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选择题相关知识点一览(第三期)

数据库选择题相关知识点一览(第三期)
数据库选择题相关知识点一览(第三期)

数据库理论知识汇总(待继续完善)

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2.数据库管理(DBMS)系统是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

3.在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数据共享最好的是数据库系统阶段。

4.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核心问题是数据库设计。

5.数据库可以减少数据冗余,但不能避免数据冗余。

6.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的三级模式包括概念模式、内模式和外模式。

7.按数据的组织形式,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可分为层次、网状和关系三种模型。

8.关系模型是用二维表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9.数据之间的联系方式是划分层次性、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的原则。

10.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运算包含选择、投影和连接。

11.一间宿舍可住多个学生,则实体宿舍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是一对多。

12.一个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多台计算机,而一台计算机可被多个人使用,则实体工作人

员与实体计算机之间的联系是多对多。

13.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类型是关系型。

14.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属性的取值范围是域。

15.如果在创建表中建立字段“性别”,并要求用汉字表示,其数据类型应当是文本。

16.Access2010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是accdb。

17.Access2010包含表、查询、窗体、报表、宏、页和模块七种对象,不包含附件。

18.在软件开发中,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主要文档是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19.数据库是一个结构化的数据集合,是一个包含数据表和表间关系的文件。

20.软件生命周期中花费最多的阶段是软件维护。

21.Access数据库中最基本的对象是表/数据表。

22.在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联系的图形是菱形。

23.数据库概念设计的E-R方法中不包含四边形。

24.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关系是二维表。

25.在关系运算中,投影运算的含义是在指定的二维表中选择需要的字段(属性)组成

一个新的关系。

26.元组是指一个二维表中横向的一条记录,如图所示。若两个关系中元组内容相同而

顺序不同,意味着字段所对应的一列数据顺序发生变化,而该数据所在行的其他数据依然不变,因此关系也相同。

27.数据库系统(DBS)包含数据库(DB)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28.SQL语句的功能包括数据定义、数据查询以及数据操纵和控制。

29.在SQL查询中“GROUP BY”的含义是分组,即对查询进行分组。

30.SQL语言又称为结构化查询语言。

31.在Access数据库中,任何事物都被称为对象。(下次再被人问有没有对象,你就可

以告诉他:当然有对象!还有好多呢!有表,有查询,有窗体,有报表,还有宏.......)

32.在Access中,如果不想显示表中的某些字段,可以使用隐藏命令。

33.在数据表中筛选记录,操作的结果是将满足筛选条件的记录显示在屏幕上。

34.对于“日期/时间”数据类型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为8个字节。

35.Access数据库中,表的组成是字段和记录。

36.在Access中,表、查询、窗体、报表、宏、模块6个数据对象都不可存储为独立数

据库文件。

37.不是所有类型的字段都可以设置默认值属性。

38.表“设计视图”窗口包含两个区域:字段输入区和字段属性区。

39.在Access中,数据表有两种常用的视图:设计视图和数据表视图。

40.在Access数据库中,表是记录的集合,每条记录又可以划分成多个字段。

41.在Access中,数据库和表的关系是一对多的包含关系。

42.在表的数据表视图下可以建立超链接但是不能显示图形记录。

43.表的设计视图下可以修改字段属性,但不能修改记录,数据表视图下可以显示和修

改表记录,也可以修改字段的部分属性,但不能修改字段类型。

44.筛选数据可以将不符合筛选条件的数据记录从屏幕中隐藏起来,筛选方法有四种,

分别为按窗体筛选、按选定内容筛选、按筛选器筛选和高级筛选。

45.Access中文本型和备注数据类型可以保存文本或文本和数字组合的数据。

46.输入掩码是在字段输入数据时设置的输入格式,默认值是初始值,有效性规则是输

入数据的范围限制,有效性文本是超出范围限制所显示的内容。

47.在Access的数据类型中,OLE对象不能建立索引。

48.将表中的字段定义为主键可使字段中的每一个值都必须是唯一的,因此存在重复值

的字段不能被设置为主键。

49.只有文本子弹可以设置字段大小,也就是字段长度。(字段宽度等于列宽,是相对于

行高的另外一个概念)

50.定义字段的默认值是指再输入数值之前,系统自动提供数值。

51.自动编号类型的字段,其字段大小可以是长整型。

52.对于一个数据类型的字段,如果想对该字段数据输入范围添加一定的限制,可以通

过对有效性规则的设定来完成。

53.表示on/off的数据类型是是/否类型。

54.子表的概念是相对主表而言的,它是嵌在主表中的表。

55.作为主关键字的字段,它的数据不允许重复,也不允许有空值,不是每个表都必须

设置主键,也不是每个表里只能有一个主键,但是存在一对多关系并实施参照完整性的两个表里必定有一个表中有主键。

56.设置主关键字(主键)是在表设计视图中实现的。

57.一个表可以同时和多个表建立联系,因此可以有多个外部关键字,数据库表的设计

视图中可以设置记录的有效性规则,永久性关系建立后,可以通过主表记录查看字表的相应记录。

58.要控制两个表中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可以设置参照完整性,参照完整性要求两个

表必须在同一个数据库文件中。

59.在两个表之间的关系连线上标记了1:1(一对一关系)或1:∞(一对多关系),表

示启动了实施参照完整性。

60.在设计表结构时,若输入掩码属性设置为“0000”,则表示能够接收4个0-9的数字,

设置为“LLLL”,则表示能够接收4个a-z的字母(不分大小写),设置为“密码”,则输入的数值会自动隐藏为*。

------李晋实验三题目------

61.数据库表中有一个”姓名”字段,查找姓名为”刘星”或”李四”的记录的准则是

IN(“刘星”,”李四”)

62.在Access中,操作查询可以对数据表中原有的数据内容进行编辑修改。

63.在查询中对一个字段指定的多个条件的取值无交集,则这些条件之间满足OR关系。

64.在Access中,参数查询是利用输入参数对话框来提示用户输入信息的查询。

65.表示取余数的是mod。

66.特殊运算符”IS NULL”用于指定一个字段为空值。

67.SQL语句中的DROP关键字的功能是从数据库中删除表,用法为Drop Table 表名称。

68.某工厂数据库中使用表”产品”记录生产信息,该表包括小组编号、日期、产量等字

段,每个记录保存了一个小组一天的产量等信息。现需要统计每个小组在2008年9月份的总产量,则使用的SQL命令是SELECT 小组编号,SUM(产量)AS 总产量FROM 产品WHERE 日期>=#2008-09-01#AND 日期<#2008-10-01# GROUP BY 小组编号,9月份的可以用大于等于九月一日小于十月一日来表示,统计每个小组的产量则按小组编号进行分组即Group By小组编号,总产量则需要用sum(产量)进行求和。

69.有一”人事档案”表,该表中有职工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和职位5个字段的所有信息,

要将所有职工的年龄增加1,应使用的SQL结构是update字段名set 字段=字段+1。

70.在Access中,查询设计器分为两个部分,上部是字段列表区(其实应该是数据表/查询

显示区),下部是查询设计网格。

71.Access数据库系统提供四种查询向导,分别是简单查询向导、交叉表查询向导、查找重

复项查询向导、查找不匹配项查询向导。

72.查询成绩为70-80分(包括70但不包括80)的学生信息,答案显示C对但是C多了个

=号,要记住正确答案是>=70 and <80或>69 and <80。

73.删除查询每次删除整行记录,而非某个字段中的单个数据。

74.特殊运算符“IN()”的含义是用于指定一个字段值的列表,列表中的任一值都可与查询的字

段相匹配。

75.操作查询包括更新查询、追加查询、删除查询和生成表查询,本质上是可以对原表数据

进行修改的查询,不包括选择查询。

76.在Access中,创建查询设计后,数据库表和已建查询均可作为该查询的数据源。

77.有一“职工”表,该表中有职工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和职位5个字段的信息,对所有的职

工先按性别的升序排序,在性别相同的情况下再按出生日期的降序排序。能完成这一功能的SQL语句是SELECT * FROM 人事档案ORDER BY 性别ASC, 出生日期DESC;其中ASC表示升序,DESC表示降序。

78.在SQL查询中使用WHERE子句指出的是查询条件。

79.有一“人事档案”表,该表中有职工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和职位5个字段的信息,要查询

所有的年龄在50岁以上(含50)的女职工,且只显示其职工编号,姓名,年龄3个字段的信息,应使用的SQL语句是SELECT 字段名FROM 表名WHERE条件and 条件,即

SELECT 职工编号,姓名,年龄FROM 人事档案WHERE 年龄>=50 and 性别="女" and 职位="职工";

80.查询的三种视图分别是设计视图、SQL视图和数据表视图。

81.查找“姓名”字段中姓名的第二字是“宏”字的所有记录的准则是Like "?宏*",其中?表示一

个字符位,即宏字前面必须且只能有一个字,*表示可有可无,即宏字后面可以有字也可以没字,这两个用法需要重点记忆。

82.连接查询不是Access查询。

83.“人事档案”表中有职工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和职位5个字段的信息,现要求显示所有

职位不是部门经理的职工信息。SQL语句结构应是SELECT * FROM 表名WHERE NOT 字段及条件即SELECT * FROM 人事档案WHERE NOT 职位="部门经理";

84.用表“学生名单”创建新表“学生名单2”,所使用的查询方式是生成表查询。

85.数据表中“地址”字段查找地址最后两个字为“2楼”的纪录准则是Right([地址],2)="2楼"。

86.SQL语句中条件短语的关键字是WHERE。

87.条件“BETWEEN 20 AND 100”的意思是介于20和100之间且包含20和100的数字。

88.Access查询的结果总是与数据源中的数据保持同步。(这不废话嘛....)

89.SQL是英文单词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

90.在Access查询准则中,日起要用#符号括起来,字段用[ ],文本用””,逻辑值分两种,

True和False。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必修四选择题必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1.基本属性: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和价值(人类劳动)。 2. 有使用价值的并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3.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 4.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额,决定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5. 货币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6. 通货膨胀: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7. 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8. 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但不能减少货币的流通),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并非十分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9. 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有利于对外投资,有利于出国旅游和消费,不利于出口和吸引外资。 10. 美联储加息,对于国际资本来说,会流向收益高的地方,进而导致其他国家资本外流。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1.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2.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 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4. 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5. 价格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大(需求弹性大)。 6. 市场决定价格与价值决定价格是一致的。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数据库系统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多媒体技术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一片直径为5英寸的CD-I光盘上,可以存储()MB的数据。 (A)128 (B)256 (C)650 (D)1024 2. 用户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人机对话的操作是指()。 (A)兼容性(B)安全性(C)交互性(D)可靠性 3. 文件格式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存储方式。 (A)数字化(B)文件化(C)多媒体(D)图形 4. 多媒体文件包含文件头和()两大部分。 (A)声音(B)图像(C)视频(D)数据 5. 选用合适的数据压缩技术,有可能将字符数据量压缩到原来的()%左右。(A)10 (B)20 (C)50 (D)80 6. 目前通用的压缩编码国际标准主要有()和MPEG。 (A)JPEG (B)AVI (C)MP3 (D)DVD 7. MPEG是一个()压缩标准。 (A)视频(B)音频(C)视频和音频(D)电视节目 8. 矢量图形是用一组()集合来描述图形的内容。 (A)坐标(B)指令(C)点阵(D)曲线 9. 灰度图像中亮度表示范围有0~()个灰度等级。 (A)128 (B)255 (C)1024 (D)160万 10. 图像印刷分辨率单位一般用()表示。 (A)KB (B)像素(C)dpi (D)bit/s 11. GIF文件的最大缺点是最多只能处理()种色彩。 (A)128 (B)256 (C)512 (D)160万12. 截取模拟信号振幅值的过程称为()。 (A)采样(B)量化(C)压缩(D)编码 13. 三维动画最基本的工作是:()、材质和动画。 (A)建模(B)设计(C)渲染(D)光照 14. 在三维动画中,往往把物体的色彩、光泽和纹理称为()。 (A)表面(B)材质(C)贴图(D)模型 15. ()制式是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制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 (A)PAL (B)DVD (C)MP4 (D)NTSC 16. PAL制式的电视画面每秒显示()帧画面。 (A)16 (B)25 (C)30 (D)60 17. 数据压缩技术利用了数据的()性,来减少图像、声音、视频中的数据量。(A)冗余(B)可靠(C)压缩(D)安全 18. CorelDRAW是加拿大Corel公司开发的()图形设计软件。 (A)矢量(B)点阵(C)动画(D)位图 19. Authorware是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制作软件。 (A)动画(B)图形(C)视频(D)多媒体 20. Photoshop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专业()处理软件。 (A)动画(B)图像(C)音频(D)多媒体

数据库复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B,DBMS和DBS三者的关系是(B) A、DB包括DBMS和DBS B、DBS包括DB和DBMS C、DBMS包括DBS和DB D、DBS与DB、DBMS无关 2、假定学生关系式S(S#,SNAME,SEX,AGE),课程关系式C(C#,CNAME,TEACHER),学生选课关系是SC(S#,C#,GRAND)。要查找选修“COMPUTER”课程的“女”学生姓名,将涉及到关系(D) A、S B、SC,C C、S,SC D、S,C,SC 3、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时,如果两实体间的联系是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将m方主键(主码)和联系的属性纳入n方的属性中 B、将m方属性和n方属性中均增加一个表示级别的属性 C、增加一个关系表示联系,其中纳入m方和n方的主键(主码) D、将n方主键(主码)和联系的属性纳入m方的属性中 4、由SELECT—FROM—WHERE—GROUP—ORDER组成的SQL语句,在被DBMS处理时,各字句的执行次序为(C) A、SELECT—FROM—WHERE—GROUP—ORDER B、FROM —SELECT—WHERE—GROUP—ORDER C、FROM —WHERE—GROUP—SELECT—ORDER D、SELECT—FROM—GROUP—WHERE—ORDER 5、以下不是数据库技术所具备的特点是(D) A、数据结构化 B、数据冗余小 C、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D、数据联系弱 6、在信息模型的“学生”尸体中,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的描述,称为(A) A、实体值 B、实体型 C、属性值 D、属性型 7、关系数据库三级模式中的(B),可用视图实现。 A、内模式 B、外模式 C、存储模式 D、模式 8、可用于区别实体集中不同个体的属性或属性集合,称为该实体的(B) A、属性型 B、键 C、外部键 D、实体型 9、设有一个体育项目可以有多个运动员报名,一个运动员课参加多个项目,运动员与体育项目之间是(D) A、一对一的联系 B、一对多的联系 C、多对一的联系 D、多对多的联系 10、关系R与关系S只有1个公共属性,T1是R与S作等值连接的结果,T2是R与S作自然连接的结果,则(D) A、T1的属性个数等于T2的属性个数 B、T1的属性个数小于T2的属性个数 C、T1的属性个数大于或等于T2的属性个数 D、T1的属性个数大于T2的属性个数 11、数据库系统是由应用程序、DBMS、DB以及DBA组成。其中核心部分是(C) A、应用程序 B、DBA C、DBMS D、DB 12、下列集函数中不忽略空值(NULL)的是(A) A、COUNT(*) B、MAX(列名) C、SUM(列名) D、A VG(列名) 13、一个关系中的候选关键字(B) A、至少一个 B、可多个 C、必须多个 D、至少3个 14、在数据库设计中,具有最小性、唯一性和非空性的是(B) A、索引 B、关系模型主关键字(主码) C、外关键字(外码) D、约束 15、常用的关系运算时关系代数和(C) A、集合代数 B、逻辑演算 C、关系演算 D、集合演算 16、在基本层次联系中,记录型之间的联系是(B) A、一对一联系 B、一对多联系 C、多对多联系 D、多对一联系 17、关于冗余数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冗余的存在容易破坏数据库的完整性 B、冗余的存在给数据库的维护增加困难 C、不应该在数据库中存储任何冗余数据 D、冗余数据是指可由基本数据导出的数据 18、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分别(D) A、∪、∩、∞、π、σ B、∪、-、∞、π、σ C、∪、∩、×、π、σ D、∪、-、×、π、σ

全国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知识点考点汇总整理

dbo:database owner(数据库的创建者,创建该对象的用户.) guest:顾客(能够访问数据库中对象的数据,要求dbo分配权限给guest,一般给他查看的权限select,它没有对应的登录账户名) 数据库系统设计分为6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等。每个步骤都按照数据组织与存储、数据访问与处理、应用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 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活动:数据库逻辑模式、选择或配置基本关系表的文件组织形式,为基本关系表设计数据存取方法或存取路径、数据分布设计、安全模式设计、确定系统配置、物理模式评估 标识属性的值不能重复且不能为空 数据库概念设计自下而上ER设计。 数据库应用系统日常维护工作一般包括数据库的备份、锁管理、日志的维护等。 数据库维护或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1.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2.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控制; 3.数据库性能功能的检测和改善; 4.数据库的重组和重构 数据库的重构应尽量避免应用程序的改动,部分修改内模式和外模式。 数据库恢复顺序:1.最近完全数据库备份2.完全备份后的最近差异数据库备份3.完全备份和差异之后的所有日志备份。 数据恢复三种模式:1)简单恢复模式(只用于测试和开发数据库,或用于主要包含只读数据的数据库,如数据仓库)。2)大容量日志恢复模式:一般只作为完整性恢复模式的附加模式,不支持点恢复。3)完整恢复模式

数据库性能优化: 1.数据库运行环境与参数调整:外部调整(CPU、网络、调整内存分配、调整磁盘I/O):增加CPU数量或终止需要许多资源的进程。令I/0时间最小化,减少磁盘上文件竞争带来的瓶颈。 2.模式调整与优化。 反规范化(增加派生冗余列,增加冗余列,重新组表、分割表和新增汇总表)破坏数据完整性。 3.存储优化:1)索引视图。2)聚集。 4.查询优化。1)合理使用索引。2)避免和简化排序。3)消除大型表数据的顺序存储。4)避免复杂正则表达式。5)使用临时表加速查询。6)不随意使用游标。7)事务处理 数据库应用系统从功能角度分为四个层次:1,表现层2.业务逻辑层(将表现层获取的数据进行组织传递给数据访问层)3.数据访问层(负责与DBMS系统实现交互)4.数据持久层(负责保存和管理应用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中,导致数据传输量大的主要原因是数据间的连接操作和并操作。 分布式数据库分片类型:水平分片、垂直分片、导出分片、混合分片。分片原则:完整性原则、重构性原则、不相交原则:对于一个全局关系,不允许不属于任何一个片段,也不允许一个全局关系的某些数据既属于该全局关系的某些片段又属于该全局关系的另一个片段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场地自治和数据全局透明共享 分布式数据库最基本特征是本地自治、非集中管理以及高可用性、位置独立性、数据分片独立性和数据复制独立性等 分配式数据库的分配方式:集中式:所有数据片段都安排在一个场地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及能力选择题必考知识点

选择题必考知识点 中学生心理发展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理论核心:“发生认识论”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内化说”;最近发展区。(二)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注意发展特点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发展和深化: 无意注意不断发展和深化,兴趣爱好逐渐稳定,注意的发展始于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占有优势地位; 注意特征存在个体差异。 注意品质的全面发展: 注意稳定性提高,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注意广度接近成人; 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 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 记忆发展的特点 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 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优于抽象材料,图形记忆优于词语; 有意记忆和抽象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 理解记忆成为主要记忆手段;

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 思维发展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优势地位; 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占主导地位; 辩证逻辑思维循序发展。 语言发展特点 对字词概念的理解逐渐能够把握本质; 对语法结构的掌握逐渐丰富; 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提高。 (三)情绪 情绪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情绪状态分类: 心境: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漫性和长期性。 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应激: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情绪理论 詹姆士—兰格理论 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产物,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肉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 坎农—巴德学说 情绪并非外界变化的必然结果,情绪产生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强调情绪来源于大脑皮层对情境的评估。 刺激情境—评估—情绪; 大脑皮质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从外周来的反馈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被估价,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SQL数据库选择题及答案

1、在数据库技术中,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是_C__。A、面向对象的模型B、关系模型C、E-R模型D、层次模型 2、数据库系统的控制中枢是__B_。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管理员 D、数据库应用系统 3、使用SQL命令将学生表STUDENT中的学生年龄AGE字段的值增加1岁,应该使用的命令是__C_。 A、UPDATE SET AGE WITH AGE+1 B、REPLACE AGE WITH AGE+1 C、UPDATE STUDENT SET AGE=AGE+1 D、UPDATE STUDENT AGE WITH AGE+1 4、在关系数据库中,建立数据库表时,将年龄字段值限制在12~40岁之间的这种约束属于__B__。 A、视图完整性约束 B、域完整性约束 C、参照完整性约束 D、实体完整性约束 5、在SQL 语句中,与X BETWEEN 20 AND 30 等价的表达式是

__D_。A、X>=20 AND X<30 B、X>20 AND X<30 C、X>20 AND X<=30 D、X>=20 AND X<=30 6、在数据库中,概念模型是_D__。A、用于现实的建模,与具体的DBMS有关B、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与具体的DBMS有关C、用于现实的建模,与具体的DBMS无关D、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与具体的DBMS无关 7、数据库的并发操作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__B_。A非法用户的使用B丢失更新C数据独立性会提高D增加数据冗余度 8、在关系数据库中,模式对应的是__A___。A、视图和所有基本表B、视图和部分基本表C、基本表D、索引 9、能实现绝对的与平台无关性的Web数据库访问技术是_D_。A、ADO B、ActiveX C、WebbaseAPI D、JDBC 10、在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描述是__B___。A、SQL 是一种过程化语言B、SQL 采用集合操作方式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2015年填空题汇总及答案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2015年填空题汇总及答案 1. 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层次模型)。 2. 模式/内模式映象为数据库提供了(物理)数据独立性。 3. 在层次、网状模型中,数据之间联系用(指针)实现。 4.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阶段)。 5. 三种主要的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6.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 7. 由于数据冗余,当进行更新时,稍不谨慎,易引起(数据不一致性)。 8. 层次模型的特点是记录之间的联系通过(指针)来实现;关系模型是用结 构表示实体集,用(公共属性)表示实体间的联系。 9.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定义),(操纵),(保护),(存储),(维护)和(数据字典)。 10. 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操纵语言(DML)的语句分成(检索)和(更新)。 11. DBMS是由(查询处理器)和(存储处理器)两大部分组成。 1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效率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内部资源的使用效率、(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运行效率和(用户的生成率)。 13. 利用数据库管理数据时,把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之间的联系转换成机器世界的数据模型的一个中间环节是信息世界的(概念模型)。 14.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及它的翻译程序,DDL 定义数据库的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并通过翻译程序分别翻译成相应的目标模式,存放在(数据字典)。

15. 在数据库的体系结构中,数据库存储的改变会引起内模式的改变。为使数据库的模式保持不变,从而不必修改应用程序,这是通过改变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像来实现。这样,使数据库具有(物理独立性)。 16. 在数据库技术中使用数据模型的概念来描述数据库的结构和语义。数据模型有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两类,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是(概念)数据模型。 17. 在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中,描述数据在数据库中的物理结构或存储方式的是(内模式)。 18. 可由基本数据导出的数据是(冗余)数据。 19. 网状、层次数据模型与关系数据模型的最大区别在于表示和实现实体之间的联系的方法:网状、层次数据模型是通过指针链,而关系模型是使用(外键)。 20. 外模式是(用户)看到的数据视图,模式是所有(用户)看到的数据视图的(总和),外模式是模式的(一部分)。 21. 对数据的管理经历了四个阶段,它们是(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和(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 22. 数据库系统是建立在(文件系统)之上的。 2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为了实现这三级模式之间的联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两个映像,它们是(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 24. DML有两类:一类是(宿主)型语言,一类是(自含)型语言。前者的语句不能独立使用而必须(嵌入)某种语言中使用。而后者可以独立使用,通常可以供用户以(交互式)使用和以(批处理式)使用。 25.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数据库操纵语言(DML)及它的翻译程序,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操作,包括数据插入、删除、更新和(检索)。 26. 数据库系统必须提供三个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安全性)、(完整性)和(并发性)。

高中政治选择题知识点的归纳

高中政治选择题知识点的归纳高中政治选择题知识点的归纳 1.意识 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2.意识的能动作用 人的意识的能动性特点和表现: 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目的计划性; 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自觉选择性; 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主动创造性; 人的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 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人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即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原理内容】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 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 思想。 5.规律 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内容】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 能被消灭。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多媒体习题与答案(1)

第1章多媒体计算机和虚拟现实技术概论 一、单选题 1. 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属于多媒体的范畴。 (1)交互式视频游戏(2)有声图书 (3)彩色画报(4)立体声音乐 A.(1) B.(1)、(2) C.(1)、(2)、(3) D.全部 2.要把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变成多媒体计算机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 (1)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 (2)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 (3)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 (4)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 A.(1)(2)(3) B.(1)(2)(4) C.(1)(3)(4) D. 全部 3.国际标准MPEG—II采用了分层的编码体系,提供了四种技术,它们是()。(1)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等级技术。 (2)时间可扩充性;空间可扩展性;硬件扩展技术;软件扩展技术。 (3)数据分块技术;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 (4)空间可扩展性;时间可扩充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数据分块技术。 A.(1) B.(2) C.(3) D.(4) 4.多媒体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1)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 (2)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 (3)简单化,便于操作。 (4)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A.(1)、(2)、(3) B.(1)、(2)、(4) C.(1)、(3)、(4) D.全部 5.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 )。 A.多样性、集成性、可扩充性 B.集成性、交互性、可扩充性 C.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 D.多样性、交互性、可扩充性 6.在计算机发展的初期,人们用来承载信息的媒体是()。 A.数值B.文字C.声音D.图形和图像 7.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才兴起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 A.19世纪初B.19世纪末C.20世纪初D.20世纪末 二、多选题 1.多媒体计算机中的媒体信息是指( )。 A.数字、文字 B.声音、图形 C.动画、视频 D.图像 2.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特点有()。 A.采用国际标准的压缩编码算法MPEG-I B.采用国际标准的压缩编码算法MPEG-Ⅱ C.采用打包数据结构

全国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上机试题道

1.【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对4位整数的排序。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数组元素的排序算法,if判断语句和逻辑表达式,以及求余算术运算。【解题思路】此题属于4位数排序问题。本题需主要解决3个问题:问题1如何取4位数的后3位进行比较;问题2如何按照题目要求的条件(按照每个数的后3位的大小进行降序排列,如果后3位相等,则按照原始4位数的大小进行升序排列)排序;问题3如何将排完序的前10个数存到数组bb中去。 本题的解题思路为:使用双循环对数组按条件进行排序,然后将排完序的前10个数存到数组bb中。对于问题1可以通过算术运算的取余运算实现(aa[i]_x0010_00);问题2通过包含if判断语句的起泡排序法就可以实现。 【参考答案】 void jsSort() { int i,j; /*定义循环控制变量*/ int temp; /*定义数据交换时的暂存变量*/ for(i=0;i<199;i++) /*用选择法对数组进行排序*/ for(j=i+1;j<200;j++) { if(aa[i]_x0010_00

{ temp=aa[i]; aa[i]=aa[j]; aa[j]=temp; } else if(aa[i]_x0010_00==aa[j]_x0010_00) /*如果后3位数相等*/ if(aa[i]>aa[j]) /*则要按原4位数的值进行升序排序*/ { temp=aa[i]; aa[i]=aa[j]; aa[j]=temp; } } for(i=0;i<10;i++) /*将排序后的前10个数存入数组b中*/ bb[i]=aa[i]; } 【易错提示】取4位数后三位的算法,if判断语句中逻辑表达式的比较运算符。 判断语句和if语言循环结构,C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包括:【考点分析】2.

中考《道德与法治》选择题易错知识点百例梳理卷

中考《道德与法治》选择题易错知识点百例梳理卷 ?? 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期。(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 2.心理与生理的协调发展是身心健康的基础和保证。 ?? 3.情绪是把双刃剑。(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 4.应对挫折的关键是应对挫折的态度,是要战胜自己。 ?? 5.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 ?? 6.优良的意志品质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关键作用。 ??7.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 ??8.具有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 ??9.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0.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11.犯罪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罚当罚性是刑事违法的必然结果。 ??12.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13.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14.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交往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任何人都必须依赖于集体。 ??15.只要每天都保持一种好心情,就会变得性格开朗。 ??16.家庭是第一所学校,是社会的基石。 ??17.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处世之道,做人之本。 ??18.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诺言并不违背诚实的原则。 ??19.诚实是信任的道德基础,只有诚实才能得到信任。 ??20.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的特点。 ??21.生命健康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是每个人的最高的人身权益。 ??22.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3.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有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24.就公民个人说,接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从国家角度看,要实现现代化,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 ??25.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 ??26.人生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这种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的小康。 ??27.劳动是人维持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 ??28.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石。 ??29.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30.公共设施和公共秩序是为公民社会生活服务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数据库期末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数据库期末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 2011年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选择题 ? 第(1)至(3)题基于以下的叙述:有关系模式A(C,T,H,R,S),基中各属性的含义是: ? C:课程T:教员H:上课时间R:教室S:学生 ? 根据语义有如下函数依赖集:? F={C→T,(H,R)→C,(H,T)→R,(H,S)→R} ? 1、关系模式A的码是(D) ? A. C B. (H,R)C.(H,T)D.H,S) ? 2、关系模式A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B) ? A. 1NF B. 2NF C. 3NFD. BCNF ? 3、现将关系模式A分解为两个关系模式A1(C,T),A2(H,R,S),则其中A1的规范化程度达到(D) ?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 4.设有关系R(A,B,C)和S(C,D)。与SQL语句? select A,B,D from R,S where R.C=S.C ? 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B) ? A. σR.C=S.C(πA,B,D(R×S)) ? B. πA,B,D(σR,C= S.C (R×S)) ? C. σR.C=S.C((πA,B R)×(πDS)) ? D. σR,C=S.C(πD((πA,BR)×S) ? 5、设关系R和关系S的元数分别是3和4,关系T是R与S的广义笛卡尔积,即:T=R×S,则关系T的元数是(C) ? A. 7 B. 9 C. 12 D. 16 ? 6、数据库设计阶段分为(B) ? A. 物理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编程和调试阶段 ? B. 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实施和调试阶段 ? C. 方案设计阶段、总体设计阶段、个别设计和编程阶段 ? D. 模型设计阶段、程序设计阶段和运行阶段 ? 7、设U是所有属性的集合,X、Y、Z都是U的子集,且Z=U-X-Y。下面关于多值依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 A. 若X→→Y,则X→→Z B. 若X→Y,则X→→Y ? C. 若X→→Y,且Y′?Y,则X→→Y′ D. 若Z=Φ,则X→→Y ? 8、查询优化策略中,正确的策略是(D) A.尽可能早地执行笛卡尔积操作B.尽可能早地执行并操作 C.尽可能早地执行差操作D.尽可能早地执行选择操作 ? 9、语句delete from sc 表明(A) A. 删除sc中的全部记录 B. 删除基本表sc? C. 删除基本表sc中的列数据 D. 删除基本表sc中的部分行 ? 10、在DB应用中,一般一条SQL 语句可产生或处理一组记录,而DB主语言语句一般一次只能处理一条记录,其协调可通过哪种技术实现(B) ? A. 指针 B. 游标 C. 数组 D. 栈 11、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 A ) ? A. ∪,-,×,π和σ B. ∪,-,?,π和σ

2019年全国计算机三级考试数据库真题

2019年全国计算机三级考试数据库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下列各题 A) 、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准确的,请将准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对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系统软件一般包括 Ⅰ.服务性程序Ⅱ.语言处理程序Ⅲ.操作系统Ⅳ.数据库管理系统 A) Ⅰ、Ⅱ和Ⅲ B) Ⅰ、Ⅲ和Ⅳ C) Ⅱ、Ⅲ和Ⅳ D) 全部 (2) 为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利用计算机控制、操作和管理生产设备的系统称为 A) CAT系统 B) CAT系统 C) CAD系统 D) CAM系统 (3) 计算机输出设备的功能是 A)将计算机运算的二进制结果信息打印输出 B)将计算机内部的二进制信息显示输出 C)将计算机运算的二进制结果信息打印输出和显示输出 D) 将计算机内部的二进制信息转换为人和设备能识别的信息

(4) Internet上的计算机,在通信之前需要 A) 建立主页 B) 指定一个IP地址 C) 使用WWW服务 D) 发送电子邮件 (5) 信息传输的安全应保证信息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不被泄露和不被攻击。下列哪些属于攻击方法 Ⅰ.复制信息Ⅱ.剪裁信息Ⅲ.窃听信息 A) Ⅰ和Ⅱ B) Ⅱ和Ⅲ C) Ⅰ和Ⅲ D) 全部 (6)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它是 A) 最初由系统自动生成的程序 B) 具有恶毒内容的文件 C) 具有自我再生水平的程序 D) 只通过网络传播的文件 (7) 以下关于数据的存储结构的叙述中哪一条是准确的? A) 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间关系的抽象描述 B) 数据的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实现 C) 数据的存储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和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 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8、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 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1、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P12-14 资本帝国主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封建势力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剥削制度封建地主的徒弟所有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中国资本主义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和发展是及不平衡的;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2.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12-14 半半社会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半殖民地半独立,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略称。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半殖民地的意思是国家有政府,但没有完全的主权,一些国家主权,比如我们国家的海关等被外国控制;半封建的意思是我们国家当时的经济特点是既有封建的小农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经济的意思。 3简述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许多矛盾P16第二节】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②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一是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二是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三是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线上。 4、简述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P17 ①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名族始终面临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②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其区别在于,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解决生产力问题。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

(完整版)多媒体考试题库-有答案

多媒体应用技术练习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我们的家用电脑既能听音乐,又能看影碟,这是利用了计算机的( C ) A 、人工智能技术 B 、自动控制技术C、多媒体技术D、信息管理技术 2、下列哪个文件格式即可以存储静态图象,又可以存储动态图象( C ) A、.jpg B、.mid C、.gif D、bmp 3、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哪些东西来帮我们管理我们放在网络上的资源?( B ) ①、网络硬盘②、博客③、电子邮箱④、电脑硬盘 A 、①②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班主任小林想开一个有关“弘杨奥运精神”的主题班会,现在他手里有一张有关奥运会的光盘,但是他只想要其中的一个片段,如果你是小林,你会利用以下哪个计算机软件把这片段截取出来呢?( C ) A 、Winamp B 、ACDSee C 、超级解霸D、cool Edit Pro 5、下列哪种类型文件可以存储多媒体动画( A ) A、swf B、bmp C 、doc D、xls 6、下列哪个扩展名表示数字音乐文件( B ) A、avi B、mid C、bmp D、wmf 7 、多媒体信息不包括( C ) A 、音频、视频 B 、动画、影象C、声卡、光盘 D 、文字、图象 8、下列关于多媒体输入设备的描述中,不属于的是( D )。 A .红外遥感器 B .数码相机 C .触摸屏D.调制解调器 9、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中的“多媒体” ,可以认为是(B) A 、磁带、磁盘、光盘等实体 B 、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载体 C、多媒体计算机、手机等设备 D 、互联网、photoshop 10. 下列属于是多媒体技术发展方向的是( D )。(1)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2)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 (3)简单化,便于操作(4)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A.(1)(2)(3) B.(1)(2)(4) C. (1)(3)(4)D.全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 分) 1、某学生想搜集数字图片素材,他可以通过扫描仪扫描,还可以通过(数码相机摄取)、(作图软件设计)、(网络上搜索)等方式来搜集 2、在工具箱图中指出使用过的魔术棒工具、套索工具、选择工具。 3、多媒体数据数据压缩编码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无损压缩法,有损压缩法 4、音频卡的主要功能是:音频的录制与播放、编辑与合成、MIDI 接口、CD-ROM 接口及 游戏接口等 三、简述题(共 6 分) 1、小明准备制作一个《成长历程》的MTV 节目,按照设计步骤,他已经准备了几长旧照 片,一段音乐,并拍摄了两个录影带。 (1)请你说出怎么样帮他把旧照片导入计算机的方法( 2 分) (2)所导入的相片可以转换成哪些格式的图象,最少写出三种格式( 4 分) 答:(1)可以将旧照片用数码扫描仪扫描到电脑上

数据库系统》选择题及答案

《数据库系统》选择题一.数据库概述 1.下列有关数据库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数据库是一个DBF文件B.数据库是一个关系 C.数据库是一个结构化的数据集合D.数据库是一组文件 2.数据独立性是指( C )。 A.数据依赖于程序B.程序依赖于数据C.数据不依赖于程序D.程序不依赖于数据 3.以下关于DBA职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DBA是数据库系统的超级用户,负责控制和管理各个用户的访问权限 B.DBA要负责监控数据库的运行 C.DBA要负责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 D.DBA要负责当数据库系统发生故障时进行恢复 4.DBMS是指( C )。 A.数据库B.数据库系统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处理系统 5.数据冗余度低、数据共享以及较高数据独立性等特征的系统是( B )。 A.文件系统B.数据库系统C.操作系统D.高级程序 6.仅次于用户和数据库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 D )。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C.管理信息系统 D.数据库管理系统 7.数据库系统中,逻辑数据和物理数据可以相互转换,执行该功能的是( C )A.操作系统B.信息管理系统 C.数据库管理系统D.文件系统 8.数据库中对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作为数据库的( D )。 A.存储模式B.子模式C.外模式D.模式 9.用户看到的那部分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的描述是( B )。 A.存储模式B.子模式C.概念模式D模式 10.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最大区别是( D )。 A.数据共享B.数据独立C.数据冗余D.数据结构化 11.关于信息和数据,下面的论述中正确是的( D )。 A.信息与数据,只有区别,没有联系B.信息是数据的载体 C.同一信息用同一数据表示形式D.数据处理本质上就是信息处理 12.描述事物性质的最小数据单位是( C )。 A.记录B.文件C.数据项D.数据库 13.若干记录的集合称为( D )。 A.数据B.数据库C.数据项D.文件 14.数据库系统中的软件是指( A )。 A.数据库管理系统B.应用程序C.数据库D.数据库管理员15.在数据库系统的组织结构中,把概念数据库与物理数据联系起来的映射是( C )。 A.外模式/模式B.内模式/外模式C.模式/内模式D.模式/外模式 16.1975年SPARC公布了数据库标准报告,提出了数据库的( C )结构组织。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全国计算机三级数据库考试题

全国计算机三级数据库试题 1、把电路中的所有元件如晶体管、电阻、二极管等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元件称为( ) (本题分值:1分)【正确答案】B A.Transistor B.Integrated Circuit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3291436.html,puter D.Vacumm Tube 2.ENIAC所用的要紧元件是( ) (本题分值:1分)【正确答案】C A.集成电路 B.晶体管 C.电子管 D.以上答案都不对 3、假如以链表为栈的存储结构,则退栈操作时( ) (本题分值:1分)【正确答案】 B A.必须判不栈是否满 B.必须判不栈是否空

C.判不栈元素的类型 D.对栈不作任何判不 4、用直接插入排序方法对下面四个序列进行排序(由小到大),元素比较次数最少的是( ) (本题分值:1分)【正确答案】 C A.94、32、40、90、80、46、21、69 B.32、40、21、46、69、94、90、80 C.21、32、46、40、80、69、90、94 D.90、69、80、46、21、32、94、40 5、设数组data[0…m]作为循环队列SQ的存储空间,front为队头指针,rear为队尾指针,则执行出队 操作的语句为( ) (本题分值:1分)【正确答案】 D A.front:=front 1 B.front:=(front 1) mod m C.rear:=(rear 1) mod m D.front:=(front 1) mod (m 1) 6、用数组A[0…m-1]存放循环队列的元素值,若其头尾指针分不为front和rear,则循环队列中当前元

素的个数为( ) (本题分值:1分)【正确答案】 A A.(rear-front m) mod m B.(rear-front 1) mod m C.(rear-front-1 m) mod m D.(rear-front) mod m 7、链栈与顺序栈相比,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优点是( ) (本题分值:1分)【正确答案】 B A.插入操作更加方便 B.通常可不能出现栈满的情况 C.可不能出现栈空的情况 D.删除操作更加方便 8、设栈S和队列Q的初始状态为空,元素e1、e2、e3、e4、e5和e6依次通过栈S,一个元素出栈后即进入 队列Q,若6个元素出栈的顺序是e2、e4、e3、e6、e5、e1,则栈S的容量至少应该是( ) (本题分值:1分)【正确答案】 C A.6 B.4 C.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