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单片机原理图
第一章 汽车单片机原理

4.并行I/O口
8051共有4个8位的I/O口(P0、P1、P2、P3),以实现数据的并行输入/ 输出。 P0口:P0.0 ~ P0.7 (39~32脚),8位双向I/O口线。此口在CPU的控制 下,可以选为双向数据总线口,可以输出或输入数据;也可选为地址总 线的低8位输出线口。 P1口:P1.0 ~ P1.7 (1~8脚),8位双向I/O口线。仅有双向数据总线 口功能。 P2口:P2.0 ~ P2.7 (28~21脚),8位双向I/O口线。此口在CPU的控制 下,可以选为双向数据总线口;也可选为地址总线的高8位输出线口。 P3口:P3.0 ~ P3.7 (10~17脚),8位双向I/O口线。双向数据总线口 和第二功能口。第二功能口见表1-1。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控制部件,它 控制计算机各部分自动、协调地工作。 其包括:指令寄存器(IR)、指令 译码器(ID)、数据指针寄存器( DPTR)、程序指针寄存器(PC)、堆 栈指针(SP);
1.取指令,并指出下一指令位置,传递到控制 总线上,与ALU协调工作。 2.译指令 3.指挥并控制数据流向
存储器和地址空间
表1-2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名称、符号和地址 特殊功能寄存器名称 累加器 B寄存器 程序状态字 堆栈指针 数据寄存器指针(低8位) 数据寄存器指针(高8位) P0口锁存器 SFR符号 ACC B PSW SP DPL DPH P0 地址 E0H F0H D0H 81H 82H 83H 80H
计算机控制技术
(1)计算机控制技术(概念、控制过程) (2)计算机控制(分类、特点)
开环控制
闭环控制
快 速 性
稳定性
微机控制三步骤:
数据采集 实时决策 实时控制
第二节 微型计算机基础
单片机流水灯原理图pcb

一、设计题目流水灯设计二、设计要求1、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80C51单片机对数据的处理和输出显示的认识和理解。
2、能够结合单片机对数据的处理输出显示了解单片机软件的应用。
3、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软件系统采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并在WAVE中调试运行。
三、设计内容功能描述:1.功能要求:程序运行后,将依次循环出现8只LED依次逐个点亮,依次逐个叠加,依次逐个递减,从两边靠拢后分开,从两边叠加递减的流水灯效果。
2.使用说明:总体分三大部分(1)8个发光二极管(2)80C51单片机(3)软件部分按照硬件电路图把8个发光二极管依次连接P1.0~P1.7如图所示,EA (80C51 31脚) 为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低电平有效当。
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单片机访问片内程序存储器的程序。
若超出该范围时,自动转去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的程序。
当EA端保持低电平时,无乱片内有无程序存储器,均只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所以硬件电路要保持31脚高电平。
18 、19脚是接外部晶振的两脚,根据硬件电路图接上12MHz的外部晶振。
9脚是复位脚即为RESET,该引脚为单片机的上电复位端,当单片机晶体振荡器工作时,该引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就可以实现复位操作,使单片机回复到初始状态。
图9脚就是上电复位电路连接图。
3.基础知识:80C51单片机的寻址方式包括寄存器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立即寻址以及基址寄存器加变址寄存器间接寻址5种寻址方式。
其中基址寄存器加变址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一般用于访问程序存储器中的数据表格。
这种寻址方式是以DPTR 或PC作基址寄存器,以累加器作变址寄存器,并以两者内容相加成的16位地址作为操作数的地址,以达到访问数据表格的目的。
即熟悉运用查表指令编写程序。
查表指令可用于复杂代码转换显示,通过查表指令可以实现复杂的显示效果,并可以减少程序代码。
四、程序设计1、程序内容;----------------------------------------------- ;流水灯实例;功能:点亮发光管LED并闪烁;-----------------------------------------------ORG 0000H ;伪指令,指定程序从0000HLJMP MAIN ; 跳转指令,程序跳转到MAIN处ORG 0100H ; 伪指令,指定以下程序从0100H开始存放 MAIN:MOV SP ,#60H ; 给堆栈指针赋初值MOV P1,#0FFH ;给P1赋初值,LED全熄灭;以下为查表程序MOV DPTR,#LED TABLELIGHT :MOV R7, #42LOOP :MOV A , #42SUBB A , R7MOVC A ,@A+DPTRMOV P1 , A ; 输出显示LCALL DELAY ; 调延时子程序DJNZ R7 , LOOPSJMP LIGHT ;跳转,程序继续;延时子程序DELAY :MOV R7 ,#10HDELAY0 :MOV R6 ,#7FHDELAY1 :MOV R5 ,#7FHDJNZ R5 ,$DJNZ R6 ,DELA Y1DJNZ R7 ,DELA Y0RET; 表格数据LED TABLE :DB 0FFH ;全部熄灭DB 0FEH, 0FDH,0FBH,0F7H,0EFH,0DFH,0BFH,07FH;依次逐个点亮DB 0FEH,0FCH,0F8H,0F0H,0E0H,0C0H,080H,000H; 依次逐个叠加DB 080H,0C0H,0E0H,0F0H,0F8,0FCH,0FEH,0FFH; 依次逐个递减DB 07EH,0BDH,0DBH,0E7H,0E7H,0DBH,0BDH,07EH;两边靠拢后分开DB 07EH,03CH,018H,000H,000H,018H,03CH,07EH; 两边叠加后递减DB 000H ;全部点亮END六、成员分工七、心得体会这次这个单片机的课程设计我们完成的不太理想,我们小组有四个人。
mcs-51系列单片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1)电源引脚VCC和VSS
▪
VCC:40脚,电源端,+5V
▪
VSS:20脚,接地端(GND)
▪
2)时钟电路引脚
▪
XTAL1:19脚,外接晶振输入引脚。
▪
XTAL2:18脚,外接晶振输出引脚。
▪
3)控制线引脚
▪
共4根,其中3根为双功能
▪
①RST/VPD :9脚,复位/备用电源。
▪
RST---通过外接复位电路实现上电复位或按键复位。
直接寻址 寄存器寻址
(4)MOV 60H,@R1 直接寻址 寄存器间接寻址
表2-2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名称及地址(一)
§ MCS-51的扩展应用
▪ 一、单片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的基本概念 ▪ 1、单片机最小系统:使单片机运行的最少器件构成的 ▪ 系统,就是最小系统。 ▪ 无ROM芯片:8031 必须扩展ROM,复位、晶振电路 ▪ 有ROM芯片:89C51等,不必扩展ROM,只要有复位、 ▪ 晶振电路 ▪ 2、扩展使用的三总线:
▪ 清零,用来选择8051的工作寄存器区。其选择方法见表2-1
▪ OV、( PSW.2)溢出标志位。当带符号数运算(加法或减法)结果超 ▪ 出范围(-127-+127)时,有溢出,OV=1;否则OV=0。 ▪ --、( PSW.1)用户定义标志位。 ▪ P、( PSW.0)奇偶校验位。在每个指令周期由硬件按累加器A中“1”的 ▪ 个数为奇数或偶数而为“1”或“0”。因此,P可用指示操作结果(累加器
direct
8 位内部RAM单元的地址
#data:
指令中的8 位常数。
#data16
指令中的16位常数。
51单片机基本原理和简单应用原理图

GND 5 GND
R19 10
1K
R7 1K
C_3 J2 CON3
GND UD+ UD+5V
VCC 1K R5 1K R6
3 2 1
3 2 1
J14 CON3 we-4 3 3 J10 e d c h b a f g e d c h b a f g 1 2 4 5 6 7 9 10 wei J11 e d c h b a f g
12.000MHZ 6 C16 20pF
A
wei
GND
GND
GND
GND
GND
VCC
VCC
GND
D4 D5 D6 D7
A Title Size B Date: File: 16-May-2009 D:\天宇 PCB\程控4.0\天宇XX09V.ddb Sheet of Drawn By: 6 Number Revision
D9 LED
8
8
8
8
8
3
4
8
8_DUAN
8_DUAN
பைடு நூலகம்
8_DUAN
8_DUAN
8_DUAN
8_DUAN
5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CSAD CSDA WR RD/J 4 PNP 9012 E B R4 1K BELL C C BELL VCC U1
1 C5 0.1uF 2 3 4 C6 0.1uF 5 6 7 8
晶振
C
INVCC
D16
10K
开关部分
VCC U2 1 2 3 4 A0 VDD A1 WP A2 SCL VSS SDA 24C02 VCC B R11 104 C9 8 7 6 5 4.7K SCL R13 SDA 4.7K R14 U4 VCC I/O GND DS18B20 R15 4.7K U3 CSAD CS VCC RD/J RD CLKR WR WR DB0 CLKIN DB1 INTR DB2 VIN+ DB3 VINDB4 AGND DB5 VREF/2 DB6 DGND DB7 ADC0804 VCC LED0 LED1 LED2 LED3 LED4 LED5 LED6 LED7 3 2 1 18B20
51单片机的P1、P2、P3口的工作原理

基于proteus的51单片机仿真实例五十、51单片机的P1、P2、P 3口的工作原理1、P1口某一位的内部电路结构如下图所示,在51单片机的P0,P1,P2,P3口中,P1口的结构最简单,用途也最单一。
仅仅只作为普通的数据输入/输出(I/O)端口使用。
从图中可以看出,P0口与P1口的主要差别在于:P1端口用内部上拉电阻代替了P0端口的场效应管,并且输出的信息只有内部总线的信息,没有了数据/地址总线的复用。
1)P1口用作输入端口如果P1口用作输入端口,即Q=0,/Q=1;则场效应管导通,引脚被直接连到电源的地GND上,即使引脚输入的是高电平,被直接拉低为“0“,所以,与P0端口一样,在将数据输入P1端口之前,先要通过内部总线向锁存器写”1“,这样/Q=0,场效应管截止,P1端口输入的“1”才可以送到三态缓冲器的输入端,此时再给三态门的读引脚送一个读控制信号,引脚上的“1”就可以通过三态缓冲器送到内部总线。
具有这种操作特点的输入/输出端口,一般称之为准双向I/O口,51单片机的P1,P2,P3口都是准双向口。
而P0端口由于输出具有三态功能(输出端口的三态是指:高电平,低电平,高阻态这三态),所以在作为输入端口时,无需先写“1”然后再进行读操作。
2)P1口用作输出端口如果P1口用作输出端口,应给锁存器的写锁存CP端输入写脉冲信号,内部总线送来的数据就可以通过D端进入锁存器并从Q和/Q端输出,如果D端输入“1”,则/Q=0,场效应管截止,由于上拉电阻的作用,在P1.X引脚输出高电平“1”,反之,如果D端输入“0”,则/Q =1,场效应管导通, P1.X引脚连到地线上,从而在引脚输出“0”。
2、P2口的内部电路结构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P2口既有片内上拉电阻,又有切换开关MUX,所以P2口在功能上兼有P0和P1端口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输出功能上,当切换开关向下接通时,从内部总线输出的一位数据经反相器和场效应管反相后,输出在端口引脚线上;当多路开关向上时,输出的一位地址信号也经反相器和场效应管反相后,输出在端口引脚线上。
51单片机原理图

2.3 51单片机增强型学习系统各组成部份原理图及功能简介2.3.1 共阴极数码管动态扫描控制图2.2 51单片机增强型学习系统的四位共阴极数码管动态扫描硬件连接原理图AT89S51单片机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 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
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驱动8个TTL 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1”可作为高阻抗输入端用。
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时,这组口线分时转换地址(低8位)和数据总线复用,在访问期间激活内部上拉电阻。
在Flash 编程时,P0口接收指令字节,而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校验时,要求外接上接电阻。
AT89S51单片机P2口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 口,P2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 逻辑门电路。
对端口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 @DPTR 指令)时,P2口送出高8位地址数据。
在访问8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如执行MOVX @Ri 指令)时,P2口线上的内容(也即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区中P2寄存器的内容),在整个访问期间不改变。
Flash 编程或校验时,P2亦接收高位地址和其它控制信号。
在上面的硬件连接原理图里,我们用到的是P0和P2口控制四位数码管显示的。
四位数码管显示的方式是动态扫描显示,动态扫描显示是单片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显示方式之一。
其接口电路如上图是把所有显示器的8个笔划段a-h同名端连在一起由单51单片机增强型学习系统片机的P0.0~P0.7控制,而每一个数码管的公共极(阴极)是各自独立地受单片机P2.7~P2.4控制。
CPU向字段输出口P0口送出字形码时,所有数码管接收到相同的字形码,但究竟是那个数码管亮则取决于P2.7~P2.4的输入结果,所以我们就可以自行决定何时显示哪一位了。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

10.3.2 开发系统简介 1. DICE系列仿真开发器 系列仿真开发器 DICE系列单片微机仿真开发器是一种高性能的单片机开 发装置。 DICE-5928型是属高档通用型单片微机仿真开发器。本机 采用三CPU一体式结构。这样,一机即为可开发Intel MCS-51系列、MCS-96系列以及PHILIPS-80C51系列单片 微机的多用型在线仿真、开发器。不同CPU的仿真、开发, 只需切换一只开关,而不需更换CPU。 2. DAIS系列仿真开发器 系列仿真开发器 DAIS系列仿真开发器是北京启东达爱思电子有限公司开 发生产的系列产品。 10.4 单片微机系统应用开发举例 10.4.1 系统简介 本项目中的实验、教学综合楼是这样设定的:建筑楼层共
/* T0工作方式2计数,T1工作方式1定 /* T0计数初始值 */ /* T1定时125ms的初始值 */ /* 启动定时器T0 */ /* 启动定时器T1 */
while(1) { for( n=4; n>0; n-- ) /* 0.5s到否? */ { while( TF1==0 ); /* 125ms到否? */ TF1=0; TH1 = 0x0B; /* T1重新设置125ms定时初始 值 */ TL1 = 0xDC; } TR0=0; /* 关闭定时器T0 */ nPulseCount = TL0; /* 读出当前计数值 */ TR0=1; /* 开启定时器T0 */ P1=~nPulseCount; /* 取反、显示当前计数值*/ } }
6层,每层分成试验室区和多媒体投影教室区。实验室区中 的实验室涉及仓库、办公区,化工类实验室,电子类实验室, 嵌入式计算机类实验室和软件实验室等。多媒体教室的设备 配置大体相同,具有投影、音响等基本教学设备等。我们欲 通过本系统的应用实现在完全保证教学活动的前提下,使整 个建筑成为一个节能、安全、高效、科学的教学单位。其各 个教室即可独立控制,又可以在总控室的统一控制下协调运 作。同时本楼的控制系统本身又可以作为高年级电子类学生 的实验实习、科技创新校内基地的一部分。 10.4.2 总体设计与模块功能分配 1. 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由于本系统针对的建筑物各楼层之间甚至同一层之内的教学 科研功能各不相同,因此总体结构上已采用三层结构:总控 室,楼层控制器,教学单元控制器。根据现代化智能教学楼 的节能、舒适、安全、有序的要求,其中每个教室或实验室 具有一个功能可剪裁的“单元控制器”使教室/试验室可以 独立运转。实现对教学单位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空间 使用状态、设备使用状态、风机/空调器运行与否等等信息 进
51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

接触过单片机的朋友们都时常会听到别人提"最小系统"这个词.那到底什么是最小系统,有怎样设计称上"最小"呢?下面让依依电子来告诉大家:单片机最小系统,或者称为最小应用系统,是指用最少的元件组成的单片机可以工作的系统.对51系列单片机来说,单片机+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便组成了一个最小系统.但是一般我们在设计中总是喜欢把按键输入、显示输出等加到上述电路中,成为小系统。
应用89C51〔52〕单片机设计并制作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到达如下根本要求:1、具有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功能。
2、使用单片机片内程序存储器。
3、具有根本的人机交互接口。
按键输入、LED显示功能。
4、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单片机I/O口可方便地与其他电路板连接。
51单片机学习想学单片机,有一段时间了,自己根底不好,在网上提了许多弱智的问题,有一些问题网友答复了,还有一些为题许多人不屑一顾。
学来学去,一年多过去了,可是还是没有入门,现在我就把我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在大虾的帮助下能快速的入门:〕在学习之前我在网上打听了一下atmel公司的单片机用的人比拟多,avr 系列这几年在国内比拟流行,但是考虑到avr还是没有51系列用的人多,51系列的许多技术在实践中都已经的到了前人的解决,遇到问题后,有许多高人可以帮助解决,所以这次学习,选用了atmel公司的at89s52,来进行学习。
学习单片机是需要花费时间实践的;学之前我们先准备好所需的东西一、所需硬件at89s52一片;8m晶振一个,30pf的瓷片电容两个;10uf电解电容一个,10k的电阻一个;万用板〔多孔板〕一块;其他的器件如电烙铁一把30w的,松香,焊锡假设干,如果是第一次学习,不知道这些东西,没关系,以下是它们的照片:Atmel公司生产的at89s528m晶振22pf瓷片电容电解电容图1/4 w 10k 的电阻普通的电木万用板好了,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做成我们的最小系统了:〕有了这些东西我们怎么焊接丫?不用着急,过一会我们把原理图给大家画出来大家就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