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4.2.3第1课时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课件

合集下载

第2章2.2.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课件人教新课标B版

第2章2.2.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课件人教新课标B版

P(ξ>3).
解 依题意,随机变量 ξ~B(5,16).
∴P(ξ=4)=C45(16)4·56=7
27576,P(ξ=5)=C55(16)5=7
1 776.
∴P(ξ>3)=P(ξ=4)+P(ξ=5)=3
13 888.
课堂小结
1.独立重复实验要从三方面考虑:第一,每次实验是在相同 条件下进行的;第二,各次实验中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 第三,每次实验都只有两种结果,即事件要么产生,要么 不产生.
3台都未报警的概率为
P(X=0)=C03×0.90×0.13=0.001;
(2)恰有1台报警; 解 恰有1台报警的概率为
P(X=1)=C13×0.91×0.12=0.027;
(3)恰有2台报警; 解 恰有2台报警的概率为
P(X=2)=C23×0.92×0.1=0.243;
(4)3台都报警; 解 3台都报警的概率为
P(X=3)=C33×0.93×0.10=0.729;
(5)至少有2台报警; 解 至少有2台报警的概率为 P(X≥2)=P(X=2)+P(X=3)=0.243+0.729=0.972;
(6)至少有1台报警. 解 至少有1台报警的概率为 P(X≥1)=1-P(X=0)=1-0.001=0.999.
4 名同学商定明天分别就同一问题询问该服务中心.且每人只
拨打一次,求他们中成功咨询的人数X的散布列.
解 由题意可知:X~B(3,34), 所以 P(X=k)=Ck3(34)k(14)3-k(k=0,1,2,3).
P(X=0)=C03(34)0(14)3=614, P(X=1)=C13·34 ·(14)2=694, P(X=2)=C23(34)2·14=2674, P(X=3)=C33(34)3=2674.

2.2.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课件人教新课标B版(1)

2.2.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课件人教新课标B版(1)

0
1…
k

p
Cn0 p0qn Cn1 p1qn1 … Cnk pkqnk

此时我们称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散布,记作:
n
Cnn pnq0
二项分布与两点分布、超几何分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两点分布是特殊的二项分布 (1 p)
2.一个袋中放有 M 个红球,( N M )个白球,依次从袋中
取 n个球,记下红球的个数 .
(1)设X表示目标被击中的次数,求X的散布列; (2)若目标被击中2次,A表示事件“第一部分至少被击中 1次或第二部分被击中2次”,求P(A).
回顾反思 总结提炼
知识总结: 1、n次独立重复实验; 2、独立重复实验的概率公式及结构特点; 3、二项散布
1.(2009·上海高考)若事件E与F相互独立,且P(E)=P(F)
考点突破
某地区为下岗人员免费提供财会和计算机培训,以提高下 岗人员的再就业能力,每名下岗人员可以选择参加一项培训、 参加两项培训或不参加培训.已知参加过财会培训的有60%, 参加过计算机培训的有75%.假设每个人对培训项目的选择是 相互独立的,且各人的选择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1)任选1名下岗人,求该人参加过培训的概率; (2)任选3名下岗人员,记ξ为3人中参加过培训的人数,求ξ的 散布列.
解2:(间接法) P(x 1) 1 P(x 0) 1 0.43 0.936
因为 0.936 0.9 , 所以臭皮匠胜出的可能性较大
1.判断一个随机变量是否服从二项散布,关键有二:其一 是独立性,即一次实验中,事件产生与不产生二者必居 其一;其二是重复性,即实验是独立重复地进行了n次.
2.在n次独立重复实验中,事件A恰好产生k次的概率为P(X =k)= pk(1-p)n-k,k=0,1,2,…,n.在利用该公式时一 定要审清公式中的n,k各是多少.

新教材 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四章 概率与统计 精品教学课件(共644页)

新教材 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四章 概率与统计 精品教学课件(共644页)

2 3
[设“用满 6 000 小时未坏”为事件 A,“用满 10 000 小时未
坏”为事件 B,则
1 P(A)=34,P(AB)=P(B)=12,所以 P(B|A)=PPAAB=32=23.]
4
5.某人一周晚上值班 2 次,在已知他周日一定值班的条件下, 求他在周六晚上或周五晚上值班的概率.
[解] 设事件 A 为“周日值班”,事件 B 为“周五值班”,事件 C 为 “周六值班”,
[解] 由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可知
(1)P(A)=25,
P(B)=2×15+ ×43×2=280=25,
P(A∩B)=25× ×14=110.
1 (2)P(B|A)=PPA∩AB=120=14.
5
1.用定义法求条件概率 P(B|A)的步骤 (1)分析题意,弄清概率模型; (2)计算 P(A),P(A∩B); (3)代入公式求 P(B|A)=PPA∩AB. 2.结合古典概型分别求出事件 A,B 的概率,从而求出 P(B|A), 揭示出 P(A),P(B)和 P(B|A)三者之间的关系.
[思路点拨] 第(1)、(2)问属古典概型问题,可直接代入公式;第 (3)问为条件概率,可以借用前两问的结论,也可以直接利用基本事 件个数求解.
[解] 设第 1 次抽到舞蹈节目为事件 A,第 2 次抽到舞蹈节目为 事件 B,则第 1 次和第 2 次都抽到舞蹈节目为事件 A∩B.
(1)从 6 个节目中不放回地依次抽取 2 个的事件数为 n(Ω)=A26= 30,
[跟进训练] 1.(一题两空)甲、乙两市都位于长江下游,根据一百多年来的 气象记录,知道一年中下雨天的比例甲市占 20%,乙市占 18%,两 地同时下雨占 12%,记 P(A)=0.2,P(B)=0.18,P(A∩B)=0.12,则 P(A|B)=________,P(B|A)=________.

2.2.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课件人教新课标B版

2.2.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课件人教新课标B版

ξ
0
1
2
3
P 0.001 0.027 0.243 0.729
数学 选修2-3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散布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二项散布的应用
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是23和 34,假设两人每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散布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采用有放回的取球,每次取得红球的概率都
相等,均为35,取得红球次数 X 可能取的值为 0,1,2,3,4.
由以上分析,知随机变量 X 服从二项分布,
4分
P(X=k)=Ck435k·1-354-k(k=0,1,2,3,4).
6分
数学 选修2-3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问题2] 3次中恰有1次针尖向上,有几种情况?
[提示 2] 共有 3 种情况:A1 A2 A3 ,A1 A2 A3 ,A1 A2 A3. [问题3] 它们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提示3] 概率都是0.61×(1-0.6)2.
数学 选修2-3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散布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散布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2)3 局比赛相当于进行 3 次独立重复试验,因为顺序一定, 所以在前 3 局比赛中,直至第 3 局甲才胜 1 局的概率为:
P=1-123-1121=18. (3)4 局比赛相当于进行 4 次独立重复试验,但甲在第 4 局 比赛一定取胜,而前 3 局为 2 胜 1 负,故甲打完 4 局取胜的概 率为: P=C23122×1-121×12=136.
数学 选修2-3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散布

【B版】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选修2-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教案1

【B版】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选修2-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教案1

2.2.3 独立重复实验与二项分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能进行一些与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有关的概率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承前启后,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体现数学的文化功能与人文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进行一些与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有关的概率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2.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m n总是接近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作()P A。

3.概率的确定方法:通过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用这个事件发生的频率近似地作为它的概率。

4.概率的性质: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随机事件的概率为0()1P A≤≤,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看作随机事件的两个极端情形。

5.基本事件: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事件A)称为一个基本事件。

6.等可能性事件: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1n,这种事件叫等可能性事件。

7.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 个,而且所有结果都是等可能的,如果事件A 包含m 个结果,那么事件A 的概率()m P A n =。

8.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及一般求解方法。

9.事件的和的意义:对于事件A 和事件B 是可以进行加法运算的。

10.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

()()()P A B P A P B +=+。

一般地:如果事件12,,,n A A A 中的任何两个都是互斥的,那么就说事件12,,,n A A A 彼此互斥。

人教B版新教材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教案设计-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人教B版新教材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教案设计-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4.2.3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第1课时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重点)2.理解二项分布.(难点)3.能利用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1.通过学习n次独立重复试验及二项分布,体会数学抽象的素养.2.借助二项分布解题,提高数学运算的素养.在学校组织的高二篮球比赛中,通过小组循环,甲、乙两班顺利进入最后的决赛.在每一场比赛中,甲班取胜的概率为0.6,乙班取胜的概率是0.4,比赛既可以采用三局两胜制,又可以采用五局三胜制.问题:如果你是甲班的一名同学,你认为采用哪种赛制对你班更有利?1.n次独立重复试验在相同条件下重复n次伯努利试验时,人们总是约定这n次试验是相互独立的,此时这n次伯努利试验也常称为n次独立重复试验.思考:独立重复试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提示](1)每次试验的条件完全相同,相同事件的概率不变;(2)各次试验结果互不影响;(3)每次试验结果只有两种,这两种结果是对立的.2.二项分布一般地,如果一次伯努利试验中,出现“成功”的概率为p,记q=1-p,且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出现“成功”的次数为X,则X的取值范围是{0,1,…,k,…,n},而且P(X=k)=C k n p k q n-k,k=0,1,…,n,因此X 的分布列如下表所示.X1… k… nP C 0n p 0q nC 1n p 1qn -1 …C k n p k qn -k… C n n p n q 0)n =C 0n p 0q n+C 1n p 1q n -1+…+C k n p k qn -k +…+C n n p n q 0中对应项的值,因此称X 服从参数为n ,p 的二项分布,记作X ~B (n ,p ).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每次试验结果可以有多种. ( ) (2)两点分布是特殊的二项分布. ( ) (3)二项分布可以看作是有放回抽样.( ) (4)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每次试验的条件可以略有不同. ( )[答案] (1)× (2)√ (3)√ (4)× 2.若X ~B (10,0.8),则P (X =8)等于( )A .C 810×0.88×0.22B .C 810×0.82×0.28C .0.88×0.22D .0.82×0.28A [∵X ~B (10,0.8),∴P (X =8)=C 810×0.88×0.22,故选A.]3.一枚硬币连掷三次,只有一次出现正面的概率为________.38 [抛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为12,由于每次试验的结果不受影响,故由n 次独立重复试验可知,所求概率为P =C 13⎝⎛⎭⎪⎫12⎝ ⎛⎭⎪⎫122=38.]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某同学投篮的命中率为0.6,他10次投篮中命中的次数X 是一个随机变量,且X ~B (10,0.6);②某福彩的中奖概率为p ,某人一次买了8张,中奖张数X 是一个随机变量,且X ~B (8,p );③从装有5个红球、5个白球的袋中,有放回地摸球,直到摸出白球为止,则摸球次数X 是随机变量,且X ~B ⎝ ⎛⎭⎪⎫n ,12. ①② [①②显然满足独立重复试验的条件,而③虽然是有放回地摸球,但随机变量X 的定义是直到摸出白球为止,也就是说前面摸出的一定是红球,最后一次是白球,不符合二项分布的定义.]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例1】 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是23和34,假设每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1)求甲射击3次,至少1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2)求两人各射击2次,甲恰好击中目标2次且乙恰好击中目标1次的概率. [解] (1)记“甲射击3次至少有1次未击中目标”为事件A 1,由题意,射击3次,相当于3次独立重复试验.故P (A 1)=1-P (A 1)=1-⎝ ⎛⎭⎪⎫233=1927.(2)记“甲射击2次,恰有2次击中目标”为事件A 2,“乙射击2次,恰有1次击中目标”为事件B 2,则P (A 2)=C 22×⎝⎛⎭⎪⎫232=49,P (B 2)=C 12×⎝ ⎛⎭⎪⎫341×⎝⎛⎭⎪⎫1-34=38. 由于甲、乙射击相互独立,故 P (A 2B 2)=49×38=16.1.(变结论)在本例(2)的条件下,求甲、乙均击中目标1次的概率. [解] 记“甲击中目标1次”为事件A 3,“乙击中目标1次”为事件B 3,则 P (A 3)=C 12×23×13=49,P (B 3)=38, 所以甲、乙均击中目标1次的概率为 P (A 3B 3)=49×38=16.2.(变结论)在本例(2)的条件下,求甲未击中、乙击中2次的概率. [解] 记“甲未击中目标”为事件A 4,“乙击中2次”为事件B 4,则P (A 4)=C 02⎝ ⎛⎭⎪⎫1-232=19,P (B 4)=C 22⎝ ⎛⎭⎪⎫342=916,所以甲未击中、乙击中2次的概率为P (A 4B 4)=19×916=116.独立重复试验概率求法的三个步骤二项分布设他在各交通岗遇到红灯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并且概率都是13.(1)求这名学生在途中遇到红灯的次数ξ的分布列;(2)求这名学生在首次遇到红灯或到达目的地停车前经过的路口数η的分布列. [思路点拨] (1)首先判断ξ是否服从二项分布,再求分布列.(2)注意“首次遇到”“或到达”的含义,并明确η的取值,再求η取各值的概率.[解] (1)ξ~B ⎝ ⎛⎭⎪⎫5,13,ξ的分布列为P (ξ=k )=C k 5⎝⎛⎭⎪⎫13k ⎝ ⎛⎭⎪⎫235-k,k =0,1,2,3,4,5. 故ξ的分布列为ξ 012345P32243 80243 80243 40243 102431243(2)η的分布列为P (η=k )=P (前k 个是绿灯,第k +1个是红灯)=⎝ ⎛⎭⎪⎫23k ·13,k =0,1,2,3,4;P (η=5)=P (5个均为绿灯)=⎝ ⎛⎭⎪⎫235.故η的分布列为η 0 12345P13 29 427 881 16243322431.本例属于二项分布,当X 服从二项分布时,应弄清X ~B (n ,p )中的试验次数n 与成功概率p .2.解决二项分布问题的两个关注点(1)对于公式P (X =k )=C k n p k (1-p )n -k(k =0,1,2,…,n )必须在满足“独立重复试验”时才能运用,否则不能应用该公式.(2)判断一个随机变量是否服从二项分布,关键有两点:一是对立性,即一次试验中,事件发生与否两者必有其一;二是重复性,即试验是独立重复地进行了n 次.[跟进训练]1.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第14题和第15题为选做题.规定每位考生必须且只需在其中选做一题.设4名考生选做每道题的可能性均为12,且各人的选择相互之间没有影响.(1)求其中甲、乙2名考生选做同一道题的概率;(2)设这4名考生中选做第15题的人数为ξ名,求ξ的分布列.[解] (1)设事件A 表示“甲选做14题”,事件B 表示“乙选做14题”,则甲、乙2名考生选做同一道题的事件为“A ∩B +A ∩B ”,且事件A ,B 相互独立.∴P (A ∩B +A ∩B )=P (A )P (B )+P (A )P (B ) =12×12+⎝ ⎛⎭⎪⎫1-12×⎝ ⎛⎭⎪⎫1-12=12.(2)随机变量ξ的可能取值为0,1,2,3,4,且ξ~B ⎝ ⎛⎭⎪⎫4,12.∴P (ξ=k )=C k 4⎝ ⎛⎭⎪⎫12k ⎝ ⎛⎭⎪⎫1-124-k=C k 4⎝⎛⎭⎪⎫124(k =0,1,2,3,4). ∴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为ξ 0 1 2 3 4P116 14 38 14 116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的综合应用1.王明做5道单选题,每道题都随机选一个答案,那么他做对的道数服从二项分布吗?为什么?[提示] 服从二项分布.因为每道题都是随机选一个答案,结果只有两个:对与错,并且每道题做对的概率均相等,故做5道题可以看成“一道题”重复做了5次,做对的道数就是5次试验中“做对”这一事件发生的次数,故他做对的“道数”服从二项分布.2.王明做5道单选题,其中2道会做,其余3道均随机选一个答案,他做对的道数服从二项分布吗?如何判断一随机变量是否服从二项分布?[提示] 不服从二项分布.因为会做的两道题做对的概率与随机选取一个答案做对的概率不同,不符合二项分布的特点.判断一个随机变量是否服从二项分布关键是看它是不是n 次独立重复试验,随机变量是否为在这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次数,满足这两点的随机变量才服从二项分布,否则就不服从二项分布.【例3】 甲、乙两队参加奥运知识竞赛,每队3人,每人回答一个问题,答对者为本队赢得一分,答错得零分.假设甲队中每人答对的概率均为23,乙队中3人答对的概率分别为23,23,12,且各人回答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用ξ表示甲队的总得分.(1)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2)用A 表示“甲、乙两个队总得分之和等于3”这一事件,用B 表示“甲队总得分大于乙队总得分”这一事件,求P (AB ).[思路点拨] (1)由于甲队中每人答对的概率相同,且正确与否没有影响,所以ξ服从二项分布,其中n =3,p =23.(2)AB 表示事件A ,B 同时发生,即甲、乙两队总得分之和为3且甲队总得分大于乙队总得分.[解] (1)由题意知,ξ的可能取值为0,1,2,3,且 p (ξ=0)=C 03⎝⎛⎭⎪⎫1-233=127, P (ξ=1)=C 1323⎝⎛⎭⎪⎫1-232=29, P (ξ=2)=C 23⎝ ⎛⎭⎪⎫232⎝ ⎛⎭⎪⎫1-23=49, P (ξ=3)=C 33⎝ ⎛⎭⎪⎫233=827. 所以ξ的分布列为ξ 01 23P127 29 49 827(2)用C 表示“甲得2D 表示“甲得3分乙得0分”这一事件,所以AB =C ∪D ,且C ,D 互斥,又P (C )=C 23⎝⎛⎭⎪⎫232⎝ ⎛⎭⎪⎫1-23⎣⎢⎡ 23×13×12+13×23×⎦⎥⎤12+13×13×12=1034, P (D )=C 33⎝⎛⎭⎪⎫233⎝ ⎛⎭⎪⎫13×13×12=435, 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得 P (AB )=P (C )+P (D ) =1034+435=3435=34243.对于概率问题的综合题,首先,要准确地确定事件的性质,把问题化归为古典概型、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独立重复试验四类事件中的某一种;其次,要判断事件是A +B 还是AB ,确定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还是同时发生,分别运用相加或相乘事件公式;最后,选用相应的求古典概型、互斥事件、条件概率、独立事件、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求解.[跟进训练]2.9粒种子分种在3个坑内,每坑放3粒,每粒种子发芽的概率为0.5,若一个坑内至少有1粒种子发芽,则这个坑不需要补种,若一个坑内的种子都没发芽,则这个坑需要补种.假定每个坑至多补种一次,求需要补种坑数的分布列.[解] 因为单个坑内的3粒种子都不发芽的概率为⎝ ⎛⎭⎪⎫123=18,所以单个坑不需要补种的概率为1-18=78.设需要补种的坑数为X ,则X 的可能取值为0,1,2,3,这是3次独立重复试验,P (X =0)=C 03×⎝ ⎛⎭⎪⎫180×⎝ ⎛⎭⎪⎫783=343512, P (X =1)=C 13×⎝ ⎛⎭⎪⎫181×⎝ ⎛⎭⎪⎫782=147512, P (X =2)=C 23×⎝ ⎛⎭⎪⎫182×⎝ ⎛⎭⎪⎫781=21512, P (X =3)=C 33×⎝⎛⎭⎪⎫183×⎝ ⎛⎭⎪⎫780=1512, 所以需要补种坑数的分布列为X 0123P343512 147512 2151215121.独立重复试验的基本特征 (1)每次试验都在同样条件下进行.(2)每次试验都只有两种结果:发生与不发生. (3)各次试验之间相互独立.(4)每次试验,某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一样的. 2.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1.某学生通过英语听力测试的概率为13,他连续测试3次,那么其中恰有1次获得通过的概率是( )A.49 B.29 C.427D.227A [记“恰有1次获得通过”为事件A , 则P (A )=C 13⎝ ⎛⎭⎪⎫13·⎝ ⎛⎭⎪⎫1-132=49.故选A.] 2.某电子管正品率为34,次品率为14,现对该批电子管进行测试,设第ξ次首次测到正品,则P (ξ=3)=( )A .C 23⎝⎛⎭⎪⎫142×34B .C 23⎝ ⎛⎭⎪⎫342×14C.⎝ ⎛⎭⎪⎫142×34D.⎝ ⎛⎭⎪⎫342×14 C [ξ=3表示第3次首次测到正品,而前两次都没有测到正品,故其概率是⎝ ⎛⎭⎪⎫142×34.]3.有4位同学参加某项选拔测试,每位同学能通过测试的概率都是12,假设每位同学能否通过测试是相互独立的,则至少有一位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________.1516 [所有同学都不通过的概率为⎝ ⎛⎭⎪⎫1-124,故至少有一位同学通过的概率为1-⎝ ⎛⎭⎪⎫1-124=1516.] 4.设X ~B (4,p ),且P (X =2)=827,那么一次试验成功的概率p 等于________. 13或23 [P (X =2)=C 24p 2(1-p )2=827, 即p 2(1-p )2=⎝ ⎛⎭⎪⎫132·⎝ ⎛⎭⎪⎫232,解得p =13或p =23.]5.(教材P79练习BT1改编)某气象站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为80%,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5次预报中恰有2次准确”的概率;(2)“5次预报中至少有2次准确”的概率.[解](1)记“预报1次准确”为事件A,则P(A)=0.8.5次预报相当于5次独立重复试验.“恰有2次准确”的概率为P=C25×0.82×0.23=0.051 2≈0.05,因此5次预报中恰有2次准确的概率约为0.05.(2)“5次预报中至少有2次准确”的对立事件为“5次预报全部不准确或只有1次准确”,其概率为P=C05×0.25+C15×0.8×0.24=0.006 72.所以所求概率为1-P=1-0.006 72≈0.99.所以“5次预报中至少有2次准确”的概率约为0.99.。

新教材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时练习-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新教材人教B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时练习-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课时练习(十五)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一头病牛服用某药品后被治愈的概率是90%,则服用这种药的5头病牛中恰有3头牛被治愈的概率为( )A .0.93B .1-(1-0.9)3C .C 35×0.93×0.12D .C 35×0.13×0.92C [由独立重复试验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公式知,该事件的概率为C 35×0.93×(1-0.9)2.]2.假设流星穿过大气层落在地面上的概率为14,现有流星数量为5的流星群穿过大气层有2个落在地面上的概率为( )A.116B.135512C.45512D.271 024B [此问题相当于一个试验独立重复5次,有2次发生的概率,所以P =C 25·⎝ ⎛⎭⎪⎫142·⎝ ⎛⎭⎪⎫343=135512.] 3.设随机变量ξ服从二项分布ξ~B ⎝ ⎛⎭⎪⎫6,12,则P (ξ≤3)等于( )A.1132 B.732 C.2132 D.764C[P (ξ≤3)=P (ξ=0)+P (ξ=1)+P (ξ=2)+P (ξ=3)=C 06×⎝⎛⎭⎪⎫126+C 16·⎝ ⎛⎭⎪⎫126+C 26·⎝ ⎛⎭⎪⎫126+C 36·⎝ ⎛⎭⎪⎫126=2132.故选C.] 4.某一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则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A -发生k 次的概率为( )A.C k n p k(1-p)n-k B.(1-p)k p n-kC.(1-p)k D.C k n(1-p)k p n-kD[由于P(A)=p,P(A-)=1-p,所以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k次的概率为C k n(1-p)k p n-k.故选D.]5.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0.6,且各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A.0.648B.0.432C.0.36D.0.312A[根据独立重复试验公式得,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P=C230.62×0.4+0.63=0.648,故选A.]二、填空题6.(一题两空)已知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发生车祸的概率为0.001,如果公路上每天有1 000辆汽车通过,则公路上发生车祸的概率为________;恰好发生一起车祸的概率为________.(已知0.9991 000≈0.367 70,0.999999≈0.368 06,精确到0.000 1)0.632 30.368 1[设发生车祸的车辆数为X,则X~B(1 000,0.001).记事件A:“公路上发生车祸”,则P(A)=1-P(X=0)=1-0.9991 000≈1-0.367 70=0.632 3.恰好发生一次车祸的概率为P(X=1)=C11 000×0.001×0.999999≈0.368 06≈0.368 1.]7.某射手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9,他连续射击三次,且他每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之间没有影响,有下列结论:①他三次都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93;②他第三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9;③他恰好2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2×0.92×0.1;④他恰好2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是3×0.9×0.12.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把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①②④[三次射击是3次独立重复试验,故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②④.]8.某市公租房的房源位于A,B,C三个片区,设每位申请人只申请其中一个片区的房源,且申请其中任一个片区的房源是等可能的.该市的4位申请人中恰有2人申请A 片区房源的概率为________.827 [每位申请人申请房源为一次试验,这是4次独立重复试验,设申请A 片区房源记为A ,则P (A )=13,所以恰有2人申请A 片区的概率为C 24·⎝ ⎛⎭⎪⎫132·⎝ ⎛⎭⎪⎫232=827.] 三、解答题9.某市医疗保险实行定点医疗制度,按照“就近就医,方便管理”的原则,参加保险人员可自主选择四家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和一家社区医院作为本人就诊的医疗机构.若甲、乙、丙、丁4名参加保险人员所在地区有A ,B ,C 三家社区医院,并且他们的选择相互独立.设4名参加保险人员选择A 社区医院的人数为X ,求X 的分布列.[解] 由已知每位参加保险人员选择A 社区医院的概率为13,4名人员选择A 社区医院即4次独立重复试验,即X ~B ⎝ ⎛⎭⎪⎫4,13,所以P (X =k )=C k 4·⎝ ⎛⎭⎪⎫13k·⎝ ⎛⎭⎪⎫234-k(k =0,1,2,3,4),所以X 的分布列为X 01234P1681 3281 2481 88118110.甲、规定先赢三局的队获胜,并且比赛就此结束,现已知甲、乙两队每比赛一局,甲队获胜的概率为35,乙队获胜的概率为25,且每局比赛的胜负是相互独立的.(1)求甲队以3∶2获胜的概率; (2)求乙队获胜的概率.[解] (1)设甲队以3∶2获胜的概率为P 1,则P 1=C 24⎝⎛⎭⎪⎫352·⎝ ⎛⎭⎪⎫252·35=6483 125. (2)设乙队获胜的概率为P 2,则P 2=⎝ ⎛⎭⎪⎫253+C 23⎝ ⎛⎭⎪⎫252·35·25+C 24⎝ ⎛⎭⎪⎫252·⎝ ⎛⎭⎪⎫352·25=9923 125.11.一个学生通过某种英语听力测试的概率是12,他连续测试n 次,要保证他至少有一次通过的概率大于0.9,那么n 的最小值为( )A .6B .5C .4D .3C [由1-C 0n ⎝⎛⎭⎪⎫12n >0.9,得⎝ ⎛⎭⎪⎫12n<0.1,所以n ≥4.] 12.(多选题)已知随机变量X ~B ⎝ ⎛⎭⎪⎫20,13,若使P (X =k )的值最大,则k 等于( )A .5B .6C .7D. 8BC [令P (X =k +1)P (X =k )=C k +120pk +1q 20-k -1C k 20p k q20-k=20-k 2k +2>1,得k <6, 即当k <6时,P (X =k +1)>P (X =k ); 当k =6时,P (X =7)=P (X =6); 当k >6时,P (X =k +1)<P (X =k ).所以P (X =6)和P (X =7)的值最大,故选BC.]13.(一题两空)设随机变量ξ~B (2,p ),η~B (4,p ),若P (ξ≥1)=59,则p =________;P (η≥2)的值为________.13 1127 [因为随机变量ξ~B (2,p ),η~B (4,p ),又P (ξ≥1)=1-P (ξ=0)=1-(1-p )2=59,解得p =13,所以η~B ⎝ ⎛⎭⎪⎫4,13,则P (η≥2)=1-P (η=0)-P (η=1)=1-⎝ ⎛⎭⎪⎫1-134-C 14×⎝ ⎛⎭⎪⎫1-133×13=1127.]14.在等差数列{a n }中,a 4=2,a 7=-4,现从{a n }的前10项中随机取数,每次取出一个数,取后放回,连续抽取3次,假定每次取数互不影响,那么在这三次取数中,取出的数恰好为两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的概率为______.(用数字作答)625 [由已知可求通项公式为a n =10-2n (n =1,2,3,…),其中a 1,a 2,a 3,a 4为正数,a 5=0,a 6,a 7,a 8,a 9,a 10为负数,∴从中取一个数为正数的概率为410=25,取得负数的概率为12.∴取出的数恰为两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的概率为C 23×⎝⎛⎭⎪⎫252×⎝ ⎛⎭⎪⎫121=625.]15.为拉动经济增长,某市决定新建一批重点工程,分为基础设施工程、民生工程和产业建设工程三类,这三类工程所含项目的个数分别占总数的12,13,16.现有3名工人独立地从中任选一个项目参与建设.(1)求他们选择的项目所属类别互不相同的概率;(2)记ξ为3人中选择的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工程或产业建设工程的人数,求ξ的分布列.[解] 记第i 名工人选择的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工程、民生工程和产业建设工程分别为事件A i ,B i ,C i ,i =1,2,3.由题意知A 1,A 2,A 3相互独立,B 1,B 2,B 3相互独立,C 1,C 2,C 3相互独立,A i ,B j ,C k (i ,j ,k =1,2,3且i ,j ,k 互不相同)相互独立,且P (A i )=12,P (B j )=13,P (C k )=16.(1)他们选择的项目所属类别互不相同的概率. P =3! P (A 1B 2C 3)=6P (A 1)P (B 2)P (C 3)=6×12×13×16=16.(2)法一:设3名工人中选择的项目属于民生工程的人数为η,由已知,η~B ⎝ ⎛⎭⎪⎫3,13,且ξ=3-η,所以 P (ξ=0)=P (η=3)=C 33⎝ ⎛⎭⎪⎫133=127,P (ξ=1)=P (η=2)=C 23⎝ ⎛⎭⎪⎫132⎝ ⎛⎭⎪⎫23=29,P (ξ=2)=P (η=1)=C 13⎝⎛⎭⎪⎫13⎝ ⎛⎭⎪⎫232=49,P (ξ=3)=P (η=0)=C 03⎝ ⎛⎭⎪⎫233=827. 故ξ的分布列是ξ 01 23p127 29 49 827法二:记第i D i ,i =1,2,3.由已知,D 1,D 2,D 3相互独立,且P (D i )=P (A i ∪C i )=P (A i )+P (C i )=12+16=23,所以ξ~B⎝⎛⎭⎪⎫3,23,即P(ξ=k)=C k3⎝⎛⎭⎪⎫23k⎝⎛⎭⎪⎫133-k,k=0,1,2,3.故ξ的分布列是。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选修2-3:《独立重复实验与二项分布(第1课时)》教案-新版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选修2-3:《独立重复实验与二项分布(第1课时)》教案-新版

2.2.2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根据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归纳二项分布的概念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从而提升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2.学习目标(本课时的目标应与后面的“问题探究”对应,每个探究解决一个目标)(1)从具体情境中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及其特点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从具体情境中理解二项分布及其概率计算公式.(3)能解决一些简单与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有关的实际问题3.学习重点理解掌握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其基本特点,正确掌握二项分布.4.学习难点能进行一些与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有关的概率的计算.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预习任务任务1(可以多个任务,问是学生提问,编者不用考虑)阅读教材,思考: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定义是什么?二项分布的内容是什么?任务2归纳出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基本特点,默写二项分布的计算公式.预习自测1.n次独立重复试验应满足的条件:①每次试验之间是相互独立的;②每次试验只有发生与不发生两种结果之一;③每次试验发生的机会是均等的;④各次试验发生的事件是互斥的.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②④ 解:C .2.二项分布计算公式()=(1)kn k k n P X k C p p -=-中,,,1,n p p k -分别表示的是( )①事件不发生的概率;②事件发生的概率;③实验总次数;④事件发生的次数.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②①④ D .①②④③ 解:C . (二)课堂设计 1.知识回顾(1)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A 与事件B 称为互斥事件,且()=()()P A B P A P B ++.(2)在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叫做“在A 条件下B 发生的概率”,记作(|)P B A ,且()(|)=()P AB P B A P A . (3)事件A 是否发生对事件B 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且()=()()P AB P A P B .(4)事件12,,n A A A ⋅⋅⋅是相互独立的,则1212()()()()n n P A A A P A P A P A ⋅⋅⋅=⋅⋅⋅. (5)二项式定理. 2.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 独立重复试验的定义及其基本特点? ●活动一 观察探究(1)某篮球队员罚球3次,每次命中率为0.7.(2)投掷一枚相同的硬币4次,每次正面向上的概率为0.5. (3)某射击选手射击6次,每次射击击中的概率为0.9. (4)一纸箱内装有5个白球、3个黑球,有放回地抽取5个球. (5)投掷一枚图钉8次,每次时针尖向上的概率为0.4. 问题:上面这些试验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提示:从下面几个方面探究:(1)实验的条件; (2)每次实验间的关系; (3)每次试验可能的结果; (4)每次试验的概率;通过归纳发现:(1)每个例中的每次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发生的; (2)每个例中的每次试验是相互独立的;(3)每个例中的每次试验都只有两种结果:发生与不发生; (4)每个例中的每次试验发生的概率都是相同的. ●活动二 归纳总结(1)定义:一般地,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n 次试验,各次试验的结果相互独立,就称n 次独立重复试验.(2)特点:①条件相同;②相互独立;③结果有二;④概率相等. ●活动三 学以致用例1 判断下列试验是不是独立重复试验:(说明理由) (1)依次投掷四枚质地不同的硬币,3次正面向上;(2)姚明作为中锋,他职业生涯的每次罚球命中率为0.9,他连续投篮3次,恰有2次命中; (3)一纸箱内装有5个白球,3个黑球,2个红球,从中依次抽取5个球,恰好抽出4个白球; (4)一纸箱内装有5个白球,3个黑球,2个红球,从中有放回地抽取5个球,恰好抽出4个白球. 【知识点:独立重复试验】详解:(1)不是,因为条件不相同;(2)是;(3)不是,因为每次发生的概率不等;(4)是; 问题探究二 什么是二项分布?其概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活动一 计算观察问题:姚明作为中锋,他职业生涯的每次罚球命中率为0.9, (1)他连续投篮3次,恰有1次命中的概率是多少; (2)他连续投篮3次,恰有2次命中的概率是多少; (3)他连续投篮3次, 3次都命中的概率是多少; 解答:(1)3次中恰有1次命中有几种情况?共有3种情况:123A A A ,123A A A ,123A A A (设(1,2,3)i A i =表示事件“第i ”次命中)每一种情况的概率都是:120.9(10.9)⨯- 则恰有1次命中的概率是:1230.9(10.9)P =⨯⨯- (2)3次中恰有2次命中有几种情况?共有3种情况:123A A A ,123A A A ,123A A A (设(1,2,3)i A i =表示事件“第i ”次命中)每一种情况的概率都是:210.9(10.9)⨯-则恰有1次命中的概率是:2130.9(10.9)P =⨯⨯-;(3)3次都命中只有1种情况,即:123A A A (设(1,2,3)i A i =表示事件“第i ”次命中) 则概率是:310.9P =⨯; 观察三个试验的共同点: (1)都是独立重复试验;(2)每次试验分别有3(1,2,3)iC i =种情况;(3)每次试验的每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相同.(4)他连续投篮n 次,恰有k 次命中的概率是多少;此次试验有k n C 种情况,每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都是:0.9(10.9)k n k -⨯- 则此次试验发生的概率是:0.9(10.9)k k n k n P C -=-●活动二 归纳总结归纳:一般地,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设事件A 发生的次数是X ,在每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为()(1)k k n k n P X k C p p -==-,其中n k ,,2,1,0⋅⋅⋅=.此时称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记作(,)X B n p :,并称p 为成功概率.理解:1)公式()(1)k k n k n P X k C p p -==-中各字母的含义,n —试验发生的总次数;k —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的次数;p —事件A 发生概率;(1-p )—事件A 恰不发生的概率. 2)二项式()1-np p ⎡⎤+⎣⎦的展开式中第k +1项为1(1)kn k k k n T C p p -+=-,那么()(1)k kn k n P X k C p p -==-就是二项式()1-np p ⎡⎤+⎣⎦展开式中中第k +1项,所以公式()(1)k k n k n P X k C p p -==-(),0,1,2,...,.k n =所以公式叫做二项分布.3)当n =1时,二项分 布就是两点分布.问题探究三 初步利用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例2 某射手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9,求这名射手在5次射击中,(1)恰有4次击中目标的概率;(2)至少有4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列出算式即可) 【知识点:二项分布,互斥事件的概率;数学思想:分类讨论】详解:设X 为击中目标的次数,则(5,0.9)X B :(1)在5次射击中,恰有4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44(54)540.9(10.9)P X C -==⨯⨯-(). (2)在5次射击中,至少有4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44(54)55(55)5544+5=0.9(10.9)+0.9(10.9)P X P X P X C C --≥===⨯⨯-⨯⨯-()()()例3 重复抛掷一枚骰子6次,求至少4次得到点数为6的概率. 【知识点:二项分布,互斥事件的概率;数学思想:分类讨论】详解:设X 为得到点数6的次数,则1(6,)6X B :重复抛掷一枚骰子6次,至少4次得到点数为6的概率为:4(64)5(65)6(66)45666644+5+6111111=1+1+1666666P X P X P X P X C C C ---≥====⎛⎫⎛⎫⎛⎫⎛⎫⎛⎫⎛⎫⨯⨯-⨯⨯-⨯⨯- ⎪ ⎪⎪ ⎪⎪ ⎪⎝⎭⎝⎭⎝⎭⎝⎭⎝⎭⎝⎭()()()()例4 重复抛掷一枚骰子6次,求至少1次得到点数为6的概率.【知识点:二项分布,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正难则反】详解:设X 为得到点数6的次数,则1(6,)6X B :重复抛掷一枚骰子6次,至少1次得到点数为6的概率为:1(61)2(62)3(63)1256664(64)456641+2+3+4+5+6111111=1+1+1666666111 +1+66P X P X P X P X P X P X P X C C C C C ----≥=======⎛⎫⎛⎫⎛⎫⎛⎫⎛⎫⎛⎫⨯⨯-⨯⨯-⨯⨯- ⎪ ⎪⎪ ⎪⎪ ⎪⎝⎭⎝⎭⎝⎭⎝⎭⎝⎭⎝⎭⎛⎫⎛⎫⨯⨯-⨯ ⎪ ⎪⎝⎭⎝⎭()()()()()()() 5(65)6(66)661111+16666C --⎛⎫⎛⎫⎛⎫⎛⎫⨯-⨯⨯- ⎪ ⎪⎪ ⎪⎝⎭⎝⎭⎝⎭⎝⎭另解:设X 为得到点数6的次数,则1(6,)6X B :记事件A 为“至少1次得到点数为6”,则事件A 为 “没有1次得到点数为6”,又由于0(60)6110=166P A P X C -⎛⎫⎛⎫==⨯⨯- ⎪ ⎪⎝⎭⎝⎭()()则0(60)06111=1166P A P A C -⎛⎫⎛⎫=--⨯⨯- ⎪ ⎪⎝⎭⎝⎭()()例5 重复抛掷一枚骰子6次,求至少2次得到点数为6的概率.【知识点:二项分布,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正难则反】详解:设X 为得到点数6的次数,则1(6,)6X B :记事件A 为“至少2次得到点数为6”,则事件A 为 “没有1次得到点数为6和恰好有1次得到点数为6”,又由于0(60)1(61)16611110+1=1+16666P A P X P X C C --⎛⎫⎛⎫⎛⎫⎛⎫===⨯⨯-⨯⨯- ⎪ ⎪⎪ ⎪⎝⎭⎝⎭⎝⎭⎝⎭()()()则0(60)1(61)16611111=1116666P A P A C C --⎛⎫⎛⎫⎛⎫⎛⎫=--⨯⨯--⨯⨯- ⎪ ⎪⎪ ⎪⎝⎭⎝⎭⎝⎭⎝⎭()()3.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1)一般地,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n 次试验,各次试验的结果相互独立,就称为n 次独立重复试验.(2)一般地,在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设事件A 发生的次数是X ,在每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那么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为()(1)k kn k n P X k C p p -==-,其中n k ,,2,1,0⋅⋅⋅=.此时称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记作(,)X B n p :,并称p 为成功概率.【重难点突破】(1)独立重复试验的判断①每次试验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②每次试验的结果不会受其他试验的影响,即每次试验是相互独立的; ③基本事件的概率可知,且每次试验保持不变; ④每次试验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 (2)二项分布的判断①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与不发生二者必居其一. ②事件A 在每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相同.③试验重复地进行了n 次(n ≥2),且每次试验结果互不影响. 4.随堂检测1.一个学生通过某种英语听力测试的概率是12,他连续测试n 次,要保证他至少有一次通过的概率大于0.9,那么n 的最小值为( )A .3B .4C .5D .6【知识点:二项分布,对立事件的概率;数学思想:正难则反】 解:B2.若某射手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9,每次射击的结果相互独立,那么在他连续4次的射击中,第一次未击中目标,后三次都击中目标的概率是( )A.33140.90.1C ⨯⨯B.30.9C.130.10.9⨯D.11340.90.1C ⨯⨯【知识点:二项分布,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正难则反】 解:C3.有10门炮同时各向目标各发一枚炮弹,如果每门炮的命中率都是0.1,则目标被击中的概率约是( ) A.0.55 B.0.45 C.0.75 D.0.65【知识点:独立重复试验,对立事件的概率】 解:D4.一批产品共有100个,次品率为 3%,从中有放回抽取3个恰有1个次品的概率是( )A.123973100C C CB.1230.030.97C ⨯⨯ C.1330.03C ⨯D.1230.030.97C ⨯⨯【知识点:二项分布】 解:B5.一射手对同一目标独立地进行4次射击,已知至少命中一次的概率为 8081,则此射手射击一次的命中率是( )A.13B.23C.14D.25【知识点:二项分布,对立事件的概率;数学思想:正难则反】 解:B 4801(1)81p --= (三)课后作业 基础型 自主突破1.已知随机变量ξ~B (6,13),则P (ξ≥2)=( ) A.16143 B.471729 C.473729 D.1243【知识点:二项分布,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正难则反】 解:C0(60)1(61)1661111212=101=11+13333P P P P C C ξξξξ--⎛⎫⎛⎫⎛⎫⎛⎫≥=-≤-=-=-⨯⨯-⨯⨯- ⎪ ⎪⎪ ⎪⎝⎭⎝⎭⎝⎭⎝⎭()()()()2.某一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则在n 次试验中,A 发生k 次的概率为( ) A .1-p k B .(1-p )k ·p n -k C .(1-p )kD .C k n (1-p )k ·p n -k【知识点:二项分布,对立事件的概率】 解:D3.位于坐标原点的一个质点P 按下述规则移动:质点每次移动一个单位,移动的方向为向上或向右,并且向上、向右移动的概率都是12.质点P 移动五次后位于点(2,3)的概率是( ) A .(12)5 B .C 25(12)5C .C 35(12)3D .C 25C 35(12)5【知识点:二项分布】解:D 5次移动中有2次向右,剩下3次向上.4.某电子管正品率为34,次品率为14,现对该批电子管进行测试,设第ξ次首次测到正品,则P (ξ=3)的值为( ) A .C 23(14)2×34 B .C 23(34)2×14 C .(14)2×34 D .(34)2×14【知识点:二项分布,对立事件的概率】 解:D5.某种植物的种子发芽率是0.7,4颗种子中恰有3颗发芽的概率是________. 【知识点:二项分布】解:0.4116 33(43)430.7(10.7)P X C -==⨯⨯-()6.一个病人服用某种新药后被治愈的概率为0.9,则服用这种新药的4个病人中至少3人被治愈的概率为________(用数字作答).【知识点:二项分布】解:0.9477 33(43)44(44)443=3+=4=0.9(10.9)+0.9(10.9)P X P X P X C C --≥=⨯⨯-⨯⨯-()()()能力型 师生共研7.某单位6个员工借助互联网开展工作,每天每个员工上网的概率是0.5(相互独立),则一天内至少3人同时上网的概率为________.【知识点:二项分布,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正难则反】 解:2132 666012666111X 1012=1222P P X P X P X C C C ⎛⎫⎛⎫⎛⎫≥=-=-=-=-⨯-⨯-⨯ ⎪ ⎪ ⎪⎝⎭⎝⎭⎝⎭(3)()()() 8.2013年初,一考生参加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需进行书面测试,测试题中有4道题,每一道题能否正确做出是相互独立的,并且每一道题被考生正确做出的概率都是34. (1)求该考生首次做错一道题时,已正确做出了两道题的概率;(2)若该考生至少做出3道题,才能通过书面测试这一关,求这名考生通过书面测试的概率. 【知识点:对立、互斥事件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二项分布;数学思想:分类讨论】解:(1)记“该考生正确做出第i 道题”为事件A i (i =1,2,3,4),则P (A i )=34,由于每一道题能否被正确做出是相互独立的,所以这名考生首次做错一道题时,已正确做出两道题的概率为 P (A 1A 2A 3)=P (A 1)·P (A 2)·P (A 3)=34×34×14=964.(2)记“这名考生通过书面测试”为事件B ,则这名考生至少正确做出3道题,即正确做出3道或4道题,故P (B )=C 34×(34)3×14+C 44×(34)4=189256. 9.9粒种子分种在3个坑中,每坑3粒,每粒种子发芽的概率为0.5.若一个坑内至少有1粒子发芽,则这个坑不需要补种;若一个坑内的种子都没发芽,则这个坑需要补种.假定每个坑至多补种一次,每补种1个坑需10元,用ξ表示补种的费用,写出ξ的分布列. 【知识点:对立事件的概率,二项分布】解:每个坑内3粒种子都不发芽的概率为(1-0.5)3=18,所以每个坑不需要补种的概率为p =1-18=78.利用3次独立重复试验的公式求解即可.补种费用ξ的分布列为10.一批玉米种子,其发芽率是0.8.问每穴至少种几粒,才能保证每穴至少有一粒发芽的概率大于98%?(lg2=0.301 0)【知识点:独立重复试验,对立事件的概率,二项分布;数学思想:正难则反】解:记事件A =“种一粒种子,发芽”,则P (A )=0.8,P (A -)=1-0.8=0.2.设每穴至少种n 粒,才能保证每穴至少有一粒发芽的概率大于98%.因为每穴种n 粒相当于n 次独立重复试验,记事件B =“每穴至少有一粒发芽”,则P (B -)=C 0n ·0.80·0.2n =0.2n .所以P (B )=1-P (B -)=1-0.2n .由题意有1-0.2n >98%,所以0.2n <0.02,两边取对数得n lg0.2<lg0.02.即n (lg2-1)<lg2-2.所以n >lg2-2lg2-1≈2.43,且n ∈N ,所以n ≥3. 故每穴至少种3粒,才能保证每穴至少有一粒发芽的概率大于98%.探究型 多维突破11.某校组织一次冬令营活动,有8名同学参加,其中有5名男同学,3名女同学,为了活动的需要,要从这8名同学中随机抽取3名同学去执行一项特殊任务,记其中X 名男同学.(1)求X 的分布列;(2)求去执行任务的同学中有男有女的概率.【知识点:对超几何分布】解:(1)X 的可能取值为0,1,2,3,且X 服从超几何分布,因此:P (X =0)=C 33C 38=156,P (X =1)=C 15C 23C 38=1556, P (X =2)=C 25C 13C 38=1528,P (X =3)=C 35C 38=528. ∴X 的分布列为(2)由上面的分布列,可知去执行任务的同学有男有女的概率为P (X =1)+P (X =2)=1556+1528=4556.12.一名学生骑自行车上学,从他家到学校的途中有6个交通岗,假设他在各个交通岗遇到红灯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并且概率都是1 3.(1)设ξ为这名学生在途中遇到的红灯次数,求ξ的分布列;(2)设η为这名学生在首次停车前经过的路口数,求η的分布列;(3)求这名学生在途中至少遇到一次红灯的概率.【知识点:对立事件的概率,二项分布;数学思想:正难则反】解:(1)将遇到每个交通岗看做一次试验,遇到红灯的概率都是13,且每次试验结果相互独立,故ξ~B(6,13).所以ξ的分布列为P(ξ=k)=Ck6·(13)k·(23)6-k(k=0,1,2,…,6).(2)η=k(k=0,1,2,…,5)表示前k个路口没有遇上红灯,但在第k+1个路口遇上红灯,其概率为P(η=k)=(23)k·13,η=6表示一路没有遇上红灯,故其概率为P(η=6)=(23)6.所以η的分布列为(3)所求概率即P(ξ≥1)=1-P(ξ=0)=1-(23)6=665729.自助餐1.一位国王的铸币大臣在每箱100枚的硬币中各掺入了一枚劣币,国王怀疑大臣作弊,他用两种方法来检测.方法一:在10箱中各任意抽查一枚;方法二:在5箱中各任意抽查两枚.国王用方法一、二能发现至少一枚劣币的概率分别记为p1和p2.则()A.p1=p2B.p1<p2C.p1>p2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知识点:古典概型】解:B2.口袋里放有大小相等的两个红球和一个白球,有放回地每次摸取一个球,定义数列{a n}:a n =⎩⎨⎧-1,第n 次摸取红球,1,第n 次摸取白球,如果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那么S 7=3的概率为( ) A .C 57×(13)2×(23)5 B .C 47×(23)2×(13)5 C .C 27×(23)2×(13)5 D .C 37×(13)2×(23)5 【知识点:独立重复试验,二项分布】解:C3.某厂大量生产某种小零件,经抽样检验知道其次品率是1%,现把这种零件每6件装成一盒,那么每盒中恰好含一件次品的概率是( )A .(99100)6B .0.01C.C 16100(1-1100)5D .C 26(1100)2(1-1100)4 【知识点:对立事件的概率,二项分布】解:C4.在4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概率相同,若事件A 至少发生一次的概率为6581,则事件A 在1次试验中出现的概率为( )A.13B.25C.56D .都不对【知识点:对立事件的概率,二项分布;数学思想:正难则反】解:A5.抛掷三个骰子,当至少有一个5点或一个6点出现时,就说这次试验成功,则在54次试验中成功次数X ~( )A .B (54,427)B .B (52,1927)C .B (54,1927)D .B (54,1724)【知识点:二项分布】解:C6.已知随机变量ξ服从二项分布ξ~B (6,13),则P (ξ=2)=( )A.316B.4243C.16243D.80243【知识点:二项分布】解:D7.将一枚硬币连掷5次,如果出现k 次正面的概率等于出现k +1次正面的概率,那么k 的值等于( )A .0B .1C .2D .3【知识点:二项分布】解:C8.有n 位同学参加某项选拔测试,每位同学能通过测试的概率都是p (0<p <1),假设每位同学能否通过测试是相互独立的,则至少有一位同学能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A .(1-p )nB .1-p nC .p nD .1-(1-p )n【知识点:对立事件的概率,二项分布;数学思想:正难则反】解:D9.一个袋中有5个白球,3个红球,现从袋中每次取出1个球,取出后记下球的颜色然后放回,直到红球出现10次时停止,停止时取球的次数ξ是一个随机变量,则P (ξ=12)=________.(写出表达式不必算出最后结果)【知识点:二项分布】解:C 911(38)9(58)2·3810.某篮球运动员在三分线投球的命中率是12,他投球10次,恰好投进了3球的概率为________.(用数字作答)【知识点:二项分布】解:1512811.A ,B 两位同学各有五张卡片,现以投掷均匀硬币的形式进行游戏,当出现正面朝上时A 赢得B 一张卡片,否则B 赢得A 一张卡片,若某人已赢得所有卡片,则游戏终止.求掷硬币的次数不大于7次时游戏终止的概率.【知识点:互斥事件的概率,二项分布】解:P =(12)5×2+2×C 45(12)5(12)2=116+2×5×(12)7=964.12.如图,一圆形靶分成A ,B ,C 三部分,其面积之比为1∶1∶2.某同学向该靶投掷3枚飞镖,每次1枚.假设他每次投掷必定会中靶,且投中靶内各点是随机的.(1)求该同学在一次投掷中投中A 区域的概率;(2)设X 表示该同学在3次投掷中投中A 区域的次数,求X 的分布列;(3)若该同学投中A ,B ,C 三个区域分别可得3分,2分,1分,求他投掷3次恰好得4分的概率.【知识点:互斥事件的概率,二项分布】解:(1)设该同学在一次投掷中投中A 区域的概率为P (A ),依题意,P (A )=14.(2)依题意知,X ~B ⎝ ⎛⎭⎪⎫3,14,从而X 的分布列为:(3)设B i 表示事件“第i 次击中目标时,击中B 区域”,C i 表示事件“第i 次击中目标时,击中C区域”,i =1,2,3.依题意知P =P (B 1C 2C 3)+P (C 1B 2C 3)+P (C 1C 2B 3)=3×14×12×12=3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两点分布是特殊的二项分布.
()
(3)二项分布可以看作是有放回抽样.
()
(4)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每次试验的条件可以略有不同.
()
[答案] (1)× (2)√ (3)√ (4)×
2.若 X~B(10,0.8),则 P(X=8)等于( )
A.C810×0.88×0.22
B.C810×0.82×0.28
[跟进训练] 1.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第 14 题和第 15 题为选做题.规定每位 考生必须且只需在其中选做一题.设 4 名考生选做每道题的可能性均 为12,且各人的选择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1)求其中甲、乙 2 名考生选做同一道题的概率; (2)设这 4 名考生中选做第 15 题的人数为 ξ 名,求 ξ 的分布列.
12+13×13×12=1304 ,
P(AB)=P(C)+P(D)=1304 +345=3345 =23443.
对于概率问题的综合题,首先,要准确地确定事件的性质,把问 题化归为古典概型、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独立重复试验四类事件中 的某一种;其次,要判断事件是 A+B 还是 AB,确定事件至少有一 个发生,还是同时发生,分别运用相加或相乘事件公式;最后,选用 相应的求古典概型、互斥事件、条件概率、独立事件、n 次独立重复 试验的概率公式求解.
[解] (1)设事件 A 表示“甲选做 14 题”,事件 B 表示“乙选做 14 题”,则甲、乙 2 名考生选做同一道题的事件为“A∩B+ A ∩ B ”,且事 件 A,B 相互独立.
∴P(A∩B+ A ∩ B )=P(A)P(B)+P( A )P( B ) =12×12+1-12×1-12=12.
型及二项分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 运算的素养.
际问题.
情境 导学 探新 知
在学校组织的高二篮球比赛中,通过小组循环,甲、乙两班顺利 进入最后的决赛.在每一场比赛中,甲班取胜的概率为 0.6,乙班取 胜的概率是 0.4,比赛既可以采用三局两胜制,又可以采用五局三胜 制.
问题:如果你是甲班的一名同学,你认为采用哪种赛制对你班更 有利?
注意到上述 X 的分布列第二行中的概率值都是二项展开式(q+ p)n=C0np0qn+C1np1qn-1+…+Cknpkqn-k+…+Cnnpnq0 中对应项的值,因 此称 X 服从参数为 n,p 的二项分布,记作 X~B(n,p) .
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每次试验结果可以有多种. ( )
第四章 概率与统计
4.2 随机变量 4.2.3 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 第1课时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学习目标 1.理解 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
核心素养
型.(重点)
1.通过学习 n 次独立重复试验及
2.理解二项分布.(难点)
二项分布,体会数学抽象的素养.
3.能利用 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 2.借助二项分布解题,提高数学
[跟进训练] 2.9 粒种子分种在 3 个坑内,每坑放 3 粒,每粒种子发芽的概 率为 0.5,若一个坑内至少有 1 粒种子发芽,则这个坑不需要补种, 若一个坑内的种子都没发芽,则这个坑需要补种.假定每个坑至多补 种一次,求需要补种坑数的分布列.
[解] 因为单个坑内的 3 粒种子都不发芽的概率为123=18,所以 单个坑不需要补种的概率为 1-18=78.
2.二项分布
一般地,如果一次伯努利试验中,出现“成功”的概率为 p,记
q=1-p,且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出现“成功”的次数为 X,则 X 的
取值范围是{0,1,…,k,…,n}, 而且 P(X=k)= Cknpkqn-k ,k=0,1,…,n,
因此 X 的分布列如下表所示.
X0
1 … k …n
P C0np0qn C1np1qn-1 … Cknpkqn-k … Cnnpnq0
C.0.88×0.22
D.0.82×0.28
A [∵X~B(10,0.8),∴P(X=8)=C810×0.88×0.22,故选 A.]
3.一枚硬币连掷三次,只有一次出现正面的概率为________.
3 8
[抛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为12,由于每次试验的结果不
受影响,故由 n 次独立重复试验可知,所求概率为 P=C1312122=38.]
=23k·13,k=0,1,2,3,4; P(η=5)=P(5 个均为绿灯)=235. 故 η 的分布列为
η01 2 3 4 5
P
1 3
2 9
4 27
8 81
16 243
32 243
1.本例属于二项分布,当 X 服从二项分布时,应弄清 X~B(n, p)中的试验次数 n 与成功概率 p.
2.解决二项分布问题的两个关注点 (1)对于公式 P(X=k)=Cknpk(1-p)n-k(k=0,1,2,…,n)必须在满足 “独立重复试验”时才能运用,否则不能应用该公式. (2)判断一个随机变量是否服从二项分布,关键有两点:一是对 立性,即一次试验中,事件发生与否两者必有其一;二是重复性,即 试验是独立重复地进行了 n 次.
①② [①②显然满足独立重复试验的条件,而③虽然是有放回 地摸球,但随机变量 X 的定义是直到摸出白球为止,也就是说前面 摸出的一定是红球,最后一次是白球,不符合二项分布的定义.]
合作 探究 释疑 难
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
【例 1】 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是23和34, 假设每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所以 ξ 的分布列为
ξ 0 12 3
P
1 27
2 9
4 9
8 27
(2)用 C 表示“甲得 2 分乙得 1 分”这一事件,用 D 表示“甲得 3 分 乙得 0 分”这一事件,所以 AB=C∪D,且 C,D 互斥,
又 P(C)=C232321-2323×31×12+13×32× P(D)=C3323313×31×12=345, 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得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某同学投篮的命中率为 0.6,他 10 次投篮中命中的次数 X 是 一个随机变量,且 X~B(10,0.6); ②某福彩的中奖概率为 p,某人一次买了 8 张,中奖张数 X 是一 个随机变量,且 X~B(8,p); ③从装有 5 个红球、5 个白球的袋中,有放回地摸球,直到摸出 白球为止,则摸球次数 X 是随机变量,且 X~Bn,12.
【例 3】 甲、乙两队参加奥运知识竞赛,每队 3 人,每人回答 一个问题,答对者为本队赢得一分,答错得零分.假设甲队中每人答 对的概率均为23,乙队中 3 人答对的概率分别为23,23,12,且各人回答 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用 ξ 表示甲队的总得分.
(1)求随机变量 ξ 的分布列; (2)用 A 表示“甲、乙两个队总得分之和等于 3”这一事件,用 B 表示“甲队总得分大于乙队总得分”这一事件,求 P(AB).
(2)随机变量 ξ 的可能取值为 0,1,2,3,4,且 ξ~B4,12. ∴P(ξ=k)=Ck412k1-124-k =Ck4124(k=0,1,2,3,4). ∴随机变量 ξ 的分布列为
ξ 0 123 4
P
1 16
1 4
3 8
1 4
[探究问题] 1.王明做 5 道单选题,每道题都随机选一个答案,那么他做对 的道数服从二项分布吗?为什么? [提示] 服从二项分布.因为每道题都是随机选一个答案,结果 只有两个:对与错,并且每道题做对的概率均相等,故做 5 道题可以 看成“一道题”重复做了 5 次,做对的道数就是 5 次试验中“做对” 这一事件发生的次数,故他做对的“道数”服从二项分布.
二项分布
【例 2】 一名学生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从家到学校的途中有 5 个交通岗,假设他在各交通岗遇到红灯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并且概 率都是13.
(1)求这名学生在途中遇到红灯的次数 ξ 的分布列; (2)求这名学生在首次遇到红灯或到达目的地停车前经过的路口 数 η 的分布列.
[思路点拨] (1)首先判断 ξ 是否服从二项分布,再求分布列.(2) 注意“首次遇到”“或到达”的含义,并明确 η 的取值,再求 η 取各 值的概率.
2.王明做 5 道单选题,其中 2 道会做,其余 3 道均随机选一个 答案,他做对的道数服从二项分布吗?如何判断一随机变量是否服从 二项分布?
[提示] 不服从二项分布.因为会做的两道题做对的概率与随机 选取一个答案做对的概率不同,不符合二项分布的特点.判断一个随 机变量是否服从二项分布关键是看它是不是 n 次独立重复试验,随机 变量是否为在这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次数,满足这两点 的随机变量才服从二项分布,否则就不服从二项分布.
设需要补种的坑数为 X,则 X 的可能取值为 0,1,2,3,这是 3 次独 立重复试验,
P(X=0)=C03×180×783=354132, P(X=1)=C13×181×782=154172,
P(X=2)=C23×182×781=52112, P(X=3)=C33×183×780=5112, 所以需要补种坑数的分布列为
X0 1 2 3
P
343 512
147 512
21 512
1 512
课堂 小结 提素 养
1.独立重复试验的基本特征 (1)每次试验都在同样条件下进行. (2)每次试验都只有两种结果:发生与不发生. (3)各次试验之间相互独立. (4)每次试验,某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一样的.
[思路点拨] (1)由于甲队中每人答对的概率相同,且正确与否没 有影响,所以 ξ 服从二项分布,其中 n=3,p=23.
(2)AB 表示事件 A,B 同时发生,即甲、乙两队总得分之和为 3 且甲队总得分大于乙队总得分.
[解] (1)由题意知,ξ 的可能取值为 0,1,2,3,且 p(ξ=0)=C031-233=217, P(ξ=1)=C13231-232=29, P(ξ=2)=C232321-23=49, P(ξ=3)=C33233=2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