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科学三上作业本参考答案

[最新]小学科学三上作业本参考答案
[最新]小学科学三上作业本参考答案

[最新]小学科学三上作业本答案(供参考)

植物单元 1、我看到了什么

活动记录:

树皮光滑、灰褐色、树杆有大可乐瓶那么粗、叶子大大的上面绿油油的背面暗红色等等 课堂练习:

称重的方法不打勾,其他都可以打勾。

2、校园的树木

活动记录(略)

判断题 1、ⅹ 2、√ 3、√ 4、ⅹ

3、大树和小草

活动记录: 1.(简图略),狗尾草的特点:茎细长、柔软,在地上有点躺倒的,叶子长长的有15——20厘米,宽只有1—2厘米,顶点有一个毛茸茸的象狗尾巴一样的果实,果实长3—7厘米,根细细的,轻轻一拔都断在地中。狗尾草最高有1米左右。根像胡须 2.(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B 2、B 3、C

4、观察水生植物

活动记录:

1.用简图画一种水生植物(略)

2.以水葫芦和金鱼藻举例

大树 高大 茎很硬 叶片宽阔 寿命长 小草 矮小 茎软 叶子细长居多 寿命短 …… 有生命 有根、茎、叶 会开花、有种子 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 会长大…… 水葫芦 浮在水面 叶柄膨大 会开花 叶片较大 金鱼藻 长在水底 叶片细小 没看到开花 …… 生长在水里 有根、茎、叶 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 会长大……

选择题1、C 2、B 3、A

5植物的叶

活动记录:

1统计(略)

图略

叶芽嫩叶老叶枯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记录(略)

1多项选择题(1)ABCF (2)ABCDF

2狗尾草叶片会慢慢枯黄,直至死亡。

7、植物有哪些同特点

活动记录:

1陆生植物:樟树、凤仙花、茶花、菊花、桂花、梧桐树等

水生植物:水葫芦、金鱼藻、浮萍、水花生、茭白等

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都会生长,都会有后代…

2种子→发芽→幼苗→生长→花蕾→开花→结果→枯死

单元练习

1选择题。(1)ⅹ(2)ⅹ(3)√(4)ⅹ(5)ⅹ(6)√

2选择题。(1)C (2)E 3、B

3(略)

4简答题

(1)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相同的生长需要是:水、阳光、空气、相适应的生存环境。

(2)本单元的观察植物的方法有:运用感管观察,看、摸、闻,运用工具观察,比较等。

《动物》单元

1寻访小动物

课堂练习:

2.判断题。

(1)√(2)×(3)√(4)×

2 蜗牛(一)

活动记录:

1.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柔软,触角会伸缩,长触角的顶端长着眼睛,爬行缓慢,轻轻触碰身体会缩进去……

2.例:10月1 日早上我发现蜗牛都缩在壳里,还以为死了,后来我用菜叶喂蜗牛,慢慢地,蜗牛就都钻出了头,来吃菜叶了。我还发现饲养盒内有很多黑色的像线一条条的东西,有很多,这是蜗牛的粪便。打开饲养盒的时候,有一股很难闻的气味。

……

说明:根据自己饲养的实际情况填写。

课堂练习:

选择题。(1)B(2)A(3)C

3蜗牛(二)

活动记录:

蜗牛所吃的食物:白菜叶、青瓜、莴苣叶、胡萝卜、面包……

蜗牛不吃的食物:猪肉、鸡肉、葱、姜、大蒜、辣椒……

课堂练习:

填空题:

(1)陆生贝壳类软体动物(2)齿舌(3)阴暗、潮湿、疏松(4)气孔

4蚯蚓

活动记录: 1、

略 2、

课堂练习 2.判断题。

(1)× 此题可以改为:蚯蚓和蜗牛都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 (2)× (3)×

5 蚂蚁

活动记录: 1、图略

2、头、胸、腹、六、胸部

3、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 (1) √ (2)√(3) ×(4)×(5) √

6 金鱼

活动记录: 1. 略。 2.略 3.

选择题 (1) A (2)B (3) B

7 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

活动记录:

课堂练习:

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单元练习

1、填空题。(1)体节(环节) (2)腹足、腮 (3)胸、腹、六、胸部

2、判断题 (1) √ (2)√(3) ×(4)×(5) √

3、选择题 (1) B (2)C (3)C (4

) C (5) C 4、连线,找到各种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金鱼 蚯蚓 蚂蚁 蜗牛

5、在下图中填写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特点。

我们周围的材料

1、我们周围的材料

活动记录

统计结果,塑料、金属使用非常广泛。

2.木材的特性:容易吸水、容易加工、能浮在水面上、表面有纹路等选择题。(1)C (2) F

2哪种材料硬

1

2填图。

铁的特性:很硬、很重、能导电、传热、能变形。

3常见的金属:铁、铜、铝、金、银、锌等;常见的金属制品:菜刀、铁丝、硬币、钢管、铁钉、铜钥匙、金戒指等。 资料阅读:(1)B (2)A

3比较韧性

活动记录

1塑料、钢条。韧性排序:塑料、木条、钢条。

2塑料的特性:容易做成各种形状、透明、不透水、防止触电、很软等 课堂练习:

导线的外表皮 一次性手套 炒菜用的锅子 毛巾

电视机的外壳 矿泉水瓶子 杯子 雨衣

(注:有的杯子也是塑料制成的,所以也可以用线连接)

4它们吸水吗

活动记录

1. 白纸的特点:白色、能弯折、能写字画画、薄、容易撕破、能吸水等。

2. 纸巾浸泡搅拌后的特点:变成纸浆、很细、容易粘住、容易沉在水中等。 课堂练习答案

1.纸、木材、塑料、金属 2.选择题

(1)A (2) B (3)C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活动记录: 1.略

2.木材的特性:容易吸水、容易加工、能浮在水面上、表面有纹路、会腐烂、小刀能削等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5)× 2选择题(1)B (2)B (3)B

6砖瓦和陶器、瓷器

课堂练习:(1)×(2)(3)(4)×

阅读资料:(1)B (2)A (3)C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单元练习

单元练习 1.判断题

(1)√ (2)√ (3)Х (4)√ (5)√ (6)√ (7)√ (8)√ 2.选择题

(1)B (2)A (3)B ;A ;C ;D (4)B 、C 、D ;A 、E 、F (5)C (6)D 3.

门锁

塑料 书桌 金属 汽水瓶 木材 书本 纸张 菜刀 砧板

5.用刻划的方法比较它们的硬度; 通过弯折比较它们的柔韧性; 比较它们的吸水性;

比较它们的轻重(沉浮性) ……

水和空气单元

1水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1)B (2)C (3)A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活动记录:

水 无色 无气味 流动快 粘性小

食用油 黄色 有气味 流动慢 粘性足……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

2.选择题。(1)A (2)A (3)D (4)B (5)A

3谁流得更快一些

活动记录:

2、 课堂练习

选择题。(1)A (2)B (3)A (4)BC (5)D (6)D

4比较水的多少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4)√(5)√

2.使用量筒时要注意:把量筒放平稳;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的凹面相平;以凹面所对的刻度作为液体的体积数。

3.10毫升,13毫升,4毫升

5我们周围的空气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1.判断题。(1)√(2)√(3)× (4)√(5)×

2.选择题。(1)CD (2)A D

会流动 透明

无固定形状 是液体

液体 能流动 没有固定形状 固体 不会流动 有形状 ……

看得见 摸得着 有重量 占据空间

6空气占据空间吗

活动记录:

课堂练习:

1.选择题。(1)C (2)C (3)A

2.看图答题。(1)水会从A 管中流出来。(2)水中出现泡泡。

3.先把瓶子中装满水,然后到达操场上把水倒掉,然后在空瓶子上盖上盖子,回到教室。

7空气有重量吗

课堂练习: 1.选择题。(1)A (2)A (3)B 2.阅读故事,回答问题。

(1)商人渴望能弄到一点飞行员留下的纪念品。

(2)饭店老板愣住了,他从来没想过空气也可以卖钱。他心想,这个商人一定是发疯了。饭店老板想,空气太轻了,这有多少呢?旁边看热闹的人对饭店老板说:“你上当了。空气连一点重量也没有。你把全屋子里的空气都给了他,也得不到一个子儿的。” (3)1立方米的空气重量是1.293千克。

单元练习

单元练习 1.判断题

(1)√ (2)√ (3)Х (4)Х (5)Х (6)√ (7)√ (8)√(9)√ (10)Х

从高到低流动 有一定的形状 看得见

空气

四面八方流 动

无固定形状 看不见……

无色 无气味 透明

无固定形状 会流动

2.选择题

(1)C (2)A (3)B (4)C (5)B (6)A (7)B (8)C (9)B (10)C 3.

乙丙

4.书本牛奶木块橡皮饮用水

空气石头树叶铅笔

5.

(1)推测:胶水比水流得慢。

验证方法:取一块长方形玻璃板,平放在桌面上,在玻璃板上平行的两处分别滴上同样大小的水滴和胶水,然后将玻璃板慢慢竖起至垂直(注意使水滴和胶水处在相同的水平高度),观察比较水和胶水顺着玻璃往下流动的速度。

(2)要在同样光滑程度的平面上比较;

要从同样高度往下流;

要使水滴和胶水滴的大小相同

……

综合练习

1.选择题。(1)B(2)A(3)C(4)B(5)A(6)C(7)B(8)C(9)A(10)C(11)A

2.画图(略)

3.(2)√(4)√(5)√

4.填图。

(1)材料的特性:软硬、传热性、沉浮、韧性、吸水性、防水性、延展性、轻重、导电性等。

5.简答:

(1)杯中纸团或手帕不湿,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2)从这些数据可以反映3号材料的韧性较好,2号其次,1号最差。

小学科学三上《作业本》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三上《作业本》参考答案 植物单元 1.我看到了什么 1.看、摸、量、闻等方法,也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表示。 2.树皮光滑、灰褐色、树杆有大可乐瓶那么粗、叶子大大的上面绿油油的背面暗红色、等等 2.校园的树木 1.(略) 2.判断题 1、√ 2、√ 3、√ 4、√ 3.大树和小草 1.(简图略),狗尾草的特点:茎细长、柔软,在地上有点躺倒的,叶子长长的有15——20厘米,宽只有1—2厘米,顶点有一个毛茸茸的象狗尾巴一样的果实,果实长3—7厘米,根细细的,轻轻一拔都断在地中。狗尾草最高有1米左右。根像胡须 2.选择题1、B 2、B 3、C 4.观察水生植物 1选择题1、C 2、B 3、A 2.多项选择题:ABD 3.用简图画一种水生植物(略) 5.植物的叶 1统计(略) 2填图 叶柄 叶片 叶脉 3相同点:形状一样、叶脉差不多、叶缘一样 不同点:新鲜程度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软硬不一样、老嫩不一样、大小不一样 4填图

叶芽嫩叶老叶枯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1多项选择题(1)ABCF (2)ABCDF 2狗尾草叶片会慢慢枯黄,直至死亡。 7.植物有哪些同特点 1陆生植物:樟树、凤仙花、茶花、菊花、桂花、梧桐树等 水生植物:水葫芦、金鱼藻、浮萍、水花生、茭白等 2种子→发芽→幼苗→生长→花蕾→开花→结果→枯死 单元练习 1选择题。(1)ⅹ(2)ⅹ(3)√(4)ⅹ(5)ⅹ(6)√ 2选择题。(1)C (2)E 3、B 3(略) 4简答题 (1)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相同的生长需要是:水、阳光、空气、相适应的生存环境。 (2)本单元的观察植物的方法有:运用感管观察,看、摸、闻,运用工具观察,比较等。 《动物》单元 1.寻访小动物 1.观察记录。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 (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 XXXXX: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 XXXXX: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 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最新]小学科学三上作业本参考答案

[最新]小学科学三上作业本答案(供参考) 植物单元 1、我看到了什么 活动记录: 树皮光滑、灰褐色、树杆有大可乐瓶那么粗、叶子大大的上面绿油油的背面暗红色等等 课堂练习: 称重的方法不打勾,其他都可以打勾。 2、校园的树木 活动记录(略) 判断题 1、ⅹ 2、√ 3、√ 4、ⅹ 3、大树和小草 活动记录: 1.(简图略),狗尾草的特点:茎细长、柔软,在地上有点躺倒的,叶子长长的有15——20厘米,宽只有1—2厘米,顶点有一个毛茸茸的象狗尾巴一样的果实,果实长3—7厘米,根细细的,轻轻一拔都断在地中。狗尾草最高有1米左右。根像胡须 2.(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B 2、B 3、C 4、观察水生植物 活动记录: 1.用简图画一种水生植物(略) 2.以水葫芦和金鱼藻举例 大树 高大 茎很硬 叶片宽阔 寿命长 小草 矮小 茎软 叶子细长居多 寿命短 …… 有生命 有根、茎、叶 会开花、有种子 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 会长大…… 水葫芦 浮在水面 叶柄膨大 会开花 叶片较大 金鱼藻 长在水底 叶片细小 没看到开花 …… 生长在水里 有根、茎、叶 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 会长大……

选择题1、C 2、B 3、A 5植物的叶 活动记录: 1统计(略) 图略 叶芽嫩叶老叶枯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记录(略) 1多项选择题(1)ABCF (2)ABCDF 2狗尾草叶片会慢慢枯黄,直至死亡。 7、植物有哪些同特点 活动记录: 1陆生植物:樟树、凤仙花、茶花、菊花、桂花、梧桐树等 水生植物:水葫芦、金鱼藻、浮萍、水花生、茭白等 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都会生长,都会有后代… 2种子→发芽→幼苗→生长→花蕾→开花→结果→枯死 单元练习 1选择题。(1)ⅹ(2)ⅹ(3)√(4)ⅹ(5)ⅹ(6)√ 2选择题。(1)C (2)E 3、B 3(略) 4简答题 (1)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相同的生长需要是:水、阳光、空气、相适应的生存环境。 (2)本单元的观察植物的方法有:运用感管观察,看、摸、闻,运用工具观察,比较等。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4、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5、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六只(足)都长在胸上。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10、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2、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3、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套)

1 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些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动物和植物,谁能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研究动植物 我们想知道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 分组讨论: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自己带的动植物。观察时注意要采用的方法。不要损伤它们,还要注意安全。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 小组活动,学生汇报。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动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二:给动植物分类 1、谈话: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植物,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动植物分一分类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分半多。 2、学生分类活动。(根据用途分类;生长环境分类;生活习性分类;身体颜色…… 3、分类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师总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分类动物可以按“天上、陆地、水中”,也可以按“两条腿、四条腿”,还可以按”哺乳,……“等,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分类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4、提出问题 关于动物、植物你们有什么问题?(生提问) 5、自由活动。 三、课堂评价 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表现如何?对自己满意吗? 四、拓展活动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并想一想是怎样分类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分层探究活动手册》答案

三上分层探究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植物单元 1.我看到了什么 活动一:观察照片上的大树,我看到了:绿色茂密的树叶,褐色粗粗的树干等。 活动二:回忆看到过的大树,我看到过:树上有果实、树干上有树瘤、藤蔓、苔藓;有小动物在爬,树枝上有鸟巢、小鸟,树下还有小草小花等。 活动三: 拓展提升:略 日积月累: 1.除了D称重的方法不打勾,其他都可以打勾。 2.B 2.校园的树木 活动一:顺序可以是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方法有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叶的气味、看是否有果实、拓印树皮、捡果实和树叶等。 活动二:写一写:树叶很茂盛,树干很粗大,叶子绿色是椭圆形的,树上有鸟窝等。 画一画,贴一贴:略 活动三:

写一写:校园里的树木,我认识的有:樟树、栾树、桂花树、桃树、柳树等 画一画、找一找:略 3.大树和小草 活动一:组内说一说,你知道的小草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等有理即可) 活动二:(简图略),狗尾草的特点:茎细长、柔软,在地上有点躺倒的,叶子长长的有15—20厘米,宽只有1—2厘米,顶点有一个毛茸茸的象狗尾巴一样的果实,果实长3—7厘米,根细细的,轻轻一拔都断在地中。狗尾草最高有1米左右,根像胡须,细细长长的。 活动三: 拓展提升:1.我认识的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车前草、荷花、蒲公英等。 2.认识草本植物各方面的作用。 日积月累: 我会选择:1.B A 2.木本植物:B 、D 草本植物:A 、C 4.水生植物 活动一:水葫芦画简图略,特点:叶片绿色较大,浮在水面上,叶柄膨大,会开花等。 活动二:以水葫芦和金鱼藻为例: 拓展提升: 大树 高大 茎很硬 叶片宽阔 寿命长 …… 小草 矮小 茎软 叶子细长居多 寿命短 …… 有生命 有根、茎、叶 会开花、有种子 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 会长大…… 水葫芦 浮在水面 叶柄膨大 会开花 叶片较大 …… 金鱼藻 长在水底 叶片细小 没看到开花 …… 生长在水里有根、茎、叶 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 会长大…… 水生植物 生长在水中 陆生植物 生长在陆地 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需要水分、阳光 和空气 有根、茎、叶 会繁殖后代……

完整版四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水能溶解一些物 质》活动记录:课堂 练习: 1.CADA 2.玻璃棒、 铁架台、漏斗、烧 杯。3.阅读:BB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录: 活动记 四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天气》单元 《我们关心天气》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I.VxWo 2.穿雨鞋、带雨伞、不能晒衣服、小河流水急、凉、潮湿。 《天气日历》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CBB ;2.VXV;3.略。 《温度与气温》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V X W X 《风向和风速》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W 2.选择题。BAAC 《降水量的测量》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V XX V 2.选择题。CBCC 《云的观测》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X W X 2.选择题。CCA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V X V X V 《单元练习》I.W V X V X V X V X 2.BCBAA3.多云、略、小雪、略、大风4. 雨天、有雾、寒冷、层云、西风、大风。 5.(1)9、4、3、2、0、0(2)24、15、78、10、127 《溶解》单元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活动记录: 2.(1)我发现注射器里内壁有小气泡;(2)我 发 现注射器里的液体冒出的许多气泡;(3)我 发现注射器的空气消失一部分 《溶解的快与慢》活动记录:1.搅拌-快;不搅拌-慢;冷水-慢;热水-快;搅拌、 热水课堂练习:xVx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活动记录: CBCCA 《液体之间 的溶解现象》 活动记录: 课堂练习: 1.CACC 2.阅 读:W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活动记录:再加一些水;因为水能溶解食盐。食盐 《单元练习》1.BCCCBBB2.WxWxx 3.能溶解于水的物品:食盐、白糖、 肥皂、高锰酸钾、酒精、蜂蜜、洗手液、洗发水;不能溶解于水的物品:石头、 面粉、塑料、菜油、水银、胶水。4从上到下:外焰、内焰、焰心、灯芯、酒精。 《声音》单元 课堂练 习:BA 《听听声音》活动记录: 1.略 2. 会分离出来;因为食盐溶解需要水,水少 了, 食盐就多出来了。 3. 课堂练习:CACC 。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 都有胚根和胚芽。 3、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4、播种凤仙花的步骤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播种过程:1、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2、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3、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浇透。 5、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巾,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中。 6、播下种子后你们做了什么?答;管理、观察、记录。 7、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9、植物根的作用:1、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2、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11、植物怎样自己制造养料?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养料,并释放氧气。 反应式: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12、在制造养料的同时,它释放出动物和人呼吸所需的氧气。 1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4、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萼片、花辨、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5、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熱这几个阶段。 16、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凤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叶缘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热时果皮能裂开,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多个果实,每个果实一般有十七八粒种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试卷检测答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能力素养 自主检测答案 第一二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我们怎么知道》 一、查漏补缺 1、过程,身边 2、感觉器官,准确 3、眼睛 4、一定, 结果5、温度,温度计6、摄氏温度计,摄氏度,° C 7、不同物体8、时间,室温,先快后慢,慢 9、量筒,量筒,毫升,mL,凹面10、上轻下重, 底面半球形,解暗箱 二、1、①电话②酒瓶③吊车 2、①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②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③等温度计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④读书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液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3、①用筷子搅拌②用扇子扇③两个杯子互倒 4、不对,因为200毫升的量筒一次最多只能测量200毫升的水,大约600毫升的水至少需要测量3次。 5、商店里把生活用品放在一类,把学习用品放在一类,运动用品放在一类,这样做是为了很快的找到所需用品。 三、1、②2、三十七摄氏度,37°C;十五摄氏度,15°C,零下四摄氏度,-4°C;四十一摄氏度,41°C;零摄氏度,0°C,零下十摄氏度,-10°C 3、摇晃冒气泡的是雪碧,用鼻子闻出酸味的是白醋,用舌头尝出甜的是白糖水,咸的是盐水,

无味的是白开水 四、略 第三单元《水的科学》 一、1、浮力,浮力,向上;2、形状;3、水的浮力;4、表面张力,圆球,凸的;5、固,液,气;6、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7、向上托起;8、表面张力;9、毛细现象;10、液体,固体 二、1、②③④,①⑤;2、①;3、③;4、②;5、① 三、×××√×,√√√××,×√× 四、1、费力,水中的物体收到向上托起的力;2、短,也受到水的浮力 五1、救生圈,轮船,潜水艇;2、把橡皮泥捏成船形;3、水的表面张力4、水的表面张力; 5、我的猜想: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方案:①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提起,用尺子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②再把其放入水中,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③比较两次橡皮筋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期中测试 一、1、过程;2、表面张力;3、眼睛,耳朵,鼻子,舌头; 4、眼睛; 5、一定,结果; 6、冷热程度,温度计,摄氏温度计,摄氏度,°C; 7、先快后慢,慢; 8、量筒,量筒。毫

三年级上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三上作业本参考答案 植物单元 1、我看到了什么 活动记录: 树皮光滑、灰褐色、树杆有大可乐瓶那么粗、叶子大大的上面绿油油的背面暗红色等等 课堂练习: 称重的方法不打勾,其他都可以打勾。 2、校园的树木 活动记录(略) 判断题 1、ⅹ 2、√ 3、√ 4、ⅹ 3、大树和小草 活动记录: 1.(简图略),狗尾草的特点:茎细长、柔软,在地上有点躺倒的,叶子长长的有15——20厘米,宽只有1—2厘米,顶点有一个毛茸茸的象狗尾巴一样的果实,果实长3—7厘米,根细细的,轻轻一拔都断在地中。狗尾草最高有1米左右。根像胡须 2.(略) 课堂练习 选择题1、B 2、B 3、C 4、观察水生植物 活动记录: 1.用简图画一种水生植物(略) 2.以水葫芦和金鱼藻举例 大树 高大 茎很硬 叶片宽阔 寿命长 小草 矮小 茎软 叶子细长居多 寿命短 …… 有生命 有根、茎、叶 会开花、有种子 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 会长大…… 水葫芦 浮在水面 叶柄膨大 会开花 叶片较大 金鱼藻 长在水底 叶片细小 没看到开花 …… 生长在水里 有根、茎、叶 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 会长大……

选择题1、C 2、B 3、A 5植物的叶 活动记录: 1统计(略) 图略 叶芽嫩叶老叶枯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记录(略) 1多项选择题(1)ABCF (2)ABCDF 2狗尾草叶片会慢慢枯黄,直至死亡。 7、植物有哪些同特点 活动记录: 1陆生植物:樟树、凤仙花、茶花、菊花、桂花、梧桐树等 水生植物:水葫芦、金鱼藻、浮萍、水花生、茭白等 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都会生长,都会有后代… 2种子→发芽→幼苗→(生长)→花蕾→开花→结果→枯死 单元练习 1选择题。(1)ⅹ(2)ⅹ(3)√(4)ⅹ(5)ⅹ(6)√ 2选择题。(1)C (2)E 3、B 3(略) 4简答题 (1)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相同的生长需要是:水、阳光、空气、相适应的生存环境。 (2)本单元的观察植物的方法有:运用感官观察,看、摸、闻,运用工具观察,比较等。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 3、蜗牛(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我们周围的材料 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2、谁更硬一些 3、比较柔韧性 4、它们吸水吗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砖和陶瓷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水和空气 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谁流得更快一些 4、比较水的多少 5、我们周围的空气 6、空气占据空间吗 7、空气有重量吗

三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 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内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科学第一单元植物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1 玩具里的科学 课时1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些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动物和植物,谁能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研究动植物 我们想知道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 分组讨论: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自己带的动植物。观察时注意要采用的方法。不要损伤它们,还要注意安全。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 小组活动,学生汇报。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动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二:给动植物分类 1、谈话: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植物,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动植物分一分类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分半多。 2、学生分类活动。(根据用途分类;生长环境分类;生活习性分类;身体颜色…… 3、分类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师总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分类动物可以按“天上、陆地、水中”,也可以按“两条腿、四条腿”,还可以按”哺乳,……“等,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分类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4、提出问题 关于动物、植物你们有什么问题?(生提问) 5、自由活动。

2020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及答案

2020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目标测试题 一、我会填空: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各不相同。 3、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4、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5、植物的养料是由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6、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7、凤仙花的身体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8、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和(温度)等。 9、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10、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二、我会选择: 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 D )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A.根 B.茎 C.叶 D.种子 2、我们种下的种子最先长出来的是( A )。 A.根 B.茎 C.叶 3、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是植物的( A )。 A.根 B.茎 C.叶 4、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的是植物的( C )。 A.根 B.茎 C.叶 三、我会判断: 1、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2、植物都是用根来繁殖后代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

4、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茎。(×) 5、植物的茎能从上向下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6、植物的茎能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四、能力题: 1、小朋友们,你们在种植凤仙花时,一定都做好了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吧,请简要写下来。 答:播种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2)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3)准备播种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在种植凤仙花的中。你学到了哪些播种方法呢? (答案参照课本第4页“播种方法”。) 3、在做研究的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时,你观察到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吗?说明了什么? 答: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说明了植物的根能够吸收试管中的水分,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4、用画图和文字将你观察到的凤仙花生长中的一些过程记录下来。 ⑴生长了四周的凤仙花是什么样子的?请将它们的样子画下来。 ⑵请描述一下生长了四周的凤仙花茎的颜色。(红色) ⑶生长了四周的凤仙花的叶子在植株上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交叉分布) 五、我会填图: 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略)

冀教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科学三年级上册应知应会 第一单元《观察与测量》应知应会 1、测量长度 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2.用直尺测量笔的长度,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线与笔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3.测量身高多采用全自动身高测量仪。 4.在身边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可以用“拃”“步”等身体上的尺子来估测物体的长度和距离的远近。 5.体育老师用轮式测距仪测量跑道的长度,建筑工人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房屋的长度。 2、测量体积 1.粗细相同、高度不同的两个杯子,高的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 2.高度相同、粗细不同的两个杯子,粗的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 3.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称作物体的体积。 4.量筒是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壁上标有刻度和单位。 5.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待液面稳定后,平视液面,读数并记录结果。 6.固体体积的单位为立方厘米、立方米等,1毫升=1立方厘米。 3、测量质量 1.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2.托盘天平由指针、左托盘、右托盘、平衡螺母、游码、底座、砝码和镊子组成。 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游码移至“0”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3)将待测物体放于左托盘,用镊子向右托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4)记录称量结果。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加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5)测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盒中,并把游码移回“0”处。 4、测量温度 1.用手感觉水的冷与热时,先用手背触摸杯壁,感觉水的冷热,避免烫伤。 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3.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科学三年级上答案(最全版本)

第一单元 第一课科学是… 2、一位可以发明很多很多关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家。 第二课做一名小科学家 地球有吸引力。降低重心,保持平衡。 单元测试 一、1、好奇心2、暂时记忆能力3、琴纳 二、√√×√三、答:居里夫人、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诺贝尔。 四、答: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实验证明、试验成功获得结论 五、答:我查过蚂蚁搬粮食、我拆过玩具六、答:我想做航天探索方面的研究。我想做海洋探索方面的研究。 我想做军事探索方面的研究。 我想做环境探索方面的研究。 我想做气候探索方面的研究。 第二单元第一课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日期:9.24 1

2、 第二课校园里的植物 2

我认为,植物的共同特征是:有茎、叶、种子、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能长大、要呼吸、能进行光合作用。第三课校园里的小动物 我观察的小动物:蝴蝶 我认为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能够繁殖、生长、呼吸、吃东西、运动等。 3

第四课动物植物和人 1、兔子、萝卜 兔子会长大,萝卜 运动需要水不会运动 吃土壤 呼吸…… …… 4

2、 3、 单元测试 1、珍古德 2、能长大、会死亡、需要营养、会繁殖 3、 5

三、1、动物:牛、兔子、鸡、鸭、鱼。 植物:小草、花、松树、柳树、杨树。 2、需要水、阳光、会繁殖。 3、天上飞:家鸽、鸟、蜻蜓。 地上跑:斑马、螳螂、象、熊猫。 水里游:蛇、乌龟、鱼、青蛙。 第三单元第一课生命离不开水 1、写一首赞美水的小诗。 2、小草喝水实验 原水面高度 10 厘米 水面下降说明:水分被小草吸收了,说明生命需要水。 第二课观察水 我观察到的水的特点 6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 业本答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 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活动记录 1.略 2. 判断题:(1)v (2)v (3)v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活动记录 1. 凤仙花的生长发育记录表(表中日期仅供参考,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而定) 7 天,47天,9天,15天, 35天,110天. 2. 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V (2)X ( 3)X ( 4)V ( 5)V 资料阅读 选择题(1) A (2) B (3 ) B (4) C 3、我们先看到了根 活动记录 通过观察种下的种子,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我们还发现,根生长的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课堂练习 判断题(1)x ( 2)V (3)X (4)V (5)V (6)V (7)V (8)X (9)V 4、种子变成了幼苗 活动记录 1 ?整理前三周里凤仙花苗的生长变化情况。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1)阳光、空气。(2)叶。(3)太阳。(4)水分,养料。 2.判断题(1)V ( 2)X (3)V (4)V (5)V 3?简答题 因为小老鼠吐出的二氧化碳和叶子从根部吸收的水分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制造氧气和养料,这就是光合作用。其中氧气给小老鼠呼吸,所以,小老鼠不会被马上憋死。 5、茎越长越高 活动记录:(仅供参考) 观察凤仙花茎的高度变化统计图,我们发现:凤仙花在前三周茎生长速度很慢,第四周至第七周茎的生长速度很快,第七周以后茎的生长速度逐渐开始减慢。 课堂练习 1 ?选择题(1) A (2) B 2.判断题(1)V (2)V (3)V (4)V (5)X 6、开花了,结果了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⑴V (2) V(3)V (4)X (5)V (6) V 7、我们的大丰收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

5、棉花、塑料和钢材都是天然材料。() 10、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6、蜗牛壳很硬,是不能长大的。() 11、砖和陶瓷都不容易吸水。() 7、用过的纸不能再用,应丢弃它们。() 12、5毫升水相当于大雪碧瓶一瓶。() 8、我在晴天中午的大树下我找到了很多蜗牛。() 13、金鱼在水中用肺呼吸。() 9、比较水的多少,只有用量筒量这一种方法。() 14、一瓶矿泉水大约有50毫升。() 三、选择题。 1、狗尾草和小猫都属于(),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A 植物B生物 C动物 2、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的影响。 A 透明度 B黏度 C轻重 3、锅一般用金属制作,但锅把却是用木头或塑料制成,这是因为木头或塑料()。 A易传热 B不易传热 C不易导电 4、下面材料中吸水性最强的是( A),承受拉伸性能最强的是() A宣纸 B作业本上的纸 C牛皮纸 5、下列关于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会流动 B都是透明的 C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6、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 A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就推不动了 7、用铁锅炒菜是利用了金属()的性质。

A.能导电 B.容易传热 C.有光泽 D.有延展性 8、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是( )。A.天平B.温度 计C.量筒 9、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占空气体积最多的是()。A二氧化碳B氧气 C氮气 10、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是利用了空气()的性质。 A占据空间 B可以流动 C能被压缩 11、下列哪种不是我们描述树叶时用的方法( )。 A画图 B 拓印 C搜集实物标本 D用放大镜 12、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A 导电性 B有光泽 C延展性 13、鲫鱼的鳃不断张合,是它在()。 A喝 水 B呼吸 14、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也同样也有( )的完整过程。 A. 生长 B. 衰老 C. 生长和衰老 15、观察一种不熟悉的液体时,能做的是()。 A用鼻子闻B用嘴巴尝 C用眼睛看 16、和蜗牛属于同一种类的动物是()。 A 蝗虫B螺蛳C蚂蚁 17、蚂蚁是用()来交流信息的。 A头上的触角B声音C舞蹈 18、判断是不是同一种树叶,主要看叶子的()是不是差不多。A 大小 B形状 C颜色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部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自主练习册答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自主学习》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 1 动物的四肢 1.填一填 (1)消音;缓冲;防滑 (2)细长;灵活 (3)海中游泳 (4)短小;发达 2.小法官 ×√√ 3.生活中的科学(仅做参考) 马的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于在草原上奔跑。 2 动物的皮肤 1.填一填 (1)利于 (2)鱼的身体;洗洁精;模拟实验 (3)鳞;毛;甲 2.小法官 ×√√ 3.生活中的科学(仅做参考)

北极熊的毛中空、无色透明,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白色,能够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失,抵御寒冷。 3 动物的翅膀 1.填一填 (1)不容易;防水 (2)长 2.小法官 √√ 3.连一连 企鹅→强有力的“划桨” 灰雁→强壮有力,飞行能力强 蜻蜓→可作静止、旋转、前进后退等飞行动作 蝴蝶→丰富多彩的图案,用来隐藏、伪装、吸引配偶 4 冬眠与迁徙 1.填一填 (1)下降 (2)冬眠 (3)河流;海洋 (4)季节变化、觅食、繁殖;迁徙 2.生活中的科学

单元活动一.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保护 (2)洗洁精 (3)中空;热量 (4)质轻、不易沾水、中空 (5)冬眠;迁徙;储存食物 (6)器官 2.小法官 √√√√×× 3.选一选 (1)② (2)②⑤⑥;①③④ (3)② (4)②;① (5)①③ (6)③;①;②

(7)② 4.连一连 海豚—减小阻力鸭子—防水河马—降温 变色龙—改变体色北极熊—保暖 5.分一分 冬眠的动物:①②③④ 迁徙的动物:⑤⑥⑦⑧ 二.生活中的科学(仅做参考) 1.鸟的翅膀上长有特殊排列的正羽,当翅膀展开时,每根羽毛都略有旋转能力。所以两翅不断上下扇动,就会产生巨大的下压抵抗力,使鸟体快速向前飞行。 2.猫足长有爪子和肉垫,爪子有爬树、捕食、搏斗等作用,肉垫有消音、缓冲、防滑等作用; 鲤鱼身体表面有黏液,在鱼游泳时,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鸟的翅膀质轻、中空、不易沾水,利于飞行。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活 5 植物的“身体” 1.填一填 (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肾蕨、葫芦藓 2.小法官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作业及答案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作 业及答案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作业 第一课:身边的材料 1、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2、石油、木头、棉花、沙子都是天然材料。 3、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4、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材料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天然材料,另一种叫人造材料。 5、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有材料制成的,你知道哪些材料答:我们身边常见的天然材料有:粘土、沙、石、木头、棉花;人造材料有:玻璃、陶瓷、橡胶、塑料、纸等。 6、玻璃使用什么加工的答:玻璃是由含石英的沙子、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炉内融化,经过工人师傅成型,冷却后制成的。 第二课:塑料 1、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塑料还可以代替钢铁做建筑材料。 2、塑料杯遇到热水会变软。塑料的优点有:轻便、防水、透明、耐磨等。缺点:埋入土里不容易降解。 3、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有点,又什么不足答: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耐磨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但塑料不易降解,容易造成污染。 4、一只手带塑料手套,一只手带棉布手套,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 答:不一样,因为塑料手套的透气性差,防水性好,而棉布手套的透气性好,防水性差。 5、你都知道哪些新材料 答:防弹玻璃、记忆金属、人工钻石、变色眼睛 第三课:倾听声音 1、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关于声音,你想知道些什么

答:(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为什么有高有低(3)怎样让发声物体停止发声 4、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答:物体发声时会产生振动,共同之处是,物体发声时都会产生振动。 5、物体停止发生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答:物体停止发生时的共同现象是震动停止。这进一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第四课:物体传声 1、声音能在液体、固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2、我们在地球上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到我们耳朵里。 3、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就可以断定是否有火车要来,这说明火车的声音是通过铁轨传送过来的。 4、用铅笔敲击进水管的一头,在另一头听到的金属管震动的声音是通过金属管传送过来的。 5、上课了,同学们能在四面八方听到铃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6、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上必须借助无线电话 答: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宇航员在月球上无法听到对方发出的声音,所以要借助无线电通话。 7、当你走到小河边或池塘时,水面的小鱼便会立即游开,这是怎么回事 答: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脚步声通过大地传给小鱼,小鱼听到脚步声便游开了。 8、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声音可以通过什么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答:因为地球上有各种物体,如空气(气体)、水(液体)、木头(固体)等,都能传播声音,声音可以通过这些物体传到我们耳朵里。 第五课:自制小乐器 1、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