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
2019-2020年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浙教版课后练习第七十五篇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个部分
C、目前地震学家能借助地震仪准确预报各种地震
D、虽然地球上有很多水,但是淡水资源仍很贫乏
【答案】:
【解析】:
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答案】:
【解析】:
板块构造学说不能用来解释( )
A、火山地震的分布
B、高大山脉的形成
C、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D、洪涝灾害的发生
【答案】:
【解析】:
日本火山和地震较多的原因是日本位于——的碰撞处(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答案】:
【答案】:
【解析】:
目前能较好地解释火山、地震等地壳变动现象的学说是( )
A、大爆炸宇宙论
B、大陆漂移学说
C、海底扩张学说
D、板块构造学说
【答案】:
【解析】: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28.2°N,84.7°E)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此次地震的原因是(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答案】:
【解析】:
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板块是在海洋上慢慢移动的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个部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 同步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3.6 地球表面的板块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根据________和________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提出了________学说。
2.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________,那里热的________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
3.全球有________大板块组成。
这些板块漂浮在________上,相互不断发生________和________。
4.板块的碰撞形成了________,板块的张裂形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
二、选择题5.下列最符合“大陆漂移”的说法的是()A. 大陆像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不断漂来漂去B. 许多小块的大陆不断漂移、碰撞,变成一整块陆地C. 陆地本是一个整体,后来分离漂移形成各小块陆地D. 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6.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我国位于( )板块A. 亚欧板块B. 太平洋板块C. 印度洋板块D. 非洲板块7.下列有关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全球有五大板块B. 板块是地壳被构造带分割的较大的单元C. 板块漂移在软流层上运动D. 两个板块之间一定是海洋8.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地形是()A. 海沟B. 裂谷C. 山脉D. 弧岛9.板块相互张裂形成的地形是()A. 海沟、弧岛B. 裂谷、海洋C. 海岭、海岸山脉D. 巨大的褶皱山脉10.引起地壳变动最主要的原因是()A. 碰撞和张裂B. 弯曲和断层C. 火山D. 地震11.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山脉是()A. 喜马拉雅山脉B. 阿尔卑斯山脉C. 阿特拉斯山脉D. 安第斯山脉12.下列地区中,地壳比较稳定,不易发生火山和地震的是()A.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B. 板块内部C. 日本D. 印度尼西亚三、综合题13.读“世界板块构造分布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联系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浙教版科学作业本答案

浙教版科学作业本答案浙教版科学作业本答案第1节水在哪里1.(1)海洋水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2)海洋水地下水(3)冰川与永久积雪地下水(4)不正确。
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水储量很小。
2.C 3.水水4.(1)C (2)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污染会通过水循环转移到其他水体中。
5.(1)①降水②蒸发③水汽输送④植物蒸腾(2)水循环6.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在缺水环境中,某些生物能通过自动调节,适应缺水的环境。
第2节水的组成1.固液气凝华熔化液化2.右氧气淡蓝氢气氢和氧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3.0℃0℃0℃4.物理化学5.D 6.B 7.能,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第3节水的密度(一)1.(1)1.5 1.5 (2)2 2 (3)略(4)质量与体积的比值(5)正比2.一定不33同密度 3.体积为1米的铜的质量为8.9×10千克8.9 4.C 5.A 6.C 7.B8.C 9.(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个常数(2)1与4(或2与5,3与6) (3)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不同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二)1.小2.质量体积密度3.47434.B 5.C 6.C 7.汽油m124.6克30.82克/厘米8.(1)解:V130厘米3答:石油的密度是0.82×10千克/米(2)解:33mm2V20.82103千克/米32.46104千克V答:所装石油的质量是2.46×10千克39.V=9米×6米×3.5米=189米4mV1.29千克/米3189米3243.8千克答:教室里的空气的质量约为243.8千克。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第一章 科学入门1.3 科学观察 同步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1.3 科学观察同步练习一、基础题1.下列活动不属于观察的是()A. 用体温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B. 仔细地观察蜗牛的活动C. 一位学生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D. 用停表测量某同学跑100米的时间2.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A. 扩大观察范围B. 完成观察任务C. 得到观察结果D. 延长观察过程3.某同学的下列观察结果不确切的是()A. 绿色植物不一定生长在土壤中B. 将一根筷子倾斜地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玻璃茶杯中,从上往下看,筷子弯折了C. 澄清的水是白色的D. 食盐加入到水中会慢慢地消失4.下列有关观察或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B. 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C. 如所测数据与实际不符合,可修改所测数据D. 做实验时,必须明确实验目的,学会控制实验条件5.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间接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定性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定量观察的有________。
(填序号)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②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已退烧;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 ℃6.用肉眼观察图甲中标了箭头的线段AB和CD,长度更长的是________,用肉眼观察图乙中的线段AB、CD 和EF的长度是否相等:________。
然后用直尺量一量,检验自己的观察是否准确。
7.鸡蛋的形状是________。
鸡蛋的内部有一个空气囊,它位于鸡蛋________(填“稍大”或“稍小”)的一端。
将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的浮沉状况是________;然后在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搅拌使之溶解,鸡蛋会慢慢________。
二、中档题8.下列对于观察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用眼睛看就是观察B. 只有利用测量工具或观察仪器进行实验的过程才是观察C. 有数据结果的才是观察,没有数据结果的不叫观察D. 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对象的过程都是观察9.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A. 能用眼仔细观察B. 能用脑进行深入的思考C. 能用耳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D. 能带着问题仔细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10.观察一般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2019年七年级浙教科学上

1.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①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
西方下落;②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③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④观察日食现象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下列图中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A. B.C. D.3.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A. 东西方向B. 南北方向C. 西北一东南方向D. 东北一西南方向4.读下图,判断汽车行驶的方向()A. 往东B. 往北C. 往东北D. 往西北5.砂岩具有________结构()A. 粗颗粒状B. 块状C. 层状D. 细颗粒状6.自然界五种常见的岩石中,遇盐酸会冒气泡的是()①花岗岩②玄武岩③砂岩④石灰岩⑤大理岩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⑤7.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约1.4亿年前的早白垩纪。
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
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
这种“中华龙鸟”存在于()A. 玄武岩B. 砂岩或石灰岩C. 大理岩D. 花岗岩8.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结构和成分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是下列中的()A. 石灰岩、玄武岩B. 页岩、石灰岩C. 板岩、大理岩D. 花岗岩、页岩9.下列表述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A. 全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B. 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C. 各大板块漂浮在地核上D. 由于板块的张裂,东非大裂谷未来可能形成一个新的海洋10.下列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8千米B.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C. 赤道周长为4万米D. 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米11.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据此回答下面两题题.(1)图中所示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A. 地球由西向东自转B. 地球是个球体C. 地球绕太阳公转D. 海平面上升(2)首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航海家是()A. 哥伦布B. 伽利略C. 魏格纳D. 麦哲伦12.下列方法不能用来分析推断地球是球体的是()A. 从远处开来的船先见到桅杆,后见到船身B. 太阳东升西落C. 人造卫星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D. 月食时缺损部分边缘是圆弧形的13.下面四幅图中,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14.学院路的走向大致为()A. 东北﹣西南B. 南北C. 西北﹣东南D. 东西15.小明对小莉说:“我在你的东北方.”此刻,小莉在小明的()A. 东北方B. 西北方C. 东南方D. 西南方16.根据岩石成因可将岩石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下列有关岩浆岩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 有明显的气孔或柱状结构B. 有明显的砂粒或砾石C. 有明显的片状结构D. 有明显的层状特征或化石分布17.大理石(岩)被广泛应用于家庭装修,主要是由于()A. 大理石(岩)价格低廉,适合广大普通居民购买B. 大理石(岩)能较好地调节室内小气候,使室内冬暖夏凉C. 大理石(岩)坚固、美观、耐用D. 大理石(岩)能释放出对人体有益的稀有元素18.我们可以在余姚龙泉山的崖壁中,看到一条条含有螺蚌壳和鹅卵石的条带状岩层,这能说明()A. 螺蚌等生物原来是生活在山崖上的B. 地形是在变化的,海陆也会发生变迁C. 地形是稳定不变的D. 地形发生改变都是很剧烈的19.下列证据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A. 石灰岩溶洞B. 雅鲁藏布大峡谷C. 沧海桑田D. 悬崖峭壁上断裂的岩层20.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如图为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尼泊尔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国位于()A.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C.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D.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21.近年,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很多起强烈的地震,2008年5月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2009年4月意大利中部城市阿奎拉发生里氏6.3级地震,2010年1月海地发生了里氏7.3级地震,2010年4月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又发生了里氏7.1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这些地震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
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浙教版)2019

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浙教版)20192、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69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微米=10纳米(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直尺、米尺、卷尺、皮尺等)(3)理解刻度尺:①观察零刻度线是否有磨损②量程:测量的范围③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水准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4)刻度尺的准确使用方法:① 放准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倾斜造成读数偏大)②看准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③读准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
(一定要估读)④记准确:记录数值 = 准确值 + 估计值 + 单位(无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⑤ 零刻度线磨损的尺能够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
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
(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细的直径等。
(注意:页数和张数的区别)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能够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
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
长度=周长×圈数。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
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理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
(6)测量误差:①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②能够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因为估计不准确造成的误差。
初一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精选)

1.初一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P4页活动1、回顾历史——球体认知漫长,科学探讨艰辛数据运用——描述地球大小,感受量化比较。
2、72857142857个100000P6页活动1、纬线特点:(1)纬线(除了极点外),都是圆(2)纬线长度大小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纬线圈越来越小,直至极点缩为两个点。
(3)同一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所有的纬线圈都相互平行。
(5)纬线有无数条,赤道为0度,向南和向北度数越来越大,直至南北极点个90度。
2、赤道是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赤道是0度,是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P8页1、经线特点:(1)经线都是半圆。
(2)经线长度大小相等的。
(3)同一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4)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各位180度。
(5)经线有无数条,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均可组成一个经线圆圈,都可以把地球划分为两个半球。
2、用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穿过陆地少。
图1.11所示东西半球是按照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
第二节地球运动P12页活动1、感受与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自转正面看:自西向东;北极点看:逆时针旋转;南极点看:顺时针旋转2、我国古人很早就总结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反映出人们在顺应与遵循着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
现实中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都与地球自转现象息息相关。
3、图1.17说明,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此时的纽约已位于夜半球,而北京则位于晨线东边的昼半球。
2.初一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一)1.B2.C3.D4.(1)细胞液;液泡(2)保护;营养(3)输导(4)器官5.(1)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器官(2)表皮;真皮;皮下组织(3)真皮(4)真皮;神经(5)竖毛肌(6)汗腺6.B7.食道;小肠;大肠;小肠;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胰腺8.(1)表皮;保护(2)输导;叶脉(3)叶肉;营养(二)1.两极稍扁、赤道略鼓;6378千米2.140万;130万;33万;6000;1500万3.B4.C5.D6.C7.D8.B9.(1)太阳黑子;耀斑(2)A10.(1)下落高度(2)3;6;7(3)越浅(4)可能与月球表面的地质软硬有关。
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3)

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一、选择题1.B2.C3.A4.B5.C6.A7.B8.B9.C10.A二、判断题1.正确3.正确4.错误5.正确三、填空题1.光线2.聪明3.空气4.声音5.电6.能量7.导体8.绝缘体10.重力四、综合题题目一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性质互为引力和斥力的物理量。
力的测量单位是牛顿(N)。
力的三要素有: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力的作用点指的是力所作用的物体上的一个点,力可以使物体具有加速度。
力的方向指的是力的作用线。
力的大小指的是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
题目二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是电子在导体中流动产生的电荷传输。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电路中,如果电流的方向相同,那么它们的电流值相加;如果电流方向相反,那么它们的电流值相减。
题目三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大约是每秒30万千米。
光的传播是以直线传播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五、解答题1.请简述动能和势能的区别。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的关系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位置有关。
势能可以是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化学能等。
2.请简述声音的传播特点。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通过介质传播。
声音的传播方式可以是机械波、纵波,需要介质参与传播。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介质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
3.请简述磁铁的特性及用途。
磁铁是一种具有磁性的物质。
磁铁有两个极,一个是北极,一个是南极,相同极互相排斥,不同极互相吸引。
磁铁的用途广泛,可以用于制作磁铁、电动机、发电机等电磁设备。
磁铁还可以用于指南针、吸盘等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1节
1. 固态液态液态固态
2. 晶体非晶体一定保持不变没有一定持续上升吸收热
量 3. 熔点0℃ 不同熔点 4. ( 1 )钨( 2 )铜、铁、钨( 3 )水银 5. 晶体80℃ 20 固固液共存 6. B 7. C 8. D 9.
C 10. C 11. ( 1 )冰 52 ( 2 )吸收热量( 3 )
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蜡在熔化时温度持续上升
2节
(一) 1. 液态气态汽化气态液态 2. 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空气流动越快 3. 热量降低 4. 升高水的表面积蒸发 5. 蒸发6. C 7. C 8. A 9. C 10. C
11. C 12. 蒸发热量打针时擦酒精感到凉,是酒精蒸发致冷
(二) 1. 升高保持不变停止吸 100 2. 降低压缩压缩体积 3. 镜片周围的水蒸气
液化 4. D 5. B 6. A 7. ( 1 )温度变化( 2 ) N M ( 3 )85 乙 8. 塑料袋膨胀起
来塑料袋又瘪下去酒精汽化,使其体积增大把塑料袋胀大起来,从热水中取出后,酒精冷却液化,体
积减小,塑料袋又瘪下去。
9. ( 1 ) 96 ( 2 )略 10. 由于水沸腾的温度保持100℃ 不变,而此温
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不会燃烧。
3节
1. 固气气固吸收放出
2. 升华钨蒸气凝华固态钨
3. 固升
华 4. B 5. D
6. B
7. D
8. C
9. D 10. 蒸发吸收液化凝华吸 11. 升华凝华
熔化
! $ " ./012
1. 微粒空隙
2. 无规则的运动热运动
3. 运动剧烈(快)液体
离开液体更剧烈
4.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5. 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空隙
6. B
7.
D 8. B 9. D
10. D 11. A 12. 运动升高 13. 提示:取 2 只相同的烧杯,分别
装入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
用注射器同时分别在 2 杯水的底部注入相同多的红墨水,看哪一杯
中的水先变红
4节
1. 不同不同
2. 温度温度有限
3. 二氧化碳能
4. C
5. D
6. D
7. B
8. C 9. B 10. 略 11. 机油容易溶解在汽油中,而不容易溶解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