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航概复习
航空概论总复习题讲解

航空概论总复习题讲解航空概论总复习题(说明:⿊体字题⽬系分析题和简答题,其余为选择题和填空题)⼀、绪论部分1.飞⾏器⼀般分为⼏类?分别是什么?三类:航空器;航天器;⽕箭和导弹2.⼤⽓层如何分层,各有什么特点?适合飞机飞⾏的⼤⽓层是哪层?以⼤⽓中温度随⾼度的分布为主要依据,可将⼤⽓层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 1 )对流层温度随⾼度⽽降低,空⽓对流明显,集中了全部⼤⽓质量的约 3/4 和⼏乎全部的⽔⽓,是天⽓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其厚度随纬度和季节⽽变化,低纬度地区平均 16-18km ,中纬度地区平均10-12km ,⾼纬度地区平均 8-9km 。
( 2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顶部到50-55km ,随着⾼度增加,起初⽓温不变或者略有升⾼;到 20-30km 以上,⽓温升⾼很快,可到 270k-290k ;平流层内⽓流⽐较稳定,能见度好。
( 3 )中间层, 50-55km 伸展到 80-85km ,随着⾼度增加,⽓温下降,空⽓有相当强烈的铅垂⽅向的运动,顶部⽓温可低⾄ 160k-190k 。
( 4 )热层,从中间层延伸到 800km ⾼空,空⽓密度级⼩,声波已难以传播,⽓温随⾼度增加⽽上升,空⽓处于⾼度电离状态。
( 5 )散逸层,是地球⼤⽓的最外层,空⽓极其稀薄,⼤⽓分⼦不断向星际空间逃逸。
飞机主要在对流层上部和同温层下部活动。
3.第⼀架飞机诞⽣的时间是哪⼀天,由谁制造的?1903年12⽉17⽇美国莱特兄弟(奥维尔·莱特和维尔伯·莱特)4.何谓国际标准⼤⽓?因为⼤⽓物理性质(温度、密度、压强等)是随所在地理位置、季节和⾼度⽽变化的,为了在进⾏航空器设计、试验和分析时所⽤⼤⽓物理参数不因地⽽异,也为了能够⽐较飞机的飞⾏性能,所建⽴的统⼀标准。
它也是由权威机构颁布的⼀种“模式⼤⽓”。
叫做国际标准⼤⽓。
5.⽬前世界上公认的第⼀个提出固定机翼产⽣升⼒理论的⼈是谁?哪个国家的?丹尼尔·伯努利· 瑞⼠6.率先解决滑翔机的稳定和操纵⽅法的⼈是谁?哪个国家的?李林达尔,德国7.我国飞机和发动机主要设计、制造单位有哪些?成都,沈阳,上海,西安8.⽬前国际上著名的航空发动机和民⽤飞机制造企业及其⽣产的产品型号。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第一章 课堂笔记(1)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第一章课堂笔记(1)一、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了解航空航天发展概况.掌握航空器、航天器的分类,航空器、航天器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重要事件,航空发动机及火箭发动机原理,飞行器升空原理、复合材料和飞机的仪表等内容。
二、知识点整理(一)气球飞艇1、载人气球的诞生热气球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称为天灯或孔明灯,知名学者李约瑟也指出,西元1241年蒙古人曾经在李格尼兹(Liegnitz)战役中使用热气球过龙形天灯传递信号。
法国的孟格菲兄弟于1783年才向空中释放欧洲第一个内充热空气的气球。
法国的罗伯特兄弟是最先乘充满氢气的气球飞上天空的。
在世界很多不同的国家,气球也会用来作庆祝大日子来临时的点缀。
很多地方的街道上都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各种气球。
在一些开幕的仪式中,人们会刺破气球,象征着那开幕的重要时刻,也能凝聚气氛。
2.发展历程十八世纪,法国造纸商蒙戈菲尔兄弟因受碎纸屑在火炉中不断升起的启发,用纸袋聚热气作实验,使纸袋能够随着气流不断上升。
1783年6月4日,蒙戈菲尔兄弟在里昂安诺内广场做公开表演,一个圆周为110英尺的模拟气球升起,这个气球用糊纸的布制成,布的接缝用扣子扣住。
兄弟俩用稻草和木材在气球下面点火,气球慢慢升了起来,飘然飞行了1.5英里。
乘坐蒙戈菲尔兄弟制造的气球的第一批乘客是一只公鸡、一只山羊还有一只丑小鸭。
同年9月19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前,蒙戈菲尔兄弟为国王、王后、宫廷大臣及13万巴黎市民进行了热气球的升空表演。
同年11月21日下午,蒙戈菲尔兄弟又在巴黎穆埃特堡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空中航行,热气球飞行了二十五分钟,在飞越半个巴黎之后降落在意大利广场附近。
这次飞行比莱特兄弟的飞机飞行整整早了120年。
二战以后,高新技术使球皮材料以及致热燃料得到普及,热气球成为不受地点约束、操作简单方便的公众体育项目。
八十年代,热气球引入中国。
1982年美国著名刊物《福布斯》杂志创始人福布斯先生驾驶热气球、摩托车旅游来到中国,自延安到北京,完成了驾驶热气球飞临世界每个国家的愿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2春“公共课”《航空航天概论》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2春“公共课”《航空航天概论》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由著名飞行家、飞机设计师()研制的F.VIIb-3m三发旅客机于1925年3月12日首飞成功,成为世界上标准的民航客机。
A、福克B、寇蒂斯C、法尔芒D、德·哈维兰参考答案:A2.移动通信卫星一般采用哪种轨道?()A、地球静止轨道或低轨道B、太阳同步轨道或低轨道C、地球静止轨道或太阳同步轨道参考答案:A3.由大型飞机(母机)携带到空中,在指定空域起动无人机的发动机,并将无人机投下,这种办法叫做()。
A、空中投放B、空中起飞参考答案:A4.“驼峰空运”的难点之一是持续的时间长,3年多的时间,具体时间是()。
A、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B、1941年2月至1944年8月参考答案:A5.我国嫦娥1号月球探测器将使用什么火箭发射?()A、长征2号EB、长征2号FC、长征3号AD、长征3号B参考答案:C6.1946年3月,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商用直升机执照的直升机是()。
直升机一旦获准商用,很快就为名目繁多的应用开辟了道路,如搜索和救援、石油平台的后勤补给、木材采运作业、企业运输、人道主义救助、警务执法、应急医疗服务、管线巡查、放牧等。
A、苏联的米-4B、美国的贝尔47C、法国的“云雀”D、美国的UH-1“休伊”参考答案:B7.美国贝尔公司和波音公司合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成功地设计制造出()倾转旋翼机,已经批量投入美军服役。
A、V-22“鱼鹰”B、F-22“猛禽”C、UH-60“黑鹰”D、SR-71“黑鸟”参考答案:A8.发射世界第1艘载人登月飞船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运载能力有多大?()A、约50吨B、约70吨C、约100吨参考答案:C公务机是在行政事务和商务活动中用作交通工具的飞机,一般多为重量()吨以下的小型运输类飞机,可乘10余人。
A、5吨B、9吨C、15吨D、19吨参考答案:B10.中国海监航空监视监测的空中工作平台为两架运8中国海监飞机,装备有适合于海洋执法管理的机载遥感监视监测设备,年巡航量近500小时,日益显示出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航空航天概论第一、二章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资料绪论1.航空:在地球周围稠密大气层内的航行活动。
航天:在大气层以外的近地空间,行星际空间,行星际附近以及恒星及空间的航行活动。
联系:地面发射的航天器或当航天器返回地面时,都要穿过大气层特别是水平起降的航天飞机,其起飞和降落过程均与飞机极为相似,就与航空航天的特点,因此航空与航天不仅是紧密联系的而且有时是难以区分的。
2.飞行器的概念:在地球大气层内或大气层外的空间飞行的器械统称。
分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导弹。
3.航空器: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
分为轻于空气的航天器(气球、飞艇)和重于空气的航天器(飞机滑翔机、直升机、旋翼机)。
航天器:在大气层外飞行的飞行器。
分为无人航天器(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和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航天站、航天飞机)。
导弹:依靠制导系统控制器飞行轨迹的飞行武器(弹道式导弹、巡航导弹、可高机动飞行的导弹、地空导弹、空空导弹)。
火箭:靠火箭发动机(化学、核、电)提供推动力的飞行器。
(无控火箭弹、探空火箭、远载火箭)。
4.⑴轻于空气的航天器:10世纪初中国“孔明灯”。
18世纪末法国蒙哥尔费兄弟热气球。
1783年10月15日E.P.罗奇埃和达尔郎特,热气球1000m高度12min飞行12km。
⑵重于空气的航天器: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飞行者”1号飞行4次。
⑶火箭导弹:1942年纳粹德国V-2火箭,发射第一个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弹道导弹。
⑷航天: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个人造卫星。
1969年7月16日,美国航天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5.大气层①对流层:高度上升气温下降,空气对流运动明显。
②平流层:高度上升气温开始不变→略升高→20km-30km以上急升,气流平稳,能见度好③中间层:高度上升气温下降,空气有相当剧烈的垂直方向运动。
④热层:高度上升气温上升,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⑤散逸层:空气稀薄,空气分子不断向星际空间逃逸。
6.飞行环境:⑴自然环境--真空、电磁辐射、高能粒子辐射、等离子体、微流行体。
航空航天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1.叙述航空航天的空间范围航空航天是人类利用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和大气层外的外层空间(太空)的航行行为的总称。
其中,大气层中的活动称为航空,大气层外的活动称为航天。
大气层的外缘距离地面的高度目前尚未完全确定,一般认为距地面90~100km是航空和航天范围的分界区域。
2.简述现代战斗机的分代和技术特点发展史特点:a.可垂直起降、对起降场地木有太多特殊要求,b.可在空中悬停,c.能沿任意方向飞行但速度比较低、航程相对较短;工作原理:直升机以航空发动机驱动旋翼旋转作为升力和推进力来源,动能守恒要求,旋翼升力的获得靠向下加速空气,因此对直升机而言由旋翼带动空气向下运动,每一片旋翼叶片都产生升力,这些升力的合力就是直升机的升力。
4.试述航空飞行器的主要类别及其基本飞行原理A.轻于空气(浮空器):气球;飞艇。
原理:靠空气静浮力升空。
气球没有动力装置,升空后只能随风飘动或被系留在某一固定位置;飞艇装有发动机、螺旋桨、安定面和操纵面,可控制飞行方向和路线。
B.重于空气:固定翼航空器(飞机+滑翔机);旋翼航空器(直升机+旋翼机);扑翼航空器(扑翼机)。
原理:靠空气动力克服自身重力升空。
飞机由固定的机翼产生升力,装有提供拉力或推力的动力装置、固定机翼、控制飞行姿态的操纵面,滑翔机最大区别在于升空后不用动力而是靠自身重力在飞行方向的分力向前滑翔(装有的小型发动机是为了在滑翔前获得初始高度);旋翼机由旋转的机翼产生升力,其旋翼木有动力驱动,由动力装置提供的拉力作用下前进时,迎面气流吹动旋翼像风车似地旋转来产生升力;直升机的旋翼是由发动机驱动的,垂直和水平运动所需要的拉力都由旋翼产生;扑翼机(振翼机)像鸟类翅膀那样扑动的翼面产生升力和拉力。
5.简述火箭、导弹与航天器的发展史6.航天器的主要类别A.无人航天器:a.人造卫星(科学卫星、应用卫星、技术试验卫星),b.空间平台,c.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器、行星探测器);B.载人航天器:a.载人飞船(卫星式、登月式),b.空间站,c.轨道间飞行器(轨道机动器、轨道转移器),d.航天飞机。
北航航概复习

北航航概复习1《航空技术发展概论》复习题120516班傅作林1、第三代战斗机的标志性特点有哪些?第三代战斗机的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具有更高的机动性能和超视距攻击能力,具有多用途、大航程、敏捷性、先进的综合航空电子和火控系统,更大的武器外挂能力,是名副其实的“空中优势”战斗机。
采用多种气动布局形式。
出现鸭式布局、无尾布局、三翼面布局、翼身融合、大边条翼、前缘机动襟翼、腹部进气等布局形式。
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广泛应用于三代机,推重比(发动机推力/飞机重量)达到并超过1.0。
第三代战斗机开始采用大量的诸如主动控制、空中加油、复合材料、放宽静稳定、电传操纵等先进技术。
第三代战斗机的使用过载达到9左右,使用寿命一般在3000飞行小时上,机体除满足强度、刚度设计要求外,还考虑了安全寿命设计、破损安全或损伤容限设计。
为减轻结构重量,第三代战斗机的框、梁、壁板等主体结构多采用整体构件,钛合金、铝锂合金、复合材料等先进轻质材料的用量明显增加。
2、第四代战斗机的标志性特点有哪些?具备隐身能力。
为获得较好的隐身性,飞机采用多棱隐身外形、S 形进气道、内埋式武器舱等设计,如美国F-22采用正常双垂尾布局,垂尾向外倾斜27度,两侧进气口装在边条翼下方,与喷口一样,都作了抑制红外辐射的隐身设计,主翼和平尾边缘平行化,都是小展弦比的梯形翼,水泡型座舱盖凸出于前机身上部,全部投放武器都隐蔽地挂在4个内部弹舱之中。
采用了推重比大于10并带有“矢量喷管”的涡轮风扇发动机。
具有超机动、超声速巡航、中远程攻击能力。
四代机很好的兼顾了隐身性和机动性,在不开加力燃烧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超声速巡航。
具有多目标攻击武器系统、综合式航电系统,主要机载武器为超视距攻击空空导弹。
大量采用比强度、比刚度更高的轻质材料,其中复合材料、钛合金、铝锂合金等高性能轻质材料的用量大幅度增加,传统铝合金和钢的用量显著减少,机体按耐久性/损伤容限设计。
航空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航空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航空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飞行器有哪几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三类。
2、发明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关键的三个问题是什么首先解决升力问题;然后解决稳定、操纵问题;最后解决动力问题。
3、如何划分地球大气层各层有什么特点以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分布为主要依据,可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散逸层五个层次。
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全部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平流层内水蒸气极少,通常没有雨云等天气现象。
空气没有上下对流,我垂直方向的风,有稳定的水平方向的风。
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全部大气质量的1/4。
中间层随高度增加的增加,气温下降,铅垂方向有相当强烈的运动,空气非常稀薄,质量只占大气质量的1/3000。
电离层带有很强的导电性、能吸收反射和折射无线电波。
某些频率的无线电波可以沿地球的曲面传递。
散逸层又称外大气层,位于热层之上地球最外层。
4、飞机的相对运动原理当飞机静止大气中做水平等速V直线飞行时将在飞机的外表面上产生空气动力。
又远方空气以同样的速度V流向静止不动的飞机,同样产生空气动力;显然这两种情况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是一样的,即飞机相对运动原理。
5、流体状态参数密度() 、温度(T)、压力(P)6、来流马赫数,如何划分飞行速度来流马赫数Ma=V/C(1227)当Ma<= 低速飞行<Ma< 亚声速飞行<Ma< 跨声速飞行Ma>= 超声速飞行Ma>= 高超声速飞行7、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的数学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8、激波、激波角、正激波、斜激波。
超声速气流因通路收缩,例如壁面相对气流内折一个有限角度及气流绕过物体时,或因流动规定从低压区过渡到高压区气流要减速增压,将出现与膨胀波性质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波。
北京市考研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复习资料航空原理重点知识点整理

北京市考研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复习资料航空原理重点知识点整理北京市考研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复习资料—航空原理重点知识点整理航空原理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涵盖了航空飞行、飞行器运动学、飞行器气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准备参加北京市考研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同学来说,熟悉航空原理的重点知识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航空原理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
1. 飞行器运动学飞行器运动学是研究飞行器在空间中运动状态和轨迹的学科。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点知识点:1.1 飞行器运动参数:飞行器的位置、速度、加速度是描述飞行器运动状态的重要参数。
掌握这些参数的计算和相互关系是理解飞行器运动学的基础。
1.2 飞行器的坐标系:针对不同的航空器,采用不同的坐标系来描述其运动状态。
例如,对于平直机,采用地平坐标系;对于球面机,采用球坐标系。
了解各种坐标系的定义和应用,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转换。
1.3 飞行器的运动方程:研究飞行器运动的物理规律是理解飞行器运动学的关键。
同学们需要掌握牛顿第二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定律,以及如何应用这些定律来描述和分析飞行器的运动。
2. 飞行器气动力学飞行器气动力学是研究飞行器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到的气动力及其规律的学科。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点知识点:2.1 气动力的基本原理:了解气动力的定义和作用原理,包括升力、阻力、升力系数、阻力系数等概念。
同时,要熟悉气动力与飞行器运动状态和气动参数之间的关系。
2.2 气动力的计算:对于不同类型的飞行器,其气动力计算方法也不同。
同学们需要熟悉常见飞行器的气动力计算方法,如平面机的升阻比计算、球面机的阻力计算等。
2.3 气动力的影响因素:了解影响气动力大小和方向的因素,如攻角、马赫数、气动力系数的变化规律等。
3. 航空原理实验航空原理实验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航空技术发展概论》复习题120516班傅作林1、第三代战斗机的标志性特点有哪些?➢ 第三代战斗机的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具有更高的机动性能和超视距攻击能力,具有多用途、大航程、敏捷性、先进的综合航空电子和火控系统,更大的武器外挂能力,是名副其实的“空中优势”战斗机。
➢ 采用多种气动布局形式。
出现鸭式布局、无尾布局、三翼面布局、翼身融合、大边条翼、前缘机动襟翼、腹部进气等布局形式。
➢ 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广泛应用于三代机,推重比(发动机推力/飞机重量)达到并超过1.0。
➢ 第三代战斗机开始采用大量的诸如主动控制、空中加油、复合材料、放宽静稳定、电传操纵等先进技术。
➢ 第三代战斗机的使用过载达到9左右,使用寿命一般在3000飞行小时上,机体除满足强度、刚度设计要求外,还考虑了安全寿命设计、破损安全或损伤容限设计。
为减轻结构重量,第三代战斗机的框、梁、壁板等主体结构多采用整体构件,钛合金、铝锂合金、复合材料等先进轻质材料的用量明显增加。
2、第四代战斗机的标志性特点有哪些?➢ 具备隐身能力。
为获得较好的隐身性,飞机采用多棱隐身外形、S形进气道、内埋式武器舱等设计,如美国F-22采用正常双垂尾布局,垂尾向外倾斜27度,两侧进气口装在边条翼下方,与喷口一样,都作了抑制红外辐射的隐身设计,主翼和平尾边缘平行化,都是小展弦比的梯形翼,水泡型座舱盖凸出于前机身上部,全部投放武器都隐蔽地挂在4个内部弹舱之中。
➢ 采用了推重比大于10并带有“矢量喷管”的涡轮风扇发动机。
➢ 具有超机动、超声速巡航、中远程攻击能力。
四代机很好的兼顾了隐身性和机动性,在不开加力燃烧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超声速巡航。
➢ 具有多目标攻击武器系统、综合式航电系统,主要机载武器为超视距攻击空空导弹。
➢ 大量采用比强度、比刚度更高的轻质材料,其中复合材料、钛合金、铝锂合金等高性能轻质材料的用量大幅度增加,传统铝合金和钢的用量显著减少,机体按耐久性/损伤容限设计。
3、什么是正常式气动布局?正常式气动布局有哪些优缺点?➢ 正常式布局是指机翼在前、水平尾翼在机身后段的布局型式。
➢ 正常式布局广泛采用,技术成熟,数据资源、知识储备和设计经验丰富,理论研究完善,生产技术也成熟稳定,同其他气动布局型式相比各项性能比较均衡。
➢ 正常式布局飞机机翼-尾翼的组合具有较好的纵向和横航向稳定性。
➢ 对于静稳定的正常式布局飞机而言,水平尾翼需产生负升力,全机升力减小,升阻比降低。
➢ 平尾位于机翼的下洗区,影响平尾效率。
4、什么是鸭式气动布局?鸭式气动布局有哪些优缺点?➢ 鸭式布局是指将水平尾翼安排在机翼之前的气动布局。
➢ 对于静稳定的飞机,鸭翼产生向上的平衡力,提高了全机的升力。
➢ 在中大迎角时,鸭翼和主翼都产生脱体涡,两者相互作用,使涡系更稳定而产生很高的涡升力。
2➢ 鸭式布局机动性比正常式布局飞机更好。
➢ 鸭翼翼梢的涡流会使机翼的诱导阻力特性变差,增大了诱导阻力。
➢ 大迎角下,如果鸭面前缘涡破裂,可能使飞机纵向静不稳定。
➢ 鸭式布局在大迎角时俯仰力矩上仰严重。
5、什么是隐身技术?飞机上有哪些主要和次要雷达波散射源?➢ 隐身技术是指通过降低飞行器的特征信号,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和攻击的技术。
➢ (它是一项跨学科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电磁理论、空气动力学、飞行器设计、材料科学、雷达技术、红外技术、声学、光学以及测试技术等多种学科。
)➢ 主要:腔体散射(进气道、尾喷管、座舱、雷达舱);二面角(机翼-机身、机翼-机身-挂架、垂直尾翼-水平尾翼);曲面镜面反射:机身,机翼、尾翼前后缘。
➢ 次要:缝隙:机翼、机身上舱门口盖缝隙以及机翼的襟、副翼缝隙;台阶:不同部件间造成的结构台阶;螺/铆钉;尖点;小孔;介质不连续特征:导体和介质分界面表面波散射:行波、爬行波散射);6、减缩雷达散射截面(RCS)的外形隐身技术措施有哪些?➢ 减少散射源:布局 飞翼、翼身融合,无尾三角翼,双垂尾;减少外挂、武器内埋;减少开口,缝合,台阶。
➢ 对强散射源进行遮挡:背负式与反背负式进气道,利用机身遮挡进气道;对某些强散射部件进行遮挡;采用S形弯管进气道遮挡压气机,使电磁波不能直接照射到压气机;利用金属栅网遮盖进气道(网孔尺寸远小于雷达波长,电磁波将从栅网上散射而不进入气道);座舱——在座舱盖表面蒸镀上一层不透波的金属膜,遮挡住雷达波,使其不能进入座舱内镀膜不影响舱盖的透明度,既保证了飞行员的视野又可以降低RCS值;舱门、口盖、唇口锯齿化;控制散射方向,使散射能量集中在雷达威胁区域之外;消除角反射器效应;边缘平行化,将飞机的雷达回波的主要能量控制在少数很窄的方位内,使波峰之间的回波信号非常弱。
7、航空发动机有哪些种类?➢ 活塞式发动机;➢ 喷气发动机:涡轮喷气、涡轮螺旋桨、涡轮风扇、涡轮桨扇、涡轮轴;➢ 未来发动机:超然冲压、脉冲爆震、开式转子。
8、简述飞机结构设计思想的演变过程。
➢ 静强度设计(符合地面静强度是飞机结构设计的前提,充分考虑极限载荷、限制载荷、破坏载荷和安全系数等因素)➢ 新增动强度设计(充分考虑设计的速度、气动弹性临界速度、颤振速度、翼面发散速度、安全系数、结构变形准则以及静强度设计阶段的气动弹性设计准则)➢ 新增疲劳安全寿命设计(考虑静力涵盖疲劳准则,设计寿命、安全寿命、试验寿命、计算寿命,以及计算分散系数和试验发散系数)➢ 新增损伤容限设计(准则:缓慢裂纹扩展阶段和破损安全结构)➢ 新增结构完整性要求设计(原则:既考虑飞机使用的经济寿命,又考虑其安全性可靠性;强调机体结构和影响经济性和安全性的次要结构;强调持久性、损伤容限和断裂强度要求,传统刚度要求;规定设计研制阶段和设计定形阶段要求,规定飞机使用阶段要求。
)39、什么是复合材料?飞机结构应用最多的是哪种复合材料?从应用部位来看,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上的应用有何趋势?➢ 复合材料是以一种材料为基体(Matrix),另一种材料为增强体(reinforcement)组合而成的材料。
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 飞机结构应用最多的复合材料是:碳纤维复合材料➢ 趋势:从非承力、次承力构件(舱门、整流罩、安定面、飞行操纵面),到尾翼主承力、再到机翼与机身主承力构件应用,最后趋向于整机大部分使用复合材料。
10、简述民机环控系统组成及功能。
➢ 组成:引气及空气分配系统、加温系统、制冷系统、增压系统、电子设备冷却系统、温度控制系统、防冰系统、防雾防霜和除雨系统、飞机氧气系统、民生应急救生系统;➢ 功能:控制飞机在高空中的压力、温度、湿度和空气浓度等适合人的生存,并尽量使人感到舒适,使机载设备在高空能够正常运行;在遇到恶劣天气条件的时候,能够安全稳定的起飞、巡航、降落;遇到紧急事故的时候,能够安全迅速的着陆,保证机载人员的安全。
11、你认为民机环控系统中哪一环节最重要?为什么?➢ 增压环节最为重要➢ 高空由于压力不足,将会引起人体产生各种生理病症,叫做高空减压症。
低气压对人体也有着一定的危害,高空减压症通常是发生在8千米左右的高空,一般表现为高空胃肠气胀、高空栓塞和皮肤组织气肿。
➢ 高空胃肠气胀:随着高空压力的降低,人体的胃肠内气体膨胀,导致肠胃腹部疼痛,呼吸困难。
➢ 高空栓塞:人体在高空长时间停留时会产生此症状。
随着压力的降低,溶于血液内的氮气游离形成气泡,在血管内造成栓塞,阻碍血液流通并压迫神经。
➢ 皮肤组织气肿:当高度增大到19.2km时,大气压力为47mmHg,水此时沸点为37℃,这也基本等同于人体体温。
如果人体突然暴露在该条件下,体内液体将会沸腾汽化,产生大量气泡,引起皮肤组织气肿。
12、长航时无人机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发动机的选择和飞机、发动机的设计匹配问题;(耗油率、发动机与飞机的匹配)➢ 总体/气动/隐身/结构一体化综合设计问题;(气动好坏是前提,隐身是生存关键、结构重量影响起飞总重)➢ 提高生存力(增加飞行高度、采用隐身技术);➢ 减轻结构重量(采用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 先进气动力设计问题;(机翼气动设计是核心,翼型气动性能是机翼性能的基础)➢ 大展弦比飞机气动弹性问题;(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其气动弹性影响飞行安全、有效载荷、飞行性能如续航时间、操纵性和稳定性等)➢ 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的设计制造问题;➢ 自主高精度起降导引与控制技术;➢ 可靠性设计问题。
413、无人作战飞机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飞机总体综合优化设计技术;(要求飞行平台既有优良的气动特性,又有高的生存力和重量轻、价格便宜、使用维护性好、强度合理的机体结构;气动布局的综合优化技术)➢ 新型飞控与导航技术;(精确导航与定位技术;目标探测、超视距识别、标定、细节鉴别与目标对抗判断;先进传感器微型化、集成化、模块化、通用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 无线电数据链技术;(数据链路的抗截获、抗干扰编码、加密、变频、跳频、扩频与解扩技术,图像压缩与传输解压,高速信号处理技术;中继技术;多目标测控、定位、数据融合、航路参数处理与现实技术,多雷达监视侦查数据判定、组合定位技术;组网技术)➢ UCAV专用动力技术;(高性能火箭与低油耗的冲压发动机结合技术;冲压高超音速燃烧发动机技术;低成本、高推重比的重油发动机及其增压技术;适应高空、高速的涡扇发动机,解决推力随高度与速度增加呈线性下降的问题)➢ UCAV起降技术;(可靠的自动起降技术,短距或垂直起降技术,蒸汽/液压/电动/内燃机驱动的短冲程大功率弹射起飞;出现故障、伤损、信息中断、遭遇强干扰,能自行觉察判断,在无法修复的情况和应变情况下,自动返航着陆技术)➢ 空中管理问题;➢ 人机交互问题;14、直升机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发动机➢ 桨叶(寿命)➢ 桨毂改善使用性能15、直升机按反扭矩分类有几种形式?➢ 单旋翼带尾桨➢ 共轴双旋翼➢ 横列式➢ 纵列式➢ 横列交叉式➢ 倾转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