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远镜的发明(上)

合集下载

天文望远镜演变历史

天文望远镜演变历史

天文望远镜演变历史宇宙大爆炸、黑洞、黑子、太阳系外星球、棕矮星、类星体、宇宙射线、银河系等一系列有关宇宙和太空的现象与名词,如果没有伽利略的发明也许都将不复存在。

望远镜已经成为人类文化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它不仅使天文学发生了革命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其他科学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宇宙观!为了以纪念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测天体400周年,联合国把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

中国古代“望远镜”浑仪是古代天文学家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观天仪器,是天文学家测定天体方位时必不可少的武器。

其功能相当于现代的望远镜,不过没有用镜片,以中空的窥管替代1608年,一名荷兰眼镜商发明了第一架小望远镜。

次年,著名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第一次用自制望远镜观测星球,从此人类踏上了探索宇宙的新征程。

伽利略组装和使用的折射望远镜400年来凝聚了人类雄心勃勃的追求与智慧望远镜从小口径到大口径从光学望远镜到全电磁波段望远镜从地面望远镜到空间望远镜——望远镜已经成为人类文化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它不仅使天文学发生了革命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其他科学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宇宙观!“天外有天”在伽利略之前,沉迷于夜空世界的天文学者只能用他们的肉眼来观察天空。

伽利略自制的望远镜所放大的倍率在今天看来小得可怜。

但在人类科学史上却引发了一场革命。

从那以后,望远镜口径的每一次增大,都导致我们认识宇宙眼界的扩展。

1608年,荷兰眼镜商汉斯·利伯希发明了一种奇妙的“光管”能够把远处物体放大,并为此申请了专利。

160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听说此事后,就自行制造出了一架小天文望远镜。

这架望远镜口径4.4厘米,长1.2米,放大率只有32倍,而且视野非常狭窄。

但是,伽利略利用它观测到了月球陨石坑、太阳黑子、木星的4颗卫星、土星环,并指出银河实际上是由许多恒星构成的。

伽利略还观测到宇宙并非地心说主张的那样,所有天体都围绕地球运行。

1672年,牛顿提出了一种新的望远镜设计概念。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史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史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史当我们仰望星空,那无尽的深邃和神秘总是让人充满好奇和遐想。

而帮助我们揭开这神秘面纱,更清晰地窥探宇宙奥秘的重要工具之一,便是天文望远镜。

早在公元前,人们就开始尝试用各种方法观测星空。

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通过肉眼观察星星的位置和运动,试图理解宇宙的结构。

但肉眼的观测能力毕竟有限,只能看到较为明亮的天体。

直到 17 世纪初,荷兰的一位眼镜制造商汉斯·利伯希发明了第一架望远镜。

这一发明最初并非为了天文观测,然而,当人们意识到它可以用于观测天体时,天文学的研究迎来了重大的变革。

早期的天文望远镜结构简单,由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但却已经能够让人们看到月球表面的山脉和陨石坑,以及木星的卫星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文望远镜的技术不断进步。

在 17 世纪中叶,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造了一架性能更优越的天文望远镜。

他用这架望远镜观测了月球、木星、土星等天体,发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细节。

例如,他看到了月球表面的崎岖不平,确认了木星的四颗大卫星,还发现了土星的环。

18 世纪,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制造了更大口径的反射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通过镜面反射光线来聚焦,相比折射望远镜,能够收集更多的光线,从而观测到更暗弱的天体。

赫歇尔通过他的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这一发现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

19 世纪,天文望远镜的制造技术进一步提高。

德国的光学仪器制造商卡尔·蔡司等公司生产出了高质量的折射望远镜镜片,使得观测的清晰度和精度都有了显著提升。

同时,一些大型天文台也开始建造更大口径的折射望远镜,用于更深入的天文研究。

20 世纪初,随着物理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射电望远镜应运而生。

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从而探测到那些用光学望远镜无法观测到的天体现象,比如脉冲星、类星体等。

这一时期,美国的天文学家卡尔·央斯基发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的无线电波,开启了射电天文学的新时代。

八年级物理上人教版2望远镜的发展历史

八年级物理上人教版2望远镜的发展历史

八年级物理上人教版2望远镜的发展历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望远镜的发展历史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小镇的一家眼镜店的主人利伯希(Hans Lippershey),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的教堂塔尖好象变大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望远镜的秘密。

1608年他为自己制作的望远镜申请专利,并遵从当局的要求,造了一个双筒望远镜。

据说小镇好几十个眼镜匠都声称发明了望远镜,不过一般都认为利伯希是望远镜的发明者。

望远镜发明的消息很快在欧洲各国流传开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自制了一个。

第一架望远镜只能把物体放大3倍。

一个月之后,他制作的第二架望远镜可以放大8倍,第三架望远镜可以放大到20倍。

1609年10月他作出了能放大30倍的望远镜。

伽里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夜空,第一次发现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覆盖着山脉并有火山口的裂痕。

此后又发现了木星的4个卫星、太阳的黑子运动,并作出了太阳在转动的结论。

几乎同时,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也开始研究望远镜,他在《屈光学》里提出了另一种天文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与伽利略的望远镜不同,比伽利略望远镜视野宽阔。

但开普勒没有制造他所介绍的望远镜。

沙伊纳于1613年─1617年间首次制作出了这种望远镜,他还遵照开普勒的建议制造了有第三个凸透镜的望远镜,把二个凸透镜做的望远镜的倒像变成了正像。

沙伊纳做了8台望远镜,一台一台地云观察太阳,无论哪一台都能看到相同形状的太阳黑子。

因此,他打消了不少人认为黑子可能是透镜上的尘埃引起的错觉,证明了黑子确实是观察到的真实存在。

在观察太阳时沙伊纳装上特殊遮光玻璃,伽利略则没有加此保护装置,结果伤了眼睛,最后几乎失明。

荷兰的惠更斯为了减少折射望远镜的色差在1665年做了一台筒长近6米的望远镜,来探查土星的光环,后来又做了一台将近41米长的望远镜。

望远镜的发展最新PPT课件

望远镜的发展最新PPT课件

19
美国加州的 帕洛玛天文 台望远镜
反射望远镜:继赫歇尔之后,1845年口径1.8米,1917年2.5米,1948年口径5米;
1974年6米口径望远镜问世,1996年10米的Keck望远镜。
20
多镜面组合系统。
21
2个8米构成140米干涉仪
欧洲甚大望远镜(口径16米),是由4台口径8米 的望远镜合成的。

物 面 射 电 望 远 镜
德 国 制 造 的 直 径







28
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的Green Bank 100米射电望远镜
29
天线面之上19空63年16建8米成,了它直放径在30波5米多的黎固各定的球阿面雷望西远博镜。,焦点在30
中国天文学家与一些国家的科学家合作,正在我国贵州酝酿建造组合 式的射电望远镜(FAST),口径500米,总接收面积为1平方公里。 31
紫外天文学
紫外波段的范围在10-400纳米,大气在这个波段内是不透明的,因此紫外观测 一定要在高空或大气外进行。这一点与红外观测不同:尽管天体的大部分红外辐射被 地球大气所吸收,但仍然有若干个比较窄的波长范围(称为窗口)可以穿过大气层。
40
X射线天文学
X射线的波长范围为0.1-10纳米,因为在这个波段内大气的阻碍很严重,主要要 用卫星来进行观测。尽管天体X射线的观测始于20世纪40年代,但是,成为一门学科 则是人造卫星上天以后的事。
22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架反射望远镜,是美国在夏威夷上的两台10米口径Keck2望3 远镜。
(二)不可见电磁波的天文观测
1、射电望远镜的诞生
1931-1932年,美国工程师央斯基在研究长途电讯干扰时,偶然发现了来自

天文望远镜的演变历程

天文望远镜的演变历程

天文望远镜的演变历程天文望远镜,是使用透镜或反射镜来会集和聚焦光线,以揭示遥远的行星,恒星和星系的细节情况。

世界上最先进的望远镜群正准备使用比人眼瞳孔大1000万倍的反射镜来捕获宇宙的光子。

我们关于行星、恒星和星系系统的知识都会被这些天文望远镜改写,它们具有敏锐的鉴别率和使用多种仪器来记录不同波长的光线。

为了对天文望远镜的进展有一个综合的了解,让我们把一些即将问世的新型望远镜和它们在历史上起到革命性作用的几个前辈望远镜做一下对比。

伽利略望远镜,口径0.037米,意大利,1609年。

一种能“把远处物体拉近看”的装置最早于1608年出现于荷兰,并很快传播到法国和意大利。

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物理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使这名意大利科学家看到了月球上的陨石坑,以及木星的最大的4颗卫星和在太阳表面移动的斑点。

天文望远镜的演变历程,UFO中文网牛顿望远镜,口径0.03米,英国,1672年。

伽利略设计的望远镜依赖于玻璃透镜来聚焦不同颜色的光线,并形成模糊的图像。

1672年,艾萨克·牛顿向英国皇家学会展示了他自己设计的望远镜。

他的望远镜没有使用透镜,而是使用反射镜,这就解决了图像模糊的问题。

牛顿的设计为现代科研望远镜铺平了道路,它们全都采用反射镜来聚焦光线。

天文望远镜的演变历程,UFO中文网W·M凯克望远镜,口径10米,夏威夷,1994和1996年。

这一对坐落在茂纳开亚山顶上的双子星天文望远镜是地球上科学成果最多的天文望远镜。

它们研究过彗星的挥发性化合物,围绕其他恒星作轨道运行的行星,以及银河系和其他星系中的黑洞。

它们的自适应光学技术消除了地球大气层造成的光线畸变,使其地面观测图片的清晰度甚至高于哈勃望远镜。

哈勃太空望远镜,口径2.4米,美国,1990年。

在地球大气层570千米上空沿轨道运行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已出没于深度太空,致力于见证新行星的组成,星系的演化和宇宙的老化。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史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史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史当我们仰望星空,那无尽的奥秘和璀璨的繁星总是令人心驰神往。

而帮助我们窥探宇宙深处的重要工具——天文望远镜,其发展历程充满了人类的智慧和不懈的探索。

早在古代,人们就对天空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那时,人们用肉眼观察星空,凭借着长期的观测经验,逐渐发现了一些天体的运行规律,并制定了历法。

然而,肉眼的观测能力毕竟有限,无法看清更遥远、更细微的天体。

到了 17 世纪初,荷兰的一位眼镜制造商汉斯·利珀希偶然发现,将两块镜片组合起来,可以让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更近、更清晰。

这一发现成为了折射式天文望远镜的雏形。

1609 年,伽利略听闻了这个消息后,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架天文望远镜,并将其指向了天空。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

伽利略的望远镜虽然结构简单,放大倍数也不高,但却让人们看到了月球上的山脉、陨石坑,以及木星的卫星等前所未见的景象,极大地冲击了当时人们的宇宙观。

在伽利略之后,折射式望远镜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

开普勒对望远镜的光学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使得望远镜的成像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然而,折射式望远镜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

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在通过镜片时折射程度不同,会导致成像出现色差,影响观测效果。

此外,为了获得更高的放大倍数,镜片需要做得很大很厚,这不仅制造困难,而且重量巨大,给支撑和调整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折射式望远镜的问题,反射式望远镜应运而生。

1668 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明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

他利用一块凹面镜来汇聚光线,避免了色差的问题。

反射式望远镜的出现,为天文观测打开了新的局面。

此后,反射式望远镜不断发展,口径越来越大,观测能力也越来越强。

19 世纪中叶,德国的夫琅禾费发明了分光镜,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分析天体发出的光谱来研究天体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这一技术的出现,让天文观测从单纯的观测天体的形态,发展到了研究天体的内在本质。

进入 20 世纪,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天文望远镜的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的故事

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的故事

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的故事本文是关于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导读: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1620xx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他先观测到了月球的高地和环形山投下的阴影,接着又发现了太阳黑子,此外还发现了木星的4个最大的卫星。

人们总是对不了解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比如遥远天体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于是,人们幻想有一种千里眼,能看清遥远的东西,1620xx年,千里眼终于被发明出来,这就是望远镜。

这一年,在荷兰的一个眼镜作坊里,一名学徒在玩耍,当他用一前一后两块镜片观察物体时,发现远处的物体离自己很近,受此启发他发明了望远镜。

他的老板不失时机地将这一发明转化成商品,并把这一发明献给政府。

有了这些望远镜的帮助,弱小的荷兰海军打败了强大的西班牙舰队,使荷兰人获得了独立。

伽利略发明望远镜荷兰人对这个发明采取了严密的封锁,但是有关望远镜的消息还是让伽利略知道了,他立刻意识到这种东西的价值和作用。

经过细心研究,伽利略也独立发明出自己的望远镜。

当这架天文望远镜缓缓扫过天空时,现代科学的帷幕缓缓拉开,有关天文学最基本的事实一个个被发现出来。

人们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伽利略发现新宇宙。

”伽利略的望远镜十分简单,它有两个镜片组成,前面的叫物镜,是一个边缘薄中间厚的透镜。

具有放大功能。

后面的叫目镜,镜片的中间薄周边厚,具有缩小功能。

这样两个镜片配合一个圆筒组合在一起,就是一架最简单的望远镜。

伽利略用它发现了木星的周围总是有四颗小星陪伴在左右,这就是木星的四颗卫星,又叫做伽利略卫星;他还发现土星好像长着一对大耳朵,那是土星的光环;他还仔细观察了月球的环形山。

由于有了望远镜,人们终于知道,天上的银河原来是由无数的星星组成。

这些新发现,成为哥白尼日心说的有力证据。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

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天文望远镜的发展是人类对宇宙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人类最早开始观测星空至今,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历史。

现代天文学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望远镜的不断升级和创新。

本文将从古代的天文观测起步,逐步探讨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历程。

1. 古代天文观测在没有望远镜的时代,古代人类通过观察星空,描绘星座和测量星体位置,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天文观测数据。

人们利用肉眼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预测天象并编制农历,为古代农业生产和宗教仪式提供了重要参考。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星体观测理论为后来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首个望远镜的发明在17世纪初,伽利略·伽利莱成功发明了首个望远镜,实现了对星体的放大观测。

伽利略的望远镜利用了凸透镜的原理,大大增强了观测的精度和清晰度。

他观测到了月球的山脉和撞击坑,证实了地心说的错误。

望远镜的发明开辟了新的观测领域,使人类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宇宙。

3. 球面反射望远镜伽利略的望远镜采用凸透镜的设计,但凸透镜的球面畸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17世纪中期,牛顿发明了球面反射望远镜,利用了曲面镜的原理。

球面反射望远镜弥补了凸透镜球面畸变的不足,成为了后来望远镜的主要设计方案。

4. 折射望远镜除了反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也在发展之中。

17世纪末,哈雷发明了第一台折射望远镜,采用了双凸透镜的设计。

折射望远镜具有色差小、透明度高等优点,在天文观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当代最著名的折射望远镜之一就是哈勃太空望远镜,它以其出色的成像质量和广泛的观测领域为天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5. 现代天文望远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天文望远镜变得更加先进和复杂。

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γ射线望远镜等各类望远镜的产生和进步,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全面、深入地研究宇宙中的各种现象。

比如,赫歇尔太阳望远镜帮助我们了解了太阳的内部结构和活动规律,而查尔斯大型光学望远镜则为研究星系和行星提供了强大的观测工具。

6. 未来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天文望远镜的发展还将迎来更多的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天文望远镜的发明(上)
作者:郭红锋
来源:《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20年第02期
说起天文望远镜的发明,世界公认的发明人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

但用玻璃透镜组装起来看清远方的物体,这件事并不是伽利略第一个做的。

让我们回溯—下400多年前的历史。

在欧洲,很早就有制造玻璃用具的历史,近代来自欧洲的玻璃茶杯、吊灯、装饰品等都是非常华丽的。

后来有人用碎玻璃磨制各种形状的镜片,发现有些镜片能放大物体,于是就出现了放大镜和眼镜等实用工具。

到了16世纪,欧洲的眼镜制造业已经非常成熟,尤其是荷兰人,在制造玻璃透镜方面很有技巧。

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商人汉斯发现将两块玻璃透镜
叠在一起的时候,可以看清很远的物体。

于是,他就用一个长长的筒子把镜片架起来用以观景,称之为“千里镜”。

这就是望远镜的雏形,跟以前的放大镜和眼镜(单片镜)是不一样的。

两片以上的镜子组合,需要更多的技巧(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原理),包括镜片的形状、曲率、组合的距离、准直,等等。

在那个时候,能制作出这种“千里镜”的人很少,人们都觉得新鲜、好玩,所以消息很快传播开来。

160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听到了有关透镜可以做成“望远的镜子”的传闻,他非常好奇,就开始自己动手制造小望远镜。

伽利略是一位科学家,他没有致力于研制观景用的望远镜,而是成功制作了一台能够看清天空中天体的“天文望远镜”,去观看他曾经无数次仰望,产生过无限遐想的星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