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风炉自动上料控制系统
密闭鼓风炉

一、密闭鼓风炉(一)炉床面积(风口区水平截面积)一般按日处理炉料量除以床能率求得。
床能率一般为40~55t(㎡·d)。
(二)风口区截面长度一般不宜大于8m,宽度为1~2.2m。
(三)鼓风炉高度(由炉底至料斗顶部)H:H=h1+h2+h3m (1)式中:h1-本床深度,m,一般为0.54~0.61m。
小型鼓风炉也有减短水套风口以下高度用耐火砖砌筑本床的,尤其是当炉内熔体过热温度不高时,优点更为显著;h2-料柱高度,m,一般为2.6~2.8m。
料柱过高,将难保证烟气进入电收尘器的必要温度。
如炉顶烟气温度低于380℃,将产生升华硫;h3-料斗高度,m,料斗高度应保证料斗内能容纳一定量的炉料,以形成必要的料封,一般1.4~1.75m,通常采用1.4~1.6m。
(四)风口总面积风口总面积一般按风口区水平截面积的4%~5.5%计算。
(五)风口直径d式中:f-风口总面积,㎡;n-每侧水套数量,块;m-每块侧水套上的风口数量,个。
每块侧水套设有2~3个风口,风口倾角5°~16°,一般以10°~12°为宜,风口中心距为280~350mm。
(六)炉顶面积确定炉顶面积时,应着重考虑下列三方面因素:炉气带走的烟尘量最小;有利于单体硫燃烧;使炉喉空间压力均匀,料层内气体均匀上升。
表1为密闭鼓风炉主要特性实例。
表1 密闭鼓风炉主要特性实例图1为4.5㎡密闭鼓风炉图。
图1 4.5㎡密闭鼓风炉1-加料口;2-排烟口;3-风口;4-咽喉口二、前床(一)前床容积前床容积一般按每日处理100t炉料所需前床容积进行计算,一般为4.5~6m3,此数的选择与吹炼选用的设备类型、规格以及铜锍品位、铜锍过热程度等有关。
一般中型鼓风炉前床容积,可按进入熔体热量630~1260MJ/(m3·h)验算。
(二)前床面积及深度前床面积一般由前床容积除以前床深度求得。
前床深度一般为1.1~1.3m。
有色金属行业冶炼技术创新方案

有色金属行业冶炼技术创新方案第1章有色金属冶炼技术概述 (4)1.1 有色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历程 (4)1.2 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分类及特点 (4)1.3 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发展趋势 (4)第2章冶炼过程优化与控制 (5)2.1 冶炼过程参数优化 (5)2.1.1 参数优化的重要性 (5)2.1.2 参数优化方法 (5)2.1.3 参数优化应用实例 (5)2.2 冶炼过程自动控制技术 (5)2.2.1 自动控制技术概述 (5)2.2.2 控制策略与算法 (6)2.2.3 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实例 (6)2.3 冶炼过程仿真与模拟 (6)2.3.1 仿真与模拟的意义 (6)2.3.2 仿真与模拟方法 (6)2.3.3 仿真与模拟应用实例 (6)第3章熔炼技术创新 (6)3.1 直接熔炼技术 (6)3.1.1 概述 (6)3.1.2 技术创新点 (6)3.2 闪速熔炼技术 (6)3.2.1 概述 (7)3.2.2 技术创新点 (7)3.3 富氧熔炼技术 (7)3.3.1 概述 (7)3.3.2 技术创新点 (7)3.4 熔池熔炼技术 (7)3.4.1 概述 (7)3.4.2 技术创新点 (7)第4章精炼技术改进 (7)4.1 火法精炼技术 (7)4.1.1 优化熔炼工艺 (7)4.1.2 提高金属回收率 (8)4.2 湿法精炼技术 (8)4.2.1 优化浸出过程 (8)4.2.2 提高金属回收率 (8)4.3 熔盐精炼技术 (8)4.3.1 熔盐体系优化 (8)4.3.2 提高金属回收率 (8)4.4 精炼过程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 (9)4.4.2 提高资源利用率 (9)第5章有色金属回收与利用 (9)5.1 废旧有色金属回收技术 (9)5.1.1 物理回收技术 (9)5.1.2 化学回收技术 (9)5.1.3 生物回收技术 (9)5.2 有色金属再生利用技术 (9)5.2.1 直接再生利用 (9)5.2.2 间接再生利用 (9)5.2.3 再生资源深加工 (10)5.3 回收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10)5.3.1 污染防治措施 (10)5.3.2 资源综合利用 (10)5.3.3 环保法规与政策 (10)5.3.4 环保意识培养 (10)第6章新型冶炼设备研发 (10)6.1 冶炼设备设计原理 (10)6.2 高效节能冶炼设备 (10)6.3 智能化冶炼设备 (11)6.4 设备维护与故障诊断 (11)第7章冶炼过程节能减排 (11)7.1 冶炼过程节能技术 (11)7.1.1 高效燃烧技术 (11)7.1.2 余热回收技术 (11)7.1.3 蓄热式加热技术 (11)7.1.4 优化冶炼工艺 (12)7.2 二氧化硫排放控制技术 (12)7.2.1 干法脱硫技术 (12)7.2.2 湿法脱硫技术 (12)7.2.3 烟气脱硫集成技术 (12)7.3 粉尘与废气处理技术 (12)7.3.1 袋式除尘技术 (12)7.3.2 电除尘技术 (12)7.3.3 湿式除尘技术 (12)7.4 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 (12)7.4.1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12)7.4.2 生物处理技术 (12)7.4.3 废水回用技术 (13)第8章冶炼过程自动化与智能化 (13)8.1 自动化控制系统 (13)8.1.1 概述 (13)8.1.2 控制策略 (13)8.1.3 硬件配置 (13)8.2 智能监测与诊断技术 (13)8.2.1 概述 (13)8.2.2 参数监测 (13)8.2.3 故障诊断 (13)8.3 数据分析与优化 (14)8.3.1 概述 (14)8.3.2 数据预处理 (14)8.3.3 数据分析 (14)8.3.4 优化算法 (14)8.4 冶炼过程智能制造 (14)8.4.1 概述 (14)8.4.2 数字化工厂 (14)8.4.3 网络化协同 (14)8.4.4 智能决策 (14)第9章有色金属冶炼新技术摸索 (14)9.1 等离子体冶炼技术 (14)9.1.1 概述 (14)9.1.2 技术原理 (15)9.1.3 技术优势 (15)9.2 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技术 (15)9.2.1 概述 (15)9.2.2 技术原理 (15)9.2.3 技术优势 (15)9.3 生物冶金技术 (15)9.3.1 概述 (15)9.3.2 技术原理 (15)9.3.3 技术优势 (16)9.4 新型环保冶炼技术 (16)9.4.1 概述 (16)9.4.2 技术原理 (16)9.4.3 技术优势 (16)第10章冶炼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16)10.1 冶炼技术创新策略 (16)10.1.1 高效节能冶炼技术研发 (16)10.1.2 环保型冶炼技术摸索 (16)10.1.3 智能化冶炼技术发展 (16)10.2 冶炼产业技术升级路径 (16)10.2.1 技术改造与升级 (17)10.2.2 创新技术应用与推广 (17)10.2.3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17)10.3 冶炼产业协同发展 (17)10.3.1 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17)10.3.2 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17)10.4 冶炼产业政策与标准建议 (17)10.4.1 政策支持 (17)10.4.2 技术标准制定 (17)10.4.3 环保与安全监管 (17)第1章有色金属冶炼技术概述1.1 有色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历程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可追溯至古代文明时期,当时的铜、锡、铅等金属的冶炼技术仅为初级阶段。
气动与PLC指导书

目录第一部分:气动系统动作演示和气动基础演示及控制实验实验一、行程阀控制气缸连续往返气控回路 (2)实验二、气动基础实验及PLC控制原理实验 (3)第二部分:基本回路A 压力控制回路 (9)B 方向控制回路 (12)C 速度控制回路 (17)D 常用气动回路 (27)第三部分:继电器控制部分实验一电车、汽车自动开门装置 (31)实验二、鼓风炉加料装置 (32)实验三、气缸给进〔快进→慢进→快退〕系统 (33)实验四、双缸动作回路 (34)第四部分:PLC控制部分实验一、模拟钻床上占孔动作 (36)实验二、雨伞试验机 (38)第五部分:气动实用系统实验家具试验机的设计 (40)附录实验报告内容 (43)THPQD-1 气动与PLC实验指导书第一部分:气动系统动作演示和气动基础演示及控制实验实验一:行程阀控制气缸连续往返气控回路一: 实验目的认识气缸、气动阀,气泵及三大件实物和职能符号,了解其工作原理及各元件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二:实验气动元件: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 手旋阀 12 杠杆式机械阀 23 气控二位五1通阀 14 双作用气缸 1三:实验气动回路图:图1 气动回路图四:实验步骤:1、根据图1,把所需的气动元件有布局的卡在铝型材上,再用气管把它们连接在一起,组成回路。
2、仔细检查后,打开气泵的放气阀,压缩空气进入三联件。
调节三联件中间的减压阀,使压力为0.4MPa,由原理图可知,气缸首先应退回气缸最底部,调整机械阀3,使阀3处在动作状态位,此后手旋手动阀1,使之换位,气缸前进,到头后,调整机械阀4,使阀4也工作在动作状态位,这样气缸便可周而复始的动作3、使手动阀1复位,气缸退回到最底部后,便停止工作。
手动阀1手旋1次,气缸便往返一次。
五:思考题:1、为什么气缸能点动及连续运动?2、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
实验二:气动基础实验及PLC控制原理实验气压传动是通过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与信号的传递。
祥光铜业双闪“技术”工艺流程

冰铜磨系统工艺流程简图
3.2.2闪速吹炼炉系统
细磨的冰铜气力输送至闪速吹炼炉炉顶的冰铜仓中,装入闪速吹 炼炉内的物料有冰铜、烟尘、生石灰粉和石英砂。由于配料过程在 炉顶完成,因此各自都有独立的料仓。加料装置根据各自要求的加料 精度,冰铜和烟尘采用的是失重计量装置;由于生石灰粉和石英砂要求 的精度不是太高,为节省投资,采用了螺旋给料机加料,通过变频调速调 节给料量,现今石英砂加料装置已整改为皮带输送。
造锍反应:
Cu20+FeS=Cu2S+Fe0
冰铜(xCu2SyFeS) 属于混合物
4.2闪速吹炼反应原理
闪速吹炼和闪速熔炼在工艺上十分相似,以除铁脱硫为目标。但 闪速吹炼处理的是粉状冰铜, 脉石成分含量很少,而且闪速吹炼的氧 化程度比闪速熔炼要深,工艺反应主要集中在反应塔及其下方的沉 淀池。
反应塔的氧化反应:
2FeS+3O2=2FeO+2SO2
3FeS+5O2=Fe3O4+3SO2
2Fe3O4+1/2O2=3Fe2O3
Cu2S+O2=2Cu+SO2
2ZnS+3O2=2ZnO+2SO2
2Cu2S+3O2=2Cu2O+2SO2 2PbS+3O2=2PbO+2SO2
2CuSO4=Cu2O+2SO2+3/2O2
送系统。祥光铜业精矿输送采用的是正压压送式气力输送,属于低
速密相气力输送系统,利用重力下料,单个压力罐循环输送。加料 采用特殊的进料圆顶阀,封闭式进料,按照设定的加料时间或加料
重量,加完料后,圆顶阀关闭切断加料,然后充气密封;压缩空气
闪速铅冶炼计算机在线优化控制系统研究

气
PS b 氧化率 、 炉渣温度等 , 计算反应塔 石英砂量 、 石 英及钙熔剂 比率 、 工艺氧量等工艺参数。 反馈模 型根据冶 炼过程 中 目标参 数 渣 F/i e O S 及 C 0含量 、b 氧化率 、 a PS 炉渣温度1 与计划值 的偏 差 ,
综合考 虑各变量 问 的相 互耦合关 系 , 采用 相应 的调整
第 4 2 卷 第 3 - 5期
有 色 冶 金 设 计 与 研 究
2 1 年 01
1 月 0
闪速铅冶炼计算机在线优化控制系统研究
严 明 , 国军 胡
( 国瑞 林工 程技 术有 限公司 , 中 江西 南 昌 3 0 3 ) 30 1
( 摘 要 ] 以一 类 闪速铅 冶炼 计 算机 在 线优 化控 制 系统 为研 究对 象 , 分析 、 比现存 各 类铅 冶 炼方 法 的 在 对
产 出含 铅低 的炉渣[1 中“ 速熔 炼” 3 。其 - 6 闪 工业 装置 设 计如图 2 示。 所
为 了实现计算 机对铅 冶炼在 线控制 , 闪速炉计算 机 优化 控制 系统 主要 功 能就是 承 担对 闪速 熔炼 过程 的监视 和优 化控 制 , 以维 持熔 炼 过程 按照 计划 进行 。 其中, 前馈模 型用 于对 闪速 炉炼铅过 程外部 条件 的变 化 进行处理 , 际上 前馈模 型此时就 是没有 加入 实际 实 修 正 量 的计 算 , 其任 务 是 根据 给定参 数 、 指标 , 入 如 炉物料 成份 、 精矿 投入 量 、 炉渣 F/i: C O含量 、 e O及 a S
求 调用不 同的平衡计 算功 能 , 一般平 衡计算 所需要 的 数 据 由调用 侧传 递 , 算 结果亦 返 回到调 用侧 。 计
维保检修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要点和常见隐患及其治理

措施:悬挂警示牌并专人值守。
第二部分 常见隐患及其治理
3.3、磷电有限责任公司因2#电炉冷凝塔长时间使用出现局部损坏需要对2#电炉冷 凝塔塔体进行包板修理。项目部安排三人对2#电炉冷凝塔包板后进行焊接,在包板 与塔体焊接过程中,突然从2#电炉冷凝塔包板接缝处喷撒出大量的雾态黄磷,喷撒 到职工身上,职工随即采取避让动作从1.6米高的操作平台跳到地面上,但还是造成 了被黄磷火焰烧伤的事故。
措施:施工中做到行动统一、动作协调。
第二部分 常见隐患及其治理
2.3、炼铁厂球团车间1#回转窑进行检修作业,具体工作是:对回转窑窑头的上端头内 滑块更换作业;对链篦机的篦床更换作业。(注:链篦机尾部与回转窑窑头上端相连, 中间有一段斜溜槽)。电焊工在链篦机尾部与回转窑窑头上端相连的中间斜溜槽上焊接 一个临时操作平台,同时在链篦机尾部进行篦床的拆除作业中,采用两个3吨手拉葫芦 进行拆除作业,两个手拉葫芦的两个吊点分别固定在链篦机顶部的烟道出口处,另一端 固定在待拆除的篦床上,由于拆除篦床移动受力后,两个手拉葫芦通过链篦机顶部筑炉 材料的排气孔,用一根临时钢管放在顶部钢梁上作为吊挂点着力,在进行链篦机的篦床 拆除时,用于吊挂受力的钢管承受不了篦床的重量,造成钢管弯曲和两个手拉葫芦掉落 后,挂到链篦机顶部的耐火材料,耐火材料脱落撞击,两个手拉葫芦突然掉落下来,同 时吊点附近着力点(链篦机顶部)的耐火材料脱落,脱落的耐火材料(外形尺寸300㎜ ×500㎜)顺着链篦机尾部与回转窑相连的斜溜槽滚落下来,将正在斜溜槽上进行焊接 作业的焊工撞击冲下回转窑内造成伤害。 措施:悬挂葫芦的钢管、钢绳等吊点应有足够的强度。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2009年11月目录液压、气动实训操作规程 (I)项目一液压、气动工作原理与实训装置 (1)任务1、了解液压、气动实训台概况 (1)实训设备一 THYYC-2型微机控制液压传动综合实训装置(天煌公司) (1)实训设备二THYQD-1型气动与PLC实训装置(天煌公司) (7)实训设备三YZ-03 电液比例液压实训台(巨林公司) (9)一、装置概况 (9)二、系统主要参数 (10)三、实训台组成部分 (10)(一)实训工作台 (10)(二)液压泵站(注:可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各种类型的液压泵站) (11)(三)常用液压元件 (11)(四)测试用传感变送器 (12)(五)电气测控制单元 (12)实训设备四QDA-1型气动PLC控制综合教学实训装置(巨林公司) (12)任务2、了解液压系统基本构成与调节(演示) (14)液压系统演示性实训 (14)行程阀控制气缸连续往返气控回路实训 (15)项目二液压、气动元件拆装 (16)项目三液压传动基本回路实训 (19)任务一压力控制回路 (19)任务二速度控制回路 (21)任务三方向控制回路 (25)任务四多缸动作回路 (26)项目四液压电气系统综合实训 (27)任务1 继电器控制的液压传动回路 (27)任务2 PLC控制的液压系统 (28)项目五气动基本回路实训 (30)任务1 压力控制回路 (30)任务2、速度控制回路 (31)任务3、方向控制回路 (36)常用气动回路 (42)一、选用的常用气动回路 (42)项目六:气动系统综合实训 (45)任务1 继电器控制的气动回路 (45)实训一电车、汽车自动开门装置 (45)实训二、鼓风炉加料装置 (46)实训三、气缸给进(快进→慢进→快退)系统 (47)实训四、双缸动作回路 (48)任务2 PLC控制的气动系统 (49)实训一模拟钻床上占孔动作 (49)实训二雨伞试训机 (51)选做项目:气动实用系统实训 (53)附录 (56)液压、气动实训操作规程1.学生做实训之前一定要了解本实训系统的操作规程,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进行实训。
华鼎铜业双底吹连续炼铜的生产实践

华鼎铜业双底吹连续炼铜的生产实践袁俊智;王新民【摘要】双底吹连续炼铜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铜冶炼新工艺,本文介绍了华鼎铜业火法炼铜采用双底吹连续吹炼工艺技术的项目特点、技术特点以及生产运行情况,生产实践证明该工艺综合能耗低、作业环境好、生产成本低,提产空间宽,是P-S转炉吹炼技术升级改造首先技术之一.【期刊名称】《有色设备》【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4页(P34-37)【关键词】双底吹连续炼铜;能耗低;P-S转炉【作者】袁俊智;王新民【作者单位】包头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包头014030;包头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包头014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811包头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华鼎铜业)成立于2003年,2004年12月15日建成一套年产3万吨铜密闭鼓风炉系统。
由于环保的压力,2011年公司积极主动开始淘汰鼓风炉炼铜落后产能,改造为先进的氧气底吹炼铜工艺,但铜锍吹炼仍采用成熟可靠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P- S转炉。
近年来,铜冶炼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氧气底吹连续吹炼等铜锍连续吹炼技术得到工业化应用推动了整个铜冶炼工业的快速发展。
对比铜锍连续吹炼,间断操作的P- S转炉在吹炼过程中,熔炼产出的铜锍需要用包子在车间内吊运,存在较为严重的SO2烟气低空污染和安全隐患;间断操作产生的烟气量和烟气成分波动较大,为烟气制酸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安全生产日益严格、技术自动化程度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P- S转炉吹炼已经不适应技术的发展要求。
华鼎铜业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主动求变,决定采用国际领先的氧气底吹连续吹炼技术对系统进行改造,设计单位依然选择有着丰富设计经验的中国恩菲公司。
熔炼主厂房内增加一台Φ4.4 m×18 m的氧气底吹熔炼炉,原有氧气底吹熔炼炉(Φ3.8 m×15 m)改造为氧气底吹连续吹炼炉。
两台冶金炉呈台阶布置,熔炼炉产出的铜锍通过流槽流入吹炼炉中,吹炼炉产出的粗铜通过包子吊至阳极炉进行精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设名称 小车 1 卸料阀门关到位 小车 2 卸料阀门开到位 小车 2 卸料阀门的电机电源正常 小车 2 卸料阀门关到位 系统紧急停车 小车上载的原料重量 小车运行速度 小车载重重量 小车正方向运行 小车反方向运行 小车低速运行 小车高速运行 打开小车 1 阀门 关闭小车 1 阀门 打开小车 2 阀门 关闭小车 2 阀门
1 2
KEY W ORDS : control syste m; b last furnace; autom atic feeding; PLC; con figuration
1 前
言
的是鼓风炉还原熔炼的上料环节 , 把料仓中的烧结 块和焦炭按设定值加入到鼓风炉内, 设计自动上料 控制系统。
铅锌密闭鼓风炉熔炼是一种近代火法炼铅锌的 先进方法, 它合并了铅和锌两种火法冶炼流程 , 该 方法的第一步作业是鼓风烧结 , 即在高温下使硫化 物转化为氧化物 , 并使细小分散的物料烧结成多孔 的团块 ; 第二步是密闭鼓风炉还原熔炼, 即把烧结 块、焦炭加到密闭鼓风炉内, 在高温和强还原气氛 中进行还原熔炼 ; 第三步是精炼, 熔炼出来的粗铅 经过精炼才能广泛地使用 , 精炼的目的: 一是去除 杂质; 二是回收 贵金属, 尤其 是银
# # #
5 组 态
组态软件采用的是控制器对应的 RSV iew 32 软 件, 首先对其通信进行组态和建立标签数据库, 然 后再编辑模式下进行图形界面的设计, 系统设计了 如下功能 , 如图 6所示: 小车实时位置和方向显 示, 显示小车所 在区域和方向。 设定料 量设定 值, 系统每工作 一次前设定其 下料量。 累加次 数, 记录和显示 每天的加料次 数。 阀门 开度控 制, 设置其阀门的打开程度。 速度选择, 小车运
图 2 自动上料系统框架图 F ig 2 F ra m e d iagra m o f automa tic feed ing system
4) 当选择自动方式时, 通过 PLC 的 I /O 输出 中间继电器 KA102- K 和 KA102- G 来进行控制。 5) 两个接触器之间还有互锁 , 各自有自锁。 小车 2 卸料阀门、料仓 下料阀门和炉 封门的 电机控制线路与图 4 类似。小车运行电机的控制原 理与图 4 类似 , 只是不是通过接触器控制电机, 而 是变频器进行速度控制。
The C on trol System for A utom atic F eeding System of Blast Furnace
L IU X iao- bo , ZHANG Shou- m ing (1 . F acu lty of E lectric Pow er Eng in eer ing, Kunm ing M etallurgy College , Kunm in g , Yunnan 650033 , Ch in a ; 2 . Co lle ge of Inform ation Engineerin g and Autom atio n , Kun m ing Un iv ersity of Sc ience and T echnology, Kunm ing , Yunnan 650051 , Ch in a)
[ 1]
图 1 鼓风炉上料系统示意图 F ig 1 Sche m atic diag ram for feeding sy ste m o f b last furnace
。本文研究
*
收稿日期 : 2010 - 11-16 作者简介 : 刘小波 ( 1962 - ) , 女 , 云南昆明人 ,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智能控制、综合自动化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3 系统硬件设计
3 1 电气线路设计 # 小车 1 卸料阀门电机主线路: 如图 3 中 QM 102 为低压断路器, 起过载保护 的作用。 KM 102K 和 KM 102G 为接触器的触点 , 可 以对电机进行换向。 FR102为热继电器 , 起过电流 保护的作用。
89
2011 年 4月 第 40 卷第 2 期 ( 总第 227 期 )
摘 要: 以云南某铅锌公司冶炼厂自动控制项目为背景, 从密闭鼓风炉铅锌熔炼的工艺出发, 设计了 以 A- B
公司 PLC 为基础的鼓风炉自动上料控制系统, 分析 其具体工艺流 程, 重点介绍 了电气线 路设计、 I/O 分配、 PLC 程序设计、组态功能等。应用结果表明, 系统运行稳定性好、控制灵活、效率高。 关键词: 控制系统; 鼓风炉; 自动上料; PLC; 组态 中图分类号: TF806 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0308 ( 2011) 02- 0088- 05
表 1 T ab 1
I/O 地址 I : 1 /00 I : 1 /01 I : 1 /02 I : 1 /03 I : 1 /04 I : 1 /05 I : 1 /06 外设名称 选择开关 小车电机电源 变频器故障 变频器运行 变频器准备好 小车 1 卸料阀门开到位 小车 1 卸料阀门的电机电源正常
# # # # # # # # #
4 PLC 程序设计
PLC 程序设计软件选择 A- B 公司开发的对应 于 SLC 5 / 4 控制器的 RSLog ix 500 软件, PLC 程序 设计采用模块化设 计方案, 程序 流程图如图 5 所 示。设计以下子程序: 小车运行电机子程序、小车 1 卸料阀门子程序、小车 2 卸料阀门子程序、 1 料 # 仓下料阀门子程序、 2 料仓下料阀门子程序、炉封 门子程序。各程序之间相互配合构成了鼓风炉自动 上料系统的整个过程。 如果上位机选择手动的方式 , 则通过监控界面 中的按钮进行控制。同时, 还设计了报表记录、检 测限位开关是否出现故障、故障报警等功能。
ABSTRACT : The au tom atic feed ing con trol system is des igned on the basis ofA- B C om pany s PLC, wh ich is accord ing to Pb- Zn
sm elting p rocess of closed b last fu rnace , and the au tom atic con trol pro ject in a sm elter of on eY unnan Lead & Z inc C om pany is the d es ign background . The specific p rocess flow of au tom atic feed ing system is an alyzed in th is p aper , and th is paper h igh lights th e electric w iring de s ign, I/O d is tribution, PLC program design , a flexible control system, and con figuration fun ction and so on. The app lication resu lt ind icated that it is a stab le op er ation sys tem, and a h igh efficient sys tem.
90
刘小波 , 等 鼓风炉自动上料控制系统
续表 1
I/O 地址 I : 1 /07 I : 1 /08 I : 1 /09 I : 1 /10 I : 1 /11 : 3 00 I : 3 01 I O: O: O: O: O: O: O: O: O: 5 00 4 /00 4 /01 4 /02 4 /03 4 /04 4 /05 4 /06 4 /07
2011 年 4月 第 40 卷第 2 期 ( 总第 227 期 )
云南冶金 YUNNA N M ETALLU RGY
A pr . 2011 V ol 40 . N o 2 ( Sum227 )
鼓风炉自动上料控制系统
刘小波 , 张寿明
1 2
*
(1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电气学院 , 云南 昆明 650033 ; 2.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云南 昆明 650051)
#
#
2 自动上料系统设计方案
设计框图如图 2 所示 , 系 统设计以 PLC 为核 心 , 鉴于稳定性因素选择 A - B 公司的 SLC5 /4 控 制器, 上位机的组态可以监控整个系统, 它与 PLC 可以互相传递数据信 息; 同时 PLC 通过继电器组 控制接 触器组, 从而 控制三相电机 来开、关各阀 门。为了使小车运行速度能够实现高、中、低速度 选择, 小车运行电机通过变频器来控制, 变频器则 通过外部端口的继电器组进行控制。现场设备的情 况则通过限位开关等设备反应到 PLC 。
云南冶金 YUNNA N M ETALLU RGY
A pr . 2011 V ol 40 . N o 2 ( Sum227 )
图 4 小车 1 卸料阀门电机控制线路 F ig 4 M otor contro l c ircuit o f 1 d ischarge valve for tro lley
#
外设名称 2 料仓下料门电机电源正常 2 料仓下料门关到位 小车位于料仓侧终端位置 小车处于 1 料仓的位置 小车处于 2 料仓的位置 小车处于鼓风炉 1 位置 小车处于鼓风炉 2 位置 小车位于鼓风炉侧终端位置 打开炉料封门 关闭炉料封门 打开 1 料仓下料门 关闭 1 料仓下料门 打开 2 料仓下料门 关闭 2 料仓下料门 系统电铃 系统电笛
图 3 小车 1 缷料阀门电机主线路 F ig 3 M oto r ma in line o f 1 discharge valve fo r tro lley
#
# #
小车 1 卸料阀门电机控制线路, 如图 4 所示: 1) 继电器 KA102反应电源正常状态 , 当正常 时其常开触点闭合 , 给 PLC 信号。 2) S Q 102K 和 SQ102G 为限位开关 , 当其开到 位 或 者 关 到 位 时 , 切 断 接 触 器 KM 102K 和 KM 102G, 电机停转。同时, 给 PLC 信号。 3) 当选择手动方式时 , 通过现场的启、停按 钮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