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及应用

合集下载

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

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

M2b

免疫表型: HLA-DR,MPO, CD57,CD33,CD13阳性,其 中CD33,CD13阳性率减低, 更成熟的抗原CD15和 CD11b阳性率增高 有t(8;21)(q22;q22)或 AML1基因重排
M3:急性颗粒增多的早幼粒 细胞白血病 分为两个亚型: M3a(粗颗 粒型),M3b(细颗粒型) 细胞化学染色:POX: 100%强阳性,NSE:阳性, NSE-NaF:不抑制,NAP: 减低,CE:阳性
免疫学表现: 表达: CD13,CD33,CD15阳性。 CD14,CD34,CD16,HLA-DR 也可为阳性 遗传学:90%-95%有 t(9;22)(q34;q11)易位, Ph 染色体,可检出bcr/abl融合基 因

慢性淋巴白血病形态学特点:


血象:白细胞显著增高,以成熟样淋巴细 胞为主,有时可见少数原始、幼稚淋巴细 胞。 骨髓象:常增生明显到极度活跃,以成熟 样淋巴细胞增生为主,>40%,粒、红系、 巨核系早期正常,晚期受抑制。
识别不同的淋巴系统 识别成熟T淋巴细胞的抗体有 CD2、CD3、CD4、CD7、 CD8等。 识别成熟B淋巴细胞的抗体有 CD19、CD20、CD22等。 识别NK细胞的抗体有CD16、 CD56等。
用于识别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 CD34+、CD90+、Lin-被认为 使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标志; CD34+、CD33+为造血干细胞 向髓系定向的标志; CD34+、TDT+、CD10+、 CD7+为T淋巴细胞系祖细胞标志; CD34+、CD19+为B淋巴细胞 系祖细胞标志。
亚型 M5a:未分化型:骨髓中原单≥80% (非红系) M5b:部分分化型:骨髓中原始和幼稚 单核细胞>30%,原单细胞<80% (非红系) 细胞化学染色:POX>3%(弱阳性), NSE:阳性,NSE-NaF:抑制,NAP: 正常或增高,CE:阴性

血液与肿瘤疾病-实验室检查

血液与肿瘤疾病-实验室检查

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及应用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血液检查⏹血细胞检查及应用定量检查⏹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细胞遗传学与分子生形态学检查⏹溶血相关检查及应用⏹止血与血栓检查及应用⏹造血原料检查及应用⏹骨髓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及应用⏹骨髓活检及应用物学检测及应用⏹白血病残留检测技术及应用⏹常见血液病实验室检查特征一、血液检查血液检查——血细胞检查⏹血细胞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随血液流动遍及全身,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

⏹血细胞检查包括定量检查(通常称为血常规或外周血细胞分析)和对血细胞形态的检查。

⏹血细胞检查的标本通常为静脉血,特殊情况下可采集末梢血。

⏹定量检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形态检查:染色+显微镜检。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及增殖示意图血细胞定量检查(血常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相关参数检测⏹白细胞相关参数检测⏹血小板相关参数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网织血细胞定量检查(血常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相关参数检测⏹白细胞相关参数检测⏹血小板相关参数检测红细胞(erythrocyte/red blood cell, RBC)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简介⏹红细胞的来源与分化:造血干细胞→红系造血祖细胞→原红细胞→早幼红→中幼红→晚幼红→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红细胞的生理功能:携氧输送至各组织;并将组织中的二氧化碳运送至肺⏹红细胞的生存时间:120天⏹正常红细胞形态:呈双凹圆盘状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功能:携O2和CO2,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

⏹结构:亚铁血红素+珠蛋白肽链RBC和Hb检验的相关参数⏹红细胞计数(RBC):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血红蛋白浓度(HGB):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单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单个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值⏹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每升血液中平均所含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RBC和Hb检验相关参数的参考值成年男性成年女性新生儿RBC 4.0 ~ 5.5 3.5 ~ 5.0 6.0 ~ 7.0(×1012/L)Hb (g/L)120 ~ 160110 ~ 150170 ~220 Hct 0.40 ~ 0.500.37 ~ 0.450.49 ~ 0.60RBC及Hb增多⏹相对性增多:因血浆容量减少使RBC容量相地增加。

血液病实验室诊断课件

血液病实验室诊断课件
常见血液病的 实验室诊断
PLEASE ENTER YOUR TITLE HERE
苏北人民医院血 液病实验室
常见血液系统症状
1 1、血细胞减少: 一.贫血:营养性贫
血、MDS、白
血病、再障等
2 2、血细胞增多 一.红细胞增多:反
应性红细胞增多、
PV
二.白细胞减少:病 毒感染、MDS、 白血病、风湿病、 肿瘤等
骨髓细胞形态学:
STEP1
STEP2
细胞形态学:以异 常的颗粒增多的早 幼粒细胞增生为主, 细胞形态较较一致, 胞质中有大小不均 的颗粒,常见呈柴 捆状的Auer小体。
细胞化学:APL的 细胞化学巨幼典型 特征,表现为POX 强阳性。
APL骨髓象
01
02
细胞遗传学
包括常规染色体和 FISH检测。二种技 术可检测约90%的t (15;17)。
免疫分型
典型的APL表达 CD13、CD33、 CD117和MPO。
03
分子生物学
PML-RARα融合基 因:RQ-PCR可检测 出99%患者的PMLRARα融合基因。
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增殖性疾病。90%以上的患者在受
累的细胞系中有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
一.血常规检查:
01
WBC增高,以中性粒
细胞为主,嗜酸细胞、
嗜碱性细胞增多,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见中晚幼粒细胞。





二.骨髓象
02
增生极度活跃,以粒
系增生为主,嗜酸细
胞、嗜碱细胞增多;
幼红细胞比例减低。
CML骨髓象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业务能力等级标准——临床血液学检验及临床体液学检验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业务能力等级标准——临床血液学检验及临床体液学检验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业务能力等级标准——临床血液学检验及临床体液学检

一、近十年来血液细胞学、止血血栓、体液学的实验室诊断及临床检验技术的最新进展。

血栓与止血实验室检验的临床路径。

二、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ICM分型实验室诊断依据;MDS的最X分型及诊断依据;各类贫血的实验室诊断。

常见异常红细胞、异常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异常血小板的形态特点。

常用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的选择及应用。

三、临床血液学及体液学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及相关检验设备的校准、比对、评估方法。

四、血栓与止血机制的过筛检查及其临床应用;DIC实验方法及评价;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查、新生儿溶血病筛查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血栓与止血实验室检验的临床路径
五、一般血液学检验:常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直方图、散点图的解析;正常与异常血红蛋白的种类及检测方法;红细胞沉降率、网织红细胞等红细胞相关参数的检测原理及临床意义。

六、尿液常规检验:尿液沉渣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临床意义及评价;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工作原理、试剂带的检测原理及影响因素。

七、体液及寄生虫、虫卵检查和鉴别:脑脊液、浆膜腔液、各类灌洗液的常见检查方法及临床价值;各种人体常见寄生虫虫体、虫卵的形态特征及鉴别。

最新 常见血液病实验室检查常规

最新 常见血液病实验室检查常规

常见血液病实验室检查常规贫血一、初诊患者1.一般常规: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OB、大便虫卵、ECG、ESR2.血液学:白细胞分类(镜下)、网织红细胞、嗜酸细胞计数、血型、骨髓涂片(Bm铁染色)、骨髓活检、NA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结合珠蛋白,Coombs试验、Ham试验等3.血生化:肝功能(包括ALP、BIL)、LDH、肾功能、尿酸、血糖、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血铁饱和度)4.血清学:乙肝五项、EBV抗体、输血相关病毒或微生物抗体检查5.影象学:腹部B超(包括腹腔淋巴结、肝脾)、胸、腹CT,必要时全胃肠钡餐造影6.骨髓(Bm)涂片、活检,细胞因子四项,纤维四项7.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检测,必要时查各种自身抗体8.基因检查:TCR基因重排、IgH基因重排二、复诊患者复查初诊时异常项目和可疑项目。

巨幼细胞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一、初诊患者1.常规:血象(包括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

中性粒细胞分叶计数。

大便常规+OB、大便虫卵。

2.血液学检查:骨髓穿刺涂片、活检检查,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结合珠蛋白,Coombs试验、Ham试验、NAP等。

3.生化检查:肝功能(包括ALP、BIL)、LDH、肾功能、尿酸、血糖,4.血清学检查:内因子阻断抗体测定(疑维生素B12缺乏时)5.影像学检查:胃肠道钡餐或胃镜检查。

二、复诊患者复查初诊时异常项目和可疑项目。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一、初诊患者1.常规:血象(包括红细胞计数)及网织红细胞,嗜酸粒细胞计数,大便常规+OB、大便虫卵。

2.生化检查: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运铁蛋白饱和度,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必要时) ,肝、肾功能。

3.血液学:骨髓涂片及铁染色(与测定血清铁蛋白等价),红细胞铁蛋白(必要时),NAP,血红蛋白电泳,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结合珠蛋白、HbF(抗血清铁蛋白碱血红蛋白)。

常见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及应用

常见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及应用

骨髓检查的临床应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左大鹏骨髓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特殊的临床检验,是血液细胞形态学研究和血液病诊断的主要方法,其重点是发现血液细胞量和质的异常,并结合临床和血象等资料所分析的结果,作出明确的诊断。

骨髓细胞学检查主要用于(适应证):1 、诊断造血系统疾病;2 、诊断某些感染性疾患;3 、协助诊断恶性肿瘤骨髓转移;4 、协助诊断某些代谢障碍性疾病,如Niemann-Pick 病(可在骨髓中找到其特殊细胞)。

一、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所有血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多能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微环境和各种造血因子作用下发育成不同类型的细胞。

血细胞在骨髓中的发育成熟一般要经过原始、幼稚和成熟三个阶段。

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又可人为地分为原始细胞、早幼细胞、中幼细胞和晚幼细胞四个具体阶段。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只分为原始、幼稚和成熟三个阶段。

巨核细胞在发育中的阶段命名为原始巨核、幼稚巨核、颗粒巨核和产板巨核。

PPT4 显示的是血细胞发育示意图,可以看出造血功能干细胞最后发育成红细胞、粒细胞(包括中性、嗜酸、嗜碱)、单核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

PPT5 用图表显示骨髓血细胞的发育规律(从原始- 幼稚- 成熟过程)。

PPT7 显示的是红细胞发育中各阶段形态变化规律示意图。

可以看到从原红到早幼红到中幼红到晚幼红、网织红到成熟红细胞,细胞体的变化,核的变化,核仁及染色体的变化。

二、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点(一)红细胞系统各阶段细胞形态学特点1 、原始红细胞直径15- 20um ,多为圆形或微椭圆形边缘常有瘤状突起,胞核多呈圆形,约占细胞直径的4/5 ,位于中央或稍偏于一侧,染色质为粗颗粒状,核仁1-2 个,胞浆量少呈油墨蓝色,胞浆中不含颗粒。

PPT8 的图片显示的是原始红细胞。

2 、早幼红细胞直径10—18um ,细胞形态与原红相同,胞核变小,核染色质开始聚集,常出现部分的浓染区域,核仁模糊或消失,胞浆量增多,呈深蓝色,局部可有少量血红蛋白产生。

常见血液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血液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贫血的形态学诊断思路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适应症
1、 诊断造血系统疾病:
白血病、MM、再障、巨幼贫,IDA等。
2、 诊断某些寄生虫感染性疾病:
疟疾、黒热病原虫等。
3、 协助诊断:淋巴瘤骨髓转移等。
常见血液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理论与实践
主要内容
一、常见贫血的实验室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骨髓检查的适应症血的实验室诊断与鉴别诊断
1、贫血的定义 2、贫血的发病机制 3、常见贫血的实验室诊断与鉴别诊断
1、贫血的定义:
外周血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 比容低于正常值,以血红蛋白浓度较为重要。
血清叶酸和/或维生素B12水平下降 或内因子抗体阳性。
巨幼细胞贫血血象
巨幼细胞贫血骨髓象
巨幼贫诊断及鉴别诊断
• 一、诊断:
• 初筛:大细胞性贫血伴有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 确诊:骨髓巨幼红细胞>10%+叶酸和(或)维B12缺乏(必检) • 二、鉴别诊断:
(大细胞性贫血+骨髓巨幼红细胞增多可能的疾病) • 1,再障 • 2,溶血性贫血 • 3,MDS • 4, 急性白血病治疗后 • 5,肝病 • (易混淆疾病1:混合性贫血;2:溶血性贫血;3.MDS)
溶血性贫血
(常见贫血4)
溶血性贫血概念
溶血性贫血:
由于红细胞的内在缺陷或外在因素的作用,使红细胞 破坏增加,寿命缩短,骨髓造血功能不足以代偿红细胞的 损耗而发生的贫血。
代偿性溶血性贫血: 正常人的骨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强烈刺
激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强到正常的6~8倍,以 至于红细胞寿命缩短到15~20天,仍可以不表现 出贫血,即称为代偿性溶血性贫血。
IDA实验室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贫血1)

检验科血液室检验项目

检验科血液室检验项目

检验科血液室检验项目
血液室是临床检验科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负责进行各种血液
检验项目,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监测治疗进展和评估患者的健康
状况。

血液检验项目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血液成分、血
液细胞、凝血功能、血液生化指标等。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一
些常见的血液检验项目。

1. 血液成分检验项目,这些项目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检验可以帮助医生
了解患者的贫血程度、白细胞数量以及血小板数量,从而评估患者
的贫血、感染和出血风险。

2.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包括骨髓涂片检查、外周血涂片检查等,通过观察血液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来评估患者的
造血功能和疾病状态,如贫血、白血病等。

3. 凝血功能检验项目,这些项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
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用于评
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对于患者的出血和凝血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4. 血液生化指标检验项目,这些项目包括血红蛋白A1c、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等,用于评估患者的血红蛋白代谢、铁代谢和贫血类型。

总的来说,血液室的检验项目涵盖了血液的各个方面,通过这些检验项目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血液室在医疗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它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数据,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及应用一、
∙胞浆可呈不同程度的嗜多色性的是(B)
∙骨髓检查铁染色的应用目的是(B)
∙骨髓增生状况的分级中,正常人属于(C)
∙过碘酸-Schiff反应(PAS)指的是(C)
∙成熟中性粒细胞发生中毒性改变见于(C)
∙正常骨髓象原红细胞的比例是(B)
∙正常骨髓象小儿淋巴细胞偏高,可达(A)
∙正常骨髓象幼红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A)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成人阳性率是(A)
∙只分为原始、幼稚和成熟三个阶段的细胞是(A)
二、
∙急性型再障血液学特点是(B)
∙除了贫血的一般症状外,常出现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的贫血类型是(C)∙易见到Howell-Jolly小体及点彩红细胞的贫血类型是(C)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特点是(C)
∙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B)合成障碍
∙巨幼细胞贫血骨髓红细胞系统明显增生,幼红细胞常在(D)
∙巨幼细胞贫血细胞核发育落后于胞质,出现(C)现象
∙缺铁性贫血直接可靠的诊断方法是(A)
∙贫血常见的体征是(A)
∙慢性型再障血液学特点是(A)
三、
∙缺铁性贫血的血红蛋白电泳表现是(C)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的特异性诊断是(C)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寿命测定(红细胞半衰期)为(D)
∙属于血管内溶血特征的是(B)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属于(B)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血红素异常的代表疾病是(C)
∙酸溶血试验(Ham’s试验)主要用于(C)的诊断
∙属于血管外溶血特点的是(C)
∙诊断轻型地中海贫血的重要依据是血红蛋白电泳(A)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属于(A)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四、
∙ALL指(B)
∙CML指(C)
∙FAB分型,F指的是(B)
∙白血病病变不仅仅局限在(B)
∙诊断准确率达到90%以上的分型方法是(C)
∙常有成束的棒状小体(Auerbody)的白血病类型是(C)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缩写是(C)
∙慢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A)
∙CLL血象的特点是(A)
∙CML的血象显示,原始粒细胞为(A)
五、
∙RAEB指的是(B)
∙骨髓瘤患者发生高黏滞血症的原因是(B)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本周蛋白增多,是由于(A)
∙根据M蛋白的种类对骨髓瘤分型正确的是(C)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主要表现为(A)∙骨髓瘤细胞分泌单株免疫球蛋白引起的全身紊乱如(D)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的生化特点正确的是(A)
∙约(C)的患者血清或尿液中无M蛋白,称为不分泌型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象,骨髓瘤细胞占有核细胞总数的(C)
∙本周蛋白的凝固温度是(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