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说课讲解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说课讲解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说课讲解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

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

燃烧

定义: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燃烧的条件(本实验要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

【实验操作】a. 如右图(1),在500mL 的烧杯中注入400mL 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b. 如右图(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b.

白磷在水下燃烧。

【实验分析】如右图(1)。

①与②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温度有关。①与③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是否与氧气(空气)接触有关。③与图(2)对比,再次说明:燃烧必须有氧气(空气)。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通风橱是一种不完善的尾气处理装置,若改进上述实验,可将红磷和白磷装入密闭的容器内(还要套一个气球),这样便于进行尾气处理。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

温度达到着火点。

白磷

热水氧气

(2

(1)白磷

白磷红磷

热水①②③

【注意事项】①着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对固体燃料来说,着火点的高低跟表面积的大小、颗粒可惜的粗细、导热系数的大小等都有关系。

②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③只有三个条件全部满足,燃烧才能发生。

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二、灭火

灭火的原理:

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②隔绝氧气(空气);

③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事项】

①着火点是可燃物着火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随外界

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需破坏一个条件就可以使燃烧停止。

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2NaHCO3Na2CO3+H2O+CO2↑

二氧化碳灭火器内盛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使用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三、爆炸

定义: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

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爆炸还包括物理爆炸,它们是物理变化。

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可燃性粉尘如面粉、煤粉等也能发生爆炸。

鼓气

粉尘爆炸实验

【实验操作】取一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剪去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像右图那样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从橡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实验现象】“砰”地一声响,伴随一团火光产生;放热;塑料盖被掀起。【实验分析】面粉被吹起后与空气充分接触,又被蜡烛点燃。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并放出大量热,产生的气浪将塑料盖掀起,说明可燃性的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能发生爆炸。

【注意事项】

①面粉应该是干燥的;

②气囊的作用: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混合。

③鼓气球与金属罐之间的连接管可稍长一些,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以防危险。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等地方必须做的安全措施:通风、严禁烟火。

切可燃性的气体(氢气、天然气、煤气等)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易发生爆炸。家用煤气一旦泄露,千万不要开动电器开关(如开灯、抽风、拨打电话、手机等),以免发生爆炸。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其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些反应是放热的,如物质的燃烧、镁与盐酸反应、中和反应等,这称为放热现象;有些反应是吸热的,如CO2在高温条件下与炭反应等,这称为吸热现象。

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

⒈生活燃料的利用:如做饭、取暖等;

⒉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如发电、冶金、发射火箭等;

⒊爆炸产生的能量:如开山炸石等;

⒋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可维持体温供给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二、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并且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

(1)煤中主要含碳元素。

(2)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CO、烟尘等。(SO2、NO2可导致酸雨)

(3)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可以将煤干馏,即隔绝空气加强热(属于化学变化),使煤分解为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有用的物质。(干馏是化学变化)

2、石油——“工业的血液”

(1)石油中主要含碳、氢元素。

(2)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将石油分馏,使石油中各成分分离。(分馏是物理变化)

(4)由石油炼制的部分产品和主要用途: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

3、天然气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

(2)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3)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4)甲烷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甲烷燃烧会产生明亮

的蓝色火焰。)

(5)在我国农村,使用沼气的好处如下:

①可以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②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③提高肥效。

(6)可燃冰:科学家们在海底发现了大量可燃冰,它是一种甲烷水合物,是甲烷

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

可燃冰的优点:能量高、热值大,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可燃冰的缺点: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会造成更加严重

的温室效应。

4、使燃料充分燃烧

(1)方法

①加大空气的量;②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实例:将块状的煤加工粉碎成煤粉,或者制成蜂窝煤等。

(2)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

①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放热多、节省能源);②降低环境污染的程

度。

(3)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后果:

①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②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污染空

气。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酸雨

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1)来源:含硫煤的燃烧、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排放的氮、硫的氧化物。

(2)酸雨形成的反应原理: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3)酸雨的危害:

(4)①腐蚀大理石建筑、钢铁制品;

(5)②污染江河湖海,使土壤酸化;

(6)③影响水中动植物生长,破坏森林、农作物的生长。

(7)④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甚至使人死亡。

(8)防治燃料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

酸雨的防治:

①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

②减少含硫煤的使用或使用脱硫煤;

③改善汽车用燃料(如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

④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大力开发使用新燃料、新能源。

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够充分燃烧;

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③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⑴汽车用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和未燃烧的碳氢

化合物、含铅化合物、烟尘等,合称尾气。排入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损害人

体健康。

⑵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需采取:

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燃料能充分燃烧;

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③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④加大检测尾气的力度,禁止未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⑤改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或乙醇汽油(是一种混合物)

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3、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对空气污染的原因

点燃

⑴燃料中某些元素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SO 2等;

⑵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

⑶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四、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⒈酒精(化学式C 2H 5OH ):是一种有机物。⑴酒精的制取:①原料:高粱、玉米、薯类等;

②生产方式:发酵、蒸馏。

⑵性质: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在空气中能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 C 2H 5OH + 3O 2

2CO 2 + 3H 2O

⑶用途: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它属于可再生能源。⒉氢气

⑴性质无毒,极易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化学方程式:

2H 2 + O 2 =====2H 2O

⑵是最清洁的燃料,由于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⑶是最理想的能源: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产物是水无污染、原料来源广泛。⒊能源展望:正在利用和待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初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2017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有理数 (一)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a+b=b+a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a+b)+c=a+(b+c)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a-b=a+(-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 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b+ac (六)有理数除法 1.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定符号,最后求结果。 2.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七)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写作an。(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指数) 2.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3.同底数幂相乘,底不变,指数相加。 4.同底数幂相除,底不变,指数相减。 (八)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法则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九)科学记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 第二章整式(一)整式 1.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叫整式。 2.单项式: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式子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七年级知识点总结

初一英语基础知识点 一、48个国际音标及26个英文字母的正确书写 要熟练掌握元音和辅音,5个元音字母(a, e, i, o, u),字母的正确占格及单词间距。 二、be动词的用法 be动词有三种变形,分别是:am, is, are。记忆口诀: “我”用am, “你”用are, is用于“他、她、它”;单数全都用is,复数全部都用are。 三、人称及人称代词的不同形式(主格和宾格) 1、三种人称:第一人称(I, we),第二人称(you, you),第三人称(he, she, it, Maria)。 2、人称代词的主格,即人称代词位于句子主语位置时的形态:I, We, You, You, He, She, It, Maria。 3、人称代词的宾格,即人称代词位于句子宾语位置时的形态:me, us, you, you, him, her, it。我爱(I)吃蜜(me),you不变; he打招呼:“Hi,m”! she去s,后加r; It,it主宾同。 we宾好记勿忧思(us); they把y变成m。 4、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 our, your, your, his, her, its, their。 5、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 ours, yours, yours, his, hers, its, theirs。 名词性物主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 Eg:--Whose pen is this?=Whose is this pen? --It’s mine.=It’s my pen. 6、反身代词:myself, ourselves, yourself, yourselves, himself, herself, itself, themselves。 四、基数词(表示数量多少的词,大致相当于代数里的自然数) zero,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五、陈述句便一般疑问句、否定句和特殊疑问句 1.陈述句:主语+谓语动词(系动词、实意动词等)+其他 系动词:be、感官动词(look、sound、smell、taste、feel) Eg:He is cool. She feels better. I read science books.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 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 燃烧) 如右图所示:A 、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 、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 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 3、 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 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 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 化学反应方程式: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一、爆炸 概 念 发生条件 防范措施 燃 烧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与空气隔离;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爆 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 剧燃烧,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 爆炸 剧烈燃烧;有限空间 严禁烟火 缓慢氧化 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与空气或氧接触 ① 可能是化学变化(火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车胎爆炸) ② 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③ 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的危险 ④ 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⑤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常见灭火的方法 ①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② 电器着火,先应切断电源 ③ 煤气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生火花 ④ 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扑盖 ⑤ 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其它:A 、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 B 、室内起火,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 C 、用扇子扇煤炉火,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用扇子扇蜡烛火焰,虽然增加了空气的流通, 但却降低了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

春 《春》:选自《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 《春》一文作者用诗的笔调,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多角度(视、听、嗅、味)、多层次地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字音:朗润喉咙hóu lóng 应和yìng ha抖擞sǒu 窠kē巢黄晕yùn 卖弄(字义)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文首:“盼望着,盼望着”——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期待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 春草图:(第三自然段) 在词语、修辞运用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 的挤劲儿,表现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偷偷地”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在不经意间破土而出的情态。“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侧面烘托春草的生机勃勃。 写景层次:由点到面由物到人正侧结合 春花图:(第4自然段) 在词语、修辞运用上:“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百花争艳、生机盎然的热闹景象。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鲜明。一个“闹”字,既写出了声音又写出了动态。“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野花数量多,色彩明丽,闪闪发光的特点。 在写景的层次上:由树上到花下到遍地,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相结合。 春风图:(第5自然段)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 吹面不寒杨柳风……从触觉方面,引用加比喻,将春风比作母亲的手,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春风的温暖柔和。然后写“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仿佛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接下来写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和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从听觉的角度来侧面写,表现了春风的和悦。风是无形的,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卖弄:原意是炫耀的意思,文中是尽情的表现,形象地写出了鸟鸣叫的声音多,此起彼伏,连续不断 春雨图:(第6自然段) 在词语的运用上:先用“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特别亲切而有情趣。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运用比喻和排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雨细细、密、亮、绵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七单元_知识点总结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 1、概念: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否则不能燃烧) 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 缓慢氧化:铁生锈、食物腐烂、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酒和醋的酿造 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 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如森林大火时制造隔离带) (2)隔绝氧气(或空气)(如锅盖、酒精灯帽盖灭火焰,如泡沫灭火器)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如吹灭蜡烛、用水灭火)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利用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来灭火 化学反应方程式:Na 2CO 3 +2HCl=2NaCl+H 2 O+CO 2 ↑ 二、爆炸 ①可能是化学变化(火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车胎爆炸) ②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③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的危险 ④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 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⑤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常见灭火的方法 ②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九年级化学复习知识点整理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 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网络结构 相交线 相交线垂线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定义 :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平行线及其判定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 2 平行线的判定: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相交线与平行线判定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判定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 性质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 性质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 性质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相等 相等 角互补 的两直线平行命题、定理 平移 二、知识要点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和平行,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如图 1 所示,与互为邻补角,与互为邻补角。+=180°;+ =180° ; + =180°;+ =180°。321 4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图 1反 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

所示,与互为对顶角。=;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直角或90° 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如图 2 所示,当= 90°时,⊥b。 a 垂线的性质:2 1 3 4 性质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图 2 性质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 3:如图 2 所示,当 a⊥ b 时,==== 90°。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c距离。 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基本特征:21 3 46 a 75 8 ①在两条直线 ( 被截线 ) 的同一方,都在第三条直线 ( 截线 ) 的同一侧,这样 b 同位角。图 3 中,共有图 3 的两个角叫对同位角:与是同位角; 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 ②在两条直线 ( 被截线 )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 ( 截线 ) 的两侧,这样的两个角叫内错角。图 3中,共有对内错角:与是内错角;与是内错角。 ③在两条直线 ( 被截线 ) 的之间,都在第三条直线 ( 截线 ) 的同一旁,这样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图 3中,共有对同旁内角:与是同旁内角;与是同旁内角。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 平行。c 2 3 1 4 6 5 平行线的性质:a78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图 4 所示,如果 a∥ b,图4 b 则 =; =; =; =。

七上知识点梳理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一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认识生命 一、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具有生长发育并繁殖后代的生命特征,而非生物没有生命特征。但是生物的个别结构不能称为生物,生物必须是完整的个体。例如树叶不是生物,树才是生物。 第二章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一、生物学研究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观察法和实验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看、听、嗅、触摸等方式感知、认识和研究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工具观察、了解认识生物。 2.实验法 实验法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验法的基本过程: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实验法基本原则:1)单一变量原则2)对照原则3)多次重复、避免误差。 二、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及操作 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及功能(见右图) 1)放大物像:目镜、物镜 2)调焦距: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2、放大倍数 1)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即为总放大倍数 3、成像特点 显微镜下成的是倒像,即将物上下颠倒,左右 也颠倒即为像。如字母“p”在显微镜下的像 为“d”。“生物”的像为 4、视野变化(见下图) 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下,视野 变暗,细胞数目变少,放大倍 数增加;高倍镜下调节物像清 晰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即图 中的①。 第三章生物的结构 一、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制作步骤 擦拭载玻片、盖玻片撕取洋葱鳞片叶表皮置于清水中用镊子将表皮展平 2、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 挑取少许果肉置于清水中涂抹均匀

3、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 清水漱口,清洁口腔在载玻片中央滴加0.9%的生理盐水用牙签刮口内壁将刮取物涂抹到生理盐水中用镊子夹取盖玻片盖上盖玻片用碘液染色 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比较 判断动植物细胞的依据:有细胞壁、液泡则为植物细胞,反之为动物细胞。有些植物细胞还具有叶绿体,如植物体绿色部位的细胞。 三、细胞结构与功能 1、细胞膜:1)保护2)将细胞内部与细胞外部分隔开,使细胞内部形成一个稳定的环境 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让细胞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内,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2、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之外的粘稠胶状物质。活细胞中细胞质处于流动状态,内含 许多重要微小结构,即细胞器,如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中的叶 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成熟植物细胞中的液泡,内含细胞液,储存大量营养 物质,吃水果时感受的的味道就与细胞液中的营养物质有关。 3、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上携带遗传物质,对生物遗传和变异起着控制作用。 4、细胞壁: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紧贴在细胞膜的外侧,对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总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细胞的基本结构,分别承担者重要的功能。各种结构功能相互联系,彼此协调,使细胞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说细胞是生物提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四、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1、细胞分裂 1)过程:核一份为二细胞质分为相等的两份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一分为二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1、我国商代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冶铁、炼钢。古代三大化学工业:火药、造纸、烧瓷器 2、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3、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炭化; 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冷而干的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用一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石蜡蒸气凝华成的固体小颗粒),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4、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 H2O的量增多(吸入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5、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可以直接 ..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 ..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不可加热 ....的仪器——量筒、集气瓶 (二)测体积--量筒(没有零刻度,一般能精确到0.1mL)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若仰视,实际体积比读数大;若俯视,实际体积比读数小。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选择量筒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最接近且要大于所测体积)。 (三)称重量--托盘天平(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左物右码”(若放反,则实际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2)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 ........的药品(如NaOH),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添加砝码时,先大后小。称量定物质,先放物质;称量一定量物质,先放砝码。(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可吹灭。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五)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 用手拿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六)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加速溶解;(溶解)引流;(过滤) 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蒸发)蘸取(测pH值)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外研版七上知识点整理

外研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Module 1 重点短语 1.be from... =come from... 来自...... 2....years old ......岁 3.what about... =how about... ......怎么样? 4.in Class Ten Grade Seven 在七年级十班 5.the capital of... ...... 的首都/省会 6.first name =given name 名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3370226.html,st name=family name 姓 8.English name 英文名字 9.Chinese name 中文名字 重点句子 1.I’m Chinese ,and I’m from China. 我是中国人, 我来自中国 rom China.) (I’m Chinese, and I come f 2. Where are they from? 他们来自哪里? (=Where do they come from?) They are from America. 他们来自美国. (=They come from America.) 3.How old is that man? 那位男子多少岁了? He is forty-four. 他44岁 4. The students are in Class Five Grade Seven. 这些学生在七年级五班 5. Tom is in Class One with Lingling. 汤姆和玲玲在一班。 =Tom with Lingling is in Class One. =Tom and Lingling are in Class One. 6.What about you?=How about you?=And you? 你呢?/你怎么样? 7.Welcome to Class 6 Grade 7 ! 欢迎到七年级六班。 8. Beijing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9.Good to see you. =Nice to see you.=Glad to see you. 很高兴见到你。 Smith is my last name. 10.I’m Tony Smith.Tony is my first name and 我是Tony Smith,Tony是我的名,Smith是我的姓。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清单

基础知识清单 (一)、物质颜色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暗紫色固体:高锰酸钾 黑色固体:碳、氧化铜、四氧化三铁、铁粉、二氧化锰 黄色固体:硫磺 蓝色溶液:硫酸铜等可溶性铜盐 黄色溶液:硫酸铁、氯化铁等可溶性铁盐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溶液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固体盐:硫酸钡、氯化银 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白色固体物质:碳酸钙、碳酸钡等不溶性碳酸盐; 不溶性碱:蓝色氢氧化铜、红褐色氢氧化铁、白色氢氧化镁(都溶于酸)(二)、物质用途小结 CO2:气体:灭火、汽水、温室化肥、参与光合作用;干冰:人工降雨、致冷剂Ca(OH)2: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漂白粉 CaCO3:建筑材料 CaO:食品干燥剂、建筑材料 NaCl:调味、防腐剂、腌渍食品、生理盐水(0.9%) CuSO4:农业杀菌剂、波尔多液、泳池消毒 Na2CO3:洗涤剂、做馒头去酸性物质并使其松软 NaOH:肥皂、石油、造纸、(固体可作干燥剂) O2:支持燃烧、供给呼吸(航天、登山、潜水、救病人,富氧炼钢) H2:清洁能源、冶炼金属 CO:能源、冶炼金属、煤气中毒 CH3COOH:调味、(厨房中可用其区别食盐和纯碱、除水垢、制无壳鸡蛋) NaHCO3: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C2H5OH:实验室常用到燃料 HCl(盐酸溶液):帮助消化,除铁锈 (三):物质俗称: CaO:生石灰 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Na2CO3:纯碱(不是碱)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干冰:(不是冰)固体二氧化碳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苏打 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 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C2H5OH:酒精 (四)、物质之最: 密度最小的气体,最清洁的燃料:H2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七年级上数学 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 数学 知识点整理 代数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数学规范):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 ×5应写成5a ;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 ×2 11应写成23a ;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a 3的形式; (6)a 与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 、b 时,则应分类,写做 a-b 和b-a .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 、n 表示整数) (1)a 与b 的平方差是: a 2-b 2 ; a 与b 差的平方是:(a-b )2 ; (2)若a 、b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 (3)若m 、n 是整数,则被5除商m 余n 的数是: 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 整数是: n-1、n 、n+1 ; (4)若b >0,则正数是:a 2+b ,负数是: -a 2-b ,非负数是: a 2 ,非正数是:-a 2 .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 >0 ? a 是正数;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七年级语文上册最全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1课.散步莫怀戚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qí蹲dūn下 2.解释下列词语。 (1)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3)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俱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tān huàn shì yǎng jué biéqiáo cuìfǎng shàn wān dòu 瘫.痪.侍养诀别憔悴仿膳豌豆 二、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课文写了四件事: (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对我的抚慰. (2)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2.“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的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答:因为“我”的原因,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再照顾花了。 3.文中写到“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 .答:因为母亲希望“我”的心情好一点,也有助于病情。 4.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 答:因为母亲看到了“希望”,这是“我”第一次答应母亲带“我”去玩。 5.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最后“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意?这样写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因为母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从而想让“我”以后照顾自己。后文写“要好好儿活”是“我”知道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定好好照顾自己。在文章结构上起“前后呼应”的效果。

初三化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内容比较多,知识比较零散,老师在讲课时,着重围绕重点内容进行讲授,课后我们需要自己花时间来消化这些知识点。下面是为大家的初三化学重要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氧气的制法 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三种制取方法的比较 (2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试管(带橡皮塞)、导管、集气瓶、水槽等 (3 )实验操作以及注意事项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盐酸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一、是化学式?

初一数学知识点汇总(全册)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 代数初步知识 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3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 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2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3”乘,不用“2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 35应写成5a ;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 32 11 应写成2 3 a ;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a 3 的形式; (6)a 与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 、b 时,则应分类,写做a-b 和 b-a . 3. 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 、n 表示整数) (1)a 与b 的平方差是: a 2-b 2 ; a 与b 差的平方是:(a-b )2 ; (2)若a 、b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 (3)若m 、n 是整数,则被5除商m 余n 的数是: 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 n-1、 n 、n+1 ; (4)若b >0,则正数是:a 2 +b ,负数是: -a 2 -b ,非负数是: a 2 ,非正数是:-a 2 .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 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七上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知识梳理 .几种常见的几何体 1. 柱体 ① 棱柱体:〔如图(1)(2 )〕,图中上下两个面称棱柱的底面,周围的面称棱柱的侧面,面与面的交线是棱柱的棱.其中侧面与侧面的交线是侧棱,棱与棱的交点是顶点. 点拨:正方体和长方体是特殊的棱柱,它们都是四棱柱.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② 圆柱:图(3)中上下两个圆面是圆柱的底面,这两个底面是半径相同的圆,周围是圆柱的侧面. 点拨:棱柱和圆柱统称柱体. 2 .锥体 ①圆锥:〔如图(4)〕图中的圆面是圆锥的一个底面,中间曲面是圆锥的侧面,圆锥只有一个顶点. ②棱锥:〔如图(5)〕图中下面多边形面是棱锥的一个底面,其余各三角形面是棱锥的侧面. 点拨:棱锥和圆锥统称锥体. 3 .台体 ①圆台:〔如图(6)〕图中上下两个大小不同的圆面是圆台的底面,中间曲面是圆台的侧面. ②棱台:〔如图(7)〕图中上下两个大小不同的多边形是棱台的底面,其余四边形是棱台的侧面. 4 .球体:〔如图(8)〕图中半圆绕其直径旋转而成的几何体,球体表面是曲面. .几何体的展开图 1. 圆柱、圆锥、正三棱锥、正四棱锥、正五棱锥、正三棱柱的展开图: 2. 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有11种):

⑷圆锥体 : 三.用平面截一个几何体出现的截面形状 三角形 正方形 长方形 梯形 五边形 六边形 点拨:用平面去截几何体,所得的截面就是这个平面与几何体每个面相交的线所围成的图形?正方体 只有六个面,所以截面最多有六条边,即截面边数最多的图形是六边形. 2. 几种常见的几何体的截面: 几何体 截面形状 正方体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 圆柱 圆、长方形、止方形、 ...... 圆锥 圆、三角形、…… 球 圆 点拨:用平面去截圆柱体,可以与圆柱的三个面 (两个底面,一个侧面)同时相交,由于圆柱侧面为曲 面,相交得到是曲线,无法截出三角形. 四?识别物体的三视图 1?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定义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从正面看图叫主视图,从左面看图叫左视图,从上面看图叫做俯视图. 2. 几种几何体的三视图 (1) 正方体:三视图都是正方形. (2) 球体:三视图都是圆. 皿亍Ep 出 1.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⑶圆柱体:

最新化学第七单元知识点

第七单元知识点 第一节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定义: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燃烧的条件(本实验要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 【实验操作】a. 如右图(1),在500mL 的烧杯中注入400mL 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b. 如右图(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 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b. 白磷在水下燃烧。 【实验分析】如右图(1)。 ①与②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温度有关。 ①与③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是否与氧气(空气)接触有关。 ③与图(2)对比,再次说明:燃烧必须有氧气(空气)。 热水的作用:提供热量,隔绝空气。铜片的作用:导热。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① 可燃物;②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 温度达到着火点。 通风橱是一种不完善的尾气处理装置,若改进上述实验,可将红磷和白磷装入密闭的容器内(还要套一个气球),这样便于进行尾气处理。 【注意事项】① 着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对固体燃料来说,着火点的高低跟表面积的大小、颗粒可惜的粗细、导热系数的大小等都有关系。 ② 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③ 只有三个条件全部满足,燃烧才能发生。 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二、灭火 灭火的原理: ①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② 隔绝氧气(空气); ③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事项】 ① 着火点是可燃物着火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 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需破坏一个条件就可以使燃烧停止。 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2NaHCO3Na2CO3+H2O+CO2↑ 二氧化碳灭火器内盛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使用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可用于扑灭图示、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 三、爆炸 定义: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氧气 (2) (1) 白磷 白磷 红磷 热水 ① ② 鼓气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整理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整理 有理数的概念 定义: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概况:有理数为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正整数和正分数合称为正有理数,负整数和负分数合称为负有理数。因而有理数集的数可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有理数的计算法则 1)、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把绝对值相加,所得值符号不变。

如-1+(-1)=-|1+1|=-2 、 1.1+1.1=2.2 2.异号两数相加,若绝对值不等,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若绝对值相等即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如-1+2=+|2-1|=1 2+(-3)=-|3-2|=-1 -3.2+3.2=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3.14+0=3.14 注意: 一是确定结果的符号;二是求结果的绝对值。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首先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0。 从而确定用那一条法则。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先符号,后绝对值”,熟练以后就不会出错了。 多个有理数的加法,可以从左向右计算,也可以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计算,但是在下笔前一定要思考好,哪一个要用定律哪一个要从左往右计算。

2)、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两变:减法运算变加法运算,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做加数。 一不变:被减数不变。 可以表示成:a-b=a+(-b)。 3)、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3.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4.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得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