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4第三章-牧草地小气候2

合集下载

《我是草原小牧民》课件

《我是草原小牧民》课件

牧民的饮食习惯
肉类为主
以牛、羊肉为主食,通常采用烤 、煮、炖等方式烹制。
奶制品
饮用牛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 ,是牧民重要的营养来源。
酒文化
牧民喜欢饮用自家酿制的奶酒, 是待客和节日庆祝的重要饮品。
牧民的传统服饰
长袍
男性和女性都穿长袍,通常用羊毛或绸缎制成, 具有保暖和防风沙的作用。
帽子
男性戴毡帽或布帽,女性戴头巾或帽子,以保护 头部不受寒冷和阳光直射。
草原的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湿润,冬 季寒冷干燥。
日照时间
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
降雨量
年降雨量较低,主要集中在夏季,冬 季降雪较少。
草原的生态系统
植被类型
以草本植物为主,包括各 种牧草、野花和灌木等。
动物种类
草原上生活着大量的野生 动物,如鹿、兔、狐狸、 狼等,还有各种鸟类和昆 虫。
01
蒙古族马鞍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是牧民生活中必不
可少的装备之一。
羊毛编织
02
蒙古族羊毛编织技艺独特,产品包括毛毯、毛衣、围巾等,既
实用又具有艺术价值。
蒙古族刺绣
03
蒙古族刺绣以精美细腻、图案丰富而著称,广泛应用于服饰、
家居用品等领域。
04
草原的文化
草原的音乐舞蹈
蒙古族音乐
以长调、短调、呼麦、马头琴等 音乐形式为代表,旋律悠扬,节 奏明快。
《我是草原小牧民》 PPT课件
目录
• 草原的介绍 • 牧民的生活 • 牧民的工作 • 草原的文化 • 草原的保护
01
草原的介绍
草原的地理环境
01
02
03

课后习题库_牧草栽培学

课后习题库_牧草栽培学

《牧草栽培学》课后习题集第一章 绪 论一、名词解释1、牧草:2、饲料作物:二、填空题1、牧草栽培属于 范畴,为第一性生产,是种植业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不仅直接服务于 ,而且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环境保护方面,是 一门紧密联系 的综合性学科。

2、牧草栽培学的任务是运用现代生物科学及农业科学技术成就,揭示牧草 饲料作物在各种丰产技术条件的综合作用下 的规律,从而为畜牧业 生产提供高产、优质的牧草饲料,同时使牧草以及饲料作物在 和 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论述题1.简述国内外饲草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2.如何理解饲草生产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 牧草的分布和区划一、名词解释并举例1、放牧型牧草:2、刈割型牧草:3、上繁草:4、下繁草:5、莲座状草:6.根茎型禾草:7.疏丛型禾草:8.根茎-疏丛型禾草:9.密丛型禾草:10.轴根型豆草:11.根蘖型豆草:12.匍匐型牧草:二、填空题1、人类最早栽培牧草是用于 ,后又从这些牧草中分出用于农田肥地,故在近代牧草栽培中, 牧草较 牧草有了更大的 发展。

2、美国学者J.R.Harlan(1981)对目前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利用的栽培 牧草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收集和整理,并就其起源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 为栽培牧草在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有如下四个起源中心:(1) 中心 ;(2) 中心;(3) 中心; (4) 中心。

3、根据牧草区划的原则、依据和命名方法,将全国分为我国共分为个栽培区和 个亚区。

4、地球陆地表面按接收太阳能热量的不同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气候 带,其中寒带因处于北极圈和南极圈之内而几乎没有植物能够生长,所以牧草仅 在 和 有分布。

5、依据区域气候特点,可将牧草划分为: 、 、和过渡 型牧草。

三、简述题1、简述牧草的类型划分。

2.简述牧草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3.举例说明牧草区划的命名方法。

第二章 牧草饲料作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一、名词解释:1.生长:2.发育:3.生育期:4.生育时期:5.春化现象:6.光周期现象:二、填空题1、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有: 、 、 、 和土壤。

青海牧区近10年牧草产量变化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青海牧区近10年牧草产量变化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验 )兴 海 ( 、 R一0 5 ) 曲 麻 莱 ( 0 6 , 过 O . 5 .7 、 R一 . 2 通 t 0 一0
整 个生长 季河 南牧 草 产 量 变 化较 大 , 产量 远 高 于 其 余 4站点 , 曲麻 莱牧 草产量 较 低 ; 8月 各地 牧 草 产量 均达年 最 高值 , 9月牧草 产量 略低 于 8月 ( 1 。因 图 )
草 观 测 资 料 。 因 海 北 牧 试 站 无 气 象 观 测 资 料 , 气 在
象 资料分 析 中海 北牧 试站 气 象资 料用 海晏 气象 站气 象 资料代 替 。资料 处 理 中利 用 DP S统 计 分 析 软件
分析 各站 牧 草产 量 与 对 应 气 象 资 料 的相 关 关 系 , 从 而确 定气 象 因子 对牧 草 的影 响程 度 。
用 20 -2 0 年 的 牧草 观测 资料 和 同期气 象 资料 , 00 07
海 北 采 用 1 9 — 2)7年 海 北 牧 业 气 象 试 验 站 的 牧 9 7 (] (
天 然 牧 草 产 量 是 反 映 草 地 初 级 生 产 力 的 指 标 ] 其 形 成 与 高 低 , 大 程 度 上 受 制 于 区 域 气 , 很 候 、 壤 和 牧 草 本 身 物 理 特 性 等 因 素 , 为 干 扰 较 土 人
喃 甘 德 _ 剐 l — 一
干旱虫害等 , 致产量下 降 。甘德 除 因上 年秋季 土壤 导 墒 情差而导致 春 季 土壤墒 情 差 , 利 于牧 草 返 青 、 不 休
眠外 , 和 河 南 有 着 共 同 的 可 能 原 因 。 还

定 气候条 件下 形成 的牧 草种 群结 构 、 高短疏 密 、 形态 特 征 、 济性状 等 比较一 致 的草地 类 型) 经 以及 土壤 特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2草地退化及其防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2草地退化及其防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解析】5选A,6选C,7选A。第5题,对比同一地区天然草地理论载畜量和可利用 天然草地面积,可判断出内蒙古自治区单位面积天然草地载畜量自东向西降低。 第6题,内蒙古自治区自东向西随着距海洋距离的增加,降水逐渐减少,使得天然 草地的生产能力下降,天然草场的载畜量降低。第7题,题目反映的问题是过度放 牧,草场资源退化。
牧和践踏而出现裸露的地面。第2题,在呼伦贝尔草原,发展畜牧业人们采取掘井
方式而导致出现草地退化现象。
(2020·鹤岗高二检测)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 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 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 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草地且可行的是 ( ) A.实行禁牧、轮牧制度 B.增加牲畜数量 C.加大游牧范围 D.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 【解析】选A。增加牲畜数量会使草地破坏严重;加大游牧范围会加大草地破坏 范围;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可能导致土地的盐碱化。
4.据研究,5 000年前撒哈拉地区主要为草原环境,现在则成为世界最大的沙漠。
【典例通关】 【典例1】阅读材料,并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藏,这个超过68%的面积都是天然草地的地方,由于全球变暖、过度 放牧、人口增加和人类活动频繁等,不得不面临草地退化的状况。 材料二 青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1988—2005年,藏 西北高寒牧区草地退化了39.64%。草地退化面积每年以3%~5%的速度扩大。其 中轻度退化面积最多,占退化总面积的65.96%,其次是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分 别占退化总面积的25.2%和8.84%。
【解析】第(1)题,从图示及材料可以看出:

资料:北方牧区畜舍冬季小气候研究(修改稿)3

资料:北方牧区畜舍冬季小气候研究(修改稿)3

北方农牧交错带牧区畜舍冬季小气候研究摘要:对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无供暖羊舍进行了小气候观测分析。

羊舍内地面温度日变化平稳,在0℃~2.5℃之间,归牧卧盘时,即20:00h 至第2天8:00h,地面温度比羊圈和野外都增加11℃左右,使羊体与地面热交换大为减少;在0.30m羊的生活高度,归牧后羊舍比羊圈温度高10℃以上,舍内温度基本在-2℃左右,1.50m高度舍内温度维持在0℃左右;舍内相对湿度为58%,基本上达到了羊舍的温度标准。

羊圈几乎没有保温效果,但有一定的防风效果,羊圈可以使0.30m高度风速减低1m﹒s-1左右。

关键词:北方农牧交错带羊舍小气候Observations and analysis of microclimate livestock house in winter in pasturing area of northern ecotone LV Yu-hua(Bei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 GAI Yu(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Huhehaote 010051)Abstract The microclimate of the sheep-raising house in northern ecotone was observed in winter. It was found that the surface temperatures in unheated house were 0℃~2.5℃. The sheep-raising house increases are 11℃higher than the sheep pen and those outside at 20.00 p.m ~ 8.00 a.m.At the level of 0.30m, the air temperature in house was -2℃which increases are 10℃higher than the sheep pen and those outside, the relativehumidity in it was 58%. The temperature in unheated sheep-raising househas an enlarged density can reach 0℃at the level of 1.50m.Key words: Northern ecotone; Sheep-raising house; Microclimate北方农牧交错带牧区畜牧业由放牧畜牧业和农畜饲养业组成,牧草的供给和牲畜的需求间存在着严重的季节性不平衡,家畜的营养需要具有常年稳定性,牧草生长则具有明显季节性。

冬牧场

冬牧场
在经过我们阿克哈拉村的牧民中,行程三四天的牧民家庭多半是喀 吾图乡牧业三队的。亲爱的扎克拜妈妈家就在三队,我曾和他们一家生 活过一个夏天。照说,继续跟着他们生活再好不过。可自从那年在扎克 拜妈妈家住了几个月后,牧民间四处传言我是她儿子斯马胡力的“汉族 对象”,令我很生气。斯马胡力的老婆沙拉特更生气。一段时间里,她一 见到我就把脸垮得长长的,一直垮到地上。
为了一路上武装得最为合理、舒适,我在家里反复试穿,不时更换 方案。系围巾还是戴脖套?使用哪顶帽子?哪双手套更实用?……在临 行前的最后两天里,我频频深入阿克哈拉公路南面的荒野中,顶风走很远, 把所有行头一一试了一遍,以实际效果敲定了最终方案—
下身从里到外依次是:棉毛裤、保暖绒裤、驼毛棉裤、夹棉的不透 气的棉罩裤、羊毛皮裤。
终于,出发的日子还是来临了。我提前一天住进了乌河下游八公里
7
处居麻春秋定居点的家中。由于居麻照常醉得不省人事,没法来接我, 我妈只好骑摩托车把我送了过去。
启程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是依据牧人的习惯把表往后调了两个小时, 改为本地时间。之前我一直用北京时间。
8
二 三天的行程
出发这天大家都起得很早,曙光微明就开始打包、装骆驼、赶马、 合羊群。邻居也都来帮忙。清晨七点,队伍出发了。胡仑别克牵来我的马, 我一手拽着马鞍子一手揪住马鬃毛,好容易才爬了上去,又好容易才坐 稳当(穿得实在太厚……)。这时,奶奶(居麻的妈妈,这个冬天里,她 一直留在乌伦古河北岸的春秋定居点)走到马下,为我扯了扯皮裤,使 之更严实地盖住脚脖子。她的细心与温和令我不那么紧张了。此时天光 大亮,空气清冷,羊群已移动到远处的大路上。加玛在不远处大声招呼 我跟上。我和大家挥手道别,踢踢马肚子,小跑着赶了上去。
总之,去冬窝子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可选择的范围小之又小。 就这样,最终选择了居麻一家。 居麻很能说些汉话,他家搬家路程为三天。居麻夫妻俩年近半百, 随行的只有一个十九岁的女儿加玛—真是再理想不过啦!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年居麻欠了我家好多钱,他家又太穷, 看情形是还不起了,也不指望了。不如到他家住几个月,把钱全吃回来— 这是我妈的主意。 可后来,每当我扛着三十多斤的雪步履蹒跚、气喘如牛地走在茫茫 沙漠中,便忍不住喟叹:失策了。

面向自然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国土空间用地分类探索——以上海为例

面向自然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国土空间用地分类探索——以上海为例
1 上海概况
上海位于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的一部分,地势低平。截至 2020 年底,建设用地规模约 0.30 万 km2,耕地面积约 0.17 万 km2;全市森林覆盖率为 18.5%,河湖水面率为 10.1%。总体上看,上海国土空间用 地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尤其是生态空间规模、品质有待 提升。
H0301机关团体用地、H0302新闻出版用地、H0303 教育用地、H0304科研设计用地、H0305文化用地、 H03公共设施用地 H0306体育用地、H0307医疗卫生用地、H0308社会 福利用地、H0309市政设施用地、H0399其他公共设 施用地
H建设 用地
H04工矿物流仓储 H0401工业用地、H0402采矿用地、H0403盐田*、
用地
H0404仓储用地、H0405物流用地
பைடு நூலகம்H05区域交通用地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 上海国土资源
表1 上海国土空间用地分类 Table 1 Shanghai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一级类编 码与名称
二级类编码与名称
三级类编码与名称
N农地
N01耕地 N0101水田、N0102水浇地、N0103旱地
N02园地
L07其他林地
L0701疏林地、L0702未成林造林地、L0703苗圃地、 L0704迹地
S01活水
S0101天然河流、人工河流
S02静水
S0201天然湖面、S0202人工湖面、S0203水库水面、 S0204养殖坑塘、S0205其他坑塘
S03滩涂
S0301沿海滩涂、S0302内陆滩涂
S04海域
S0401海洋水面、S0402海礁*

内蒙古草地类型与生物量气候区划

内蒙古草地类型与生物量气候区划

1 资 料
1 1 气 象 资料 .
间¨ , 中天 然 草 原 面积 为 0 6 ×1 。 m。 占 内蒙 1其 ] .9 0 h ,
古 自治 区国土 面 积 的 5 l 。草 原 是 草 业 的基 础 , 8 _ 2 ] 其 数量 的多少 与质 量 的优劣 将决 定 其后 续 生产 及 整 个 草地 产业 的规 模 与 效 益 , 原 生 产 状 况 的好 坏 直 草 接 影响 社会 经济 的发展 。开 展草 业 资 源管 理 与规 划 方 面 的科 学研 究 工 作 , 好 地 保 护 和 利 用 好 草 地 这 更
站 点气象 要 素值 , z为 网格点 的气象 要素值 。
将栅 格数 据代 入式 ( ) 1 中进 行运 算 , 即可得 到 内
蒙古 自治 区湿 润度 的千米 网格数 据 图形 。
表 l 内 蒙 古 草地 类型 气 候 区划 指 标
Tabe 1 Thec i a e dvii n x o r s lnd t pe n I ne o oi l lm t i son i de fg a sa y si n rM ng la

2 2 利用湿 润度提 取 草地类 型气候 区划 指标 .
首先 , 鉴前 人 研究 成 果 , 致 确定 草 甸 草 原 、 借 大
典型 草原 、 漠化 草 原 、 原化 荒 漠 、 型 荒 漠等 草 荒 草 典
地类 型 的分 区界 限l “ ; _ 然后 , 用湿润 度划分 的草 】 利
2 3 利用湿 润度 方 法 和草 地 产 草 量确 定 的气 候 区 .
划 指 标
据 以上方 法 , 到 内蒙 古 产 草 量 气 候 区划 指标 ( 得 表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温度分布规律
1.群丛气温 --禾本科牧草 --最高温 --群丛高度2/3处 2.耕层土温:太阳辐射、土壤质地 、湿度 、土表状
况 、地形 3.植株温度:日照、风速 、白昼( 白高昼低)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二)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 1.辐射平衡 2.热量平衡
2.群体作用----植物群丛
➢入射辐射的条件:直接辐射、散射辐射
➢地面的光学性质:植被密度及雪被状况等
➢植物群丛的光学性质:植物种类、叶片结构、叶
龄、叶色、叶片厚度等
➢植物群丛结构:群丛冠层结构、植株在地面上的
分布、叶片大小和方位、叶片数
量及叶片空间分布和相互遮荫情
况等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2.近地面空气湿度 牧草地近地面空气湿度主要取决于空气湿度和牧草地总蒸发。 与休闲地相比,牧草地近地面空气湿度大,而且由地面向上 递减,这种递减幅度随株高和覆盖度的增加而缩小。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3.土壤湿度
牧草地的土壤湿度因总蒸发量大和被植被截留降水 而降低,又因植被表面形成的露、霜及植被阻流降 水径流而增加,总的来看失去的水分多于得到的水 分,牧草地土壤湿度是要下降的。 但若植被很密,以致地面蒸发很少,植物蒸腾耗水 吸自较深土层,休闲地蒸发水分来自表层,则牧草 地表层土壤湿度反而高于休闲地。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二)牧草地水分状况 1.蒸发 2.近地面空气湿度 3.土壤湿度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1.蒸发
牧草地总蒸发分为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两项支出,二 者比例与植被种类、密度和覆盖度有关。 苗期--土壤蒸发为主, 生长盛期--植物蒸腾占据主导地位。 有植物的牧草地总蒸发量高于休闲地。 牧草地总蒸发量与土壤湿度也有关,通常随着土壤湿 度下降而降低。
通常情况下,植物群丛接受太阳辐射的最活跃 部位是在群丛高度的2/3处,此称为辐射的“作 用面”或“下垫面”。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下垫面--underlying surface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二、热量平衡
(一)温度分布规律 (二)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垄作还有降低土壤湿度和提高光照强度的效应,0~20cm的 耕作层土壤湿度平均比平作降低0.8%~3.0%,植株上、中、 下部光照强度比平作分别提高43.0%、50%、27.5%。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二)浅锄深耕
牧草苗期中耕浅锄除杂草,加大土壤日温差。一般浅锄 (4~6cm)可提高土层5cm处温度0.5~0.8℃。 深耕具有增温作用,增温效果持续时间长,可体现在全 年各个时期,而且这种作用随耕深的下延而增大。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二)冬灌
冬灌是指地冻后的灌水方式,可明显增加地温和近地面气温, 有保温防寒作用。这种作用距灌溉期越远,离地面越高,作 用效果就越弱。此外,灌溉方法、灌溉量、灌溉时间等对灌 溉效应的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也都有直接影响。
喷灌
喷灌是一种节水增产的灌溉方式,改善农田小气侯有明 显效应。夏季喷灌可增加近地面空气湿度,给作物造成 凉爽湿润小气候环境;春季和晚秋霜冻前进行喷灌可阻 止近地面气温的急剧下降,达到保温防霜效果。
垄作是在整地时将耕作层筑起垄台和垄沟,而后在垄台上种 植作物,这是北方湿润寒冷地区常见的一种栽培方式。
垄作的主要效应是增温,这是因为其地画呈波浪形起伏状, 地表面积比平作增加了25%~30%,从而增大了太阳辐射的 接纳量,导致白天垄上温度比平作高2~3℃,而夜晚因散热 面积大比平作温度低,结果增大了土壤日温差,这样有利于 植物生长发育。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三)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1.植物吸水 2.植物失水 3.植株体内的水分平衡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四、风和二氧化碳状况 (一)风 (二)二氧化碳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一)风
1.风速差异 2.风的分布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二)二氧化碳 1.分布 2.利用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2.热量平衡—Heat balance,地球表面、大气和 地球-大气系统通过各种方式得到的热量和失去的 热量之间的差值。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三、水分平衡
(一)降水与蒸发 (二)牧草地水分状况 (三)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一)降水与蒸发 1.水源分布 2.水分循环与平衡 3.降水指标体系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二、密植效应 (一)密植与小气候因子 (二)合理密植与种植方式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一)密植与小气候因子
合理密植为牧草造就了特殊的田间小气候,使小气候得到 最充分利用。 但过度密植会使牧草地小气候变劣,诸如削弱光照强度, 变劣通风状况,降低日间温度,降低土壤湿度,增加近地 面空气湿度,从而使牧草地小气候条件变得不利于植物生 长发育。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第一节 自然效应
一、太阳辐射 二、热量平衡 三、水分平衡 四、风和二氧化碳状况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一、太阳辐射 (一)生物圈中的光特性 (二)光辐射对植物的作用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一)生物圈中的光特性 1.可见光光谱组成:390~770nm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1.辐射平衡:作用面收入(吸收)的辐射能与支出 (反射)的辐射能的差值
辐射平衡—Radiation balance
牧草地辐射平衡白天呈递减型,即由植被上部向下递减; 夜晚为递增型,即由植被上表面向下递增。 植被对辐射交换有削弱作用,在白天可起到降低温度的 作用,夜晚通过减少有效辐射而起到保持温度的作用。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2.辐射能量: I0=每分钟每平方厘米8.12 J
I=I0*sinh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二)光辐射对植物的作用 1.个体作用 2.群体作用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1.个体作用----植物个体 热效应----70% 光合效应----28%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平均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干旱区,不能从事旱作(雨 养)农业,只能发展牧业和灌溉农业; 平均年降水量250~500mm--半干旱地区,可以从事旱作 农业,尤其在350~500mm的地区; 平均年降水量500~750mm--半湿润地区,优先发展农业 的最佳地区; 平均年降水量750~800mm以上--湿润地区,该地区解决 涝害是农业生产的最大问题。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1.水源分布 海洋 97%以上 冰盖及冰川的冰雪 2% 地下水 0.6% ----1%靠近地表; 云、雾、水蒸气 0.001%----旱作雨养农业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2.水分循环与平衡 蒸发 降雨
蒸发
降雨
海洋
河流
陆地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3.降水指标体系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三、间套作效应 (一)增产理论 (二)效应分析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一)增产理论
间套作又称间作套种,指在前作物未收获前在其行间种植后作物的方式, 属密植范畴,形式多种多样。 采用高、矮秆作物间套作,由于叶子层次多,加大了叶面积,增强了光合 效率,同时还可充分利用作物生长前期和后期的光照,从而提高了光能利 用率。矮秆作物生长的地方,可成为高秆作物通风透光的“走廊”,光线 通过这一走廊直射到高秆作物的中下部,同时由于矮秆作物的叶面反射, 田间漫射光也大大增加,从而发挥田间植物群体较多利用光能的效益。 另外,实行间套作延长了生长季中光合的有效时间,从而也提高了光能利 用率。 除改善田间小气候外,间套作尽量扩大了边际效应,争取了更多光照和通 风条件,使得作物形成更高产量。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五、防风效应
(一)林带 (二)风障 (三)绿篱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一)林带
林带是通过在农田周围植树造林、营造林网来实现防风的, 也称防护林。
林带结构以上稠下疏、孔隙度为30%的透风林效果最好,
林带宽度以9~28m为宜,带距为林高30倍,常为200~ 300m。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二)合理密植与种植方式
密植是否合理用田间株丛密度表示,即单位面积内植物株 丛数。 合理的田间密度首先取决于植物种类,此与植物株高、株 型、叶形、冠幅和根幅有关。 当密度一定时,密植效果取决于种植方式,适当加大行距, 缩小株距,调节植物群体在田间的分布状况,可改善田间 小气候条件,达到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的效果。
第三章 牧草地小气候
气候泛指由天文学因子和物理—地 理学因子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域性 天气状况,主要取决于其地理位置。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气候控制范围 :
大气候 --区域性 中气候 --地区性 小气候 --地段 植物气候 --植被范围 –牧草地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第一节 自然效应 第二节 人工效应
许庆方 博士 教授 动物科技学院
(四)免耕留茬
免耕留茬是在保留上茬作物的情况下,不耕翻,在其行间种 植下茬作物的方式,这是现代农艺技术兴起的一种栽培方法。 保留残茬可减小风力,减弱能量交换 减少地面热量损失, 平缓田间气温变化,阻留积雪,这些作用对防御低温有着积 极作用,其作用效果随茬的增高而增强。另外,免耕留茬显 然比耕翻减少水分蒸发,从而有效保留了土壤水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