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基础过关

高三地理基础过关
高三地理基础过关

高三地理基础过关——填空题

1. 宇宙的组成物质有星云、行星、流星、恒星、彗星等。这些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 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有:_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保证了温度条件适中、一定的体积和质量形成了适合的大气层、液态水的存在。

3. 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的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源。

4. 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为_光球_层、_色球_层和_日冕_层。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_太阳活动__,周期约为__11__年,其重要标志是黑子__和_耀斑__。

5.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现在,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太阳大气抛出的_高能带电粒子,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进入两极的高空大气,与之碰撞产生__极光_。

6. 昼夜交替的周期或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叫做太阳日。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恒星日,时间长度为23小时56分4秒。地球自转方向从北极看是逆时针,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相等_。线速度_赤道_最大,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7. 地球公转的轨道叫做黄道轨道,公转方向是_自西向东_、每年1月初,地球运动到近日点的位置,速度_较快_。

8. 自1884年开始实行分区计时办法,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美国本土跨4个时区,中国跨5个时区。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明天”的分界线,并把此界线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9. 地球运动过程中,因为_黄赤交角_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的太阳直射点在_南北回归线_之间作往返运动,称为__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_。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10. 夏至这一天,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_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_,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自北回归线向南北方向递减,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最小值,太阳辐射最弱;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到达一年最大值,太阳辐射最强_。

11. 以_莫霍_和_古登堡界面_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_地壳__、___地幔__和_地核___三个圈层。__上地幔的顶层__和_地壳的全部___合称为岩石圈。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这些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_自然环境_.

12.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看,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较少,而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吸收的比较__多_,所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13.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间的温度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14. 三圈环流假设条件是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5. 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下,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气候。交替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16. 7月,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低压所切断,尤以印度低压最为强烈,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

17. 东亚地区因为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所以季风气候比较明显。东亚冬季盛行东北风,寒冷干燥(气候特征);夏季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气候特征)。

18. 根据冷暖气团所占主次位置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冷锋过境时,可能带来大风、降雨、降雪天气。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好。

19. 冷锋在我国冬半年(时间)最为常见,暖锋在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活动较为频繁。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有持续一个月左右的阴雨天气,俗称梅雨,就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气旋是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旋涡。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台风灾害主要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20. 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海陆间物质联系;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21. 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春季由于积雪融水形成春汛,夏秋季节由于降水形成夏汛,西北地区的河流,主要补给为冰川融水,河流径流量随温度而变化,在夏季形成汛期。

22. 纽芬兰渔场由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日本北海道渔场由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秘鲁渔场由盛行上升流形成。洋流一方面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另一方面也使其他海域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

23.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

24. 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影响—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25. 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开源措施有:①开发和提取地下水;②修筑水库;③开渠引水;④海水淡化;

⑤人工增雨。节流措施有:①改进农业灌溉技术;②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26. 形态上来看,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在地貌上,背斜成谷的具体原

因是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成山的具体原因是向斜由于轴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27. 在断层中,如果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则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等。

28. 河谷是典型的侵蚀地貌;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堆积地貌,风力的堆积地貌有沙丘;冰川的侵蚀地貌有冰斗和角峰。黄土高原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29. 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宽广的高原;如哥伦比亚高原;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如我国长白山的主峰、日本的富士山。

30. 岩浆经过冷却形成岩浆岩;岩石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岩石经过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的岩浆。

31. 河湾出现在河流发育的成熟期,在河湾处,凸岸堆积(选填“侵蚀”或“堆积”),凹岸侵蚀(选填“侵蚀”或“堆积”),修筑港口应选在河湾的凹岸(选填“凸岸”或“凹岸”)。

32. 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33. 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高度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34. 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其带来的的后果有(一)海平面上升,这是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引起的海水上涨现象。(二)位于低纬度的国家,全球变暖会导致农作物产量减产,而位于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产。(三)洪涝和干旱灾害增多,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35. 山岳地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然后才是铁路;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其他地区密度比较低;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

36. 高原地区聚落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形成明显条带状;山区的聚落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形成明显的条带状。

37.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

38. 以欧洲和北美洲为代表的发达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死亡率已经降至与发达国相当的水平,但是出生率仍然较高,所以人口增长模式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因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39.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40.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发生改变,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等,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41.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称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例如,50年代,各种技术人员迁往西部、内地和边疆支援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政策因素;“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纷纷南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战争因素。

42.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以,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为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43.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其中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4.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有的城市,它还分化为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一个特殊的商业区---中心商务区。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需求,这就决定了工业企业需要寻求靠近河流、铁路、

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来布置其厂房、仓库等设施;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向外搬迁。

45.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空间结构有: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

46. 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除了经济因素以外城市空间结构还受到收入水平和知名度等经济因素、行政因素和历史因素等因素的影响。

47. 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城市的等级。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包括城市本身,还包括了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48. 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比较小;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

49.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这些城市有条件发展成为级别较高的城市。

50.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51.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S”形曲线。中国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但城市化推进快,已经出现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城市化问题。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其特点是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一些大城市出现了逆城市化。

52. 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53.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水源水水源等;社会环境因素有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技、劳动力等。

54.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改革开发以来,亚热带沿海的一些耕地经历了从“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其主要是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

55. 描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可以从生产结构、经营方式、规模大小、商品率、科技水平、机械化水平等方面描述。

56.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地势平坦、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有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其特点是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57.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这些国家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家庭经营的。我国的东北和西北也有这类农业,我国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家经营的。

58. 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有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机械化水平高等。特点有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等。大牧场放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相比,自然条件最显著的差异是干旱半干旱的气候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

59.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发展而形成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西欧乳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多汁牧草;社会经济条件有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60. 不同工业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原料导向型工业如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应接近原料产地;市场导向型工业如啤酒、家具制造业等,应接近市场;动力导向型工业如电解铝工业等,应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如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等,应接近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导向型工业如飞机、集成电路等工业,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61.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除了交通、市场、技术、原料、劳动力等经济因素,还有环境因素、政策因素和乡土情感等。

62. 近年来随着交通和科技的发展,原料和动力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程度降低。以钢铁工业区位选择为例,其区位选择经历了三次变化:从以煤炭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一以铁矿资源为主导因素一在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

63.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聚集起来,形成集聚现象,它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它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成本。

64.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一些工业地区,例如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其内部的工业联系比较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形成重要的工业城市,如鞍山钢铁城、大庆石油城等。

65. 传统工业区,例如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一般都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传统工业区目前普遍面临着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

66. 德国鲁尔区优越的工业区位条件是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充沛的水源、便利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衰落的原因是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综合整治措施是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67.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其采用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特点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高度专业化、生产过程分散。美国硅谷的区位条件是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高等院校(技术)、交通便捷、军事订货。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新兴工业区日本的硅岛、德国的慕尼黑、印度的班加罗尔等

68. 生产活动中主要的地域联系方式有通讯电信、商业活动和交通运输。在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中:运量较大的是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管道运输。运输速度最快的是航空运输;灵活性最强的是公路运输。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的布局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69. 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表现在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形成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例如,株洲市就是沿铁路发展起来的,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例如,我国清末大运河的淤塞,加上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城市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70. 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交通线分布,密度大;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业网点密度小。交通运输不仅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密度,还会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位置。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的原则,布局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71. 人类社会在采集渔猎时代,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进入农业文明,人类开始大规模利用土地等资源,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天命论和有神论主宰人们思想;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但是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逐渐从局部扩展到全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人类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协调人地关系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72. 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产生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形成环境污染。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所以环境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

73. 可持续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74. 循换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我国大力推行生态农业,以实现循环经济。

75. 区域地理是指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按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国界/省界/行政区/流域,有的区域界线是过渡的,如干湿区/自然带/农业区/文化区。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如我国的流域可以划分为外流区,内流区。外流区又可化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等等。

76. 区域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例如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农业生长期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两者热量条件/纬度位置/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与松嫩平原粮食商品率的高低差异,主要是两者土地条件差异和人口密度差异造成的。

77.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断变化的。长江中下游稠密的水系,在开发的初期是人们交通的阻隔,随经济的发展,其为区域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78.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3S是指RS,GPS,GIS,根据卫星云图判断台风将要影响的地区是综合利用了RS和GIS技术。

79.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80.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自然特征包含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引起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一方面是人口激增,另一方面是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包括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主要对策与措施有。

81. 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长江上游林区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城市的行道树的作用是吸烟防尘,吸收噪音,美化环境。此外森林还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82. 亚马孙雨林重要分布规律是南北纬10度之间,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和东南亚地区是世界雨林的集中分布区。雨林的作用突出表现在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主要集中在植物体内,而这又正是最易被人类破坏的部分。这反映了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83. 引发破坏雨林的开发活动的主要背景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和跨国投资手段。面对雨林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雨林放在第一位。

84. 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非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85.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就全国范围来看,对山西省煤炭的市场存在挑战的能源工程有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和核电站。

86. 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主要有扩大煤炭开采,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和加强煤炭的加工转化。变输煤为输电对山西省有利的一面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减少运输压力,不利的一面是引起环境污染。

87. 长江流域水能丰富的流域条件有:流域气候湿润,降水充沛;上中游地势落差大;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88. 欧洲内河航运量大的条件有:降水丰富稳定,水网稠密,水位变化小;多平原,水流平缓,和流通里程长;地势起伏小,大河之间有运河相通;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

89. 田纳西河以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实现统一开发和管理。

90. 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两者的关系是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91.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有利国际背景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调整,有利的国内条件有对外开放政策,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沿海分布,毗邻港澳。

92.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第一个阶段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该产业的优势是劳动力成本低。第二阶段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其原因有,国内政策优势不明显,工资水平升高,国外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和发达国家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

93. 我国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有力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湿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条件是多种地形适宜发展多种经营,有利的土壤条件黑土肥沃,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工业发达、有利于农业机械化与产业化和人口密度低,商品率高。

94.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平原地区发展耕作农业,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发展林业和特产区,西部高原发展畜牧业。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突出的特点有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地区专业化生产。

95. 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农业生态退化,如?和环境污染其主要原因有人口激增和土地不合理的利用。要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各区域发展的重点不同,以平原区农业为例,其发展重点是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96.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是个区域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

97. 我国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目标市场。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有1.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显著差异。2.调整能源结构3.我国油气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98. 西气东输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

A.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有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经济收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B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有1.缓解能源供应不足2.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C.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D. .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有1。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2。对西部地区有利于减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99. 产业专业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此外还有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地价变化,环境污染等。

100. 产业转移对区域的影响有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七年级地理下册基础过关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 一、读地球自转图(结合9页图) (1)描出地球自转方向。地球自转产 生了昼夜更替现象;还在同一时刻,地 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时间的不同。 (2)从北半球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逆时 针的,南半球上空看顺时针的。 (3)判断图中昼夜情况:日本昼,印度夜,印度洋夜,太平洋主要在昼,北冰洋主要在昼。此时,济南是夏季,悉尼是冬季。 (4)济南在图中120oE(经度)以西,40oN(纬度)以南,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北温带。 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结合11页图) (1)地球公转产生同一地 点一年中不同时间正午太 阳高度的变化和白昼长短的 变化,造成同一地点一年 中不同时间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从而产生四季变化。 由于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公转中,在同一时间,纬度不同的地方,受

到阳光照射情况不同,从而产生了五带。 (2)图中描出地球公转方向 (3)在图中注出二分二至。 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 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 春分(3月21日)、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三、读五带示意图,填出五带的名称 和界线,(结合12页) 回归

四、(1)图中大洲 的名 称A 非洲 B 亚洲 C 欧洲 D 大洋洲 E 北美洲 F 南美洲 G 南极洲 大洋I 印度洋 H 太平洋 J 大西洋 K 北冰洋 (2)图中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 (3)在图中描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0°经线、东西半球分界线(20°W,160°E)。 五、读世界气候分布图,填写气候类型。 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 热带草原气候 ③ 热带沙漠气候

2018年高中地理会考题及答案

2018年高中地理会考 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9年高中地理会考题及答案 2019年最新的高中地理会考题,能带你什么样的启发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所分享的2019年高中地理会考题及答案,答案仅供参考。2019年高中地理会考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5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18日14点07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阅读材料,完成1~4题。 1. “神舟十一号”返回舱着陆时,中时区处于 A.凌晨 B.早上 C.中午 D.下午 2. “天宫二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3.地球存在生命的根本原因在于 ①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和水②与太阳距离适中 ③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大气④体积和质量适中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可以忽略 B.空间站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C.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站的影响大 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通信) 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1,回答第5、6题。 5.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水平运动物体偏向 B.四季的更替 C. 昼夜的更替 D.极夜范围变化 6.在演示该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①使灯泡中心与地球仪球心在同一水平面上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③面向地球仪,从右向左拨动地球仪④拨动地球仪的同时转动灯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7.关于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内部可分为四大圈层 B.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世界地理复习过关资料

一、世界陆地和海洋、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高考导航] 1.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洲界线、准确识记世界主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并能准确定位。 2.认识海底地形、陆地地形的特点及其分布。 3.了解七大洲地形的特点 [基础梳理考点突破] 一、陆地和海洋 1.海陆分布特点: 2.七大洲: (1)大洲的界线: (2)七大洲的面积: 二、世界的地形 1、七大洲的地形特点: 2.海底地形和海陆变迁: 二、亚洲概述 [高考要求] 一、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1.位置 (1)纬度位置: 地跨热带、________和寒带。 识记亚洲的经纬范围: 识记图中关键点的坐标和对应的地点: (2)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是 ________大陆。 2.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以____ ____、_____ ___为主, 中部高,四周低。 在地图上找出主要的地形区:主要高原:主要的平原:主要的山脉: (2)气候:复杂多样,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 3.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稠密:________、东南亚、________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__ __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2)多样的地域文化 (3)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________国家。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

亚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 ,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考点精析,突破难点] 考点一:亚洲的气候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名称 (2)季风气候的成因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的影响: 考点二:区域定位,区域综合分析;区域环境整体性分析 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要点精析 突破难点] 一、东亚的自然环境特点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 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识记东经1000、1200、1400经线经过的地区;北纬300、400纬线经过的地区。 (2)范围:(主要的国家) 2、地形 西部内陆: 东部沿海: 半岛和岛屿: 地形、地势特点: 3、气候 填出图中小写字母代表的主要气候类型: 思考:(1)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 (2)冬季风和夏季风的风向? 为什么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3)图中由A 到B 到C ,气候怎样变化?有什么差异? 4、河流: 许多大河自 向 注入海洋。半岛和岛屿上,河流 , 地形 位置 经纬度广 濒临太平洋 地形复杂多样 面积广大,起伏大 中高周低 气候特征 河 流

高中地理会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1. 在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中,太阳系属于:() A.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B.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 仅次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 D. 高于河外星系的天体系统 2. 当地球运行到九月二十三日时:() A. 夜弧和昼弧不等长 B. 北极圈内产生极夜 C. 晨昏线于北极圈相切 D. 南半球为春季 3. 人们总是在夜间看到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在运动:() A. 西升东落 B. 东升西落 C. 顺时针方向 D. 逆时针方向 4. 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 岩石圈 B. 大气圈 C. 水圈 D. 生物圈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 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平行 C. 水平气压梯度力愈大,风速就愈大 D. 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6. 与大气逆辐射有关的现象是:() A. 雨后天空格外蓝 B. 城市上空多雾 C. 夏至日漠河市几乎是不夜城 D. 深秋阴天的夜晚无霜冻 7. 关于海洋表面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盐度最低的海区纬度最高 B. 同纬度海区, 暖流比寒流盐度偏高 C. 有大量河水汇集的海区, 盐度较 D. 盐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8. 河流径流季节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河床的渗流 B. 气候反常 C. 农田灌溉用水 D. 水源补给的变化

9. 承压水与潜水的根本区别是: () A. 补给方式不同 B. 地质条件不同 C. 排泄条件不同 D. 水位深浅不同 10. 目前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 岩浆的比重不同 B. 各层的厚度不同 C.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D. 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11. 关于地球六大板块划分的正确叙述是: ( ) A. 把整个地球分为六大板块 B. 把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C. 把陆地分为六大板块 D. 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12. 在野外识别地层先后顺序的正确方法是:() A. 观察地质构造 B. 鉴别地层中的化石 C. 根据地层上下排列顺序 D. 鉴别组成岩层的物质性质 13.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是: ( ) A. 没有无机环境、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分 B. 城市环境不是生态系统 C. 工业发达,生产者充足 D. 分解者不足,无法自净 14. 在温带森林食物网中,有“果实→鼠→鼬→狼”食物链,为避免鼠灾,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 A. 人工围捕 B.对生产者进行保护而建立正常的能量流动 C. 对次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平衡 D. 对三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金字塔 15. 赤道地区水资源比副热带地区水资源丰富,说明了自然资源:() A. 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B. 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 数量是有限的 D. 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16. 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20XX云南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1、下图为某地区港口分布示意图 b.c.d三港口封冻期时间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A.d>c>bB.c>d>b C.c>b>d D.b>c>d 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2-3题。 2、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①暖流增湿②地形抬升③盛行西风④反气旋活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畜牧业 B.水田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迁移农业 下图示意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4-5题。 4、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上升②降水量增多③云量减少④风力增大 A.①② B. C.②③ D.③④ 5、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A.3月B5月C.9月D.12月 6、龙江特大桥位于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南段,大桥全长2470多米、一头连着高黎贡山,一头连着边城騰冲,橫跨龙江。该大桥犹如“云中之桥”,在5-10月所在区域多云雾,主要是受() A.昆明准静止锋控制 B.南海暖湿气流影响 C.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影响 D.高山阻挡东北季风所致 读长江口分流沙洲洲头年平均5m等深线变化图,完成7-8题。7.20XX—20XX年等深线位置不断变化,原 因最可能是: A.上游过度砍伐 B.中游围湖造田

C.上中游兴建水利工程 D.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8.20XX年2月,长江口遭受史上最长时间咸潮影响。下列应对咸潮措施,最合理的是: A.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 B.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增加下泄流量 C.在入海口修建拦海大坝 D.投放化学药剂降低海水盐度 右图是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图示地区可观 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 蓝的海洋,滚滚沙流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见图)。回答9-10题。 9、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A地势低平,利于筑巢 B气候较同纬度地区温暖,利于繁殖 C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 D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 10、关于“倒沙入海”奇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B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D当地气候干旱沙源丰富,盛行离岸风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测试题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测试题 第Ⅰ卷(共60分) 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 在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中,太阳系属于: A.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B.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 仅次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 D. 高于河外星系的天体系统 2.当地球运行到九月二十三日时 夜弧和昼弧不等长 B. 北极圈内产生极夜 C. 晨昏线于北极圈相切 D. 南半球为春季 3. 人们总是在夜间看到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在运动 西升东落 B. 东升西落C. 顺时针方向 D. 逆时针方向 4. 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 岩石圈B. 大气圈C. 水圈 D. 生物圈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B. 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平行C. 水平气压梯度力愈大,风速就愈大 D. 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与大气逆辐射有关的现象是 A. 雨后天空格外蓝B. 城市上空多雾 C. 夏至日漠河市几乎是不夜城D. 深秋阴天的夜晚无霜冻 关于海洋表面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盐度最低的海区纬度最高 B. 同纬度海区, 暖流比寒流盐度偏高 C. 有大量河水汇集的海区, 盐度较 D. 盐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8. 河流径流季节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河床的渗流 B. 气候反常 C. 农田灌溉用水 D. 水源补给的变化 9. 承压水与潜水的根本区别是: () A. 补给方式不同 B. 地质条件不同 C. 排泄条件不同 D. 水位深浅不同10. 目前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 岩浆的比重不同 B. 各层的厚度不同 C.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D. 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11. 关于地球六大板块划分的正确叙述是: ( ) A. 把整个地球分为六大板块 B. 把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C. 把陆地分为六大板块 D. 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12. 在野外识别地层先后顺序的正确方法是:() A. 观察地质构造 B. 鉴别地层中的化石 C. 根据地层上下排列顺序 D. 鉴别组成岩层的物质性质 13.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是: ( ) A. 没有无机环境、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分 B. 城市环境不是生态 系统 C. 工业发达,生产者充足 D. 分解者不足,无法自净 14. 在温带森林食物网中,有“果实→鼠→鼬→狼”食物链,为避 免鼠灾,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 A. 人工围捕 B.对生产者进行保护而建立正常的 能量流动 C. 对次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平衡 D. 对三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金字塔 15. 赤道地区水资源比副热带地区水资源丰富,说明了自然资源: () A. 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B. 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 约的关系 C. 数量是有限的 D. 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16. 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磷矿主要集中在湖南、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等省 B.铁矿主要集中于辽宁、冀东和西北 C. 煤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和华中地区 D.石油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 区 17. 图中阴影处所代表的能源,可能 是:() A.沼气 B.核电 C.水电 D.煤气 18. 秸秆、柴草的燃烧过程是:() A.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B.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机械能转化为光能 D. 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19.下列地区农业生产与影响其发展的主要条件正确叙述的是: () A.西亚两河流域的小麦、棉花取决于土壤条件 B.大庆油田附近的农副食品生产取决于市场条件 C.太湖流域的淡水渔业取决于气候条件 D.新疆的瓜果、长绒棉取决于灌溉条件 20. 拉丁美洲地区粮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沙漠化太快 B. 城市化速度太快 C.工矿业发展过快 D. 人口增长过快 21. 有关发展中国家之间农业生产差异的正确叙述是:() A.阿根廷和巴西等新垦区农畜产品出口较多 B.东亚和东南亚稻米产区劳动生产率较高 C.热带地区一些国家经济作物进口率较高 D.北极地区渔产品的商品率较高 22. 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世界上形成的两大工业地带是: () A. 西欧和美国 B. 日本和美国 C. 英国和美国 D. 澳大利亚和巴西 23. 下列工业部门受自然条件制约最明显的是: () A. 航天工业 B. 食品工业 C. 水能发电 D. 石油化工 24. 关于我国工业地区和工业地带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B.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的能源、水源供应充足 C. 沿海工业地带矿产资源丰富 D. 陇海、兰新工业地带以钢铁工业为最重要 25.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许多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B.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C.有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 D.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 26.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2017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月23日,美国天文学家表示,在距离地球约40光年的单颗恒星周围发现了7颗地球大小的类地行星,其中3颗确定位于宜居带内。完成下题。 1. 【原创】判断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不正确的是( ) A.具有地表相近的温度 B.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C.与恒星距离接近日地距离 D.具有液态水 2.【原创】耀斑发生在太阳外部圈层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辐射区 3. 【原创】右图漫画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过度垦荒,水土流失 B.建设占地,耕地减少 C.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D.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 4. 【原创】相同面积的土地在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容量是不同的。反映了人口容量的( ) A.警戒性 B.相对性 C.临界性 D.差异性 5. 【原创】下列天气系统,最有利于缓解雾霾危害的是( ) 6. 【原创】组成普陀山球状风化景观的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7. 【原创】该景观形成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高海拔的冰川矿泉水是饮用水中的杰出品种。源自海拔6000多米的高山冰雪融水下渗至冰川砂层而成地下水,自此进入深循环;历经砂砾石层的层层过滤,并在独特的地质构造条件下因挤压受力而自然涌出。完成8-9题。 8. 【原创】据材料推测,该矿泉水最有可能在图中哪个位置出现( ) A.① B.② C.③ D.④ 9. 【原创】各冰川矿泉水公司争前恐后在高海拔地区建厂,原地灌装。与此类布局类似的产业部门是( ) A.棉纺工业 B.水产品加工 C.飞机制造 D.炼铝工业 中国有着世界上类型最为多样的自然区域,通过这些地区的公路也形态各异。读中国公路自然区划图和某地区公路形态景观图,完成10-11题。 10. 【原创】下列关于公路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①把湿漉漉的路拧干②存不住水的地方路长久③大路远上白云间 ④路在冻土上舒缓起伏⑤周边是天险,核心是坦途⑥万山不许一路通

东城区2018-2019高三地理期末试题

东城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地理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作答在试卷上。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监考老师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4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2018年11月5~10日,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吸引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有 12个主宾国。图1为12个主宾国分布示意图。读图1,回答第1~4题。 图1 1. 12个主宾国 A.有3个国家濒临北冰洋 B.地跨世界七个大洲 C.多数国家位于热带地区 D.多数国家位于东半球 2.墨西哥 A.位于南非西北方向 B.地跨4个时区 C.属于北美地区 D.位于太平洋板块 3.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减小 B.日出东北方向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英国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4.图2中著名景点与主宾国连线正确的是

甲(塔桥)乙(基督山)丙(库库尔坎金字塔)丁(红场) 图2 A.甲-德国 B.乙—巴西 C.丙—埃及 D.丁—加拿大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嫦娥1号”和“嫦娥2号”获得了大量月球表面影像;“嫦娥3号”月球车在月球着陆并工作31个月,经历了31个昼夜变化,获得了大量月面物理化学环境的数据。“嫦娥4号”于2018年12月发射,是世界上首次于月球背面软着陆;为了维持“嫦娥4号”与地球间的正常通讯,5月21日先行发射了中继卫星“鹊桥”。读图2,回答第5~7题。 图2(注:图中虚线示意电磁波) 5.“嫦娥2号”获得了全世界最清晰的月面图,这主要利用的是 A. 全球定位技术 B. 遥感技术 C. 地理信息系统 D. 云技术 6.“嫦娥3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经历了巨大的昼夜温差变化。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的原因有 ①月球昼夜交替的周期长②月球上没有大气层 ③月球表面没有海洋与植被④日月距离变化较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在“嫦娥4号”之前先发射“鹊桥”的原因是 A. 月球背面光线太暗 B. 月球背面距离地球太远 C. 月球背面通讯不便 D. 为“嫦娥4号”提供能源 2018年6月3日,中美洲危地马拉的富埃戈火山猛烈喷发。据此回答第8~10题。9. 富埃戈火山喷出熔岩最可能来自 A.地壳B.上地幔C.岩石圈 D.下地幔 8.富埃戈火山喷发形成 A.岩溶地貌B.峡湾地貌 C.熔岩地貌 D.雅丹地貌 10.近两年,全球火山活动频繁,这会使全球气候变暖趋缓。原因是火山灰 A.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B.能够使地面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D.对地面保温作用减弱

高三地理基础过关填空题

2007届高三地理基础过关——填空题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曹广文供稿 1.地图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幅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如果图上距离相同,代表实地距离越长的地图比例尺越________,如果实地距离相同,则图上距离越大,比例尺越________。 2.海拔是地面某一点高出________的垂直距离。地图上把海洋和河湖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________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的两条等高线距离是________,等高线向高处凸表示___________,等高线向高处凸表示___________(地形部位名称)。 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_____,远日行星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层________上。______ 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经线也称________,它指示方向。纬线的最大度数是________。任何一个________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7.本初子午线是_________界线,东西半球的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西经度向东度数越来越________,向西度数越来越________。 8.南北半球的界线是_______,中纬度地区的范围是_______。纬度向北增大的是_______,向北减小的是_____(北纬、南纬)。回归线的度数是__________,极圈的度数是___________。 9.根据国际经度会议规定,全球共分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度。中国跨_____ 个时区,当北京时间12点时,太阳位于北京的_______方向。 10.地球自转方向从北极看是时针,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______。线速度______最大,随纬度增大而______。自转地理意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太阳日的时间长度为_________,地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昼半球与夜半

2013高三地理期末考试卷

西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三文科地理试卷 试题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40小题共8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右图为经纬网图,AB为晨昏线的一段,图中阴影表示夜半 球,读图回答1~2题。 1.如果此刻北京时间是12时,则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 A.圣保罗(约47°W) B.华盛顿(约74°W) C.开普敦(约19°E) D.莫斯科(38°E) 2.如果A所在纬线的日出地方时不断变晚,则 A.a角不断变小 B.B点昼变短 C.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D.A处日出时日影与正午日影夹角变小 2013年3月22~30日,中国国 家主席出访了俄罗斯、坦桑尼亚、南 非和刚果共和国四国,右图是出访路 线示意图。据图文回答第3~4题。 3. 出访地中 A.①所在国家属于亚洲 B.②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C.③东岸受寒流影响显著 D.④地盛行东北信风 4.出访路线中 A.北京和①地年均温差异最大 B. ②和③之间干湿差异最大 C.①至②自然带景观变化最多 D. ③至④沿线均为高原地形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6题。 5.四地中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且导致其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组合

正确的是 A.①昼夜长短 B.②天气状况 C.③海拔高度 D.④太阳高度 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地中最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A.①B.②C.③D.④如图所示显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表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mm,没有湿润地区 B.②线以西地区的河流皆为内流河 C.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右图为某地及附近地区大气水平运动俯视示意图。据此回答9~11题:9.影响图中大气运动强弱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差异 B.植被状况 C.地形地势 D.洋流分布 10.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宜布局钢铁厂的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11.与①、③之间区域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状况 相符的是

【实用】世界地理基础知识汇总完整版 - 最新

《世界地理》基础知识汇总 分析区域地理方面: 自然(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自然带、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农业、工业、人口城市) 重点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40;北纬50、60 重点经线:0、10°E、20°E、30°E、40°E、50°E、60°E、90°E、120°E、120°W、90°W、80°W、60°W 重点海峡运河: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 海域:红海、黑海、北海、南海、东海、里海、孟加拉湾、地中海、日本海、阿拉伯海、墨西哥湾、加勒比海、波罗的海 一、大洲和大洋 ⑴七大洲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 ⑵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二、七大洲地形特色 三、海底地形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 四、各大洲的气候特点

五、世界主要河流湖泊

六、世界的自然资源

七、世界的人口 (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2)分布及原因:

北京市2017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题

北京市2017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题

————————————————————————————————作者: ————————————————————————————————日期:

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 2017年夏季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7年3月30日19时左右,一场特殊天象“火星合月”美丽上演。据此完 成1~3题。 1.下列天体系统中,同时包含火星和月球且级别最低的是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C.太阳系?? D.地月系 2.出现此次“火星合月”天象时,英国伦敦 A.旭日东升??B.日近中天?C.夕阳西下? D.夜幕深沉 3.火星和地球具有相同的 ?A.自转周期 B.大气成分?C.表面温度 D.公转方向《汉书·五行志》中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完成4~5题。 4.文中记载的现象是 A.黑子 B.日食 C.日珥 D.耀斑 5.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A.提供光热资源B.干扰有线电短波通信 ?C.产生极光现象 D.增强了水循环的动力 2017年2月,印度尼西亚的锡纳朋火山持续喷发,炽热岩浆倾泻而出,火山灰遮天蔽 日。读图1“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6~8题。 6.锡纳朋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 A.地壳?B.岩石圈? C.软流层D.地核 7.火山灰弥漫空中,会导致该地区的 ?A.①增加?B.②减少 ?C.③增加 D.④减少 8.印度尼西亚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其位于 A.板块交界处 B.板块内部 C.海陆交界处?D.海洋内部 图1 读图2“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9~11题。 9.图中甲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 10.常年受乙风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高三地理模拟考试试题

邻水中学高2012级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32×1.5=48分) 读下图,回答1—2小题。 1、甲、乙、丙三艘船同时沿纬线出发驶向 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2、若图中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三个 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的比例尺最小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3~5题。 3、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A.从东流向西B.从西南流向东北 C.从西流向东D.从东北流向西南 4、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5、若X数值为500米,图中Y和A的数值分别可能是 A.600 550 B.600 450 C.400 550 D.400 450 读经纬网图,回答6~7题。 6、b点在a点的方向为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 7、对a、b两点地理坐标的叙述,

正确的是 A、a、b两点位于同一半球 B、a点的经度数比b点小 C、a点的纬度数比b点小 D、a点的地理坐标为(50°S,180°) 读右图,完成8 ---10题。 8、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米 B.55米 C.60米 D.65米 9、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 最快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 水库,设计坝高约13米,若仅 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 坝顶长度约 A.15米B.40米 C.65米D.90米 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 000),回答11~14题。 11.图中最高点位于教堂的 A.西北方B.西南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 12.该地地形主要是 A.高原 B.平原 C.盆地D.低山丘陵 13.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一倍,则 A.如果表示的实地范围不变,则图 幅面积是原来的两倍 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地范围是原来的4倍 C.表示的内容比原来详细 D.图示地区的坡度变缓 14.某游客购买的旅游纪念品中有一幅图示地区的航空照片,他发现教堂的日影大致朝向丁点所在的方向。此航照的拍摄时间可能是 A.6月22日18:30 B.12月22日21:00 C.6月22日5:00 D.12月22日10:00

高三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上海

高三地理试卷及答案_高三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 案上海 (一)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 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空气太稀薄 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太多 D.月球引力太小 (二)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半个月内清晨6点出现的月相示意图。 3.当月球出现在天际最高位置甲处时,其月相是 A.满月 B.上弦月 C.新月 D.下弦月 4.当月球出现在天际的乙位置时,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日食、大潮 B.日食、小潮 C.月食、大潮 D.月食、小潮 (三)北京(40℃)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5.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6.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四)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7.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8.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五)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9.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 10.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A.黑色玄武岩 B.灰色石灰岩 C.褐色沉积砂岩 D.肉红色花岗岩 (六)“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11.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坏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2020-202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基础过关测试卷

、选择题 樱花是日本的象征, 当第一朵樱花在九州南部绽放后, 媒体就开始向人们播报樱花开放 时间,在樱花开放的日子里,人们常在樱花树下野餐聚会。读材料和图回答 1.日本樱花多开放在 ( ) 2.小明一家利用五一假期到日本欣赏樱花,适宜选择去 ( ) A .九州 B .四国 C .本州 D .北海道 3.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 .气温差异 B .地形差异 C .海陆差异 D .河流差异 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是我国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之一。读日本略图,回答 4.“赏雪景”和“泡温泉”是日本的特色文化。结合气候特征推测,日本冬季“赏雪景”的 最佳地点最可能位于 ( ) A .①岛 B .②岛 C .③岛 D .④岛 5.在日本,和服和“洋服”并存、和食和“洋快餐”并存、和屋和“洋房”并存,这反映 了日本的文化特点是 ( ) 1-3 题。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4-5

A.大和民族文化占绝对优势 B.东西方文化兼容 C.受单一文化影响 D.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小 如图示意中南半岛河流、矿产资源和大城市分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8 题。 6.据图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部高四周低B.地势平坦 C.北部高南部低D.东北高西南低 7.该区域内大城市的分布规律是( ) A.沿海岸线分布B.沿河流分布 C.沿矿产资源分布D.沿国境线分布 8.中南半岛各国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该地区大量输往中国的物产是 A.石油、煤炭B.天然橡胶、棕榈油 C.棉花、小麦D.先进机械、电子产品 读图,完成9-12 题。 9.南亚的地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图中自北向南依次代表的地形是 A.平原、丘陵、高原 B.山地、盆地、高原 C.山地、平原、高原 D.高原、平原、山地 10.关于①加尔各答工业城市特点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B.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C.信息产业中心、印度的“硅谷” D.是印度的首都、交通中心 11.图中 a 河流是( )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精选.)

高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太阳系中与地球公转轨道相邻的大行星是 A、水星、火星 B、金星、火星 C、土星、金星 D、水星、金星 2、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转方向自西向东B.1月初公转速度较慢 C.绕地轴公转D.公转轨道为一正圆 3、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下列区域范围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是 A.赤道以南地区B.赤道以北地区 C.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D.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4、下列地点与“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是 A、116°E、40°N B、1°w、30°S C、20°W、1°N D、180° E、60°S 5、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是 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B.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 C.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D.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6、“北京时间”采用的是 A.东8区区时B.西8区区时C.北京地方时D.零时区区时 7.下图表示热力环流正确的是 8、从气候因素考虑,城市建设中合理的做法是 A、街道与子午线成60°~90°夹角B.居住区应在主导风的下风向 C.街道一律呈东西方向D.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应在主导风的下风向9、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 A.3.5%B.4.1%C.1.0%D.35% 10.澳门100多年来土地面积扩大了1倍,其原因是 A.海水侵蚀B.填海造陆C.地壳上升D.海平面下降11.可能造成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水产养殖B.海洋运输C.围海造田D.海水晒盐 12、海洋空间与利用连线正确的是 A、通信电力输送空间——海底隧道 B、生产空间——海港码头

2020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含超详解

2020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含超详解) 一、选择题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推动了企业区位偏好的改变,时间价值成为(一)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机场周边地区成为驱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型经济空间。下图示意北京首都机场(距市中心25千米)附近制造业、物流业、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咨询、广告、中介等)的分布密度。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物流业分布密度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 C.③D.④ 2.在该区域内空间布局最灵活的产业是() A.①B.② C.③D.④ 3.该区域的制造业最可能是() A.电力工业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业D.玩具制造业 【答案】 1.A物流业要求交通便利,应在距机场近的范围内密度最大,距机场远,交通条件差,密度小。图中表示物流业分布密度变化的曲线是①,在机场附近密度最大,A项正确。 2.D商务服务业包括咨询、广告、中介等,需要广泛分布到各处,布局最灵活。该区域内空间布局最灵活的产业是④,距机场远近对其密度影响不大,1 D项正确;其他受机场距离影响较大,布局不够灵活,A、B、C项错误。3.C该区域的制造业需要靠近飞机场,说明产品需要进行航空运输,其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附加值高,最可能是生物制药业,C项正确;电力工业产品不需要空运,A项错误;钢铁工业产品不适宜空运,B项错误;玩具制造业产品体积较大,附加值低,不适宜空运,D项错误。 张江长三角科技城位于上海金山区和浙江平湖市的交界处,是目前我(二)国第一个跨省市、一体化发展的试验区,由上海枫泾科技园和浙江平湖科技园组2。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是浙江接轨上海、承接产业转移、谋成,占地面积87 km求与上海协同创新的第一站,也是上海对外融合、寻找发展空间和下一个增长极的选

精选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 一、选择题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1~3题。 1.下列因素中,与美国乳畜带的形成无关的是( )。 A.气候冷湿 B.城市集中 C.土壤贫瘠 D.天然牧场广阔 2.影响美国各农业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自然条件B.市场 C.交通 D.科技 3.下列不属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 A.生态农业 B.精确农业 C.有机农业 D.石油农业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需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陆城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国家中部崛起的需要B.地理区位相同 C.当地基础设施完善 D.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 5.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 A.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B.缩小生产规模,加大资金投入 C.降低劳动力报酬,节省成本支出 D.申请破产保护,谋求东山再起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11年和2012年两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6~7题。

6.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 B.2012年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 C.2012年该市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三大产业应坚持均衡发展 7.该市目前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 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的处境。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禁止外来人口迁入,控制人口规模 B.实行区域合作,加快产业转移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的问题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现阶段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有利条件的是 ( )。 A.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9.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②城乡差别很小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