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1800

一、培养目标:

1.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团队意识,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科学作风和学术道德;具有本学科领域较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深入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学术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和独立从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工程技术研究领域取得明显成绩;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向:

1.油气地质与勘探

2.油气藏开发地质

3.油气田地质工程

4.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与技术

5.测井理论、方法与技术

6.工程地球物理

三、学习年限:3年

四、学分要求:总学分最低30学分,必修课不得低于16学分。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08140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081401) Geological Engineering (081401) 一、专业简介(Ⅰ Major Introduction) 地质工程专业门类为工科,一级学科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工程是国内最早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地学类专业之一,是我校双一流学科“地球科学”的主要支撑专业。 地质工程专业是在原成都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探矿工程”两个专业的基础上,经过60余年的艰苦奋斗发展起来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始建于1956年,“探矿工程系”专业始建于1959年。1993年原成都地质学院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探矿工程”专业改名为“勘察工程”专业。1999年,因国家专业目录调整,“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和“勘察工程”专业分别调整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工程地质方向和岩土钻掘工程方向,分别隶属于当时的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和勘察与机电工程系。2001年底,成都理工学院重新组建并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岩土钻掘工程方向和工程地质方向统一归属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2012年,按照国家专业目录调整要求,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更名为“地质工程”专业并沿用至今,仍设工程地质和钻掘工程两个方向。 地质工程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以地质学及机械学原理为基础,认识、分析和解决地质工程问题,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方法和手段,为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和地质环境保护服务。我校工程地质方向主要在山区复杂地质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工程地质勘察设计与施工、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钻掘工程方向在岩土钻掘工程材料、岩土钻掘机具、定向钻探与取心、非开挖水平定向钻进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发与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本专业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了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全覆盖,包括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还入选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本专业达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水平。 本专业全面落实企业导师制度,采用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联合指导的教学方式。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学四年中,每年一次校外实习。 二、培养目标(Ⅱ Academic Objectives) 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受到相关工程训练,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与职业素养、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地质工程问题能力,能在地质工程相关领域承担资源开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及研发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5年后经过持续学习和工程实践锻炼达

2011中国石油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考研真题和答案

2011地震勘探原理研究生入学考试 一.名词解释: ★地震子波:炮点激发后,发生弹性形变后,传播过程中震动图像稳定的地震波,一般具有2-3个极值相位,延续时间60~100ms。 ★同向轴:各接收点的地震波属于同一相位震动的连线。 ★虚震源:反射波反向延长与震源向分界面作垂线的交点叫做虚震源。 射线:认为波的能量是沿着一条路径从波源传到一点,又沿另一条路径传到别处,这种假象的路径,叫做通过某点的射线。 ★VSP:垂直地震剖面,在井中观测地震波场,将井下检波器置于井中不同深度来记录震源所产生的地震信号。 ★临界角:使透射波在下层介质沿界面滑行,并开始产生全反射现象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倾角时差:炮点两侧等偏移距的两个接收点接收到的地下同一倾斜界面的反射波旅行时差。 虚反射:震源产生地震波首先到达地面产生反射,然后向下传播,再从地下界面反射回来的波叫做虚反射。 全程多次波:在某一深层界面发生反射的波在地面又发生反射,向下在同一界面再次发生反射,来回多次。又称简单多次波。 鸣震:当海底比较平坦,反射系数比较稳定时,进入水层的能量产生多次反射造成水层共振的现象,叫做鸣震。 交混回响:海底起伏不平,由于地震波的散射和水层内多次波相互干涉,造成严重的干扰。★时距曲线:地震波到达各观测点的旅行时t与地表炮检距x的关系曲线。 动态范围:地震波振幅能量的变化范围。 ★动校正:水平界面情况下,从观测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中减去正常时差,得到的X/2处的t0时间,这个过程叫做动校正。 ★静校正:水平层状介质中的反射波时距曲线不总是双曲线,常使反射波时距关系偏离双曲规律的一个原因就是地表起伏和近地表速度的变化所造成的静态时移。对这种时移所做的校正称为静校正。 剩余静校正:对于某些陆上或浅水地区资料,常因地表速度的不规则性,产生静校正和动校正畸变,剩余静校正就是消除这种畸变,将所估计的剩余静校正量加到未经动校正的原始CMP道集上,在重新做速度分析,以改进速度分析,再做动校正。 ★物理地震学:地震波的波动理论,认为绕射是基本的,反射波是反射界面上所有小面积元产生的绕射波的总和。 ★几何地震学: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及其传播时间的关系,与几何光学相似,采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的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也叫地震波运动学。 ★时间场: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到达任一点的时间可以表示成位置的函数,因而就可以确定一个标量场,这个标量场就叫做时间场。 ★折射波:当界面下部介质波速大于上部介质,而且波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透射波会引起滑行波,在上部介质中会产生新的波动,这种波叫做折射波。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2009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坚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医学与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工程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医疗器械与生物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从事相关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专业教学、质量控制与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对数、理、化、力学、计算机和外语等公共基础、以及医学、生物学、材料学、电子信息学与机械制造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接受科学实验研究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和生产过程组织管理能力的基本训练,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生物医学工程中各方向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过程设计及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身心素质 2、具有扎实的数、理、化、生物、力学基础知识以及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医学、材料学、电子信息技术、机械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 识和实践技能。 4、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新技术、新工 艺、新产品和新方法的发展动态。 5、掌握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的设计基础,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绘图及辅助 制造的能力,了解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在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领域具备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和初步的科学研究素质。 6、掌握技术经济管理基础知识,具有获取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新信息的基本技能。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医疗器械(侧重人工器官)及生物材料为主要专业方向,与国内同专业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注重生物材料及人工器官等医疗器械的设计、制造、质量控制以及应用方面的 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2、通过多层次实践教学、工程实践及科研实训等培养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 技能和科学研究素质。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最新】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能从事各类工程建设的场地评价,岩土体特性分析,特种地基加固处理,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等地质工程领域的各项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熟悉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 掌握工程地质.工程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地下工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电工.工程测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熟悉国家有关工程勘察,建筑工程等方面的政策.规范和法规.具有进行工程勘察.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三.主干学科地质工程 四.主要课程 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计算机基础.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道路勘测与设计.地下结构.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地质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要求) 设计1——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时间:1周 内容:钢筋混凝土结构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受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初步训练.设计分两部分进行,一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一部分为单层厂房结构设计.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计算说明书及结构设计图纸. 设计2——岩土体工程课程设计 时间:1周

内容:岩土体稳定性评价.岩土体工程设计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岩土体稳定性评价及岩土体工程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受到岩土体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设计3——基础工程设计 时间:1周 内容: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有关资料选择基础方案,并进行设计.计算.绘出施工图. 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基础工程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受到基础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测量实习,安排在第5学期,时间1周,内容为工程测量,要求学生在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实习报告. 认识实习,安排在第4学期,时间3周,内容为地质认识实习. 教学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时间7周,内容包括工程地质勘察.原位测试.室内资料分析与整理.要求编写一份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第8学期,时间_周. 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达到工程师工作能力的初步训练. 要求:选题尽可能结合生产实践,做到一人一题,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答辩: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由系统一组织答辩. 六.主要实验 室内试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建筑材料试验等).野外现场试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现场原位测试.工程监测及检测等) 七.最低毕业课内总学时:2500学时 最低毕业总学分:模块a:_6学分+9学分模块b:_8学分+7学分

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专业 >>> 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生物工程专业1999年创建于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是湖南省重点学科,拥有1个湖南省生物工程中心和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建成16个实验室功能区,2个中试基地,仪器设备约3000 万元,还拥有浏阳生物医药园省级优秀实习基地等多家校外基地。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4名,其中院士2名,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获得者1名,国家杰青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教授6名,副教授8名。本专业在微生物冶金工程、环境微生物工程等研究领域独具特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生物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资源生物加工、生物能源与材料、环境生态与治理、天然产物与药物等领域从事现代生物过程设计、生产与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可进一步深造的研究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强化数学、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艺原理、生化分离工程、生化工程及设备、生物工程产品工艺学、生化工艺与工厂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生化分离及工艺、生物工程计算机实践等专业实验的基本训练,具备在生物技术和工程领域从事生物产品制造过程的设计、生产与管理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的能力,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潜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全面系统地掌握与生物工程密切相关的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生物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体系。 2.具有本专业所需的工程制图、电工及电子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备本专业所需的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文献查阅、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熟悉生物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观念,并勇于实践。 5.了解当代生物工业的发展动态和行业情况,熟悉与生物工程相关领域的法规。 6.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写、译和阅读等综合运用能力。 7.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能从事各类工程建设的场地评价,岩土体特性分析,特种地基加固处理,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等地质工程领域的各项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熟悉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掌握工程地质、工程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地下工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电工、工程测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熟悉国家有关工程勘察,建筑工程等方面的政策、规范和法规。具有进行工程勘察、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三、主干学科地质工程 四、主要课程 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计算机基础、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道路

勘测与设计、地下结构、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地质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要求) 设计1——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时间:1周 内容:钢筋混凝土结构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受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初步训练。设计分两部分进行,一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一部分为单层厂房结构设计。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计算说明书及结构设计图纸。 设计2——岩土体工程课程设计 时间:1周 内容:岩土体稳定性评价、岩土体工程设计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岩土体稳定性评价及岩土体工程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受到岩土体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设计3——基础工程设计 时间:1周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30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基本知识,具有生物工程基本原理及其产业化基本能力,能在工业、医药、食品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工程领域有关的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育种、细胞生物学、社会责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化工制图、生物产品加工、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发酵、社会责任实践等方面基本训练,掌握生物产品分离纯化、微生物改造、基因克隆、细胞培养、生物工程设备使用及改造、生物工厂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发酵工程等基础知识,具备对生物化工产品进行下游处理技能及其相关仪器运行、维护、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生物化工产品开发与生产的能力; 2、掌握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微生物育种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化学检测、仪器分析、数理统计与分析的能力; 3、理解生物工程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条例,具备在生物工程生产部门从事生产、管理等工作能力; 4、理解文献检索、专业英语、论文写作的专业技能,具备一定的专业信息检索、实验设计、规划实验条件、分析与统计、科技论文撰写、学术交流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6、具备一定的人文理论和素质,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7、通过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可获得生物工程类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地质工程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具备系统的基础地质、能源地质、固体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探、环境地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数理化、计算机、外语基础、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人文素养,在能源与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与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地学信息处理等方面,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在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地质学基础、能源地质、固体矿产地质、矿井地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懂得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法律和国防知识。掌握运用现代地质学理论和先进科技手段,从事地质研究工作,具备解决能源与资源的勘查工作或与各类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并具有合理利用能源与保护自然地质环境的初步能力。本专业在培养方向上可以在煤、油气资源勘查、矿井地质、固体矿产勘查、矿产资源评价与管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与工程等方面有所侧重。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 1. 主干学科 矿产普查与勘探,资源勘查工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2. 主要课程 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岩浆岩与变质岩,沉积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煤及煤层气地质学*,矿产勘查与评价*,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瓦斯地质学*,遗迹学理论与应用*,矿床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为特色课程)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理工大学2012版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生物技术专业代码:070402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较强的自然科学基础,受到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思维和较宽的学科视野,具有进一步深造和发展的潜能,将来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创新型研究人才;以及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质控、检测、管理等工作,并具有一定营销、管理等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基本要求 (一)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掌握科学方法论与科技写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通识性文学、历史、哲学、生物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了解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知识,包括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等方面的知识。 工程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工程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经济管理知识:具有初步的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 (二)能力结构要求 1.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 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具有生物技术下游工程实践和技术革新的基本能力。 3. 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能力。 (三)素质结构要求 1. 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2. 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 3. 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比较扎实的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和效益观念,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4. 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四、主干学科:生物学 五、核心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英语、高等数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 六、特色课程 研究型课程: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科学研究训练 全英语教学课程: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17级本科培养方案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17级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资源勘查工程 专业代码:081403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获得作为石油地质工程师必需的基本工程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独立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地质领域的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实际工作的锻炼,期望能成长为生产岗位的技术管理者、科研岗位和工程设计岗位的骨干。达到: (1)具备合格的地质工程师的素质和能力; (2)能够独立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地质领域的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工作; (3)能在一个设计、生产或科研团队中担任领导者或重要角色; (4)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途径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紧跟相关领域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 (5)有良好的修养与道德水准,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务社会。 三、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掌握从事资源勘查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基础、基础地质、油气地质和地球物理等基础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油气资源勘查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1-1:掌握从事资源勘查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中复杂地质问题的工程计算和实验。 1-2:掌握从事资源勘查工程工作所需的计算机基础、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中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等复杂数据的获取。 1-3:掌握从事资源勘查工程工作所需的基础地质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中复杂地质体的综合分析。 1-4:掌握从事资源勘查工程工作所需的油气地质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油气资源勘查中勘探和开发地质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基础地质、油气地质和地球物理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结合文献研究识别和分析油气资源勘查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得出有效结论。 2-1:能够应用相关数理化知识和地球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分析油气资源勘查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2:能够应用基础地质和油气地质知识识别和分析油气资源勘查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3:能够结合文献分析油气资源勘查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进行油气资源勘查目标及开发地质评价的方案设计,并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且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3-1:能够进行油气勘探目标评价及开发地质评价的方案设计,并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生物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生物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为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以我校建设研究型大学为目标,改革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教育,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制定2010年至2014年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发展规划。 一、生物工程专业及本专业现状 在广泛意义上,生物工程是由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以及生物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发展而成的新兴的工程技术学科,是21世纪三大前沿学科之一。生物工程是生物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基础,是以实验室研究通向大规模工业生产的纽带。 国内众多高校一般将生物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不同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根据起源的不同而带有各自的特色与专长,如:中国农业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在农产品、果蔬的加工、保鲜,食品生物技术方面具有特色;江南大学在发酵工程方面有深厚的基础,在工业发酵和工业生物催化领域占有优势;华东理工大学以我国最早的抗生素制造工学为基础,在生化工艺和生物医药工程等领域具有特色;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具有食品工程专业背景,在食品安全、商品检验方面具有特色。 我校的生物工程专业的前身是1986年建立的生物化工专业,它的建立与发展依托于北京化工大学在化学、化工研究领域的优势,立足于大化工工业领域,经过20多年(尤其是近十几年和建立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工业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基化学品和生物能源方面形成特色,为国内同行所认可,并在生物炼制等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这些优势与特色也贯穿于生物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培养。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 生物工程专业属工科专业,以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要求培养的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又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能力。 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生物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生物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技术、管理、新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具备运用其基础,在国计民生的各相关领域与部门从事工作的能力。” 本专业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强调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衔接,强化实践教学,拓宽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专业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科技前沿,使学生具备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内从事工艺设计、生产技术与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生物工程专业发展规划

生物工程专业发展规划 一、生物工程专业学科现状 2002获得教育部批准,使我校成为国内拥有生物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教育部的《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教高〔2001〕5号)为指导,以面向未来,适度超前,发挥优势,扶植重点,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社会有效需求为导向,以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抓住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提高专业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发展应用性学科专业为重点,初步形成结构合理的专业设置框架;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现有本科专业达到同类院校办学水平;充分考虑人才需求,结合我院的办学条件、学科和师资的实际情况,科学确定重点建设目标,培育、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为学院的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按照面向社会需求提供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突出生物工程人才“实践与理论结合”的特点,制订了生物工程专业(学科)培养计划。明确了“一个头脑,四种能力”的专业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和主要课程体系。确定生物工程骨干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各个骨干课程之间的关系。以专职教师为主体,以外聘的兼职教师为辅,组建了生物工程专业(学科)学科梯队。目前该项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生物工程专业是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管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基本科学原理、基本技能、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产业化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适应国情、省情的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还远不够。这就为我们学院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客观机遇。如果我院能够继续加大生物工程专业的投入力度,在人才、资金、设备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彻底改善生物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生物工程专业必将会取得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品牌专业。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中存在人员缺乏,知识结构失调的现象。现在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师教师的压力过大,承担的课程分散,使教师很难集中精力钻研课程,只能疲于奔命地应付不断开出的新课程。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也会影响教师的科研工作的开展。 2、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企业实践基地建立存在一定问题。学生缺乏了解实际、深入实际的机会,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市场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方位的特点,这个特点决定了生物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此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很大的风险。可行的方法是尽可能分流生源。 三、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及主干课程的设置 我们培养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应是复合型人才,其专业特点是跨学科,培养难度大,周期长。所以生物工程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即由就业市场提出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学院捕捉到这种需求,并对自身课程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彼此间的沟通和协调,最终将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高素质的学生推向最需要他们的市场。“十一五”期间,继续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以及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能够体现出人才培养定位的特色要求。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地面、地下及空间三维数据采集、精密工程测量与变形监测、空间大地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并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和人文素质,能够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城市轨道工程建设测绘、交通土木工程测绘、水利工程测绘、地质勘查与矿产资源开发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加工与应用,以及在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等领域进行测绘工作的应用研究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测绘工程专业学生毕业5年内达到以下目标: 1.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 2.能够胜任国家基础测绘建设、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城市轨道工程、交通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地质勘查与矿产资源开发、地理信息行业等测绘工作。 3.基本具备领导和协调团队工作的能力。 4.在所工作的领域具备一定的创新和研究能力。 5.能够立足贵州、辐射全国、放眼世界。 二、培养要求 毕业生能力要求: 1.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 的职业素养; 2.掌握测绘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比较系统地掌握数字化测图原理与应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地理信息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 卫星导航定位等测绘技术; 4.掌握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方法与加工及应用; 5.具备从事国家基础测绘、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及相关信息管理工作的能力; 6.具备从事工程控制网设计、施测与测量数据处理、测绘技术设计与总结报告编写;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8.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基本知识,能进行测绘基础程序设计与编制; 9.了解现代测绘科学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运用新测绘装备能力; 10.了解和掌握相近专业基本知识; 11.熟悉测绘法、测绘保密条例、地图出版条例,了解测绘产品生产成本定额方法。 三、所属学科类 1.学科门类: 测绘类0812 2.专业类: 测绘工程081201

生物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6教学内容

《生物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3年6月修定) (专业代码:085238)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生物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应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掌握所从事专业(或职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学位获得者在本专业领域里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和担负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可从事相关专业的应用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 掌握一门外语(一般为英语),并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二、专业(领域)方向 1. 动物基因资源和生物活性物质 2. 植物细胞与基因工程 3. 资源环境微生物技术 4. 蛋白质工程 5. 生物过程工程 6. 环境生物工程 7. 发酵工程 8. 干细胞工程 三、培养方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与培养方式的实务性及可操作性。 1.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课程、项目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鼓励吸收不同学科领

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2.在学生进入到实验室后,由导师或导师组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完成相应的专业学习。 3. 实行指导教师负责的指导小组培养制,导师个别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4. 采用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工程实践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工程项目实践,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4年,达到培养方案要求最多可申请提前1年毕业,提前毕业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修满规定的30学分;2、在1区或2区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SCI论文。 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人员的学习年限为2-5年。 五、应修总学分及课程设置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学分不少于19学分(含专业实践),选修学分不少于11学分。 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必修课(19学分) 思想政治理论(理工医)3学分 第一外国语(科技英语)3学分 专业必修课2门:生物工程数学3学分、专业课2学分,共5学分 专业实践8学分 2、选修课(11学分) 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非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不少于4门,每门2 学分。 学校开设的研究生公共选修课主要包括: (1)硕士研究生第二外国语,计2学分;

最新生物技术专业建设规划教程文件

生物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一、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目前基本状况 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是2004年底申报设立的,2005年初教育部批准招生。同年,学校按照生物工程大类招生,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一起接受基础课教育。在基础课末期,通过自愿报名和总体调控,分成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专业。到目前为止,已经招收了5届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按照生命学院机构设置,生物技术专业归于生物科学系,目前在编教师10人,副教授4人,高工1人,讲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6人,留学回国人员2名。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经过3年的实践,已经初步建立。教材、图书资料、实验室、实习基地和教学经费等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生物技术专业的背景、沿革及人才需求 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是生命科学的两个姊妹学科。生物科学重在探索生命本质与规律,侧重基础研究;生物技术重在应用基础与技术研究和应用,前者为后者提供理论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激活前者发展的重要因素,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生物技术专业是生物学领域一个新兴的本科专业。在适应高等教育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形势下,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施,少数部属高校经过专业调整,设置了生物技术专业并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挂牌招生,该专业的设立旨在适应培养应用研究型或技术型人才的需要,以服务于我国新兴生物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生物技术学科建设大多采取“以任务带学科,以科研带队伍”的发展模式,人才培养侧重面向教学与科学研究,及部分生物技术企业。1998年教育部将生物技术专业正式列入专业目录,隶属理科办学专业,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虽然我国生物技术专业的教育历史不长,但鉴于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生物技术在国民经济领域的巨大潜力,因此,该专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全国少数的理科热门专业之一。从2000年以后生物技术专业办学和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截止2005年全国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办学点达到248个,在校生人数达62676人,年招生16792人,平均年增长9.8%。 回顾我国生物技术教育短暂的历史,可以得到一些生物技术教育发展规律的启迪: (1)生物技术教育的发展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与时俱进的结果 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主导性产业,已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我国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领域。适应这样的形势,一方面,对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应当适度超前,以确保人才源头供给;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规模适度,切忌供过于求。 (2)充分认识生物技术专业的实践性特点生物技术专业教育的发展与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具有突出的 实践性特点,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理论,而且要受到严格的生物技术基本技能与研发能力的训练。 1

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6版)

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6版) 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地质类专业名称:地质工程 专业代码: 081401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国际视野和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要求掌握地质工程领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水利工程的基本概念,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学生毕业5年左右,具有从事资源地质勘察的初步能力和解决常见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资源勘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勘察与评价、管理和各类工程建设等方面工作,具备工程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增加知识和提升能力,为国内外地质工程相关事业服务。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工程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础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从事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和地质工程相关知识用于解决地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地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地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地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地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 1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本科生培养计划

土木工程 本培养计划主要从知识与智力能力、能力和人格三个方面进行培养: (1)在知识与智力能力培养方面,能够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相关知识;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其他方面知识及其应用前景;了解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政治、法律、伦理、社会学和公共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对其中的若干方面有较深入的修习;熟练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工程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画法几何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制图的基本方法,掌握工程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掌握土木工程施工和组织的基本原理以及项目管理一般过程、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掌握结构选型、构造的基本知识,掌握典型结构体系的力学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技术、工程检测和试验的基本方法,掌握土木工程的防灾减灾基本原理及一般方法,掌握工程结构全寿命维护的技术和方法;了解给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建筑设备、土木工程与交通规划、土木工程与环境的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中英文应用文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掌握信息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规程,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动态,能正确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2)在能力培养方面,引导学生能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能够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计算机)查询资料、获取信息,自主学习和理解知识,并能够不断拓展知识领域、适应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在学习和实践中能够独立思考,善于在学习和实践中发现问题、综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地质工程培养方案(专业型) (优选.)

wo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rd 地质工程专业(专业型)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版) 一、培养目标 1、较好掌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章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2、掌握地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与管理知识。 3、了解地质工程领域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解决相关问题的现代化技术方法和手段。 4、具有独立负责工程项目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5、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地质工程领域相关的专业文献,撰写相关的外文摘要。 6、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解决地质工程领域的技和管理问题。 二、研究方向 1、水电枢纽高边坡及坝基稳定与加固 水电枢纽高陡边坡及坝基稳定与加固作为地质工程学科的传统研究方向,近几年在理论、手段和方法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伴随地质学、岩土力学理论的发

展,以构造控制论、岩体控制论为基础的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得到了进步,主要体现在实验技术和手段的进步提升了理论的应用价值,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地质体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的定量化,三维极限平衡方法已经得到具体应用。 目前主要研究水电工程及其它土木工程建设中常常遇到船闸边坡、坝肩边坡、渠道边坡、厂房边坡、道路边坡、地下洞室等大量的岩体工程的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方法 2、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及防治 本研究方向以库区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降雨及水库蓄水诱发的地质灾害为研究重点,以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及其数学物理模拟方法、地质灾害监测新技术、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理论与方法、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等4个方面为研究内容,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及其数学物理模拟方法,包括水对岩土强度及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降雨及库水升降所引起的滑坡内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研究,地质灾害现象的物理模拟、地质灾害现象的数理模型及其数值求解技术等内容。 地质灾害监测新技术主要包括地质灾害监测新仪器、监测新技术、特别是光纤传感监测仪器及技术的开发应用;远程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试验研制与产品的开发;地质模型、监测模型的研究等。 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建立地质灾害监测及试验数据库与信息服务工作平台,地质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及预报体系,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