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试题库
幼儿心理学小测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小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幼儿期通常指的是哪个年龄段?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2. 幼儿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语言能力迅速发展B. 逻辑思维能力显著增强C. 抽象思维开始形成D. 社会性行为逐渐成熟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的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注:D是皮亚杰理论中的一个阶段,但在此题中作为干扰项)4. 幼儿在哪个阶段开始能够理解“守恒”概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是幼儿期常见的心理问题?A. 焦虑症B. 抑郁症C. 多动症D. 所有选项答案:C二、判断题6. 幼儿期是语言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
()答案:正确7. 幼儿期的孩子能够理解抽象概念。
()答案:错误8. 幼儿期的孩子通常对新事物充满好奇。
()答案:正确9. 幼儿期的孩子已经能够进行复杂的逻辑思维。
()答案:错误10. 幼儿期的孩子在社交能力上通常较为独立。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1. 简述幼儿期孩子在社交能力上的发展特点。
答案:幼儿期的孩子在社交能力上逐渐从依赖成人的指导转向与同龄人的互动。
他们开始学习分享、轮流、合作等社交技能,同时也在探索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12. 描述幼儿期孩子在情绪表达上的特点。
答案:幼儿期的孩子在情绪表达上往往比较直接和强烈。
他们可能因为一件小事而感到非常高兴或非常沮丧,情绪变化迅速,且不太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结束语:幼儿心理学是一个涉及广泛领域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以及社交能力的发展。
通过这些小测试题,我们可以对幼儿心理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希望这些测试题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幼儿的心理世界。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幼儿期通常指的是哪个年龄段?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2. 幼儿心理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什么?A. 生理因素B. 社会环境C. 遗传因素D. 教育因素答案:B3. 以下哪个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B4. 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是在哪个阶段?A. 婴儿期B. 学步期C. 学前期D. 学龄期答案:C5. 以下哪个是幼儿期常见的情绪问题?A. 焦虑B. 抑郁C. 恐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6.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_________和_________发展的关键时期。
答案:语言;认知7. 幼儿在_________岁之前,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是有限的。
答案:四8. 幼儿期的社交能力发展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同伴交往;亲子关系;师生关系9. 幼儿期的道德发展通常遵循_________的阶段理论。
答案:科尔伯格10. 幼儿期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这与他们的_________发展有关。
答案:前额叶三、简答题11. 简述幼儿期心理发展的几个主要特点。
答案:幼儿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语言能力迅速发展,认知能力逐渐成熟,情感表达更加丰富,社交技能开始形成,道德观念逐步建立。
12. 描述幼儿期常见的几种行为问题及其可能的原因。
答案:幼儿期常见的行为问题包括攻击性行为、依赖性行为、退缩性行为等。
这些行为问题可能的原因包括家庭环境的影响、同伴关系的冲突、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等。
四、论述题13. 论述幼儿期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答案:幼儿期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教育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幼儿心理学练习题(完整版)

第一单元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的发展是人发展最关键、最迅速的时期,一直受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
A.婴儿B.幼儿C.婴幼儿D.儿童2.(2014年真题)幼儿教师选择教育教学内容最主要的依据是()。
A.幼儿发展B.社会需求C.学科知识 D教师特长3.儿童心理发展中,提供最初的自然物质基础并制约生长发育过程的因素是()。
A.遗传B.生理成熟C.教育D.主观因素4.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家庭B.遗传C.生活条件D.教育5.影响婴幼儿发展的生物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胎内环境和()A.成熟B.疾病C.营养D.药物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的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环境B.邻居C.母亲D.成熟7.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应能力,包括儿童对外界所作的创造性反应能力是()。
A.儿童的主观能动性B.成熟机制C.生物因素D.环境作用8.()是儿童成长的最初环境。
他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为儿童的发展奠定基础。
A.幼儿园B.托儿所C.家庭D.学前班9.()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
A.儿童的需要B.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C.儿童的激情D.儿童的能力10.提出“成熟势力说”的心理学家是()。
A.高尔顿B.华生C.格塞尔D.斯金纳11.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对幼儿学习技能的重要作用。
A.遗传因素B.教育因素C.环境因素D.生理成熟12.()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
A.弗洛伊德B.埃里克森C.华生D.斯金纳13.根据精神分析理论()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低级、最简单的因素,包括以性为中心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之后的各种欲望。
A.意识B.前意识C.潜意识D.需要14.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包含本我、自我与超我三种成分,人格中的最高部分是(),它遵循的是至善至美原则,是人格的社会成分。
A.本我B.自我C.超我D.理想我15.(2014年真题)照料者对婴儿的需求应给予及时回应是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生命中第一年的婴儿面临的基本冲突是()。
幼儿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幼儿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幼儿期是指哪个年龄段?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A. 好奇心强B. 模仿能力突出C. 抽象思维能力成熟D. 情感表达直接答案:C3. 幼儿在哪个阶段开始形成自我意识?A. 婴儿期B. 幼儿早期C. 幼儿中期D. 学龄前期答案:B4. 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情绪表达的多样性B. 情绪表达的稳定性C. 情绪表达的控制性D. 所有选项答案:D5.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B.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C.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D.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幼儿期语言发展的特点。
答案:幼儿期是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主要特点包括:词汇量的快速增长,语法结构的逐步掌握,语言理解能力的提高,以及开始能够使用语言进行复杂的交流和表达。
2. 描述幼儿期社交能力的发展过程。
答案:幼儿期社交能力的发展包括从最初的亲子依恋,到同伴关系的建立,再到社交技能的逐步完善。
幼儿通过模仿、游戏和日常互动,学习如何与他人交流、合作和解决冲突。
三、论述题1. 论述幼儿期情绪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答案:幼儿期情绪发展特点包括情绪表达的直接性、情绪易受环境影响、情绪调节能力逐渐增强等。
对教育的启示是,教育者应提供一个稳定和积极的情感环境,帮助幼儿学习情绪表达和调节,培养其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小明是一个4岁的男孩,最近在幼儿园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经常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
问题:分析小明攻击性行为的可能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答案:小明的攻击性行为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模仿成人行为、寻求注意、情绪调节困难等。
教育策略包括:提供正面的榜样,增强小明的自我控制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小明学习非攻击性的解决冲突的方法,以及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小明的情绪和行为发展。
幼儿心理学测试题库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测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幼儿期是指哪个年龄段?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2.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A. 本我B. 超我C. 自我D. 认知发展理论答案:D3. 幼儿期的自我中心性是指什么?A. 幼儿只关心自己B. 幼儿缺乏对他人的同理心C. 幼儿在思考问题时,常常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D. 幼儿无法理解他人的观点答案:C4. 以下哪个游戏类型最能促进幼儿的社交技能发展?A. 单人游戏B. 角色扮演游戏C. 电子游戏D. 拼图游戏答案:B5. 幼儿期的道德发展主要受到哪位心理学家的影响?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埃里克森D. 马斯洛答案:A二、判断题1. 幼儿期是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对)2. 幼儿期的孩子不需要社交活动。
(错)3. 幼儿期的孩子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新技能。
(对)4. 幼儿期的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对)5. 幼儿期的孩子不能理解抽象概念。
(错)三、简答题1. 简述幼儿期语言发展的特点。
答案:幼儿期是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开始学习使用完整的句子,词汇量迅速增加,能够理解和使用更复杂的语法结构。
同时,他们也开始学习社会语言规则,如轮流说话等。
2. 描述幼儿期认知发展的几个阶段。
答案: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幼儿期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前运算阶段和直觉思维阶段。
在前运算阶段,孩子的思维以直观和具体为主,他们开始使用象征性思维,但还不能进行逻辑运算。
在直觉思维阶段,孩子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考,但仍然以直观为主。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小明是一个4岁的小男孩,他经常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只关注自己的玩具,不愿意分享。
问题:根据幼儿心理学,分析小明的行为可能的原因。
答案:小明的行为可能是由于幼儿期的自我中心性导致的。
在这个阶段,孩子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缺乏对他人需求和感受的理解。
此外,小明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分享的社会规则,需要成人的引导和教育。
幼儿心理学考试试题

幼儿心理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幼儿在新环境中表现出的不安和紧张情绪,通常被称为:A. 焦虑B. 恐惧C. 害羞D. 抑郁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期主要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常常通过模仿来学习社交技能,这体现了哪种学习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情绪发展理论4. 幼儿时期的自我中心思维主要出现在哪个年龄段?A. 2-3岁B. 3-5岁C. 5-7岁D. 7岁以上5. 以下哪种游戏类型最能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A. 模仿游戏B. 规则游戏C. 竞争游戏D. 角色扮演游戏6. 幼儿在情绪表达上往往直接而真实,这反映了他们情绪发展的哪个特点?A. 复杂性B. 稳定性C. 直接性D. 可控性7. 幼儿通过哪种方式来理解周围的世界和建立知识?A. 观察B. 实验C. 模仿D. 直觉8. 在幼儿期,哪种类型的亲子关系最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A. 权威型B. 放任型C. 民主型D. 忽视型9. 幼儿在道德发展上,通常从哪个阶段开始学会区分对错?A. 柯尔伯格的前习俗水平B. 柯尔伯格的习俗水平C. 柯尔伯格的后习俗水平D. 柯尔伯格的超习俗水平10. 幼儿通过绘画、音乐等艺术活动,主要发展的是:A. 审美能力B. 运动技能C. 社交能力D. 认知能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幼儿在情绪调节上,常常需要成人的________和________。
2. 幼儿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探索环境,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3. 在幼儿期,________和________是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
4. 幼儿的自我概念开始形成于________岁左右。
5. 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社会规则,这是________教育的一种形式。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幼儿期是指哪个年龄段?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岁以上答案:B2. 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A. 语言发展B. 认知发展C. 社会性发展D. 身体发展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A. 好奇心强B. 模仿能力强C. 抽象思维能力弱D. 记忆力强答案:D二、填空题4.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_________和_________发展的关键期。
答案:语言,认知5.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受到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答案:生理,环境,教育三、简答题6. 简述幼儿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答案:幼儿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包括好奇心强、模仿能力高、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情感表达直接、社会性行为逐渐形成等。
7. 幼儿期教育应如何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答案:幼儿期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鼓励幼儿进行探索性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环境,以及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论述题8. 论述幼儿期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答案:幼儿期心理发展与教育密切相关。
教育应当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幼儿在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同时,教育还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宜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和学习态度。
五、案例分析题9. 某幼儿园小班的小明在一次绘画活动中,因为画得不像而感到沮丧。
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小明?答案:老师首先应该肯定小明的努力和尝试,避免直接批评或否定。
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小明认识到绘画是一种表达和创造的过程,不必过分追求形似。
老师还可以通过示范、提供简单的绘画步骤或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帮助小明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方式,激发他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六、计算题10. 如果一个3岁的幼儿每天需要大约1000卡路里的能量,那么他一周需要多少卡路里?答案:一周有7天,所以3岁幼儿一周需要的能量为 1000 卡路里/天× 7 天 = 7000 卡路里。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A.6个月—1岁B.1岁—1.5岁(正确答案)C.1.5岁—2岁D.2岁—3岁2.()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正确答案)B.思维C.记忆D.语言3.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0~2岁儿童的思维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正确答案)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A.记得快忘得也快B.容易混淆C.语词记忆占优势(正确答案)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5.()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B.想象C.感知觉(正确答案)D.思维6.让脸上抹有红点的婴儿站在镜子前,观察其行为表现,这个实验测的是婴儿哪方面的发展?()。
A.自我意识(正确答案)B.防御意识C.性别意识D.道德意识7.()是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A.出生后的第一年(正确答案)B.出生后的第二年C.出生后的第三年D.出生后的第四年8.两岁儿童能集中注意()分钟。
A.5—8(正确答案)B.10—20C.10—12D.半小时9.自我意识萌芽的时间()。
A.5岁B.4岁C.3岁D.2岁(正确答案)10.()是一种具有持续性、弥漫性的(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A.心境(正确答案)B.激情C.应激D.挫折1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
A.0-6、7岁儿童(正确答案)B.3-7岁儿童C.0-3岁儿童D.3-4岁儿童12.心理学家格塞尔通过双生子实验证明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具决定作用的是()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成熟因素(正确答案)D.教育因素13.()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
A.同伴关系(正确答案)B.师生关系C.交往关系D.一般关系14.()是影响生长发育的最基本的因素,它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 )
儿童掌握数概念的敏感期是( )
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有四个明显阶段,属前运算阶段的年龄是( )
学前儿童思维以( )
青青听妈妈说:“听那孩子小嘴多甜!”青青问:“妈妈,您舔过她的嘴吗?”这 主要反映青青( )
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 )
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
D
C
D
D
A
A.1789 B.1879 C.1798 D.1987
B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A.稳定性较好 B.分配能力较强 C.范围较大 D.选择性较强 A. 弗洛伊德 B.华生 C.冯特 D.马斯洛 A.稳定性 B.广度 C.分配能力 D.范围
B
B
B
C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内部注意 A.能辨别以别人为基准的左右 B.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C.能辨别前后 D.能辨别上下 A.长方形 B.三角形 C.梯形 D.半圆形 A.触摸觉与视觉 B.感知觉发生和视觉、听觉 C.口腔触觉和视觉 D.动觉和机体觉 A.手的无意抚摸 B.手的抓握反射 C.手脚并用爬行 D.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 A.抓握反射 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C.手的无意性抚摸 D.无意的触觉活动
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
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在( )
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是( )
抽象能力明显萌发的年龄段是( )
幼儿的认识活动主要以( )为特点
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
儿童学简单口语,2~4岁是( )
在幼儿的记忆中,( )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
选择项
答案
A.0~3岁 B.0~6岁 C.0~12岁 D.0~18岁 A.它属于心理现象 B.个性是相对稳定的 C.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D.个性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 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A.整体性的形式 B.独立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 D.积极能动性的反映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A.从笼统到专门的规律 B.大小规律 C.粗细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出现 A.0~1岁 B.1~3岁 C.4~5岁 D.3~6岁 A.最近发展区的大小 B.潜伏期的长短 C.最佳期的性质 D.敏感期的特点
心理是( )的机能
“谈梅生津”的故事说明人具有( )的能力
双生子爬楼梯试验说明了( )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的制约作用
特别夸大环境和教育对心理的作用的是( )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前运算阶段指( )
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所有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 选择性的,这种知觉 的特性是( )
幼儿意志运动的萌芽是发生在( )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
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乏毅力。 他的气质属于()
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是( )
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人的( )
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是( )
随年龄增长,幼儿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差别( )
关于各种记忆出现时间由早到晚依次是( )
对弹琴、骑车等活动的操作步骤的记忆是( )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后( )内进展最快。
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
幼儿出现想象的萌芽的年龄是( )
下列活动属于大脑平衡训练法的是( )
1.5-2岁左右的儿童使用的句子主要是
下列选项不属于注意的外部表现的是( )
当人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讲,突然从教室外闯进来一个人,这时大家不约自 主的看他,这是( )
衡量一个人的注意力好坏,常常从四个方面判断,不正确的是( )
“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 )
个性心理包括认知和情感。 幼儿心理学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法。 天空中过往飞机久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的注意是有意注意。 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的现象属于注意的分配。 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核心是联想。 幼儿期出现了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出声的自言自语。 幼儿对语法的意识是从5岁开始的。 原始的情绪反应与生理需要满足相联系的。 一般能力以抽象概括能力为核心。 个性的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 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的最好方式就是记录幼儿行为。 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动作,这是动作发 展的首尾规律。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 遗传是指祖先的生物特征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眼耳协调。 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学好心理学有助于当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对儿童心理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遗传。 生理成熟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有制约作用。 观察过程中,尽可能引导儿童眼、耳、鼻、口、舌等感官都参与认识活动。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记忆可分为三个阶段,识记、保持和回忆。 思维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有个孩子很喜欢画画,但他画的长颈鹿脖子特别长,而身子只有那么一小截;他画 的大象头特别大,鼻子特别长。这说明( )
成人习惯于说:“你如果不多加衣服就会感冒”。孩子则不能接受这种预见的后 果,她看到小布裙子好看,她要穿。这说明这个小孩的思维还处在( )阶段。
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这是( )
3岁儿童( )
下列几何图形对幼儿来说最易辨别的是( )
儿童最初对世界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 )的集中。
( )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 。
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心理过程包括(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让3岁左右的幼儿跨过前面的一条线,他往往踏在线上了,这是因为( )
婴幼儿思维的发展趋势是:由直观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发展到初步 的抽象逻辑思维。 合理的作息制度对培养学前儿童的自制力很重要。 学前儿童被爱的需要要满足。 兴趣是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就是自我意识。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愤怒时全身发抖,恐惧时毛骨悚然。这种表现是激情。 古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是对心境的生动描述。 爱祖国、爱劳动、有同情心、有责任感这些都属于理智感。 情感比较外露不属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特点。 爱心教育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 半途而废不属于意志的品质。 加强体育锻炼不能培养幼儿毅力。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中,最高层是尊重需要。 幼儿从始至终地听老师讲故事,认真地画画、做手工等都是幼儿的无意注意。 根据言语活动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外部言语。
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像?( )
幼儿在画“雨伞”,听到别人说:“这像雨伞吗?”他立刻说:“这是大炮。”这 反映了儿童的想象( )
学前儿童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是在( )
幼儿在游戏中,看见小碗小勺,就想象娃娃吃饭;看见书包,又想象去当小学生。 这些反映出幼儿的想象活动属于( )
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
( )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 生
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 )
5~6岁幼儿能参加较复杂的集体游戏和活动,说明幼儿注意的( )
行为主义创立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
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 )较差。
3~6岁儿童占优势地位的注意是( )
学生写作文属于( )
下列选项不属于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的是( )
下列选项不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的选项是( )
下列选项不能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的是( )
下列选项不能培养学前儿童的言语能力的是( )
二、判断题
记忆主要是从再认和回忆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5~6岁的幼儿已明显出现了形象思维的萌芽。 “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的是注意的广度。 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理解性记忆。 依据想象活动有无目的性,想象可以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儿童思维发展中,从发展过程看,形成最晚的是动作概括。 从使用频率看,幼儿对名词的运用数量最多。 1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无关。
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
幼儿园老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要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 主要是因为( )
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
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
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主要是因 为 ( )
B
D
C
C
D
D
B
A
A
A.3岁前儿童 B.小班幼儿 C.中班幼儿 D.大班幼儿 A.具体和逻辑性 B.抽象和逻辑性 C.具体和形象性 D.抽象和形象性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A.危机期 B.关键期 C.最近发展期 D.转折期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动作记忆 D.语词记忆
儿童性格的最初表现是在( )
从一个人行为的一个方面可看出他的个性,这是个性( )的表现。
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 )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