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12年10月份真题及答案
自考02142数据结构导论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

目录第一章概论 (1)第二章线性表 (7)第三章栈、队列和数组 (13)第四章树和二叉树 (17)第五章图 (22)第六章查找 (28)第七章排序 (33)第一章概论一、单选题1.数据的最小标识单位是()A.数据项B.数据类型C.数据元素D.数据变量2.任意两个结点之间都没有邻接关系,组织形式松散,这种组织形式称为()A.集合B.线性结构C.树形结构D.图结构3.与数据元素本身的形式、内容、相对位置、个数无关的是数据的()A.存储结构B.逻辑结构C.类型D.运算实现4.具有分支、层次特性,上层的结点可以和下层多个结点相邻接,但下层结点只能和上层的一个结点相邻接,这种组织形式称为()A.集合B.线性结构C.树形结构D.图结构5.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四种,其中结构最复杂的是()A.集合B.线性结构C.树形结构D.图结构6.“能正确地实现预定的功能,满足具体问题的需要”。
这种评价算法好坏的因素称为()A.正确性B.易读性C.健壮性D.时空性7.计算n!(整数n≥0)的递归算法是:int Factorial(int n){if(n==0)return1;else return n*Factorial(n-1);}其时间复杂度为()n)A.O(n)B.O(log2C.O(n c)D.O(n²)8.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for(int i=0;i<n;i++)for(int j=0;j<n;j++)A[i][j]=i×j;A.O(1)B.O(n)n) D.O(n²)C.O(log29.将长度为n的单链表链接在长度为m的单链表之后的算法时间复杂度为()A.O(n)B.O(m)C.O(n+m)D.O(n×m)二、填空题10.数据结构是指一组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的组织方式和它们在计算机内的________方式,以及定义在该组数据上的一组操作。
11.1976年瑞士计算机科学家Niklaus Wirth曾提出一个著名公式:程序=数据结构+________。
02142数据结构导论份真题及答案.doc

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数据结构导论试题课程代码:0214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几种算法时间复杂度阶数中,值最大的是A.O(nlog2n)B.O(n2)C.O(n)D.O(2n)2.即使输入非法数据,算法也能适当地做出反应或进行处理,不会产生预料不到的运行结果,这种算法好坏的评价因素称为A.正确性B.易读性C.健壮性D.时空性3.设顺序表的长度为100,则在第40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元素所需移动元素的个数为A.40B.60C.61D.1004.设带头结点的单循环链表的头指针为head,则判断该链表是否为空的条件是A. head->next==headB. head->next==NULLC. head!=NULLD. head==NULL5.在链栈的运算中,不需要...判断栈是否为空的是A.出栈B.进栈C.取栈顶元素D.求链栈的元素个数6.一个队列的输入序列是A,B,C,D,则该队列的输出序列是A.A,B,C,DB.B,C,D,AC.D,C,B,AD.C,D,B,A7.以行序为主序的二维数组a[3][5]中,第一个元素a[0][0]的存储地址是100,每个元素占2个存储单元,则a[1][2]的存储地址是A.100B.108C.114D.1168.对任何一棵二叉树T,若叶结点数为5个,则度为2的结点个数为A.4B.5C.6D.无法确定9.m个叶结点的哈夫曼树中,其结点总数为A.mB.2m+1C.2mD.2m-110.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中,结点P排在结点Q之前的条件是A.在二叉树中P在Q的左边B.在二叉树中P在Q的右边C.在二叉树中P是Q的祖先D.在二叉树中P是Q的子孙11.有10个顶点的无向完全图的边数是A.11B.45C.55D.9012.在带权有向图中求两个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可以采用的算法是A.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B.克鲁斯卡尔(Kruskal)算法C.普里姆(Prim)算法D.深度优先搜索(DFS)算法13.二分查找(Binary Search)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A.O(n2)B.O(nlog2n)C.O(n)D.O(log2n)14.在一棵初始时为空的二叉树中,依次插入键值序列50,72,43,85,75,20,38,45,65,60,构造对应的二叉排序树以后,查找元素60要进行的比较次数是A.2B.3C.4D.515.快速排序属于A.插入排序B.交换排序C.选择排序D.归并排序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10月全国数据结构导论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据结构导论试题课程代码:021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数据是数据元素的基本单位B.数据元素是数据项中不可分割的最小标识单位C.数据可由若干个数据元素构成D.数据项可由若干个数据元素构成2.数据结构的基本任务是()A.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的设计B.数据结构的运算实现C.数据结构的评价与选择D.数据结构的设计与实现3.在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有序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结点,并使插入后仍然有序,则该操作的时间复杂性量级为()A.O(1)B.O(n)C.O(nlog2n)D.O(n2)4.顺序存储的线性表(a1,a2,…,a n),在任一结点前插入一个新结点时所需移动结点的平均次数为()A.n B.n/2C.n+1 D.(n+1)/25.下列树U′,经剪技运算DELETE(U′,x,2)后为()6.一棵有16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对它按层编号,则对编号为7的结点X,它的双亲结点及右孩子结点的编号分别为()A.2,14 B.2,15C.3,14 D.3,157.设有一5阶上三角矩阵A[1..5,1..5],现将其上三角中的元素按列优先顺序存放在一1堆数组B[1..15]中。
已知B[1]的地址为100,每个元素占用2个存储单元,则A[3,4]的地址为()A.116 B.118C.120 D.1228.一个带权的无向连通图的最小生成树()A.有一棵或多棵B.只有一棵C.一定有多棵D.可能不存在9.下列有关图遍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连通图的深度优先搜索是一个递归过程B.图的广度优先搜索中邻接点的寻找具有“先进先出”的特征C.非连通图不能用深度优先搜索法D.图的遍历要求每一顶点仅被访问一次10.在最坏的情况下,查找成功时二叉排序树的平均查找长度()A.小于顺序表的平均查找长度B.大于顺序表的平均查找长度C.与顺序表的平均查找长度相同D.无法与顺序表的平均查找长度比较11.闭散列表中由于散列到同一个地址而引起的“堆积”现象,是由()A.同义词之间发生冲突引起的B.非同义词之间发生冲突引起的C.同义词之间或非同义词之间发生冲突引起的D.散列表“溢出”引起的12.从外存设备的观点看,存取操作的基本单位是()A.逻辑记录B.数据元素C.文件D.物理记录13.对文件进行检索操作时,每次都要从第一个记录开始的文件是()A.顺序文件B.索引文件C.顺序索引文件D.散列文件14.一组记录的键值为(46,74,18,53,14,20,40,38,86,65),利用堆排序的方法建立的初始堆为()A.(14,18,38,46,65,40,20,53,86,74)B.(14,38,18,46,65,20,40,53,86,74)C.(14,18,20,38,40,46,53,65,74,86)D.(14,86,20,38,40,46,53,65,74,18)15.对序列(22,86,19,49,12,30,65,35,18)进行一趟排序后得到的结果如下:(18,12,19,22,49,30,65,35,86),则可以认为使用的排序方法是()A.选择排序B.冒泡排序C.快速排序D.插入排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2023年10月自考02142数据结构导论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绝密 考试结束前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据结构导论试题课程代码:02142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㊁写在答题纸上㊂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㊁姓名㊁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㊂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一㊁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㊂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㊂1.时间复杂度的常数阶表示为A.O(1)B.O(n)C.O(n2)D.O(2n)2.下列关于单链表的描述,错误∙∙的是A.所有结点通过指针链接形成链表B.头指针变量不一定非要用h e a d来标识C.尾结点指针域的值N U L L称为空指针D.通常用尾指针来表示一个单链表3.线性表实现顺序存储可使用A.栈B.队列C.数组D.链表4.设单链表中指针p指向结点A,要删除A之后的结点(若存在),则修改指针的操作为A.p n e x t=p n e x t n e x tB.p=p n e x tC.p=p n e x t n e x tD.p n e x t=p5.出队列操作使用的赋值语句是A.S Q.r e a r=S Q.r e a r+1B.S Q.r e a r=S Q.r e a r-1C.S Q.f r o n t=S Q.f r o n t+1D.S Q.f r o n t=S Q.f r o n t-16.在一个具有n个单元的顺序栈中,假定以地址低端(即0单元)作为栈底,以t o p为栈顶指针,当栈未满时进行进栈操作,此时A.t o p不变B.t o p--C.t o p++D.t o p=07.带头结点链队列的头指针和尾指针分别为f r o n t和r e a r,则判断队列空的条件为A.f r o n t==r e a rB.f r o n t!=N U L LC.r e a r!=N U L LD.f r o n t==N U L L8.深度为k(kȡ1)的二叉树的结点数最多为A.2k-1B.2k-1C.2k+1D.2k+19.下列关于树形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树形结构是线性结构B.树中每个结点可以有多个直接前驱结点C.树可以用顺序存储D.树中每个结点只能有一个直接后继结点10.对任何一棵二叉树,若度数为0的结点(叶结点)个数为n0,度数为2的结点个数为n2,则n0等于A.0B.n2-1C.n2 D.n2+111.设有10个顶点的无向图,若它为连通图,则它具有的边数最少为A.9B.10C.11D.1212.设含有n个顶点,e条弧的有向图G采用邻接表存储,则拓扑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A.O(n)B.O(n+e)C.O(n2)D.O(nˑe)13.当查找表中有n个数据元素时,假设P i(i=1,2, ,n)为查找第i个元素的概率,在P i等概率的条件下,顺序查找算法的平均查找长度为A.n/2B.(n+1)/2C.nD.n+114.二维数组A以行为主序存储,每个元素占1个存储单元㊂若元素A[1][1]的存储地址是420,A[3][3]的存储地址是446,则A[5][5]的存储地址是A.470B.471C.472D.47315.冒泡排序属于A.插入排序B.归并排序C.选择排序D.交换排序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二㊁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㊂16.在数据库中数据项又称为字段或 һ ㊂17.在单链表存储结构中,线性表的表长等于单链表中 һ 的结点个数㊂18.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可以用 һ 维数组来实现㊂19.在操作系统中,为了保持多个进程P1㊁P2㊁P3和P4按某种次序依次执行,需要一个 һ来实现这个过程㊂20.对称矩阵有近一半元素可以通过其对称元素获得,因此可将含有n2个元素的对称矩阵压缩存储到含有 һ 个元素的一维数组中㊂21.设有一个带头结点的链栈,其头指针为h e a d,现有一个新结点入栈,指向该结点的指针为p,则入栈操作为 һ 和h e a d n e x t=p㊂22.满二叉树一定是 һ 二叉树㊂23.在树形结构中,结点间具有 һ 关系㊂24.在图中,序列中顶点不重复出现的路径称为 һ 路径㊂25.D i j k s t r a算法用于求 һ 问题㊂26.求最小生成树有 һ 方法和K r u s k a l方法㊂27.若在查找过程中,向表中插入不存在的数据元素,或者从表中删除某个数据元素,则称此类表为 һ 查找表㊂28.在二分查找㊁索引顺序查找和散列查找三种查找方法中,平均查找长度与元素个数没有关系的查找方法是 һ ㊂三㊁应用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㊂29.设有一个链栈的输入序列为A㊁B㊁C,当输出序列分别为A B C和B C A时,请写出对应的进栈和出栈过程㊂30.设有一森林F如题30图所示,请分别写出先序遍历和中序遍历的序列㊂题30图31.如题31图所示长度为13的散列表,其散列函数为H(k e y)=k e y m o d13,在表中已填入键值分别为16,30,54的元素㊂(1)现要插入键值为29的元素,应用线性探测法,计算填入散列表中单元的序号㊂(要求给出求解过程)(2)线性探测法中,如何减少堆积的机会?0123456789101112541630题图32.如题32图所示的图结构,请写出以10为源点的广度优先搜索得到的顶点访问序列,并画出搜索过程图㊂(同等情况下,值小的结点优先访问)题32图33.给定有序表D={006,087,155,188,220,465,505,508,511,586,656,670,700,766},用二分查找法在D中查找511,试给出查找过程㊂四㊁算法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㊂34.编制函数求1+2+ +n㊂35.已知循环队列的结构类型如下:t y p e d e f s t r u c t c y c q u e u e{D a t a T y p e d a t a m a x s i z ei n t f r o n t r e a r}C y c Q u eC y c Q u e C Q设计入队列的算法㊂绝密 启用前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数据结构导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 02142)一㊁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㊂1.A2.D3.C4.A5.C6.C7.B8.B9.C10.D11.A 12.B 13.B 14.C 15.D 二㊁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㊂16.域17.数据元素18.一19.队列20.n (n +1)/221.pn e x t =h e adn e x t22.完全23.层次24.简单25.单源最短路径26.P r i m27.动态28.散列查找三㊁应用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㊂29.输出A B C :A 进,A 出,B 进,B 出,C 进,C 出;(3分)输出B C A :A 进,B 进,B 出,C 进,C 出,A 出㊂(3分)30.先序序列为A B C D E F G H J I ;(3分)中序序列为B C D A F E J H I G ㊂(3分)31.(1)散列函数求出其散列地址为3,在地址3上面已有元素16,发生冲突㊂(1分)应用线性探测法,得到下一个地址为d +1=4,仍冲突,(1分)则再求下一个地址d +2=5,这个位置上没有元素,将元素填入散列表中序号为5的单元㊂(2分)(2)应设法使后继散列地址尽量均匀地分散在整个散列表中㊂(2分)32.序列:10,20,30,50,40,60(3分)答32图(3分)33.01(1)006 02087 03155 04188 05220 06465 07505 08508 09511 10586 11656 12670 13700 14766ʏl o wʏm i dʏh i gh (2分)(2)006 087 155 188 220 465 505 508 511 586 656 670 700 766ʏʏʏl o w m i d h i gh (2分)(3)006 087 155 188 220 465 505 508 511 586 656 670 700 766ʏʏʏl o w m i d h i gh (2分)四㊁算法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㊂34.i n t f a c t 1(i n t n ){ i n t i ,j ,t e m p ,s ; s =0;(2分) f o r (i =1;i <=n ;i ++) {t e m p =1;(3分)f o r (j =1;j <=i ;j ++) t e m p =t e m p *j; s =s +t e m p ;}r e t u r n s ;}(2分)(注:答案不唯一,正确即可)35.i n tE n Q u e u e (C y c Q u eC Q ,D a t a T y pex ){i f ((C Q.r e a r +1)%m a x s i z e ==C Q.f r o n t ) {e r r o r ( 队列满 );r e t u r n0;}(3分)e l s e { C Q.r e a r=(C Q.r e a r +1)%m a x s i z e ; C Q.d a t a [C Q.r e a r ]=x ;(3分)r e t u r n 1; }分)。
自学考试_全国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据结构导论试题(02142)

绝密 考试结束前全国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据结构导论试题课程代码:0214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㊁写在答题纸上㊂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㊁姓名㊁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㊂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一㊁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㊂错涂㊁多涂或未涂均无分㊂1.能正确地实现预定的功能,满足具体问题的需要 ㊂这种评价算法好坏的因素称为A.正确性B .易读性C .健壮性 D.时空性2.有一程序片段:{i =0;s =0;w h i l e (s <=n ){i ++;s =s +i ;}},其时间复杂度是A.O (n)B .O (2n)C .O (n1/2) D.O (1)题3图3.在如题3图所示的数组A 中链接存储了一个线性表,表头指针为A [0].n e x t ,则该线性表中第一个数据元素的值是A.60B .50C .78D.404.在一个长度为n (n >1)的单链表上,设有头和尾两个指针,以下操作与链表长度有关的是A.删除单链表中的第一个元素题5图B .删除单链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C .在单链表中第一个元素前插入一个新元素D.在单链表中最后一个元素后插入一个新元素5.某双向链表中的结点如题5图所示,删除t 所指结点的操作为A.t ->p r i o r ->p r i o r =t ->n e x t ;t ->n e x t ->p r i o r =t ->p r i o r;B .t ->p r i o r ->p r i o r =t ->p r i o r ;t ->n e x t ->n e x t =t ->n e x t;C .t ->p r i o r ->n e x t =t ->p r i o r ;t ->n e x t ->p r i o r =t ->n e x t;D.t ->p r i o r ->n e x t =t ->n e x t ;t ->n e x t ->p r i o r =t ->p r i o r;6.下列关于栈和队列的叙述中:Ⅰ栈和队列都是线性表;Ⅱ栈和队列都是顺序表;Ⅲ栈和队列都不能为空;Ⅳ栈和队列都能用于递归过程实现;Ⅴ栈的特点是先进后出㊁队列的特点是先进先出,其中正确的是A.Ⅰ和ⅤB.Ⅰ㊁Ⅱ㊁ⅤC.Ⅲ和ⅤD.Ⅱ㊁Ⅳ㊁Ⅴ7.二维数组A按行序优先顺序存储,每个数据元素占1个存储单元㊂若数据元素A[1][1]的存储地址是420,A[3][3]的存储地址是446,则A[5][5]的存储地址是A.470B.471C.472D.4738.若对一棵含有199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按自上而下㊁从左到右依次对结点编号,根结点的编号为1,则树中最后一个结点(即编号为199)的双亲结点的编号为A.99B.100C.101D.1989.对长度为15的有序顺序表进行二分查找,在各记录的查找概率均相等的情况下,查找成功时平均查找长度()为A.3915B.4915C.5115D.551510.在如题10图所示的有向图中,从顶点1出发进行深度优先搜索可得到的结果序列是题10图A.1423B.1432C.1342D.124311.设森林F中有三棵树,其结点的个数分别为m1㊁m2㊁m3,则与F对应的二叉树根结点的右子树上的结点数是A.m1+m2B.m2+m3C.m1+m3D.m1+m2+m312.假设通信电文使用的字符集为{a,b,c,d,e,f},各字符在电文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34,5, 12,23,8,18},利用构造H u f f m a n树对每个字符进行编码,则其中编码长度最长的字符是A.a,bB.a,dC.b,eD.e,f13.元素的进栈次序为A,B,C,D,E,出栈的第一个元素为E,则第四个出栈的元素为A.DB.CC.BD.A14.平均时间复杂度和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均是O(n l o g2n)的排序算法是A.插入排序B.快速排序C.选择排序D.堆排序15.在待排记录中其关键字序列基本有序的前提下,时间效率最高的排序方法是A.直接插入排序B.快速排序C.选择排序D.堆排序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二㊁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6.数据的存储结构又称为物理结构,可分为顺序存储㊁链式存储㊁以及散列存储等几种方式㊂17.一般说来,在每个逻辑结构上都定义了一组基本运算,通常这些运算包括:建立㊁㊁读取㊁插入和删除等㊂18.某带有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头指针为h e a d,则判断该单链表为非空的条件是19.数组Q[n]表示一个循环队列,设f的值为队列中第一个元素的位置,r的值为队列中实际队尾的位置加1,并假定队列中最多只有n-1个元素,则计算队列中元素个数的公式是㊂20.稀疏矩阵可以采用方法进行压缩存储㊂21.含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中度为1的结点的个数最多为㊂22.高度(深度)为k的二叉树中结点个数最多是2k-1㊁最少是㊂23.对于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所有生成树中都有且仅有条边㊂24.设散列表的地址空间为0到12,散列函数为h(k)=km o d13,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㊂现要将关键字序列{10,100,32,45,58,128,3,29,200,400,0}映射到该散列表中,则其中关键字值58的地址为㊂25.假设有K个关键字互为同义词,若用线性探测法把这K个关键字用散列函数H将它们存入长度为m的散列表中(Kɤm),则至少共需进行次探测㊂26.在关键字序列{07,12,15,18,27,32,41,92}中用二分法查找和给定值92相等的关键字,在查找过程中依次和给定值92比较的关键字是㊂27.影响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的两个因素是关键字的次数和记录的移动次数㊂28.在直接插入㊁直接选择和冒泡这三种排序方法中,不稳定的排序方法是㊂三㊁应用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9.设栈S和队列Q的初始状态均为空,7个元素a b c d e f g依次进入栈S㊂若每个元素出栈后立即进入队列Q,且7个元素出队的顺序是b d c f e a g㊂现要求:(1)栈S的容量至少是多少?(2)在(1)的情况下,画出该栈中元素最多时的一个状态示意图㊂30.某二叉树结点的中序遍历序列为A B C D E F G ㊁后序遍历序列为B D C A F G E ,现要求:(1)画出该二叉树;(2)写出该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3)该二叉树所对应的森林包括几棵树?题32图31.假设有一棵完全二叉树按自上而下㊁从左到右的层序组织包含A ㊁B ㊁C ㊁D ㊁E ㊁F ㊁G 这7个结点,分别给出其邻接矩阵和邻接表㊂32.要求给出至少2个不同的关键字序列,均能构造出如题32图所示的二叉排序树;对此你会得出什么结论?33.采用快速排序方法对关键字序列{265,301,751,129,937,863,742,694,076,438}进行升序排序,写出其每趟排序结束后的关键字序列㊂四㊁算法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写出复制一棵二叉树的算法㊂设原二叉树根结点由指针指向,复制得到的二叉树根结点由指针n e w r o o t 指向,函数头为:v o i dC o p y T r e e (B T N o d e*r o o t ,B T N o d e*n e w r o o t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为:t y pe d ef s t r u c t b t n o d e {D a t a T y pe d a t a ;s t r u c t b t n o d e*l c h i l d ,*r c h i l d ;}B T N o d e ,*B T r e e;35.已知带头结点的单链表L 是按数据域值非递减有序链接的,试写一算法将值为x 的结点插入表L 中,使得L 仍然是有序链接的㊂。
浙江省2001年10月自学考试数据结构导论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01年10月自学考试数据结构导论试题课程代码:0214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4分)1.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输出关系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D.分析算法的易读性2.在需要经常查找结点的前驱与后继的场合中,使用( )比较合适。
A.单链表B.双链表C.顺序表D.循环链表3.下面关于线性表的叙述中,错误的为( )A.顺序表使用一维数组实现的线性表B.顺序表必须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C.顺序表的空间利用率高于链表D.在链表中,每个结点只有一个链域4.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为空的判断条件是( )A. head=NILB. head↑.next=NILC. head↑.next=headD. head< >NIL5.队列通常采用两种存储结构是( )A.顺序存储结构和链表存储结构B.散列方式和索引方式C.链表存储结构和数组D.线性存储结构和非线性存储结构6.按照二叉树的定义,具有3个结点的二叉树有( )A.3B.4C.5D.67.二叉树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序遍历的序列为( )A.a,b,d,g,c,e,f,hB.d,g,b,a,e,c,h,fC.g,d,b,e,h,f,c,aD.a,b,c,d,e,f,g,h8.深度为5的二叉树至多有( )个结点。
A.16B.32C.31D.109.对于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若采用邻接表表示,则存放表头结点的数组的大小为( )A.nB.n+1C.n-1D.n+边数10.在一个具有n个顶点的无向图中,要连通全部顶点至少需要( )条边。
A.nB.n+1C.n-1D.n/211.静态查找表与动态查找表二者的根本差别在于( )A.它们的逻辑结构不一样B.施加在其上的操作不同C.所包含的数据元素的类型不一样D.存储实现不一样12.散列文件使用散列函数将记录的关键字值计算转化为记录的存放地址。
自学考试02142《数据结构导论》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自考02142《数据结构导论》历年真题集电子书目录1. 目录 (2)2. 历年真题 (3)2.1 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0410 (3)2.2 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0510 (7)2.3 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0610 (10)2.4 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0701 (14)2.5 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0710 (17)2.6 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0801 (19)2.7 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0810 (22)2.8 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0901 (25)2.9 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0910 (28)2.10 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1001 (30)2.11 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1010 (34)2.12 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1101 (37)2.13 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1110 (40)3. 相关课程 (42)1. 目录历年真题()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0410()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0510()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0610()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0701()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0710()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0801()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0810()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0901()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0910()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1001()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1010()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1101()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1110()相关课程()2. 历年真题2.1 02142数据结构导论200410200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数据结构导论试题课程代码21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要将现实生活中的数据转化为计算机所能表示的形式,其转化过程依次为()A.逻辑结构、存储结构、机外表示B.存储结构、逻辑结构、机外表示C.机外表示、逻辑结构、存储结构D.机外表示、存储结构、逻辑结构2.若评价算法的时间复杂性,比较对数阶量级与线性阶量级,通常()A.对数阶量级复杂性大于线性阶量级B.对数阶量级复杂性小于线性阶量级C.对数阶量级复杂性等于线性阶量级D.两者之间无法比较3.下列关于线性表的基本操作中,属于加工型的操作是()A.初始化、求表长度、插入操作B.初始化、插入、删除操作C.求表长度、读元素、定位操作D.定位、插入、删除操作4.在一个单链表中,若p所指结点不是最后结点,s指向已生成的新结点,则在p 之后插入s所指结点的正确操作是()A.s–>next=p–>next; p–>next=B.p–>next=s–>next; s–>next=C.s–>next=p; p–>next=D.s–>next=p–>next; p=5.若有三个字符的字符串序列执行入栈操作,则其所有可能的输出排列共有()A.3种B.4种C.5种D.6种6.C语言对数组元素的存放方式通常采用()A.按行为主的存储结构B.按列为主的存储结构C.按行或列为主的存储结构D.具体存储结构无法确定7.根据定义,树的叶子结点其度数()A.必大于0B.必等于0C.必等于1D.必等于28.二叉树若采用二叉链表结构表示,则对于n个结点的二叉树一定有()A.2n个指针域其中n个指针为NULLB.2n个指针域其中n+1个指针为NULLC.2n-1个指针域其中n个指针为NULLD.2n-1个指针域其中n+1个指针为NULL9.在一个无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边数的()A.1倍B.2倍C.3倍D.4倍10.若采用邻接表存储结构,则图的广度优先搜索类似于二叉树的()A.先根遍历B.中根遍历C.后根遍历D.层次遍历11.采用顺序查找法,若在表头设置岗哨,则正确的查找方式通常为()A.从第0个元素开始往后查找该数据元素B.从第1个元素开始往后查找该数据元素C.从第n个元素开始往前查找该数据元素D.从第n+1个元素开始往前查找该数据元素12.下列查找中,效率最高的查找方法是()A.顺序查找B.折半查找C.索引顺序查找D.分块查找13.索引文件通常由索引表和主文件两部分构成,其中()A.索引表和主文件均必须是有序文件B.索引表和主文件均可以是无序文件C.索引表必须是有序文件D.主文件必须是有序文件14.直接插入排序算法,其时间复杂性为()A.O(1)B.O(n)C.O(nlog2n)D.O(n2)15.下列排序方法中,属于稳定的排序方法是()A.直接插入排序法B.快速排序法C.冒泡排序法D.堆排序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2012年10月全国自考(数据库及其应用)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2年10月全国自考(数据库及其应用)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填空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设学生成绩实体包括学号、姓名、数学、物理、外语、总成绩等属性,其中冗余的属性为( )A.数学B.物理C.外语D.总成绩正确答案:D解析:数据冗余是指同—个数据在系统中多次重复出现,总成绩属性值依赖于数学、物理、外语,故选D。
2.在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时,首先要把用户需求转化为数据库的( )A.外部模型B.内部模型C.概念模型D.逻辑模型正确答案:C解析:概念模型是从用户需求的观点出发对数据建模的。
3.已知E-R图中有3个实体,实体之间存在1个1:n的联系和1个m:n的联系,将该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时,可得到的关系模式数为( ) A.3B.4C.5D.6正确答案:B解析:三个实体,则有三个关系模式,又实体问存在一个多对多关系,所以该联系也要转换为模式,故得到的关系模式数为4。
4.设有关系R和S,其基数和元数均为3,则R×S的基数为( ) A.6B.9C.12D.15正确答案:B解析:关系中属性的个数称元数,元组的个数称基数。
R和S的基数均为3,则R×S的基数为3*3=9。
5.有学生成绩表:SC(学号,课程号,分数),已知一个学生可以选多门课,一门课有多个学生选,则SC表的主键应该是( )A.学号B.课程号C.分数D.学号,课程号正确答案:D解析:主键是指能够唯一标识记录的某个字段或某几个字段的组合,故本题中的学生成绩表的主键为学号+课程号。
6.Access利用分组授权机制实现安全性控制,系统提供了两个默认的组,分别是( )A.系统组和用户组B.管理员组和用户组C.管理员组和操作员组D.系统组和操作员组正确答案:B解析:Access利用分组授权机制实现安全性控制,系统提供了两个默认的组,即管理员组和用户组,但也可以创建其他组。
7.Access允许用户自定义工作环境,若要更改表中字段的默认数据类型,可以单击“工具”菜单中“选项”命令,在“选项”对话框中使用的选项卡是( )A.表/查询B.数据表C.编辑查询D.常规正确答案:A解析:“表/查询”选项卡用于设计表或设计查询时设置有关的默认值,如默认字段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数据结构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214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几种算法时间复杂度阶数中,值最大的是
A.O(nlog2n)
B.O(n2)
C.O(n)
D.O(2n)
2.即使输入非法数据,算法也能适当地做出反应或进行处理,不会产生预料不到的运行结果,这种算法好坏的评价因素称为
A.正确性
B.易读性
C.健壮性
D.时空性
3.设顺序表的长度为100,则在第40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元素所需移动元素的个数为
A.40
B.60
C.61
D.100
4.设带头结点的单循环链表的头指针为head,则判断该链表是否为空的条件是
A. head->next==head
B. head->next==NULL
C. head!=NULL
D. head==NULL
5.在链栈的运算中,不需要
...判断栈是否为空的是
A.出栈
B.进栈
C.取栈顶元素
D.求链栈的元素个数
6.一个队列的输入序列是A,B,C,D,则该队列的输出序列是
A.A,B,C,D
B.B,C,D,A
C.D,C,B,A
D.C,D,B,A
7.以行序为主序的二维数组a[3][5]中,第一个元素a[0][0]的存储地址是100,每个元素占2个存储单元,则a[1][2]的存储地址是
A.100
B.108
C.114
D.116
8.对任何一棵二叉树T,若叶结点数为5个,则度为2的结点个数为
A.4
B.5
C.6
D.无法确定
9.m个叶结点的哈夫曼树中,其结点总数为
A.m
B.2m+1
C.2m
D.2m-1
10.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中,结点P排在结点Q之前的条件是
A.在二叉树中P在Q的左边
B.在二叉树中P在Q的右边
C.在二叉树中P是Q的祖先
D.在二叉树中P是Q的子孙
11.有10个顶点的无向完全图的边数是
A.11
B.45
C.55
D.90
12.在带权有向图中求两个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可以采用的算法是
A.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
B.克鲁斯卡尔(Kruskal)算法
C.普里姆(Prim)算法
D.深度优先搜索(DFS)算法
13.二分查找(Binary Search)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A.O(n2)
B.O(nlog2n)
C.O(n)
D.O(log2n)
14.在一棵初始时为空的二叉树中,依次插入键值序列50,72,43,85,75,20,38,45,65,60,构造对应的二叉排序树以后,查找元素60要进行的比较次数是
A.2
B.3
C.4
D.5
15.快速排序属于
A.插入排序
B.交换排序
C.选择排序
D.归并排序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6.下面算法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__。
for (i=1; i<=n; i++)
for (j=1; j<=n; j++)
for (k=1;k<=n;k++)
x++;
17.所有存储结点存放在一个连续的存储区里,利用结点在存储器中的相对位置来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种存储方式是______。
18.单链表中指针p指向结点A,若要删除A之后的结点(存在且不释放存储空间),则需要修改指针的操作为p->next=______。
19.在带有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中,首结点的指针为______。
20.在栈结构中,允许插入和删除的一端称为______。
21.C程序中,将对称矩阵A[n][n]的下三角元素压缩存储到n(n+1)/2个元素的一维数组M中,设a[i][j](i≥j)存放在数组M[k]中,则k的值(用i,j表示)为__(i+1)/2 +j____。
22.具有64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______。
23.某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为AJKLMNO,中序遍历序列为JLKANMO,则根结点A的右子树中的结点个数为______。
24.三个顶点v1,v2,v3的图的邻接矩阵为
011
101
000
⎡⎤
⎢⎥
⎢⎥
⎢⎥
⎣⎦
,则该图中顶点v2的出度为______。
25.除第一个顶点和最后一个顶点相同外,其余顶点不重复的回路,称为______。
26.在顺序查找、二分查找、散列查找和索引顺序查找四种查找方法中,平均查找长度与元素个数没有关系的查找方法是______。
27.堆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__。
28.如果要将序列{60,18,28,69,99,75,78}建成堆,则只需把60与______相互交换。
三、应用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9.如题29图所示,在栈的输入端依次输入元素A,B,C,试写出在栈的输出端可以得到的所有输出序列,并给出每个序列的操作过程(用push(A)表示A进栈,pop(A)表示A 出栈)。
题29图
30.将题30图所示的一棵树转换为对应的二叉树。
题30图
31.已知含五个顶点A,B,C,D,E的连通带权图的邻接矩阵如题31图所示,试画出它所表示的连通带权图及该连通带权图的最小生成树。
题31图
32.题32图所示二叉排序树的各结点的值为1~10中的数,试标出各结点的数值。
题32图
33.设散列函数H(key)=key mod 11(mod表示求余运算),给出键值序列为66,13,41,15,44,6,68,17,26,31,39,46,用链地址法解决冲突,试画出相应的散列表,并计算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四、算法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34. 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结点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Node,*LinkList;
试编写单链表的删除运算算法void DeleteLinklist( LinkList head,int i)
35.写出直接选择排序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