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广东的农产品现状分析报告

广东的农产品现状分析报告

广东的农产品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农业在广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广东农产品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出发展中的问题和潜力,以便为进一步发展广东农业提供参考。

2. 现状分析2.1 主要农产品广东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目前广东的主要农产品包括稻米、蔬菜、水果、禽类和水产品等。

稻米是广东农业的主导产品之一,主要产区有珠江三角洲、汕尾和信宜等地。

广东的稻米产量稳步增长,品质也有所提高,而且在国内外市场上均享有良好的声誉。

广东的蔬菜和水果产量也较大。

尤其是在岭南地区,因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势,广东能够种植多种蔬菜和水果,如茄子、番茄、花菜、菠菜、柑橘等。

这些产品受到广东本地市场的欢迎,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禽类和水产品也是广东的重要农产品之一。

广东拥有丰富的水资源,适宜养殖禽类和水产品。

鸡、鸭、鱼等产品在广东的菜市场和餐饮行业销售量较大。

2.2 问题与挑战虽然广东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广东农产品面临来自全国各地的竞争,尤其是来自华北和东北的农产品。

这些地区的农产品价格低廉,对广东农产品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

其次,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环境和资源问题。

例如,过度的化肥和农药使用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此外,广东地区常年遭受台风和洪水的影响,对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另外,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虽然广东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但由于农产品销售渠道较为分散,农民往往难以获取合理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信息。

2.3 发展潜力与机会尽管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广东农产品仍然具有发展潜力,并且不乏机会。

首先,广东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域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高品质的农产品有了更高的需求。

因此,只要能够提供品质稳定和安全的农产品,广东的农产品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分析

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分析

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分析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分析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

为了全面掌握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措施,为实现“保增长”夯实基础。

近期,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带领市委农办、经济商务局等相关部门的同志深入到部分镇(办事处)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现场察看,听取部分镇(办事处)负责人、企业老板、市直相关部门领导的意见,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当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我市坚持“优先发展工业”的理念,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挑战,围绕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使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稳步发展的势头。

截止底,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21家,从业人员7192人,资产总额24.7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4家,从业人员6413人。

实现加工产值35亿元,上交税金5515.9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加工产值23.4亿元,上交税金3574.6万元。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形成了一批优势主导产业。

经过近年来的调整和发展,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已基本形成了粮食、油料、蔬菜、食品、水果、木材、饮品、饲料、纺织、白酒等十大类农产品加工行业,其中粮食、油料、纺织、白酒、饮料5个行业发展速度较快。

,全市粮食加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263家,创产值7.49亿元,占加工总产值的21.4%。

(二)培育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坚持引进与培育、改造与创新相结合,引进新上或改制发展了“蒙牛乳业”、“亚源乳业”、“新世纪食品”等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竞争能力强、能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部分企业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全市共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个,宜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个。

(三)农产品品牌创建初见成效。

初加工农产品劣势分析报告

初加工农产品劣势分析报告

初加工农产品劣势分析报告引言初加工是指将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进行最基本的处理和加工,使其更易于储存、销售和消费。

然而,初加工农产品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劣势。

本报告将对初加工农产品的劣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劣势一:初加工过程中的原材料损失在初加工农产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的原材料损失。

例如,清洗蔬菜时会有一部分外皮或细小的部分被剥离掉,研磨粮食时会有一部分碎屑产生。

这种原材料损失会导致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

对策一:优化加工工艺通过改进加工技术和引入先进设备,可以减少原材料损失。

例如,可以利用高效的蔬菜清洗机和麦皮分离机来降低原材料损耗。

同时,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操作技能和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对策二:利用副产品在初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也是一种资源,可以加以利用。

例如,清洗蔬菜时产生的蔬菜皮可以作为动物饲料或肥料,研磨粮食时产生的糠可以用作饲料和食品添加剂。

通过合理利用副产品,可以降低资源浪费和提高经济效益。

劣势二:初加工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初加工过程中,不当的操作和控制可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例如,过度清洗蔬菜可能会导致维生素和营养物质的流失,不恰当的加工温度和时间可能会导致肉类变质。

这种劣势会严重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对策一:加强质量控制加强对初加工农产品的质量控制是解决这一劣势的关键。

可以建立严格的生产标准和工艺流程,对每个环节进行监控和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对策二:科学配方和工艺改进通过科学的配方和工艺改进,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例如,采用科学的蔬菜清洗剂和温度控制方法,可以保留蔬菜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同时,研发新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改进传统工艺,提高产品的特色和附加值。

劣势三:初加工农产品的储存和销售风险初加工农产品在储存和销售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由于初加工的农产品保鲜期较短,一旦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或销售渠道受限,就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和损失增加。

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农产品加工的目标是将原始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加工品,并开拓市场。

通过产品创新、包装设计和品牌营销等手段,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积极参与农产品展销会、电商平台和线下渠道,拓展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绿色、环保已经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将更加注重环保问题,推进绿色化、可持续发展,以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品牌建设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重要挑战。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吸引消费者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关键。

这需要企业注重产品质量、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投入和创新。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农产品加工影响因素(一)市场需求因素1、市场规模:农产品加工的发展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市场规模越大,对农产品加工的需求就越大,从而推动了加工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

2、消费结构:消费者对农产品加工品的需求受到消费结构的影响。

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便捷、安全、营养丰富的农产品加工品的需求逐渐增加,这对加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消费习惯: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消费习惯对农产品加工的影响巨大。

例如,农村地区更倾向于购买传统的农产品加工品,而城市居民则更喜欢方便快捷的农产品加工品。

4、政策导向:政府的政策导向也会影响农产品加工的发展。

政府鼓励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政策,将为农产品加工行业带来更多机遇和发展空间。

(二)资源条件因素1、农产品供应: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必须有充足的农产品供应。

农产品加工企业需要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的可靠性和质量。

2、原料品质:农产品加工的品质直接决定了加工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原料品质的提高可以通过科学种植技术、农药农残控制等途径实现。

3、水源和能源:农产品加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源和能源供应。

农产品调研报告三篇

农产品调研报告三篇

农产品调研报告三篇【篇一】农产品调研报告一、基本状况多年来,全乡紧紧围绕本地的资源优势、围绕农业产业化一批以加工为主的小型企业应运而生,迅速崛起,为全乡农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推进了农村工业化进程,成为全乡经济发展新的亮点。

现在,全乡从事加工的各种类型经济组织1个,从业人员74人,其中水泥制品加工4家、榨油厂2家、豆腐房11家、磨米房4家按经济类型分:民营经济100%。

按加工品种分为三大类:农产品加工、水泥制品加工和砖产品加工。

这些小企业在不同的行业领域围绕为“三农”服务的目标,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其主要特点:一是推进了农业向种植、加工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可转化各类农产品资源,惠及农户,调动激励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推动种植业协调发展。

二是推进了经济由传统农业向农村工业化发展的进程。

三是龙头企业发挥“领头雁”作用。

实践证明,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产业需要龙头企业作载体,市场需要龙头企业来拉动,发展经济更需要龙头企业的有力支撑。

可带动农户实施订单农业,转化本乡农产品资源回报农民。

四是显现了农民增收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双赢的效果,农产品加工业惠及众多农民,有效解决了农产品买难、卖难的历史问题。

二、我乡加工产业存在的问题我乡加工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客观地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值得我们去深思、去研究、去探讨、去解决。

一是整个产业潜能尚未充分发挥。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形势平稳,农业支柱产业可转换为工业产值的潜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水泥制品和砖制品也大多是在本乡销售,更没有形成品牌。

二是产品结构优化不明显。

市场销路窄,企业效益差,产品附加值低,工业产值增速缓慢的客观现实。

三是资源与加工对接出现矛盾。

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农产品“卖难”问题,二是融资难度大。

金融部门流资贷款渠道越来越窄、难度越来越大、门槛越来越高是制约部分加工企业达产达效的主要“瓶颈”。

农产品行业分析报告

农产品行业分析报告

农产品行业分析报告农产品行业是指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所组成的产业链。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农产品行业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分析农产品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挑战。

农产品行业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农产品的供给增加。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能力逐渐增加。

其次是农产品的品质提高。

农产品的品质是农产品行业发展的基础,不断提高的品质使农产品行业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再者是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加。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农产品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农产品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农产品的品牌化趋势。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和信任度越来越高,农产品行业也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通过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来提高产品的销售额。

其次是农产品的绿色化趋势。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农产品行业需要从源头上抓好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采用无公害农业生产方式,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再者是农产品的多元化趋势。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种类和口味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农产品行业需要不断开发新品种和新口味的农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农产品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市场竞争的激烈化。

随着农产品供给的增加,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农产品行业需要通过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牌知名度来脱颖而出。

其次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农产品行业的痛点,农产品行业需要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再者是农产品的营销难题。

农产品的流通渠道相对较长,中间环节较多,农产品行业需要加强营销渠道的建设,提高产品的销售效率。

综上所述,农产品行业的现状是供给增加、品质提高和市场需求增加的趋势。

农产品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品牌化、绿色化和多元化。

农产品行业面临的挑战是市场竞争激烈、质量安全问题和营销难题。

农产品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需要从源头上抓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并积极开发新品种和新口味的农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关于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作为种养业的延伸,是我市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

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以烟草制造、酒类酿造、粮食及油脂加工、茶叶、屠宰及肉类加工、乳制品、调味品、方便食品为主的门类齐全的食品工业产业体系。

近几年在“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战略的指引下,伴随农业产业化的加快推进,食品产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

到201X年底,全市累计发展各类食品加工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有308户,从业人数达3.14万人。

其中,规模以上各类食品加工业45户,从业人数达17709万人。

完成主要产品产量卷烟216亿支,饮料酒8.31万千升,加工粮食29.08万吨,油料5.76万吨,茶叶9167吨,肉类加工量3.5万吨。

近年来,食品工业依托资源优势、适度聚集,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及农村工业化进程、繁荣市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巨大贡献。

涌现出汉中烟厂、汉中青啤、1、以烟酒、粮油加工、茶叶、肉食加工为支柱的食品产业体系已经形成。

总体上看,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烟草、酒类酿造、优质粮油加工、肉食及茶叶加工等行业。

烟酒已经成为我市食品工业主要行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烟草工业201X年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以秦洋酒业、城固酒业、三粮液酒厂、汉斯啤酒为主体的饮料制造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优势明显,发展势头强劲。

201X年实现销售收入3.59亿元,其中啤酒1.48亿元;茶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种植面积已达55.08万亩,201X年总产量达9167吨,实现产值5.28亿元,居全省首位;优质粮油加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年加工转化粮食和油料107万吨,201X年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

生猪养殖及屠宰加工业已成为我市主导产业之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猪、牛、羊总饲养量461万头,年出栏258.21万头,年存栏202.46万头;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7亿元。

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农产品加工业是山西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农产品加工业现状1.总体情况: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体发展较快,主要包括农副产品的加工、农业机械装备制造、农产品贮藏等领域。

这些子行业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

2.优质农产品加工:山西省以小麦、马铃薯等为原材料的食品加工业发展较快,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3.农产品贮藏:山西省的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农产品冷藏贮藏能力不足,存在大量农产品因贮藏不当而损失。

4.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山西省农业科研院校、企业等部门积极开展技术研究,但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相对较低,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

三、存在的问题1.资金问题:农产品加工业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但融资渠道相对困难,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该行业的支持力度较低。

2.市场问题: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多为小规模、低附加值的加工企业,产品定位较低,面临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3.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市场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上相对薄弱,无法有效地适应市场需求。

4.环保问题: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缺乏环保意识和相关设施。

5.基础设施问题:山西省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农产品的贮藏和物流效率。

四、发展建议1.加强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2.加强市场开拓:农产品加工企业应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强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树立品牌形象,开拓新的销售渠道。

3.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研院校、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入WTO的中国农业及农产品面临新的挑战与选择。

为此,本文对我国农产品加工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农产品加工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提高我国农业的发展,一定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现状趋势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join WTO of China's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face new challenges and choice. For this reas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in view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problem existing in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he processing industr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our coun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important protec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be sure to develop the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situation trend1 前言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农产品品种日益丰富,产量不断增大,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了可靠的原料来源;随着农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涌现,为农产品加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日益趋向高档化、多样化加之农业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密切,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 农产品加工的概念农产品加工业是以人工生产的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总和。

广义的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人工生产的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

狭义的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

国际上通常将农产品加工业划分为5类,即:食品、饮料和烟草加工;纺织、服装和皮革工业;木材和木材产品包括家具制造;纸和纸产品加工、印刷和出版;橡胶产品加工。

3 农产品加工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3.1 专用加工的原料基地建设相对滞后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发展活力的产业之一。

由于农产品生产本身所具有的季节性、时效性和地区性等特点,以及农产原料生产现存种种问题的影响,已经使得农产品原料成为相应加工工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3.2 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低调查的省168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大中型企业只有21个,占12.5%,小型企业147个,占87.5%。

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生产规模小的问题,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大型名牌企业或企业集团较少,中小型企业较多。

省加工企业尽管引进一些先进设备,但整体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

大多数企业规模小,设备性能低下,生产工艺落后。

有的企业采用传统工艺甚至是手工操作,机械化程度低,产品质量差,形不成规模效益。

3.3 技术创新能力低,人才缺乏,科技储备差我国农产品加工整体上处于初加工多、水品低、规模小、综合利用差、能耗高的初级阶段,技术及装备水平低时主要原因。

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缺乏对农产品加工进行系统的研究。

技术力量薄弱。

缺乏技术人才。

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与搞笑、科院所联系松散,缺乏坚实的科技支撑体系,许多技术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并且严重缺乏技术储备和跨越式的技术创新意识。

3.4 招商引资数量少,企业融资能力差随机抽样的调查显示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只有10个,仅占6%,可见招商引资难度大。

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占用严重和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严重,致使企业缺乏流动资金,无常运转,经济效益较差。

3.5 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利用单一,科技含量不高发达国家高生产率的农产品加工成套设备,大大降低了加工产品的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如德国的平转浸出器,美国的蓝斗式和环形浸出器,其日处理植物油能力达3000~4000t;瑞典TETRA~PAK公司盒式无菌包装机的生产能力达6000 盒/h以上,美国和意大利的大袋无菌包装机生产能力在250袋/h以上。

发达国家除继续发展适于各种用途的间歇式生产设备外,还能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大量连续式生产设备。

其设备连续化、专业化、自动化程度很高,机、光、液、气技术相结合,计算机控制、自动检测和自动调整,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加工成本,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发达国家对新技术应用较广泛。

目前,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基础科学技术,超高压处理、超临界提取、膜分离、分子蒸馏、超微粉碎、微胶囊、真空处理、冻结浓缩、品质评价、食品掺假鉴定,超高温瞬时灭菌等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业生产和产品研发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生物技术、智能技术、无菌化生产技术等已贯穿于从原料到食品安全消费的各个环节中。

4 解决我国农产品加工发展的现状问题的对策4.1 多元化形式,建立一批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应有充足和优质的原料,要把原料基地和农户作为生产的第一车间,通过“公司+基地”、“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推行订单农业,把企业与农户、农民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企业与农户携手并肩,共闯市场。

互惠互赢。

逐步实现加工原料规格化,质量标准化,品种专业化,生产规模化,运营一体化,这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4.2 发展各地资源优势,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资源利用率由于农产品中优质高效品种少,“原字号”、初加工的产品占相当大比重,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少,以致我省的农业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农业大省并没有转化为农业强省,这对于全省“三农”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生产的后续产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有助于发挥我省作为农业大省的资源优势,对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4.3 加强企业管理,对其加工企业进行改组改制企业集团的目标是要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但面对我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集团部成员众多、布局分散的特点,如何管理才能发挥规模效应?如何从财务角度实施集团一体化的管理与控制,使企业集团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利益整体,并向管理要效益、充分发挥集团资源共享、协同的优势,来提升企业集团的竞争力,为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走精细化管理的低成本道路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4.4 掌握市场风向,建立信息网络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切实做好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各项工作,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对企业来说,很重要的不同点就是,企业从封闭的生产管理系统,转向开放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

面对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市场,企业能否克服风险,抓住机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壮大自己,很重要的一点是看企业是否能适应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以市场为导向,实现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良好结合。

市场的优胜劣汰,要求每个企业的管理,每个企业的资源实现最佳配置。

4.5 制定优惠政策,进行科技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活力之源。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企业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在动力,以发展和壮大企业。

要保持企业的领先、年轻的形象,必须将产品创新作为农产品加工经营的重心。

产品创新是产品线的横向延伸,包括产品中低高端的延伸,结合消费者需求进行功能细分等。

由于高科技含量而具有高质量和高产品附加值,给企业带来高竞争力和高利润。

国外成功品牌都十分重视品牌忠诚的培养,我国企业要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重视品牌忠诚的培养。

农产品加工发展的关键是以顾客为中心,为顾客创造价值。

我国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创造顾客价值,培养品牌忠诚。

第一,改善售后服务质量。

不再把售后服务仅仅当成吸引顾客购买产品的方式,而要当做赢得顾客信任,培养顾客忠诚的手段。

第二,加强与顾客的沟通。

企业可以利用多种渠道,与目标顾客进行互动,建立顾客数据库,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的沟通服务,同顾客建立起稳定的关系。

企业不但要提供给顾客价值,而且要通过这种价值来培养企业与顾客的长期而紧密的关系,以此来提高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

使顾客愿意重复购买本企业的产品,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取竞争优势,让顾客不断地感受到品牌的价值,并通过这种价值,强化品牌与顾客的关系,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以此来获取长远的竞争优势。

5 农产品加工发展的趋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副产品在国,国际市场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巨大的农产品物流,客观上要求摆脱集贸市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原始形态,减少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和成本,降低农产品的市场流通风险,形成有效的现代市场运作模式与市场组织力量。

未来的趋势:(1)根据农产品的产地、销地、集散地的不同情况进行合理布局,使农产品在全国围合理流动:(2)农产品交易方式将逐步采用电子拍卖交易、仓单交易、远程合约交易、网络交易、期货交易等等。

6 结论农产品加工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县域经济实力的重要产业;是农业结构调整、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的带动力量;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业总体水平的重要依托。

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联结农业和工业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1]古建帮.科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3(12):34-36[2]吕飞杰,文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J].农业工程学报,2001(8):25-27[3]再青,群.21世纪中国农产品工业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增刊),1999,15:23-31[4]文学.我工农产品加工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1999(11):32-37[5]吴进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探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3(10):33-35致岁月如梭,如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