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搞好少年儿童的心理卫生

浅谈如何搞好少年儿童的心理卫生
等 。 此 , 庭 成员 、 别是 丈夫 应帮 助孕妇 在孕 期 间解除 种 。 为 家 特 针灸 治疗 : 在关 元 、 海 、 = 里 、 谷 、 阴交 、 气 足 = 合 三 三 阳陵泉
各种 不 良心 理 、 社会 紧 张等 因素 , 保持 情绪 平稳 和愉 快 。 有 等 穴 位 针 灸 ; 物 治 疗 : 酸 丙 咪 嗪 、 托 品 睡 前 服 用 。 药 盐 阿 条件 的话 , 妇积极 实施 胎教 , 孕 自怀 孕第 5个 月开始 , 胎儿 5学龄 期儿 童 : 心健 康 , . 身 全面 发展 学 龄 期 儿 童 是 指 6 ~ 7岁 及 1 — 1 的 儿 童 。 这 一 3 4岁 就 已具 备 了听觉 条件 。明 朗轻快 的音乐 、与胎儿 进行情 感 大脑 、 力发 育 已经成熟 , 智 思维 形式 由具体 形象 思维 的通话( 乳名 、 取 唱歌 ) 能将 良好 的情 绪感受传 递给胎 儿 , 以 时期 , 过 渡 到 抽 象 逻 辑 思 维 ,能 系 统 地 学 习 文 化 科 学 知 识 。 这 一 促 进胎 儿感 官功 能的发 育 。
孕妇 的营养 、 病和所 服药物 的影 响外 , 疾 孕妇 的心理 变化 引 的原 因有 :大脑 功 能发育 不完 善 ,睡眠特 别深 沉而 不易唤 起 的神经 内分 泌改变 也影 响着胎 儿 的生长 发育 。如 孕妇情 醒 , 电波异 常 的发生率 也较 高 ; 脑 父母 不和 、 换新 的环境 变 上学 、 院看病 等 ) 白天受惊 吓 、 住 、 睡前 过度兴 绪状 态 、 妊娠 的态度 、 否有 不 良行 为 习惯 ( 对 是 吸烟 、 酗酒 、 ( 入托儿 所 、 如 缺乏排 尿训 练或不 适 当的强制性 排尿 , 致, J 产生愤 导 ' L b 饮食 、 生活 无规律 等 ) 夫 妻关 系和谐 与否 等 。国 内外 大量 奋 ; 、 的 临床观 察表 明 :孕妇 经 历夫妻 或人 际关 系紧 张 、生活动 怒 的抵 抗情 绪 。家长 应掌 握每 天尿 床的 时间 ,到时 和定时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状况筛查表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状况筛查表

符合的打√,不符合的打X1、接受能力差,在幼儿园学唱歌、跳舞、数数及生活自理有困难2、非常孤僻,从不或很少与小朋友在一起玩3、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或根本不参加;或不会玩扮家家游戏4、缺乏与其他人进行交往的技巧5、说话较迟,语言理解能力差;或语言杂乱,使人难理解6、兴趣局限,或重复动作;或过份依恋某些物体7、说话结巴,或口齿不清;或发音不清或拼读困难8、言语表达困难,与同龄儿童相比,词汇明显有限,不能讲出长句等9、言语理解困难,与同龄儿童相比,难以理解单词,句子等10、睡眠不安,常做恶梦,睡眠中尖叫坐起或梦游,严重失眠11、5岁以后尿床;或4岁以后把大小便弄到裤子上12、常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如头发、泥沙等)13、进食很少或极度贪食14、常无法控制地做鬼脸;或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或不自主的发声15、有突然发作性昏倒或抽搐,神智不清或突然瘫痪失眠、失明或发作性哭笑的历史16、易冲动、做事不加以考虑17、无故焦虑不安,易紧张,为一点小事担心;或害怕与亲人离别而出现担心,担心亲人受到伤害,或不愿上学等18、无故害怕,如害怕某些动物,怕生人,怕到人多的地方,怕上学等19、经常诉说头痛、头昏、肚子痛而又查不到原因20、衣着与言行像异性,希望自己是异性就好了21、出现别人无法理解的古怪行为22、听见不存在的声音或看见不存在的事物23、语文和(或)算术成绩差,常不及格,在班上居最后几名24、阅读困难,语文成绩较差。

如汉语的形--音(义)识别,或读音的错误,或阅读理解困难,或朗读的流畅性困难;或词语的搭配困难;或组句成文困难25、计算困难,数学成绩差26、写作能力差,表现在语法错误或文章组织结构问题27、运动协调性差,或运动发育迟缓,握物不牢,手脚笨拙,导致体育成绩差28、经常说谎29、经常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包括家长、教师、同学或邻居的)或经常破坏公物或别人的东西30、好与人打架,经常伤害别人31、常欺侮,威胁或恐吓他人;或常挑起斗殴32、经常旷课,逃学或在外过夜33、偷窃,或伤人毁物,或故意纵火,曾被学校处分34、经常暴怒,好发脾气35、常常与成人争辨或常常惹恼别人36、常怨恨他人,怀恨在心或心存报复37、常拒绝或不理睬成人的要求或规定38、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很容易分心39、做作业拖拉,边做边玩,作业脏又乱或经常粗心大意40、做事难以持久,没有恒心,有始无终或日常活动中丢三忘四41、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42、上课常做小动作,多动不宁或玩东西,或与同学讲俏俏话43、常常十分喧闹,不能安静的玩耍44、小朋友逗打,易与同学发生纠纷,常不受同伴的欢迎45、话多,喜欢插嘴,或常常干扰儿童或成人的活动,或难以遵守集体活动46、反复地重复某些动作或老是想某件事情,明知不对,但不能摆脱47、活动比以前明显增多,十分兴奋,不合环境条件的吹牛自夸48、常闷闷不乐,悲观失望,觉得自己没有用,自卑,不活跃,精力不足49、常焦虑不安,易激惹,好发脾气50、在一次高热或头部外伤后,与过去有明显的不同51、疑心重,总认为别人议论他、欺负他、害他等52、饮酒、吸烟、吃药成了习惯53、最近一年明显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环境54、经常玩电子游戏或经常上网,以致影响学习54、经常玩电子游戏或经常上网,以致影响学习。

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这是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

2.情绪健康:其基本内容包括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这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

3.意志健全:在意志过程中,即有确定的目标又有实际的行动,既有主观的努力,又有客观的阻力。

4.行为协调:即心理和行为协调一致,人、事、物能恰如其分地引起相应的情绪体验。

5.行为反应适度:即对刺激有恰当、正常的反应,具备一个小学生应有的自制力,进退有度。

6.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人的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这是相应年龄阶段的正常反映,不能把心理发展阶段的变化视为心理病理变化。

以上就是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与孩子沟通,以及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来判断孩子是否心理健康。

如果发现孩子有任何心理问题,请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的概念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的概念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的概念一、心理健康的一般概念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还包括能够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并且在认知、情感和社会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均衡发展。

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的具体内容1. 认知发展正常- 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

儿童青少年应能够正常地学习新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校中能够跟上教学进度,理解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从简单的算术运算到复杂的阅读理解等方面都能逐步发展。

- 具有良好的注意力。

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内集中精力于学习任务或者其他有益的活动上。

在课堂上可以保持至少20 - 30分钟(根据年龄有所不同)的注意力听讲,在家做作业时也能专注于题目内容。

- 有合理的思维方式。

他们的思维应该符合其年龄阶段的特点,从幼儿期的直观形象思维逐渐向青少年期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区分现实与幻想,不会经常出现不合逻辑的想法或行为。

2. 情绪健康稳定- 能够识别自己的情绪。

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高兴、难过、生气或者害怕等。

例如,当和小伙伴吵架后,能意识到自己的愤怒情绪,而不是莫名地哭闹或者攻击他人。

- 恰当表达情绪。

他们不会压抑自己的情绪,但也不会过度宣泄。

感到悲伤时可以通过和家人倾诉或者在合适的环境下哭泣来释放情绪,而不是乱发脾气或者把情绪憋在心里。

- 情绪调节能力良好。

在遇到挫折或者不愉快的事情时,能够较快地从负面情绪中恢复过来。

像考试失利后,不会长时间陷入沮丧情绪,而是能够自我激励,调整心态,准备下一次的挑战。

3. 良好的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和谐。

儿童青少年对父母有正常的依恋关系,既信任父母,又能逐渐发展出独立的人格。

例如,在幼儿期会依赖父母的照顾,但随着年龄增长,能够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能接受父母合理的建议和约束。

- 同伴关系融洽。

在学校或者社区中能够与同龄人友好相处,有自己的朋友。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儿童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及防治方法如下:(一)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表现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主要指发生在儿童期的行为偏异。

狭义上等同于行为问题,广义上则泛指所有的心理社会问题,也就足那些在严重程度、持续时问上都超过相应年龄允许范围的异常行为。

儿童期有以下较多见的心理一行为问题:1. 学业相关问题:学习困难、注意力障碍、自控能力差、活动过度、拒绝上学等,多发生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入学儿童。

其中有些问题属于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过渡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适应不良。

2.情绪问题:如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孤僻,强迫观念、过分任性或冲动、退缩、恐惧等。

此类问题表现程度严重者,须排除精神性疾患。

3. 品行问题:如偷窃、经常说谎、逃学、破坏公物、攻击行为、各种破坏性行为等,男孩显著多于女孩。

4. 不良习惯:如习惯性抽动、吮指、咬指甲、摩擦癖、遗尿、口吃、偏食等。

判定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时,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现,由此表现出的占主导地位的、典型、本质的特征,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不同年龄段儿童有不同的教育期望和要求。

只有将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育要求联系起来,才能对其是否存在心理一行为问题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

第二,不能把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行为表现都视为心理一行为问题。

只有那些具有特殊性、直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行为,才作为行为问题来对待。

多数儿童在发育的某阶段都会经历各种心理、行为方面的暂时性适应不良,称"心理社会发展失调",经适当的行为指导可痊愈;若久拖不治,问题常变得复杂而严重,导致心理障碍发生。

(二)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的防治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有多种多样表现。

在基层幼儿园、学校中应着重针对以下四类(尤其第一类)问题进行预防和矫治:1. 学业相关问题(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儿童多动症",指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障碍、冲动、活动过度,并伴有学习困难和社会适应力低下的一组儿童行为异常症候群。

4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ADHD)评估诊断与治疗体系

4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ADHD)评估诊断与治疗体系

督导与评估
– 时间
» 每年进行次督导与评估,每学期一次。 » 区教研中心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导与评估
– 评估方法
• 采取现场督导与查看资料或开督导会议的方式进行。 • 评估内容: • (一)\组织管理 • 各区心理教研中心专业学校心理教师负责项目管理和组织实施. • (二)培训情况: • (三)健康教育落实情况 • •
– 深圳市康宁医院儿童心理科具备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评估技术,指导区 心理教研中心和学校的筛查与诊断评估工作,接受各区教研中心转诊病 例,承担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最后诊断评估。收集和统计全市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数据,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 各区心理教研中心配置专业学校心理教师,接受辖区内儿童注意缺陷多 动障碍病例的二级评估筛查,并将辖区内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例的 二级评估筛查阳性病例向深圳市康宁医院转诊,收集与统计本区儿童注 意缺陷多动障碍二级评估筛查、诊断评估等方面的各项数据,并上报深 圳市康宁医院。
• 约三分之一的患者,仍须要家庭给予适当的帮助、照顾, • 约三分之一患者可能有精神病、人格障碍、反社会行为、发育迟滞等
问题。 1292名违法犯罪少年的调查,发现其中有978名在学龄期曾被 诊断为儿童多动症,患病率为75.53% • 约四分之一能完成大学学业,能担当较为复杂的工作。 • 一般来说,智力偏低,有明显攻击等反社会行为,家庭环境不良,未 及时治疗者,预后较差。
及问卷筛查结果和判断及干预过程与效果, 说明转介的原因与期望并将一级诊断干预 的资料转交医院)
• 三级诊断与干预
1)专科诊断、评估、建立干预计划
2)医院转给区教育局学生心理发展中心的反 馈说明(医院诊断干预情况说明及学校需 要做的步骤说明---定期评估时间、内容、 干预方式)

【儿童少年卫生学】3第三章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

【儿童少年卫生学】3第三章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
儿童少年心理发展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心理发展(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又称心理发育,指个 体或种系从产生到死亡期间持续的有 规津的心理变化过程。
• 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需掌握两个要点: • 其一是儿童的运动能力、认知、情绪和行为等随年龄的发育规律,
✓节律性(rhythmicity):儿童反复性生理功能的规律性,如对饮食、 睡眠、排便等进行评价。
✓趋避性(approach and withdrawal):儿童对新刺激的最初反应,接近 或退缩。
✓适应性(adaptability):描述儿童对新事物、新情境的接受过程。
✓情绪本质(quality of mood):每日中愉快、和悦、友好的行为相对于 不愉快、不和悦、不友好的比例。
✓坚持度(persistence):指儿童活动持续时间的长度和克服阻碍继续进 行的能力。
✓注意分散度(distractibility):外界刺激对正进行的活动的干扰程度。
✓反应阈(threshold of responsiveness):引起儿童产生可分辨反应的外 界刺激水平,如对声、光、温度等的刺激。
二、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心理发展包括动作、言语、认知、情绪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的人只有动作性智慧,而 没有表象的和运算的智慧。气质(temperament)是婴儿出生 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
✓活动水平(activity level):描述儿童身体的运动量,如儿童洗澡、室 内外活动、玩耍时的活动水平。
评价儿童的心理发育通常以年龄别心理发育水平作为标准。
一、大脑发育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

防 治儿 童 青 少 年 的心 理 卫 生 问题 , 按 他 们 成 长 过 程 中 初潮 或 首 次 遗 精 的 惶 恐 , 手 淫 后 的追 悔 等 , 往 以 不 同 的 要 对 往 乏 使 不 少 青 年 不得 不 在 神 秘 而 奥 妙 的 生 理 感 受 和 心 理 体 验
儿 童青 少 年 心 理 卫 生 问 题 , 当今 社 会 经 济 快 速 发 展 的 经 验 少 , 识 事 物带 有 很 大 的 片 面 性 , 以 往 往 把 好 的 东 西 在 认 所
时 代 , 成 为卫 生 保 健 的一 项 常 见 的大 问题 , 们 按 主 要 的 行 看成 绝 对 好 , 的看 成 绝 对 坏 ; 非 界 限不 太 清 , 勇 敢 与 鲁 已 我 坏 是 对
的 心理 发 展 特 征 , 以年 龄 阶 段 分别 认 识 , 正 确 对 待 。 并
1 幼 儿 期
常会 产 生 一 些 误 解 和 不 必 要 的 紧 张 、 惧 、 涩 。如 对 月 经 恐 羞 方 式 反 映 出来 , 时 , 长 和 教 师 都 应 注 意 , 为 性 知 识 的缺 这 家 因
儿 童 青 少年 心 理 卫 生 需要 社 会各 界 共 同关注
吴重 清
【 图分 类 号 ] 1 7 中 R 9 【 献标识码】 文 B 【 章编 号] 6 2 7 3 2 1 )2 17 0 文 17 —3 8 (0 0 1 —0 3 — 1 不 道 不 心 理卫 生 是 指 人 们 与 生 活 环 境 之 间 的 协 调 和 均 衡 , 用 横 任 性 , 能接 爱 教 育 等 ; 德 规 范 方 面 唯 我 独 尊 , 尊 敬 父 是 以维护 和 改 进 心 理 健 康 的 种种 措 施 。如 果 儿 童 青 少 年 时 代 就 母 长 辈 , 性发 脾 气 , 团结 友爱 、 任 不 自私 。其 实 , 生 子 女 心 理 独 重视 心理 卫 生 , 为 其 今 后 一 生 的 心 理 健 康 奠 定 良好 基 础 。 卫生 问题 与 独 生 子 女本 身 无 关 , 全 是 因为 教 育 方 式 方 法 欠 将 完 儿 童青 少 年 是 身 心 迅 速 发 展 的 时期 , 是 个性 形 成 的时 期 , 也 他 妥造 成 的 。家 长应 首 先 理 解 儿 童 心 理 卫 生 教 育 的 重 要 意义 , 们 的心 理 健 康 与 否 , 系 重 大 。 关 掌握 正 确 的教 育 方 法 。 充 分 看 到 独 生 子 女 的 优 点 , 意 存 在 注 儿 童 青 少 年 的 心 理 卫 生 问 题 常 以各 种 行 为 方 式 表 现 出 的 问题 进 行科 学养 育 , 因特 善 诱 , 问题 也 不难 解 决 。 来 , 常 与异 常 行 为 有 时 很难 截 然 分 开 , 往 是 一 个 量 变 的 过 4 青 春早 期 正 往 程 , 于对 其 在 检 查 方 法 与 诊断 标 准 方 面 的 不 一 致 , 较 准 确 由 给 ( 孩 子 从 十 一 、 岁 至 十 四 、 岁 , 孩 子 则 要 迟 两 年 左 女 二 五 男 地 估 计 其 发 生率 也 带 来 一 定 困 难 。一 般 来 说 , 心 理 卫 生 问 右 ) 表 现 出全 身 各 系统 的形 态 、 理 、 理 、 为 等 急 剧 变 化 , 有 , 生 心 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二)流行规律
心理卫生问题男孩多于女孩, 青春期多于童年期, 大城市多于小城镇,小城镇多于农村,工业化地区多于非工业化地区。
编辑版ppt
11
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的原因
1.发育原因 2.气质特点 3.家庭因素 4.学校因素 5.社会因素
编辑版ppt
12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有两个重要特点
社会密切实现的。
编辑版ppt
5
三、心理健康
精神和身体是分不开的。“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 身体健康本身并不能保证一个人精神也是健康的。 身体不健康的人是不是可以精神健全呢?
编辑版ppt
6
健康与疾病之间并没有一条截然的分界线。同时,健康本身也有 不同的水平。
不论是讨论精神还是身体,我们最好把健康或健全做一种理想。
编辑版ppt
9
(一)、流行情况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报道,发达国家3~15岁儿童少年中发 生持久、且影响社会适应的心理卫生问题大约是 5%~ 15%。一些 发展中国家的报道也大致接近此水平。
我国对国内22个城市4~16岁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发现行为问题检出率达12.97%。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3
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目标
1.运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根据 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训 练,培养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成年期 的身心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编辑版ppt
4
2.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矫治各种心理卫生问题。 3.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多形式开展心理卫生活动,使家庭、学校和
编辑版ppt
17
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情绪问题)
2.强迫行为 特点是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观念、意向或行为,常导致焦虑、
自责和忧郁。 表现为强迫思维、强迫疑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计数、强迫洗涤、强迫
性仪式动作等。 实质性的强迫症在童年期不多见,多属于一过性行为表现,会随着年龄的增
编辑版ppt
21
表现:
1.习惯性抽动: 是指同一组随意肌肉快速、突然、频繁、不自主无目的地抽动。如
眨眼、耸肩、抽鼻等,以头面部最为常见。频率随情绪紧张而增加,注 意分散时减轻,入睡时消失。
常见的心理因素为突然惊吓或慢性焦虑;常见的躯体因素为上呼吸 道感染、扁桃体炎、鼻炎及其它急性病。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编辑版ppt
1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一、心理卫生的概念 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又称精神卫生,是探讨人类如何
来维持和保护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的一门学问。 健康定义 :“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 会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
编辑版ppt
2
心理卫生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一种心理上的健康状态, 当人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 并能极大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另一是指对人的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 而采取的各种原则和措施。
编辑版ppt
13
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y,简称 LD) 也称学习困难,指不存在智力低下和视听觉障碍,亦无环境和教育剥
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而出现阅读、书写、计算、拼写等特殊性学习技 能获得困难的一组综合征。 其检出率约占全体学龄儿童的5%~10%,男童多于女童,小学低中 年级高发,原因复杂多样,障碍机问题
(二)品行问题
指以经常性说谎、偷窃、攻击行为、 逃学等为特征的行为问题。其特点是, 症状具有反复持续出现的倾向,这类儿 童具有学校生活适应困难状态,严重时 可发展为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
编辑版ppt
15
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其一,这些表现往往与儿童正常心理社会发展存在区别,但多数属于量变。
其二,这些表现可被看作是对待特殊状况的反应。有些儿童可能在发展的 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经历心理与行为上的困难,属于过渡性适应不良或一 过性表现,称为“心理社会发展失调”。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 不属于心理卫生问题。
(三)情绪问题 情绪问题往往是学龄期儿童行为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童年期产生情绪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较突出的有学校学习压力过大、
生活太紧张、父母期望过高、师生和同学关系紧张、个性中的消极特征较 多等。
编辑版ppt
16
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情绪问题)
表现 1.过度焦虑 :
是由于担心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自尊心与自信 心受挫,增加失败感和内疚感,从而形成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 状态。
长自然消失。
编辑版ppt
18
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情绪问题)
3.恐惧
往往因某种情境的出现或参与某项活动时,产生过分强烈的或持续 出 现紧张、恐惧和回避反应。
一定程度的恐惧感在儿童中是普遍存在的。但这种恐惧感达到不可理喻 的程度。
编辑版ppt
19
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情绪问题)
编辑版ppt
7
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
WHO公认的有七条标准 1. 智力正常 2. 情绪稳定和愉快 3. 意志健全 4. 统一协调的行为 5. 人际关系的良好适应 6. 行为反应适应 7. 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点
编辑版ppt
8
儿童青少年常见 心理卫生问题
一、心理卫生问题的概述
心理卫生问题通常指主要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行为偏异,它不是某 种特定精神疾病的症状表现,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或消失。故 有学者把这类问题表现称做亚临床症状,它在狭义上同于行为问题 (behavior problem)或问题行为。
4. 儿童癔病
多发生在少年期,女孩多见,许多患儿具有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家庭环境。 儿童期癔病常由于情绪因素所诱发,可受家庭、邻里或同学中类似表现者
影响而发病。
编辑版ppt
20
三、童年期(学龄期)心理卫生问题
(四)顽固性不良习惯
指有些儿童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或精神及躯体不适时出现的某些刻板的。 不良的习惯性动作或行为。其表现形式多样,但无特殊精神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