, 画素描稿,画色彩稿和落幅创作等五个大的方面。
• 一、构图
• 构图是画家在创作中对构思、主题、形象进行表现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水彩 画创作中把构成画面所需的形象与素材进行整体布局和统筹安排的艺术,是 创作中将画面各部分通过组合、配置、对比和在有限的平面框架内对所要表 现的物体、空间进行组织并构成画面的特殊形式,是体现水彩画家创作意图 和创作思想的手段。总而言之,构图是指如何把人、景、物等最合理地安排 在画幅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表现创作意图的全部手段的总和。
•
构图通常被称为“章法”、“布局”,亦称“经营位置”、“置陈布势”、 “结体”和“锁笔”等等。在水彩画创作中,水彩画家利用视觉要素在水彩 纸上按照一定的空间把物体组织起来,将诉诸视觉的点、线、面、水、色、 形态、明暗、光影等进行有序的组合。水彩画家借助于水彩的语言通过主题 展示给观众,因此,在水彩画的创作中,创作主题和思想及其表现手段要比 构图更先考虑。
•
节奏在布局中是指一种有秩序的、有运动感的形式,它为画家提供了一种有 规律的格局。自然界中所显示的一切运动规律都和节奏有关,现就有关构图 中的节奏关系进行论述。
•
构图中的节奏是指画家进行画面布局时,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排列规律,这种 排列要符合一定的节奏关系。以汪晓曙的《西风烈》(图)为例,在这幅人 物群像中,画家对人物排列与组合是按照一定的节奏关系来进行布局的:将 一个藏族姑娘安排在画面的右侧,其他人物的造型是按照一种有规律的放射 状产生节奏关系的。如果没有这种有节奏的安排,画面势必会支离破碎,产 生混乱的感觉,而且不易突出主要人物。同时,作者通过这种布局达到了作 品中表现的正在行进中的运动感。
•
事物通过感官而进入人的大脑,记忆将它们保存起来,想象又将它们加以组
合,古希腊人称艺术为“记忆的女儿”。
•
伏尔泰认为:“想象这种天赋也许是我们借以构成观念甚至是最抽象的观念 的惟一工具。”他把想象分成两种,一种是简单地保存对事物的印象,另一 种是将这些想象千变万化地进行排列组合。第一种对我们的绘画创作是毫无 意义的,因为它是消极的想象,而后一种被称之为积极想象的东西是绘画形 象思维中十分有用的。
•
构图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是作品全部绘画语言的组织方式。构图以将内容 通过形式结构的布置而得到恰当表现为原则的,只有主题和形式得到统一时, 才能产生更加完美的构图。构图的任务在于尽最大的可能阐明画家的构思, 正如米勒所说的那样:构图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别人的艺术。
•
构图有一定的规律。即把画家所要表现的主题以及与主题有关联的所有物体、 道具和空间放置在一起而产生某种艺术形式,这里包含着阐明、强调、浓缩、 隔离、增添、删减、后加、利用、选择以及抵制等理念,而且还包括了概念、 主观意识等,这是构图中不可缺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