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介绍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建国后到现在,筝弦的增加很快, 现在通常用的为二十一弦.
21弦
.
4
1.3、古筝的艺术流派
随着古筝受到大家欢迎,在中华大地得到广泛传播。不同地域的文化 发展自然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艺术流派。例:陕西秦筝、河南筝、山东 筝、浙江筝、广东潮州筝、岭南客家筝等。
各艺术流派的风格特点:
陕西秦筝:悲歌激越、委婉柔美; 山东筝:古朴明快、余韵悠长; 岭南客家筝:婉转含蓄、清淳幽深;
河南筝:豪放流畅、悲喜尤佳; 浙江筝:华丽清秀、温婉动听; 广东潮州筝:清晰细腻、声韵多变。
.
5
2.1、古筝的构造
弦轴盒
琴弦
前岳山 琴码(雁柱)
面板 底板
侧板 后岳山
.
6
2.2、古筝的构造
.
7
2.3、古筝与古琴的结构区别
古琴是7根弦, 因此也叫7弦琴 古琴没有雁柱
01
古筝
02
古琴
古筝通用筝 是21根弦, 古筝有雁柱
时既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 等坏毛病。 ➢ 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
.
10
3.3、学古筝的几个要点
坐姿要点: 上半身坐直、放松
手型要点: 放松、稳定
基本指法弹奏要点: 小关节发力、放松
.
11
3.4、古筝的基础练习
A
E 摇指练习
拨弦练习
基础 练习
B
弹弦练习
轮抹练习
D
琶音练习
古琴
.
8
3.1、古筝指甲
古筝学习中指甲的使用是很重要的, 佩戴指甲能使古筝发出清脆明亮的音色。
我们在弹奏时一般使用玳瑁材质的指甲。 这种材质制作的假甲性能较好。
假甲是分别按大拇指、食指、中指、 无名指制作的。形状各不相同,分为成 人假甲及儿童假甲。
戴假甲时应注意:戴大拇指假甲的尖 头须朝指尖左前方偏出,不要反了方 向。胶布要缠的稍紧些,但不能太紧, 以免影响血液流通。
.
1
古筝的起源与历史、流派 古筝的构造 古筝演奏姿势、技法与指甲 古筝演奏家与古筝十大名曲
01 02 03 04
目录
wenku.baidu.com
.
2
1.1、古筝的起源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弹弦乐器之一。 古筝的起源传说有两类: 一种说法是为蒙恬所造, 一种说法是为瑟所简化。
据考证,筝在春秋、战果时期广 泛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 的历史。 在古代,筝还被称为秦筝、瑶筝、 银筝、云筝、素筝等。
.
9
3.2、古筝演奏姿势
➢ 选择合适的椅子(比筝首架低10cm 最佳),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适, 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 。
➢ 双腿自然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放好。 ➢ 上身端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半部分,不要坐满整个凳子。
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离琴一拳的距离。 ➢ 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面部表情放松。在演奏
.
15
谢谢!
Thanks!
.
16
C
筝的传统演奏方法: 右手拨弹筝弦,演奏旋律, 左手在码外弦段上以按颤揉推等手法装饰旋律的。 指法有托. 、劈、抹、挑、勾、剔、打和摘八种。12
注意力 的发展
思维力 的发展
想象力 的发展
意志力 的发展
学习古筝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气质、陶冶情操 的,而且学习古筝还有很多的好处:
.
13
4.1、各时期的筝演奏家
.
3
1.2、古筝的历史
据古文献记载,筝最早为 “五弦筑身也”
到了战国末期,为了加宽音域, 增加到了十二弦。
5弦
12弦
隋代就已出现十三弦筝,隋文帝开皇 雅乐中首见载有十三弦筝的使用。
13弦
到了元、明、清三代,又出现了十四 弦和十五弦筝。
14和15 弦
十六弦筝的出现,大概在清朝末年 或民国初年前后,
16弦
01
西汉时期
02
汉末、魏、晋时期
03
唐代
04
明代
05
现代
邯郸女子秦罗敷
郝索、陆太喜、魏文帝、游楚、桓伊、 谢仁祖、何承天 薛琼琼、李青青、龙佐、常述本、史从、 李从周,崔七.
梁三姑、刘弱
娄树华、王巽之、罗九香、曹正、李杨、 赵玉斋、王省吾、林玲等
.
14
4.2、古筝十大名曲
第一首《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 第二首《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 第三首《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 第四首《林冲夜奔》 第五首《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第六首《汉宫秋月》也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 第七首《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中名作。 第八首《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 第九首《香山射鼓》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 乐作品. 第十首《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 的精神而创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