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滑轮(精品)

合集下载

初三物理《滑轮》PPT课件

初三物理《滑轮》PPT课件
A
F
科学世界
轮轴和斜面 杠杆、滑轮都是简单机械,它们还可以变形为轮轴。
下面是几种轮轴 1. 井上的辘轳 从右边看过去,可画成下图: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 省力杠杆。
F2
l1 = R
l2 = r
O
F1
2. 汽车的方向盘 从上边看下去,也可画成下图: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
20公分
20公分


将玩具车升高 20 公分,甲最费力,丙最省力,由此可知斜面越缓和越省力。
其他斜面
感谢观赏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汇报人姓名
拉力的方向
拉力的大小
作用点移 动的距离
观察
直接提重物
用动滑轮提重物
结论
测量
直接提重物
用动滑轮提重物
结论

测量
重力作用点
拉力作用点
结论
向上
向上
不改变
省力
费距离
动滑轮 (1)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2)能否省力? 动滑轮能省力。 (3)能否省距离? 动滑轮不能省距离。
F1
F
探究动滑轮与定滑轮的特点 探究实验
使用定滑轮有何好处?
拉力的方向
拉力的大小
作用点移 动的距离
观察
直接提重物
用定滑轮提重物
结论
测量
直接提重物
用定滑轮提重物
结论
测量
重力作用点
拉力作用点
结论
向上
向下
改变
近似相等
相等
定滑轮 (1)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能否省力? 定滑轮不能省力。 (3)能否省距离? 定滑轮不能省距离。

初中物理--滑轮(经典公式)

初中物理--滑轮(经典公式)

初中物理--滑轮(经典公式)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设备,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它是物理学中经典的研究对象之一,通过学习滑轮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滑轮的定义、原理、公式、应用以及与其他机械设备的比较等内容。

一、滑轮的定义滑轮又称滑车,是由一个轮子和轮轴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当一个绳子或链条绕在滑轮上,可以通过拉扯绳子实现力的传递和方向的改变。

滑轮一般由金属、塑料等材料制成,有单轮、双轮、多轮等不同类型。

二、滑轮的原理滑轮基于势能转换的原理工作。

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会具有一定的势能,这个势能可以通过滑轮传递给其他物体。

在滑轮中,绳子或链条绕在轮子上,并通过力的作用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根据滑轮的结构和应用场景不同,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比如增大力的大小、改变力的方向、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等。

三、滑轮的公式滑轮的经典公式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原理推导得出。

对于一种特定类型的滑轮,我们可以根据公式来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

1. 单轮滑轮公式:F1 = F2其中,F1表示施加在滑轮上的力,F2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 多轮滑轮公式:F1 = F2/n其中,F1和F2的含义同上,n表示滑轮的个数。

这些公式在物理学中被广泛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滑轮系统中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滑轮的应用滑轮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以下是滑轮的几个典型应用:1. 起重机起重机是滑轮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多轮滑轮系统和适当的力学原理,起重机可以轻松地举起并悬挂重物。

滑轮系统可以将原本需要大量力气才能完成的工作变得容易。

2. 登山器材在登山过程中,滑轮广泛应用于各类器材,比如滑轮脱身器、滑轮降落器等。

这些滑轮器材能够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实现登山者的安全和顺利爬行。

3. 电梯系统电梯是一种常见且实用的滑轮应用。

电梯通过滑轮系统将物体的重力转化成上升或下降的力,从而实现人们的垂直移动。

滑轮的运用使电梯的运行更加平稳和高效。

九年级物理滑轮课件

九年级物理滑轮课件
自从回家以后,我便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除了思索人生该何去何从之外,还有为一些不可避免的事情而烦恼,以至于怨天尤人,抱怨命运之不公。现在的芸芸众生都在忙碌着,有些为功名而忙碌,有 些为仕途而忙碌,有些为钱财而忙碌,有些为爱情而忙碌,而我却在为一些不该拥有的困难和阻碍买单,克服了这么多年竟还丝毫看不到生活的曙光,让人倍感无助和孤独。我真的很希望自己能够从骨 子里阳光起来。然而现实生活把我压得喘不过气,让人痛不欲生。每当想到这里,就感觉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我无丝毫意义,我甚至连拼搏的资本都没有。优游 夜深了。小巷泊着几瓣月光,一叶扁舟拨乱三万里明月。返家的路上,萤火虫为我掌灯,四处蛙声一片。好美的夜。我真想轻轻地把这一夜拓下来,折成信笺,放入漂流瓶,寄给天涯有缘人。
秋天终究还是来了。午夜里的惰性扛不住的缩成一团,似乎还在做最后的挣扎难免还是垂死。微潮的被褥满是自己的味道,假装自己拥抱着自己,温度完美刚刚好,满意的睡着。 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夏天还是粘稠的汗液附身于肌肤,撒娇的扯着衣角浓浓的奶气不愿褪去。随着太阳光的蔓延占据秋的存在,就像重返夏季。一切就像在世风日下下可以赤裸裸的曝光一样不仅刺眼且 让人口干舌燥的不能言语。 这个夏天短又漫长,秋天的存在会不会被遗忘?我坐在奔跑的客车上,那里有田野风中有花香。山头顶着夕阳,似乎哪里都还有余光,浅浅的橘黄,把群山的轮廓镶上温暖的余凉。这行走的路会带我会 到我想要去的地方,歌声清亮婉转高昂。包裹在黑夜的怀抱里沉沉的进入梦乡。不管有多少人在黑夜里穿梭天该是暗的永远都不会无私大亮。梦啊梦啊,睡梦便是最向往的天堂。夜静谧的我奔跑在路上。

初三物理《滑轮》课件

初三物理《滑轮》课件

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 方向。
详细描述
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 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可以省力。 当重物通过滑轮组时,受到的拉力只 有原来的一半,这是因为拉力可以分 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用于转动滑 轮,另一个分力用于拉动重物。同时 ,由于定滑轮的作用,拉力的方向会 随着滑轮组的转动而改变。
滑轮组实验
总结词
综合性强,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详细描述
滑轮组实验是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的 综合应用,通过滑轮组实验,学生可 以进一步了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和应 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 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06 总结与思考
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难点
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影响 滑轮效率的因素。
物理实验
在物理实验中,滑轮经常 被用来演示力学原理,例 如验证滑轮的省力原理等 。
天平实验
在天平实验中,滑轮被用 来改变力的方向,使得重 物可以被轻松测量和比较 。
摆锤实验
在摆锤实验中,滑轮也被 用来改变力的方向,使得 摆锤可以更加稳定地进行 摆动。
04 滑轮的力学特性
力的传递性
总结词
力的传递性是指使用滑轮时,施加在滑轮上的力能够传递到挂载在滑轮上的物 体上。
对滑轮的进一步思考
滑轮的转动惯量
深入理解滑轮转动时的惯量,以及如 何通过改变滑轮的转动惯量来改变机 械效率。
滑轮的摩擦力
研究滑轮在转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 以及如何减小摩擦力以提高工作效率 。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电梯
电梯中的滑轮运用,如何通过滑轮实现升降和平 衡。
起重机
起重机中的滑轮组,如何通过滑轮组快速提升重 物。

九年级物理滑轮课件

九年级物理滑轮课件
一条白练从翠绿的半山腰挂下来,跌入一个翠绿的深潭,再从里面溢出来,涓涓细流汇成小溪,弯进一片松树林,再冲出树林,奔向一处海边断崖,从那里一跃而下,与大海交融,阳光里开出一弯 彩虹,架在断崖和蓝海之间。
看到美景如斯,不禁遗憾当年的清政府没有经营这片土地,最后把如此美丽的海岛拱手让人,真是千古遗恨。
十月初,这里马上要进入霜冻期了,我们的“明珠号”是南方船,没有暖气,怕冻,更担心海上浮冰,项目结束当天就返航科尔萨克夫港。在那里简单维修后,再次横渡宗谷海峡回国都福尔摩斯私家侦探公司http://www.007.run/
海鸥、海豚和鲸鱼一直热热闹闹地伴随我们北上,没有遇到大风大浪,两天后,我们平安到达库页岛北端的作业现场。
作业现场紧邻海岸,库页岛北部雄伟的高山大川一览无余,这里是个翠绿的世界。山脊棱角分明,遍植劲松,一棵棵,一排排,笔直挺拔,犹如等待检阅的士兵,站在那里,岿然不动。
祖国北疆,广袤的科尔沁草原上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她的名字叫“扎鲁特旗”。这片丰盈的山地草原,地杰人灵,钟灵毓秀,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文化繁盛。旗是少数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的特征, “扎鲁特”系蒙古语“扎儿赤兀惕”的谐音,意为“仆人”。这个非同一般的“仆人”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有着深厚的渊源,原本是成吉思汗家族中兀良哈部的一支,故称扎儿赤兀惕氏,后演变为今日 的扎鲁特。

(完整版)初中物理滑轮知识点和试题精讲

(完整版)初中物理滑轮知识点和试题精讲

滑轮知识点总结比较学习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定义、本质及作用,在此基础上掌握组装简单的滑轮组的方法:若要改变力的方向,n 段绳子需要用n 个滑轮;只省力,不改变力的方向,n 段绳子需要( n-1 )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个数最多相差 1 个;接线方法:奇数根绳子从动滑轮开始接线,偶数根绳子从定滑轮开始接线。

段数的确定可以采用在动、定滑轮间画一条水平直线,数绳子和直线交点的方法,由于绕过定滑轮的绳子的自由端没有连接重物,此段绳子不计在n 数之内。

简单说就是:定滑轮改变力的作用方向,而不省力,本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动滑轮省一半的力,本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绕线方式:奇动偶定(绳子段数为奇数时先绕动滑轮,偶数时先绕定滑轮),滑轮组省力但不省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G/nF G :重物重力,n:绳子段数, F:自由端拉力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1) 定滑轮本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改变作用力方向.(2)定滑轮的特点经过定滑轮来拉钩码其实不省力。

经过或不经过定滑轮,弹簧秤的读数是相同的。

可见,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在很多情况下,改变力的方向会给工作带来方便。

定滑轮的原理定滑轮本质是个等臂杠杆,动力 L1 、阻力 L2臂都等于滑轮半径。

依照杠杆平衡条件也可以得出定滑轮不省力的结论。

(2) 动滑轮本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1/2 力多费 1 倍距离 .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费距离。

这是由于使用动滑轮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肩负钩码重的一半。

使用动滑轮诚然省了力,可是动力搬动的距离大于钩码高升的距离,即费了距离。

动滑轮的原理动滑轮本质是个动力臂(L1 )为阻力臂( L2 )二倍的杠杆。

滑轮组:由定滑轮跟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绳子的自由端绕过动滑轮的算一段,而绕过定滑轮的就不算了.使用滑轮组诚然省了力,但费了距离,动力搬动的距离大于重物搬动的距离.滑轮组的用途为了既节约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九年级物理滑轮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滑轮练习题(含答案)

[标签:标题]篇一:初中物理滑轮基础练习题及答案滑轮的基础练习题及详细答案一、是非题:1 ()2.滑轮是变形的杠杆,所以使用滑轮不一定省力。

()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也能省一半距离。

()4.使用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只能省一半力。

()5.又省力又省距离的滑轮是没有的。

()二、填充题:1.图1中A是____滑轮。

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下”)。

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___牛的拉力。

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__米。

2.如图2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____牛,钩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为____牛。

3.如图3所示,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为2牛,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4.如图7所示,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G时,拉力F=____G(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若用斜向上的力拉绳子,所需拉力F'____F(选填“>”、“=”或“<”)。

5.如图8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F1=____G,F2=____G。

6. 下图中,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N,物体乙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N。

7.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__________,F1=_________,F1=_________,不1F13.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

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甲与F乙的大小分别为[ ]A.40牛,20牛B.20牛,40牛C.40牛,40牛D.20牛,20牛4.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牛的物体,最小的拉力是(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 ] A.600牛B.300牛C.200牛D.100牛5.如图9所示,不计滑轮重与摩擦,物体A质量为2千克,物体B质量为5千克,体积为103厘米3。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物理《滑轮课件》优秀课件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物理《滑轮课件》优秀课件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物理《滑轮课件》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人教版初三九年级物理教材第五章《简单机械》第二节《滑轮》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涵盖滑轮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以及滑轮组的使用,特别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分,以及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滑轮的概念,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学会计算滑轮的机械优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认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滑轮组的计算。

难点:滑轮在实际应用中的机械优势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模型,定滑轮和动滑轮各一个,测量工具(尺子、弹簧秤等)。

2. 学具:学生用滑轮模型,尺子,弹簧秤,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滑轮应用(如吊车、升国旗等),引发学生对滑轮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介绍滑轮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

b. 通过滑轮模型,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及工作原理。

c. 讲解滑轮的机械优势计算,结合例题进行详细解析。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操作滑轮模型,进行实际测量并计算机械优势。

4. 知识巩固: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滑轮的定义、分类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3. 滑轮的机械优势计算公式4. 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b. 计算给定滑轮模型的机械优势。

c. 举例说明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a. 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减小所需力的大小。

b. 机械优势=力F1/力F2(F1为输入力,F2为输出力)。

c. 例子:吊车、升国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反思自己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不足,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轮
关于滑轮,可以考查的知识点有拉力(F)、机械效率(η)、速度(v)、功率(P)等,综合性较强。

(一)基本方法
对于滑轮或滑轮组的拉力(F)或机械效率(),一般分为三种状态:
a. 理想状态:即不计滑轮的重(G动)、绳重()、摩擦力(),此时,拉力,机械效率。

b. 半理想状态:只计,不计,此时拉力,机械效率。

c. 实际状态:只计G动、G绳、G f,,此时拉力,机械效率。

(二)滑轮组打捞问题
利用滑轮组打捞物体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其相关的问题解答也频频地出现在近年的中考题中。

由于它涉及浮力、二力平衡、机械效率、功、功率等多方面的知识,可谓点多面广,同时,题目的难度较大,逻辑性强,又常常以压轴题的方式出现,因此,对学生学习提出更高要求。

下面举例说明这类问题的处理技巧和启示。

1. 明确几点
如图所示,设动滑轮对重物的拉力为T,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半理想)则
(1)物体在水中,有
(2)出水前有(n为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出水后,有
(3)物体在水中拉力做的有用功
(4)机械效率:(其中是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 为物
体上升的高度)
(三)“倒下”的滑轮
滑轮的使用常有竖直放置和水平放置两种形式。

同学们接触较多的是竖直放置形式,而对水平放置的滑轮感到陌生,其实,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1. 使用动滑轮,要搞清谁是动力,谁是阻力。

当使用动滑轮拉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设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f ,若拉力作用在绳的自由端,有,则可省力一半,如图(a )所示;若拉力作用动
滑轮轴上,有,如图(b ),这时反而费力。

可见,对水平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力,一定要注意动力作用在
何处。

2. 绳子的自由端和动滑轮移动的距离关系和速度关系为:,其中分别指绳的自由端移
动的距离、速度,分别指动滑轮或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是指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3. 当滑轮沿水平方向拉物体时,可忽略动滑轮重。

4. 求机械效率时,有用功一般指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即。

5.在使用滑轮组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平均功率。

(四) 根据要求设计滑轮组
(1)根据要求确定动滑轮上绳的段数。

(2)根据绳的段数,确定动滑轮的个数:一个动滑轮可拉2段绳,还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也可以拉三段绳,但就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了。

设想如果需要n 段绳(n 为偶数)那么就需要n 2个动滑轮和n
2
个定滑轮。

穿绳组装时,绳的固定端要固定在滑轮下的挂钩上(这叫做“偶定”),若不改变力的方向,还可少用一个定滑轮,即()n -1
2
个定滑轮。

如果n 为奇数,则需要n -1
2
个动滑轮和同样数目的定滑轮,穿绳时,绳的固定端要拴在动滑轮上方的挂钩
上(这叫做“奇动”),这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如果还想改变用力方向,就应再加一个定滑轮,即n -1
2
个定滑轮。

上述方法叫“奇动偶定”。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1所示,若,当
,求此时拉力
,拉力功率

机械效率。

图1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其属于半理想状态。

此时,求是关键,依,有,所以当时,
例2. 用一只重为的滑轮按图2中甲、乙、丙三种方式分别匀速提升重为G的物体(,不计摩擦),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F3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则拉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机械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

图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三只滑轮中,甲处于理想状态(为一定滑轮),乙、丙处于半理想状态,则有:

例3. 如图3所示,在水平动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m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摩擦不计,已知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N,物体m运动的速度为2m/s。

那么关于拉力F的大小和拉力的功率P 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
A. 拉力F的大小为20N
B. 拉力F的大小为5N
C. 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为20W
D. 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为10W
分析:用隔离法将物体与动滑轮分开,物体m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如图4所示,由于物体m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再对动滑轮受力分析,如图5所示,此时,有,所以。

图4 图5
因动滑轮上有2股绳子,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拉力的功率
选B、C。

例4. 如图6所示,滑轮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请按题中所给的F与G的关系要求,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滑轮组绕好。

图6
分析:口诀是“奇动偶定”,意思是说拉力是总重的奇数分之一,穿绳时绳的固定端应拴在动滑轮上方的钩子上,向上先绕过定滑轮,如果拉力是总重的偶数分之一,绳的固定端应拴在定滑轮下方的钩子上,向下先绕过动滑轮。

绕绳装配图如图7所示。

图7
例5.如图8所示,某打捞队的工人用滑轮组把底面积为、高为2m的实心圆柱体从水下提起,已知圆柱体的密度为,水的密度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0%。

(g取10N/kg,滑轮和绳子的重力忽略不计)求:
(1)圆柱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

(2)若圆柱体从H=16m深处被缓慢地匀速提起,到刚露出水面时,绳子自由端拉力F所做的功。

(3)如果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N,则物体被提到露出水面多高时,绳子恰好被拉断?
图8 图9
分析与解:(1)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
所以
(2)物体重力为
圆柱体在水里被匀速提起时,动滑轮拉物体的力为T,圆柱体的受力情况如图9,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所以
因为
所以拉力F所做的功
(3)设绳刚被拉断时,物体受到的拉力为,此时绳子的拉力,由
得:
绳断时,物体浸入水中深度为h',受到的浮力为,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所以
所以物体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
1. 如图1所示的两个滑轮中:
图1
A是_________滑轮,B是__________滑轮,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__________,使用它可以_________,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图中的每个滑轮重均为2N,在绳的自由端用20N的力F可以将重_________N的物体匀速提起(不计摩擦)
2. 如图2(甲)所示的滑轮中的__________相当于杠杆的动力臂,若F=25N,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G=
________N。

如图(乙)所示的滑轮中的_________相当于杠杆的动力臂;若物体重力G=25N,则F=_________N (不计摩擦)
图2
3. 是非题:
(1)使用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只能省一半力。

()
(2)使用由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若竖直向下用力提起重物,则所用的拉力只能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四分之一。

(不计摩擦)()
4. 如图3所示的滑轮是________滑轮,若弹簧秤示数为150N,滑轮重30N,则物体重_________N。

图3
5. 用如图4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物,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用的拉力是物重的_________。

如果把重物提高1m,绳子的自由端向上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_。

图4
6. 用图5中所示的滑轮组拉动物体A时,怎样绕线最省力?画出绕线图。

图5
7. 如图6所示,重50N的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向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试求拉力F的大小及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图6
8. 一个工人用动滑轮提起货物,它对绳端的力是120牛,如果物体升高5米,这个工人做功是多少?
9. 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着重为20牛的物体匀速向上移动3米,上升的高度是1米,测力计的示数是10牛,求:(1)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各是多少?(2)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试题答案】
1. 动,定,滑轮组,省力,改变作用力的方向,38
F
G G
G F G N =
+
=-=物动
物动
,∴
2
238
2. AC,50,BC,25,
3. (1)×(2)√
4. 动,270(提示∵F=,∴G=2F-G动=2×150N-30N=270N)
5. 1/3,3m
6.
7. 10N 5N
8. 1200焦
9. (1)20焦30焦10焦(2)6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