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五章价值工程(veva)原理

合集下载

5价值工程1

5价值工程1

C
0.4
0.8
0.11
3.636
1
D
0
1.1
0.16
0
-
E
0.1
2.5
0.36
0.278
2
合 计 1.00
7万
1.00
-
价值系数计算结果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价值系数大于1,说明产品或部件重要程度
大,成本低。也可以选为价值工程的工作,进 一步提高该产品或部件的质量,增大价值。 (2)价值系数小于1的产品或部件,说明其重要 程度小而成本高。若选为价值工程的工作对象, 可以用降低成本或提高重要程度方法来提高产 品价值。 (3)价值系数等于1,说明该产品或部件的重要 程度和成本相当,因此不再选为价值工程工作 对象。 (4)价值系数等于0,表明零件不重要,可以取 消和合并。 根据表中所列的价值系数偏离1的程度可以确定 价值工程活动的对象的顺序为C、E、B、A。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诸如直接评分法、逻辑判断评分法等几 种评分方法可以确定功能重要性系数。
第二步,确定各功能的功能评价值。
在第一步求出功能重要性系数之后,可以根据新产品和老产品 不同情况,求出相应的功能评价值。
5.4.4 计算价值系数
价值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功能价值系数

功能的评价值 功能的现实成本
5.2 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与信息资料收集
5.2.1 价值工程的对象选择 一、经验分析法(又称为因素分析法)
产品设计年代已久、技术已显陈旧; 重量、体积很大,材料用量和工作量较大的产 品; 质量差、用户意见大或销售量大、市场竞争激 烈的产品; 成本高、利润低的产品; 组件或加工工序复杂影响产量的产品; 成本占总费用比重大、功能不重要而成本较高 者。

价值工程方法PPT模板课件

价值工程方法PPT模板课件

选择对象
原则
1.优先考虑在企业生产 经营上有迫切需要的、 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 的项目 2.在改善价值上有较大 潜力的产品或项目具体 选择研究对象
方法
1.经验分析法 2.百分比法 3.价值指数法 4.ABC分析法
4. 功能评价——功能分析的关键
•即求出功能评价系数功能指数)
价值指数Vi =
功能指数Fi 成本指数Ci
u 其应用一般在方案的研究设计阶段
4.价值工程的作用
可以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
价值工程以功能分析为核心;通过功能分析,保 证必要的功能,剔除不必要的过剩功能、重复 功能及无用功能,从而去掉不必要的成本,提 高产品的竞争力 &
可以延长产品市场寿命期
产品的市场寿命期是指一种产品投放市场到被 淘汰为止所持续的时间,是一个从诞生、成长、 成熟到衰亡的过程。

各方案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和估算总造价表
问题:
• 1.用0-4评分法计算各功能的权重& • 2.用价值系数法选择最佳设计方案。
各功能之间的重要性关系为:F3比F4重要得多;F3比F1 重要,F2和F5同等重要,F4和F5同等重要&
• 2.用价值系数法选择最佳设计方案& • ①求各方案的功能指数 • ②求各方案的成本指数 • ③求各方案的价值指数 • ④比较选择最佳设计方案
开展价值工程,改进产品式样、结构、品种、 质量、提高产品功能,可以延长产品市场寿命。
二、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与方法
价值工程的整个过程: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工作重点: ——在价值工程应用中:1对象选择是基础;
2)功能分析与评价是核心; 3)方案创新是关键&
三、价值工程对象选择和信息资料的收集

价值工程—价值工程原理

价值工程—价值工程原理

价值工程的特点 价值工程的特点:
(3)侧重于在 产品的研制与 设计开发阶段。
(4)将功能定量化, 将产品价值、功 能和成本统筹考 虑。
(5)价值工程是以 集体智慧开展的 有计划、有组织 的管理活动。
03
提升价值的途径
提高产品价值是价值工程的目标,是用户的需要,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从价 值的定义及表达式可以看出,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有以下5种。
价值工程的特点
价值工程的特点: (2)以使用者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以功能分析为核心。
➢ 功能分析是通过分析对象资料,正确表达分析对象的功能,明确功能特性要 求,从而弄清产品与部件各功能之间的关系,去掉不合理功能,使产品结构
更合理。提高产品价值有两条思路,从功能出发和从成本出发。从成本出发,
并不是成本管理中降低成本的含义,而是通过功能分析,通过方案代换,在 保证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成本的降低。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的核心。
02
价值,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必要功能。
寿命周期
研究开发
设计制造
投入使用
建设费用C1(生产成本) 使用费用C2(使用成本)
寿命周期费用C=C1+C2
寿命周期与寿命周期费用的关系图
➢ 寿命周期:价值工程一般以经济寿命来计算和确定对象的寿命周期。
价值工程的特点
➢ 生产成本随着产品功能 强度(建设成本)的提 高而不断增加,产品的 使用成本随着功能强度 (建设成本)的提高而 降低。由两类成本组成 的寿命周期成本存在一 个最低点,是成本与功 能的均衡点,是价值工 程的目标。
➢ 最低的寿命周 期成本m0点所 对应的功能水 平F0是从成本 考虑最为适宜 的功能水平。
VF C
价值工程的含义

价值工程VE、VA原理概述(PPT 44张)

价值工程VE、VA原理概述(PPT 44张)
第三步,求价值系数 零部件成本
总成本
价值系数 ( vi )=
由上表可知:应选框架、墙体、门窗作为研究对象。 这种方法的缺点:没有将费用与功能联系起来共同考虑, 容易忽视功能重要但成本不高的对象。
2.价值系数法: 第一步,用强制确定法(又称FD法或01评分法) 计算功能系数:
由5-10个专家按功能的重要程度两两比较,
重要者得1分, 不重要者得0分, 自己与自己比较不得分用“×”表示, 再累计,用公式计算: 零部件得分累计 总 分
1.ABC分析法(成本比重法) :
——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莱脱(Pareto)创造的,
现已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材料成本分析中。
将各零件按其成本大小进行排序,按以下原则分类: 零件种类 零件数量n(%) 零件成本C(%) 研究对象的选择
A B C
少10%-20% 其余 多70%-80%
高70%-80% 其余 低10%-20%
用户的需求
F 2.提高V的途径:根据公式 V= C
( 1) F , C ( 2) F , C ( 3) F , C V V V
(4) C , F
(5) F , C
V
V
3.VE/VA的特点:
1) 着眼于全寿命周期成本 2) 以提高价值为目标,反映了生产者和用户的共同利益 3) 以功能分析为核心 4) 是有组织的集体创造活动 5) 其应用一般在方案的研究设计阶段
4 1 1 4 0
3 2 1 3 1
4 3 0 2 1
4 2 2 2 0
38 24 9 26 33Biblioteka 8 2.4 0.9 2.6 0.3
0.38 0.24 0.09 0.26 0.03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0

价值工程讲义课件

价值工程讲义课件
(1)在功能定义的基础上,编制功能卡片 (2)区分基本功能与辅助功能 (3)排列主要功能系列 (4〕排列辅助功能系列 (5〕添加辅助功能系列 (6)建立功能系统图(功能系统图的模式见下图)
F11
F1
F12
F13
F21
F0
F2
F22
F23
F31
F3
F32
F33
F221 F222
功能系统图
整体功能 目的
▪ 不必要功能:多余功能、过剩功能等
❖ 按功能结构位置,分为上位功能和下位功能
▪ 上位功能是目的性功能 ▪ 下位功能是实现上位功能的手段性功能
(二)功能整理
❖ 1、功能整理:就是要明确功能的关系,确定必要 功能,剔除剩余功能。功能整理主要是功能分析 系统分析法。
❖ 2、功能分析系统分析法基本步骤:
产品功能(F) 价值(V)=
全寿命周期成本(C)
价值工程的目的是要从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去改 进和创新产品,使产品既要在技术上可靠实现, 又要在经济上所支付费用最小,达到两者的最佳 结合。
“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是价值工程的经济 指标,“可靠地实现所需功能”是价值工程中的 技术指标。
由公式可以看出,提高价值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
❖ 2、价值系数法
零部件成本 成本系数(Ci)= 总成本
价值系数 ( vi )=
功能系数( fi ) 成本系数( ci )
零部件得分累计
功能系数(Fi)=
总分
功能评价系数(功能系数)由功能分析得出
寻找待改进对象时,理想状态为“功能
与成本相互匹配”,因此选择与“1”距 离越远者开展VE。
V<1, 成本偏高,
❖ (二)VE对象的选择方法

价值工程VEVA原理概述PPT44张课件

价值工程VEVA原理概述PPT44张课件
4 2 2 2 0
38 24 9 26 3
3.8 2.4 0.9 2.6 0.3
0.38 0.24 0.09 0.26 0.03
总 计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0
10
1.00
如请10个评价人员进行评定,把10人的评价得分汇总,求出平均得分和功能评价系数,见下表:
即 C=C生+C使
C
Cmin
B
C= C 生+ C使
C生
C使
F
F0
不可取区域
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B点所对应的功能水平(F0) 是从成本方面考虑的最为适宜的功能水平
B点以左——功能低下,增加的成本转移到用户身上去 了 B点以右——功能提高,以适应追求功能而不惜花钱的 用户的需求
一、价值工程(VE/VA) 1.定义——以谋求最低的产品全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 实现使用者所需的必要功能,对产品的功能 成本进行有组织的系统分析的一种技术方法。
价值(V)=
产品功能(F)
全寿命周期成本(C)
全寿命周期成本(C) ——产品从设计制造到交付使用,直到报废为止 的全过程的生产费用和使用费用之和。
整体功能
目的
(上位功能)
(下位功能)
分功能1
分功能2
子功能1
子功能2
子功能3
子功能4
手段
目的
手段
末位功能1
末位功能2
手段
目的
并列关系
功 能 系 统 图
4. 功能评价 定量的分析过程,是功能分析的关键。 目的:找出低功能区域或 V<1 的部分,明确需要改进的具体对象。 1)功能成本法: 一方面,计算各功能的实际成本“CP”,具体操作如例图所示:

价值工程VE、VA原理概述PPT(共 44张)

价值工程VE、VA原理概述PPT(共 44张)

价值工程的整个过程: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工作重点: 选择对象与资料收集、功能成本分析、方案
创新设计与方案评价
三、对象选择和信息资料的收集:
(一)选择对象的原则:
1.优先考虑在企业生产经营上有迫切需要的对国计 民生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2.在改善价值上有较大潜力的产品或项目具体选择 研究对象
(二)选择方法:
1.ABC分析法(成本比重法) : ——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莱脱(Pareto)创造的, 现已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材料成本分析中。
将各零件按其成本大小进行排序,按以下原则分类:
零件种类 零件数量n(%)
A 少10%-20%
B
其余
C 多70%-80%
零件成本C(%)
高70%-80% 其余
低10%-20%
平均得分 功能评价系数 F=
平均得分总和
第二步,求成本系数 零部件成本
成本系数(ci)= 总成本 第三步,求价值系数
价值系数 ( vi )=
功能系数( fi ) 成本系数( ci )
最后按以下原则进行选择(3种情况):
F V=1
V>1
V<1 C
V<1,成本偏高,应作为分析对象 V>1,较理想,但若V很大可能存在质量隐患,则要
累计百分比(%)
34.73 54.1 69.71 83.17 92.68 97.51 100 —
由上表可知:应选框架、墙体、门窗作为研究对象。
这种方法的缺点:没有将费用与功能联系起来共同考虑, 容易忽视功能重要但成本不高的对象。
2.价值系数法:
第一步,用强制确定法(又称FD法或01评分法) 计算功能系数:
即 C=C生+C使

企业管理学—价值工程课件

企业管理学—价值工程课件

比重/成本
比重/成本
66.6% 100
比重/成本
比重/成本
33.4% 50
比重/成本
60% 150 40% 200
20% 50
C0
合计 1000
C01
300
C02
150
C03
250
C04
250
C05
50
3.计算价值系数:价值系数=功能重要性系数/成本系数
① V=l,说明价值高,功能与成本匹配合理,无需改进; ② V<1,说明成本过大,有改进的潜力,是重点改进对象; ③ V>1,说明功能分配偏高或成本分配过低,应当查明原因, 或者剔除多余功能,或者适当增加成本。
0.9132 95.85 98.29 99.10
累计成本比率%
120.00
99.92 100.00
0.8
79.59
88.45
100.00 80.00 60.00 40.00
0.7
0.5924
0.6 0.5 0.4 0.3 0.2 0.1 0
外框1 支撑2 横撑4 托架1 接片2 夹杆2 心轴1 弹簧2 A种铆钉2 B种铆钉2

功能整理:分析各功能间内在联系,将众多功能组成体系,给出功能体系
图,发现和删除多余功能,把握住功能改善区域,确定功能等级,从而确定价值 工程工作范围。
功能整理的方法和步骤:
1
分析产品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2
明确功能的上下位和并列之间的关系
3
排列功能系统图
序号 零件名称
1 2 绝缘体 灯头
功 能 定 义

改善期望值△C:
C C C
'
5.选择V低、△C大的功能或功能区域作为重点改进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