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风湿病实验检查

合集下载

风湿三项报告解读

风湿三项报告解读

风湿三项报告解读风湿三项报告是临床上常见的一项检查,主要用于评估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它包含了三个指标: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和C反应蛋白(CRP)。

通过解读风湿三项报告,可以对患者的风湿病情有一个初步判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免疫抗体,常见于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

风湿因子的阳性提示患者可能存在风湿性疾病的风险,但并不能确定具体的病情。

一般来说,RF滴度越高,风湿性疾病的可能性越大。

当然,RF也可在其他非风湿性疾病中出现,所以综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标志物。

它的阳性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研究表明,anti-CCP的检测在风湿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如果患者的anti-CCP阳性,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可以进一步判断患者是否为类风湿关节炎,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蛋白,其水平可以反映机体炎症的程度。

CRP的升高通常与炎症反应相关,包括风湿性疾病。

CRP 水平的升高提示有炎症存在,但并不能确定具体的病因。

因此,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是必要的。

除了风湿三项,还可以参考其他相关检查结果,如血沉(ESR)、关节穿刺液分析、X线检查等,来更全面地评估风湿性疾病的情况。

血沉的升高也可以反映炎症的存在,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关节穿刺液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关节疾病的类型,如关节炎、滑膜炎等。

X线检查可以评估关节的损伤情况,如关节的破坏、骨质疏松等。

需要注意的是,风湿三项报告只是辅助诊断风湿性疾病的一种指标,不能单独作为诊断的依据。

临床医生应该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并且,风湿三项的阳性结果并不代表一定患有风湿性疾病,反之亦然。

因此,对于风湿三项报告的解读需要整体而综合的思考。

风湿病诊断标准

风湿病诊断标准

风湿病诊断标准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对于风湿病的诊断,医生需要根据一系列的标准来进行判断。

以下是风湿病诊断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临床症状。

1.关节疼痛,慢性进行性关节疼痛,多发生于双侧对称的关节,常在清晨或休息后加重,活动后减轻。

2.关节肿胀,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且有压痛。

3.关节活动受限,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严重时可出现关节畸形。

4.全身症状,疲乏、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沉,血沉率常常升高,但非特异性。

2.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

3.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阳性。

4.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阳性。

5.关节液检查,关节滑液炎症改变。

三、影像学检查。

1.关节X线,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疏松,关节畸形等表现。

2.超声检查,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滑囊积液等表现。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可做出风湿病的诊断。

风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实验室检查显示类风湿因子或抗CCP抗体阳性;3.影像学检查显示关节破坏、畸形等特征;4.排除其他风湿性疾病。

五、诊断注意事项。

1.风湿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不能片面依赖某一项指标。

2.在进行诊断时,需排除其他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六、治疗建议。

1.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2.物理治疗,如理疗、针灸、推拿等物理治疗方法。

3.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七、预防措施。

1.避免受凉,避免寒冷、潮湿环境,避免受凉。

2.适度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关节的活动和血液循环。

总结,风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后做出诊断。

诊断风湿病时需排除其他风湿性疾病,同时进行综合治疗和预防措施,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风湿检查报告怎么看

风湿检查报告怎么看

风湿检查报告怎么看风湿疾病是一类慢性炎症性疾病,常见的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对于患有风湿疾病的患者,经常需要进行风湿检查以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和治疗效果。

然而,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阅读风湿检查报告往往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本文将介绍如何看懂风湿检查报告,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管理风湿疾病。

一、检查项目风湿检查报告通常包含多项检查项目,其中常见的有血常规、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关节液检查等。

在查看报告时,首先要了解每项检查项目的基本意义和参考范围,以便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

比如,血常规可以反映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可以判断患者体内的炎症水平,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则可以帮助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疾病。

二、参考范围每项检查项目都有参考范围,用于评估患者的检查结果是否正常。

在阅读风湿检查报告时,需要对比患者的具体结果与参考范围,来判断其是否存在异常。

如果患者的检查结果超出了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炎症或其他风湿疾病的活动。

这时,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三、趋势分析风湿检查报告不仅仅是对患者当前的疾病情况进行描述,还可以通过对比历次检查结果的变化来判断患者的疾病趋势。

通过观察患者的检查指标是否逐渐增高或降低,可以了解疾病的活动程度和治疗效果。

因此,在阅读风湿检查报告时,除了关注当前结果是否正常,还要留意前后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

四、其他辅助检查除了常规风湿检查项目外,有时还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辅助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评估疾病活动性。

比如,骨密度测试可以帮助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关节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关节和周围组织的炎症情况。

这些辅助检查结果也需要综合分析,以增加对患者疾病情况的全面了解。

总之,正确阅读和理解风湿检查报告对风湿疾病患者及其医生而言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各项检查项目的含义和参考范围,观察检查结果的变化趋势,以及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治疗效果。

风湿性疾病的实验检测及诊断模板

风湿性疾病的实验检测及诊断模板

(一)抗核膜抗体:主要有抗核孔复合物 和抗层抗体。后者主要见于肝炎、血细胞减 少伴抗磷脂抗体阳性及皮肤白细胞列解性血 管炎或脑血管炎三合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偶见于SLE患者。 (二)染色质抗体:染色质主要由双键 DNA(ds-DNA)和组蛋白组成。双键DNA 变性,双键折开即成单键DNA(ss-DNA), 组蛋白含H1,H2a, H2b, H3和H4五种成分。染 色质上除组蛋白外,与DNA结合的其他蛋白 统称为非组蛋白。
15 、抗Ciq抗体
• Ciq是参与补体激活的一种氮白,同时亦
参与介导单核巨噬系统清除感染因子, 凋亡产物及免疫复合物。Ciq抗体既参与 SLE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参与SLE肾病的 损害,因Ciq抗体对肾脏有直接损害作用。 • 抗Ciq抗体的出现不但表示有SLE成在, 而且不明SLE有肾脏损害。其阳性率为20 -40%。
3.抗组蛋白抗体:在药物性狼疮中的 阳性率可高达95%以上,SLE阳性率为70%,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阳性率为30%。 4.抗高迁移率非组蛋白抗体:高迁移 率非组蛋白(HMG)是一组与DNA紧密结 合的低分子量蛋白 。包括有HMG1、MG14 、HMG17、HMG18、HMG19a和HMG19b 等 。 近年发现抗HMG1和/或HMG2抗体在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阳性率可达30%,抗 HMG17抗体主要见于SLE等其他自身免疫 性疾病。
发生率 40-95% 10-20% 5-10% 4% 50-70% 5-10% 80-95% 25-70% 10% >50% 5-10%
自身免疫性疾病中
的抗核抗体谱
抗核抗体谱 抗核体在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呈现出不同 组合。其中有的抗体仅见于某一疾病,成为诊断该 疾病的血清标记抗体。如SLE的标记抗体有抗dSDNA、抗Sm、rRNP;PSS的标记抗体有抗SCL-70, 抗着丝点抗体;PM/DM的标记抗体有Jo-1、抗Mi-2 抗体;SS的标记抗体有抗SSB,SSA。有的抗体虽可 见于多种疾病,但在不同的疾病中的阳性率有显著 差别,如抗组蛋白抗体在药物性狼疮的阳性率高达 95%,抗U1RNP抗体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中的阳性 率也高达95%以上,因此他们可作为该二病的筛选 指标,即抗体阴性者基本上可排除上述二疾病。

风湿确诊金标准

风湿确诊金标准

风湿确诊金标准
风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类风湿因子检查:这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用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风湿病。

2. 抗核抗体检查: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筛选试验,常用于多种自身免疫病种的筛查,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全身性硬皮病、狼疮性肝炎等。

若出现升高,考虑存在风湿病。

3. X线检查:这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骨骼和关节的结构,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风湿病。

4. 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病程至少6个星期。

5. 关节肿胀:有三个或更多,而且病程持续至少六周。

6. 腕部、掌指、关节肿胀:六周以上可见到。

7. 皮下结节的出现。

8. 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变窄的改变。

以上七项中满足四项者,可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请注意,这些标准并非绝对,诊断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如有疑虑,建议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

常见风湿病实验检查知识讲稿

常见风湿病实验检查知识讲稿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风湿病常用的影像学 检查方法,通过X线平片可以观 察关节骨质、关节间隙和软组织
的变化。
X线检查对于骨关节炎、类风湿 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 义,可以发现关节骨质侵蚀、关 节间隙狭窄、软组织肿胀等病变。
X线检查具有无创、无痛、无辐 射等优点,但有时对于早期病变 的敏感性较低,需要结合其他检
炎症指标检测
C反应蛋白(CRP)检测
总结词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其检测结果有助于判断炎症反应的 程度。
详细描述
C反应蛋白由肝脏合成,当机体受到感 染或组织损伤时,其水平会迅速升高 。CRP检测通常用于评估风湿性疾病 的活动性和疗效观察。, 可作为判断炎症和病情活动的参考指 标。
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与解读
抗核抗体(ANA)
类风湿因子(RF)
阳性提示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 疮(SLE)、干燥综合征等。
阳性提示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可能性,但 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阳性结果。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
抗角蛋白抗体(AKA)
阳性提示血管炎,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等。
免疫球蛋白检测
有助于评估体液免疫状态, 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 效果。
补体检测
补体系统参与免疫应答和 炎症反应,检测有助于了 解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和病 情变化。
肾功能检查
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风湿病常累及的器官,肾 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 肾脏损害。
THANKS
感谢观看
阳性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期。
炎症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与解读
C反应蛋白(CRP)
升高提示炎症或感染,常见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 湿病活动期。

类风湿免疫检查项目

类风湿免疫检查项目

类风湿免疫检查项目类风湿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点是慢性关节炎和全身性炎症反应。

为了准确诊断和监测类风湿病的疾病进展,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免疫检查。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类风湿免疫检查项目。

1. 血沉(ESR)血沉是一种常用的炎症指标,通过测量红细胞在抗凝血管中的沉降速度来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

类风湿患者常常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因此血沉常常升高。

2. 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期蛋白,它的产生与体内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在类风湿病发作期间,CRP水平通常会显著升高。

3. 类风湿因子(RF)RF是一种自身抗体,它与类风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RF阳性可以作为类风湿诊断的线索,但并非所有类风湿患者都会产生RF,因此RF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类风湿。

4. 抗核抗体(ANA)ANA是一种自身抗体,它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包括类风湿。

ANA阳性并不能确诊类风湿,但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指标。

5.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anti-CCP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抗体,其阳性率在类风湿患者中较高。

anti-CCP阳性可以作为类风湿的诊断指标,尤其对于早期类风湿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6.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在类风湿病发作期间,白细胞计数常常升高,并且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骨髓中的中性粒细胞增多。

7. 血小板计数类风湿病患者常伴有血小板增多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炎症反应和骨髓的激活导致的。

8. 关节液分析类风湿关节液的特点是黄浑,黏稠度增高,并且白细胞计数增多。

关节液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关节炎的原因,同时也可以排除其他关节炎的可能性。

总结起来,类风湿免疫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沉、CRP、RF、ANA、anti-CCP、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小板计数以及关节液分析等。

通过这些检查项目,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类风湿,以及评估疾病的活动程度和预后情况。

及早进行免疫检查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类风湿病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风湿病常用血清学检查.ppt.

风湿病常用血清学检查.ppt.

九•补体Clq 和抗Clq 抗体
备组血沽Clq 的浓喪(X+S) mg/L
通过对比松辆徂弓对閱殂血淸Clq 水平.证实了 LN 忠A 与IIIZ 的$口5您者血 消eg 浓度均显苦低丁lE 常人、ft 他风湿性疾林也石・及其他疗脏疚病患乩 尤 以S4慰齐血清Clq 浓度的降低明显• 患拧血淸Clq 浓度的水平显甘低于卄
JZ 的患齐-山此町以押:测,血沽 Gq 水平》jSLE ・尤比足SUS 您拧的疗 脏损•幷Z 何存在杵明确的相关件•
r r 氏气*/F : 2%«常心醫碍;带幷?R 启昴閑1帖屛假缸hnY 周貂 :•品4兌
堆« I «车恋・»怡1
九•补体Clq 和抗Clq 抗体
诊断为LN 的患者密切检测抗Clq 抗体的滴度冇助 于早期发现病惜活动。

总之抗Clq 抗体可用于:
1.狼疮及LN 的诊断。

2 •狼疮患者随访中的监测。

3. 早期识别LN 复发。

HI *1
M Hl
Jfc 伦 IW 低* o
ti. w 人 m -lU
i
♦ :M*
er
SUiZrU
1 Z Ml
4(1
■ :■P” 3T. r» ih 1 z m Ml
-><i
1 r sttT r^

N “ ♦A. 1A ft 更 Ml
it
K tv n Hi
til
IO S*
a <r n Itk *< W »K lAi 1(
30 NM 土SA a ar
i t : . * J tiUC Ml 1匕令S
ua
•< LZ eii t 匕 M l y 1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P与肥胖关系密切,而且脂肪细胞也可分泌CRP.
CRP水平随年龄的增高而升高,女性较高,吸烟、 感染和某些药物可使其增高;而饮酒和某些药物可 使其降低.
3
常见风湿病实验检查
10
生化检查
1.Ca, P,Fe等电解质. 2.UA,磷酸钙双水化合物CPP等. 3.肝, 肾,血常规等功能检查. 4.CPK,LDH同功酶,肌球蛋白,肌凝蛋白重链,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phism)。PCR- SSOP 是以核酸杂交 为基础的分型技术。 PCR扩增特定的基因片段, 与(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s)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进行 分析鉴定。
基因芯片或微阵列技术 (gene chip or
作用,对细胞和体液免疫都有促进作用,而且
免疫细胞也能产生PRL样物质,发挥自分泌和
旁分泌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在SLE中PRL与可
的松CS比值增高反与病情进展相关。男性患
者PRL水平升高而雄激素功能低下,认为PRL
可抑制睾酮的生成,在病因中起作用。但也有
人认为不是通过其抑制雄激素而起作用。另外
用bromocriptine BRC溴隐停使PRL降低可
使SLE病情改善。在RA已证明PRL是AA
3
常见风湿病实验检查
2
HLA研究进展
HLA抗原基因的多态性,决定了其所表达 的HLA抗原分子的多态性, 也决定了HLA系统 免疫应答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近年来HLA 基因 分型迅猛发展,使得HLA 基因分型更加准确, 简便和实用。 HLA 基因分型目前大致分为: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 RFLP
5
AS的相关遗传因素
1:HLA是一必需的致病基因,但其遗传风险为 16~50%。其亚型有23个之多,从 B2701~2723。与AS相关的是 2705﹑2704﹑2701等等。
2:CYP2D6﹑LMP7和TNF308等TNF-的等位 基因;bosak报道HLA-2﹑Bw4﹑Cw1/2﹑DR1 基因频率均高于健康人群。这提示HLAA﹑B﹑C﹑DR和DQ区域有与AS发病的易感基因 存在;HLA-B60增加了AS依赖HLA-B27发病的 易感性。
3
常见风湿病实验检查
6
链球菌感染的检测
1 咽拭子培养
20~25%
SZ(链球菌酶)检
2ASO>500
50%
3DNA酶-B>210
4ASK(抗链球菌激酶)>8
5AH(75
抗EBV抗体
RA
PHS-2(福氏志贺菌) Reiter's
3
肺炎克雷伯菌
常见风湿病实验检查
肌钙蛋白I(TnI),等肌酶谱检查. 5.蛋白及蛋白电泳检查. 6.雌激素,泌乳素等激素检查. 7.维生素,骨钙素,TRAP,Pyd,Dpyd等.
3
常见风湿病实验检查
11
雌激素和催乳素PRL
大家都知道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
功能失调,会影响的发生和发展。
PRL(prolatin)已被证明具有免疫调节
AS
85%
7
炎性实验室指标
主要针对疾病活动性 ESR: CRP:2周内>80%, 大于4周
<25% OTHER:1.白细胞及中性粒 细胞. 2.糖蛋白及粘蛋白等.
3
常见风湿病实验检查
8
感染 外伤 免疫异常 恶性增生物
CRP
IL-1 IL-6 TNFa
CRP
ICAM-1 VCAM-1 E-SELECTIN
常见风湿病实验检查
风湿病病因学检查.
RA
HLA-DRB10405
0409风险高达58.2%.
SLE
HLA-DQB1(nRNP),
DQa(SSA/SSB),
DQW6(Sm)
DQB1(TCR).
AS
HLA-B27.
3
常见风湿病实验检查
1
BS
HLA-B51.
PM\DM HLA-B8,DR3,DR1. HLA-DRB1 ,ancestral
凝血纤溶 系统亢进
白细胞 粘着游走
3
常见风湿病实验检查
血小板 凝集亢进
血小板 释放反应
TG PF4
9
CRP与炎症
CRP是重要的炎性因子,其致炎作用包括:激活补 体、刺激细胞因子分泌、上调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表达、抑制一氧化氮合成、增加纤溶酶原激活物 抑制剂-1的水平与活性、增强巨噬细胞对低密度 脂蛋白的摄取及单核细胞化学趋化性、上调血管 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表达等.
PCR-SSCP(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可检测DNA
片段中不同位置的点突变,而不必象PCR-
RFLP 那样,必须选择合适的限制酶,使其识
别的位点正好位于等位基因的特异性核苷酸序
列处。
3
常见风湿病实验检查
4
PCR- SSP(SEQUENCE SPECIFIC PRIMES)是近年唯一针对急诊和尸体器官移植 而设计的。其原理是通过序列特异性引物SSP , 特异的扩增目的DNA 片段,再通过凝胶电泳 等手段,判断被扩增序列的存在。
作为第3代遗传标记SNP单核苷酸多态位点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已 有MHC-SNP分型试剂盒面市。
分子的超型及抗原结合肽超基序的发现,表明 可从功能上对类分子进行分类使得该技术更为 合理,简明和实用,对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和 异体移植有重大意义。
3
常见风湿病实验检查
haplotype祖单倍体 8.1。TNF--308A
SSC
HLA-DR1,DR5,DRQI;P1A2/FN等位基因与
肺纤维化,Scl-70的阳性呈正相关。
SS
HLA-DR3. DRBI0602,03(与肾小管酸中毒
及SSB密切相关,DQAI0504,DQBI0202。
RF
HLA-DR4.
OA
HLA-A1,B8.
3
常见风湿病实验检查
3
该技术其原理类似于反向斑点杂交。它是 指大规模集成电路控制的机器人在尼龙膜或硅 片等固相支持物的表面有规律地合成代表不同 基因的寡核苷酸探针,或液相合成探针后,通 过点样仪点样于固相支持物的表面。这些探针 与放射性标记物或荧光素标记的样品的DNA或 cDNA互补核酸序列相结合,通过放射自显影 或荧光检测,对杂交结果进行计算机软件处理 分析,获得杂交信号的强度及分布模式图,反 映样品中基因表达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